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学院研生态13班李伟克3130054

摘要经济林相对于用材林而言,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我国商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宽广,有着发展经济林的良好自然资源。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河北省经济林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经济林发展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林;现状;问题;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nomic Forest in Hebei

Province

Abstract Economic fores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investment cycle, quick effect an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to commercial fores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ercial forest in our country. Hebe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north Chin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It has distinct seasons, sufficient sunshine, mild climate, broad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 this paper, we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The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also putted forward.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Economic forest;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前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按照构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果业强省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林产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亮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带,如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区优势苹果产业带;平原沙地优势梨产业带;太行山区优质大枣、柿子、花椒、核桃产业带;黑龙港地区金丝小枣、冬枣产业带;张家口、秦皇岛及唐山等优势葡萄产业带;张家口、承德及保定北部等冀西北和冀北山区用杏产业带;京深、京沈高速公路两侧及城镇周围为主的设施果树,时令果品产业带。尽管河北省的经济林产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还是存在强势品牌少,优势产品不多,与建设经济林产业强省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针对此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经济林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建设建议[1]。

1 我省经济林生产发展现状

1.1 区域布局日趋优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

按照适地适树、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逐步建成了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区苹果,平原沙地梨,太行山区大枣、核桃柿子,黑龙港地区金丝小枣、冬枣,燕山山区京东板栗,张家口秦皇岛及唐山等葡萄,冀西北和冀北山区仁用杏和以高速公跨两侧及城镇周围为主的设施果树等八大果品经济带。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培育和完善了鸭梨、黄冠梨,红富士苹果、蜜桃,京东板栗,金丝小枣、冬枣、大枣等红枣,核桃,杏仁,无糖杏脯和杏罐头等基地建设,逐步建成七大果品外向型商品生产基地。产业化发展日益突出,名牌产品增多,全省已注册果品商标150多个,创出“天华”牌鸭梨、“富岗”牌苹果、“华夏”牌冬枣等国家和省级名牌果品86个,知名企业、知名市场增多。

1.2 经济林树种结构逐步调整,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苹果、梨等大宗水果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将这一发展得到调控,红枣、板栗等名优果品发展面积逐步扩大。现全省名优果品面积占果品总面积的80%以上,干鲜果之比已达到1∶1.6。树种结构日趋合理,品种结构逐步调优、调新[2]。栽培方式不断改进。主要果品的好果率达到89%,果品质量逐年

提高。

1.3 无公害生产迅速发展,果品安全性逐步得到加强

加快了以生物防治、果园生草、果实套袋、配方施肥等为主的无公害果品生产步伐,目前已建成一大批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二是发布实施了优质苹果、梨等10个主栽树种的18个生产管理和果实质量标准,对经济林实行标准化管理;三是建立健全果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快无公害果品的认证步伐,已制定出台了《河北省无公害果品管理暂行办法》及认证细则,果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正在逐步开展[3]。

1.4 高效模式迅速推广,产业发展得到有力推动

为推进燕山山区“围山转”、太行山区“经济沟”、黑龙港区“广枣粮间作”,冀中南平原“标准化果园”、“树上调结构”、“设施果树”六种发展模式。

2 当前河北省经济林产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低效经济林多,高效经济林少;大路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要不相适应;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等原因,已出现市场疲软,果品卖难和销售价格下滑等不利局面,而有竞争力的名优新特果品,生产规模小而难以发挥优势,市场上低档大路果品供过于求和名优果品供不应求现象并存,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势严峻。

2.2 生产标准和质量体系不健全

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部分产品农药等残留量超标,主要原因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国家标准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优良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推广工作不力。

2.3 产业化程度低

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品流通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总之,主要原因是宏观管理不力,政策机制不活,投入严重不足,生产基础设施落后。

3 加快我省经济林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搞好人才、知识和技术储备

为了全面开创21世纪我国经济林生产新局面,必须抓好经济林栽培、经济林

产品贮藏加工、市场营销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包括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的培养,以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对从事经济林生产的技术工人、林农以及营销人员的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省、地、县、乡各级经济林推广服务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推广网络,加快新技术推广步伐。

3.2 优化树种结构和品种结构,加快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经济林各类树种的发展和布局,必须严格按照市场需求规律进行科学预测,全面规划、优化树种和品种结构,争取达到各种产品供求平衡,实现增产增收。对新规划发展经济林基地要适地适树,做到建园标准化、科学化、区域化、规模化、现代化。切实搞好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经济林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进一步加大干果、木本油料、木本药材、工业原料、调料香料等经济林发展面积。

3.3 大力推进无公害生产进程,使经济林产品符合国际市场标准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经济林产品的无公害栽培也应放在重要位置。无公害栽培首先要对栽培环境进行选择和控制,土壤、水源、空气都要求无污染。其次,使用的肥料要有机肥或以有机肥为主,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尤其是限制氮素化肥的用量。再次,病虫害防治要使用生物农药、植物农药以及其他无公害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4]。

3.4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果品集中产地重点支持建立一批产品批发市场专用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逐步实现果品产销一体化管理。在省林业局网站中设立“果品发展”板块,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使农民能及时了解农产品销售的全局情况,激发更多农民参与流通。我们继续总结、提炼“河北鸭梨”、“燕京板栗”等果品的销售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5]。

3.5 利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的大好机遇,调整好产业结构,打造好经济林品牌产业

根据我省退耕还林的实际情况,全省重点经济林产区要按15%~20%比例在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退耕地上营造板栗、核桃、银杏、优质苦丁茶和桃、梨等名特优经济林品种,以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从而保证国家的林业

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6]。与此同时,积极争取上一批经济林产品系列加工项目,以提高经济林产业的效益。

3.6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与政策调控,强化质量生产监督

抓好产前的种苗生产、产中的科技服务与产后的转化与营销,使果农能够“栽得上、保得住、管得好、有效益”;搞好政策扶持与产权发证工作,让果农吃上定心丸;通过宣传使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总结经验、典型带动、辐射发展、持之以恒地把经济林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谭晓风,胡芳名.二十一世纪经济林生产和科研发展趋势[J].中南林学院

报,2002,22(1):82-85.

[2] 何方.建国五十年来经济林建设成就及发展战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

年[J].经济林研究, 1999,17(3):1-6.

[3] 何方.现代经济林解读[J].经济林研究,2008,26(2):89-92.

[4] 李保国.从日本新《食品卫生法》看果品生产的对策[J].河北果树,2006,(5):1-2.

[5] 裴东,袁丽钗.核桃等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研究进展[A].温陟良,郗荣庭.中国园艺学会

干果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1:234-238.

[6] 胡芳名,何方.我国经济林学科概况及发展设想[J].经济林研究,1993,11(1):15-19.

河北省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河北省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河北,这片富饶的燕赵大地养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质朴的人民,便捷的交通,它是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其经济发展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一、 2011年,河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生产总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比整体处于中游水平 2011年,我省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全年GDP增速为11.3%。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GDP总量处于第5位。 2、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比增速排名靠前 2011年,我省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1%。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有36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17个行业增长在20%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9%,比全省工业快8.8个百分点。企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255.5亿元,增长34.8%。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排名第3位,高于周边的辽宁、山东、北京,低于天津。 3、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比整体水平居中 2011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分别比上年加快2.2和1.8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力度加大,增长42.9%,占全省工业投资的58.8%,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增速为35.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73.2%,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处于第5位,高于周边的天津、北京,低于山东、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第4,高于周边的山东、北京,低于辽宁、天津。 4、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相比增速排名处于前列 2011年,我省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8和0.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6%,其中,城镇增长26.5%,乡村增长37.8%,乡村市场快于城镇11.3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处于第5位,高于周边的辽宁、北京、天津,低于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第3,高于辽宁、山东、北京,低于天津( 5、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相比出口增速仍有优势 2011年,我省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增长27.4%。其中,出口增长26.7%,进口增长28.3%,同比分别回落17.2和10.6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出口总值仍不及其他省市;而出口增速排名第2,高于周边的山东、天津、辽宁、北京 6、财政:保持平稳增长,相比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2011年,我省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为25.4%和30.4%,同比提高6.1和5.7个百分点。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水平处于第8位,低于周边的山东、北京、辽宁,高于天津;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排名第3,低于天津、辽宁,高于北京、山东 7、物价:涨幅回落,相比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处于最高水平 2011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7%,涨幅较前三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上涨7.7%和10.9%。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7%。相比主要沿海省份,我省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于其他省市,分别比周边的北京、辽宁、山东、天津高0.1、0.5、0.7、0.8个百分点。 对于河北省经济发展去得的成就,有其独特的优势。 二、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河北省位于渤海湾的中心地带,有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国内国际港口,物流顺

林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

×××年林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你们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听取我们的汇报,让我们倍受感动,倍加鼓舞。你们对我区林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此,区委、区政府谨代表区各族人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区×××年林业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年,是我区林业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的一年,是林业发展开拓创新、重点突破的一年,是林业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林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了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年造林绿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协调、动员市属机关事业单位、驻区部队、企业、共青团、农牧民群众1.5万余人次参与我区生态建设,以创建园林城区为突破口,以实施林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林工程建设,广泛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全区绿化造林高潮。今年新增绿化面积×××亩,其中,“三北四期”绿化×××亩,薪炭林×××亩,荒山荒地绿化×××亩,庭院绿化×××亩,经济林×××亩,封山育林×××亩,补植×××亩。国家级公益林×××万亩,特色养殖建设×××平方米。创建绿化合格单位×××个,花园式单位×××个,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造林绿化任务。截止目前,全区新增绿化面积×××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以上,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平方米,道路绿地面积×××公顷,防护林绿地面积×××公顷,初步形成了以荒山绿化为片,道路景观绿化为线,集镇绿化为轴,庭院绿化为点的大绿

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_以平和县为例

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平和县为例 叶慧坤 (平和县林业局资源站,福建平和363700) 摘要:在综合分析平和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提出平和县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平和县;经济林;现状;对策 经济林是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果树林、食用油料林、饮料林、调(香)料林、药材林、工业经济(原料)林及其它经济林等7个亚林种。经济林是平和县林业经营的重要林种之一。它既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提供相关工业原料,为人民生活提供营养丰富、无公害的森林绿色食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济林产品已成为平和县山区农村经济和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在加快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平和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分析 1.1 平和县经济林发展成就 平和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更有悠久经济林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林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全县经济林栽培面积已达7.7万hm2,各类经济林面积见表1。  收稿日期:2009-01-10 改善茶林土壤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等方面着手,采取浅锄、深翻、砍杂、除草、补植、施肥、整枝、修剪、水土保持等措施,分期分批地对油茶林进行改造。 4.4 油茶林立体经营,增大林地经济效益 有研究表明[1][2],油茶林采用立体经营后,由过去单一的收获油茶籽,改为多种经营,节约了农业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仅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且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林生长环境,实现以耕代抚,促进油茶生产良性循环,使油茶达到高产稳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尤其油茶幼林期,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合理套种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 4.5 建立完善加工营销体系,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没有规模化和产业化,油茶种植便失去依托,经济效益的实现比较困难。我们应积极引导农民走油茶产业化发展道路,延伸油茶产业链,拓展油茶关联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向广度、深度和系列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有声誉的食用油、化妆品、中西药、茶皂素等油茶系列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化解农户的风险,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通过订立供销合同,使龙头企业与农户、油茶园业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魏浙杭.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 15(2):36-37,49. [2]油茶生态经济研究课题组.油茶林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 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2,(3):4-8. [3]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改善油茶林小气候提高油茶产 量[J].江西气象科技,2003,26(1). ? 3 2 ? 第1期 林业建设

(发展战略)我国经济的发展靠什么

我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 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来拉动,这是已被世界所公认、被世界经济发展所证明、被理论界所肯定的事实。然而,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这三驾马车上施力和侧重是不同的,这三驾马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主要是净出口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2002年突破50%以后,逐年提升,一直在60%以上,2008年由于后几个月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达到约58.5%,但是外贸依存度过大带来的负作用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急剧下滑而暴露无疑,面对持续的金融动荡和实体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推动措施,主要靠哪驾马车来“继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当前更加关注的课题。有人主张主要靠消费,有人主张靠投资。根据我的分析,应该在逐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最理想的是经过几年努力,使我国外贸依存度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短期内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坚持不懈地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消费、增加国内需求,来最终保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一、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坚定信心,使危机成为这一特殊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驾马车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使人又一次更加地清醒地感受到蝴蝶效应。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紧接着第三大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大摩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因财务困境,美联储不得不拿850亿美元资金救助,华盛顿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的储蓄银行,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随之不长时间就演变成为一场国际性、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2013年经济林建设总结会

2013年经济林建设总结会材料成活率低的原因:一是经营机制没落实好,农民没有积极性,责任机制不到位。二是指导不到位。重点是苗子出问题,假植时间长、假植技术没严格执行;栽植没严格技术标准。三是栽植时间晚。天气因素,更主要是经营机制没落实的因素,栽植的晚地温和气温高,根系没有得到恢复,没扎下根,吸收能力弱,但地上蒸发快,造成成活率低。 一、工作任务 (一)配合乡镇做好宣传发动。 1、配合乡镇召开村干部会和居民组全民会议;协调召开果园现场观摩、参观学习会;宣传承包大户。 2、宣传果品产业发展市场与前景;帮助果农算好经济账。只要把“果树当做庄稼管,山地当做园地种”,每亩果树收益至少是大田作物的3—5倍, 最低每亩果树收入3000—4000元。集约化经营亩产上万元。例如榆树林子镇沟门村的一户果农,承包经营苹果梨800余株,采取深扩穴及施肥和精细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前年果品卖了21万元,去年果品卖了2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宣传我们的服务能够帮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果树没有发展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农民不懂技术、管理粗放,不修剪、不施肥、不灌水、不打药、不管理望天收。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在技术方面上,由县林业局专门派了一名懂果树技术人员常年负责乡镇果树技术指导,在果树生长各阶段,就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树上树下管理等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集中培训和指导,为农民培养出自己的技术骨干。我们技术员在该乡镇一包三年,直到结果为止。 4、宣传栽植果树的目的就是实现早见效、高产量、高收入,农民依靠栽培果树尽快脱贫致富。栽培果树进行高标准整地、精细栽植,不间作高杆农作物是保证苗木栽植成活率高、根系扩展迅速,苗木生长快,实现“当年成树、二年有型、三年成花,四年见果”,不但早结果、早丰产、早见效,还提高果品质量,让农户尽快见到可观的效益。 (二)、协助乡镇做好规划 1、规划地块选择重点:废弃果园、不合格的退耕地、丘陵坡耕地、土质肥沃的宜林荒山、配有水利设施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耕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同名12991)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 【原文出处】现代经济探讨 【原刊地名】南京 【原刊期号】20099 【原刊页号】8~11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区域与城市经济 【复印期号】201002 【英文标题】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trategy for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统筹兼顾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9CKS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兼顾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45013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小军 【作者简介】杨小军,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流动站博士后,武汉430079,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湘潭411105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摘要题】区域经济60年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基本经验/科学发展观

【正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382(2009)09-0008-0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党和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当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迈进的时候,回顾和总结这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统筹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近30年时间里,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均衡布局、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从主观的角度看,建国后,我国曾经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是均衡的,不均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均衡布局生产力,减少甚至消灭区域差异,从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上以“平衡论”、“同步富裕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看,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应付战争的威胁,毛泽东强调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因此,我国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强调内地“三线”建设,希望能够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相对平衡。 实施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大量投入内地。在“一五”时期,主要是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前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项目中,4/5在西部,694个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68%。①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1958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协作区工作的文件,决定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个经济协作区,并要求各协作区根据工业和资源等条件,尽快建立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三是转向以备战为中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轨道。196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加速全国和各省市战略后方建设的决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经济建设的投资重点为三线地区,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安士伟,2004)。 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布局快速地向西推进,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区域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职工人数占全国的份额都有所上升,地区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在内地建立起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的整体平衡,客观上也加快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袁继富,1998):一是这种发展战略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它是通过抑制东部区域、沿海区域的发展,而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实际上所追求的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二是这种发展战略过分强调区域平衡,以牺牲投资效益为代价来推动区域间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忽视了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使沿海地区既有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种苗生产供应的特点 (一)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30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二)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 (三)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2800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200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 (二)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三)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

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1526730.html, 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王瑞新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 摘要:作为我国五大林种之一,经济林不仅有助于生态建设,还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相应对策: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有效的市场宏观控制体系、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经济林产业的科技含量、国家投资扶持,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鲜果类产品供大于求,局部地区存在滞销现象 主要经济林产品的国内产量从2370万吨增长到684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5%,其中鲜果类增长更快,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0%。在改革开放初期,种植经济林的比较优势远远大于种植粮食,农民积极性很高,近几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由于种植者没有市场观念,仍然盲目发展,导致了局部地区产品滞销的现象,甚至造成“果贱伤农”和“砍树”现象。 2、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适合加工的果品少 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为不适应市场的落后品种,只有30%的面积种植了名特 优新品种和错季型品种,而且只有少数果品适合加工,但是由于加工技术落后,也增加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3、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 主要表现在广种薄收、单位面积投入少、产量低而且不稳定,新技术推广不到位,依旧采用落后技术,而且优良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林生产是以面积保总产,没有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格局。 4、经济林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综合效益低下 主要表现为:经济林栽培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产地批发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经济林改造申请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经济林改造申请报告 篇一:防护林改经济林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申请人:钱涛,男,现年26岁。我于20XX年10月底 通过两河口镇农村三资交易平台,按照相关政策和法定程序,在《两河口镇白庙岭村石仓荒山拍卖会》上,竞拍得荒山300亩。此宗地是1999年两河口镇白庙岭村石仓滑坡后,全村 整体移民搬迁留下的良田,后来被纳为集体资产。 2000年白庙岭村村委会组织村民在该荒山上栽种了大 量刺槐作为防护林。20XX至20XX年期间成林的槐树引发大 面积的名为“干柴棒”的病虫害,严重损坏了槐树林,影响了周边的农、林、牧。当地政府及林业部门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整治,效果才有所好转,但是病虫依旧存在。本人流转此山是为了发展林下经济,但又害怕病虫害的再次发生,会影响其林下经济作物,特此向政府及林业部门申请,自己愿意投资更换防护林树种。更换的树种主要为红油香椿

树,此树的特点是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无病虫害,是作为速生林的理想树种,并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初步规划树种更换期为三年,每次换掉20%--30%的刺槐,待成活率达到80%以后,再更换第二批,种植密度为200株/亩,是原刺槐密度的5倍。特此申请,诚望批准! 申请人:钱涛 20XX年11月1日 篇二:十三五重点项目-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建 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是项目投资者为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 而出具的一种报告。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一般需要委托具有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资金申请报告。 政府资金支持包括投资无偿补助、奖励、转贷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决定是否给予资金扶持。其具体的审批权限和利用方式如下: (1)政府投资补助的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 (a)能够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带动和引导作用的产业化项目;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doc21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到2001年底,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45种矿产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玻璃和陶瓷产量、化学原料药产量、公路通车里程、干线公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均在全国位居前10名以内,有的还是全国第一……但与此不相呼应的是,河北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2001年底,反映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各种指标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位居10位之后,而能够从一定角度反映区域未来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化指标则位居20名之后。 展望未来,我省既面临国外经济力量对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又面临东部先进省份的竞争挤压以及中西部的加速追赶,可谓形势已极为严峻。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必须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此提高河北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深圳特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的战略是区域获得广泛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汇集动力的根本。随着区域内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不断聚集,区域市场机遇就会持续涌现,区域发展创新路径也会持续拓宽,先进的产业优势就必然凸现。而先进的产业优势正是区域经济产生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本报告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各区域的产业优势,结合未来市场竞争走向,确定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演变及其框架 从建国起至今,我省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都是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主导下的布局。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是开发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它涵盖林下、林中、林上等产业。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以林为主,建立林下种植、养植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对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林业产业链,实现森林经营的良性循环,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林下经济基本情况 位于市北部,是全省重点林业,国土面积1287.4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74.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8%;森林面积8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4.7%。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全国百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奖、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先进等称号。目前我各类经济林面积有16.8万亩,林产品加工企业4家,年总产值约为1.4亿元,涉及农户2300余户,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林种模式为主,林养模式为辅。 根据20**年林业补充调查结果,我共有油茶林面积13.6万亩,其中本地油茶面积12.9万亩,高产油茶面积0.7万亩,主要分布于镇、巴邱镇、砚溪镇等。本地油茶基本为50年代所造,树势衰退,加之管理不是很精细,多数产量偏低。高产油茶为20**年才开始实施,属于初产期,产量也不是很高。 林苗模式主要是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品种有香

樟、杜英、火力楠、女贞等品种,升值空间不是很大。地点以镇、金坪民族乡为主,种植主体以个体农户为主,规模较小,没有集中连片,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另有少量的楠木苗,主要集中在国有林场,但也是有价无市。 林果模式有杨梅、翠冠梨等,全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主要集中在镇、镇两乡镇,现巳全部达到丰产期,每年产鲜果4900吨。由于杨梅鲜果不易贮藏的特点,产品销售以本地市场为主,因没有进行杨梅饮料、杨梅干等深层次加工来提高附加值,又没有专门的销售队伍来开拓销售渠道,往往出现丰产不增收的局面。 林药模式主要栽植黄栀子,目前全黄栀子总的栽植面积有5240亩,分布在全各乡镇,基本为20**-2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栽植,后因市场行情不好,损毁部分面积更换栽植了其他品种,随着近两年市场行情上升,农户栽植面积又有所增加。 林菜模式有在桐林乡江背村利用一些林业采伐剩余物,发展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在林木良种场利用一些疏林地及林中空地种植马铃薯、西瓜、花生等农作物,经营面积不是很大。 林养模式主要是在林地内以圈养的方式进行生猪养殖,地点分布以仁和镇为主,全年出栏头数约为10万左右。另有部分在林区散养山羊、蛋鸡等。 二、贯彻落文件精神情况 在国务院、省、市相继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意见》后,我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和规划,以委、政府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关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杨东海 1 刘秋生2 邱新华3 (1.宁都县林业局342800 2. 国营宁都县赖村林场 3.宁都县林业局)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宁都县通过促进山林权属流转,争取产业政策扶持,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埠外资金,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等手段发展特色经济林,全县特色经济林呈现出发展速度快,林农从经济林产业收入中增收快的良好发展势头,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特色经济林发展的基础条件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东径115°40′-116°17′,北纬26°05′-27°08′之间。东邻石城、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永丰县,北毗乐安、宜黄、南丰县。 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3℃,常年绝对低温-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10℃的年活动温5635℃,年降雨量1760mm,无霜期283天,是油茶、果、茶叶、竹等经济林的最适宜生态区域。 宁都县域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赣州第一,江西省第三,其中山地占73%,耕地占10%,水域占4%,概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地面积447余万亩,其中有坡度25℃以下适宜经济林发展的山地80多万亩。 宁都县辖12个乡,12镇,2个国营垦殖场,288个行政村,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93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直接从事经济林种植的农业人口21.5万人,林业总产值43438万元,其中经济林产值23223万元。 宁都交通以公路为主。现有的交通干道有昌厦一级公路和319国道,鹰(潭)瑞(金)汕(头)高速和南(宁)泉(州)两条高速公路已通车。京九铁路、韶赣铁路傍境而过,距瑞金火车站70公里,距兴国火车站80公里。规划中的鹰瑞汕铁路贯穿南北。县城到赣州160公里、南昌310公里、厦门510公里、广州620公里、深圳700公里、珠海780公里。县乡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95%的村级公路已硬化。 1.2 特色经济林的发展规模 根据近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县现有各类经济总面积30.9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9%,主要栽培品种为油茶、柑橘类、毛竹、板栗、茶叶、梨等,其他品种栽植规模小。 1.2.1 油茶 现有油茶面积6.8万亩(不含散生),占经济林总面积的22.1%,年产茶油342吨。主要分布在大沽、小布、对坊等乡镇。我县已经列入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县,每年将以新造2万、改造2万亩的速度发展。 1.2.2 柑橘 现有柑橘山上部分面积12.5万,占经济林总面积的40.5%,栽培品种有脐橙、温州蜜柑、(加工)甜橙、椪柑、南丰蜜桔、甜柚,年产6.3万吨。主要分布在梅江、竹笮、赖村、青塘、田头、长胜、对坊、黄石、固村、固厚、田埠、会同、湛田、石上、安福、东山坝、

经济林工程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创建果品产业强市,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美丽建设步伐,根据市关于环省会经济林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程建设区域 省会主城区与我市城区范围内的道路河渠两侧、镇村周边以及可利用地、滩涂地等区域。 二、工程建设原则 一是属地管理、镇村负责、分年实施;二是谁植树谁受益;三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四是以通道经济林带建设为重点,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三、建设任务及目标 建设任务:2013年开始实施,2014年完成,在主城区至我市城区空间范围内建设经济林万亩。涉及乡镇完成通道造林并分别建设1个5000亩以上成方连片经济林示范园区。 工程建设所选树种:以薄皮核桃为主,苹果、梨、桃、杏、葡萄等为辅。品种要求薄皮核桃以辽1、辽7为主,其它树种视情况而定。 建设目标:石市三环路外侧绿化带外500米宽,石黄高速公路和307国道两侧绿化带外各300米宽、新赵线、衡井线省道两侧绿化带外各200米宽,县乡道路两侧、河渠两侧、镇村周边及规划内可利用地、滩涂地全部建成经济林。 基本建成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为城市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果品;基本建成现代化果品产业建设示范基地,为发展现代果品产业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基本建成省会观光、休闲、采摘的近郊型生态果品基地,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新亮点。 四、建设总体规模及布局 全市规划范围内建设总规模万亩。 通道经济林带建设工程。绿化长度公里,绿化面积万亩,植树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其中三环路约6公里,面积万亩,植树万株;307国道约13公里,面积万亩,植树万株;石黄高速约公里,面积万亩,植树万株。新赵线、衡井线约公里,面积万亩,植树万株。涉及岗上、开发区、廉州、九门、丘头、南营等6个乡镇区。 经济林示范园区建设 1.以只照、黄庄为核心区,利用滹沱河滩地建设万亩薄皮核桃示范园区,植树66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矮化砧苹果、梨、桃为辅。 2.新发展经济林万亩,植树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梨、桃为辅。 3.以双庙、西辛庄、小丰、故城为核心,建设万亩设施果树及观光采摘果品示范园区,面积1万亩,树种以葡萄、桃、杏为主,以矮化砧苹果、薄皮核桃、梨为辅,植树55万株。 4.在城区以西、307国道以北沿滹沱河区域,建设万亩薄皮核桃示范园区,面积万亩,植树44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以梨、桃等为辅。 5.以堤上为核心区,新发展设施葡萄、核桃万亩,植树万株。 6.以藁梅路以西、衡井线以北为主要区域,新发展经济林万亩,植树万株,树种以核桃为主,其它经济林为辅。 五、建设进度安排 按照属地管理、镇村负责、自采苗木、分年实施的原则,两年完成建设任务。 2013年4月10日前,市林业局完成环省会万亩经济林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指导意见,并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完成经济林作业设计。2013年秋季完成石市三环路外侧绿化带之外500米宽、石黄高速 公路和307国道两侧绿化带外各300米宽经济林带建设。面积万亩,涉及开发区、丘头、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近年来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水资源的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大、海平面持续上升,许多地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峻威胁。在2010年的金融、环境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效率副主任白泉给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全球气候上升2~3?C,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产量将减少五分之一,部分河流平均径流量将下降2%~10%,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将出现经济衰退。”因此,环境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制约 根据现实和长期国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以“高碳经济”发展为主,主要原因有五点。 首先,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目前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也快速增长。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还需要依赖经济增长,财富增加和人均收入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所以从中国自身来看,只有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才可能实现碳排放量增速变缓,所以目前中国不能完全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发展低碳经济。 其次,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能源约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环境约束,能源结构转变任务艰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同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相比,煤炭占到将近70%的比例,而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单位热量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比石油和天然气分别高出36%和61%。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将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第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重工业比重持续增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重工业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低能耗的服务业和农业所占比重偏低。而在重工业中,污染密集产业又占有绝对地位,这就意味着我国能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由于能源结构的刚性,“以煤为主”不可再生能源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我国在相当一个长时期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还是在生产领域。 第四,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近二分之一,这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也使得中国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的增加。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出口高碳高能耗的加工产品,承担了生产和加工这些产品的全部排放,成为了帮助发达国家降低排放的牺牲者。 第五,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低碳投资缺口大。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科技的支持。然而,我国从事低碳产业的时间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又由于能源技术涉及内在的战略利益,发达国家往往用技术控制市场、资源以保持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这些都使技术转让极具政治敏感性。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交融时期,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也使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在资金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与欧美等国相比,拥有高储蓄和巨额外汇储备可用于新产业的发展。其次,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高能耗产业对低碳发展的需求强烈,如果能找到低碳增长的道路,减少对低成本制造业的依赖,中国经济会变得更加强大。最后,我国林业生物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森林具有吸收固定温室气体的能力。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1.制度约束 信息时代让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低碳经济时代更将使各国关系得到全方位加深。气候变暖的危害波及全球,由于当今世界缺少一个跨越主权界限的有效的世界性政府的存在,使得在防范气候变暖时避免不了“公有地悲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不愿采取行动,因为温室气体减排会影响现有的经济增速,从而降低生活水平和就业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处于摆脱贫苦和发展经济的关键历史时期,更无法以停滞经济发展为代价来参与保护环境。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应首先承担起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首先因为发达国家历史排放值高,因此对今天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他们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发达,承担责任的能力更强,减排的可能性也更大,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发达国家理应首先迈出第一步。 2.技术转让 目前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平息的条件下,每个国家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低碳化,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各种生产要素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互补,未来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联合发展是必然选择。在全球产业分工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满足其他国家的消费承受着大量的转移排放,所以发达国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陈南西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方案。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实现低碳经济,从而探寻适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合作;政策;激励 陈南西: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8 ··

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主要参考资料: [1] 薄文广, 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N].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8 [2] 陈耀, 陈梓, 侯小菲.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产业格局重塑[N].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4,(6):1-6. [3] 陈岩, 武义青. 关于京津冀产业优化调整的思考[N].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4): 84-87. [4] 伞锋. 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J]. 宏观经济原理,2014,(5):38-40. [5] 徐永利, 赵炎.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产业逆梯度推移策略[J]. 河北学刊,2014,(4):214-217. [6] 周立群,曹知修. 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经济一体化新路径[N].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4):100-104 . [7] 王海涛,徐刚,恽晓方.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野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A].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3,15(4):368-374. [8] 王方杰,杨柳. 协同发展京津冀合力做好大文章[N]. 人民日报,2014(13). [9] 王方杰,王斌来,李仕权,等. 河北顺势大转场[N]. 人民日报,2014(1). [10] 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 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11] 刘东生,马海龙.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2(7):48-51. [12] Youqi SHI,Frontiers of Legal Research. 2014, V ol.2 (1):16-37.

经济林规划目标

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及目标 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的东南部。总面积38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2万亩。土壤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6.8℃,全年日照时数3206小时,无霜期136天,属于干寒果树亚带。全县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具备多种经济林的生长条件。而且,五原县交通便利。京藏高速公路和包兰铁路横穿其中。国道、省道、县道阡陌相通,通讯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可为全县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基础保障。经济林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粮食、果品和油料产品,而且还具备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经济林是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性很强的林种,发展经济林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五原县经济林发展现状 根据2014年五原县林业产业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县现有达产经济林面积6330亩,产量为1732220公斤,产值为4974.74万元。其中:水果种植面积282亩,产量为522500公斤,产值为135.86万元,品种主要以苹果梨、早酥梨、苹果为主;中药材种植6048亩,产量为1209720公斤,产值为4838.88万元,品种主要以宁杞1.2号为主,主要集中

在隆兴昌镇同联村和五星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单一。在我县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可选择的经济林品种相对较少,且主栽品种也不够突出,没有形成适合自己栽培的名优特招牌品种。 2.经营管理粗放。由于分散经营,零星栽植,没有形成连片种植规模,且在技术与资金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经济林生产产量低,品质差,收不抵支,严重的挫伤林农的积极性。 3.先进适用技术匮乏。一是生产者素质低下、技术力量薄弱,妨碍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县、镇、村技术规范和技术要点不健全;三是林业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不足,引进试验及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工作难以开展;四是技术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一些实用技术不能及时送到林农手中,严重阻碍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4.果品销售观念陈旧。果品销售仍然停留在简单的鲜果销售。一是果品包装粗放、规格简单、且标准不一;二是贮藏设备简陋,果品无法得到保鲜增值的目的;三是我县及周边县市没有果品深加工企业,深加工能力极其有限。 5.市场调研与开拓能力不够。虽然果品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果农市场信息不灵,一是广大农民对发展经济林产业没有明确定位,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二是在果品销售过程中仍是买方市场,经常出现市场疲软乃至滞销,极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