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吴道子在《送子天王图》中塑造的天王,文臣、武将、神女、鬼怪等因其身份、个性、气质不同,所有的线区分为粗细强弱之分,表情也是随着绘画情节的变化而各异,或平和、或横眉怒目,笔法减练生动又合乎生理结构。用笔的提、按、转折巧妙的表现出神女纤巧细秀武将饱满有力的手臂和腿足。对于神怪采用了粗细变化较大的兰叶描,并作以淡墨的渲染,突出肌肉的起伏给人苍健之感。

《八十七神仙卷》(传),吴道子共画了八十七位神仙,在两侧有阑干阁道上行进,画中人物表情宁静,神仙排列疏密、聚散、前后错落层次分明,人物动态转换,顾盼呼应,自然生动。利用衣纹向后飘动,幡幢的微微前倾和飘带的飞扬来表达徐徐缓进的动态。人物组织非常工整细密。衣带飘举,疏密有致,发髻细匀,盔甲短线画出、饰物琳琅满目变化多端、衣纹以密密排列的长线组成,既丰富又有变化,整幅画卷优美多变而协调,像一首动人的轻音乐;给人美的享受。

韩晃,唐代中期的杰出画家。他非常喜欢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正如朱景玄评述他“能图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他最著名的是《五牛图》,画中表现了五匹动态各异的牛的形象,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们有的俯首蹭痒,有的翘首低鸣、有的张口吼叫、有的回首聆听,画面设色柔和,被人誉为“韩晋公五牛图”,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

他的人物画极佳。《文苑图》在线描上又有另一番新意;他在圆润长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凝重的力度而多曲折,可描绘的衣褶效果形柔实刚,含蓄沉稳,明显看出是经过细心观察实地写生后创作出来的;行笔有“瘦硬战掣”的效果,线的处理恰当地表现了形体结构和生动地传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唐代人物白描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以民间画工为主力的壁画创作中;壁画创作其规模的宏伟壮观,手法的丰富多彩,至今还保留在誉满中外的敦煌壁画及藏经洞绢画、唐墓壁画之中,使我们叹为观止,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遗产。

五代辽金

五代时期人物绘画再度辉煌。顾阂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有名的传世佳作,大政治家韩熙载为躲避统治阶级的注意,故意“纵情声色”。后主李煜派宫廷画家在阁中暗中察访,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堪称五代人物画最高成就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宴乐的情景。全卷共分五段,每段巧妙地以屏风床榻相隔,自然连贯。第一段听琵琶演奏,作者根据在场客人的不同身分、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分别作了不同神情的刻画,精妙传神;第二段观舞,描绘了韩熙载的宠姬王屋山在表演“六幺舞”,韩熙载亲自为她击鼓的场面。饶有兴味的是,画上还画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和尚,和尚出现在舞会上终究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他只看韩熙载而不看舞女,体现了出家人特有的心态;第三段是宴会中的休息;第四段为听笛子和筚篥演奏,作者着意表现众姬吹奏的自然神态,连细小的动作都精描细绘,使人如身临其境;未段,通过一对隔着屏风说话的男女,巧妙地过渡到最后一个场面;送别。《韩熙载夜宴图》用笔细润圆劲,如铁盘丝;设色浓丽,层层加深,局部配以淡彩,变化自然。尤为可贵的是,顾闳中已不仅局限于对于物形体的描绘,而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他笔下的韩熙载,面对华宴歌舞却平淡悒郁,体现了与唐末士大夫阶层在危急形势下的矛盾、苦闷、空虚的性格特征,实属连续性的肖像画卷。反映了作者绘画技巧之高超,止今罕见。

周文矩,在五代人物画家中功力较为深厚。据传李煜也曾派遣他与顾阂中等一起去韩熙载家中,窥察韩家夜宴的情景,并描摹下来。可借作品未见留存。周文矩的《宫中图》计十二段,描写宫廷妇女悠闲而又平静的生活,她们或弹琴鼓瑟,或梳妆打扮,或戏花弄蝶,或同儿童嬉闹,其中尤以一男画家替一盛妆贵妇画像最为突出;画中人物衣纹多为“战笔”、“瘦硬战掣”、设色简淡明净、神寓其中,不愧为人物画像高手。:周文矩曾画有《婴戏图卷》,

生动地表现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将绘画题材扩大到儿童的生活范围,对后世画家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元时期

宋代人物画创作的题材范围广泛,除仕女、圣贤、僧道之外;田家、渔户、牧民、婴戏及历史故事也在其列。在人物画性格的刻画上注重“写心”深度,在形象结构把握上,更注重眉须神色的微妙变化。使白描人物画表现力更加准确生动;用简略的笔墨,去描绘丰富的内容,这是中国画技巧上一向主张——突出主题和高度概括的表现方法,使白描人物画在这一时期成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独立画种。

李公麟少年时代即悟古人用笔意,肆力摹仿顾恺之、吴道子及其他名家杰作,集众家为己有。《五马图》、《维摩诘图》展示了这位大师在白描表现上的巨大成就。

他的《五马图》,把马的神骏气息从外轮廓到欲要奔腾的昂扬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牵马的五个图像上也可看出他的人物画十分精工。我曾把他画的马与清代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画的马做过比较;郎世宁想省略去中国传统的线描,侧重透视、块面和明暗,着意渲染,只注意通过细微写其真实,止于形似。

《维摩诘图》是李公麟另一代表作。此画用线简练准确,通过线的变化充分的表现出物体的形状与背景的层次关系,并能准确而精到的刻画出维摩诘的性格和微妙的神情。还有“简逸之韵,胜过前代工丽之作”。发挥了画家“以虚带实”的艺术想象力。不愧为杰出的白描大师。

梁楷,梁疯子,以减笔画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大门。确立了他在画史上的地位。

他的《太白行吟图》,虽然着墨不多,廖廖数笔而极富有表现力,枯润参差,刚柔并济,不但画出了衣履的质感,而且表现出李白行吟时袍服迎风飘拂的动态,十分传神地再现了这位“谪仙人”的浪漫主义的精神风貌。

梁楷另一类作品《泼墨仙人图》,更有一番情趣。借着笔势和水墨的深浅、浓淡的变化开创了大写意泼墨人物画。给线描人物画注入了新的生机。他大胆变革为民族绘画做出了重大贡献。

元代由于民族和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士大夫在山水、花鸟画方面遗兴的文人画飞速发展。这时的人物画的确走入了低潮,像唐宋那样反映现实社会的风俗画越来越少,唯有民间画工仍不倦地从事着壁画的创作;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是其杰作代表,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最为精彩。它继承和发展了唐代吴道子和宋代武宗元的画风,构图壮阔,气势雄伟,主像庄严肃穆,臣相气宇轩昂、将军威武有力、玉女温雅娴静。其形象夸张浪漫,线描奔放有力、设色浑厚华滋、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形成了特殊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了民间画师们的杰出智慧。也生动地说明了植根于人民大众的线描人物画的强大生命力。

明清时期

明代由于社会因素,文人画相对有所发展,人物画虽不如山水、花鸟之盛,但仍不容小觑,人物画以继承前代传统为主,或白描、或工笔密丽、或水墨点染、或用线质朴;绘画题材除历史人物外,士大夫与仕女居多。

戴进人物用铁线描间亦用兰叶描,行笔有顿挫;吴伟用线细挺,重在传神,唐寅人物画行笔秀润、设色浓艳;仇英则摹古法,精细认真且能传神。他们是人物画家,在山水方面,又是能手,因而造成了人物与山水相结合的传世作品。

曾鲸,字波臣。著名肖像画家,其肖像创作特点是:面部造型准确,晕染细腻,画像面部先勾出清晰的墨线,再用淡墨多层烘染,神情毕现后,以淡色渲染,赭石中略参铅粉,色调柔美。衣纹简练,笔法飘逸。讲究构图和布局,其人物背景或简、或略、或空、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在人物形象刻画上不只表现出人物外貌特征,而且揉进了人物精神气质。他善描写文人学者的肖像,如《王时敏像》、《葛一龙像》、《张卿子像》,都是优秀的肖像作品。表现手法上曾鲸从民间彩像那里吸取了技巧,又从文人画家那里吸收了创作的精神构思,故他的作品能文质相兼,形成自己独立风格。世称“波臣派”,是王伟之后中国传统肖像创作中的又一块丰碑。

陈洪绶,明代杰出人物画大师。他擅于深刻提炼形象,既着意形体的夸张,又重视神情,表达含蓄。尤其在用线方面简洁质朴,有独特的金石味,对后世影响很深,晚清“四任”都深受其惠。? 他的人物画从临摹李公麟石刻线描“七十二贤”开始,逐步向古人探索,多方吸收营养,最后形成自己风格。他早年细笔、刚中带柔,晚年转粗,柔中有刚、出神人化,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他的人物画造型,最具鲜明特色,画男人,伟干丰颐、气宇轩昂;描妇女,纤腰细项,弱质蝉娟,极尽夸张之能事。在衣纹处理上,更是随心所欲,以我为主,有着极浓的装饰效果。他的人物画多取本朝和古代故事,神仙佛道等。是版画史上的光辉,也是人物白描的杰作。《屈子行吟图》、《归来去辞图》等都是冠绝古今的杰作。

清代人物绘画一度出现衰落景象,从题材方面不是扩展而是收缩了,技法风格方面缺少新的进展,许多绘画脱离实际,因袭模仿少有生气,代之为生硬僵板和纤弱的风格;然而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漫长时代里也出现了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画家。

黄慎,号瘿瓢子。善画人物,初师工笔画家上官周,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用狂草笔法入画,转入用笔挥洒一路,所写人物多取历史神话故事,佛家及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为题材,有时画流浪乞丐、牵夫、渔民等。衣纹线条,兔起鹘落,变化多端,往往寥寥数笔,以简驭繁,即能形神兼备。

近、现代

鸦片战争之后,海上三任——任熊、任薰、任颐的出现,人物画的颓势才为改观,其中任颐(任伯年)影响最大。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杰出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洒脱、新颖,雅俗共赏,是我国古代和现代绘画的一座桥梁。他来自社会下层,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正义感,虽然他的人物画尚未脱离传统人物仙女的范畴,但民族、家国的忧患,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激情和深沉的精神,他反复描写《关河一望萧索》、《风尘三侠》等题材是前人未曾深刻表现过的。

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是一巨作,全图由十六个人物,分布在每一幅画上,少则一人,多则六人,每幅人物按不同景色配置不同,但均可独立成画,并无破碎之感,合拢起来则浑然一气,天衣无缝;其构思的精密,前后的呼应,疏密相称的处理,可谓幅幅刻意精工,一丝不苟。它构图之严谨、造形之生动、设色的离雅,在近代画苑中实为罕见。

另外任伯年也是难得的人物肖像画高手。他在肖像画中以传统为基础,吸取了西画精华,并发展了小写意画法,从而创造了自己的画风。

任伯年是吴昌硕的老师,又是画友,来往密切,成为至交。任伯年为吴昌硕画过许多肖像《蕉阴纳凉图》、《芜青亭长像》、《饥看天图》、《酸寒尉像》等等,识者一见皆指日:“此吴苦铁也”。可谓神彩如生,情态俱足。

《酸寒尉像》是任伯年五十岁左右作品,淡墨勾写面部、略加皴擦、神采毕现;马挂、长袍直接用色墨即兴写来,巧妙地把花卉没骨法融会于立意构思之中,浓谈得宜,色中见笔,气势非凡,别开生面。《酸寒尉像》寓意感慨,耐人寻味,通幅肖像一气呵成,表现出他超群出众的艺术才华,正如徐悲鸿评价任伯年:“吾故定为是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殆非过言也。”

每一幅中国画,都是点、线、面的组合。有人称,中国画是点、线、面的交响曲,不是

没有道理的。中国画的线最能出神入化,捕捉一切具象的神采;也最能体现画家的气质和品藻。

二、工具材料

笔墨纸砚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在我国中国画简称为“国画”.中国画是以水为调合剂、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画在宣纸或绢帛上的一种画种。由于墨要在砚盘上研磨,我国传统上就统称这些工具材料: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四宝品类繁多,丰富多彩,其中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著称,至今仍享盛名。

三、基本技法

线描造型的基本规律

从分析对象的体面结构入手,不仅是物象外轮廓的描绘,还要研究透视状态下物体不同角度所呈现的体面关系(即内轮廓)的变化。既要借助光线对形体结构、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又要排除光线对物象表面产生的明暗、阴影变化,线描造型就是要紧紧抓住物象组织结构的这一特征进行形象塑造的。

线描的造型要求,就是准确地掌握住对象形体的组织结构以及在透视状态下,形体可能发生的转折、变化,这样才能准确地描绘出物体形象、体积、空间和质量的变化关系。

由于人在观念形态中的认识经验,在线描的形象刻画上,无须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对象的某些特征,在描绘中提炼概括,既能使人由此及彼的产生丰富的联想,以致对画面的形象产生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线描程式——十八描

中国人物画中的“十八描”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描绘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其描法名称,唐代之前已散见。“十八描”是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周履靖《夷门广谈》和汪坷玉的《珊瑚网画法》中所归纳的历代各派人物衣褶的表现形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至清代才由王赢加上图例,即成为流传至今的“十八描”后来逐渐成为人物画线描技法教材。

“十八描”是: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撅头描,混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枯柴描,蚯蚓描。这虽是属于形式和表现手法,可还是根据不同的衣服质地或人物性格来表现的。东晋顾恺之用高古游丝描来描绘衣服褶纹,这种衣服质料是麻织品,比较挺括;唐代吴道子画得直了点,有细有粗,用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画的衣服质料是丝织品,故称“吴带当风”,有飘举之状。画衣褶的各种线描,也是根据不同内容和质料进行描绘的,现代织品繁多,描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

十八描解析

1 、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弱描出,要有轻柔秀劲古逸之气合。易于表现娴静幽闲,典雅雍穆之情趣,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2 、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心手相应而不乱,如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

3 、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法描出,粗细均匀,富有纪律性,无丝毫柔张之迹,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

4 、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不滞.

5 、蚂蝗描:柔而不弱、无雍肿断续之迹,如梁楷《八高僧故事卷》。

6 、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

7 、混描:在浓墨的衣纹线之侧,以淡墨或色彩以衣纹复线,反之亦可在淡墨线上以浓墨复线,以增加丰富的效果,此法古人常用。

8 、撅头描: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此法宋人常用之,如梁楷《六祖图》。

9 、曹衣出水描:衣纹多用直笔紧束,所谓曹衣(即曹不兴)出水笔法,最要沉着,如唐代的阎立本《步辇图》。

10、折芦描:此由园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见园,可以隶法为之

11、阑叶描:此法用笔省轻重变化,但忌浮滑轻薄之习,唐代吴道子常用此法,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

12、战笔水纹描:战战兢兢即颤也,用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

13、减笔描:马袁、梁楷多用此法,以少许胜人之多许,少难于多,用笔简括,一气哈成也。

14、枯柴描:如山水画中有乱柴皱,用笔以,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为宜。黄慎常用此法。

15、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喻作书无骨之弊,然险恶太过亦不足取,当如篆书圆笔为住如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16、竹叶描:视芦叶为短,半叶为长,乃介于两者之间的描法,仍用金错刀书法,以中锋写之,如李唐的《采薇图》。

17、橄榄描: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应起驰极轻,中间极沉着如唐人佛家正用此笔。

18、枣核描:近似橄榄描法。

古人总结之十八描宜根据对象,情感灵活应用,也可单用某法,也宜两种或多种掺合融会用之。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唐代张彦远把人物的线描,归纳为当时并存的两种级法:一是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线法,一是唐代吴道子的线法。曹的线法已难于看到,后人记载他的线条稠叠,粗细不变,是前述三种线描的第一种类型。而吴道子的线纹是顿折抑扬,流动飘举,看去满壁生风,花减为当时沸画的四大样式。即除了曹仲达、吴道子外,还有张僧繇和周方,曹衣出水有二说,令取曹仲达。

笔法特征

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执笔法和笔锋的运用是只谈用笔,而各种用笔的技法,则是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墨、水三者是鱼水关系,不沾水、不沾墨的净笔不会出形,纯水、纯墨不用笔也难上画面,泼墨、泼彩也要用笔因势利导。为讲述方便则将笔法与墨法分开讲。

笔法必须服从为客观形象造型的要求,同时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所以由于描绘对象和画家个性感情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笔法和艺术效果。

执笔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擫”是用大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

“押”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的外侧。

“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运腕法

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桌面,悬腕的运动轴心在肘。其旋转的幅度可以加大。如画大幅作品,是站在案前作画,还必须悬肘,悬肘的运动轴心在肩,旋转的幅度大于悬腕,但画线描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

笔锋的运用

毛笔的笔头分三段,最尖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处为笔根。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

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用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画时提、按用力比较均匀,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

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笔尖的一边光,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有一种切削感。

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叫顺锋用笔。

逆锋则与顺锋向相反的方向行笔,笔锋也采用逆势。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于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按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的效果也不相同。

藏锋,是指勾线起笔或收笔时,笔尖裹藏在笔划之中,锋芒不外露、有含蓄、饱满的笔意。露锋,是指勾线起笔或收笔时,笔划的锋芒外露,所谓“锋芒毕露”。

折锋,是运笔需要转弯时,笔尖稍停顿,提起又压下,形成有棱角的方笔划,即所谓“折以成方”。

转锋,是笔需要转弯时,笔不停顿,用力均匀,徐徐而行,形成无棱角的笔划,即所谓“转以成圆”。

笔锋的运用还有:“提按”、“转折”、“虚实”、“滑涩”、“顿”、“戳”、“揉”等方法。

用笔通病

用笔通常容易有三种毛病,即“板”、“刻”、“结”。

“板”,缺少腕力,下笔犹豫不定,勾画出的形状不准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体感。“刻”,笔迹显露,运笔呆滞,转折的地方出现不应有的棱角。

“结”,笔迹迟顿,该散的地方散不开,运笔不流畅。

线的用笔规律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分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

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

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

鼎”的意思。

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

四、临摹学习

1. 读画了解作品背景资料,赏析笔墨技巧

2. 过稿注意运笔方法及线条组织

3. 勾线做到心中有数方下笔

五、写生步骤

写生步骤

1.整体观察,抓住对象特征,在脑中形成构图。

2.定出人物在纸面上的位置,画出大外形及基本比例。

3.画出人物各部分的基本形,找出大的衣纹转折关系,定出五官位置及手脚的基本形状。

4.提取肯定的线条,画出全身。

5.调整画面,强调重点,五官、手、脚要适当认真刻画,结构转折处要着重强调,做到画面完整。

6.整理线条,勾出正稿。

衣纹的组织

衣纹线条一般分为轮廓线、结构线和装饰线。其中结构线又分为人体结构线和衣服结构线。轮廓线和人体结构线决定了人的动势和转折;衣服结构线决定了衣服的款式特点;而装饰线的使用则有主观性,一方面,他起强化作用,另一方面,他还起着调节线条疏密节奏的作用。装饰线可多可少,应服从于整幅画线条的节奏和韵律。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曲折等,线与线互相生发,具有不定性。装饰线依附于结构线,又相对独立,起到统一线条的作用,又要在统一中求变化。

注意:有时轮廓线和人体结构线合二为一,当衣服贴身时,如紧身衣便很难分开。处理轮廓线与结构线时要谨慎,结构转折处应准确。一幅画,可变性最大的是装饰线。

衣服的折皱变化规律,对于画好人物白描是很重要的。衣服与人体的关系,一般说来贴体的部分为实处,远离身体的部分为虚处。实处可体现出人物的形体。衣服分为折叠型和牵引型两种。折叠型衣纹一般出现在关节弯曲的内侧,而牵引型的衣纹是由于运动使两个结构点之间的衣服产生牵拉所引起的。处理衣纹要注意运动中所引起的变化来龙去脉,要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合身切体、合于情理、线条之间应多接自然、穿插得当、气势呼应,要注意线条的主宾、层次、敞收、虚实和避密等关系,这样就能摆脱对象的约束,被动描摹对象,使衣纹线条具有节奏感和装饰美,适于笔势。

线描人物画中的几种线

轮廓线—人物形体边缘外围,这种线是人物形体最基本的线。

结构线—这是比较虚的线,形成人物形体结构关系的线

衣绞线—人物衣服皱褶凸起的一边与另一边的交界处的线,也是人物画中较为繁多的线。惯性线—人物活动的时候,出现惯常动作形成的线,如走路,衣服摆动所引起的线,时而存在,时而消失。

缝缀线—缝制衣服或补缀衣服所形成的线。

折叠线—衣服搁置折叠形成的线。

皱纹线—皮肤松弛形成的线。

头部的线条组织

头部:先准确勾画面部轮廓,注意颧骨、下巴、额头的形。女的和男的,胖的和瘦的不同。眼睛:注意上下眼睑、内外眼角、泪囊线的穿插关系。勾线时眼睑应略粗,因为眼睛的厚度。而且,要注意眼睛的球形体积和随着眼球转动,眼睛形状的变化。

眉毛:眉毛的形态因人而异,也是表现性格和情绪的重点,要仔细观察。勾眉毛要虚入虚出,顺着眉毛的长势勾出,一定要长在眉弓上。

鼻子:鼻子有各种形状,有正侧变化,侧面鼻弓、鼻头、鼻翼的微妙变化要画出来

嘴巴:勾画时,口缝线较实,上下唇线较虚;嘴角实,中间虚。注意嘴唇的体积关系。

耳朵:传统有五笔勾耳法,比较程式化,要注意耳朵的不同形状特征和正侧变化,不能含糊头发:头发的线在线描人物里是最密的部分,也是表现人物气质、性格的重要体现。要根据头型、发式、发型、发质及生长规律去勾勒,要顺势而发,分组勾出。每一组线的方向要一致,线应圆润,有弹性。以充分表现头发的质感、体感、量感和空间感。注意发际应自然,不生硬

注意事项

一幅画中线条的手法要统一

线条使用应做到:二线忌平行,忌等长;三线要避免交与一点;多线使用要注意即统一又变化,在统一中求变化。

线条的疏密应注意:要有节奏变化,密衬托疏,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线条应顺滑、流畅。

工笔画基础教程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 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 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 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 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 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1冲染法。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2撒盐:特技的一种。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7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 三、关于用具 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染色笔方面我一般都是采用大白云,其中填色的大白云要求狼毫成分略少一些(纯羊毫也可),色易填润。染色的大白云则选择稍硬一些的,色易拖开。在勾线笔的选择上,勾勒花头和叶子我一般采用定制的长锋兔尖美工描笔,勾线时既可婉转自如又不失轻盈灵动。勾花用新笔,勾叶可用稍旧一点的笔,因笔中含胶渐多,笔锋较之新笔硬朗不少,很适合表现叶子的质感。绘制牡丹还要准备一根小号的狼毫笔,主要用来勾勒山石、枝干,局部填色之用。一支短锋的狼毫红圭也是不可少的,像花房、花蕊、芽孢这些细微处的设色都需要用小笔绘制才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设色用的大白云要多配几支,白色、冷色、暖色、暗色最好都有相对应的笔。(见附录图1) 2、墨:工笔画的绘制中主要用有光泽的油烟墨。乌黑而无光泽的松烟墨染色易脏,慎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瓶装书画用墨汁因携带和使用都比较方便,用来绘制工笔也挺不错。我常用一得阁墨汁,颗粒比较细腻,色彩上也能满足墨分五彩的要求,推荐初学的朋友使用。 3、颜料:工笔画绘制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是传统的国画颜色。其中属水色的有藤黄、花青、曙红、胭脂等,属石色的有赭石、朱磦、石青、石绿、朱砂等,还有近年来新开发的化学合成国画颜料酞青蓝、玫瑰红、翡翠绿、桔黄、焦茶也都可和传统国画颜料结合使用。水彩颜料因色泽鲜艳,在国画绘制中也可使用,但是要注

工笔画基本教程--入门知识

工笔画基础教程—入门知识 本文仅供工笔画初学者了解工笔画的基本知识及介绍工笔画的入门技法。 1、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5、工笔画怎样用笔

新手素描入门技法教程

新手素描入门技法教程 一、素描的概念 素描从广义上讲,顾名思义,包含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手写版的画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二、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 1、用笔的要求 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

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 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 2、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

白描人物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人物基本技法 一、白描概况: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

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翠鸟》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翠鸟》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 解析) 名称:《翠鸟》画种:工笔花鸟创作时间:2005年4月绘制时间:5小时第一步:中墨勾鸟嘴、爪,浓墨勾眼睛、硬羽等,淡墨勾胸腹、耳羽。嘴部线条从尖部弱起实收,要考虑质感。胸腹部线条要柔软而流畅,飞羽线条要挺拔飘逸。绒毛的线条要用笔尖虚入虚出,轻轻挑出的感觉要把握准确。眼睛周围可用重墨点些色斑,突出显示眼部的神采。 第二步:墨青分染鸟背部,淡墨统染飞羽、复羽部分。淡淡的花青分染胸、腹部。中墨分染嘴。上嘴从根部往尖部染,下颌相反。 第三步:眼平涂朱磦色。鸟背部罩染青蓝色(石青+酞青蓝),头部用青蓝色从后枕部位往头顶部位分染。中墨分染飞羽、复羽,留水线。胸、腹部平涂一层白色底色后用朱磦在花青色继续分染。爪平涂淡朱磦。下颌用淡朱磦从根部往尖部分染。 第四步:薄三绿在羽毛和背部的交界处接染,头顶部分用稍浓三绿分染,背部整体罩染薄薄的酞青蓝。稍浓的白色分染胸、腹部、颌下白羽、耳羽的明暗关系。石青罩染飞羽和复羽后再次用中墨分染。眼睛用淡墨分染明暗,前深后浅。

眼白为了体现玻璃般的透明感,可用朱磦+白色提染反光部位。淡胭脂提染嘴上部。 第五步:浓白粉丝背部和头顶白斑。淡花青丝背部羽毛,最亮处用花青+白粉再丝一次,注意和暗面丝毛的衔接要自然。飞羽、复羽、尾羽用重墨丝毛。胸部朱磦丝毛,转到腹部开始用白粉丝毛,注意二者之间的逐步转化要自然。重白色剔出羽毛梗。胭脂填爪表面鳞片,用细碎的小点来点爪下部突起。眼睛焦墨点后等完全干了用浓白粉点高光。 颌羽、耳羽、眼先等处用浓白粉顺着生长结构细心丝毛。淡墨剔出鼻毛。嘴部整体用淡墨红色罩染一层。局部图工笔画论坛微信公众平台id:工笔画论坛中国工笔画论坛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46460609.html, 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国内工笔展赛,论坛书画竞赛,组织写生观摩,工笔教学培训,名家作品展示,书画电子期刊】等活动消息。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二、笔墨纸颜料 1、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染色、清水各2只,)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初学素描入门基本理论知识

初学素描入门基本理论知识 一、透视原理 一、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7,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二、透视的画法 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如图1)。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如图2)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前面所讲的立方体透视图法适用全部物体,下面就说明一下圆及圆柱体透视,分解如下: 圆的透视: 和前面的圆相比较,里面的圆当然是被缩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两个椭圆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个被缩小了,此时,椭圆的长轴(未绘)与长方体的边不平行。两个椭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二、认识素描中的明暗 1.何谓明暗:(任学生自由联想发挥,唤起旧经验) 2.明暗产生的原因: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才会产生明暗;

(完整版)素描课程教案全解

目录

素描基础(一)——认识素描 素描的概念:素描从广义上讲,顾名思义,包含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手写版的画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一、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 1、用笔的要求 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 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 表,如:1H、2H、3H、4H等,前边 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 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 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 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 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 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 型就可以了。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木炭条:木炭条是用树枝烧制而成,色泽较黑,质地松散,附着力较差,画完成后需喷固定液,否则极易掉色破坏效果。 炭精棒:炭精棒常见的有黑色和赭石色两种,质地较木炭条硬,附着力

较强,可用可不用固定液。 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 (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 2、橡皮:画画用的橡皮一般常用的有香型的较软的橡皮和可塑性橡皮,可塑性橡皮如同橡皮泥,用起来非常方便 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 (1).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一则容易伤害画纸使纸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 (2).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都画好之后,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就清楚可爱多了。 (3).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的部份遮没了,我们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省力。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我们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3、用纸的要求 画素描通常在专用的素描纸上进行(不过我的素描纸就是电脑屏幕,当然我的笔也就是画板的画笔了),选用素描纸时,要注意纸质坚实、平整、耐磨、纹理细腻、不毛不皱、易于修改(好麻烦啊,不过为了能画出好的作品,也没办法,呵呵),如素描纸、铅画纸,如太粗、太薄、太光滑的纸都不适合铅笔画素描。初学者使用的纸张大小以8开或4开为宜,16开大小的铜版纸和复印纸,则适合用钢笔、圆珠笔画素描。 4、画板和画夹 画板和画夹都有不同的型号,大小可随自己的画幅而定,初学者选用590X440mm左右的为宜.画板比较坚固耐用,画夹则方便携带,是外出写生的好帮手。

国画基础教程:工笔蝴蝶画法与线描画谱

国画基础教程:工笔蝴蝶画法与线描画谱 蝴蝶色彩绚丽,舞姿轻盈,为我国历代文墨客所喜爱。“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生动地描绘了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的美妙情景;“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寄与相知者,同心终莫违”,诗人将蝴蝶看作美好爱情的象征,表达了忠贞的感情。 蝴蝶入画历史悠久,古代名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杰作:五代黄筌绘有《花荫蝶阵图》,北宋赵昌有《写生蛱蝶图》绘三只蝴蝶,色彩艳丽典雅用笔精确,画面秀雅平和。明朝戴进的《葵石蛱蝶图轴》用工笔重彩画法绘制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形象生动逼真,勾画细腻传神。郎世宁《荷花蝴蝶》,绘两只蝴蝶飞舞在荷花间,设色艳丽,蝴蝶描绘细致逼真,立体感强。当代更有名家绘出的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蝴蝶,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引领着艺术的发展。明戴进葵石蛱蝶图1 蝴蝶概述蝴蝶,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量递减。蝴蝶白天活动,成虫取食花粉和花蜜。 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躯体表面密披着整齐的鳞片和鳞毛,头部有一对圆圆的复眼、一对球杆状的触角,一对翘起的下唇须和卷曲的口器。胸部分为前中后三节,以

中胸节最为发达,各胸节腹面生有一对足,在中胸和后胸各生有一对翅膀。蝴蝶的腹部细长,雄性可见8节,雌性仅7节。 蝴蝶翅膀的形状和色彩千变万化,翅膀的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变化。我国人民常将蝴蝶作为一种观赏类昆虫采集和收藏。蝴蝶的种类很多,我国蝴蝶的各类主要有凤蝶类、绢蝶类、粉蝶类、斑蝶类、蛱蝶类、环蝶类、眼蝶类、灰蝶类等。2 工笔画蝶所需工具与材料由于工笔蝴蝶画的技法、特点及艺术要求,对笔墨纸砚等绘画材料也有一定的选择。 笔:工笔蝴蝶所使用的毛笔可分为勾线用笔和渲染用笔两大类。勾线笔要求锋长健挺,染色笔选择大中小号白云即可。此外还可准备几只山水画笔或用过的秃笔,以备勾皴树、石之用。 墨:大致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两种。油烟较光泽,用于勾线,渲染鸟类羽毛、点睛之类,可浓可淡,用途甚广。松烟无光,用于渲染蝶翅和某些底色,用途较少。画工笔蝴蝶画要使用新研磨的墨,切忌使用宿墨或墨汁,因为其中的颗粒浮在纸面上,遇水会洇开,弄脏画面。 纸、绢:工笔蝴蝶画一般先用熟宣和熟绢。熟宣以纸质细密均匀、纹理清晰、绵韧,耐湿耐擦者为上好;绢的质地以细密均匀者为佳。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丝毛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 乾隆时期,意大利人郎世宁以西画的光感透视融入了中国画之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画风。从此,动物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现代的刘奎龄继承了传统技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有益因素,开创了一代画风。他对动物画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以后又有许多的画家像徐悲鸿,高其峰,赵少昂,刘继卣,冯大中,王申勇,刘继彪对动物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人们对我们在一个星球上的各种朋友包括动物,植物也日益关注。动物画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线和家庭。这也导致了大批动物画家群的涌现。动物画创作日渐活跃。许多画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有扎根传统的,有中西合璧的。探索之路孕育着新的高潮。 一表现技法 1、渲染 渲染是为了使动物画增加体积感和厚重感。分分染,平染,罩染,烘染。 分染也称润然,晕染,是有浓淡变化的渲染法。一般方法是一手握两支笔,一支色笔一支水笔。先是色笔上色趁未干之时用清水笔轻快的晕开,有什道歉,不留笔痕。分染时要注意两支笔的含水量。色笔饱和,水笔含水略少,水多了容易冲击上色部分,能滋润的染开颜色即可。分染在动物画中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技法,可以用来增加动物体毛的层次和厚重感。 平染是以墨或色在画面上一遍或几遍的均匀的平涂。此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常常有涂不匀的现象出现,要求要多练,达到运笔熟练才行。大面积的平涂可用底纹笔来回刷即可。 罩染一般是在分染或丝毛后罩色。罩染一般使用比较透明的颜色。目的是增强形象的色相增加质感。动物画的罩染是在丝毛分染完成后以平染的方式罩上一层所绘动物的固有色。趁湿要用清水笔晕染开边缘。中国画颜料分透明与不透明两大类,各种颜色分层罩染可产生多种不同的色相。 烘染目的是有变化的衬托物象以及增加画面气氛,产生明度,冷暖的对比效果来突出主体。其技法与分染大致相同。 2、丝毛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工笔画专业初级班教学大纲

工笔画专业初级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和训练,使老同志能基本熟悉了解工笔画的绘画材料和历史发展过程,大致掌握工笔画的绘画技巧,对工笔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主要通过临摹来掌握工笔花鸟、草虫和人物的白描与着色。并尽量使学员能够进行简单的花鸟与人物创作,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训练基础。 二、学制与学时 学制2年,每周2学时,共60周、120学时。 第一学年:上半学年26学时,下半学年34学时 第二学年:(未定) 三、教材 第一学年: 上班学期 《工笔花卉技法》俞致贞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笔牡丹》王天胜著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下半学期 《工笔草虫》周宏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黄筌作品技法解读》唐晓红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四、教学方法及要求 1、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板书、实际示范与作业讲评,向学员传授工笔花鸟、草虫和人物的绘画技法。从临摹入手,通过学员对白描、着色的学习来激发他们学习工笔画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板书讲解和范画讲读使学员大致了解工笔画的发展历史沿革和在当今艺术领域中地位与作用。 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员的不断临摹使学员能够对实物进行简单写生创作,从而激发学员的绘画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绘画审美水平与绘画技法。 教学方法主要有三大方面:1,课堂讲解与板书相结合,详细书写当堂课的讲授内容。2,示范范画的绘画技法,通过实地对学员进行绘画演示来加深他们的理解。3,讲评学员的作业,以便其他学员有学习与借鉴的机会来相互取长补短。 五、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60学时)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工笔画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工笔画的特点及工具材料 第二章中国工笔画的临摹 第一节临摹范画及绘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节工笔花鸟和草虫的勾线方法。 第三节工笔花鸟和草虫的基本设色方法 第四节整体调整与细部勾勒 第二学年(60学时) (未定) 第三章花鸟画写生 第一节花鸟画写生(外出) 第二节白描写生练习 第四章工笔花鸟画创作 第一节花鸟、草虫的写生创作 第二节花鸟、草虫的白描与设色。

工笔画的步骤学习

工笔画的步骤学习 基础技巧篇 一、关于用线 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到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 --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的“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譬如:铁线描就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皴就比披麻皴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传统绘画中,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训练,来源于画家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来源于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而当代画坛肌理盛行,也就是将创造这种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了而已。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技巧难度。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用线,首先要考虑中锋,只有中锋行笔,笔锋才会始终在笔划的中央行进,所以中锋画出的线条两边都是光洁的,线的顺滑和力量感觉都较好。侧锋的线则如图谱所示,一边光洁一边毛涩,其力度感觉较之中锋线条相比要单薄许多。只有在一些需要皴擦的部位或者是特殊的场合才会用到侧锋线条。 古人有对线条有“十八描”之说。如铁线、游丝、橄榄、撅头钉、乱柴、混描等等。我们画工笔牡丹主要能用到的描法有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兰叶描、撅头钉描这几类。具体的描法应用和解释请参阅线描图谱。 工笔画的线,首先是起到勾勒出物象轮廓的作用,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体现在线条的笔意上。写书法在解决了点画写法和结体等基础技巧以后,首先讲究运笔变化,因为只有有了各种运笔变化,那一横一竖才不是简单的黑线,而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工笔画的用线也是如此,解决了粗细均匀、直曲如意的基本功以后,线条的各种行笔变化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和书法用线的要求并无二样。另外,单纯的工笔线条的线条枯燥训练可能有些乏味,所以,大家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法如“瘦金书”等来强化自己的线条。

素描入门基础教程

素描入门基础教程 现在有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学一些绘画的技能,所以,今天要讲的就是素描要如何才能学好。这是最基本的教程哦。 素描造型的方法和规律是通过直接研究客观对象而的出的结果,所以,素描的学习理应建立在写生的基础上。写生是素描训练最基本的形式,是提升素描画画水平的主要手段。 实行素描写生首先有一个如何准确理解对象的问题,这就是观察方法的问题。素描写生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忠实地描绘对象并不是指简单机械地自然模仿,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去塑造对象。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塑造对象,首先要学会科学的方法观察对象。没有经过素描训练的人观察物像时,总是习惯于从细部去看,看完一个局部在看另一个局部。这种观察反映到画面上,就不能准确、完整的表现物像的整体形象。而有经验的画家观察对象,总是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整体地看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调子关系,而不是从细小的局部零碎地去看,这样的观察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整体形象。所以,准确的观察方法就是养成一种整体观察物像的习惯。这种观察是以全面研究对象的各种复杂关系为基础;以比较为手

法;以从整体出到局部,再到整体为基本程序的。 科学的观察方法与准确的作画程序是一致的,而准确的作画程序又反过来促动科学的观察方法。素描写生都要经过构图、轮廓、大形、深入刻画到整体调整等不同的作画环节。这个作画的过程,就是体现着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观察过程。如果没有这种准确的作画程序,就不能保证画面的准确、深入与完整。 3 立体的观点

一切物体的存有都占据一定的空间,素描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平面的纸上塑造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所以,素描学习从一开始就应在头脑中树立立体的观点。在素描中,形体是由很多不同方向和形状的透视面组成,面构成了立体的形。有了这种观点,我们就能够在各种形象中把握物像立体的基点。 4 脑、眼、手的协作 为了成功地掌握素描造型基础知识和表现技能,在训练中,还要十分注重脑、眼、手的结合。画画不但要用眼、动手,更要动脑。把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表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领悟和掌握素描的基本要领和表现技巧。在绘画训练中,需要把观察的形象实行归纳、分析,对形体结构关系实行概括处理,这些都不可能不认真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也就是善于学习的人。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更有效地指挥眼、手的训练。所以说,勤于思考,注重脑、眼、手的统一协作,是画好

工笔画教程:工笔画中国画色彩

工笔画教程:工笔画中国画色彩 分植物色、矿物色、动物色三种。(现有的所谓“化学色“,我不懂,无从谈到)。 植物色:藤黄、花青、胭脂、黑墨等 矿物色:朱砂、朱、赭石、铅粉、锌太白、石黄、头二、三、四青、头二、三、四绿、杯金、杯银等。 动物色:蛤粉、调色用的黄明胶。据说西洋红是动物色,究竟什 么原料我不了解。 色彩的性质 红、朱红、金黄、黄等颜色,热烈明快,称为热色;紫、兰、绿、黑、白等色,皆为暗调子,称为冷色。善于用色的,冷色也能够使其 明快,热色也会使其灰暗。问题在于互相配合适宜。比如画大红花朵,用色达到饱和水准,那么花朵周围的绿色的叶子,就不能再使其达于 饱和,宜浅为佳,如花朵红色的面积大,则花叶绿色的面积要小。总之,两色相邻,不可面积对等,也不可浓度对等,如或对等,则全画 面是冷是热、糊里糊涂,缺乏重点,令人产生闷气。就如一个人吧, 上身穿大红袄,下身穿条大绿裤子,深度相等,面积相等,就不协调。本来在一幅画里,各方面都要求对比的,但以大红比大绿,就显得火 气和土气了。再如画白色的花朵,周围叶色,就要尽量重,用绿色的 叶子,不够对比,用青的叶子,也不够对比,就用上黑色,虽然与真 的叶子不一样了,但看起来花朵突出了,就使人有明快的感觉,这就 是说色彩的性质本身的冷热是绝对的,但善于调配者,其变化无穷, 则又是相对的。所以,冷与热、热与冷,性质也会变化的。 色彩一般知识 1、一般色彩,粉剂的现浸现用,管装的现拧现用,特别是掺了的 色彩或本身胶性大的色彩,浸久了容易变质,或变成细黑小颗粒状,

或变成粘糊状,就不好用了,勉强用了也很难看了。所以,调色盘子应该经常洗净,色彩是现制现用,用多少,拧多少。 2、西洋红(西红),粉剂的(真西红过去是小瓶装的)现浸现用,浸时有不溶解现象,必须略加点碱粉,切不可多,多了红色容易变紫,装裱时又容易跑色。为了防止衬时跑色,画好后,应该使矾水在西红花朵上罩染一遍。现在国画色,都以曙红代替西红,原料是否一样,我不了解,不过看起来,名称都叫曙红,出自不同厂的,颜色就不一样,这倒无妨,作画的根据需要,还应与别的色彩相调,问题在于持久性如何,尚待研究。现在的管子曙红,用多少,拧多少。如果剩下的下次加水再用,既调不开又不鲜明。 3、朱砂。用这两种颜色,画好后等干了,必需罩染很浅很浅的曙红水,或罩染很浅很浅的藤黄水,不然表面上好象有层白霉,使本身色彩,再压多层,也是不行,用在生宣纸上,这种现象很严重,而在熟纸绢上,就好一些,不过也得罩染为好。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也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著名的工笔画家有张萱、王维、赵佶等等。下面 ___为大家了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一起来学习吧! 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白描 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工笔二乔牡丹花瓣画法

李晓明工笔花鸟画技法教程之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的绘画教程:绘制时间:3小时。 作品名称:《二乔花瓣》,2007年,作者:李晓明,画种:工笔花鸟画,尺寸:UC视频教学图。 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墨:一得阁云头艳墨汁,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笔:长锋勾线笔、大白云、小兰竹。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一: 1、二乔是牡丹中的一种名贵花种。其特点是一株牡丹上开放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的花头,甚至一个花头中具有两种颜色的花瓣。这在牡

丹中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常为画家们所描绘。 2、长锋勾线笔蘸淡墨勾勒最下部和上部的粉红花瓣,蘸重墨勾勒中间的紫红花瓣。 3、勾线的时候需要注意线条的轻盈灵动,同时注意笔速的变化以及每一根线条的起收。线条上的运笔要带入书法的“运笔”概念,或收锋、或藏锋、或露锋、或顺锋切入等等。线条的收笔也要注意各种变化,如顺势剔出、钝收、圆收、垂露等变化。 4、造型上也得注意疏密变化,花瓣边缘的方圆变化,以及造型上是否存在局部过于雷同化、概念化等。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二: 1、粉红花瓣部分平涂白粉底色,涂完注意细心检查看看白粉是否完全涂均匀,白纸上涂白粉可以头部略偏一些利用侧光检查。 2、深红花瓣部分平涂中等浓度曙红。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三: 1、粉红花瓣用淡曙红统染三到四次左右,每次颜色深浅不变,但是统染面积得逐次缩小,最后再用中等浓度曙红根部整体提染一下。 2、深红花瓣用淡墨统染,背面根部留水线。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四: 1、粉红花瓣用中等浓度曙红分染花瓣中间的结构,注意结构的走向和明暗处理方式不要全部都一样,避免雷同。花瓣顶部用淡曙红提染细微结构处,每一个小结构的最终走向都是对准花房,同时还得注意小结构的明暗线条需要随着花瓣凹凸不同而有所变化。 2、深红花瓣用重墨分染,接着用淡墨整体罩染,最后用重墨青色(花青+墨)提染最暗处,底色完全干以后整体平涂两层中等浓度的曙红,画面如果有些闷(明暗对比不足)可以用淡墨再次局部“醒染”一下,引出底层的底色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