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野下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问题比较研究

经济法视野下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问题比较研究
经济法视野下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问题比较研究

经济法视野下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问题比较研究摘要: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法律法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民工荒”现象始源于“珠三角”地区,之后逐步蔓延到“长三角”地区。从经济法本体、经济法价值、经济法规范、经济法运行等角度透视劳动力资源流转中的“民工荒”现象,比较分析“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现象的不同之处,从经济法的角度探寻“民工荒”的原因,对于破解“民工荒”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经济法视野;长三角;珠三角;民工荒;经济法本体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abor shortag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law

zhoude-jun

(schooloflaw,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jiangsu,china)

abstract:economiclawsandregulationsplayedanimportant

roleinthemodernmarketeconomy.thephenomenonofthe“laborshortage”firstappearedint

hepearlriverdelta,andthengraduallyspreadto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thephenomenonofthe“laborshortage”intheflowoflaborresourcesfromdifferentperspectiveofbody

ofeconomiclaw,valueofeconomiclaw,normsofeconomiclaw,andtheoperationofeconomiclaw was studied.theanalysisof“laborshortage”phenomenonbetweentheyangtzeriverdeltaandpearlriverdeltafromtheperspectiveofeconomiclaw was compared toexplorethecausesof“laborshortage”.anditwasimportanttosolve“laborshortage”,toachieveareasonableflowoflabor

resourcesinruralareas,topromotesocialandeconomiclong-termstabilityandorderlyoperation.therewerealsoimport

anttheoreticalandpractical

significances.

keywords:economiclawperspective;theyangtzeriverdelta;thepearlriverdelta;laborshortage;bodyofeconomiclaw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市场要素的流转、市场资源的整合、市场责任的追究等方面,经济法律法规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经济法的视角探究市场各要素,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民工荒”现象自2004年春节前后始源于“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之后逐步发展到“长三角”地区,到了2011年甚至开始向中西部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蔓延。“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如政策方面、社会意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立足于经济法学的研究视角,从经济法本体、经济法价值、经济法规范、经济法运行等角度透视劳动力资源流转中的“民工荒”现象,比较分析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现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于我国走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困境,解决农民工“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悖论,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有序运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立足经济法本体剖析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民工荒”

一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

生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特征的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社会规范的价值和理念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内在精神体现。经济法的价值,涉及到经济法的价值、宗旨、原则等层面的理论,集中地体现着经济法的精神本质[2]。从宏观调控、公共特性、市场主体、调整对象的角度比较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管理与调控现状,便于对比分析两地产生“民工荒”的原因与影响。

1.1宏观经济调控背景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流动

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的崛起,都离不开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无论是研究“民工潮”还是剖析“民工荒”,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大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创办经济特区引发了投资热和“民工潮”;后来90年代初,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发展,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可见,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崛起都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思路的指引,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工人力资源的流动。而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开始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政策倾斜,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西部劳动力资源大省安家落户,这样就将原本准备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留在了本地,甚至本省的劳动力还不够,于是出现了“民工荒”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蔓延的趋势。因此,从宏观角度分析“民工荒”,劳动力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宏观经济

调控的直接产物。从这一角度来说,无论珠三角还是长三角的“民工荒”都具有相同的宏观经济背景。

1.2公共特性视域下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劳动力的资源管理比较

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有赖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3]。经济法的公共特性决定了经济法律法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属性,人性化的管理是劳动力资源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若是缺乏以人为本的诚意和行为动机,伤害的不仅仅是劳动者个人的情感,长此以往,伤害的是一个社会群体对城市的向往,影响到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整体流向。《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农民工比较研究调查报告》显示,“限定吃饭时间”、“上班时不准喝水”、“上班时不准上厕所”、“被管理人员殴打”、“被搜查”、“被怀疑偷窃”等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不公正事件的发生率,珠三角的农民工遭遇率明显高于长三角[4],于是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一改过去老一代农民工“向南”流动而“向东”流动,这一流向的改变,体现了长三角的人文氛围和良好的务工环境,突出显示了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的优势。该地区企业不再将农民工视为“赚钱的机器”,在管理上日趋体现出善待和人性化、人情化。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子女教育也被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而相比较而言,珠三角地区的优势则不太明显,一些广东企业仍只是通过采取增加工资、延长假期等传统招数来招揽农民工,吸引力逊色于长三角地区。因此,即使是同样面临用工的缺口,珠三角地区更

甚于长三角地区。

1.3地方性经济法规调整对象的不同导致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的差异

经济法律关系不仅调整经济主体关系、公平竞争关系,而且调整经济调控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而地方政府的立法导向对于劳动力市场资源的整合会产生重要影响。珠三角地区作为全国制造业的传统强势地区,保证制造业的优势地位是当地政府出台经济法规的重要导向。即便是随着大量企业的内迁,珠三角当地政府仍然希望这些企业能把总部留在珠三角地区。一方面要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端产业,另一方面又想保住传统的制造业根基。因而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上往往过于集中地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等经济主体赋予了更多的权利,但忽视了劳动力资源的长期培育和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构建,因此低廉的工资水平导致普工招聘发生困难。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提高技术含量,对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对于劳动力的管理更加趋于人性化,对于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经济关系更加侧重,从而增加了地区吸引力。因此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中“技工荒”的比例较高。

1.4经济法价值的内在功用与外在实现对“民工荒”的影响经济法的内在功用在于其自身的有用性,在于其自身体系的完善;经济法的外在实现则在于其外在影响,即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在实

务中的实际影响,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经济法价值的最现实体现。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为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流转主要依托的就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资源。然而现实中,由于我国有效的市场信息机制的建构尚需时日,广大的农民工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电视、邻居与集市[5]。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流转缺乏对市场的理性认识,无论是选择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或者最终决定在家务农,更多的是靠同村的邻居或亲友提供的信息,这样选择打工目的地比较盲目,在遭遇了挫折与失败后,有的人对外出打工丧失了信心而选择了返乡,从而减少了部分流动的劳动力。“民工荒”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现行劳动力市场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直接体现。

2完善的经济法律规范是保证劳动力资源流转的核心和关键

劳动力资源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离不开经济法律规范的调整。经济法律规范是包括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行为、权益、责任等诸方面的合体,这些规范是保证经济法律秩序平稳运行的根本,而完善的经济法律规范是保证劳动力资源流转的核心和关键。

2.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存在是“民工荒”现象的基础要素市场运行中人的要素是最重要的,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政府、企业和农民工是产生“民工荒”现象的基础要素。

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但各地政府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未做到尽善尽美。

如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实际执行的效果就不完全相同。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在经济法律秩序和政府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相比较珠三角地区而言,政府的法治意识、人本观念更强。但是与珠三角地区一样,长三角地区由于过于注重生产效率,一定层面上也忽视了公平与秩序。

其次,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地区的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企业是经济法律关系中重要的主体,因为他们是劳动力要素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从“民工荒”到“失业潮”、“返乡潮”,再到“民工荒”、“加薪潮”,直接影响的都是企业的发展。作为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珠三角地区,众多的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往往都侧重于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大多数企业不重视建设企业文化,对农民工是用之则来,挥之则去,缺乏培养企业固定员工的长远的眼光。在经历了2004~2011年近8年的“民工荒”现象的起伏之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并作出正确的抉择。

最后,农民工作为“民工荒”现象中最重要的人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现行法律能直接规制和干预的。从20世纪80年代“民工潮”涌入珠三角,到现在已经30年过去,如今登上劳动力就业舞台的已经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据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

研报告》显示,目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在1.5亿农民工里已经占到了61%,总数约为1亿[6]。他们的权益诉求和人生目标与老一代农民工大相径庭;他们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对劳动力的流转产生重要影响,相比较于珠三角的传统管制,长三角地区的人性化管理和待遇水平对他们更有吸引力。这也是加剧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程度的重要因素。

2.2权益主体保障的缺失是“民工荒”现象产生的核心要素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经济秩序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现实中,为城市建设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农民工并没有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时常受到侵犯,如工资水平较低且时常被拖欠、超时工作相当普遍、劳动卫生安全保护不力、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和伤害、社会保障权利缺失、人格尊严受到侵犯等。“民工荒”的出现,正是基于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特点,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后的社会保障、就业制度、教育体制等缺失所致[7]。在长期的权益缺失的状态下,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能力不足,导致他们缺乏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而这恰恰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种利益诉求表达是政府制定决策、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对于长三角与珠三角而言,类似的状况都普遍存在。农民工为了改善自身经济状况而来到经济发达地区,但与流入地的城市居民相比,同等的劳动付出,农民工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病无所医,老无所养,同时还常常受到流入地居民的歧视,因而会产生严重的相对剥夺感[8],大

大削弱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吸引力。但在当前13亿多人口的大背景下,我国劳动力总量依然是过剩的,劳动力并非真的短缺,出现短缺的是价格低廉的劳动力[9]。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我国“珠三角”地区累积了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正是由低廉的农民工劳动力撑起了这些企业的天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1年发布的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6月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月均工资为1952.21元,低于“长三角”农民工月均工资2104.06元[10]。而这还是在“民工荒”现象出现后企业迫于压力加薪后的结果。事实上,在珠三角的有些地区,农民工的工资几乎十几年没有变化。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数据比较来看,长三角在工资报酬上具有相对吸引力。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这种吸引力也已经贬值。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虽有上涨,但其支出也同样增加了,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水准并没有整体改善。“民工荒”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愈演愈烈,恰恰暴露了长期以来在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农民无法真正融入城镇

生活的残酷现实。从经济权益角度寻求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建立以权利为基础的制度保障,是公正对待农民工、解决“民工荒”的必由之路。

2.3义务主体责任的缺失是“民工荒”现象产生的管理要素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效益[11]。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主要是指政府和企业。

政府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宏观调控、劳动力市场的构建、劳动力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是用工的直接主体,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工资待遇、工伤安全等是第一位的责任主体。“民工荒”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劳动力流入地的劳动保障、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劳动收入等条件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满足这些要求,不仅仅是劳动者提高个人素质就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社会整体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这种提高并不只是要由企业完成,同时也对政府部门服务于农民工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表面看,农民工择业时只看哪边工资待遇好,而实际背后考量的是劳动力流入地的义务责任主体的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目前我国农村还有1亿~1.5亿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劳动力还会是供大于求。但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劳动力资源紧缺的“民工荒”现象,这说明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地区,都存在政府责任淡薄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只是相比较而言,长三角地区整体要比珠三角地区完善。近年来的多项调查报告显示,从2001~2011年,珠三角地区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2007年《中国农民工蓝领报告》的调查显示,在长三角地区打工的农民工有72%希望继续留下来,而在珠三角地区这一数字为51.3%[10]。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过低的工资水平与社会治安状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工资待遇是农民工更换打工地点的最主要动机,总体上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于长三角地区,是导致农民工流向长三角的首要物质要素;但不可否

认的是,珠三角地区的整体治安状态不尽如人意也是导致农民工缺乏安全感的重要原因。在2011年大运会召开前期,深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诸多管制措施,其中有很多措施涉及到农民工,被社会舆论指责为缺乏社会公平。政府和企业义务责任的承担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趋势。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的治安要比珠三角地区好,使得农民工普遍认为生活安全感较强。

3经济法的平稳有序运行是保证劳动力资源流转的重要保障

经济法的运行涉及到经济法的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环节,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动态运行系统[2]。要保障劳动力资源的有效运行,也必须构建一个健全的动态运行系统。要从经济法视角研究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民工荒”现象,就必须研究上述要素的具体影响,把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规范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进行研究和

考察。

3.1政治参与缺失导致农民工丧失权益立法过程中的话语权提到立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级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是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现行选举制度的制约,农民工的实际政治参与能力和技巧,其中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与把握、制度选择与利用、程序掌控与调整等具体参与技能[12],还存在着欠缺。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缺失自己的代言人,丧失了话语权,就意味着现行立法中很难反映他们的

声音和愿望。尽管我国修订后的选举法赋予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平等的选举权和代表资格,但是对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选举权问题并没有作出规定,因此目前无论在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现状都不容乐观。尽管长三角地区较为注重农民工权益保障,但是在流动人口的选举权没有立法保障的前提下,农民工也无法行使自己的政治参与权。群体话语权的丧失,导致在现行有关农村劳动力资源流转的立法领域无法反映出农民工

群体的愿望。没有立法作为维权的前提和基础,农民工在综合衡量比较后,会有一定比例的人放弃外出赴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打工的机会,而留守本地就近从事相关工作。从人力资本长远发展的角度讲,不利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劳动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3.2长三角在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权益执法比较中优势凸显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理应选择一条制度与观念并进、立法与执法并重的路径,而在具体层面上则可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多组织参与,同时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全面渐进变革的方法[13],以实现农民工问题的有效解决。企业规模和性质是重要的组织特征,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劳资关系越规范,但是劳动控制过程也可能越严格;不同性质企业的管理模式、劳资关系取向可能不同,通常国有、集体或外资企业劳资关系较为规范[14]。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多在一些中小型私人企业工作,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完善,为获取更多利润,企业往往违背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单方面地压低工人工资和其他福利甚至是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从而引发劳资冲突[15]。以2008年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为例,据调查显示,长三角地区对《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力度明显高于珠三角地区,同时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也高出珠三角近5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地区中的江苏省劳动合同签订率最高,达到了78%。

3.3长三角与珠三角农民工维权成本与司法救济的综合考量司法环节是整个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在劳动力资源流转领域,司法的作用趋向于无形与隐秘。一个地区不公正的司法救济导致的结果虽然在短期内只体现在一个个独立的个案上,但是从长远看,损害的将是农民工群体外出谋生的热情和对该地区的恐惧情绪。由于我国在法律上缺少对罢工等劳资斗争方式的立法,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的劳资冲突主要以劳动争议仲裁、诉讼以及堵厂、堵路、静坐等显性形式表现出来[16]。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维权意识淡薄,法制观念错位,当发生权益受损时,有些农民工个体采取极端的跳楼、自杀及暴力报复等方式来进行维权,有的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甚至失去生命,付出沉重的代价。而相比较而言,长三角地区的省市政府部门对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加工制造、建筑、铁路、水利等施工单位和餐饮服务部门,以及其他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工商户,长期以来作为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劳资纠纷的检查重点[17],尽管也发生过个别恶性讨薪事件,但是通过切实加强行政司法工作联动,依法快速查处涉及拖欠工资问题的举报投诉案件,从总体上保证了对农民工劳资纠纷的及时解决,降低了农民

工的维权成本,从而让农民工在心理上产生了相对安全感。

4结语

从经济法视野剖析对比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将为我国“民工荒”问题的破解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等所有资料的流动都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完善的经济法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从经济法本体、经济法价值、经济法规范、经济法运行等角度透视劳动力资源流转中的“民工荒”现象,比较分析长三角与珠三角“民工荒”现象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对于实现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运行秩序,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庆年.经济法律通论[m].江苏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守文.经济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春林.发达国家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3):44-47.

[4]“珠三角民工工资不如长三角”的隐忧[eb/ol].http://www.zjgdaily.com.cn/html/2006-05/18/content80789.htm.2006-5-18.

[5]谭英.农民市场信息获取与发布的不对称性分析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8(6):68-73.

[6]cctv经济半小时专栏.再访民工荒:年轻农民工的新思想[eb/ol].http://finance.sina.com.cn/g/20100403/21597689103.shtml,2010-4-3.

[7]黄湘燕.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1):10-15.

[8]王春林.农民工相对剥夺感产生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180-6181.

[9]司建楠.民工荒凸显城乡二元结构缺陷[eb/ol].http://www.cinn.cn/wzgk/cyl/203401.shtml,2010-4-28.

[10]曾实.珠三角对外来工吸引力渐失[eb/ol].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cnpol/pages3/cnpol101109h.shtml,2010-11-09.

[11]姜瑞林,肖可义.经济法视角下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对策[j].农业经济,2009(9):62-63.

[12]牛玉兵.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参与能力[j].安徽农业科学,2010(17):9301-9302.

[13]牛玉兵.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制度变革与路径选择——兼

评《山西省农民工权益保护条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4-38.

[14]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1(4):164-184.

[15]刘林平,雍昕,舒玢玢.劳动权益的地区差异——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外来工的问卷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2011(2):107-123.

[16]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7]黄红芳.江苏省加大力度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eb/ol].http://news.eastday.com/m/20100208/u1a5009296.html.2010-02-08.

长三角与珠三角在竞争中合作(共3篇).

长三角与珠三角在竞争中合作 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两架“主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然而,两地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要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不但要在区域内打破地方壁垒,更要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一面是资源在大市场无形之手作用下合理配置,另一面是两大经济区域间不声不响地“别苗头”,两个“三角”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民企“联姻”:“自由恋爱”好热闹 来自江苏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来自广东南海、顺德、东莞、中山的300多名青年企业家会聚江苏江阴,召开了一场“苏粤4+4青商合作联盟峰会”。在与会的企业家眼里,这是一场两大三角洲民营企业“相亲”的盛宴。南海蒙娜丽莎集团董事长张旗康对江苏企业的“大家风范”赞不绝口。他说:“在广东,同业企业间相互防范、保密,而我每次到江阴,合作企业都欢迎我参观最核心的生产车间,在技术合作方面也绝不藏私。与这样实力与诚意兼备的企业合作,一定会带来‘双赢’。”江苏双良集团董事长缪志强说,广东企业家敏锐的市场嗅觉、超强的品牌意识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他的尊重,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这种“相亲”给与会的两地企业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数十个具体的合作项目和合作意向,“了解、合作、联盟”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事实上,两大三角洲民营企业的具体合作由来已久,其中最经典和最成功的,莫过于家电巨头苏宁电器与“顺德制造”间的“战略联盟”。 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根据市场原则选择合作伙伴。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彪教授说:“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翼’,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微观经济互动必然会越来越频繁,合作必将越来越多,这是大市场背景下的必然。” 服务业:香港与上海的市场角力 小家电“巨头”广东东菱凯琴集团在广州召开供应商大会,要求供应商积极参与有毒有害物质控制解决方案,以建立符合欧盟环保指令要求的绿色供应链机制。提供这项“生产者服务”的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在苏州、总部设在上海的合资企业。 在传统上,“香港-深圳-广州”轴线才是珠江三角洲的生产者服务中心,金融、外贸、技术、法律、物流莫不如此。这条轴线甚至还向包括长三角在内的中国广大区域辐射,一向是“中国制造”最重要的服务中心。UL美华的这单业务无异于上海“生产者服务商”从以香港为代表的“珠三角轴心”虎口夺食。

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张赛飞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城市、产业和市场三大集群,进入工业化成熟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分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留在上海,劳动密集的工业则到苏州、昆山等地区。这两个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城市配套设施齐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客观评价两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并通过比较,以求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的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与指标选取。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经济的相关理论,选取综合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交通运输、对外经济、财政收入、人均收入7个分指标中11个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指标(GDP总量、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运量、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借助于一定的数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出各城市若干个综合指标得分,再加以累计,从而得出各城市在经过数量模型计算后的排序情况。这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利用2001年的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地评价长江三角洲15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珠江三角洲9城市(广东、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主成分分析的计算。 (1)计算由Yij构成的数据阵Y的相关阵R,R=(X’Y)/N。 (2)计算相关阵R的特征值,并将其由大到小的顺序列成λ1≥λ2≥λ11,同时求出它们相对应的特征向量。 (3)计算各指标的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公式如下,结果如表1。可以看出,当K=2时,其累积贡献率达87.44%,因此,取前两个主成分,记为P1、12。 (4)计算由F1、12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的因子载荷阵和主成分得分系数,公式如下,系数如表2所不。 二、24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实力比较。 城市经济实力总排名中位于前12名的两地区各占一半,即上海、深圳、广州、东莞、苏州、杭州、佛山、珠海、宁波、无锡、南京、中山。在珠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3位的东莞排在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中排名第2位的苏州之前。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强。深圳、广州、东莞在24城市中排名居于前列。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李江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珠江三角洲地图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9市: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市 ●惠州市: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 ●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部分)、四会(部分) ● 4.1万平方公里, 占广东省23.2% ●2306.6万户籍人口, 占广东30.8% ●另1700万外来人口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由农业社会 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传统农业社会, 鱼米之乡文物 ●1979年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 ●充分发挥面临港澳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文优势 ●敢闯实干,开拓创新, 成就显著 ●1980—2000年,GDP年均增长16.9% ●平均增速高于全国( 9.6%)和广东(13.8%)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厚实基础 珠江水上人家咸水歌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 五十年代的水壶 五十年代沿街卖云吞的担挑 ●2001年GDP10648亿元, 财政收入1161亿元 ●占全省比重:从1980年40.7%和59.9%, ●增大到2000年的69.6%和65.8% ●人均GDP27863元(=3300美元) ●全国水平的3.85倍, 全省水平的2.16倍 ●跨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线2990美元)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39.64亿元 ●占全国10.3% (人口占全国1.8%)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珠三角支柱产业之一 ●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密集带 ●集中全省85%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集中全省90%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家国家级高新区: 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珠海 ●3家省级高新区: 江门、东莞、肇庆 ●“九五”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64亿元, ●占全省9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16%,高于全省的14.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5亿美元, 占全省96% 珠三角家电比重 3.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形成 ●2000年工业总产值10571亿元,占广东84.7%。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 占工业比重52.9%●三大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 比重下降到17.3% ●大中型企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8.7% ●2000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珠三角有23家,前10名有2家。 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良好,“三高”农业生产结构确立 ●农、林、牧、副、渔业比重 ●1995年41.0:1.5:25.0:4.5:28.0 ●2000年37.2:1.5:22.4:5.2:33.7 ●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由1995年的61:39调整为55:45 ●以畜牧、水产为主导,“三高”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结构已经确立●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初见成效 农业重点工程建成投产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一、二期工程 ●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新会现代农业基地 ●东莞绿色世界 ●番禺鱼窝头水稻生产现代化示范区 ●花都南方花卉中心 ●从化从玉蔬菜基地 ●深圳畜牧业及蔬菜、水果现代化示范区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业制作也很发达。珠三角是轻工业生产模式,以服装等轻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比较研究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和与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与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 2002年两地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8%,实现出口占全国的63%,完成投资占全国的23.9%,实现消费占全国的26.7%。 一、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各项洲经济指标的比较 1)经济总量:长三角比珠三角对全国贡献率高9.4个百分点 2002年,长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41.62亿元,比2001年净增2160.6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7%,比2001年提高1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36.18亿元,比2001年净增1013.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3%,比2001年提高0.4个百分点。总量上,长三角地区是珠三角的整整2倍,对全国的贡献长三角地区也比珠三角地区高了9.4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上,两个地区2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可比价增速达到了两位数,长三角地区15城市的可比价增速差距不大,最快的是苏州市为14.5%,最慢的是上海为10.9%,高低落差仅为3.6个百分点,

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差异比较研究

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差异比较研究 经历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和环渤海湾经济区域。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虽说这两个区域都很发达,但是它们的经济有相当大的区别。在本文章,我将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差异进行一下比较。 1.从经济地理概况来看: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市、惠州市(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部分)、四会(部分));而长三角区域有十六个城市,分别为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台州(2003年新加入)。长江三角洲位于大陆海岸线中部,区域面积99687平方公里,人口7504万,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大陆海岸线南端,区域面积41698平方公里,人口2910万,是中国大陆第二大三角洲。以人均指标考量,2000年,长江三角洲人均GDP1834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967元163.3%,珠江三角洲人均GDP3199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9.16%,珠江三角洲又比长江三角洲高出74.39%,占有明显优势。而长江三角洲因区域面积广、人口多,所以经济规模较大,区域内经济成长的潜在能力和前景应优于珠江三角洲。就更大范围的流域经济增长的潜质而言,长江流域更胜出珠江流域一筹。由表二可见,因为长江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远大于珠江,航道里程也超出珠江甚多。何况,长江黄金水道与东部黄金海岸在大陆上形如英文的“T ”字,长江三角洲正好位于长江出海口与东部海岸线中端的黄金交汇处,是大“T ”字的结合部,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以至有人构想:以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身,重庆为龙尾,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经济圈为两翼,一气贯通之日,便是巨龙腾飞之时。 如果由此得出增长潜力珠江三角洲不如长江三角洲的结论,仍然未免失之主观,因为潜在优势未必一定能变为现实优势,何况区域发展并非仅仅由经济地理条件决定,还需要其他许多条件配合。 2. 从综合实力来看: 珠三角的经济高速增长,由农业社会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传统农业社会到1979年改革开放,它充分发挥面临港澳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文优势,珠三角的人们敢闯实干,开拓创新, 成就显著;从1980—2000年,GDP年均增长16.9%,平均增速高于全国( 9.6%)和广东(13.8%) ,2001年GDP10648亿元, 财政收入1161亿元,占全省比重:从1980年40.7%和59.9%,增大到2000年的69.6%和65.8% ,人均GDP27863元(=3300美元) ,是全国水平的3.85倍, 全省水平的2.16倍,跨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线2990美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39.64亿元,占全国10.3% (人口占全国1.8%),这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厚实基础。 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经济总量一直名列全国前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GDP总量54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1 %,到2002年GDP总量达19983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9.5%,所占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人均GDP从1978年的800元提高到2468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从1978年的2.11:1上升到3.08:1。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的259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4129亿元,年均增长12.2%,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近几年又稳步提高,2002年达到21.8%。长三角地区不仅财政收入增长比率较高,运行质量也较好,从宏观经济效益指标看,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高于全国,2002年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珠三角资源有限,腹地狭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珠三角的长远发展。珠三角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依赖周边的市场。珠三角的生命力取决于腹地,取决于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广东省要加快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发展步伐,就更要重视统一市场的战略作用。珠三角、大珠三角向周边省份的辐射过程中,产业是一步一步扩散的,对带动省内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也很有好处。 关键词:辐射理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一、辐射理论的概念 辐射理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辐射理论的特点 经济辐射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经济辐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对外开放和资源自由充分流动。 2、双向辐射,缩小差距。在经济辐射中,发达国家(地区或城市)与落后国家(地区或城市)存在着互相辐射。前者向后者传递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本、管理经验、信息、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括方式等;后者向前者提供自然资源、人才、市场等。由于前者向后者传递了先进的生产资源,通过接触能够缩小两者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3、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其距离有关。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或城市)对落后国家(地区或城市)的辐射距离越近关系越好,其辐射越充分、辐射的速度越快,辐射的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4、经济辐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即经济辐射是通过交通、信息和各种关系进行的。 5、经济辐射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效应。 6、经济辐射的方式主要有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三、珠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一)中心城市的定义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指标。 (二)珠三角范围 1994年10月,广东省政府提出了“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珠三角经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珠三角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惠州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和肇庆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高要市、四会市),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2%,占全国总数的0.4%。2009年,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4634万人,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9.8%。 为了便于分析,上文所指的包括在珠三角经济区内的惠州与肇庆的部分县区的各项统计数据,分别取其所在的地级市数据代替。因此本文以下所指的“珠三角”是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之和。 (三)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分析 1980-2010: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扩张迅速,不断将其周边区域纳入建成区范围。同时,东莞、佛山等次中心扩张迅速,不断在城市周边设置新的开发区和

京津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

京津冀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 京津冀地区处于我国三个“增长极”所在区域之一,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域的国土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7%。2012年常住人口10770万人,占中国内地总人口的7.95%;地区生产总值5726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3%。 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一直是学界讨论的议题,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京津冀地区都市圈和城镇化的发展。 人口城镇化水平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为56.23%,比全国平均水平(49.68%)高出6.55个百分点。尽管区域内坐落着北京和天津这两个超级都市,但是其城镇化率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59.49%)。从跨省区域的范围看,京津冀的城镇化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位于长三角地区(65%)、珠三角地区(66%)和东北地区(57.19%)之后。 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城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北京和天津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高达85.96%和79.44%;另一方面是河北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43.11%,低于全国水平。这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失衡,这种失衡不仅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影响到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整体进程。 人口城镇化的结构特征 城镇化进程不仅有水平的变化,还有结构的变化,后者是深入了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内在特点的关键所在。所谓城镇化结构,是指人口在城市和小城镇这两类不同形态区域之间的分布,以及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分布。从全国来看,城镇人口中的六成居住在城市,有四成居住在小城镇。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中居住在城市的比例达到了66.1%。但如果仅就河北而言,其城镇人口的分布格局则正好相反:54.43%的人居住在小城镇。这种分布格局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相同,如安徽、湖南、江西、广西、云南、西藏、广西、贵州和四川等。但河北的区域主要在华北平原,地形等自然条件显然比中西部省份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可见河北的城镇化结构不尽合理。 京津冀城镇人口分布的另一个特点是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两个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及人口超500万的石家庄市,三个城市的人口之和占京津冀全部城镇人口的54.9%。而仅就河北而言,有超过50%的城镇人口集中在3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京津冀地区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仅吸纳了该地区9%的城镇人口,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分别吸纳了本区域18%和11%的城镇人口,可见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的聚集程度大大高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城市是人口城镇化的载体,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京津冀地区总共有35个县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包括2个直辖市、1个省会城市、10个地级市和22个县级市。如果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京津冀地区一半以上的城市是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10-05-06T12:04:34.420Z 来源:《城市观察》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顾涧清 [导读] 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 摘要: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两个区域城市群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它们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特征,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不仅可以为进一步推进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对加快形成我国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大城市群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 珠江和长江两个三角洲都位于西太平洋边缘的中纬度地带,其发育和形成有许多共同性,但毕竟两河所处的流域面积等自然地理要素是不同的,这又造成两个三角洲发育特征上的差异。对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比较,有助于进一步对两个三角洲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珠江和长江入海后,水面比降迅速减小,在径流、波浪、潮汐和流场系统等相互作用下,大量泥沙在河口区有规律堆积,形成了相对不同的三角洲。 两个三角洲都有着相似的发育过程,都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水资源、基本构造和气候上也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地形地貌不同、发育程度不同而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珠江三角洲的地貌形态不规则,发育程度也相对较低;在气候和生态方面,两个三角洲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两个三角洲在入海口的地形地貌有明显不同,珠江三角洲以基岩海岸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已多是淤泥海岸了,这使得建港条件发生差异。从自然地理条件看,虽然两个三角洲都是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但是两个三角洲在全国形成的辐射面却是不同的,珠三角偏居南方一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处于广东省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区;而长三角则地扼大陆的中东部,是由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它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容易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深入进行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有助于研究两个三角洲城市群进程,有助于对两个三角洲的城镇形态进行比较,当然在这里还主要是提出问题。 二、两个三角洲主要经济地理特征的比较 虽然港澳在自然地理上同属珠三角,但是要将两个三角洲主要经济地理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还是要将广东与港澳分作不同的经济区域进行研究为宜,否则,在三大产业比例等方面还是难以比较。珠三角的经济区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99600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 两个三角洲都具有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都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开放门户和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能最足的区域。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长三角和珠三角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走势,两个三角洲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资料显示,2005年双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202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的28.4%。但是任何区域经济增长的轨迹,都与本地区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和人文资源相联系,两个三角洲内部和外部特征上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珠三角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量虽然不如长三角,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比长三角要高;从经济结构上分析,两个三角洲的三大产业结构基本相同,总体上呈“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相对而言,珠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更高,但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快。珠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比1993年呈上升趋势,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基地。 三、两个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进程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涌现出一批规模不等、水平各异的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是两个突出典型,代表着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水平,具备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的条件和潜力。一般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小城市独立发展、大都市区发展、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等阶段,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双中心的珠三角大城市群,已经呈现出大都市连绵区的初步形态。 在80年代中期,珠三角区域的建制镇不到200个,而到2008年,平均每个市县有20多个建制镇,城镇密度达100个/平方公里,珠三角整体城镇化水平达到8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珠江三角洲以镇为主体的城市群进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由铁路、公路、河道、港口等交通要冲牵动发展起来的城镇;二是以工业小区为主体形成的新城镇;三是以专业市场、综合市场为主导的商贸型城镇。2008年,国务院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更直接以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为目标。 长三角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条件较好,发展相对成熟,因而城市群的规模相对也比较大。2000年的“五普”数据显示,长三角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63%,高于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从城市群内部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城市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发展也比较合理,大多数城市沿江、沿线(铁路轴线)分布,形成分工有序、联系紧密的城市走廊,城市群的整体效应较好。 将两者的城市群进程再作进一步比较:一是珠三角的区域规模、城市群规模都相对偏小;二是长三角城市群的规模虽然较大,但从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上看,长三角还不如以珠三角香港与广州两极拉动的水平高,大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改造和提高环境质量;三是两个三角洲城市群的现状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分布和城乡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机场、港口、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区域布局仍然不够合理,一些地方严重损耗自然资源,并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等等。 因为长三角具有南北居中的得天独厚区位条件,长三角城市群有可能率先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发展后劲将强一些,发展空间也会大一些;珠三角虽然也具有江海交汇并通过香港更好连接世界的区位条件,但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吸引外资速度已经开始慢于长三角城市群。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对珠三角城市群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失去信心,因为以香港和广州为双国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04经济学2班 贺小舟 3104004366 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一个规模化时期。有学者对我国125个城市行政区进行测度后认为,我国现有城市群17个,其中,特大城市群1个(即沪宁杭城市群),大城市群4个(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鲁中南、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从都市圈划分的国际标准来看,目前中国由城市群发展成为都市圈的并没有几个,真正称得上大都市圈的只有3个:长三角、京津唐和大珠三角都市圈。因而了解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对于我国都市圈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大都市圈发展概况 (一)长三角大都市圈 长三角大都市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居中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与杭州湾沿岸,以上海市为中心,包括江苏省南部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及南通等8个地级市,浙江省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及舟山等6个地级市,另外还有43个大、中、小城市以及540多个建制镇,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O%。人口7861.4万,占全国总 人口的6.1%。 1.自然条件优越,各类资源丰富 长三角大都市圈地处太平洋沿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降水丰富,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河湖纵横,水网密布,属“水乡泽国”;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土壤肥沃、农业、运输和城市建设条件较好;该大都市圈开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旅游资源丰富,如“六朝金粉地”的南京、“人间天堂”的苏州和杭州、太湖之滨的无锡、鲁迅的故乡绍兴、中国革命启航处的上海和嘉兴。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江海交汇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网络发达

中国三大经济圈: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

中国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比较 中国三大经济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主要是京津冀都市圈,而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本期专题为您比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经济圈的发展情况。中国三大经济圈基本情况珠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圈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 行政区类别:地区、都市圈、城市群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面积:5.6万平方公里 城市经济圈: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江门、中山、东莞、汕头。 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

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方言:粤语、客家语、福佬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三角经济圈 地理位置: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 行政区类别:经济区 所属地区:华东地区 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 城市经济圈:是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下的30个城市。 地位: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方言:吴语、江淮官话、中原官话、闽南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环渤海经济圈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环绕着渤海全部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 行政区类别:经济合作区域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环渤海地区 面积:51.8万平方公里 城市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地位: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方言: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 珠三角VS长三角VS京津冀一、产业结构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多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些年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长三角】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引领“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均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特征。 【京津冀】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为主,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二、竞争力 【珠三角】制度竞争力最高。广东步入是改革开放之“先河”,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李江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珠江三角洲地图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9市: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市 ●惠州市: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 ●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部分)、四会(部分) ● 4.1万平方公里, 占广东省23.2% ●2306.6万户籍人口, 占广东30.8% ●另1700万外来人口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征 1.经济高速增长,由农业社会 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传统农业社会, 鱼米之乡文物 ●1979年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 ●充分发挥面临港澳的区位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文优势 ●敢闯实干,开拓创新, 成就显著 ●1980—2000年,GDP年均增长16.9% ●平均增速高于全国( 9.6%)和广东(13.8%)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厚实基础 珠江水上人家咸水歌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 五十年代的水壶 五十年代沿街卖云吞的担挑 ●2001年GDP10648亿元, 财政收入1161亿元 ●占全省比重:从1980年40.7%和59.9%, ●增大到2000年的69.6%和65.8% ●人均GDP27863元(=3300美元) ●全国水平的3.85倍, 全省水平的2.16倍 ●跨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线2990美元)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39.64亿元 ●占全国10.3% (人口占全国1.8%)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珠三角支柱产业之一 ●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密集带 ●集中全省85%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集中全省90%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家国家级高新区: 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珠海 ●3家省级高新区: 江门、东莞、肇庆 ●“九五”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64亿元, ●占全省9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16%,高于全省的14.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5亿美元, 占全省96% 珠三角家电比重 3.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形成 ●2000年工业总产值10571亿元,占广东84.7%。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 占工业比重52.9% ●三大传统产业: 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 比重下降到17.3% ●大中型企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8.7% ●2000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珠三角有23家,前10名有2家。 4.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良好,“三高”农业生产结构确立 ●农、林、牧、副、渔业比重 ●1995年41.0:1.5:25.0:4.5:28.0 ●2000年37.2:1.5:22.4:5.2:33.7 ●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由1995年的61:39调整为55:45 ●以畜牧、水产为主导,“三高”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结构已经确立 ●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初见成效 农业重点工程建成投产 ●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一、二期工程 ●广东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新会现代农业基地 ●东莞绿色世界 ●番禺鱼窝头水稻生产现代化示范区 ●花都南方花卉中心 ●从化从玉蔬菜基地

关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比较

关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比较 (朱建华2010160142)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相同的地方,同时亦有各自的特点。以下仅从区位、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以及限制因素几个方面来分析三个经济圈的异同,为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区位 三大经济圈都处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同时又是内陆与外界交往的枢纽地区。均有优良的港湾,对外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珠三角是华南地区的门户,长三角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出海口,渤海湾则是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出海口。而且三个地区的海洋经济都比较的发达,都是本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在未来的经济的发展中,海洋经济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珠三角 珠三角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毗邻港澳,三地陆路相通,海陆相联。珠三角是著名的侨乡,从而为吸收外来资金、技术、设备、智力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珠三角地处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从历史来看,珠江三角洲是国家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商品经济最活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外向型的经济高度发达,出口增长型的经济是本区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深圳,珠海,汕头以及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带动了珠三角的发展,同时,珠三角毗邻港澳,有利于发挥其信息优势和侨乡众多的人文优势,加上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廉价且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促进了珠三角的快速崛起,这也是珠三角能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原因。如今,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加快,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构成了大珠三角。三地各有优势,互补性极强,经济联系紧密、分工明确。传统的珠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基础,同时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移,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指向型转移;香港则发挥其在金融、物流等服务业上优势;澳门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三个地区密切合作,各有分工,加快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泛珠三角区域”的提出,将湖南,广西等内地省份拉入区域经济发展圈,该区域内产业结构差异明显,经济结构呈梯级分布,互补性强。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具备世界竞争力,广东拥有极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内地省份拥有辽阔的腹地和丰富的资源以及科技人才优势,发展潜力大,通过地区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有利于将泛珠三角区域的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有利于加快形成亚太地区的贸易枢纽以及中国的出口生产基地。 长三角 长三角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两条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具有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 (1)资金、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相匹配的要素组合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对资金、高素质劳动力、高新技术等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成为人口流动、资金融通、技术交易、商品流通和中枢管理等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地。如上海市正朝着国际资本集散中心、国际国内的投融资中心、金融活动的交易中心、金融信息中介服务中心的目标迈进。江苏省则以吸引外资居国内前列而著称,浙江省以民间资本充裕和民营经济发达而闻名。 (2)发展腹地深、增速快、后劲足的经济成长优势 长江流域经济带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成长的空间依托和支撑。区域内资源丰富,开发潜力

珠三角和长三角投资环境比较

珠三角和长三角投资环境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促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 列的优惠政策,这两个区域也在改革和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获得快速 发展,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大经济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各有优势,也存有一些不足之处,接下 来将主要从经济、基础设施、文化等七个方面对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投 资环境实行比较分析。 1相关概念介绍 1.1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简介长江三角洲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浙江省的7个城市以及江苏的8个城市,即由上海、宁波、杭州、湖州、嘉兴、台州、绍兴、舟山以南京、常州、苏州、无锡、扬州、 南通、泰州、镇江这16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圈,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04%。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几个县级市,主要由14个城市组成。珠三角临近港澳,土地面积约为4.1 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43%。 1.2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围绕投资者和投资项目存有和发展,并 且足以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生态和社会条件构 成的总称。包括经济状况、社会政治环境、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2投资环境比较 2.1经济环境投资者对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实行考察时,首先注重 的就是地区的经济环境,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和投资资金的获益 水平密切相关,而投资者实行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从经济总量来看,在2013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生产 总值约为97760.48亿元,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 产总值约为53060.48亿元。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要远高于 珠三角地区。可见长三角的总体经济规模比珠三角大,这也和长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知识要点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 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2.位置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 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该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 (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这里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3.发展成果: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4.主要城市及发展 (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④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⑤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 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联系密切,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本区的温度带是亚热带,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熟制是一年三熟。 3、深圳和珠海分别与香港和澳门相邻。 4、这里因物产丰富的美称有“鱼米之乡”,“桑蚕之乡”,“蔗糖之乡”,“果蔬花木之乡”。 5、我国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其中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深圳、珠海 6、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自然因素有:①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联系密切;②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③气候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水资源丰富。人为因素有:①政策具有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②是我国侨乡之一,利于吸引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投资;③本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充足。 7、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两者的关系是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实现经济共同发展。 8、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

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9、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10、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利润低,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11、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三来一补”的生产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补偿贸易。 12、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全部进口材料加工出口向逐步采用国产原料加工出口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 13、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14、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