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康熙、彼得大帝比较

卷首语
清康熙皇帝和法王路易十四是东方和西
方在十七、十八世纪出现过的两位著名君主

路易十四于一六四三年继承王位, 当时他年仅
五岁, 并不掌有朝政实权, 直至!# #! 年, 其教
父马萨林??% &? &( )??? 死后, 二十三岁的路易十
四才真正成了“ 太阳王” 。而此时在中国, 顺治
因患痘疹而卒, 八岁的玄烨—康熙皇帝于
! # # + 年登台。在这一偶然巧合的时期内, 中
国和欧洲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 英
国于十七世纪中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揭开
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西欧其它许多国家也都
开始由封建社会间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十
七世纪中期, 法王路易十四利用英国在斯图亚
特王朝复辟期中暂时的低沉, 取得西欧霸权地
位, 开始向海外大肆掠夺殖民地。
此时的中国, 还是一个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统一、
繁盛、强大的封建国家。这使正在实施炮舰政
策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


在中国,由于封建社会母体内已于明朝
中后期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从而宣告了
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自身发展的晚期阶段。在这种
历史条件下,康熙帝所推行的经济政策与以往封建王
朝前期统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相比,基本上还是
一个类型,没有多少新意。如果说其中的废止禁海令
还有一点新意的话,那么,正是康熙帝自己在1717 年
重新颁布了“禁海令”,从而否定了这一政策。这样,一
度开启的帝国大门,又被康熙帝和他的子孙们轰然关



康熙吸收明朝灭亡的教训, 推行轻摇薄赋的明智政策。他曾数次
镯免陕、云、贵、川、粤等省的钱粮。又以年丁银数为标准, 宣布
人口增加也永不增减。同时, 他也从反对腐败的角度提出“ 恤商” 和
“ 利商便民” 的口号, 减轻了商人与手工业者的负担。年康熙批
准允许私人开矿, 两年之后又废止了禁海令。所有这些都有效地促
进了中国经济, 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复苏。然而, 康熙却没有
把这些明智之举进一步推而广之, 更没有丝毫触动旧有生产关系和
国家体制的意愿。我们的这位明君依旧是个明封建法统之君, 是农
本社会的又一次人格化的完善, 是农本思想的又一次光辉的回光返
照。就在他下达废止禁海令年之后, 他又亲自重新下达了禁海令,
使本来日渐繁荣的沿海广大地区重又陷人贸易锐减、民生日整的境
地。行商者孤守家中, 耗费巨资的商船只能任其腐烂。更为严重的
是, 康熙的巨大威望使后人把他的一切视为国策。《禁海令》竟成了
祖宗之法, 固国之本。这样, 一度开启的帝国大门, 又被他和他的子
孙们轰然关上。关上了希望, 也锁住了视野
· ·

, 一

一、重商主义与重农抑商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处于向资本主义转轨的历史大变革前
夜,已经在北美、印度开拓海外殖民地的法国,迫切需要绘制新的航海
图和地图。其实,绘制新的航海图、地图仅仅是最直接的诱因,导致法
国对绘制航海图、舆地工作投入如此大精力,则是路易十四所实行的
重商主义政策的结果。
重商主义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国家干
预经济,保护、鼓励工商业,以发展海外贸易来增加金属货币的输入,



在经济上,他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蠲免钱
粮、兴修水利、调整工商业政策、废止禁海令、改革赋役
制度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对清朝前期封建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康熙皇帝则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康熙十分重视农业, 年发布《圣谕十六条》, 其中就有
“ 重农桑, 以足衣食” 一条⑥。清朝初年, 由于长期战乱, 社会生产凋敝, 康熙亲政后, 采取一系
列措施,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以安定民生。
康熙以民为本,十分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与民休养生息。
他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康熙8年(公元1669年)
下令实行“更名田”,


圈地
年康熙下令永远停止圈地, 并将当年所圈之
地退还民间。

更名田
同年, 又实行“ 更名田” , 将明代藩王土地“ 给与原种之人, 改为民户, 号为更名地,
承为世业” ⑦。


垦荒
康熙还奖励垦荒, 允许农民将所开垦的荒地作为永业,允许农民“开垦种地,永远为业”。 并一再放宽垦荒地的起
种年限为招徕垦荒,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
例,由原来最高限6年起科,改为“通计十年,方行起科”。清初先后
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蠲免钱粮丁银、通赋,其中重大蠲免计32
次。从康熙5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免天下钱粮。为使佃农
也得到免赋的实惠,曾下令“凡遇蠲免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
分。”又规
定地方官能招徕垦荒者升,否则罢黜。



轻徭薄赋
。康熙注意改革赋役制度, 尽可能平均赋役, 减轻百姓负担。他曾数次
镯免陕、云、贵、川、粤等省的钱粮。 并劝
谕地主也按镯免分数相应地减免佃农地租。


人丁
又以年丁银数为标准, 宣布
人口增加也永不增减年康熙又下令“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并于
年起在广东、四川试行摊丁人亩。


水利
康熙重视农业, 还表现在大力兴修水利上。康熙年间,
大力整治黄河、淮河、浑河永定河及运河, 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康熙的重农政策收到实效,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全国耕地面积由顺治末年的亿
亩增至康熙末年的亿多亩⑧。


但是另一方面, 康熙又未能摆脱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帝王“ 重本抑末” 思想的束缚, 轻视乃至
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禁海政策, 已如上述。


矿业
对于矿业, 康熙最初开放矿
禁,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矿业的恢复和发展。但康熙未把矿业看作发展工商业、增强国力之基础
产业, 认为工矿是末而非本, 所以开放矿禁未能坚持下去。自年起, 为防止手工业工人及
各类游民的反抗, 康熙逐渐实行禁矿政策。年康熙谕旨称, 开矿事情甚无益于地方, 故以
后不准再开新矿。次年, 封禁了广东商人何锡所开之矿, 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个民办采矿企
业。年又封禁了湖南铅矿。年康熙会同大学士与九卿议定了禁矿的有关政策, 此后
在实行过程中又逐渐扩大封禁范围。至康熙末年, 河南、四川和广东的矿场已全遭封禁。同
时, 云南矿业也大受打击, 多处矿场被封。
康熙重视农业, 采取许多措施,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有其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但他
轻视乃至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抑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
长。⑥ 清圣祖实录》第
卷第页。⑦ 清朝通典》卷食货》第页。⑧王思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卷, 中华书局
年版第页。⑨ 康熙起居注, 中华书局版第册第页。⑩白晋康熙帝传, 《清史资料》第辑
第页, 中华书局年版。⑧ 康熙政要第卷第页。⑩转引自世界历史》年第期陶惠芬
文。⑩ 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分册第页, 重庆出版社年版。)



同时,康熙帝反对重困商民,一再强调“恤商”、“利商便民”,
认为商业与农业应得到同等发展,对工商业采取扶持政策。他明
确指出“商人为四民之一”,并于后期将斑匠银一概并入地亩征
收,使斑匠银与匠籍制逐渐废除,从而松弛了手工业者对国家的
人身依附关系。他认为“重困商民,无裨国计,种种情弊,莫可究
诘。朕思商民皆吾赤子,何忍使之苦累? 今欲除害去弊,正须易
辙改弦。所有现行例收税溢额,即升加级记录,应行停止。”[ 1 ]他
一方面永远削减两淮盐课,取消关征超额优叙的定例,铲除工商
业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颁布严旨,禁止关卡勒索过往商人。



二、海洋
从塞外入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擅长骑射, 对草场有天然的适应,
这从康熙在围场创立“木兰秋狝”已经看得非常清楚。而且从客观上
说,清朝的海内一统、对边疆的开发也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康熙的
目光始终聚焦在海内、聚焦在漠北与漠西,不要说横跨太平洋、大西
洋,就连以东南亚为主要目的地的“郑和下西洋”那样的航海,也不可
能组织进行。
无暇顾及浩瀚洋面

的清朝统治者, 对去海外贸易进行种种限制,
对出口船只的载重量以及出口物资、随船携带的口粮都作出严格规
定:船只的载重量不得超过五百石;不得出口火药、炮械、硝磺、粮食、
铁器、马匹、书籍等物品;出口船只所携带的口粮要按照往返的时间、
船上的人数携带(每名水手每日1升)。由于风汛难测,出海贸易的船只
一般都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返回,因而时时受到断粮的威胁;又由于
海盗猖獗,不能携带武器的船只毫无自卫能力,屡屡遭到海盗劫掠,致
使去海外贸易日益萎缩,许多往返南洋的船只被搁置在海滩上,一任
风吹日晒、虫吃鼠咬。显而易见,限制出海贸易造成航海业的萧条,而
航海业的萎缩,就很难有绘制航海图、地图的需求,难怪“康熙皇帝曾
误以奉天省会沈阳与北京同一纬度, 亦位置于39度56分”(《在华耶稣
会士列传及书目》上册,516页)。
中国自古拥有广阔的海疆, 但是到了清初, 为控制台湾
岛上的郑成功反清, 清政府却实行了海禁。收复台湾
后, 康熙大帝曾经一度解除海禁, 但是到了晚年, 却又
再下禁海诏令。这样做是害怕外来的异己势力与人民
接触, 他有意把中国变成一个人为的内陆国, 断绝与国
外的往来。这严重限制并扼杀了海洋贸易, 限制和中
断了中国沿海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一步拉大了与同时
期西方国家的距离。

康熙在对西方各国的关系方面基本上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
策。康熙17年(1678)闰三月,康熙帝下令:“应如顺治十八年立
界之例,将界外百姓迁移内地,仍申严海禁,绝其交通。”一直到
康熙2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才开海禁。康熙帝称:“先因海寇,
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 ”命令沿海各省将先
前所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并于1685年在广东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四处分设海关,专管对外贸易和征收关
税。对来华的外国商船,减免商税,实行鼓励政策。自开海禁之
后,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不少
人留居南洋。清政府因而担心“数千人聚集海上,不可不加意防
范”;并认为南洋各国历来是“海贼之渊薮”,于康熙56年复行南
洋海禁,严禁与南洋往来贸易,严令沿海炮台拦截前往船只,水师
各营巡查。




相对说来, 康熙皇帝较少对外开放意识。虽然在收复台湾的第二年即年曾开放海
禁, 允许中国商民出海经商, 并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云台山四处为对外通商口岸, 对外贸易一
度有所发展。但当时对出洋船只大小、出口商品种类及数量都有限制, 并不能改变中国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相反, 自

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决定了康熙帝在年
月重新提出禁海问题。次年元月康熙正式下令实施禁海。促使康熙实行闭关禁海的另一因素
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即防止沿海一带汉人和外国人直接接触、交往, 危及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康熙禁海政策的主要措施有禁止同南洋吕宋· 噶刺巴的贸易往来严禁出卖船只到海外禁止
百姓留居海外沿海文武官员如对上述违禁事项隐瞒不报, 查明后从严治罪等。
康熙的禁海政策大大限制了海外贸易和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并导致航海业的衰落。明
末清初, 有沿海各省居民前往南洋各地留住垦荒或经营工商, 海上交往频繁。年禁海后,
海上交往日渐萧条。西方国家商人虽然能自由来华, 但也不能和中国商民自由接触, 贸易需经
行商代办, 且每年来华商船不过几艘, 影响微小。广东普宁知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 曾
将禁海前后闽广形势作了生动对比“ 南洋未禁之先, 闽广家给人足, 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
尽人番岛, 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 百货不通, 民生日夔” 。“ 一船之敝, 废中人
数百家之产” , “ 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 贫者困, 驱工商为游手, 驱游手为盗贼” ②。蓝鼎元所述,
大体符合当时闽广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果把康熙的这种禁海政策放到世界范围来考察, 它显
然是一种保守落后的政策, 与世纪世界近代化的潮流背道而驰。康熙禁海使中国孤立于新
兴的资本主义世界之外,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及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与彼得一世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实行改革, 恰成鲜明对比




路易十四在法国亲政以后,公开宣称“朕即国家”,
在用武力镇压反叛贵族的同时,又采取怀柔政策,在巴
黎附近凡尔赛建造新的豪华宫殿,让地方大贵族都进
宫侍奉王室,享受声色犬马之娱,彻底削弱了封建割据
势力。他采取种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把法国的君主
专制推到了顶峰,人称“太阳王”。他任用柯尔柏为财
专断、苛求荣誉的路易十四与康熙不同,建立法国的霸权始
终是他的追求目标,为此,他任用“重商主义”的创始人科尔伯为
财政总监,大力推行三项政策:一是建立一系列海外贸易公司,如
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近东公司、北方公司等;二是大力发展
海军以保障海外贸易的安全。1660年法国只有30艘战舰,但到
1672年时已拥有196艘,成为欧洲第三大海军强国,至1689年法
国海军主力舰规模更是跃居欧洲第一;三是广泛建立殖民地。在
他当政期间,法国相继在中美洲的圣多明各、瓜得罗普、巴巴多
斯、多巴哥和格林纳达、非洲的塞内加尔,北美的加拿大和路易斯

安那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措施使法国经济繁荣,资本主义得到发
展,国库收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法国在欧洲的贸易劲敌。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康熙与路易十四的对外政策是根
本不同的。除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不同外,其政策的基本精神也
大不相同。路易十四的政策野心勃勃,富于开拓和创业精神;康
熙的政策小心谨慎,充满了守成的精神。

政总监,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工商业,
积极对外扩张,与西班牙、荷兰、英国、奥地
利、瑞典等国家争夺欧洲霸权,拓展海外殖
民地,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
国家。


参考文献:
[ 1 ]王日根. 论康熙的恤商思想与实践[ J ]. 云南财经学院学报,
2000, (2).
[ 2 ] [ 3 ]转引自王春瑜主编. 康熙政风录[M ]. 北京:中共中央党
校出版社, 1996: 57, 281.
[ 4 ]秦凤. 宫廷与路易十四时代[ J ]. 史学研究, 2006, (5月中旬
刊).
[ 5 ]孙成木. 俄罗斯文化一千年[M ].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5:
307.
[ 6 ]邵力子. 纪念王征逝世300周年[ J ]. 真理杂志, 1994, (1).




三、资本主义萌芽
虽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不需要太多的对外贸易,但由于中国
的生丝、瓷器、茶叶等在国际市场上都是非常抢手的商品,中国的对外
贸易一直是顺差, 从康熙二十年前后到鸦片战争之前的一百四十多
年,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每年流入中国的银元有几百万,累
计约一亿七千万两。
尤需一提的是,早在明代中叶(16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就已
在东南沿海一带出现,到康熙年间随着统一的实现、经济的恢复与繁
荣,资本主义萌芽在经历几十年的战乱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但资本
主义萌芽的长足发展,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则需
要两个前提:一是农民、手工业者的大量破产,成为能够“自由”出卖劳
动力的劳动者;一是大量金属货币的流入。在康熙统治时期,上述两个
前提都已初步形成:在人口增加而土地很难再增的情况下,无地的农
民成为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商品;而对外贸易中流入的巨额白银,也为资本储备了资金。
尽管社会经济呼唤资本的原始积累,呼唤“重商主义”,但康熙不
是路易十四,不要说重商主义,就连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黄宗羲所提
出的“工商皆本”也未入其法眼。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依旧是萌芽,它
与资本的原始积累失之交臂;康熙统治下的中国,未能进入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形成的经济腾飞时期,仍旧滞留在封建格局,这同以重商主
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路易十四时期形成巨大的反差。








四、工厂方面 军事
可以用此思路想想路易十四

是怎么办的
2?? 俄罗斯对外扩张、创建海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作保障, 而经济落后的俄国的财税收入十分有限, 为
此, 彼得大帝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国库收入, 使俄国迅速
积累了大量的战备资金, 保证了诸多战事的胜利。康
熙年间由于平定三藩、抗击准噶尔、收复台湾等战事的
需要, 急需大量资金, 而此时国库空虚。为解决这一矛
盾, 康熙大帝采用捐纳生财的办法增加国库收入。虽
然筹到了一些军费, 但是这些买官的人上任以后变本
加厉地贪污搜刮, 使清朝的官场变成市场, 这一弊政被
后世皇帝大加仿效并成为祖制, 严重地损害了清王朝
的统治基础。
3?? 彼得大帝为了促进手工业、商业和贸易的发
展, 鼓励工商贸易, 加强对外联络, 扩大招商, 吸引外国
人在俄国投资兴办工场。这些措施给俄国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收益, 奠定了近代工业的基础, 促进了新兴资产
阶级的形成。康熙大帝在位期间强化中国封建社会传
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顽固地限制私人工商业的发展。
实行盐、茶等商品的专卖制度, 限制采矿业的发展, 结
果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抑
制了社会分工, 排斥了新的生活、生产方式, 造就了中
国人闭塞的民族性格。



五、勤俭节约方面

康熙一生勤俭。“朕所居殿现铺毡片等物,殆及三、四十年
而未更换者有之,朕生性廉洁,不欲奢于用度也。”[ 2 ]他深知奢靡
对统治的危害,不仅自己节俭,也要求大小官吏崇尚勤劳,力戒贪
逸。康熙11年(1672年) ,康熙帝谕礼部:“帝王致治,首在维持
风化,辨别等威,崇尚节俭,禁止奢侈。故能使人心淳朴,治化休
隆。近见内外官员军民人等,服用奢靡,借越无度。富者趋尚华丽,贫者互相效尤,以致窘乏为非,盗窃诈伪,由此而起。人心嚣
凌,风俗颓坏,其于治化所关非细。今应作何分别,务行禁止,著
九卿、科道会同,严加确议定例具奏。”[ 3 ]
因此,整个康熙朝经济繁荣,吏治清廉,家给人足,没有发生
大规模农民起义。
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发展经济。但个人生活奢
靡无度,酷爱芭蕾。为了做“太阳王”,为了解决上层贵族带给王
国的困扰,路易十四大肆建筑凡尔赛宫,使之成为“王国的舞
台”。路易十四及其宫廷的服饰引领着当时法国甚至欧洲的时
尚,他首先将奢华引入真正豪华壮丽的境地。宫廷的各种宴会和
活动开支巨大。从1685年的财政预算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王
室消费的庞大和奢侈:在约10064万里弗尔的国家财政预算中,
大约2900万里弗尔被用于个人消费,而且主要是用于奢侈生活
的开支。路易本人好穿昂贵的服装,特别是在接见大使时。有一
次他接见暹罗使

臣时,他披的皇袍上是以金线织成花边,并在边
线镶着宝石,价值1250万里弗尔。在路易十四的影响下,奢靡之
风盛行于宫廷。宫廷的贵族与仕女将他们领地收入的一半用在
衣着、仆从以及装备上,最自谦的贵族也有11个仆从与两辆马
车,较富有的显贵家中有75个仆从,马厩中有40匹马。[ 4 ]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虽然一度强盛,但这是建立在对人
民残酷压榨的基础上的。早从1662年起,就爆发过农民和平民
暴动,要求废除捐税,废除封建义务。到路易十四统治晚期,国内
起义频繁,声势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最有影响的就是
朗格多郡塞文山区的“卡米扎尔”起义。
不同的执政风格反映出他们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
观。康熙帝受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固本培元是他制定政策、措
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他体察民情,多次减免钱粮,重农恤商,
都是围绕这一目的,也是开明的,宽容的。而路易十四则不同,由
于受欧洲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至深,他看




参考文献:
[ 1] 亨利?特罗亚?? 彼得大帝[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
[ 2] 谢景芳??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M] ?? 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
社, 1997??
[ 3] 郝侠君?? 中西五百年比较[M] ?? 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6??
[ 4] 冯尔康?? 清人的社会生活[M]?? 沈阳: 沈阳出版社, 2001













结论
与康熙帝截然不同,路易十四在法国、彼得一世在
俄国实行的改革虽然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
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削弱封
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减少了国内关卡,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他们推行的重
商主义经济政策,一方面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增加财富
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因此,法俄两国与中国在其后的一百多年中,形成了巨
大的反差,出现了迥异的巨变,法俄走上迅速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却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被迫步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

综观全文,可以发现,路易十四的执政风格是专横、霸道、激
进的。康熙则是宽容、开明、守成的。他们的这种执政风格与他
们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及个人性格是分不开的。受西方文化影
响、充满野心的路易十四不管在制定何种政策时都显得急功近
利、急于求成,以至最后一败涂地。而深受封建儒家思想影响、固
本守成的康熙帝在世界历史上虽不象路易十四那样风光无限,
但也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然而,奢侈、开放的路易
十四将17世纪的法国带入了一个“消费的世纪”,促使法国人开
拓进取以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他

留给法兰西民族的是一种崭
新的价值观。虽然后来清王朝的衰落不能全归罪于康熙,但他毕
竟只是延续了中国的传统,为日后帝国的陨落留下了隐患。



康熙吸收明朝灭亡的教训, 推行轻摇薄赋的明智政策。他曾数次
镯免陕、云、贵、川、粤等省的钱粮。又以年丁银数为标准, 宣布
人口增加也永不增减。同时, 他也从反对腐败的角度提出“ 恤商” 和
“ 利商便民” 的口号, 减轻了商人与手工业者的负担。年康熙批
准允许私人开矿, 两年之后又废止了禁海令。所有这些都有效地促
进了中国经济, 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复苏。然而, 康熙却没有
把这些明智之举进一步推而广之, 更没有丝毫触动旧有生产关系和
国家体制的意愿。我们的这位明君依旧是个明封建法统之君, 是农
本社会的又一次人格化的完善, 是农本思想的又一次光辉的回光返
照。就在他下达废止禁海令年之后, 他又亲自重新下达了禁海令,
使本来日渐繁荣的沿海广大地区重又陷人贸易锐减、民生日整的境
地。行商者孤守家中, 耗费巨资的商船只能任其腐烂。更为严重的
是, 康熙的巨大威望使后人把他的一切视为国策。《禁海令》竟成了
祖宗之法, 固国之本。这样, 一度开启的帝国大门, 又被他和他的子
孙们轰然关上。关上了希望, 也锁住了视野
· · , 一
康熙为政数十年, 守成之中兼有创业, 终于达到四
海承平, 天下相安。然而, 由于他没有触动中国封建制度毫发, 不敢
坚持最初的开放态势, 加上晚年宽仁思想发展到迂腐程度, 以至出
现了吏治松弛、百政俱废、官场腐败的危险迹象。还是一句话, 康熙
的有情胜无情啊陆仪摘自《中国财经报



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几乎平行地在叮史」_ 走过, 就个人素养而言, 大资过人而又勤奋好学的康熙
皇帝无疑要比彼得大帝高得多, 但粗俗
、酗酒, 放任不羁的彼得大帝不因循守旧, 勇于创新

变革,
奠定了俄国现代化的呈灿; 而康照大帝所能做的只是在女真文化的白纸上按近机械地临摹传统的儒学
文化, 当他奋马扬鞭陶醉丁文功武治的一统汀一山时, 曾自我感觉把巾国借大的车轮又向前推动了一大
步, 其实却只不过循环于{ l7: 硬而腐朽的圆形轨迹不能自拔而已
。掖熙!怀自沥血大半生开拓了一代盛
沙, 但辉惶过后的若干年, 他的子孙就胜入了!jJ 界历史的深渊

1 8 4 。年, “
船坚炮利” 的英法强盗为
保护其丑恶的鸦片贸易突入中国内陆, “ 天朝” 从此门户洞开, 闭关锁国政策终于寿终正寝。
同为一代雄主, 同样能挥戈沙场能运筹帷惺, 彼得大帝留下了科学院, 泽被后

叶; 康熙大帝仅仅
留下《余熙字典》扫


} “ 如意馆” , 封建‘{; 国与世界科学仅存的一线脆弱联系也于斯l户断

纵览历史风
景线的湖光山色, 不由人不生出万千遐想。
(《人民日报加9 9 4 年2 月1 2 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