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概论知识点

《民俗文化》课程复习题

2015-06-09

第一讲《民俗概论》

一、名词解释

民俗:简言之,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更简单:民间风俗。

具体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物质民俗:指人类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居住、服饰、饮食、生产(农林牧渔)、交通、交易—3分法)

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到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仪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家庭、家族、村落、岁时、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仪礼—3分法)

二、简答题

1、民俗的特征。

1、社会性和集体性

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

社会性:实质上是指群众性。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

民俗必须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民间所没有的,如官方典礼仪制,官员车马服饰、官场通例等,不算民俗。某特定时空概念上民间的民俗,与其他社会阶层和其他时空的民间有着联系。集体性:民俗事象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民俗的传承是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2、类型性和模式性:是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某种类型或模式的民俗,如:各地春节习俗;中国的婚礼仪式,“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婚礼的基本模式,无论哪个民族或地区在此基础上变化。

3、传承性和变异性:是从时间角度而言的。

民俗代代相传,世世相承,具有稳定性。风行一时的俗尚,不能算民俗。

民俗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及其他原因,总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之中,导致其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2、民俗的功能。

1、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2、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法律源于民俗,源于民俗中的“乡规民约”等习惯法。

3、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4、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三、论述题

1、什么是民俗?举例阐述民俗的主要内容。

1、民俗,简言之,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更简单:民间风俗。

具体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物质生活文化方面包括:如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诸民俗。

精神生活文化方面包括:民间的口头文学,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谜语、歌谣、谚语、戏剧等。

2、广告专业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民俗文化知识?

广告人必须了解受众的风俗及心理需求,所策划的广告才能使百姓喜闻乐见。

广告不能触犯百姓的禁忌。

广告不能违反传播地的有关规定。

3、举例论述一下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社会性和集体性

任何一种民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

社会性:实质上是指群众性。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

民俗必须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民间所没有的,如官方典礼仪制,官员车马服饰、官场通例等,不算民俗。某特定时空概念上民间的民俗,与其他社会阶层和其他时空的民间有着联系。集体性:民俗事象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民俗的传承是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2、类型性和模式性:是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某种类型或模式的民俗,如:各地春节习俗;中国的婚礼仪式,“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婚礼的基本模式,无论哪个民族或地区在此基础上变化。

3、传承性和变异性:是从时间角度而言的。

民俗代代相传,世世相承,具有稳定性。风行一时的俗尚,不能算民俗。

民俗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及其他原因,总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之中,导致其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4、请谈谈对家乡风俗的看法。哪些是优良传统,值得继承?哪些是陈规陋习,可以怎样改变?

第二讲岁时节日民俗

一、名词解释

岁时节日:节日民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般是指一年之中,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事象和传承。

农谚:天河(银河)朝东西,收拾寒冬衣;天河朝南北,收拾把麦割。

民俗节日的形成从来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远的根源。大多数古代节日习俗源于古代祭礼。守岁:是汉族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压岁钱: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

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以火把驱邪的仪式。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元宵是一种汉族传统食品,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江米沾到馅料表面变成球状,就成了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清明节:每年公历4 月5 日前后,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寒食节: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 一说前两天) 为寒食节。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等风俗。汉代定为“禁烟节”。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初”的意思;“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就是“初五”。由于午时艳阳高照,阳光灿烂,故又名“端阳”; 端午节这天,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重五”; 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蒲节”。

五黄: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现代科学证明饮雄黄酒极易导致中毒)。据民间说法,在正午食用五黄可以更好的驱毒避邪。

雄黄酒:雄黄酒,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汉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菖蒲: 菖蒲(学名:Acorus calamus L.):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原产中国及日本,北温带均有分布。

七夕: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

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乞巧: 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的说法, 最早见于《易经》,重阳节的月、日恰逢双九, 两阳相重, 古曰重阳。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梁人吴均《续齐谐记》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又叫“佛成道节”。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载: “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谓之腊八粥。”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每到这一天, 群僧集会, 诵经演法, 用香谷及各类果实作粥供佛, 以资纪念。

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我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举行。

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放高升: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2014年7月18日至7月27日,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为期十天的“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为主题的原生态火把节狂欢活动,市民不用长途跋涉就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参与到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

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我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现在也有冬季春节期间的那达慕大会。

开斋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回族的盛大节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回族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宰牲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吐尔”的意译。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

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每年较公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月余。因此,按公历计算,伊斯兰教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但回历每年九月为斋月。在穆斯林群众心中,开斋节是不可替代的,除了宗教本身的意义以外,开斋节还是人们走亲访友、交流感情的好机会。”斋月期间,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穆斯林只许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老弱病残、孕妇和小孩可以不用守斋(守斋亦称封斋或把斋),妇女在月经期间也可以不用守斋。

沐浴节:每年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种一年一度的洗澡活动,要集中进行一个星期,所以,这是藏族独有的沐浴节,也叫沐浴周。在这七天中,从垂髫的娃娃,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要下河洗澡,这已成为藏族群众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拉萨地区,每当七月,肉眼看得见南方的弃山星(藏语“嘎玛热格”,金星)出现时,季节已进入夏末秋初。沐浴周刚好习惯于从弃山星出现在南方山头的时候开始,到弃山星隐没的时候结束,有七天。

抹黑节: 抹黑节是居住在新疆伊犁、辽宁沈阳、吉林扶余等地锡伯族(满人后裔)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便开始了。

二、简答题

1、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重伦理观念礼节仪式

4、尚鬼神迷信

5、讲究节日饮食

6、传承性

7、变异性

2、中国岁时节日的起源。

1、历法节气

2、原始崇拜

3、禁忌与迷信

4、祭祀先人

5、宗教信仰

6、多神信仰

3、春节是中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中国人欢度春节主要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

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食俗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

4、清明节的发展过程。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5、请分析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初”的意思;“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就是“初五”。由于午时艳阳高照,阳光灿烂,故又名“端阳”; 端午节这天,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重五”; 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蒲节”。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

6、汉族传统节日的民俗特征

节日形成早

延续历史长

文化内涵深

节日活动多

流传地域广

7、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的节庆习俗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我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举行。

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三、论述题

1、论韩国端阳祭申遗成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影响和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资文化遗产在我国应当说非常多,毕竟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许多文化都被保留下来。但在向现代化迅速转变的今天,这些文化遗产却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中国曾经对传统文本化遗产重视不够,尤其对非物质传统节日文化,我们一度欣喜若狂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而像中秋节、端午节却受到国人的冷落。这种局面在进入21世纪初叶后期才突然得到改观。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正式规定为法定假日,端午节甚至还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4日,据长江日报记者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证实,湖北代表中国“端午申遗”成功,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正式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列。

显然,韩国江陵端午祭“捷足先登”,可能“刺激”了国人,我们才努力在四年之后也申报成功。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历史发展长河中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是一种可能多个国家民族共享的文化遗产,并非品牌商标、专利技术的注册,也区别于自然遗产的独有性。它具有共享性,一个国家申报了,即使联合国批准后,其他国家还可以申报。像联合国就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我国今年还进行了新疆地区“木卡姆”的申报。我们应当感谢韩国,是韩国教会了我们为何要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韩国以端午的名义申遗成功,给予我们的文化提醒是: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2、在当今社会,春节时年味变淡、其他传统节日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观念和视野,西方节日却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合时宜、没有价值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专家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传统节日的“异化”、“空洞化”、“物化”等原因造成的。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要提高全民的文化自觉,让传统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延续。要究其原因,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真正的原因是文化在“异化”和“物化”。“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越来越缺乏依附的载体,节日就会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比如,春节文化包含教育、敬神、祭祖、尊老爱幼等内容,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传统节日值得我们缅怀,但对传统节日的式微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社会在发展,原来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人们的必需,那么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现在的节日,几乎都没有祈祷和敬祭等内容,失去了庄严的文化氛围,人们对一些不接地气的节日越来越淡化,相反对产生于国外的又接地气的节日情有独钟。当传统节日越来越没有文化味道,自然就会式微。

尽管传统节日式微是文化在“物化”的结果,但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很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保护的,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予以传承,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也会增加新的民俗活动和新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传统节日的式微。在笔者看来,节日式微的内容多是不贴近现实生活或不被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所认可的不合时宜的传统内容。我们应该通过努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3、谈谈你对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议?

弘扬中国的节日文化,应当注重形式的创新,必须对原有的传统进行加工和改造,提取它的精华部分,增添新的时代元素。一方面要强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提倡诚信正直,尊老爱幼,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凝聚;另一方面则要随着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吸收和融合外来节日中的热闹、谐趣的成分,注重交往交流和人文关爱。传统节日的某些习俗也应当有所改变,除了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样的简单形式之外,具有新意的文化活动应当成为节日的主潮,比如我局近期开展的包粽子比赛,春节我们也可以举办毛笔手写春联比赛,中秋节可以举办“月圆人圆两团圆”摄影展等等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在节日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

第三讲人生礼仪民俗

一、名词解释

人生礼仪:是社会的民俗事象之一。它指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洗三: 三朝,是婴儿诞生后第三天所举行的仪礼。届时,舅舅家要送红鸡蛋、十全果为婴儿祝福。有的地方三朝要给婴儿沐浴,设宴欢庆,欢迎他进入社会,这叫“洗三”。

洗三仪礼在中国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行,形式很复杂。

百岁: “百日”,就是婴儿出生后第100天。婴儿出生后满百天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民间习俗一般会在此日举行仪式庆祝。现代人一般会给孩子拍照留念。

“百日”,又称“百岁”,将“百日”称“百岁”,本身就含有祝福婴儿长寿之意。

抓周: 周岁,也称“抓周”、“试周”等,是汉族的传统风俗。抓周具体程序是:父母在子女周岁时,将各种文具玩物放在一个大盘子里,供婴儿任意抓取,以预测其性情、志趣或未来前途。

满月:满月,是婴儿长到30天时所行的仪礼。满月礼为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之一,有些地方称“弥也礼”。我国自唐代以后民间便有给新生儿做满月的习俗。唐高宗龙朔二年七月,皇子李旭满月,赐铺三日。这是关于做满月酒的最早记载。自古以来,满月礼均隆重浩大,亲朋四方云集往贺,主家大摆筵席待客,谓“满月酒”,但其具体礼俗各地不尽相同。

冠礼: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它是一种古老习俗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笄礼:所谓笄礼,是女子成年时所举行的仪礼。笄是簪子,女子到了15、16岁,将头发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簪子插住,表示成年。

群婚:又称“共夫共妻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家庭制度。始于原始群向氏族公社过渡时期,其间经历了两个阶段:群婚制的残余在当今世界一些落后民族中仍有不同程度保留,如兄弟共妻、朋友共妻、父子共妻、姊妹共夫、母女共夫等现象。

血缘婚:即同一群体内同胞或非同胞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妻,禁止不同辈分男女间的婚姻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种婚姻形式;

伙婚::伙婚制家族,这是由若干嫡亲的和旁系的姊妹具体地同彼此丈夫婚配而建立的;都是一群男子伙同一群女子配偶。”这个“伙”不是太多的人。若干的姊妹——同胞的或血缘较远的即从(表)姊妹,而从(表)姊妹或更远的一些姊妹——是她们共同的丈夫的共同妻子,但这些共同丈夫中,排除了她们的兄弟。这些丈夫彼此已不再互称兄弟,而是互称普那鲁亚,即亲密的伙伴。同样,一列兄弟——同胞的或血统较远的——与若干数目的女子(只要不是自己的亲姊妹)共同结婚,这些女子也互称普那鲁亚。生下的孩子称上述一伙丈夫都是“爸爸”,称上述的一伙妻子都是“妈妈”。

对偶婚: 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对偶婚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人类社会继群婚后出现的第二个婚姻家庭形态。对偶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与群婚相比,配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相对固定;第二,与一夫一妻制相比,成对配偶的关系显得十分脆弱,不够牢固。因此,对偶婚既具有群婚制的一些特点,又有一夫一妻制的一些特征。

专偶婚:也就是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又称个体婚姻制度,即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结婚,和历史上的群婚是相对应的。一夫一妻制至少包含以下含义:一是任何人,不论其地位高低或财产多少,都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配偶;二是已婚的在配偶死亡或离婚之前,不得再行结婚;三是其他一切公开的、隐蔽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都是非法的,应予以处理或制裁。抢夺婚:所谓抢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抢的方式来得到婚姻对象。关于通过抢夺的方式获得婚姻的对象;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曾广泛流

行于各民族的婚姻发展史中,就是在当今社会众多民族的婚姻习俗中我们也很容易见到其残存的痕迹。定亲后,双方无力筹办婚事,经媒人商定后,予以抢夺成亲。新娘在约定的地点,如在河埠头洗涤,此时男方派三四个男青年,在新郎带领下,用衣衫将新娘罩住,由新郎背着就走。新娘佯哭,新娘家人佯追。如有人围观,以放鞭炮告知事情的真相。一到新郎家,即在已准备好的堂前举行拜堂礼仪。亦有非新娘所愿抢亲的,为避免新娘乱抓乱咬,即将新娘反背着,至家,强迫成亲。新中国成立后此陋即绝。服役婚:或称“服务婚”、“考验婚”,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的一种婚俗。男子在婚前或婚后住在妻方劳动一段时间,作为代价偿还妻方劳动力损失,换娶妻子到本氏族或本家族中来。服役期限各地不一,通常为3~7年,长者达10余年;也有的服役到婚后生育子女,方可携妻返家。

表亲婚:表亲婚是原始社会古老的亚血缘婚的遗风。这种落后的血缘近亲婚俗对人类子孙繁衍、人种进化有严重危害,给婚配双方及家庭带来许多不幸。我国新颁布的《婚姻法》已明令禁止,规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交换婚:交换婚,当事人双方互换姊妹为妻或互换女儿为媳的包办婚姻形式。民间称为“小姑换嫂”,或“姐妹换妻”。

转房婚: 所谓“转房”,丈夫死后,寡妇改嫁亡夫的亲属。如兄死,弟收寡嫂为妻;弟亡,兄纳弟媳为妇,均称转房。甚至姐亡后,妹妹续嫁给姐夫这样的一种婚俗。

典妻婚:所谓典妻,也叫租妻,历史上广泛流行于浙江、福建、甘肃、辽宁和山西。辽宁叫搭伙,甘肃曰僦妻,在山西被称作挂帐,百姓也有叫“拉边套”的。简而言之,就是丈夫把妻子出租给需要老婆的人。时间长的叫做典妻,时间短的称租妻。

冥婚:俗称“娶阴亲”。旧时,未成婚的青年死后都要找一死配偶,否则谓之“孤坟”,认为会招致家中的不平静。“娶阴亲”模仿活人结婚仪式,但一切从简。

共妻婚: 一个女子同时和几个男子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主要流行在建国前的一部分藏族地区,是古代血缘婚的残余变异形式。多为兄弟共妻,结婚时兄为主夫,其余弟为副夫。在过去东北地区汉族中也流行有一种叫“招养夫婚”,又称“搭伙”的共妻婚的变异形式。

阿注婚:阿夏婚,也称阿注婚,是居住在沪沽湖边的摩梭人至今仍沿袭的一种“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称这种婚姻为“阿夏婚”(“ 阿夏”意为亲密的情侣)。成年男女经恋爱,双方建立“阿夏”婚姻关系后,男子夜间到女子家中偶居,次日黎明前返回,生产生活各从其家。“阿夏”关系长短视为双方感情而定。妇女在生产、生儿育女中居于家庭支配地位,子女从母姓,血缘按母亲计算。这种地球上至今仍然存活着“母系家庭”和“阿夏婚”遗俗,被称作人类早期婚姻的活化石。

生辰八字: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故称。生辰八字在汉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汉族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每一个阶梯的递进,都包含着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活动者的辛勤付出。

拜堂:男方迎进新娘后,首先就是“拜堂”仪式。“拜堂”亦称“拜天地”,一般在男家正厅设香案,新娘下轿入厅,与新郎并立,听唱礼官(司仪)发号施令而拜: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新郎父母端坐于高椅上受拜),夫妻交拜;

洞房: 拜堂完毕,新郎新娘便有了正式的夫妻名份。随后,由媒婆或好命人把新郎新娘一起送入洞房。也有新娘下轿后先进洞房歇息片刻,再出来拜堂。

合卺: 交拜礼后,新郎接过由伴郎斟满的一瓢酒交给伴娘,然后由伴娘交给新娘,新娘略沾嘴唇后将瓢交给伴娘,新娘饮酒时,新郎作揖。随后,新娘再为新郎敬酒,新郎接酒后一饮而尽,新娘也要作揖。这样,合卺jin礼结束。

闹房: 结婚当天的夜晚,各地大都兴“闹房”(即“闹洞房”、“闹新房”),在洞房内嬉闹、戏谑新婚夫妇。甚至被视为整个婚礼的“压轴戏”,由于习惯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看新娘”、“吵新娘”。

天葬:天葬在藏语里被称为“施鸟”。一些汉文著作中又称作鸟葬,风葬等。天葬在藏族的葬俗语中最为独特。大约是公元十一世纪以后,即农业地区的葬俗发生了重大变革,由土葬变为天葬,并有了一定的仪式。就是人死后把人的尸体放在野外让野兽或秃鹫来吃掉尸体的葬法。

二、简答题

1、人生礼仪的含义和本质。

生礼仪,也叫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历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从大的环节而言,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此外,也包括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举动和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人生礼仪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礼,是指特定的民族、族群或国家伴随着历史而形成的,以确立和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经及与之相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

2、诞生礼仪的含义及各个主要阶段的内容。

在我国社会,非常重视生命礼俗,特别是诞生礼更是人生的开端礼。诞生仪礼大多都含有新生儿祝福的意义。打从婴儿离开娘胎呱呱落地之后,诞生礼也就正式揭开序幕。

民间流行的诞生仪礼,时间要持续到孩子周岁,有的地区要持续到12周岁。诞生礼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最常见的是报喜、“三朝”(又名洗三)、满月、百日、周岁等,且有不同的形式。

3、成年礼仪的社会意义。

按现在时代的生活标准,一般学生过生日都是请一堆朋友去外面吃饭唱k这种方式不仅浪费金钱,且没有任何实质有意义的特色。成人的标志只是以花费一大堆钱为代价,反而会更倾向于贪侈享乐。而经过成人礼洗礼的学子们,更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自己身上的责任,能够以一个更加成熟的心态去迎接社会。成人礼就像一个仪式,一个庄严的典礼,宣告学子的自身的长大和同童年的一个慎重的告别,这样能够让他们自发的从内在内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以一个成人的标准来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八岁正好是树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关键时刻,此时的成人礼加诸的社会责任自我承担意识能够给学子们指明一个前行的方向和鞭策,前行的路有君子礼仪这么一个规范再指导着他们,避免误入歧途和迷失人生方向。进入社会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成为一个新时期的新好学生而奋斗。

4、分析传统婚姻中闹房习俗的原因。

相传闹房起源于战国晚期,此后世代沿袭。民间认为,新婚“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此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亦为新郎新娘驱邪避凶,实现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的意愿闹洞房习俗看似简单,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影响力。从影响的范围来说,可谓遍及全国各地;从存在的时间来看,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直到近现代仍流行不辍。俗源始于汉代,先秦时期,婚礼淳朴、肃穆。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先到了,并躲进洞房。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可见,闹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

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诸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关于闹房来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闹洞房首先在北方出现,而者开始时主要是新郎,这大概与北方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骠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世界上有些落后的民族以自残和被虐来表明男人资格,甚至拿猎取到的人头作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义。闹洞房在古代保留了这一原始习俗。

三、论述题

1、传宗接代意味着血脉的延续,祈求生育子女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你所了解的有哪些现象或做法体现了祈子的内涵?

一是到主管生育之神面前(如送子观音、送子娘娘等)求子。

二是借吃某种食物祈子,如喜蛋、瓜等。有些地方,嫁妆里必有一个朱漆子孙桶,桶里有五个熟红皮鸡蛋。嫁妆送至男家,那些久不生育的女人就会讨要子孙桶内红蛋吃。据说,一吃此蛋,很快就会有喜。又如新生儿洗三时,亲友都来添盆,洗儿盆里放着红蛋,不孕女人吃了,同样可以很快受孕。再就是以偷瓜、送瓜、偷灯、偷送观音绿鞋、拴娃娃等方法祈子。

2、现代社会成年礼仪的缺失给年轻人带来了哪些影响?古代的成年礼仪对现代社会成年教育有何借鉴意义?

成人礼中包含着今天责任感的教育。现在的学生中,责任意识很强的,稀有。这与学校与家庭的责任感教育形式化甚至缺失有直接关系。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现试分述如下:一、尊老敬贤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仪尚适宜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三、礼貌待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四、容仪有整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

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一)衣着容貌(二)行为举止:(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3、中国古代婚姻礼仪的六环节介绍。

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为六礼之首,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辰。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婚姻是否适宜。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男子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表现出对女子的尊重。亲迎被看成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然而一旦举行了亲迎之礼后而夫死,按礼俗规定,新妇就只能认命“,从一而终”了。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4、中国重视丧葬礼的原因分析。

因为丧葬习俗中的社会生活成分几乎被信仰成分所掩盖,一方面有对死者一生事业、影响社会的总评和追念,一方面又对死者进入信仰中另一世界表示各种祝福。从葬礼开始,所举行的各种追悼仪式,都是信仰习俗中的仪式了。

丧仪的意义:一是表达对死者的感情二是评价死者生前的功绩三是祈求对活人的庇护

第四讲饮食民俗

一、名词解释

饮食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传承文化现象的总称,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心理表现出来。

饮食民俗:指人们在筛选食物原料、加工、烹制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包括:年节食俗、日常食俗、人

生仪礼食俗、宗教信仰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

日常食俗:

分餐制:西方人采用的是分盘而食、人各一份的进餐形式,可称之为分餐制。

合餐制:中国人采用的是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进餐形式,可称之为合餐制

筷子:筷子古称“箸”,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子是由汉族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南米北面:南米北面是指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直到如今。

四大菜系:汉族人讲究并善于烹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族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川菜、鲁菜、淮扬

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

八大菜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淮扬菜、粤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十大菜系: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八大菜系”加上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十二大菜系:十二大是在十大的基础上加上豫,陕菜.

宫保鸡丁:历史悠久的四川名菜,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府中首创。据说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清咸丰年进士,讲究烹调,任山东巡抚时,曾雇用名厨数十人为家厨,请客时常有“炒鸡丁”一菜。后调任四川总督,命家厨用辣子与鸡肉同炒,鲜香味美,备受欢迎。丁宝桢曾被清朝封为“宫保”,因而此菜被命名为“宫保鸡丁”。该菜现已风靡全国及海外。

松鼠桂鱼:苏州地区的传统名菜。相传清代乾隆三下江南巡游,曾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将鱼烹成松鼠形口味酸甜,乾隆食后大悦。据清代《调鼎集》记载:“松鼠鱼,取鲜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成松鼠式,油、酱烧。”此菜从创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驰名中外,成为我国最著名的菜肴之一。

九转大肠:九转大肠是山东省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鲁菜系。此菜是清朝光绪初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首创,开始名为“红烧大肠”,后经过多次多次改进,红烧大肠味道进一步提高。

许多著名人士在该店设宴时均备“红烧大肠”一菜。一些文人雅士食后,感到此菜确实与众不同,别有滋味,为取悦店家喜“九”之癖,并称赞厨师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炼金丹”一样精工细作,便将其更名为“九转大肠”。

佛跳墙:地区的首席传统名菜,相传始制于清朝末年。清光绪年初,福州市聚春园菜馆郑春发采用在衙门时以坛煨菜的方法,用海参、鱿鱼、鱼翅、鸡肉、鸡肫肝、千贝、海米等18种珍贵原料作主料,以陈酒、姜、茴香、桂皮等作配料,放在陶制瓦罐中煨制,创制出鲜美绝伦的菜肴。此菜制成后前往品尝的人越来越多。一次,有几个秀才慕名前往品尝此菜,刚打开煨菜的坛盖,顿时便觉异香扑鼻,有人脱口而出:“妙哉!如果佛祖闻此菜香味也会破戒越墙来品尝。”于是秀才们当场赋诗:“坛放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这样人们就称此菜为“佛跳墙”。

三套鸭: 三套鸭是是扬州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以野鸭为制作主料,三套鸭的烹饪技巧以焖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三套鸭”家鸭肥嫩,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滋味极佳。有人赞美此菜具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魅力。

满汉全席: 满清宫廷盛宴,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后来闽粤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可惜的是当时川菜尚未流行。如果加入川菜,满汉全席将锦上添花。

分三天吃完。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三蛇龙虎凤:三蛇龙虎凤大会是广东新兴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一般用眼镜蛇、饭铲头、金脚带、过树榕这三种毒蛇汇于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龙虎斗”,加入老猫的就称“三蛇龙虎凤大会”。

二、简答题

1、四大菜系的特点及代表菜。

四大地方菜系的特色

(一)川菜系

1、重油重味、嗜麻辣。川菜的调味非常丰富,有“百菜百味”之誉。麻辣、三椒、怪味萸香、红油等,都是外地所不及的。其中麻辣是最为典型的风味特色,如“毛肚”(以牛肚、羊杂为主的麻辣火锅)、“麻婆豆腐”(具麻、辣、油、烫、咸、嫩、滑七个特点)。代表菜除上述二种外,还有怪味鸡、干烧明虾、樟茶鸭子、香酥鸡、宫保鸡丁等。

2、善于用料。四川厨师善用普遍材料制成多种佳肴。如以一块猪肉可做出回锅肉、盐煎肉、萸(鱼)香肉(以泡菜、泡辣椒等为配料做成的香辣菜)、酱爆肉丁、锅巴肉片、甜烧白(豆沙、薯片夹扣肉)、咸烧白(香芋、芽菜夹扣肉)、粉蒸肉、咕噜肉等等,这些菜主料相同,而风格各异。

3、小吃丰富。川人善做各种小吃,如抄手、汤元、八宝糯米饭、担担面、麻辣

牛头肉、怪味鸡、漳茶鸭子、酱兔肉等等。

(二)鲁菜系

1、用料考究。鲁菜大多选用高档名贵材料,如鹿肉、银耳、蘑菇、蛤士玛油、

燕窝、海参、干贝、鱼翅、鱼肚、鲍鱼等。

2、高热量、高蛋白。鲁菜善用烤、炸、蒸、扒等方法,做出高热量高蛋白的菜

肴,如炸蛎黄、红烧海螺、干蒸加吉鱼、德州扒鸡、焅肉、盐爆肚丝、脆皮烤鸭、

九转肥肠、脱骨烧鸡、锅烧黄河鲤鱼等等。代表菜除上述外,还有烤大虾、锅烧

肘子、清汤燕窝、奶汤银肺等。

3、善于以汤调味。厨师们往往在炒锅旁备有一锅以猪蹄、母鸡为汤料的味汤,

无论是炒、溜、扒、烧,都以味汤溅锅提味。这种味汤替代了味精的作用。

另外,还善做奶汤,如奶汤蒲菜就是突出了奶汤的作用而称著。

(三)粤菜系

1、取料广、用料严。该系取料非常广泛,包括海鲜、禽类和野味。海鲜中最推

崇鲳鱼、鲜带子、石斑、明虾、鳗鱼、膏蟹、海龟等。禽类有鸡、鸭、鹅、鸽、

麈鸪、鹌鹑、禾花雀等。野味中,娃娃鱼、甲鱼、穿山甲、山瑞、山斑鱼、龟、

蛇、果子狸等为上乘。上三类食物,以野味及海鲜为上馔。粤菜选料非常严格,

如石斑鱼以老鼠斑为上乘;鲳鱼以白鲳为上乘;虾以近海明虾及基围虾为上乘;

龟以金钱龟为上乘;鸡以清远鸡及文昌鸡为上乘;鹅以黑鬃鸡为上乘。名菜肴有

烤乳猪、红焖白鳝、龙虎斗、大良炒奶、煲狗肉、蚝油牛肉、竹丝鸡、烩五蛇等。

2、口味清、鲜、爽、滑。粤菜调味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多用蠔油、虾酱、红醋、鱼等。烹法多为炒、烩、烤、蒸、溜。

3、配菜丰富。粤北盛产冬菇、珠江三角洲四季产鲜草菇,还有白木耳、石耳、石花菜、竹笋等,这些都是做羹的良好佐料。再者,按时令,作为佐料还有菠萝、荔枝、梅子、椰子、香蕉、风栗、夜香花、剑花等。丰足的佐料,使粤系的配菜十分丰富。

4、点心、粥品丰富。粤式点心吸取了中外许多点心制法,各大茶楼饭店均有数

百款点心底单,每星期推出数十种,并时有创新。粤系的粥品也特别丰富,许多

大饭店都有粥品。粥店往往以干贝、腐竹、老母鸡、猪骨等熬成大锅底粥(称为

味粥),之后将味粥舀入小锅,再以鱼、虾、蟹、田鸡、肉丸、虾丸、猪杂、鸡、

牛肉、鸭、皮蛋等预先备好的粥料,配以葱、姜、胡椒粉等调味品,滚出多种粥

品。

(四)苏菜系

1、味兼南北。苏菜的区域适应性强,厨师们既可做出清炒、清溜的南味爽口菜,

又可做出如火腿炖肘子、狮子头、炒膳糊等高蛋白、高热量的北方美肴,还可烹

制非南非北的中性菜。代表性菜肴有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双皮刀鱼、

拆烩大鱼头、野鸭菜饭、水晶肴蹄、百花酒焖肉、清蒸鲥鱼、银芽鸡丝等。

2、河鲜丰富。由于苏菜地域盛产各种河鲜,故河鲜菜特别丰富。著名的河鲜菜

肴有蟹黄燕窝、虾羹鱼翅、西湖糖醋鱼、莲子鸭羹等。

另外,苏系的特点还有选料严谨、制作精致、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等。

2、中国饮食民俗的地方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西北之人食陆畜,东南之人食水产

汉民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其传统食物结构是以植物性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果,外加少量的肉食。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些少数民族则是以肉食为主食。从新石器时代始,我国进入农耕社会,人们的饮食以谷物为主。但因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谷物种类有所不同。我国存在着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种不同的主食类型,前者以粟为主,后者以稻为主。稻几乎

是南方水田唯一可选的主食作物,而在北方旱地则有粟、黍、麦、菽等作物可供选择。战国以后,随着磨的推广应用,粉食逐渐盛行,麦的地位便脱颖而出。北方的小麦逐步取代了粟的地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粮。而南方的稻米却历经数千年,其主粮地位一直未曾动摇。不仅如此,唐宋以后,水稻还不断北调。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湖广足,天下足”的谚语,苏湖、湖广均盛产水稻。这反映出水稻地位的重要。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增长很快,人均耕地急剧下降。引入的番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对我国食物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丘陵山区的重要粮食来源。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谷食多、肉食少的食物结构,这在平民百姓中体现得更加明显。长期以来,肉食在人们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而在食品的动物原料中,猪肉、禽及禽蛋所占比重较大。在北方,牛羊奶酪占有重要地位;在湖泊较多的南方及沿海地区,水产品所占比重较高。直至今日,虽然我国食物结构有所调整,但仍保持着传统的食物结构的基本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的比重已有明显增加。

3、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进餐工具方面形成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西方人,他们的祖先日尔曼人,在1500多年前还基本上是在树林里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或者过游牧的原始生活,所以他们的餐具不用说,很简单,最大的进餐工具就是手,再辅助以刀和棍子,后来他们与公元453年毁灭西罗马后,部分继承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罗马、希腊的文明的源泉却可以追溯到西亚,而西亚的文明我们前面分析过了,由于陶器出现的比农业和定居生活晚,所以没有发展出筷子,也是长时间的徘徊在用手、刀等做餐具的阶段,直到500年前左右才开始了刀叉并用。

中国古代之所以出现了筷子,是与陶器的出现和定居的农业生活基本同步出现而且在世界上出现的比较早有关系。

三、论述题。

1、你怎样评价中国的餐桌礼仪?

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

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2、中国饮食民俗和饮食文化丰富的原因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

3、中餐文化和西餐文化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西餐而冷落中餐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从传统上来看,西方经济发达国度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肉食为主,而食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成分的食物偏少,而我国则主要从谷物中摄取热量。在烹调方法上,西方采用机器操作进行大范围化生产,要求营养、便利、快捷,中国则注重细火慢温,把菜肴做得精细,以香诱食欲为特征,以调和五味为基本,以色彩艺术为精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求色香味形俱佳。在饮食环境和服务方法上,西餐注意整洁卫生,要求整体上的有条不紊,供给全面优质服务,而中餐则借助餐具和用餐环境的文化色彩显示其独特性,在服务方法上则不及西餐的过细周到。

(2)、西餐有西餐的上菜程序。首先上汤,然后上凉盘,再次上热菜,热菜一般分两道,先上鱼鲜类后上肉类,接着是素菜,再其次是甜食,最后是咖啡等。西餐菜的调理更有自己的原则,口味搭配,营养搭配。

西菜的调味与中餐明显不同,西菜包含烹制前调味,烹制中调味和烹制后调味,因为以肉食为主,使得盐、胡椒成为西餐两大基础调味品。洋葱、胡萝卜、土豆成为最基础的3种蔬菜。西餐汤冷热俱备。

(3)饮食用具的异同点: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而西方人多使用餐刀、餐叉为主要食具,左手握叉,右手拿刀,将食物切下,即可用叉送入嘴里。

西餐比较讲究情调及方便,也许年轻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打滚,深受时间就是金钱的影响,所以选择了西餐的fast food。

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中餐的强劲实力,又要能接受西餐给人们的“快”感!我们在食用西餐的同时切勿忘记中餐的美味。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我们要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来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我们要传承以过去取向为主体,过去取向与现代取向并存的取向。同时我们也要吸取西餐中力求创新、变化,高度注重进步与变化的未来取向。

第五讲服饰民俗

一、名词解释

服饰民俗:指人类关于服饰方面的习俗惯制。既指服饰的所有构成要件,也只人们在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和文化习惯。

汉服运动:汉服运动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简称,属于华夏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一部分,通过汉服同袍复兴汉服的方式进而推广和复兴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

汉服运动在清朝灭亡后的一段时期就有过,但更多的是本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上升,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汉服运动是汉民族借由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进而推广汉族的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华文化重又得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觉醒,国人开始反思我国之优秀文化,并举力保护继承。当是时,汉服从沉睡中惊醒,各地汉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立,以复兴中华五千年文明,扬华夏华裳,而汉服运动也随之开展而来。

冠服制度:中国最早的服饰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西周的社会生产力比商代有了长足的进步,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冠服制度,表现在贵贱有等、衣服有别。王室公卿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的形式、颜色和图案。祭祀有吉服,朝拜有朝服,丧葬有凶服,根据地位高低,在服饰的装饰纹样和颜色上也各不相同。周王朝还设有司服一职,掌管王室服饰。冠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服饰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深衣: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1] 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的汉服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

补服:又称“补子”,是从我国的明朝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如一品文官用仙鹤补;用猛兽代表武官,如一品武官用狮子补。中山装: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着中山装。由于中国著名政治人物毛泽东经常穿着中山装示人,所以西方人称呼中山装为“毛装”(Mao Suit),但中国却从未有如此称呼;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这种服装及其衍生的变化服装,成为19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今天中国和朝鲜的领导人在一些重要场合也会穿中山装。时至今日中山装更多代表的是中国共和

与宪法精神。

旗袍: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而旗袍却仅指女袍。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旗袍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用最中国的布料,丝绸、锦缎,做成最中国的服装———旗袍,穿在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方的美、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

三寸金莲:“三寸金莲”是对过去中国妇女缠足时所穿小脚鞋的美称。中国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说法不一,但多数人的看法是缠足从五代十国开始,至民国建立宣告废止,相延几近千

年。女子缠足、男子留辫子以及吸食大烟的形象或相关物品,这些陋俗曾被列为近代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可耻或最野蛮的三桩丑事。

二、简答题

1、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1.现在到清末:受西方服装设计影响为主;

2.整个清朝:受满族服装形式影响为主;

3.明末到农耕文明:主要是中原地区的汉文明特色服装形式;

4.农耕文明之前:处于原始的兽皮树叶树皮保暖状态.

另外,从材料进步分,也可以用:原始的兽皮树叶树皮、棉麻、丝绸、化纤四个阶段.

三、论述题

1、“衣”除了蔽体、保暖、遮羞等作用之外,还有哪些功能?试举例加以说明。扬美抑丑安全、排汗、透气、易洗、快干象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