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_20141105_191957

2014年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_20141105_191957
2014年10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_20141105_191957

3日,记者中国指数研究院获悉,从楼市930房贷新政满月,备受期待的七折利率并未见踪影。但随着银行逐步落实新政要求,10月房贷环境明显好转。CREIS中指数据显示,在房贷新政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松绑政策的推动下,主要城市成交普遍回升,42城成交总量环比增长12.6%,创年内新高,楼市金色十足。受楼市回升带动,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再现争抢大战,但整体土地市场依旧沉寂。10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稳定住房消费,加强保障房建设,放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这是时隔5年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纪要再次出现“稳定住房消费”的表述,其信号意义不可小觑。由于房企库存依旧承压,多数企业经营压力持续显现,预计后市销售数据随着政策叠加效应的释放将继续改观,但大幅度反弹现象不会出现,“量增价稳”将是年底楼市的主要趋势。成交方面,CREIS中指数据显示,10月42城市主要城市成交量达2416万平方米,环比上月增长12.6%,创年内最高水平,但较去年同期仍有所下降。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成交量全线上涨,广州成交面积增幅最大,为58%,深圳次之,环比上涨47%,此外北京、上海也有超过20%的增幅。25个二线代表城市中17个城市环比回升,南京、杭州等地增幅显著。13个三线代表城市中10个城市成交上涨,韶关增幅超七成,扬州超五成。库存方面,截至10月30日,由于本月“双限”政策松绑,加之多地出台公积金、税费等利好措施成交量有所回升,多地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厦门、北京、南京和上海等城市库存压力仍然较大。涂料绝热管道主题地产房地产写字楼钨材房地产聚苯硫醚(PPS)牡丹江房地产花岗岩石材隔震支座再者,从土地层面来看,楼市回暖刺激土地成交,热点地块再现抢夺大战。据统计,10月,全国300城土地供求量继续回落,均处年内低点,尽管部分重点城市出现拿地潮,市场整体形势未改,出让金降幅仍在10个百分点以上。月初以来地价涨势明显,楼面均价达到1558元/平方米,2013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1500元/平方米。一线城市交易热度回升,二三线城市地价涨势明显。据悉10月,众多优质地块入市带动交易市场热度回升,一二线城市楼面均价同环比上涨,供求量降幅有所收窄,二线城市下半年出让金首次环比增加,部分重点城市受政策松绑及楼市利好影响再现土拍热潮。三线城市供求量与出让金降幅仍居各线城市之首,楼面均价较9月上涨三成以上。前十月全国出让金同比大幅下降,十月北京出让金最高。1-10月,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为18503亿元,同比减少24%,仅占去年全年总额的57%。本月榜单城市出让金差异较大,上榜门槛不足10亿元,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三成。北京以197.8亿元领跑全国,前十月出让金与2013年创造的历史记录仅差40亿元;武汉、厦门、青岛等城市同比涨幅显著,上海和广州均跌出前十。返回中商情报网首页>>

现在国人大都纠结于房价。有房的人担心下跌,没房的人抱怨上涨。我们还是理性地从供求两个方面分析房价的形成以及未来走势。从供给来看,土地的成交价格屡创新高,这看似是一种市场行为,反映出了这些要素的供求关系,但却是结构体制下的价格扭曲。我们还应该问一问那些被拍卖的土地要多长时间才能转化成商品房。从需求来看,从实体经济来说,流动性泛滥导致了太多的资金被投入到房产和股市中。有如80年代的日本,那时候,日圆的大幅度升值影响了产品的出口,低利率导致的流动性自然无法进入实体经济。相比之下,只不过中国目前的问题是出在外部市场,外部市场的疲软导致出口下降,但同样,低利率下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的意愿不强,只能进入房地产和股市。中国8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已经成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大城市里寻找就业机会,也带了对房地产的需求。有人会说房价和个人的收入相比太高了,可是请注意在中国的普通家庭里,鉴于大家对于房子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其实是集一家之力去拼一套房子的,也就是说孩子没钱买,父母都会支持。我倾向于将房价与家庭可支配收入做对比,而不是与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行对比。当然还有一些家庭,除了能满足自住需要外,还会有额外的钱用于投资。由于人民币采用盯住美圆的政策,持续的贸易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境外资金也会以各种途径进入到中

国,其中部分就是进入房地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考虑房价下降的必要条件:加大土地供应量,加快城市化进程。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都将有助于分散大城市中的压力,缓解大量人口涌如一线、二线城市的压力。但这个过程也需要10年的时间。当然政府还需要采取行政手段去缩短闲置土地到有效供应的周期。如果政府启动汇率的逐步升值,我想还会引发房价的上涨。因为那时候境外资金会大量地流入中国。当然也许中国需要3-5年的时间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处于刺激经济增长和人口就业的需要,政府将利率维持在低水平,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相信会有所调整,但请注意这只能起到调节的效果,因为银行贷款已经将地方政府、开发商还有贷款买房的老百姓都绑在一起了。这种调节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房价上涨的问题。每年还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大城市寻找机会,刚性需求还出于峰值。当80年代的这批人开始步入中老年的时候,可以想象大多数家庭会出现拥有2-3套房子的局面,刚性需求会大大减少。但那应该是10年以后的事情。所以如果中国维持在现状,我实在看不出现阶段有任何理由让房价下跌。由于受到很多变量的影响,中间可能会有波动,但是基本趋势是向上的。可能出现的轨迹是当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房价开始上涨,直到汇率接近市场化,然后国外资金大规模撤出中国,房价开始全面下跌。货币政策的调整会贯彻其中。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1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国内的投资速度放缓,但是消费需求依然旺盛,供给结构不合理,导致房价虚高,空置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国房地产投资额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房地产销售额也以每年超出27%的速度增长,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中国房价总体已高得离谱。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蓝皮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的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同时房地产价格一直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2 房地产市场中博弈行为分析 2.1 房地产市场的内涵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是整个房地产产权交易的集合。房地产的交易过程就是房地产博弈过程,同时房地产的价格也是市场上主体之间博弈行为的结果。随着产权的受让方以一定的价格获取房地产产权,产权让渡方让渡房地产产权以获得相应的资金回报,交易的价格由此形成。 2.2 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主体 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主体有很多,一般包括房地产开发商、银行、房地产的消费者、房地产相关专业人员、政府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但是从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博弈主体还是开发商、政府和消费者。他们之间既有相互之间的博弈,也有同类主体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了房地产的价格。 3 博弈模型与博弈分析 3.1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来看一下土地价格为什么会如此高? 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土地的稀缺性,房屋开发量不足决定了房地产商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由demand1曲线向右移动变成demand2曲线),如今房地产商不惜投入大笔的资金进行土地的储备,大势“攻城掠地”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拿到市场上进行拍卖和抛售,说明了土地的供给在不断减少,而政府对于农村郊区土地的开发和强制征用也证实了可用作开发的土地在减少,这样土地的供给曲线就会向左移(supply1曲线向左移动变成supply2曲线)。经过曲线的移动后,两条曲线的均衡点也由E1变成了E2,很容易得到土地的价格升高了。 模型分析:首先对于某一块土地,假设当地政府和开发商是信息完全的,双方都知道对于这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收益为多少,双方博弈的焦点就在于如何分配这个收益E。作为政府,这块土地的成本就是基本的行政费用,而作为房地产商,他的整个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地价、建安费、销售费用等等。假设土地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p=a-b×Q(p),土地的固定成本为C,那么政府的收益函数为

2016年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真题与解析

2016年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真题与解析 一、问答题(共3题,每题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 (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将其开发建设中的一幢综合楼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该在建工程的抵押价值。注册房地产评估师在实地查勘时获知该综合楼的主体结构已封顶,后续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建安工程整体形象进度达65%,拟选用假设开发法作为其中一种估价方法。请问: 1.假设开发法的估价前提有哪几种?本次估价应选择哪种估价前提? 2.在各种不同的估价前提下,假设开发法的测算主要有哪些差别? 【参考答案】 1.假设开发法的估价前提有3种:(1)估价对象仍然由其业主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业主自行开发前提”;(2)估价对象要被其业主自愿转让给他人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自愿转让开发前提”;(3)估价对象要被迫转让给他人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被迫转让开发前提”。 本次估价是房地产抵押估价,应采用“被迫转让前提”。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P341~342。房地产抵押估价和房地产司法拍卖估价,一般应采用“被迫转让前提”。 2.在不同的估价前提下,假设开发法测算的主要差别包括: (1)预测出的后续开发经营期的长短不同。自行开发前提下,后续开发经营期就是正常的后续建设期;而自愿转让开发前提和被迫转让开发前提下,需要考虑转让的正常期限,从而导致后续开发经营期发生变化。 (2)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不同。自行开发前提下,只考虑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而自愿转让开发前提和被迫转让开发前提下,通常会产生新的“前期费用”,在估价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时,还应加上这部分“前期费用”。 (3)测算出的待开发房地产价值不同。一般情况下,自己开发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要大于自愿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自愿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要大于被迫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P341~342。 第三科教材的某一叙述,可能就是案例与分析的一个问答题答案的关键。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 形势分析报告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二零零四年一月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目录:

一、宏观形势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03年(广州)GDP将达35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004年GDP将达4141亿元,增长13.5%(数据来源:广州经济蓝皮书《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2. 吸引外资数量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自1998年以来,广州市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可谓有起有伏。但基本上都保持在每年30亿美元上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广州的投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际利用外资数量开始回升,增幅较前几年要高。预测2004年广州的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则达到 34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数据来 源:广州年鉴 1999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的关口,之后保持稳定发展,每年的增长幅度在10%左右。 4. 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幅收窄 数据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2003年1-11月份,广州市完成房地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而“九五”时期房地产开发年平均增长%,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收窄,主要原因是,2003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调控力度加大,从政策上、银行贷款上加强调控,如近期发文规定不得新审批高档别墅用地等,加之我市房地产开发经过近年来快速增长,目前已进入稳步发展期,因此,2003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市场总体形势分析 1.房屋销售形势良好 面积单位:万平方米;金额单位:亿元 2003年全市十区房屋成交登记面积为万平方米,较2002年同期增长了%(2002年为%)。其中,预售商品房成交登记面积突破了1000万平方米大关,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2年为%);二手房屋成交登记面积为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2年为%),已是连续六年增幅超过20%,二手房屋成交的多年快速增长为拉动房屋整体成交的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随着所占份额的不断提高产生更明显的影响。2003年各项

2018-2020年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8-2020年房地产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小周期延长:供给端调控导致小周期延长,需求侧投资逻辑向供给侧转换 (7) (一)我国房地产小周期规律:我国房地产呈现3年小周期规律,但传统经验判断方式有所失效 (7) (二)本轮房地产小周期的反常:需求周期和供给周期的双双延长综合推动本轮小周期延长 (12) 1、需求周期:需求端的调控因城施策和货币周期淡化推动了需求周期的延长 (12) 2、供给周期:房企销售与拿地的动态平衡的破坏导致了供给周期的延长 (15) (三)供给端调控是本轮房地产小周期延长以及基本面反常的根本原因 (18) 1、从深层次来看,本轮小周期延长来自于政府增加了供给端的政策调控 (18) 2、全国建设供地缩减作为供给端调控将在更大周期尺度上导致周期行为的淡化 (21) (四)供给端调控下房地产的基本面及投资逻辑将由需求侧逻辑转向供给侧逻辑 (22) 二、总量稳定:行业总量稳定,投资、销量、价格等指标平稳,基本面韧性强 (26) (一)按照小周期延长规律及供给侧投资逻辑,基本面将表现为总量稳定、韧性较强 (26) 1、房地产低库存将导致量价、投资等基本面指标表现更为稳定 (27) 2、政策自由度的提升也将赋予政府对基本面具有更强的把控能力 (28) (二)投资预测:预计17-18年商品房投资增速分别为+7.5%和+6.0%,其中住宅拉动、商办拖累 (29) 1、投资结构分化,住宅补库存推动住宅投资较强、而商办去库存致使商办投资拖累 (29) 2、传统投资预测逻辑:从需求端出发、以销售为领先指标,预测路径:销售->拿地 ->开工->施工->投资 (31) 3、销售和拿地、销售和新开工、新开工和施工的传导机制,导致传统投资预测逻辑

我国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走势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走势分析 陈颖玫张靖峰 一、本轮房地产周期回顾 本轮房地产周期随着我国本轮经济复苏(1998-现在)而产生,大致分为无泡沫理性上涨、泡沫形成时期、泡沫的非理性膨胀三个阶段。 (一)房地产无泡沫理性上涨阶段(1998-2002) 1998年,政府出台了多种措施刺激国内需求,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经济回升的拉动下,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逐渐增强,城市化速度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快。1998年是房地产需求增长的关键一年,其中两项政策举措对拉动房地产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是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二是房地产贷款政策的全面实施。1998年4月7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支持商品住房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和普通住房建设,1999年又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优惠幅度。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1 1998-2007年房地产价格指数

(二)房地产泡沫形成时期(2002-2004年) 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一段时间以后,市场上开始出现投机心理,拉动了购房需求的进一步增加。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的形成,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继续扩大,价格被进一步推高,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得以实现。如此反复,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偏离基础价值,泡沫开始出现。2002年开始,房价增速迅速提高到%,并一直保持在4-5%左右。 (三)泡沫的非理性膨胀阶段(2004-现在) 在这一时期,房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强化,市场“羊群效应”愈发明显,非理性的投资者大量涌入,市场需求继续放大。分地区看,在这一阶段前期即2004-2005年,以长三角地区的房价飙升为主要标志,当时市场投机和非理性因素非常明显。2005年,国家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经历了短暂的盘整,长三角地区房价增速明显回落,市场观望气氛加重。但是,房价上涨预期迅速打破了市场的沉闷。2006年开始,北京、珠三角地区的房价增速加快。2005年以前上海等地的房价增长率明显快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房价增长率,但之后下滑到全国水平以下;与此相反,北京、深圳房价在2005年以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006年以后却持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在泡沫膨胀阶段,非理性气氛较浓。一是买家普遍存在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市场上买家不看重租金收益,房屋闲置占相当比重。房屋闲置指存量房既未出租又非自住。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11月,北京等10城市住房空置率(闲置住房在全部调

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报告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2003-05 市场供给基本平衡 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状况 从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规模与全行业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1992年~1993年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峰时期,1994年以后随着全行业步入调整时期,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呈现出增速减缓的态势,1998年房地产逐步走向复苏后,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增长率也走向回升,200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额6245.5亿元,同比增长25.3%,至2002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同比增长达到28.2%。 从房地产业的投资结构来看,1996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投资结构开始向住宅转移,住宅投资占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逐渐上升,2001年住宅投资占房地产业的投资比例为68.5%,2002年1~11月,这一比例已上升为70.7%,办公楼投资稍有上升,商业用房投资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投资结构的这种变化基本符合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 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分析 2002年,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都有较快增长,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27.2%,施工面积增速21.5%。今年1~11月份,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80730万平方米,增长22.6%,本年新开工面积3676万平方米,增长19.1%。考虑到新开工面积的较高增速,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内施工面积还会出现较快的增长。从竣工面积来看,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受工程建设工期较长的影响,商品房的竣工面积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2002年1~11月,全国房地产竣工面积1627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8.3%。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分析 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住宅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商业用房市场次之,办公楼市场所占的比重最校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存在着以下特点: 住宅供给平稳增长,住宅供给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别墅和高档公寓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安居工程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高档物业在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在5%~10%比较合适,因此近几年我国政府严格控制高档物业的投资,高档物业在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已降低到10%以下,普通住宅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2002年1~11月,住宅投资占房地产行业总投资的比例已达70.7%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29.6%。

2014年杭州楼市研究分析报告

2014杭州楼市研究分析报告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 2015年1月

目录 前言 (1) 一、2014年杭州楼市的市场特征 (2) (一)典型政策市从“调控时代”迅速进入“救市时代” (2) (二)被压抑多年的需求爆发式释放 (3) (三)刚性需求仍是市场的绝对主导 (4) (四)价格一直在下行 (5) (五)创下最高纪录的库存 (5) (六)购房者的心态在改变 (7) (七)房地产行业整体处于困境信心仍不足 (7) (八)并购重组合作大潮拉开序幕 (8) (九)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8) (十)城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8) (十一)部分高价地块项目面临亏损或严重亏损进退维谷 (10) (十二)写字楼商铺和酒店式公寓市场压力比住宅更大 (10) 二、商品房市场分析 (11) 1.成交套数:商品房成交近9万套刷新历史次新高纪录 (11) 2.成交面积:商品房成交面积达967.7万方也同步刷新历史次新高纪录 (14) 3.成交金额:商品房成交金额达1524.4亿元也同步创历史次新高 (16) 4.成交均价:市区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下跌7.5% (19) 5.成交结构:商品住宅成交仍占超过8成刚需仍是市场绝对主导 (21) 6.库存量:商品房可售房源近14.5万套刷新历史纪录 (25) 7.2014年成交排行榜 (30) 三、二手房市场分析 (34) 1.成交量:主城区成交25735套为近五年次新高较2013年下降18.5% (34) 2.成交均价:2014年二手住宅均价19820元/平方米为近五年第三 (35) 3.成交结构:90平方米以下户型成交占比超6成大户型成交较2013年有所增加 .. 37 4.购房人群:21-40岁年龄层为市场主力购房群体成交占比近8成 (39) 5.主城区成交热门小区排行榜次新房成交活跃下沙区尤为活跃 (40) 四、土地市场分析 (41) 1.成交量:市区共出让7987.6亩总可建1349.2万方总成交金额844.9亿元 (41) 2.成交价格:市区成交均价6263元/平米同比持平涉宅地7423元/平米微降 (43) 3.市场现象 (45) (1)自买自卖登榜首 (45) (2)大鳄支撑萧山土地市场 (46) 五、2015年展望 (47) (一)主基调仍是去库存 (47) (二)市场将出现严重分化 (48) (三)部分开发企业将主动或被动退出杭州市场 (49) (四)市场将在倒逼机制下寻求创新 (49)

2016年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6年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真题及答案 (一)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将其开发建设中的一幢综合楼作为抵押物 向银行申请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该在建工程的抵押价值。注册房地产评估师在实地查勘时获知该综合楼的主体结构已封顶,后续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建安工程整体形象进度达65%,拟选用假设开发法作为其中一种估价方法。请问: 1.假设开发法的估价前提有哪几种?本次估价应选择哪种估价 前提? 2.在各种不同的估价前提下,假设开发法的测算主要有哪些差别? 【答案】 1.假设开发法的估价前提有3种:(1)估价对象仍然由其业主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业主自行开发前提”;(2)估价对象要被其业主自愿转让给他人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自愿转让开发前提”;(3)估价对象要被迫转让给他人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被迫转让开发前提”。本次估价是房地产抵押估价,应采用“被迫转让前提”。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 P324-325。 2.在不同的估价前提下,假设开发法测算的主要差别包括: (1)预测出的后续开发经营期的长短不同。自行开发前提下,后续开发经营期就是正常的后续建设期;而自愿转让开发前提和被迫转让开发前提下,需要考虑转让的正常期限,从而导致后续开发经营期发生变化。 (2)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不同。自行开发前提下,只考虑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而自愿转让开发前提和被迫转让开发前提下,通常会产生新的“前期费用”,在估价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时,还应加上这部分“前期费用”。 (3)测算出的待开发房地产价值不同。一般情况下,自己开发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要大于自愿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自愿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要大于被迫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P324。 (二) 甲公司拟以其拥有的房地产作价与乙公司合资,委托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该房地产于2015年6月5日的市场价值。房地产估价机构采用比较法和成本法进行测算,并于2015年6月15日出具评估报告,其中载明估价报告使用期限为1年。后甲乙两公司合资事项因故延

2018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目录 1销售走势回顾与展望 (6) 1.1回顾:短周期波动扁平化,内部结构分化 (6) 1.1.1短周期回顾:短期调控产生周期波动 (6) 1.1.2短周期新趋势:波动扁平化,区域分化加剧 (9) 1.2展望:持续回落,2018年增速-8%筑底 (11) 1.2.1回落势定,二三线拖累增速 (11) 1.2.2预计2017年增速 3.4%,2018年-8% (13) 2投资走势回顾与展望 (15) 2.1回顾:销售缓降传导,低库存提供支撑 (15) 2.1.1销售传导资金约束,投资增速缓慢回落 (15) 2.1.2低库存下投资有韧性 (18) 2.1.3区域和业态分化 (22) 2.2预测:低库存和租赁住房拉动投资回升 (26) 2.2.1地区结构法:一二线回升、三四线压力较大 (26) 2.2.2成本结构法:土地购置费增速回落、施工面积增速回升、单位建安支出持续上扬 (30) 3新开工走势回顾与展望 (34) 3.1回顾:销售缓降传导,补库存支撑 (34) 3.1.1拐点已现,增速持续缓降 (34) 3.1.2区域与业态结构分化,住宅和三四线在高位 (36) 3.2预测:销售传导、继续缓降 (37)

4两个重要边际因素量化分析:棚改和发展租赁住房 (39) 4.1棚改:对销售、投资、新开工边际拉动转负 (39) 4.1.12018年货币化安置率将降低 (39) 4.1.2对销售边际拉动转负 (42) 4.1.3对新开工和投资贡献率转负 (44) 4.2发展租赁住房:分流销售、拉动新开工投资边际大幅提升.46 4.2.1边际影响大幅提升的两个时点 (46) 4.2.2分流销售 (47) 4.2.3增加新开工 (48) 4.2.4增加投资 (50) 5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52) 6风险提示 (53) 图表目录 图表1:限购限贷松紧变化放大市场波动弹性 (7) 图表2:货币投放和商品房销售增速正相关 (7) 图表3:贷款利率和商品房销售负相关 (7) 图表4:房地产销售增速变动历程 (8) 图表5:2008年以来房地产波动周期情况 (8) 图表6:分城市能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化 (10) 图表7:分城市能级销售金额同比增速分化 (10) 图表8:全国1-9月商品房月均销售面积分化 (10) 图表9:一二线城市2017年1-9月销售面积增速与占比 (12)

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治理局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二零零四年一月

2003年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目录: 一、宏观形势 (3)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进展 3 2.吸引外资数量持续增长 3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 4 4.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增幅收窄 4 二、市场总体形势分析 (5) 1.房屋销售形势良好 (5) 2.预售商品房成交价格稳中有降 (6) 3.二手商业用房均价波动较大 (7) 4.二手房所占份额有小幅上升 (7)

5.住宅所占份额上升 (8) 三、预售商品房成交区域特性 (9) 1.预售商品房成交面积有所增长 (9) 2.预售商品房成交金额 (10) 3.各区预售住宅成交面积 (11) 4.各区预售商铺成交面积 (12) 5.各区预售办公楼成交面积 (13) 四、二手房成交区域特性 (15) 1.二手房成交面积 (15) 2.二手房成交金额 (16) 3.二手住宅成交面积 (17) 4.二手商铺成交面积 (18) 5.二手办公楼成交面积 (19) 五、各区预售、二手房成交对比 (20) 1.各区预售、二手房成交面积对比 (20) 2.各区预售、二手住宅成交面积对比 (21) 3.各区预售、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对比 (22) 4.各区预售、二手商铺成交面积对比 (23) 5.各区预售、二手商铺成交均价对比 (24)

6.各区预售、二手办公楼成交面积对比 (25) 7.各区预售、二手办公楼成交均价对比 (26)

一、宏观形势 1.广州近年来经济快速进展 数据来源:广州年鉴及《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可能2003年(广州)GDP将达35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5%;2004年GDP将达4141亿元,增长13.5%(数据来源:广州经济蓝皮书《2004: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国民经济总体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进展态势,工业生产强劲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2012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2012年房地产行业形势分析 2012年国家仍然延续上年度的公民福利政策之路,房地产业将在挤压与淘汰中顽强成长。 由于上年度对货币从紧政策、限价政策、限购都没有对商品房限制达到预期、保障性住房在人民强烈呼吁声迟缓走到台前,城镇住房刚性需求根本不会逆转,房地产业也绝对不会崩盘,商品房开发商确实难,商品房价格涨也难,降也难。保障性住房批量上市那一天,就是房地产业政策松动的光环,要等到下半年。 2012年房地产业仍属于国家为经济放缓做贡献,为国家调控GDP 走势的杠杆之一。 一、房地产政策调整 2012年国家对房地产政策一是完善,二是调整,三是继续整顿,国家将进一步理顺房地产政策,纠偏改错,使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国家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基建政策与使用管理政策; 2、国家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土地分类供应政策; 3、一线城市征收房产税将陆续出台;开征房产税之时,就是限购房政策自动取消之日; 4、国家按区域性调整政策性商品房政策;

5、下半年对商品房的金融政策将适度调整; 6、下半年对商品房的管理政策会也会适度调整,调整幅度不会太大。 二、土地供应量走势 土地供应量走势为:2012年土地供应总量会适度增加,但不会超过2011年15%,土地供应向政策性商品住房倾斜。对一二线城市商品住房土地供应仍属于严控范围。呈现商品住房有钱也无地的局面;三四线城市为了财政积累,将商品住房土地供应量会适量放开。 对保障性住房,政策性商品住房和商品住房国家采用了不同的土地供应方式,政策性商品住房将是土地供应主体。 1、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方式:以计划经济形式供应占总土地供应量15%。 2、政策性商品住房土地供应方式:以计划加市场经济形式供应,实行限制性招、拍、挂。占总土地供应总量50%。 3、商品住房土地供应方式:以市场经济形式供应,招、拍、挂。占总土地供应总量35%。 这样的土地供应格局基本定型。由于地方财政情况没有较大的好转,地方土地财政的态势暂时无法缓解。

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鲁能)

从五方面透视房价非理性上涨 来源:鲁能集团时间:2009-09-14 10:56:00.0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全球生产仍在下降、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继续下滑的情况下,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却已开始上涨。不断走高的房价不仅不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而且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控制房价的恶性上涨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房价的恶性上涨,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推动中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对此,我们大致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1、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 1978年牙买加协议生效后,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伴随着美元与黄金(222,0.19,0.09%)脱钩而来的便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但是,由于当时国际经济的基本面恰好处在世界经济增长之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并且又有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美国不断增加的货币供给被新兴的IT产业和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所吸收,结果世界不仅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反而出现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通货收缩。只要没有通货膨胀或者通

货膨胀的预期,人们就不会对不动产投资产生兴趣。 到了公元2000年,世界经济同时出现了三个拐点:第一个拐点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暴跌,这意味着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经没有投资机会;第二,世界固定资产形成占世界GDP的比重开始迅速下降,这意味着各个国家内部投资机会的减少;第三,世界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GDP的比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意味着全球缺乏投资机会。 面对这样三个拐点,美国不仅没有减少世界基础货币的供给,反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刺激其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以便对冲因为IT产业衰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很显然,继续不断地增加的美元供给在不能被实体经济有效地吸收的情况下,就只能流向资产市场,并且在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情况下,必定会有更多的货币投向房地产市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可以在国际上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 2、宏观经济政策的激励效应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不仅与以上所说的国际背景有关,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与中国开始于200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有关。从2004年起,中国政府为了控制经济过快增长、

2016年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

2016年青岛房地产市场分析 2016年已经结束,崭新的2017年如期而至,回顾一下2016年的成交情况。 2016年商品住宅月度成交情况 2016年全年成交量约1950万平方米,月均成交约160万平方米; 2015年全年成交量约1200万平方米,月均成交约100万平方米; 2016年成交量较2015年增长约62.5%; 2015年成交均价约8600元/平方米; 2016年成交均价约9100元/平方米; 2016年成交均价增长约5.8%; 2016年前9个月青岛市普通住宅成交均价涨幅明显,10月起,均价大幅回落。

2016年商品住宅区域成交情况 西海岸新区(原黄岛胶南)成交量达到500万平方米,几乎占全市成交量的四分之一; 北城区(城阳区、胶州市)成交量超过200万平方米,位列二、三; 往年成交主力区域李沧区2016年仅位列区域第五位,土地供应断档,存量锐减,供求相对失衡,成交均价直逼13000元/平方米。

前两名突破30万平,均为万达旗下项目,维多利亚湾成交面积突破38万平;成交前十名的门槛高达15万平;前二十名的门槛高达11万平。

前两名突破3000套,均为万达旗下项目,维多利亚湾成交面积突破3800套,单个项目销量堪比一个大中型楼盘的体量,销售套数是排名第10的江山丽城的3倍; 成交前十名的门槛高达1300套;前二十名的门槛高达1100套。 数据就看到这里,后面我们来聊聊市场 全国层面: 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主基调是“去库存”,全国层面调控政策放松,信贷政策放宽,房地产市场回暖,成交量逐步上涨。 2016年上半年,这一宽松的房地产政策继续延续,由于前期“去库存”土地供应放缓,市场成交较好,部分一二线城市住宅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土地市场的供求失衡表现更为明显,多数房企面临土地储备不足,这也造成了新一轮的房价暴涨,地王频出。 这一轮一二线除城市的房价涨幅在意料之中,又出人意料,国庆期间近20余城重启或加码限购,旨在为房地产市场降温…… 青岛层面: 2015年之前,青岛一度被冠以全国房地产库存排名第一的名号,所以青岛在“去库存”上表现的尤为努力,2015年青岛市商品住宅供应成交基本持平,均在1200万平方米左右。 2016年延续去库存政策,青岛市商品住宅供应量约1400万平方米,成交量1950万平方米,库存下降幅度高达550万平方米!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 调查报告

3月份广州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 一、房地产政策 1、广州拟从4月1日起提高低保标准 记者昨日从民政部门获悉,广州拟从4月1日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据测算,此次调整标准,全市城镇平均低保标准为515.83元(平均提高10.44%),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445.71元(平均提高18.18%),提高低保标准后,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城镇平均标准的86.4%。 在市民政局网站上,《提高我市低保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和孤儿养育标准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正在公示,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本次调整的低保标准、孤儿养育标准和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自 4月1日起执行。 根据《方案》,城镇低保人员中“三无人员”的低保救济金,按当地低保标准上浮30%计算。同时,提高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从当地低保标准的1.2倍提高到 1.5倍。 2、调控波及广州十区商业地产广州"限外令"升级 3月7日有消息称,广州部分区域即日起暂停受理外籍人士及

港澳台胞购买非居住物业。根据黄埔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天的确收到相关文件,暂停外籍及港澳人士在该区购买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商业用地建起的酒店公寓。 之前“限外令”是外籍人士及港澳台胞不能买写字楼,现在是连商铺都不能够买。搜房网记者就此时随即致电了广州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对方表示其实新“限外令”实施区域为广州十区,她表示其实新政策在“限购令”出台时已经存在,只是细则没确定因此一直没出台,今天起将按照最新的“限外令”实施。 继广州市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之后,记者也随即致电了黄埔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对方表示已在昨日接到正式通知,3月7日起正式执行最新的“限外令”。而在记者也就此事致电咨询天河区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时,对方就表示现在天河区还是执行之前“限外令”的规定,暂没收到最新通知。 荔湾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方面也表示现在都是执行新的商业地产“限外令”,限制境外人士购买非居住性物业,对在区域内居住满一年的境外人士只能购买一套住宅。白云区房地产登记交易所方面也表示,在3月之前就已经传出将执行新“限外令”的说法,正式执行是从3月1日起,境外人士除了符合一定条件可购买一套住宅外,已经限制购买非居住性物业。 黎文江:对商业地产影响不大

(市场分析)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报告最全版

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月度分析报告(2010年10-11月) (市场分析)房地产市场价 格分析报告

内部报告仅供参考 未经允许不得引用 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报告 (2010年10-11月)2010.12 目录 章节目录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概况9 (一)房地产政策导向9 (二)主要指数分析11 (三)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分析12 二、全国房地产增量房市场交易情况分析22 三、重点城市存量房市场交易情况40 (一)11月份存量房房价指数40 (二)重点城市分析:11个监测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全部上涨41

(三)其他分析46 四、重点城市分析50 (一)11月份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概况50 (二)2010年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状况小结51 五、房价综述和政策导向分析56 (一)政策导向及预测56 (二)房地产市场走势预测58 表目录 表1:2010年11月长三角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22 表2:2010年11月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情况22 表3:2010年11月珠三角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25 表4:2010年11月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情况26 表5:2010年11月环渤海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28 表6:2010年11月环渤海地区部分城市商品房成交情况29

表7:2010年11月中原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31 表8:2010年11月沿江经济圈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33 表9:2010年11月东北经济圈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35 表10:2010年11月西南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36 表11:2010年11月西北地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变化情况38 表12: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幅前十名的城市39 表13: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幅后五名的城市39 表14:新建住房价格同比增幅前十名的城市40 表15:新建住房价格同比增幅后五名的城市40 表16:2010年11月全国11个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变化情况41 表17:2010年11月中国主要城市住宅市场交易情报50 图目录 图1:2009-2010年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11 图2:2008-2010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12

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

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 1.泡沫成份开始收缩,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的同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一些城市的房价开始下降2007年以来,在紧缩政策调控下,我国的房市的泡沫成分开始收缩,一些城市的房价虽然仍然较高, 但面临着较大的下降压力,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调。 2.成交量萎缩,空置率上升与房价下调相对应的是,购房者观望情绪严重,房市成交量大幅萎缩,房地产商空置率大幅上涨。同时,近年来,房贷一直被我国银行界视为优质贷款项目,各大银行为了 争夺此项业务展开恶性竞争,不断降低门槛,导致房贷规模成倍扩大。房贷业务“一枝独秀”的繁荣背后,是潜在的巨大风险。据统计,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是直接或者间接 地来自银行贷款,而个人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占全部购房总数 的比例高达90%,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系在金融机 构身上。并且,由于房价下跌,一些购房者将拒绝偿还银行贷款。 而这些风险最终无疑都会转嫁给银行,从而导致我国的银行业面临 巨大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加剧我国经济波动。 4.房地产中介经营困难由于房市不景气,成交量急剧下降,加上来自房市的竞争加剧和规范性制度约束增强,一些房地产中介出现 了经营困难和倒闭。 5.我国房地产业存在多大的风险。第一,中国开发商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第二,垫资建设。 在土建时,让建筑承包商带资垫付,将成本转嫁给建筑承包商。第三,通过资本市场“集资”。即使在当前国家出台了这么多宏观调 控政策后,房地产股依然红火一片。这种结果值得决策者深思。当 泡沫破灭,开发商逃之夭夭,股民们将再次品尝痛苦和无奈。 交易行为种类

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走势分析

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走 势分析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我国房地产市场回顾及未来走势分析 陈颖玫张靖峰

一、本轮房地产周期回顾 本轮房地产周期随着我国本轮经济复苏(1998-现在)而产生, 大致分为无泡沫理性上涨、泡沫形成时期、泡沫的非理性膨胀三个 阶段。 (一)房地产无泡沫理性上涨阶段(1998-2002) 1998年,政府出台了多种措施刺激国内需求,产生了明显的效 果。在经济回升的拉动下,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逐渐增强,城市化速度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快。1998年是房地产需求增长的关键一年,其中两项政策举措对拉动房地产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二是房地产贷款政策的全面实施。1998年4月7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支持商品住房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和普通住房建设,1999年又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优惠幅度。房地产投资 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1 1998-2007年房地产价格指数 (二)房地产泡沫形成时期(2002-2004年) 在房地产价格上涨一段时间以后,市场上开始出现投机心理,拉动了购房需求的进一步增加。随着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的形成,房地产市

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继续扩大,价格被进一步推高,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得以实现。如此反复,房地产市场价格开始偏离基础价值,泡沫开始出现。2002年开始,房价增速迅速提高到%,并一直保持在4-5%左右。 (三)泡沫的非理性膨胀阶段(2004-现在) 在这一时期,房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强化,市场“羊群效应”愈发明显,非理性的投资者大量涌入,市场需求继续放大。分地区看,在这一阶段前期即2004-2005年,以长三角地区的房价飙升为主要标志,当时市场投机和非理性因素非常明显。2005年,国家岀台宏观调控政策,市场经历了短暂的盘整,长三角地区房价增速明显回落,市场观望气氛加重。但是,房价上涨预期迅速打破了市场的沉l^o 2006年开始,北京、珠三角地区的房价增速加快0 2005年以前上海等地的房价増长率明显快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房价增长率,但之后下滑到全国水平以下:与此相反,北京、深圳房价在2005年以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006年以后却持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在泡沫膨胀阶段,非理性气氛较浓。一是买家普遍存在房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市场上买家不看重租金收益,房屋闲置占相当比重。房屋闲置指存量房既未出租又非自住。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抽样调査显示,2005年11月,北京等10城市住房空置率(闲置住房在全部调查样本中所占比例)平均为10%; 2006年11月北京等16城市住房空置率平均为%,实际可能更高。调査发现,对于投资者型购房而言,不出租的原因主要是他们预计持有房产的时间短,若未装修新房出租的话,需要投入装修费,但今后转售的价格并不划算,因此选择闲置。这也说

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状况

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目前的总体发展态势 (一)房地产开发总量及增长率 (二)销售总量及变化 1、销售增长速度放缓,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端倪 2、存量住房市场火爆 (三)销售价格变动状况 1、总体发展态势 2、第一第二季度房地产销售价格分析,重点以北京、上海为例 二、地区发展态势 三、房地产行业效益情况 1、2001年上市公司效益分析。 2、2002年房地产上市企业业绩预测 四、目前的行业运行环境 第二部分:未来3到5年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 一、政策因素的影响 1、土地供应政策的变化 2、预售条件及开发贷款门槛的提高 3、货币化分房政策的落实 4、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推行 二、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分析 1、GDP与人均GDP的高速发展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1、1、未来10年内我国GDP的增长情况预测 1、2、GDP的增长将带动“十五”期间住房消费的增加 1、2、1人均GDP的增长将增大住房消费支出 1、2、2为了实现GDP的既定增长目标,必然要发挥房地产对经济的杠杆作用 2、规模城镇化对房地产的推动。 3、西部大开发的积极影响 4、加入WTO对房地产业的长期利好 5、奥运带动城市建设,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行业相关因素分析 1、技术因素变革(交通、通讯)的影响 1、1、交通技术的革新和交通工具的完善 1、2、现代通讯技术的进步 1、3、节能与供热方式改革。

1、4、节水、节地和治理污染。 1、5、住宅一次装修到位 2、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3、消费者文化品位与生活方式的提升对房地产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全国房地产市场前景的总体判断 一、发展态势总体判断 (一)总体展望------三个判断 1、我国房地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很大 2、我国房地产业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3、未来三年房地产业将在高位上进行调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将有所降低,估计,未来三年增幅在15%左右 (二)未来三年房地产业运行格局 1、市供需两旺,但供大于求,空置房将增加 2、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3、住房金融快速发展 4、住宅投资性消费将进一步增长 5、行业集中度将提高 6、区域性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 二、市场需求分析专题 (一)市场消费需求观念的变化 (二)未来几年房地产潜在市场需求的预测 1、“十五”时期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量的预测。 2、“十五”时期房地产市场潜在市场需求的预测 3、未来几年房地产消费主要群体特征 (三)消费者有效需求的变化方向 三、房地产周期性研究专题 四、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空间与竞争状况预测专题 (一)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多 1、外资房地产开发商的涌入。 2、地涌现出新的竞争主体。 (二)跨区域竞争加剧 (三)土地储备资源的竞争加剧 1、新的土地使用政策导致土地的供应量可能会供不应求 2、入世使得土地市场竞争加剧 (四)对消费者群体有效需求的竞争加剧 (五)市场营销和管理方面的竞争。 第四部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专题 一、政策风险 1、土地转让制度的改变,加大企业开发成本。 2、房地产企业贷款政策的改变,使得企业融资渠道受阻

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房地产二十年回顾 (5) 第二节事件一:1998年第一次房改(停止住房分配) (7) 一、体制改革背景下疯狂生长的房地产行业 (7) 二、进入商品房时代,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2) 第三节事件二:2004年土改(“招拍挂”制度推行) (15) 一、十五计划,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资本、土地 (15) 二、土地市场的规范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1) 第四节事件三:2006年住房结构调整 (22) 一、居民收入与住房供应结构不匹配 (22) 二、90/70政策能满足刚性需求,却满足不了改善性需求和二胎潮流 (27) 第五节事件四:2010年“四限令” (29) 一、内忧外患下,货币宽松刺激内需,内需拉动经济 (29) 二、“四限”政策后,各级城市房价表现开始明显分化 (36) 第六节事件五:2014年“9.30”房贷新政(限贷政策的松绑) (39) 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住房过渡到改善时代 (39) 二、然而房地产销售并没有即刻复苏,因为资金流入股市 (45) 第七节后记:关注户籍制度改革和存量房市场发展 (49) 第八节 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 (53)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5段波动,前后都出现了重大改革和调控政策 (5) 图表2:房地产调控领域包括行政、土地、货币和信贷、税收等层面 (5) 图表3:1992~1999年间中国处于经济平稳下行期 (7) 图表4: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8) 图表5:90年代初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恢复增长 (8) 图表6:1996年城镇化率乡村人口向城镇大幅转移 (9) 图表7:90年代货币供应增速开始下降,但是依然处于宽松状态 (10) 图表8:90年代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处于下行通道 (10) 图表9:90年代后期存贷款利率大幅下镜,降幅达7-8个百分点 (11) 图表10:90年代初期货币增速过快造成了投资热现象 (11) 图表1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1998年实现V型反转 (12) 图表12:商品房均价增速在1998年大幅回落,直到2004年 (13) 图表13: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在1998年达到第一个小高峰 (13) 图表14: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速同样在1998年迎来第一个小高峰 (14) 图表15:进入2000年中国经济处于稳健上行期 (15) 图表16:2000~2005年受全球环境影响,CPI增速维持较低水平 (16) 图表17:90年代的国企改革带来更多劳动力被释放出来 (16) 图表18:2000~2005年间,大量人口向北上广深涌入 (16) 图表19:2000~2005年M2增速有所回升,年均16.7% (17) 图表20:2000~2005年间准备金率提升1.5个百分点 (18) 图表21:2004年利率市场化推进,存贷款利率允许浮动 (18) 图表22:2003~200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极高 (19) 图表23:90年代土地以协议出让方式为主,宗数比例达90% (20) 图表24:土地转让收入占房企总营收的比例曾达到11%水平 (20) 图表25:2004年后房价增速大幅提升,且与前一年地价波动明显相关 (21) 图表26:2005~2006年GDP增速依然处于上行期 (22) 图表27: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增速达到历史最后一个高峰 (23) 图表28: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中位数水平约30000元左右 (23) 图表29:2004~2006年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最后一个高峰 (23) 图表30:2006年M2增速为15.7%,相比2005年略微下降 (24) 图表31:2006年起进入紧密提升准备金率的调控阶段 (25) 图表32:2006年起进入紧密上调存贷款利率的调控阶段 (25) 图表33:2004~2005年新增贷款增速相较于前几年有所放缓 (26) 图表34:90/70政策推出后,普通商品住宅倾向于小户型 (27) 图表35:50大房企销售在2014~2015年销售以中大户型为主 (28) 图表36: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失业率大幅上升 (30) 图表37:2007~2010年,北上广深再次出现人口流入的高峰 (31) 图表38:2009年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7% (32) 图表39:2008~2010年间准备金率下调后又继续收紧 (32) 图表40:2008~2010年间存贷款利率均出现急剧下调 (33) 图表41:2009年新增贷款和新增居民贷款规模大幅上升 (33) 图表42: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在2009年最低,2010年最高 (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