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乡宁县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乡宁县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 学号:M130110244 姓名:吴利红 班级:2013级3班专业:水生生物学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健康生活。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和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产生的主要危害,并详细介绍了防止策略。 关键字: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危害;防止 前言 大气污染由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类构成,但往往能够真正引起危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和燃料的燃烧。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的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流量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我国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3-02-25 摘要: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的数据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时空演变、构成及效益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迅速壮大、结构改善、效益提升的过程。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仍然稳固,但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虚拟经济则趁市场化改革之机迅速发展。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政策所牵引的制度变迁、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教育优化拉动的人力资源改善和金融制度进步带动的资本活跃等。我国虚拟经济在对实体经济起着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倾向。我国必须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优先发展实体经济,协调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实体经济,演变趋势,影响因素 一、引言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虚拟经济“以钱生钱、价值放大”的方式深受一些人的追捧,他们不仅把虚拟经济看成是投资者的天堂,还认为是现代金融发展和深化的最重要表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开始反思,到底什么才是一个社会经济的支撑,什么经济才会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的福利?人们逐步认识到,虽然虚拟经济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但发展实

体经济才是硬道理。作为虚拟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口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了“制造业回归”的计划。我国201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强化社会物质经济基础。 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已有对实体经济的研究也主要基于虚拟经济的研究而起。国外学者关于实体经济的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萨伊(1827)的“货币面纱论”,萨伊将货币和实际经济的运行分离开来,初步界定了实际经济这一概念的存在。之后,随着经济学两分法研究的深入,实体经济的概念也逐渐明朗。凯恩斯将实体经济界定为以货物和服务为形式的存在。近年来,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关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联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国内学者对于实体经济的界定,较为统一,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等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国内学术界其他相关的学术界定,都围绕上一概念展开:吴立波(2000)认为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生产可以增加人类使用价值、效用和福利的产品或为其服务的经济活动,其基础是物质生产部门;秦晓(2000)认为实体经济是指人类的生产、服务、流通和消费活动,其中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李星等(2005)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资料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2 课程名称环境检测与评价计划学 时 授课章节第17课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大气质量的预测模型以及清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等级划分等内容。掌握大气环境评的基本知识。 教学基本内容: (1)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2)大气环境预测模型;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大气环境评价的预测模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等。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数学方法。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讲解、提问等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 作业与思考题: 什么是有效源高?怎样确定烟气抬升高度?

第十七课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1.大气污染的形成: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根源)——大气——在风和湍流的作用下向外输送扩散——当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改变了大气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对人类生产、生活甚至人群健康威胁——大气污染 2.影响污染物地面浓度的因素 (1)污染源:源的形态(点源、线源、面源)、源强、源的排放规律 (2)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 3.评价程序 (1)调查准备阶段:范围、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制定检测规划、装备; (2)污染物监测阶段: (3)评价分析阶段:分析大气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污染状况等 (4)成果运用阶段: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防治对策。 4.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1)评价因子的选择:选择主要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浓度较高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已经有所影响的污染物; 目前,我国各地大气污染监测评价的评价因子包括4类:尘(降尘、飘尘、悬浮颗粒)、有害气体(SO2、氮氧化合物、CO、O3等)、有害元素(F、Pb、Hg、Cr、As等)、有机物(苯并[a]芘、总烃等)。 (2)评价标准的选择: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标准 (3)监测:①布点:网格布点法、放射状——、功能分区——、扇形——。布点的原则:a:最好设置对照点;b:点的设置要考虑大气污染源的分布和地形、气象条件;c:能覆盖评价区域;d:大气监测布点图。②采样、分析法;③监测频率:一年4季,1、4、7、10月代表冬春夏秋;每个季节采样7天,一日数次,每次采20-40分钟,以一日的几次平均值代表日均值,以7天的平均值代表季日平均值;④同步气象观测:结合气象条件(气象资料) (4)评价: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适宜的大气质量指数模型求出大气质量指数。绘出大气质量分布图、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数学方法(P53-P59) 1.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2.均值型大气质量指数 3.沈阳大气质量指数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变化趋势的研究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变化趋势的研究 上海市储能中学赵佳依 摘要 从多年的上海市、区县气象站哨观测资料分析来看,上海城市的热岛效应十分显著。通过对比分析位于广场地区的原六十二中学近20年的气温数据和其他观察站近40年的观测资料,探讨了上海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与特点,得到了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削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增长势头,但其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区域气温变化所带来的波动的结论,为上海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得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气温绿地 一、绪论 城市热岛效应是英国化学家Lake Howard(1772~1864 年)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和临近地区城镇气温的观测比较后于 1820年提出。此后,已有数以千计的有关城市气候的论文发表。近年来,城市市区-—城市郊区气温差异扩展的趋势已被证明,在少于一万人人口的小城镇中亦能在长时间温度记录中探测到城市热岛的存在。学者Karl等对美国历史气候观察网的资料分析后认为,平均而言,城市化进程可以影响造成约 0.06 ℃(1901-1984 年)的城乡气温差异。当然,这一个热岛效应结论仅仅是针对1901年到1984年这一段时间中的美国城市而提出的。 在我国,学者周淑贞、束炯、桑建国、李朝颐等,先后对城市热岛效应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邓莲堂(2001)指出,城市绿化面积、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物密度、城市地表形态等(这些我们认为是城市化指标)是影响城市区域气候特征的最主要的内在因子。与此同时,加速变化中的全球性气候大背景更是给城市区域气候的变化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城市气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所以,城市热岛效应既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的作用。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前者即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更为强烈。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的郑祚芳、刘伟东等人2006年发表论文时提到,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城市化过程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使城市下垫面状况发生改变 ,城市密集的人口分布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 ,加剧了城市热量排放 ,导致城市热岛现象的出现 ,已经并将继续对城市气候产生影响。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其发展速度之快在我国首屈一指。 90 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再加上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上海的城市热岛又有了新的变化。上海的经济发展异常迅猛 ,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 ) 的年均增长连续十多年超过 10 % ,城市建设也大幅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情况如何呢 ?未来一段时间又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呢?本文利用近二十年人民广场地区的气温资料、近三十年全市各个主要气象观察站的气温数据,进行年际的比较以及相互的对比,来比较真实地讨论上海城市热岛效应在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变化,并分析了绿化面积该因子对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试图为上海城市生态建设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学古松南开大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古松南开大学 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 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 B、千分之四 C、万分之四 D、十万分之四 正确答案:C 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D 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 B、人类和资源 C、生物和环境 D、人类和环境 正确答案:C 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 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 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 B、生物 C、水体 D、大气 正确答案:D 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正确答案:D 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正确答案:A 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正确答案:× 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 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 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二氮 C、甲烷 D、氩气 正确答案:D 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 B、9月14日 C、9月15日 D、9月16日 正确答案:D 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 B、1912年 C、1974年 D、1993年 正确答案:C 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 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 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 B、7000-9000 C、50000-70000 D、70000-90000 正确答案:C 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六分之一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要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制定污染气体的排放标准及其相应的法规和监测手段。但是对污染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国的环境政策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排放标准的制定上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原则是制定一个减少污染气体总排放量的总目标,以此为基准制定排放标准,在技术上则必须去寻找、采用和发展符合排放标准的方法,这是技术强制法,是高标准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典采用这个原则;另一种原则是选择现有的、合适的降低污染气体的技术,根据现有技术能达到的水平来制定排放标准,英国就是采取这个原则。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方案是,根据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要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 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产品生命周期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产品生命周期变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各阶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产品生命周期呈现缩短趋势;针对此趋势,本文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对策,即严把产品设计关、严守产品技术秘密、不断改革和完善产品、降低产品成本、强化产品服务、广告宣传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改革促销方式。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4[ 1 产品生命周期简介 1.1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产品自投入市场开始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在其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根据产品销售量和企业所获利润额的变化,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投入期阶段,产品刚刚投入市场,顾客不熟悉产品,销售量少且增长缓慢;产量低且质量不稳定,废次品较多;生产成本高,并且还要支付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以及其他销售费用,因此企业赢利很少,有时甚至亏损。产品经过投入期后,逐步为顾客接受,便进入成长期。在这一阶段,销量大幅度增长,增长率超过11%;生产工艺基本稳定,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较大;成本较低,利润大幅度增加;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竞争对手产品纷纷进入市场。产品经过成长期后进入成熟期。在成熟期阶段,销售量先是急剧增长至最高点,而后由于竞争的激烈,使销售量缓慢下降;同时生产工艺稳定,产量较大;由于竞争,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而成本则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利润先是大幅度增长,至最高点后,随销量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减少。在衰退期阶段,市场上出现了性能更好、设计更优、结构更加合理且价格适中的新产品,老产品销量明显下降,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最终退出市场,结束其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投入期:产品技术尚不完全成熟、性能还不尽完善,消费者对该产品还不了解,产品批量小、单位成本高,尚未建立起稳固的销售渠道,促销费用大,因而此阶段利润较少,甚至亏损。成长期:产品技术已成熟、工艺稳定,消费者对此产品已较为熟悉,因而销量大增,使得批量生产形成,单位成本迅速降低,已建立起了较稳固的销售渠道,在增长率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销售量亦大增,从而利润迅速成长。此时大批后来者进入,竞争加剧。成熟期: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销售增长率呈下降,利润增长率亦处于下降趋势,全行业出现过剩,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部分企业销量很大,利润多,现金收入多。衰退期:老产品已逐渐由新产品替代,产品销售竞争者开始退出,此时增长率由开始下降转为迅速下降,甚至负增长率,从而销量也开始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精选文档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中山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全球环境变化 题目名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班级:经济二班 姓名:吴超贤 学号: 10307046 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0 年月日

河南理工大学《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 学生:吴超贤 (国际商学院经济二班,学号:10307046) 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 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 二全球气温的变化 (一)变化趋势: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内江新欣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于2012年3月5日~日进行了环境监测,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天。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水、声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建成,因此当时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因此,本次环境现状评价数据引用年月份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现状评价。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监测共布设个大气采样点。监测点位置见下表及附图。 表大气监测布点设置

)监测项目:、、、、、氨、氟化物、硫化氢、苯并芘、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 备注:苯并比监测资料利用《威钢钢铁有限公司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监测数据,其监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尚未建成,因此当时苯并比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 )监测频次及时间: 监测时间:年月日~日 监测频次:连续监测天。、、、氨、氟化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一小时浓度值每天监测次,时间为:、:、:、:,每次采样不少于;、日平均每日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监测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各项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3.1.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大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详见表。 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小时均值统计表

备注:*为未检出 非甲烷总烃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在此采用以色列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日均值统计表

2013-2015年十堰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第41卷第12期2016年12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41No.12Dec.2016收稿日期:2016-06-22 作者简介:蔡敏(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文章编号:1674-6139(2016)12-0130-07 2013-2015年十堰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蔡敏1,王莹2,金安1,李朝1,吴双2,刘刚 1(1.湖北省十堰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北十堰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环境保护局,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利用十堰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 QI )和Sp e a rm a n 秩相关系数 法等评价方法, 研究十堰市2013年-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治理思路。结果表明:2013年-2015年十堰市城区空气质量逐年好转,除PM 10和PM 2.5外,其他因子均达标, 污染物贡献比例中,PM 10和PM 2.5污染负荷占比超过50%,为主要污染物;十堰市城区空气质量整体呈夏季较 好,冬季较差的趋势;全市中开发区铁二处空气质量较好,张湾区刘家沟空气质量较差;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素, 综合分析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源排放和使用清洁能源等多项措施,并注意季节特征和加强预警预报工作,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气象因素;Sp e a rm a n 秩相关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X 51文献标志码:A Th e An a l ys i s o f t h e V a ri a tion T ren d o f Air Qua lit y in Sh i ya n du rin g 2013to 2015 Ca i M in 1,Wa n g Y in g 2,J in An 1,L i Cha o 1,Wu Shua n g 2,L i u Ga n g 1 (1.Environment a l M onitorin g S t a tion o f Sh i ya n ,Sh i ya n 442000,Ch in a ; 2.Sh i Ya n Environment a l P rotection Bu re au ,Sh i ya n 442000,Ch in a ) Abstract :Th e environment a l monitorin g da t a o f a ir p oll u t a nt s in Sh i Ya n f rom 2013to 2015w ere ev a l ua te d by a ir qua lit y com - p re h en s ive in d e x , a ir qua lit y in d e x (A QI )a n d Sp e a rm a n r a n k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to s t udy t h e v a ri a tion tren d a n d in f l u ence fa c -tor o f a ir qua lit y .Th en p rovi d e d s ome i d e a o f a ir p oll u tion control f or t h e C itie s .Re su lt s sh o w e d t ha t :(1)Th e v a l u e o f com p re -h en s ive p oll u tion in d e x d ecre as e d y e a r by y e a r ,in d ic a tin g t h e a ir qua lit y was im p rove d .E x ce p t PM 10a n d PM 2.5,t h e ot h er s a-c h ieve d t h e s econ da r y s t a n da r d .PM 10a n d PM 2.5w ere p rim a r y p oll u t a nt s .Th e c ha n g e o f environment a l a ir qua lit y was t h e mo s t s e -rio us p oll u tion in w inter a n d t h e li gh te s t in su mmer.Th e a m b ient a ir qua lit y in s t a tion s f rom p oor to g oo d was L i u J i ag o u ,B in g H e x in c u n a n d T i e Erc hu .C om b inin g w it h n a t u r a l fa ctor s a n d hu m a n fa ctor s ,com p re h en s ive a n a l ys i s t h e c ha n g e s in a ir qua lit y ,to im p rove t h e qua lit y o f t h e environment t h ro ugh ad o p tin g a n u m b er o f environment a l p rotection p olicie s su c h as adjus tin g t h e ener gy s tr u ct u re ,control em i ss ion s a n d us in g cle a n ener gy ,wh ic h p l ay e d a cr u ci a l role in im p rovin g t h e a ir qua lit y ,a ttention s e as on a l c ha r a cteri s tic s a n d s tren g t h enin g e a rl y wa rnin g a n d f orec as tin g w or k . Key words :a m b ient a ir qua lit y ;t h e com p re h en s ive in d e x met h o d ;meteorolo g ic a l element ;Sp e a rm a n r a n k correl a tion coe ff icient 2015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 的修订,明确了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环保部陈吉宁部长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 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中明确提出“十三 五”时期五个环境质量指标要有明显改善,其中就有三个为大气指标,即地级及以上城市PM 2.5浓度下降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重点地区重污染天数减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明显增多,空气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针对城 市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1-4]。 ·031·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WORD格式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课程作业

目录 1.引言 (2) 2. 广州环境简介 (2) 2.1 地理位置 (2) 2.2 气候环境 (2) 2.3 地貌环境 (3) 3.广州城市环境变化近况 (3) 3.1 气候环境变化 (3) 3.2 大气环境变化 (4) ......................................................................................... 7 3.3 酸雨 3.4 水体环境变化 (9) 3.5 固体废弃物 (11) 3.6 声环境 (12) 3.7 环境变化总述: (13) 4. 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13) 4.1 经济水平提高 (14) 4.2 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14) 4.3 城市绿地增加 (14) 4.4 政府对环境的治理 (14) 5. 对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15) 参考文献 (15) 1

广州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从气候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选取了气温、降水、主 要大气污染物、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噪声等指标,用2000~2012 年的数据描述了从近年来广州市的环境变化情况,并从经济发展、绿地面积变化、能源消费结构、政府支持等 角度,分析影响广州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广州环境质量改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字:环境变化、大气质量、水体环境、噪声环境、气候环境 6.引言 在过去的发展中, 广州市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广州市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 试图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2001 年和2002 年, 广州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 示范奖”称号,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的标 志。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本人从广州统计年鉴找到了从2000~2012 年的一些数据,希望能从气候、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声环境等角度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环境变化的特征。 7.广州环境简介 2.4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 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 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 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2.5气候环境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2 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 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 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 1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约为1720 毫米。全年中, 4 至6 月为雨季,7 至9 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 月、11 月、和 3 月气温适中,12 至2 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

论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曾一度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我通过查找近几年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大气环境,分析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大气质量是城市或区域环境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气污染是复杂的现象, 是自然和人为环境条件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特定时间、空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此, 分析与总结北京近年来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的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探索大气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北京的地形地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西北地形高、东南地形低。而综合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北京从气流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大盆地,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效应,很难依靠自然环境来净化,这就使得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以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统计的北京自2006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数据,以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调查得到2012年不完整数据,北京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2至0.0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30至0.06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82至0.126毫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凝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大。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也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前不久刚刚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卫星图像显示北京汽车尾气污染居世界之最。 二是北京的地形影响。 北京东、西、北三面环山,仅南面是平原,所以只有在冷空气带来的北风吹拂下,污染物向南面扩散,空气质量才能转好。而如果是其它的风向,遇到了大山的阻拦,污染物依然留在城区里。 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采暖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都与健康指标指数总和有关。同时由于人13'密集,大量消耗能源,引起城市气候的变化,北京已经成为强热岛地区。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研究,在高温闷热天气居民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传染病、中暑超额死亡0.5倍。冬季逆温条件下易促发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系疾病的死亡。 北京大气环境的治理方法

对近期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的看法

对近期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的看法 近期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隐隐有上升的趋势,某些地方,如上海、西安等地气排名日益靠前,我认为,这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采取的强有力的措施,以及当地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比如上海,经济发达,所需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并不少,但为何环境还能有所改善?政府重视,下令整改那些不合格的企业,迫使它们提高技术、清洁生产。而经济高速发展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的呼声使得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大,人们从自己做起,节能减排,积少成多,共同促进了空气质量,乃至整个环境的改善。 而反观山东,以济南为代表的各地市,空气质量却一直徘徊在下游。济南乃是泉城,作为省会城市又兼旅游场所,却总是难以见到蓝天白云,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在全民重视环保的大环境下,济南是否应该担起责任,为自身的发展做点什么呢?山东是个高消耗高污染的大省,有二十个地市PM2.5都爆表,而这大多数都是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造成的,这种只重经济不重环境的做法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急剧增长,还有PM2.5的急剧增长,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过去欠环境的补回来。空气质量指数上下波动,时好时坏,固然与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更多的也是相关部门执行力度不够,时松时紧,不能引起有关企业的重视,再者决心不足,没有真正的想在根本上做出改变。因为决心不足,所以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使企业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没有强硬的政策,企业倦怠,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虽然有很多政策出台,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

改变。使得济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下降了。 空气质量的下降对我们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十分影响人们的健康。柴静的《穹顶之下》带给我们极大地震撼,让我们知道了太多太多它的危害,但与此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许多我们可以做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做好监督者的职务,监督企业,监督政府,共同迎接我们共同的蓝天。 2014级环院 赵梦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