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a beta

Barra beta
Barra beta

Copyright ? 2000 BARRA,Inc.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by any means (electronic,photocopying or otherwise)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BARRA.BARRA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and other BARRA product names,service names,slogans or logos referenc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BARRA,Inc.BARRA trademark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BARRA Aegis System,Aegis,Aegis Risk Manager,Aegis Global Risk Manager,Aegis Optimizer,Aegis Performance Analyst,Aegis PAN,Aegis Developer’s T oolkit,Aegis Automation Assistant,BARRA [country name] Equity Model,BARRA European Equity Model,BARRA Smallcap Equity Model,BARRA Global Equity Model,GEM,BARRA Equity T rading Model,Market Impact Model,Alphabuilder,BARRA Macroeconomic Model,BARRA Custom Performance,BARRA Cosmos System,Cosmos,Cosmos Global Risk Manager,Global Style Analyzer,BARRA World Markets Model,BARRA Altis System,BARRA/Rubenstein Exotic Derivatives,BARRA T otal Plan Risk System,T otalRisk,BARRA W orldView, InvestWorks,The Estimate Directory,TED,TEDnet,BARRA Global Estimates,Directus,BARRA RogersCasey,EQuest,and QSUM.All other company,product or service names referenc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s only and may be trademarks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BARRA AND ITS SUPPLIERS DISCLAIM ALL WARRANTIES,EXPRESS OR IMPLIED,REGARDING THE PRODUCTS AND THE SERVICES REFERENCE IN THIS PUBLICATION (AND ANY RESULTS TO BE OBTAINED FROM THE USE THEREOF),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ALL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OR USE,AND ORIGINALITY,AND ALL WARRANTIES ARISING FROM COURSE OF PERFORMANCE,COURSE OF DEALING AND USAGE OF TRADE OR THEIR EQUIVALENTS UNDER THE LAWS OF ANY JURISDICTION.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ARE PROVIDED “AS IS.”Accuracy,consistency and completeness of data are not guaranteed.Neither BARRA nor any of its suppliers warrant that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referenced in this publication will be uninterrupted or free from error or from unauthorized hidden programs introduced into such products without their knowledge.BARRA products contain a number of analytical tools that should be used only by sophisti-cated investment professionals.There is no assurance that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identified by the products will perform in a manner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r assure the profitability or utility of forecasts or expected values.Except as expressly agreed by BARRA,BARRA shall be deemed to be provid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supervision or advisory services.

T o the extent this publication discusses year 2000 readiness,it shall be considered a “Y ear 2000 Readiness Disclosure” and shall not constitute a contract,a warran-ty or the basis of any subscription,license or other bargain or transaction.

BARRA Predicted Beta

Beta is a gauge of the expected response of a stock, bond, or portfolio to the

overall market. For example, a stock with a beta of 1.5 has an expected

excess return of 1.5 times the market excess return. If the market is up 10%

over the risk-free rate, then—other things held equal—the portfolio is

expected to be up 15%. Beta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means of

measuring portfolio risk and shows a strong relationship to expected return. Historical Beta vs. Predicted Beta

Historical beta is calculated after the fact by running a regression (often over

60 months) on a stock's excess returns against the market's excess returns.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problems with this simple historical approach:

?It does not recogniz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company's operations.

For example, when RJR Nabisco spun off its tobacco holdings in 1999,

the company's risk characteristics changed significantly. Historical beta

would recognize this change only slowly, over time.

?It is influenced by events specific to the company that are unlikely to be

repeated. For example, the December 1984 Union Carbide accident in

Bhopal, India, took place in a bull market, causing the company's

historical beta to be artificially low.

Predicted beta, the beta BARRA derives from its risk model, is a forecast of a

stock's sensitivity to the market. It is also known as fundamental beta,

because it is derived from fundamental risk factors. In the BARRA model

these risk factors include 13 attributes—such as size, yield, and

price/earnings ratio—plus industry exposure allocated across a maximum of

6 of 55 industry groups. Because we reestimate these risk factors monthly,

the predicted beta reflects changes in the company's underlying risk structure

in a timely manner.

BARRA programs use predicted beta rather than historical beta because it is

a better forecast of market sensitivity.

BARRA Predicted Beta - 1

BARRA BARRA Predicted Beta - 2

Computing Predicted Beta

Below we show how the predicted beta of a portfolio is computed.The beta of a portfolio p with respect to the market m is defined as the covariance of the portfolio return with the market return divided by the variance of the market:

(1) βp =COV r p ,r m ()

VAR m The covariance between two portfolios is decomposed into two parts:a) the part explained by factors, called common factor covariance ; and b)the part unexplained by factors, called specific covariance .

The factor covariance between portfolio p and the return on the market m is the product of the transposed vector of the factor exposures for the portfolio ,t he factor covariance matrix, and the vector of the factor exposures for the market:

(2)

CF COV r p ,r m ()=X p T F X m The specific covariance is:(3) SP COV r p ,r m ()=h pi h mi σi 2

i =1N

∑Now, combining equations (1) and

(4) COV(r,r ) = VAR(r )

we have the formula for the BARRA predicted beta of a portfolio:

(5)βp =COV r p ,r m

()

VAR m =CF COV r p ,r m ()+SP COV r p ,r m

()CF COV r m ,r m ()+SP COV r m ,r m ()

=j =1NFAC ∑k =1

NFAC ∑X pj Fjk X mk +i =1N ∑h pi h mi σi 2

j =1NFAC ∑k =1NFAC

∑X mj Fjk X mk +i =1

N ∑h mi 2σi 2

Technical Foundations BARRA Predicted Beta - 3where

NFAC

is the number of factors (68 in U.S. E2)N

is the number of assets in the market portfolio X p j

is the portfolio's exposure to factor j F j k

is the covariance between factors k and j X m j

is the market's exposure to factor j h p i

is the holding of the portfolio in asset i h m i

is the holding of the market in asset i σi 2is the specific variance of asset i

VAR m

is the variance of the market

隅撑及作用布置和计算

檩条可分为:实腹式檩条,空腹式檩条,桁架式檩条; 1,实腹式檩条:有热轧工字钢檩条、槽钢檩条、高频焊接H型钢檩条、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檩条(C型檩条)、冷弯薄壁卷边Z型檩条。 2,空腹式檩条:空腹式檩条由角钢的上、下弦和缀板焊接组成。 3,桁架式檩条:分为平面桁架式和空间桁架两种。 一般门钢架隅撑在屋脊处第一个檩条开始布置,但有时有中柱时为了避开隅撑与中柱节点交叉,隅撑也会从第二个隅撑开始布置,门规(CECS102:2002)中没有规定隅撑布置的具体位置,所以可以根据经验来做隅撑的具体布置.在钢梁截面变化处两侧也要设置; 隅撑的作用是报纸横梁的下翼缘的稳定,自然就要布置在下翼缘受压的位置,并不是沿整个横梁都需要布置 对称布置时,如果要发挥作用,显然是一个受压一个受拉,只是数值上是个叠加关系,因此取一半;事实上在边跨刚架,只能布置一个隅撑,隅撑发挥作用,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我觉得规范之所以按受压杆件考虑,主要还是出于刚度的角度;就象柱间支撑,当刚架较高时或跨度较大或吊车吨位较大时,按压杆设计;如果单纯从静力学角度,按拉杆也没问题,但刚度显然较按压杆设计时差,有吊车时也容易晃动;小小的隅撑作用如此之大,很多人都用隅撑来作为平面外支点来减小计算长度,考虑到隅撑与梁柱连接的部位.方式要求已经是很宽松,这里按压杆还是合理的 早先的设计手册,隅撑是支在两侧翼缘上,但门规允许隅撑连在腹板下部,此时不再有力偶的作用,这样做是基于一个理论:只要支撑刚度够,下翼缘平面外位移很小,就可保证平面外稳定。可以对比一下柱间支撑,十字交叉支撑可以按受拉杆件考虑,在地震区按一拉一压考虑;人字形支撑按一压一拉受力,都按压杆设计。如果不考虑梁腹板对下翼缘支承,此处隅撑类似于人字形支承,应按压杆设计。边隅撑保证平面外稳定是利用了腹板的弹性支承作用。 所说隅撑采用对称受拉支承最为相似的是广州新体育馆,屋面桁架之间采用了垂直交叉拉索,作用是保证桁架下翼缘的平面外稳定,不同的是索施加了预应力以保证始终在弹性状态,在同济作了足尺实验。但我以为该实验只能说明该工程有足够的设计余量,拉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并不能下结论说拉索起到了与完全刚性支承相同的作用。 在对称布置隅撑时,隅撑受力是一拉一压,压力是事实存在的,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假设而消失,这样按压杆实际是合理的。当然又有问题:为什么十字交叉支承可以按拉杆设计,压力不也是客观存在吗?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大全

汇总表计算公式 一、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 *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 *100 4. 病死率(%)= 出院人数 死亡人数 *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 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 *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 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日)= 出院病人总数 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 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 365)/ 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 急诊人次数 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 +*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 总诊疗人次数 急诊人次数 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 急诊人次数 急诊死亡人数 *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 观察室死亡人数 *100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 年内病人欠费总额 *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 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 365)/医院 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 药品门诊收入 医疗门诊收入+*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挂号收入 *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 总诊疗人次数 药品门诊收入 *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 *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 总诊疗人次数 门诊治疗收入 *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 药品住院收入 医疗住院收入+*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 住院床位收入 *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 出院人数 药品住院收入 *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 出院人数 住院检查收入 *1000

隅撑的作用-布置-和计算

隅撑的作用-布置-和计算

檩条可分为:实腹式檩条,空腹式檩条,桁架式檩条; 1,实腹式檩条:有热轧工字钢檩条、槽钢檩条、高频焊接H型钢檩条、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檩条(C型檩条)、冷弯薄壁卷边Z型檩条。 2,空腹式檩条:空腹式檩条由角钢的上、下弦和缀板焊接组成。 3,桁架式檩条:分为平面桁架式和空间桁架两种。 一般门钢架隅撑在屋脊处第一个檩条开始布置,但有时有中柱时为了避开隅撑与中柱节点交叉,隅撑也会从第二个隅撑开始布置,门规(CECS102:2002)中没有规定隅撑布置的具体位

置,所以可以根据经验来做隅撑的具体布置.在钢梁截面变化处两侧也要设置; 隅撑的作用是报纸横梁的下翼缘的稳定,自然就要布置在下翼缘受压的位置,并不是沿整个横梁都需要布置 对称布置时,如果要发挥作用,显然是一个受压一个受拉,只是数值上是个叠加关系,因此取一半;事实上在边跨刚架,只能布置一个隅撑,隅撑发挥作用,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我觉得规范之所以按受压杆件考虑,主要还是出于刚度的角度;就象柱间支撑,当刚架较高时或跨度较大或吊车吨位较大时,按压杆设计;如果单纯从静力学角度,按拉杆也没问题,但刚度显然较按压杆设计时差,有吊车时也容易晃动;小小的隅撑作用如此之大,很多人都用隅撑来作为平面外支点来减小计算长度,考虑到隅撑与梁柱连接的部位.方式要求已经是很宽松,这里按压杆还是合理的 早先的设计手册,隅撑是支在两侧翼缘上,但门规允许隅撑连在腹板下部,此时不再有力偶的作用,这样做是基于一个理论:只要支撑刚度够,下翼缘平面外位移很小,就可保证平面外稳定。可以对比一下柱间支撑,十字交叉支撑可以按受拉杆件考虑,在地震区按一拉一压考虑;人

钢结构工程量计算

钢结构工程量计算、报价要点 第一部分图纸 一、图纸:根据图纸目录,清理核对图纸数量,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建筑施工图 1. 设计总说明 1.1 建筑面积、结构形式、柱距、跨度、结构布置情况;1.2 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关于结构、屋面、墙面、门窗等,清楚投标报价的范围; 1.3 材料的选用及规格型号、技术要求; 1.4 钢结构的油漆或涂装要求、防火等级。 2. 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 可统计门窗、室内外钢梯、屋面彩板、采光板、墙面彩板、屋顶通风器、雨棚、落水管、收边泛水件、天沟等的工程量。统计时,均应注明每种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 三、结构施工图 1. 结构设计总说明 1.1 材料:各部位(钢柱、梁、檩条、支撑等)构件对应的材质,如Q235、Q345,高强螺栓的强度等级要求等; 1.2 焊接质量要求:焊缝质量等级,无损探伤要求,如拼接焊缝质量等级应达到一级,要求100%探伤,二级焊缝20%探伤,涉及到无损检测费用的计算。 1.3 除锈要求: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St)、喷射或抛射除锈(Sa)。不同的除锈等级,除锈费用不同。 1.4 油漆(涂装)要求:油漆种类、涂刷遍数、漆膜厚度,防火等级,各部位的耐火极限。

2. 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 2.1 可依次计算如下工程量: 2.1.1 预埋铁件:包括预埋定位板、预埋螺栓、螺母; 2.1.2 钢柱、抗风柱、钢梁、吊车梁; 2.1.3 屋面支撑、系杆、柱间支撑、雨棚骨架; 2.1.4 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屋面及墙面檩条的隅撑、拉杆; 2.1.5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吊车梁与柱的连接件、垫板,屋面及墙面檩托板,隅撑与钢柱、梁的连接板,斜拉杆的钢套管等的工程量,注意统计高强螺栓的数量。 2.2 图纸列有材料表的,可根据材料表所列零件编号依次核对表中零件尺寸、规格、数量是否准确,是否有少算、漏算、错算之处。 2.3 注意是否有设计变更和修改、补充说明、答疑等。 四、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 关于工程量计算的格式 1.1 钢结构的重量单位为kg,面积的单位为m2,长度单位为m,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1.2 计算构件重量时,可对构件的零件进行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编号,并按此顺序进行计算。 1.3 计算式的格式: 1.3.1板材:规格×长度×宽度×数量 如-6×500×300×5,表示该零件板厚δ=6mm,板长度为

统计计算练习

标志变异指标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1)比较甲乙两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2)说明哪个单位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2.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样的方法 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800小时及以上者为合格品。试计算这批零件的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3. 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名工人每人日产零件数如下: 第一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二组:67 68 69 70 71 72 73 试计算两个小组每人平均日产量、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 性和推广价值。 5. 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 (1)( 1)设,则标准差为多少

(2)( 2)设,则标准差系数为多少 (3)( 3)设,则平均数为多少 (4)( 4)设,则平均数为多少 第七章时间数列 计算题 1 ?某仓库1月1日某产品库为1800吨,3月1日为2000吨,6月1日为2100吨,6月30日为1940吨。问该产品上半年平均库存是多少 2 试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程度指标。3?已知某企业1995年各月总产值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试计算每季的月平均总产值和全年的月平均总产值。 4?根据下表中已知资料,运用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推算发展水平、累计增长量、定基发展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指标。 5. 我国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7100亿元,预定到2000年翻两翻,达到28000亿元,则平均发展速度应为多少如果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灿算,到1990 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可达多少亿元 6. 已知某地区2000年各月月初人口资料如下:1月初230万人,2月初230 万人,3月初240万人,4月初250万人,6月初250万人,8月初260万人,12 月初260万人,次年1月初260万人。试计算该地区全年平均人口数。 7. 某管理局所属两个企业1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人数资料如下:

隅撑设计

[1]:为了保证构件的平面外的稳定性,减小构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当横梁和柱的内侧翼缘需要设置侧向支撑点时,可以利用连接于外侧翼缘的檩条或墙梁设置隅撑。隅撑一般宜采用单角钢制作,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2]:为了防止受压翼缘(梁下翼缘和柱的内侧翼缘)屈曲失稳,增加受压翼缘的稳定性而设置的。" 隅撑的设置是用来保证梁的下翼缘受压部分的局部稳定。梁的上翼缘的局部稳定由与之连接的檩条保证(原因:梁的上翼缘是受拉区,不存在整体稳定问题。但是由于多少程度地存在潜在的局部稳定问题;但是一般情况下,由于局部失稳产生的横向力很小。因此,檩条作为与之联系的构件,可以保证翼缘不失稳。 对于门式刚架和钢框架来说,梁的上翼缘在支座位置上翼缘是受拉的,但在跨中则为受压。所以梁的上翼缘的稳定性有与之连接的檩条或楼面板来保证其平面外稳定性。 计算方法编辑 图纸上的实际长度(节点大样图可以查到其长度)乘该隅撑的每米理论重量即可.(隅撑一 般都为角钢,其每米理论重量可以从五金手册中查到). 隅撑应按照轴心受压构件设计,轴心力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N=A*f*(fy/235)^0.5/(60*cosθ) 当隅撑成对称布置时,每根隅撑的计算轴压力可取上述公式计算值的一半 隅撑宜采用单角钢制作 隅撑计算书 隅撑计算输出结果: 轴力N=A*f/60/cosθ*sqrt(fy/235) 应力=N/φ/A 梁下翼缘截面面积A 0.0025m*m 横梁钢材型号Q345钢 翼缘钢板厚度10mm 横梁钢材屈服强度值fy 345 N/mm2 横梁钢材强度设计值f 310 N/mm2 角钢计算长度1415.93mm 角钢截面L50x5 角钢回转半径0.98cm 角钢截面面积0.00048m*m 角钢钢材钢号Q235钢 长细比λ144.483 <= 220 折减系数=0.6+0.0015*λ0.816724 稳定系数φ0.327474 轴力N 11.0665 kN 应力70.4032 N/mm2<175.596 N/mm2 螺栓计算输出结果

门式轻型钢结构的隅撑设计及其受力分析

门式轻型钢结构的隅撑设计及其受力分析 来源作者:宋新利发布于2012/9/4 16:27:44 评论(1)有2662人阅读 1 概述 随着轻钢结构的发展, 大跨度屋面梁的应用随处可见。为增加屋面钢梁的平面外刚度以及防止下翼缘在受压状态时的失稳, 特设置隅撑; 隅撑选型以热轧角钢居多, 一侧连接在钢梁下翼缘或腹板处, 另一侧连接在屋面檩条上,一般和钢梁腹板呈45°夹角, 最终形成由隅撑、檩条、钢梁组成的三角形稳定体系, 见图1。 图1 钢梁隅撑安装示意图 2009年11月份, 河南地区遭遇了50 年一遇的罕见暴雪, 许多轻型房屋钢结构工程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的部位多发生在屋面檩条等次钢部位, 破坏的形式多表现在檩条挠度过大、拉条拉断、屋面板漏水等现象; 但也出现了部分结构倒塌的事故, 下面是一组雪灾引起厂房倒塌的实例照片, 见图2; 通过这些照片来帮助我们理解隅撑在轻钢厂房中所起的作用。照片中可以看出: 压塌处梁柱破坏照片1~ 4 图2 一组雪灾引起厂房倒塌的实例照片 ( 1) 靠近柱端的檩条位置没有设置隅撑。在梁柱节点区域, 负弯矩的存在引起钢梁下翼缘受压, 当雪荷载超载后翼缘发生屈曲, 丧失承载力; ( 2) 部分隅撑连接破坏或发生屈曲, 丧失承载力, 继而失去对钢梁的支撑约束, 引起钢梁侧向扭转破坏; ( 3) 钢梁屈曲部位不一定在应力最大部位, 有些是发生在3 m 间距的隅撑空档处, 由此可见在梁端部位的隅撑应该加密。 2 隅撑的设置及受力分析 2 1 隅撑的设置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2-2002) (以下简称为《规程》) 中规定: 隅撑的设置宜对称布置, 当有困难时也可单侧布置, 当隅撑对称布置时, 单个隅撑的轴向压力可取公式计算的一半。 2 2 隅撑的受力分析 许多参考书中对隅撑的分析以纯受压杆件居多, 我们针对设置的单隅撑和对称设置的双隅撑, 并根据各种工况荷载下进行了受力分析, 见图3。

统计学计算题51625

第三章1.有一个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下: 89 88 76 99 74 60 82 60 93 99 94 82 77 79 97 78 87 84 79 65 98 67 59 72 56 8l 77 73 65 66 83 63 89 86 95 92 84 85 79 70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不及格;60—75分为中;76—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试把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中、良、优四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 2.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次数分布如下表: 考分人数比率 向上累计向下累计 人数(人) 比率(%) 人数(人) 比率(%) 60以下60—70 70—80 80—90 90以上2 7 11 12 8 合计40 要求: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相应的数字,填入表中空格,并说明各指标的意义。 3.某公司所属20家企业某月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 企业编号工业增加值企业编号工业增加值 A B C D E F G H I J 46 68 118 33 79 50 89 27 127 99 K L M N O P Q R S T 24 78 92 57 40 60 72 58 66 74 要求:进行汇总,编制组距数列。 4.对下面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中的答复进行逻辑检查,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 2001年第二季度 姓名性别年龄与被调查者 的关系 工作单位 参加 工作年月 职务 或工种 固定工或 临时工 级别 刘盛陈心华刘淑影刘平路男 女 女 男 24 40 18 16 被调查者本人 夫妻 长女 长子 长城机电公司 市第一针织厂 待业青年 医学院 1973.7 1975.4 1999 2000 干部 工人 无 学生 临时 固定 临时 无 20 5 2 无 六、计算题答案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主备教师:王明星 备课时间:10月7 单元主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段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手机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积累分析和比较简单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打下基础。本单元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更是发现数据所蕴含信息的愉悦体验。 2、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此之前学生曾多次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初步学会了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以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方块图等表示数据的方法,对描述数据的方法以及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因此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 3.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球简单的平均数。 教师要精心进行二次备课,从教学风格、班情、学情入手,找准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设计,采用更为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原有教案设计,设计“标、增、删、调、改”等方面,要注明清楚。 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便于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中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切忌说套话、空话,或直接为课堂回顾,要写出教法、教学效果的总结,更要体现对教学和学法的理论分析。

(管理统计)统计报表的设计方案精编

(管理统计套表)统计报表 的设计方案

统计报表的设计方案 壹、统计报表的分类 1.采集数据类报表 统计的重要工作之壹就是采集数据,采集数据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汇总类表单的填写以及统计分析工作都是建立在足够的、必要的基础数据之上的。采集数据工作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要全面不应遗漏任何有价值的数据 有的数据也许现阶段用不到,但也许在今后的某项什么工作中至关重要。所 以,如果当下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将来就无法弥补。 (2)要完整但不应重复 要保证数据体系的完整,需要对各部门、各统计员的工作有壹个统筹的考虑 和布局,重复的数据采集是壹种人员和资源的浪费,加大了统计人员的工作 量,仍会影响了重要的工作。 (3)要分清重点数据,壹般数据和待考数据 统计工作采集的数据可分为三大类,各类数据有不同的用途,因此,采集的 方法,处理的方式也不同。 第壹类是重点数据 是现阶段急需知道或对生产大局有关键影响的数据。比如:某种贵重材料的 耗用量;壹个急单的某种零部件生产数量;某种产品的库存数目等等。 第二类是壹般数据 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数据,但却是企业决策时需要知道的。比如:某班组的人 员出勤情况,设备的开机数量,正常的生产进行过程中每天的生产进度等等。 第三类是待考数据 这类数据的采集是为了进行生产分析或者日后某个时期会拿来使用,待考数

据不能因为目前不需要就变得可有可无,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某项生产任务所投入的总工时数,某种原材料的采购频次,某种辅助材料的日用量等等。 分清三类不同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确保重点数据的及时上报,完整地采集壹般数据,有意识地贮备壹定数量的待考数据以便日后使用。 采集数据类报表有以下特点: ◆表单上所列明要填写的数据,壹般不需要计算,都是能够由统计员直接 去数了以后填上去的。比如:某零部件的完成数量,某种材料的领用数 量等等。 ◆每个表单能够列明许多项目,供数据采集和填写,能够不必拘泥于壹表 壹题的原则。 ◆壹张表单应由壹个人来完成,不适合进行汇总,那样的表单已经不再是 采集数据类的表单了。 下面是几个采集数据类报表的例子: 1.车间()组生产日报表 车间()组生产日报表编号: 姓名产品编号 及名称花色工序 计划生产 数量 完成 数量备注

统计计算练习

标志变异指标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2.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共10万件,为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采取不重复抽均合格率、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3.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名工人每人日产零件数如下: 第一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二组:67 68 69 70 71 72 73 试计算两个小组每人平均日产量、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性和推广价值。 5.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 (1)(1)设%25,600==σV x ,则标准差为多少?

(2)(2)设450,202==x x ,则标准差系数为多少? (3)(3)设360,3622==x σ,则平均数为多少? (4)(4)设174%,2.172==x V σ,则平均数为多少? 第七章 时间数列 计算题 1.某仓库1月1日某产品库为1800吨,3月1日为2000吨,6月1日为2100吨,6月30日为1940吨。问该产品上半年平均库存是多少? 4.根据下表中已知资料,运用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推算发展水平、累计增长量、定基发展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指标。 年翻两翻,达到28000亿元,则平均发展速度应为多少?如果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计算,到199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可达多少亿元? 6.已知某地区2000年各月月初人口资料如下:1月初230万人,2月初230万人,3月初240万人,4月初250万人,6月初250万人,8月初260万人,12月初260万人,次年1月初260万人。试计算该地区全年平均人口数。

第八章统计指数 计算题 1.1.某百货公司2000年商品销售额为5600万元,2001年比2000年增加500万元,零售价格指数上涨3.6%。试计算该百货公司零售额变动中由于零售价格和零售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2.2.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3.3.下面是某家计调查得到的数据,试利用可变构成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4.4. 示。试建立指数体系,分析原材料消耗总额的变动及各因素的影响水平。

【结构设计】钢结构隅撑设计详解

钢结构隅撑设计详解 隅撑的设置是用来保证梁的下翼缘受压部分的局部稳定。我们知道:梁的上翼缘的局部稳定由与之连接的檩条保证,这样在根据我们的施载方式绘制出的弯矩图中,只要在梁的下翼缘受压部分设置即可(一般隔檩布置),但是实际的荷载我们很难考虑周全,比如随遇的风荷载,那么我们就很难确定到底梁下翼缘受压部分在哪里,所以一般作法是全跨通设。 设置隅撑的目的不是用来支撑檩条的,相反,它是利用檩条来支撑梁或柱的下(内)翼缘的,这一点从隅撑的英文名可以看出来:flange brace(翼缘支撑)。因此,虽然它在支撑梁柱翼缘的同时也对檩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作用,我们一般也不考虑隅撑对檩条的支撑作用。 梁的上翼缘是受拉区,不存在整体稳定问题。但是由于多少程度地存在初始缺陷,有可能存在潜在的局部稳定问题;但是一般缺陷情形下,由于局部失稳产生的横向力很小。因此,檩条作为与之联系的构件,可以证翼缘不失稳。 通常,檩条与梁上翼缘是用螺栓铰接,而且螺栓孔为椭圆孔。这种连接虽然能够保证梁上翼缘的局部稳定,但并不与梁形成整体,不能考虑与梁协调共同受力;因此,在验算上翼缘长宽比时,不考虑檩条的作用。 况且,檩条的间距相对于梁上翼缘和檩条的截面尺寸来说,比值较大。也就是说,檩条对于梁上翼缘的支撑保证作

用是点支撑,断续而不是连续的。假使真要作为梁的上翼缘部分参与受力的话,作用数值不大,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在檩条设计中,要求檩条下缘和梁上缘要离开1——2厘米,对于它的原因说法不同,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是为了安装方便,防止加工产生的误差,造成檩条下缘和梁上缘碰撞。 为什么要设隅撑呢,在建模时,一般为了充分利用腹板的强度和减少用钢量而将翼缘宽度尽量减小,从而使构件的平面外稳定不够,而隅撑就是为了弥补这里的,所以一般取隅撑的间距3米作为构件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如果构件计算满足,隅撑可以不设置.檩条离梁一般10mm就完全能满足施工要求,如果是现场复合板,底板位于檩条下一般就要留20mm的间距了,其实檩托是可以取消的,完全是为了施工的方便,abc就有这种做法,在梁上钻孔与檩条栓接. 1、对于梁,由于屋面梁轴力较小,檩条与隅撑形成的桁架足以形成支撑刚度,但对于柱而言,柱轴力较大,檩条与隅撑的桁架未必能提供作为支撑的刚度,因此,我不赞成柱上设隅撑改变柱的计算长度。 2、我以前写过的:隅撑的作用是保证刚架斜梁受压下翼缘和刚架柱受压翼缘的平面外稳定,对结构安全很重要。门式刚架的破坏和倒塌在很多情况下是由受压最大的翼缘屈曲引起的,而斜梁下翼缘与刚架柱的相交处压应力最大,是结构的关键部位,在斜梁下翼缘受压区均应设置隅撑,其间距不得大于相应受压翼缘宽度的16(235/fy)1/2倍。若翼缘

统计学原理计算公式

位值平均数计算公式 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组距式分组下限公式: 2 11 0m m d L M ??+??+= 0m L :代表众数组下限; 1100--=?m m f f :代表众数组频数—众数组前一组频数 0m d :代表组距; 1200+-=?m m f f :代表众数组频数—众数组后一组频数 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 中位数位置2 1+=n 分组向上累计公式:e e e e m m m m e d f S f L M ?-∑+=-12 e m L 代表中位数组下限; 1-e m S :代表中位数所在组之前各组的累计频数; e m f 代表中位数组频数; e m d 代表组距 3、四分位数:也称四分位点,它是通过三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四部分,其中每部分包含 25%,处在25%和75%分位点上的数值就是四分位数。 其公式为:4 11+=n Q 212+=n Q (中位数) 4) 1(33+=n Q 实例 数据总量: 7, 15, 36, 39, 40, 41 一共6项 Q1 的位置=(6+1)/4=1.75 Q2 的位置=(6+1)/2=3.5 Q3的位置=3(6+1)/4=5.25 Q1 = 7+(15-7)×(1.75-1)=13,

Q2 = 36+(39-36)×(3.5-3)=37.5, Q3 = 40+(41-40)×(5.25-5)=40.25 数值平均数计算公式 1、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将总体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 其公式为: n x n x x x X n ∑=??++=21 2、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各组组中值及各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即权数f )大小的影响, 其公式为:f xf f f f f x f x f x X i i i ∑∑= ??++??++=212211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频率: 其公式为: f f X f f X f f X f f X X n ∑?∑=∑∑??+∑+∑=2211 4、调和平均数:由于只掌握每组某个标志的数值总和(M )而缺少总体单位数(f )的资料, 不能直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法计算平均数,则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 其公式为: x m m H ∑∑= 5、简单几何平均数:就是n 个变量值(Xn )连乘积的n 次方根: 其公式为:n n n X X X X X G ∏=????=321 6、加权几何平均数:如果变量值较多,其出现的次数不同,则应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数, 其公式为: f f f f f f n f f X X X X G n n ∑??++∏= ???= 212121 标志变异绝对指标及成数计算公式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计算公式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计算公式) 一、 编制分配数列(次数分布表) 统计整理公式 a) 组距=上限-下限 b) 组中值=(上限+下限)÷2 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二、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xf x f = ∑∑(常用) f x x f =? ∑∑ (x 代表各组标志值,f 代表各组单位数, f f ∑代表各组的比重) 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 m x m x =∑∑ (x 代表各组标志值,m 代表各组标志总量) 三、 变异系数比较稳定性、均衡性、平均指标代表性(通常用标准差系数V x σσ = 来比较) 公式: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四、 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总体平均数区间估计、总体成数区间估计) 具体步骤:①计算样本指标x σ、 ; p ③由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F t 推算概率度t ⑤估计总体参数区间范围x x x X x -?≤≤+?;p p p P p -?≤≤+? 抽样估计公式 1.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 n x σ μ= n p p p ) 1(-= μ 不重复抽样: )1(2 N n n x - = σμ

2.抽样极限误差 x x t μ=? 3.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2 22x t n ?= σ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22)1(p p p t n ?-= 4.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2222 2σσt N Nt n x +?= 五、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公式 1.相关系数 [][ ] ∑∑∑∑∑∑∑---= 2 2 2 2 ) ()(y y n x x n y x xy n 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2 2 ) (x x n y x xy n b x b y a -= 3.估计标准误: 2 2 ---= ∑∑∑n xy b y a y s y 五、指数分析计算 指数分析公式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小学数学统计图表题

统计图表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常用统计形式有()和()。 2、一般情况下,数据整理时较常用的方法是画()字。 3、条形统计图用()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上的() 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4、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的统计图是(),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还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 二、1 已知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人数的90%,六年级人数比一年级人数少55%,算出四、六年级的人数和合计数,填在表格里。 2、下表是某糖厂今年第二季度产量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1)在括号里填出每个月的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月产糖()吨。 (3)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增产()吨。 (4)六月份比四月份增产()%,五月份产量占全季度的()%。 3、下图表示的是某人骑自行车所走的路程和花费的时间。 (1)他一共骑了()千米,旅途的最后半小时他骑了()千米。 (2)他在途中停留了()小时,因为图中()。 4、下面是一辆110巡逻车某一天上午8时到11时30分的行程情况,请看图回答问题。

(1)这天上午这辆110巡逻车共行驶了()千米路程,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 (2)有一段时间这辆车停在那里,这段时间是()到()。 (3)这天上午他们车速最快的一段时间是()。(4)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5、李刚、王芳、小亮和昊昊四个人某一天上学的情景是这样的: (1)李刚家的不远处有一个农贸市场,他离家走了一段路以后就进入农贸市场,由于人多,走得比较慢,走出农贸市场后,他加快速度,一直走到学校。 (2)王芳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这天爸爸顺路带了王芳一段路,然后她自己步行到学校。 (3)小亮这天最有趣,他从家出发走了一段路以后才发现忘记带美术课要用的材料了,于是他赶紧回家,拿了材料以后就一路跑步赶到了学校。 (4)昊昊这天和往常一样,出门后走一段路到汽车站,然后坐公交车到学校。下面的四幅图中,你认为分别描述的是哪一位同学上学的情况?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6

完整word版统计学计算公式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计算公式)一、编制分配数列(次数分布表)统计整理公式 a)组距=上限-下限2 组中值=(上限+下限)÷b)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c)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d)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二、?xf f?(常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x??xx ??f ff 代表各组单位数,代表各组的比重)(代表各组标志值,f x?f?m代 表各组标志总量)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代表各组标志值,?xmx m?x ?来比较)变异系数比较稳定性、均衡性、平均指标代表性(通常用标准差系数三、?V?x 加权;: 标准差简单=公式:σ= σ 四、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总体平均数区间估计、总体成数区间估计)?;具体步骤:①计算样本指标p、x ③由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推算概率度t)tF( ;⑤估计总体参数区间范围 ??Pp????p?X?x???x?ppxx抽样估计公式平均误差:1.?)p(1?p????重复抽样: xp n n2?n?不重复抽样:)?(1?x Nn ?抽样极限误差 2.t??xx 3.重复抽样条件下:22?t?n2?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x2)?tpp(1?n2?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p不重复抽样条件下:4.22?Nt?n222?t??N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x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五、 相关分析公式相关系数1.???y?nxxy??????????2222)nx?(yx)ny?(y=a+bx配合回归方程 2.???yxy?xn?b2??2)(nx?x x?ba?y???2xyb?ay?y s?y n?2 3.估计标准误: 五、指数分析计算指数分析公式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pq01 (1)数量指标指数?pq00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pqpq)

教育统计学计算公式列表

教育統計學計算公式列表 01.算數平均數 N X x i ∑= 02.加權平均數 N 1 ∑∑∑== = K i i i i i i X f x X x 或ω ω 03.幾何平均數 )][log(exp{)][log()log(1 21X GM X GM X X X X GM N N i i N n 平均數平均數===?= ∏= 04.調和平均數 )]} ([{)]([)HM (1 )111(11 121X HM X X N X X X N HM N i i N 倒數平均數倒數倒數平均數倒數=== +++= ∑= 05.探索性資料分析 4/)2(2/)(2 /)(3131min Q Md Q Q Q X X MAX ++=+=-=三重平均數中間四分距中間全距 06.全距 min X X MAX -=ω 07.平均差 N N x X AD ∑∑= -=χ 08.標準差定義式 N N X X S N N X X S x X SS x x ∑∑∑∑∑∑= -= = -= =-=2 2 2 2 2 2 2 ) ()()(χ χχ均方根差變異數離均差平方和 09.樣本變異數代替母群體變異數 1 ) (1 )(2 2 2 2--== --= ∑∑∑N x X S v N X X S x x χ 10.標準差計算式 N N X X N X X S N N X X N X X S N X X x X SS x x ∑∑∑∑∑∑∑∑∑- = -= -= -= - =-=2 2 2 2 2 2 22 22)() ()()()()( 11.變異係數 100?=x S CV x 15.四分差 2 1 3Q Q Q -= 16.四分位數變異係數 3 11 3Q Q Q Q CQV +-= 17.中位數絕對差 N Md X MAD i ∑-= 18.分散係數 ) )((Md N Md X CD i ∑-= 19.變異比 N f VR Mo - =1 20.分歧性指標 ∑=-=----=k i i k P P P P ID 12222 2 1 11 21.質的變異指標 k k P P P IQV k /)1(12 2221-----= 22.百分等級 N R PR ) 50100(100-- = 23.百分位數 h f F N PR l P p p )100( -+= 24.z 分數 x x S S x X z χ = -= 25.各種標準分數 500 1002051002010015100165010+=+=+=+=+=+=z SAT z ACT z AGCT z WISC z BSS z T

钢结构载荷计算及相关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 建筑设计 (1) 1.1 建筑平面设计 (1) 1.2 建筑立面设计 (4) 1.3 建筑平面设计 (6) 2 结构方案设计说明 (7) 2.1 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选择 (7) 2.2 结构体系抗震防火要求 (7) 3.荷载统计 (9) 3.1恒荷载统计 (9) 3.2活荷载统计 (9) 3.3整个厂房部分作用的荷载 (12) 4.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6) 4.1手算内力标准值 (16) 4.2电算内力标准值 (21) 5.门式刚架计算和选型 (24) 5.1 截面选型 (24) 5.2 刚架梁验算 (27) 5.3 刚架柱验算 (28) 5.4 位移验算 (32) 6.檩条设计和计算 (35) 6.1设计说明 (35) 6.2荷载计算 (35) 6.3内力计算 (36) 6.4截面选型及计算 (37) 7.墙梁设计和计算 (41) 7.1 荷载计算 (41) 7.2内力分析 (42) 7.3 截面选型和验算 (42) 7.4 拉条计算 (49)

8 支撑设计 (50) 8.1屋面横向水平支撑设计 (50) 8.2 柱间支撑设计 (53) 9 屋面板设计和计算 (58) 9.1内力及截面验算 (58) 9.2 强度验算 (61) 9.3 刚度验算 (61) 10 吊车梁的设计 (63) 10.1 吊车梁的设计 (63) 11 节点设计 (71) 11.1 柱脚设计 (71) 11.2 梁柱节点设计 (73) 11.3 牛腿 (79) 11.4 抗风柱的计算 (81) 12基础设计计算 (84) 12.1 基础设计资料 (84) 12.2 基础底面尺寸设计 (84) 13 全文总结 (91) 14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致谢 (95) 附录:内力组合计算表 (96)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

国民经济统计计算公式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国民经济核算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 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二、核算价格主要有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三种价格。 基本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其应付产品税+加上其应收补贴。基本价格是一种理想的核算价格,而不是现实存在的价格。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式(GDP): 1、生产法: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增加值=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2、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支出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按购买价计算的实际消费+虚拟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有形无形资产购入+存货购入-有形无形资产和存货处置支出)+净出口(货物、服务的出口——进口后的离岸价格) 四、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式(GNP)=国民总收入(GNI)计算公式: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 =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的差额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和职工报酬。其中,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的利润、利息收支和再投资收益、证券投资收益(股息、利息等)和其他投资收益(利息)。职工报酬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外籍员工(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五、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计算公式: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国民总收入(GDI)+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收入-对国外的经常转移支出 =总消费+总储畜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单方面收入转移相抵后的差额,即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减支付国外的经常转移之差额。包括国际组织往来、无偿捐赠、侨汇或交纳的国外收入税等。 六、经济增长率=(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七、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100% 八、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九、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1、总投入=总产出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参考版)

门式刚架厂房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该厂房采用单跨双坡门式刚架,厂房跨度21m ,长度90m ,柱距9m ,檐高7.5m ,屋面坡度1/10。刚架为等截面的梁、柱,柱脚为铰接。 材料采用Q235钢材,焊条采用E43型。 22750.6450/160/mm EPS mm N mm g mm ≥2y 屋面和墙面采用厚夹芯板,底面和外面二层采用厚镀锌彩板, 锌板厚度为275/gm ;檩条采用高强镀锌冷弯薄壁卷边Z 形钢檩条,屈服强度f ,镀锌厚度为。(不考虑墙面自重)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20.5/O W KN m =,基本雪压20.3/KN m 地面粗糙度B 类 二、结构平面柱网及支撑布置 该厂房长度90m ,跨度21m ,柱距9m ,共有11榀刚架,由于纵向温度区段不大于300m 、横向温度区段不大于150m ,因此不用设置伸缩缝。 檩条间距为1.5m 。 厂房长度>60m ,因此在厂房第二开间和中部设置屋盖横向水平支撑;并在屋盖相应部位设置檩条、斜拉条、拉条和撑杆;同时应该在与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相对应的柱间设置柱间支撑,由于柱高<柱距,因此柱间支撑不用分层布置。 (布置图详见施工图) 三、荷载的计算 1、计算模型选取 取一榀刚架进行分析,柱脚采用铰接,刚架梁和柱采用等截面设计。厂房檐高7.5m ,考虑到檩条和梁截面自身高度,近似取柱高为7.2m ;屋面坡度为1:10。 因此得到刚架计算模型: 2.荷载取值 屋面自重:

0.6kn/m2 屋面活荷载:0.32/KN m (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 柱自重:0.352/KN m 风载:基本风压200.5/W kN m = 3.各部分作用荷载: (1)屋面荷载: 标准值: 1 0.489 4.30/cos KN M θ ??= 柱身恒载:0.359 3.15/KN M ?= (2)屋面活载 屋面雪荷载小于屋面活荷载,取活荷载1 0.509 4.50/cos KN M θ ? ?= (3)风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