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4)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4)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4)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

3.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

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

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

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开业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

11.3 角得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注意

1.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第十二章轴对称

轴对称

12.1.1 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作对称轴图形

12.2.1作轴对称图形

1.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3.如何做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对再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同样,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

12.2.2用坐标表示对称轴

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中,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可以很容易地在平面直角坐标中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由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

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等腰三角形

12.3.1 等腰三角形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一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性质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或中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底角到一腰的距离.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12.3.2等边三角形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于60°.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

注意

1.(x,y)关于原点对称(-x.-y)

关于x轴对称(x,-y)

关于y轴对称(-x,y)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第十三章实数

13.1平方根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3.2立方根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2.一个数的a的立方根,用符号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是被开放数,3是根指数。

13.3实数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2.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3.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实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正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0

负实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

4.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5.数a的相反数是-a[a为任意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注意

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4.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

5. 0,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6.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变量与函数

14.1.1变量

1.在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始终不变的是常量.

14.1.2函数

1.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14.1.3函数的图象

1.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边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

14.2.1 正比例函数

1.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一个数字与一个自变量的积的形式]

2.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4.2.2 一次函数

1.形如y=kx+b[k,b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

14.3.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1.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用函数图象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x+5=17]

解:原方程化为2x-12=0

画出y=2x-12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直线y=x-12与x轴的交点为(6,0)

所以x=6

14.3.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为ax+b>0或ax

+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做: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用函数图象看一元一次不等式[5x+6>3x+10]

解1:原不等式化为2x-4>0

画出函数y=2x-4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当x>2时直线y=2x-4的图象在x 轴上方

所以不等式2x-4>0的解集为x>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

解2:画出函数y1=5x+6,y2=x+10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当x>2时,直线y1的图象在y2的上方,即y1>y2

所以不等式5x+6>3x+10的解集为x>2

14.3.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一般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综上所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密切的联系。

用函数图象看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原方程组化为{[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

画出函数 和 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直线 与 的交点为(1,1)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1,y=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x=1,y=1

14.4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注意

1.常量和变量相对而言,不是永远不变的.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

3.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4.选择方案.

5.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整式型 y=3x+1──全体实数

(2)分式型 11+=

x y ──使分母不为0 (3)根式型2-=x y ──使被开方数非负

(4)综合型2

12--=x x y 6.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

7.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

15.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整式乘法

(1).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5.1.2 幂的乘方

(1).(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

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5.1.3 积的乘方

(1).(ab)n=a n b 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5.1.4 整式的乘法

(1).ac5·bc2=(a·b) ·(c5·c2)=abc5+2=abc7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m(a+b+c)=ma+mb+mc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a+b)(m+n)=am+an+bm+bn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乘.

乘法公式

15.2.1 平方差公式

(1).(a+b)(a-b)=a2-b2

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15.2.2完全平方公式

(1).(a±b)2=a2±2ab+b2

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2)运用乘法公式计算,有时要在式子中添括号,即:a+(b+c)=a+b+c或a-(b+c)=a-b-c。反过来,就得倒添括号则:a+b+c=a+(b+c)或a-b-c=a-(b-c)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负号。

整式除法

15.3.1 同底数幂的除法

(1)a m÷a n=a 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a0=1[a≠0]

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15.3.2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5.4因式分解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1.(x+p)(x+q)=x2+(p+q)x+pq

2.x3-y3=(x-y)(x2+xy+y2)

15.4.1提公因式法

多项式ma+mb+mc 它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由m(a+b+c)=ma+mb+mc,可得ma+mb+mc=m(a+b+c).这样就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的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提公因式法.提取:数字是各项的最大公约数,各项都含的字母,指数是各项中最低的.

15.4.2公式法

公式法.

①a2-b2=(a+b)(a-b)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②a2±2ab+b2=(a±b)2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注意

1.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时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函数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 :-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Q k 360Q G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 Q k 360,+180Qa ck 360 +270,k^ Z )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 G k 360’+270*a vk 360 +360,k 7)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k 180,k Z )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叫口 =k 180 +90,k = Z )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a a = k 90, k € Z} 3、 与角a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P|P =k 360° +a ,k € Zl 4、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弧度. 5、 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口所对弧的长为I ,则角a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叫=-. r 6、 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 -360 , 1 , 180 57.3 . 180 I 兀丿 ? (。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I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I = r 。, C = 2r + 1 , S 」lr =丄卜 2 2 :-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r r = x 2 y 2 0,贝U sin = — , cos : =- , tan : = — x = 0 . r r x 9、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 第三象限正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 7、若扇形的圆心角为 8、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 y 」 L

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范文一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4)班的数学课,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和在自身的努力下,不断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体会: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1)课前准备: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部分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今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三角函数 1、任意角①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②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10、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八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八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本人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符号表示:a+b>c ) (2)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符号表示:a-b

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α为第几象限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2020年度八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度八年级数学教师工作 总结 Summary of the work of eighth grade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2020

2020年度八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八年级两个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本学期本人共制作多媒体课件30个),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非常详细)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四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 ???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2、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 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叫做轴线角。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 36036090,k k k αα?<

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2||2 1 21r lr S α=== 5、三角函数: (1)定义:①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u 那么v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 v ; u 叫做α的余 弦,记作cos α,即cos α=u ; 当α的终边不在y 轴上时,u v 叫 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 即tan α= u v . ②设α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 是(),x y ,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 0r OP r ==>, 则sin y r α= ,cos x r α=,()tan 0y x x α=≠ (2)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口诀:第一象限全为正; 二正三切四余弦.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sin x y + + _ _ O x y + + _ _ αcos O αtan x y + + _ _ O

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和分式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数学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求会的题型:①数三角形的个数方法:分类,不要重复或者多余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角平分线(2)中线(3)三角形的高 (1)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于一点——三角形的垂心 (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的高的交点分别在哪里,会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于一点——三角形的重心 性质: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于一点——三角形的内心 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线段;角的平分线是条射线。 3、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4、三角形的表示: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三边不相等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两个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就是: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a,b,c,则a+b>c 或c-b<a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给出三条线段的长度或者三条线段的比值,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最小边+较小边>最大边 ②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方法:第三边长度的范围:a-b<c<a+b ③给出多条线段的长度,要求从中选择三条线段能够组成三角形(不重不漏)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8、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判定: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9、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10、凸多边形: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如果整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则称为凸多边形,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二章勾股定理、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 b 2=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 b c 弦股 勾 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 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 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勾股定理和 平方根 勾股定理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近似数、 有效数字 判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验证 定义、性质 开平方运算 开立方运算 定义、性质

八年级数学工作总结8篇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工作总结(一):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42)班数学教学工作。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已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我遵纪守法,用心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教材,探索教法,用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人常说:功在课前,因此我在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资料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资料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3、多听课、讲公开课。 在听和讲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很多适合自己的东西,也能够暴露一些自己平时感觉不到的问题,这是我到实验中学来后最深的体会。使我对以后的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 4、作业及时批改, 对于作业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作业是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反馈当天所学资料的最好方法,因此作业务必勤批改并做到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上)(含思维导图)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

(2)提负号; (3)全变号; (4)换元; (5)配方; (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 (7)灵活分组; (8)提取分数系数; (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 (10)拆项或补项.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初二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数学期末知识点回顾 分式 知识要点 1.分式的有关概念 设A 、B 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 B A 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 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 2、分式的基本性质 ,M B M A B A ??= M B M A B A ÷÷=(M 为不等于零的整式) 3.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类似). bd bc ad d c b a ±=± (异分母相加,先通分); ;;bc ad c d b a d c b a b d ac d c b a =? =÷=? .)(n n n b a b a = 4.零指数)0(10 ≠=a a 5.负整数指数 ).,0(1 为正整数p a a a p p ≠= - 注意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n n n mn n m n m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a a a a ==≠=÷=?-+)(,)(),0(, 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也就是上述等式中的m 、 n 可以是O 或负整数. 6、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7、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1. (-5)0 =_____; 2. 3-2 =________;3. 当x_________时,分式 1x+1 有 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 秋 季 学 期 数 学 教 学 工 作 总 结(上)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徐龙峰2018.1.2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63、164班的数学教学,细细品味,过去这一学年里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又浮上心头来,使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在教学期间,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63、164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空间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十分弱,特别是几何题目,和函数部分,因式分解很大一部分学生做起来都很吃力。从平时模拟测试考的成绩来看,及格分以上的没有,但20分以下的却有很多人,还有一部分主要集中在20—30分,个位分也会有几人,贫富差距非常大,差生面广是这两个班数学学科的一个现实状况。 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学年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与得失写出来,认真思索,力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书店等地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知识点归纳 第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角的概念:角的定义,角的三要素,角的分类(正角、负角、零角和象限角),正确理解角,与角终边相同的 角的集合 } {|2,k k z ββπα=+∈ , 弧度制,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弧长l r α=、扇形面积2112 2 s lr r α==,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 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的距离是 22r x y =+(r>0),那么角α的正弦r y a = sin 、余弦r x a =cos 、正切x y a =tan ,它们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1.平方关系: 22sin cos 1 αα+= 2. 商数关系: sin tan cos α αα = 3.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 余弦 正切 第二、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 基础知识:1、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1-1 y=sinx -3π2 -5π2 -7π2 7π2 5π2 3π2 π2 -π2 -4π-3π -2π4π 3π 2π π -π o y x 1-1y=cosx -3π2 -5π2 -7π 2 7π2 5π2 3π2 π2 -π2 -4π-3π -2π 4π 3π 2π π -π o y x

2、熟练求函数sin()y A x ω?=+的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中心等 ,会用五点法作 sin()y A x ω?=+简图:五点分别为: 、 、 、 、 。

3、图象的基本变换:相位变换:sin sin()y x y x ?=?=+ 周期变换:sin()sin()y x y x ?ω?=+?=+ 振幅变换:sin()sin()y x y A x ω?ω?=+?=+ 4、求函数sin()y A x ω?=+的解析式:即求A 由最值确定,ω有周期确定,φ有特殊点确定。 基础练习: 1、tan(600)-= . sin 225?= 。 2、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圆心角是1弧度,则扇形的面积= cm 2 . 3、设a <0,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3a ,4a ),那么sin α+2cos α的值等于 4、函数 y =的定义域是_____ __ 5、. 的结果是 。 6、函数x y 2sin 3=的图象可以看成是将函数)3 x 2sin(3y π -=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6π单位 (B )向右平移个6π单位(C )向左平移个3π单位 (D )向右平移个3 π 单位 7、已知0tan ,0sin ><θθ,那么θ是 。 8.已知点P (tan α,cosα)在第三象限,则角α的终边在 9、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直线3 π = x 对称的是( ) A .sin(2)3π=-y x B.sin(2)6π=-y x C.sin(2)6π=+y x D .sin()23 π =+x y 10、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的偶函数是( ) A.cos y x = B.sin 2y x = C. tan y x = D. sin(2)2 y x π =+ 解答题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第一类型: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4,3),求) 2 9sin()211cos() sin()2cos(απαπαπαπ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