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 人教版优秀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滕兆敏

一、教学创意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写的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的一组散文。这组“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作品,鲁迅把这组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片断写长妈妈给年幼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可见,幼年鲁迅与长妈妈十分亲密,鲁迅从长妈妈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的熏陶。学习本文,要注意从文字背后认识阿长,要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会写作时鲁迅对阿长的感情,领悟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感受鲁迅先生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尊重、感激、怀念、内疚之情。

三、课前准备

、读课文两到三遍,解决生字词。

、查找有关鲁迅及《朝花夕拾》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留给世界一个斗士的背影。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鲁迅也有温情的一面,像战士在未散尽的硝烟中遥想和平。《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和同情、充满感激和怀念,甚至有些内疚和愧怍的文章。

(教师声情并茂,学生听讲专心。)

(二)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师)展示“天下第一奇书”——《山海经》。

(学生看大屏幕上和老师手中的《山海经》,猜想《山海经》书中的一些奇异的图画。)(师)《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以神话为主的书,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当时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童年时代的鲁迅做梦都想得到一部《山海经》,但大人们根本不把一个小孩子的事当作一回事,谁也不肯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他念念不忘的是《山海经》。那么,最终是谁满足了鲁迅的这个愿望?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并将不理解的生字词做好标记。教师巡视默读情况。学生读大屏幕上的生字生词。)

(三)深入研读,深情品味。

(师)谁能回答上面问题,同学们?

(生)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

(师)回答很正确。刚才通读全文时,你发现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大家对长妈妈的情况做简要介绍,要从人物外貌、家庭状况和生活时代等不同方面去说。

(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先想一想,长妈妈是鲁迅的什么人呢?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扇打开鲁迅童年的窗子,那里有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尤其是讲美女蛇的故事的长妈妈,令他终生难忘。

(生)阿长是一个连真实姓名也不为人所知的劳动妇女,她生活在旧时代,大约在清朝末年。长得又矮又胖,面皮发黄,长得一点也不好看。

(生)她不认识字,没文化,是鲁迅家的保姆,还是一个寡妇。

(师)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家也很阔气,你的父母也要给你安排一个保姆,那你愿意雇佣长妈妈吗?为什么?我们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如何?同意请长妈妈的为正方,不同意的为反方,请同学们开始准备。

(学生们热情讨论起来。教师参与讨论。不多久,有部分同学举手。)

(正方)长妈妈青年守寡,家里没有什么牵挂,会安心地照顾我。

(正方)她还会讲美女蛇、长毛等有趣的故事,我愿意让她做保姆。

(反方)她喜欢“切切察察”,唠唠叨叨,我顽皮时她会告状,我不喜欢她。

(反方)她睡相不好,睡觉时会挤着我,我可受不了。

(反方)她规矩太多,太麻烦!

(反方)她讲的“长毛”的故事虽然有趣,但也恰恰说明了她的愚味无知。

(学生们越辩越激动,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

(四)合作讨论,理解意图。

(师,满意地小结)辩论会先暂告一个段落。看来还是反方占了上风啊。是啊,鲁迅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许多的繁文缛节、愚昧无知。说到这儿,咱们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让她做保姆。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她是一个生活在旧时代的寡妇,从她身上似乎能看到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影子。可鲁迅又在文中赞扬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同学们怎样理解这一点?请大家分小组讨论。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生)因为长妈妈满足了童年鲁迅的一个最大愿望——买来一套《山海经》。

(生)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长妈妈知道“我”的心,谁也没有长妈妈那么热心。别人也不会像长妈妈那样真心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所以,鲁迅先生怀着感激的心情说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

(学生情绪激动。)

(师,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因为曾经感动,所以不能忘记。书虽然印刷得不够精美,甚至很粗糙,但渗透着长妈妈对“我”的爱啊!

(师)同学们,再看写长妈妈买《山海经》,长妈妈身上写的不多,而且故意不写她是怎样买到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故意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长妈妈买《山海经》的经过补叙出来,好吗?想想她怎样到处打听,她怎样跑书店书摊,她操了多少心?四人一小组,一人讲,其他同学补充,补叙时要加上长妈妈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数钱的细节描写。

(男女生各推选一名同学到前面补叙长妈妈买书的经过。两名同学都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长妈妈买《山海经》的经过,教室里不时传来笑声。)

(师)通过补叙买书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得出,长妈妈是真心真意关爱着我的人。尽管“我”以前有些憎恨和讨厌她,但这并不影响总体上对她的喜爱。特别是当“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买到以后,这种喜爱和敬佩的心情就更强烈了。

作者虽然写了长妈妈的一些缺点,但她身上热情、淳朴、善良、宽厚、仁慈的美德,更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作者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这样写就更有一种震撼人心

的力量。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还有很深的同情和内疚之情。

(五)情感体验,呼唤真情。

(师)鲁迅作品的叙事,用词的分寸感、层次感同他的语言风格是有机融合的,真可谓“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鲁迅先生的作品代表了世纪中国语文的最高成就,读他的文章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之美、人格之美、思想之美和语言之美。通过反复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鲁迅语言风格的情感、韵味及其背后的精神魅力。《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朗读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读出作者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最后一段文字,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娓娓道来,学生激情吟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地母的含义。)

(师)反复吟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能体味出作者仰天长叹所体现的巨大情感冲击力,体味出作者的内疚与惭愧,体味出作者的感激、怀念和祝福,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

(师,继续引导)假设长妈妈还活在人世。她听说了这篇文章后,她会对鲁迅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展开想象,赋予长妈妈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与鲁迅对话。

(学生们情绪高涨,叽叽喳喳,议论不停。)

(生)长妈妈会对“我”说:迅哥儿啊,你成了大作家了。我虽然无名无姓,无儿无女无家,但经你这么一写,现在也是个大名人了。可是你说我无名无姓,长得又矮又胖也就罢了,怎么连我颈上的疮疤也写进去了呢?说我规矩多、烦琐、迷信也罢了,那时谁不迷信啊?你们大户人家每年除夕还要祭祀鬼神和祖宗呢。可是,你这个傻小子,怎么连我睡相不好这样的私事都写进去了呢?特别是给你讲长毛的故事时,讲的将我们掳去后,让我们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大炮就放不出来,你也一字不漏地写下来,你不怕人笑话,我还怕人笑我愚昧呢!你这孩子……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气氛活跃。)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教师深情总结:有一种回忆叫温馨,有一种滋味叫浓郁,有一种情感叫感动、怀念和内疚。人伦亲情忆故乡,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鲁迅,对故乡风物人情的眷恋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并深深植根于他的心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历尽艰辛之时,鲁迅怀着满腔真情,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无名无姓的长妈妈,就这样走进了现代中国的文学画廊,“长妈妈”这个亲切的称呼将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一样永远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播放歌曲《祈祷》,音乐起:“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

(随着教师深情的话语和音乐声起,教室里开始肃穆起来,空气也仿佛凝重了许多,学生们久久沉浸在感人的氛围之中。下课铃响起。)

(作业见小黑板: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长妈妈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