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及战略结构调整方向

十三五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及战略结构调整方向
十三五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及战略结构调整方向

十三五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及战略结构调整方向

“十三五”期间,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能源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呈现出新特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国内三大转变”,即能源发展的硬约束从经济增长向生态环保转变、能源需求增长从工业为主向民用为主转变、终端用能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电力)转变;“国际三大转变”,即世界能源供求关系从偏紧向偏松转变、全球能源增长点从页岩油气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国际能源分布流向从西向东转变。

一、能源发展的硬约束从经济增长向生态环保转变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始终将解决能源瓶颈作为首要问题。目前,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得到有效缓解,能源结构也将随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展望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从支撑经济增长向生态环境友好转变。主要矛盾不再是能源总量的增长,而是能源的质量和可持续问题。

一方面,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方式将告别依靠大量能源资源投入的时代,进而转向追求经济质量和效益。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降低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将不再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另一方面,经济和能源发展的外部性影响开始显现,在某些领域和地区十分严峻。应对气候变化、治理雾霾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政府承诺,我国2030年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并尽可能提前,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对PM10和PM2.5的治理目标也将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目标基础上加大力度,力争到203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重点区域达到优良水平。而这些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对能源进行大踏步地、彻底地改造。

二、能源需求增长从工业为主向民用为主转变

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而城镇化则进入中期阶段。虽然按城镇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已达到55%,但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水平还有巨大差距。这意味着,未来对能源的需求将从工业用能为主向居民用能为主转变。一是居民家庭汽车用能。我国正进入汽车社会,2014年私家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尽管未来增速将有所减缓,但未来5年将超过2亿辆。二是城乡家庭电气化进程加快。我国工业和大城市家庭已经基本实现电气化,但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还有显著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三是南方冬季供暖需求强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冬季供暖作为民心工程也将摆上议事日程。供暖能耗占家庭居住能源消费的一半左右,势必大幅增加城乡居民用能。当前,工业用能的增速势头减缓,而城乡居民用能和第三产业用能旺盛,虽然两者总量还不及工业,但未来将成为新增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贡献者。

三、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电力)转变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越高,电气化程度就越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从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看,全球电力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0年和2030年,全球电力消费量相对2010年将分别增长30%和59%,远高

于全球能源消费量18%和30%的增长率。

尽管未来能源总量增长将放缓,但电力增长还将保持一定的势头。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中期,仍需大量电力支撑。二是新能源的发展,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都要通过转化为电能而开发利用。三是能源东西转移的大格局不会变,需通过便捷高效的电力输运方式来实现。

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表明,我国电力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2015年,我国实现了人均电力装机1千瓦的历史性突破,但电力发展确未到顶。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水平超过4000千瓦时,仅相当于美国的25%、日本的50%。人均GDP和人均用电水平相关度很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电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5到15年,我国电力增长将明显高于能源总量的增长。

四、世界能源供求关系从偏紧向偏松转变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石油价格从每桶100美元下跌到40美元以下。作为世界经济和能源趋势的晴雨表,国际油价的走势表明世界能源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能源供求关系将从偏紧向偏松倾斜。从需求侧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深远,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各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经济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复苏,全球能源需求无法再现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井喷情况。从供给侧看,传统石油和页岩油的市场份额争夺还未结束,国际局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产油国增加生产。具体看,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传统产油国继续实施低油价战略,日产3000万桶的目标不会在短时间做出改变;伊朗在解除经济制裁措施后,产量快速得到恢复;俄罗斯、巴西等非OPEC国家迫于经济和财政的压力,不会减小对油气的出口力度;北美页岩油气投资虽然势头减缓,但近期内产量尚未出现大幅下滑。这些因素都使国际石油产能继续增加。总的看,缓慢复苏的国际经济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还将处于较低水平,而富余的产能将国际能源价格维持在低位。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将在40至70美元区间波动。

五、全球能源增长点从页岩油气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过去的5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一度进入低潮,同期页岩油异军突起。5年后,页岩油的繁荣暂时告退,但可再生能源逐步摆脱危机影响、实现逆势增长。国际能源界普遍认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越过了“拐点”,重回发展“快车道”。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近143GW,首次超过了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201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规模达3100亿美元,接近2011年3175亿美元的历史高点。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是化石燃料发电装机的4倍。太阳能发电需求和投资都保持旺盛势头,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个页岩油气”。

开发成本的下降是此轮太阳能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得益于光电转换、分销和储能等技

术不断取得突破,太阳能发电成本在过去5年中累计下降了75%,加之各国政府采取财政补贴政策,在很多电力市场已与其他传统电力成本持平甚至更低。预计到2025年,全球主要电力市场发电价格将降至4至6美分,2050年将进一步降至2至4美分。因此,不论从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的必要性看,还是从技术经济上分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都具有大规模发展的条件,未来5到10年正处于发展上升机遇期。

六、国际能源地域流向从西向东转变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能源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正在向东半球偏移。东亚已经形成了与北美、欧美规模大体相当的经济板块,而且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对能源需求大幅增长。未来国际能源市场的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亚洲和新兴经济体。中国能源从基本自给到大量进口,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15%,石油更是超过60%,并将继续上升。2015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而印度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进口国。

另一方面,由于北美页岩油气产量的大幅增长,使国际能源的供给来源正在向西偏移。美国即将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到2020年左右或将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考虑到南美油气田的新发现,欧盟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中东、俄罗斯等传统能源出口国产能稳定,全球能源生产重心总体将向西半球倾斜。

未来国际能源走向将改变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向欧美流动的大趋势,而转向中国、印度所在的亚洲特别是东亚。中东地区在世界原油产量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未来中东地区原油将主要出口东亚。包括国际能源署和BP公司在内的相关机构将这一国际能源格局的改变类比为大陆板块的漂移。这个大趋势必将给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报告目录\REPORT DIRECTORY

第一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PEST分析

1.1政策环境(Politics)

1.1.1能源体制改革进展

1.1.2新能源产业促进政策

1.1.3新能源发电并网政策1.1.4新能源发电价格政策1.1.5“十二五”政策导向1.2经济环境(Economic)1.

2.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1.2.2工业经济增长情况1.2.3固定资产投资

1.2.4产业结构调整

1.2.5经济发展走势

1.3社会环境(Society)1.3.1环境保护形势严峻1.3.2节能减排任重道远1.3.3生态文明建设提速

1.3.4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

1.4技术环境(Technology)

1.4.1新能源发电技术

1.4.2新能源利用技术

1.4.3新能源技术特点

1.4.4新能源技术自主化

第二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区域发展分析2.1中国新能源行业区域集群分析2.1.1产业布局影响因素

2.1.2新能源产业集群分布

2.1.3新能源产业区域分工

2.2中国新能源行业资源分布格局2.2.1风能资源分布格局

2.2.2太阳能资源分布格局

2.2.3生物质能资源分布格局2.2.4海洋能能资源分布格局2.2.5地热能能资源分布格局2.3中国新能源行业区域发展格局2.

3.1太阳能行业区域发展格局2.3.2风能行业区域发展格局2.3.3核能行业区域发展格局2.3.4生物质能行业区域发展格局2.3.5地热能行业区域分布格局2.3.6氢能行业区域分布格局2.4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区域分析2.

4.1环渤海地区

2.4.2长三角地区

2.4.3西南地区

2.4.4西北地区

2.5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布局趋势

2.5.1向政策和资源优势区域集聚

2.5.2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向终端转移

2.5.3研发销售环节趋向资本和人才密集区2.6推动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2.6.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6.2发挥优势统筹发展

2.6.3推动新能源产业升级

2.6.4引导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第三章内蒙古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3.1内蒙古能源供需形势

3.1.1化石能源产销

3.1.2电力供给状况

3.1.3电力需求状况

3.1.4周边辐射市场

3.2内蒙古风能开发利用现状3.2.1市场规模

3.2.2投资动态

3.2.3产业链配套

3.2.4扶持政策

3.3内蒙古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3.3.1市场规模

3.3.2产业布局

3.3.3投资动态

3.3.4产业链配套

3.3.5扶持政策

3.4区内重点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3.4.1内蒙古大唐国际新能源公司

3.4.2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4.3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3.4.4内蒙古恒润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3.4.5内蒙古华星新能源有限公司

3.5内蒙古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3.5.1规划目标

3.5.2规模预测

3.5.3发展趋势

第四章新疆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4.1新疆能源供需形势

4.1.1化石能源产销

4.1.2电力供给状况

4.1.3电力需求状况

4.1.4周边辐射市场

4.2新疆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4.2.1市场规模

4.2.2产业布局

4.2.3投资动态

4.2.4产业链配套

4.2.5扶持政策

4.3新疆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

4.3.1市场规模

4.3.2投资动态

4.3.3战略机遇

4.3.4扶持政策

4.4区内重点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4.4.1大唐新疆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4.4.2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4.4.3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4.4.4新疆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4.4.5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4.6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5新疆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4.5.1规划目标

4.5.2规模预测

4.5.3发展趋势

第五章青海省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5.1青海省能源供需形势

5.1.1化石能源产销

5.1.2电力供给状况

5.1.3电力需求状况

5.1.4周边辐射市场

5.2青海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

5.2.1市场规模

5.2.2产业布局

5.2.3投资动态

5.2.4产业链配套

5.2.5扶持政策

5.3青海省可燃冰开发利用现状

5.3.1发展基础

5.3.2勘探进展

5.3.3开发动态

5.3.4发展路径

5.4区内重点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5.4.1国电电力青海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4.2神华青海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4.3龙源格尔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4.4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5.4.5青海骄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5.5青海省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5.5.1规划目标

5.5.2规模预测

5.5.3发展趋势

第六章甘肃省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6.1甘肃省能源供需形势

6.1.1化石能源产销

6.1.2电力供给状况

6.1.3电力需求状况

6.1.4周边辐射市场

6.2甘肃省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6.2.1市场规模

6.2.2产业布局

6.2.3投资动态

6.2.4产业链配套

6.2.5扶持政策

6.3甘肃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

6.3.1市场规模

6.3.2投资动态

6.3.3产业链配套

6.3.4扶持政策

6.4区内重点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

6.4.1华能甘肃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6.4.2中电投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

6.4.3中国水电建设集团甘肃能源投资有限公司6.4.4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6.4.5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西北分公司

6.5甘肃省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预测6.5.1规划目标

6.5.2规模预测

6.5.3发展趋势

第七章河北省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7.1河北省能源供需形势

7.1.1化石能源产销

7.1.2电力供给状况

7.1.3电力需求状况

7.1.4周边辐射市场

7.2河北省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7.2.1市场规模

7.2.2产业布局

7.2.3投资动态

7.2.4产业链配套

7.2.5扶持政策

7.3河北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

7.3.1市场规模

7.3.2投资动态

7.3.3产业链配套

7.3.4扶持政策

7.4区内重点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7.4.1河北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7.4.2大唐河北新能源开发公司

7.4.3国电电力河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7.4.4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7.4.5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7.5河北省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预测7.5.1规划目标

7.5.2规模预测

7.5.3发展趋势

第八章山东省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8.1山东省能源供需形势

8.1.1化石能源产销

8.1.2电力供给状况

8.1.3电力需求状况

8.1.4周边辐射市场

8.2山东省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8.2.1市场规模

8.2.2产业布局

8.2.3投资动态

8.2.4产业链配套

8.2.5扶持政策

8.3山东省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8.3.1市场规模

8.3.2投资动态

8.3.3产业链配套

8.3.4扶持政策

8.4山东省海洋能开发利用现状8.4.1市场规模

8.4.2投资动态

8.4.3产业链配套

8.4.4扶持政策

8.5区内重点新能源企业竞争力分析8.5.1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

8.5.2大唐山东清洁能源公司

8.5.3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

8.5.4山东能源集团

8.5.5山东力诺集团

8.6山东省新能源行业投资前景预测8.6.1规划目标

8.6.2规模预测

8.6.3发展趋势

第九章江苏省新能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9.1江苏省能源供需形势

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形势 2、影响和趋势 3、中国的现状和挑战 4、措施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 2010-02-08 09:11:25 中国改革论坛作者:杨敏英微博评论浏览次数:0 摘要: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各国政府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以及将产生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能源发展战略,世界,影响 作者简介:杨敏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能源技术经济。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而且,各国政府都在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也有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需要注意加强研究。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主要特点 1.1 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以及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日渐耗竭的背景下,随着紧缺的石油资源问题突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各国对能源资源安全关注程度也随之普遍上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境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因此,能源发展战略除了考虑本国的资源因素外,极为注重涉及到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因素影响,甚至关注其他国家能源需求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历年的石油危机后,针对当前石油资源紧张的形势,发达国家以其较充沛的经济实力逐渐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是发达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而且,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对能源发展战略的考虑既重视近期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又重视长远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多偏重于建立当前自身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能源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国家对国外企业开采和资源输出的控制。菲律宾明确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底线是“确保实现国家能源60%自给自足”。巴基斯坦战略目标明确,突出增加本土能源比重,减少对外进口依赖的重要性,并对落实目标,做出了详尽的项目规划。乌克兰在经历了能源供应危机后,能源战略更加强调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自主供应能力的必要性。墨西哥强调能源立法,同时,要及时分析阻碍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能源战略调整。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2018年年百万辆时代来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转向市场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业内人士预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万辆,2018年有望超过100万辆。随着产业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方向开始向“扶优扶强”转换,行业全面进入调整升级阶段。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在补贴退坡加速、外资品牌进入、双积分政策开启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政府驱动加速转向市场驱动。 一、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按照目前增速,新能源汽车2017年70万辆销量目标应该可以达成。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保持在40%至50%,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83%,月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60.9万辆,同比增长51.4%。 2017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覆盖范围包括补贴、基础设施、宏观统筹、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的重要战略目标。其中,2017年9月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政策”)被普遍认为奠定了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该项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实施,2019年开始正式考核。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进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双积分政策实施以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通过积分制借助市场的力量倒逼企业,推动企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政府补贴也将逐渐退出,通过市场调节激励新能源汽车发展。 国家对于产业的补贴政策正在加速退出,2020年以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这也意味着政府主导的培育市场模式进入尾声,企业主导培育市场新阶段开启,市场即将面临后补贴时代带来的考验。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电池成本的昂贵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落后,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依然处于弱势。市场预计要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才能达到燃油汽车相同的购买经济性,未来3-8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然需要政策持续支持。张进华认为:“随着补贴的加速退出,应该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补贴退出、税收保留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研究计划提上议程,长安、北汽等自主品牌也相继抛出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2017年以来,吉利、长安、长城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推出混合动力汽车以应对平均燃料消耗量挑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从类别上来讲,能源分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 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 和文明的主要能源。在讨论能源问题时,主要指的是常规能源。新能源是在新 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常 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以核裂变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把 它用来生产电力和作为动力使用时,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到80年代世界上不 少国家已把它列为常规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被利用的历史比核裂变能要早许多 世纪,由于还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和开发才能提高利用效率,扩大使用范围,所以 还是把它们列入新能源,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2016 年全部类型发电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占比分别为 74。4%、17.8%、4.1%、3.6%。火电同比增速由 2011 年 13。9%下降至 2016 年 2。6%,同比增速放缓。水电受天气因素影响波动较大。2012、2014 年来水较好,水 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 20%。2015、2016 年来水较少,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 同降 6.4%、同增 5.6%.2016 年风电、核电同比增速分别为 30.1%、24。4%且近几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由于国家鼓励清洁能源、限制火电发展,因此在四种发电类型中火电增速最为缓慢,火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呈下降趋势。 煤炭一直作为我们的主要利用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丰富的煤炭资 源也正好提供了我们的开发利用,所以我们直到现在,无论多少新型能源的开发,也离不开煤炭对我们的帮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煤炭仍旧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能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 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 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 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我国煤炭从储量相当丰富,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所以在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过光伏发电占中国发电量的占比并不高。 水力发电始终是中国的强项,其占总发电比也比较高。三峡大坝,葛洲 坝我想无人不知。在水电的开发,设备,施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并 不算早,但巨大的开发市场与倾向性较强的招标模式,使得中国与水电相关的 企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全世界前十五大水电站中,中国占了七个,前十大水电站中占了四个,如果算上即将开工投产的乌东德和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由于环境的改变,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提到了日程上来,新能源的起色与国家的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有一定的自然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也很迅速,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文章将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局限以及战略进行阐述。 标签: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思考 1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的理解 中国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煤炭与石油,尽管我国现在这两种资源已日渐稀少并且正走向枯竭。2008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却仍在世界上占据第一名,石油消费在世界上排在第二名。所以,中国现在急需发展新能源,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非常不相符,只有发展新能源才会适应中国的发展。可怎么样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发展新的能源呢,中国各个部门如今已经意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以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必要影响。从微观中分析,一个企业最需要具备的是能动性,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说等同于能动性对于企业,需要对新能源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于新能源这一新兴的产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表示对其很感兴趣。愿意投出时间与精力在新能源上,并且对新能源的发展很看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由此看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 中国风能、氢能的发展 风能是我国开发最快速,并且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在我国,新疆可以说是风能最丰富的的地点。同时,新疆也是最早开发风能的地点,风能企业的运行相对于其他新能源企业来说,更早的进行了实施建设。新疆风能的开发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使许多的企业愿意在这里发展,在这里投资。除了新疆,河北的风能资源也比较有优势,许多企业也愿意到河北搞建设,利用其自然优势,同时对风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河北的投资中仅有一个县城就引来了十余家的企业希望在这里投资。江苏也是我国风能比较富裕的城市,目前也已有很多企业打算入驻江苏,在这里发展风能。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优势,企业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利用技术更新将风能更好的利用。中国除了在风能上有所发展,在氢能源上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我国对氢能源的开发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现在已经可以在多方面提取氢能源,并且做到合理处理与利用氢能源,如果氢能得到开发后,影响最大的便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风能与氢能源的发展,更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局限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亿人口和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960 13 从年改革开放以来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30 1978 别是近五年来经济平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也在快速增加,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是亿吨标准煤,23.7 2007 消费量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中国工业化、城26.5 镇化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中国政府的能源管理机构显得薄弱而分

散,中国没有像绝大多数能源大国那样,设有能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50委员会的能源局只有人,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所以至今管理 能源的政府管理机构不足人。这在国际上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事 24 100 情,因此关于中国能源管理机构的改革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 门话题。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新一届中国政府设立了高层 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国家能源局,负责拟 定和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并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 办公室的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说明中指出,能源 关系国民经济、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妥善应对日益增长的 能源需求和复杂的国际. 能源形势,是我们必须长期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为加强能源战

略决策和统筹协调,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 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新一届国务院机构设置、能源管理得到了加强,能源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年1979 到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而同期年均增长5.4%GDP 2006 达到。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9.7% 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与战略走向

所长专栏 着眼于市场化、民营化 当前世界能源已经进入了石油天然气时代,但石油供应紧张和化石能源的污染使得世界能源正朝着一个多元化的能源时代演进。天然气时代正在来临,多种新的能源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国能源还处于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燃煤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中国制造”带来的巨大能源需求,对中国能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模式的中国能源已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位能源需求。中国能源产业正在加快步伐,进入一个全新的能源时代。 在此背景下,围绕以煤气油为主的能源产业价值链活动,能源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围绕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各种企业之间,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都在展开多方位的竞争与合作。能源结构趋向多元化,能源渠道趋于多样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日渐规范。在变革面前,能源企业的领导者、 1 / 62

政府的能源决策者,都需具备洞察先机的战略远见。 当前能源产业的某些领域之中,还实行着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落后机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石化、电力等行业还存在寡头垄断现象,市场化竞争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油价定价机制的不合理,电力建设规划的不合理等,导致中国经济为此支付了大量额外的成本。走向市场化、民营化,将是能源产业重要的解决之道。 王德禄 2004年6月28日

目录 1.能源利用走向多元化 (1) 1.1 能源的石油天然气时代 (1) 1.2 世界和中国能源现状 (2) 1.3 能源走向“多元化时代” (7) 2.能源产业价值链分析 (12) 2.1 能源产业价值链基本特点 (12) 2.2 煤炭产业价值链 (14) 2.3 石油产业价值链 (16) 2.4 天然气产业价值链 (18) 2.5 煤气油产业下游价值链融合 (20) 2.6 其他能源的价值链 (23) 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格局 (25) 3.1 煤炭战略地位凸显 (26) 1 / 62

全球能源互联网题库(含答案)

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测试 一、单选 1.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超过()亿万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亿千 瓦,太阳能资源超过()亿千瓦。A A.100 1万100万 B. 100 100万1万 C. 100万100 1万 D. 1万100 100万 2.()是实施“两个替代”的关键。D A.智能电网 B. 特高压电网 C. 可再生能源 D. 全球能源互联网 3.截止2013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8915亿吨、2382亿 吨和186万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共计1.2万亿吨,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年,()年和()年。D A.53 55 113 B. 55 53 113 C. 113 55 53 D. 113 53 55 4.目前,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目前仍以()为主,清洁能源和电力比重增长较快; 由于能源分布不均衡,能源供需分离程度不断加深,全球能源贸易不断扩大。A A.化石能源 B. 可再生能源 C. 清洁能源 D. 分布式能源 5.()是相对洁净的化石能源。世界天然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 中东、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B A.煤炭 B. 天然气 C. 石油 D. 风能 6.()又称为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储量丰富、能量密度大、燃烧利用污染排放少等优点, 通常分布海洋大陆架外的陆坡、深海、深湖及永久冻土带上。中国已先后在南海、东海及青藏高原冻土带发现。页岩质地坚硬,具有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实现了大规模开发。A A.可燃冰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页岩气 7.目前,风电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清洁能源发电品种之一,已经成为仅次于水电、核电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主要包括能源储存结构现状和消费结构现状。首先,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煤,其次以石油为辅,天然气,水电,风力,核电只占很少的比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口量畏惧世界第一。而其中标准煤占据十万亿吨,可供利用的为10,,1996年,其产量为13,8吨,同样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国山西称为煤海之都也不住为奇了。 作为工业的水黄金,石油是中国的第二大能源,而且其比重在不断加大,1950年其原产石油占世界第27位,至1986年,达到了1.3亿吨,位居世界第5位。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些不稳地因数。 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燃气体,天然气自然在今后的社会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它蕴藏在地层内,无需加工,易于管道运输。所以我国就给局这一特点而实施了“西气东输”这一重大工程,它的储存量是二十四万亿吨,仅次于前苏联居世界第二,到1996年以开发了210亿立方米。 而正在开发的新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还不具有规模性,投入使用量很少,所以我国的能源储存结构可以归结为“富煤,贫油,少气” 而能源的储存也决定了其消费结构现状。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从第十个五年计划末的21.6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29.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6.5,,而另一份资料也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中,煤站67.7,,石油站22.7,,天然气站2.6,,而新能源只占7,,通过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比较突出,占主导地位,究其根本,煤的存量大,已然形成了已关的产业链,。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它对社会的发展乃至运作都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火力发电,炼钢,炼铁,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更他有密切联系,所以消费就大,而其他能源如石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解读(XXXX)-7页精选文档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解读2007年12月2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的发表是改革开放以来,继1995、1997年发布《中国能源》(白皮书)后,中国政府从国家层面宣传既定能源战略、方针、政策,提高国际认知度和透明度的又一个重要文件。 白皮书详细介绍了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发展战略和目标、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供给能力、促进能源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 白皮书确定了未来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将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需求立足国内 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海外抢油”的论调出现在一些西方媒体上,对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在白皮书发布后发改委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正面介绍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积极引导国际舆论,驳斥“中国能源威胁论”,是十分必要的。他说:“中国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任何时候,中国都将会一如既往地担当维护国际能源安

全的积极角色。” 目前,尽管中国能源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4,石油人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该发改委负责人进一步指出,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主要靠国内资源解决,中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并未对国际社会构成任何威胁;从长远来看,中国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节能潜力也很大,随着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方面我们还会作出更大贡献。他说:“任何诋毁中国经济发展成绩的言论,歪曲中国能源发展政策的论调,都是不符合发展潮流的,都是有害于国际市场安全与稳定的。” 因此,未来的能源供应,立足国内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 据透露,中国长期以来的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本国的能源资源。同时,为了提高能源国内供给能力,中国将重点建设能源基地建设、能源储运、石油替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和新农村能源五大能源工程。 在立足国内,提高能源国内供给能力的同时,“节约优先”也被放在了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首要位置。白皮书以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论述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其中提到,推进能源节约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中国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全面推进能源节约。

我对中国能源战略的认识及对能源战略的思考

我对中国能源战略的认识及对能源战略的思考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进行过三次著名的工业革命,而每一次革命都将人类社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高新技术时代,人类不断创新科技,开采利用同样经历了煤——石油——新能源(地热能、核能、太阳能等)三个能源时代。21世纪是世界各国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化的时代,经济发展是各国的重心,而能源问题又是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没有能源的发展,没有能源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来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近些年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加强,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包括西气东输、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等在内的重大能源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且已初见成效。不过,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却仍旧不容乐观,并且随着国内资源的种种浪费和污染破坏以及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经济浪潮中,我国能源利用对外依赖程度有所加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传统能源中的石油、煤等的不合理大量使用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新能源虽然具有污染少的清洁特性,但是新能源产业仍旧存在机制不完善和技术开发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同时,我国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普遍问题: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对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能源战略问题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因为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国际外交舞台上的重要筹码,是引发军事冲突和战争的重要因素。当年的海湾战争和今天的伊拉克战争都与石油资源问题密切相关。在当今形势下,中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能源战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和国内外客观资源条件与国际环境可能性结合起来考虑,我认为应实行全球能源战略,建立全球能源供应体系。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报告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

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中国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能源消费结构必须优化,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逐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也将加大力度,经济整体上必须向低碳转型。今年2月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并制定出近期抓好的6项工作,包括:编制好“十二五”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构建以低碳排放为主的工业、交通、建筑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全方位拓展能源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煤电油运供需衔接,满足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需求。 2. 出于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CO2排放量增长迅速。1978年中国CO2总排放量为1 3.8亿吨,2007年增长到60.1亿吨,30年增长了3.35倍,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比重,减少CO2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大势所趋。气候变化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 3. 出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潜力:中国的盆地面积大、沉积岩厚、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已评价沉积盆地150个,拥有石油资源量909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96.7%。9个主要盆地拥有天然气资源量30万亿m3,占全部天然气资源的80%,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北地区。正因为工作程度低,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方针是“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辟新区”,加大对低勘探程度、勘探难度大地区的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通过对陆地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及管辖海域的地质调查与远景评价,天然气的前景非常乐观的。目前在渤海湾、青藏高原、南方海相碳酸碳地区都有新的突破。 C.调整路径 1.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的优质能源,其燃烧造成的污染较小,约为石油的1/40,煤的1/800,被称为大自然赋予的“绿色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低,只有22.4%,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天然气储量进入了—个新的增长高峰期。2000年以来,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年增4896亿立方米,其中2009年增加621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3.2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可新增探明可采储量3.3万亿立方米。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分布不平衡,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区域分离。气田规模小,缺少特大型气田。天然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且丰度低,低丰度和特低丰度气田的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50%以上。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部气区和近海气区可采储量的探明率更低。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潜力: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5.9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待探明地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9大盆地。2000-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由262亿立方米增至830亿立方米,年增16%;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至887亿立方米,并呈加快增长态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趋向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趋向 提纲 1. 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的分析 2. 中国能源状况和国际的比较 3. 未来中国能源需求发展展望和面临的挑战 4. 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框架 一、中国能源发展趋势的分析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能源安全已成为各国制定能源政策的基础。能源外交已成为各国外交活动的重要领域。 1、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核能:铀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 电力、热力、成品油、焦炭、氢能等 中国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 2、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1980-199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从6.03亿吨标煤增至13.89亿吨标煤。 轻工业产能扩张,推动能源需求增长,国家通过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各种措施大力推 进节能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缓解短缺矛盾,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3以 下,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第二阶段(1997-2000):中国的经济仍保持在8-9%的增长速度,中国能源消费

量基本持平。这种状况既有经济改革与调整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又有统计数据不够准确的原因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在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长却强 劲反弹,并且出现了能源供需紧张的局面 2002年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石油消费和进口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电力供应短缺 3.近年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一次能源消费 1990-2001 3.4% 2002-2005 14.5% ?石油消费 1990-2001 6.4% 2002-2005 6.6% ?电力消费 1990-2001 8.4% 2002-2005 14.7% 4.能源弹性系数的变化 ?GDP的增长率 1990-2001 9.7% 2002-2005 9.6% ?GDP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 1990-2001 0.35 2002-2005 1.51 ?GDP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 1990-2001 0.86 2002-2005 1.53 5.导致一次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因素 正经历重化工的发展过程 ?消费结构的变化 转移到汽车及住房 ?城市化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发展清洁能源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发展清洁能源 能源早已经成为了社会活动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更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从两次石油危机发生的时候开始,能源就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不断减少的能源资源,世界和中国的能源安全都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许多问题,由其引发的冲突乃至战争更是呈现出与日俱增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今后国家发展的命运将取决于对能源的掌控程度。为了应对能源格局随时发生的变化,各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加快制定和调整能源的战略方针,基本上都是以大力推动能源领域发展和科技研发,以及对于新能源或者代替能源的寻觅方面,掌握未来能源发展主动权为大体方向。 一、调整能源结构的方向 正如国际能源署(IEA)署长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女士在《世界能源展望2013》的发布会上所讲,非常规的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现在正在改变全球的能源格局和能源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之一,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1/5,但能源结构还处于煤炭阶段。在中国一次能源(编者注: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总量比重约为66.4%,石油为18.9%。随着全球能源消费重心的东移,尽管我国有较大的煤储量,这种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还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而且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缓慢,导致主要能源平均利用率长期偏低,造成了奢靡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人认为,未来20年,中国必须使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下降20%达到50%左右。只有调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才能有效减少排放,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发展新能源,使我国的能源产业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一)

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及影响(一) 摘要: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各国政府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特点以及将产生的各种影响。 关键词:能源发展战略,世界,影响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其不同的立足点。而且,各国政府都在依据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状况,阶段性地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自身的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代表了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潮流;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存在着重视各自国情,积极跟踪世界潮流的共性,也有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需要注意加强研究。 1、当前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主要特点 1.1能源安全是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以及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日渐耗竭的背景下,随着紧缺的石油资源问题突出,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各国对能源资源安全关注程度也随之普遍上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

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需要大量进口补充境内能源资源的短缺,因此,能源发展战略除了考虑本国的资源因素外,极为注重涉及到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因素影响,甚至关注其他国家能源需求变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历年的石油危机后,针对当前石油资源紧张的形势,发达国家以其较充沛的经济实力逐渐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力度,建立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是发达国家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而且,由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强,对能源发展战略的考虑既重视近期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又重视长远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多偏重于建立当前自身的能源安全供应体系。能源资源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已认识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逐步加大了国家对国外企业开采和资源输出的控制。菲律宾明确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的底线是“确保实现国家能源60%自给自足”。巴基斯坦战略目标明确,突出增加本土能源比重,减少对外进口依赖的重要性,并对落实目标,做出了详尽的项目规划。乌克兰在经历了能源供应危机后,能源战略更加强调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自主供应能力的必要性。墨西哥强调能源立法,同时,要及时分析阻碍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能源战略调整。 石油战略储备曾是以石油消费为主的发达国家应付石油危机的最重要手段,作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这一战略措施也逐渐为发展中国家所效仿。现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为减少供应风险,都开始着手石油战略储备。石油战略储备已超出一般商业周转库存的意义,更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