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O2O融合发展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O2O融合发展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乡村旅游O2O融合发展及对策分析

4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乡村旅游线上线下融合,开启智慧旅游新模式,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形态。本文首先从“互联网+”时代阐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接着,从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和营销三个角度归纳总结“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乡村旅游;O2O;智慧旅游

引言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旅游”受到了政府、业界和学界的热切关注。当互联网邂逅乡村旅游,必将促进乡村旅游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实现产需之间的无缝衔接,加快乡村旅游智慧化模式的提档升级。

1. “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1.1 为什么要发展乡村旅游

(1)乡村旅游增幅快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板块,2014年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2612亿元,投资增速最快,增幅超过60%,其接待游客人数全年高达1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1/3。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占国内旅游总收入10%[1]。

(2)中国步入散客出行时代

2015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最主要的旅行方式是自由行。超过40亿人次国内游人群中,自由行人群占比80%,高达32亿人次;1.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约2/3游客(8000万人次)选择自由行[2]。

在自由行中,自驾游又是一个主要的趋势,截止2015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汽车驾驶人超过2.80亿人[3]

。具体到出游时间和距离来看,游客的双休日游程距离一般在150-300km之间,三日游程一般在600km范围内[4]。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游客会在周末选择乡村旅游。

(3)民生幸福的保障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对民生的关怀成为国家顶层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发展乡村旅游是重要的扶贫渠道。

1.2 为什么乡村需要互联网(1)符合消费群体的习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向往乡村的自由,渴望呼吸新鲜空气,品味乡间美味,体验农事活动等。其中,城市居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比较普遍,乡村旅游可

“互联网+”时代下

乡村旅游O2O融合发展及对策分析

文/李俊楼 张骏 马卫 韩镇宇

借互联网之力来迎合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

(2)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

乡村的发展之所以缓慢,是由于政策、交通、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市场的封闭所导致的。引入互联网,能够帮助乡村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打造乡村品牌的影响力

中国的绝大多数乡村没有能力支付传统媒体高额的广告费来做品牌营销,但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乡村的品牌营销诉求越来越强烈,在做好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性价比较高的营销工具是关键。

(4)互联网为乡村旅游注入智慧

随着互联网与旅游的相互融合,智慧乡村旅游正在逐渐兴起,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营销、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等全新的旅游智慧模式。

1.3“互联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但总体上,乡村旅游发展受到思想意识、农村经济、基础环境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存在以下问题。

(1)乡村信息化基础薄弱

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普及水平较低。

(2)乡村旅游经营者分析

乡村旅游从业者以当地的农民为主,其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受到的专业培训机会较少,因而互联网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以农户家庭为主要单位,缺乏互联网营销的操作能力且规模较小。

(3)乡村旅游消费群体分析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消费群体具有旅游体验个性化、旅游信息搜寻精准化、旅游互动性和旅游信息广泛分享性等四大特征,他们对信息的选择变得更为主动。这就造成了乡村旅游从业者与乡村旅游消费者之间的需求矛盾和隔阂,任何商业模式的成功,都要以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为宗旨,这就迫使我们乡村旅游从业者必须要融入互联网思维,开展信息化应用。

2. “互联网+”乡村旅游,重塑传统乡村旅游业

2.1 重塑乡村旅游创意新形态

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多方闲置的旅游资源,不断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如褚橙、卖檬等已经探索出一条乡村特色文化创意之路。

2.2 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引发了乡村旅游互联网众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践服务型英才项目”(WMYC20153082);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201514180013Z);2014年度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基金。

万方数据

5

筹、互联网招商平台等新型乡村旅游投资、融资方式的出现,从而实现以互联网为载体,有效推动乡村旅游的招商引资工作。

互联网金融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必将产生众多的乡村旅游互联网众筹、招商引资等新型投融资的方式,从而有效推动乡村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如天台泳溪乡以“一粒米”撬动乡村旅游,发展“众筹农业”,推动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相融合,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2.3 乡村旅游O2O融合新模式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家通过互联网展示和营销产品,消费者在线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筛选并完成支付,再凭借各种形式的票据,去线下,即现实中的商品或服务提供商那里完成消费,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5]。

由此可以看出,O2O模式的本质即营销推广、在线交易和线下服务体验,服务体验即用户感受行为,与旅游的本质特征不谋而合。O2O模式是未来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旅游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根据各乡村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不同,具体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有自建乡村旅游官方网站、独立开发移动APP应用,它们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品牌的塑造,但不足的地方是,开发、维护成本较高,后期的营销推广难度也较大。对于众多的小有规模的乡村旅游点可以利用微信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微商城、与专业的第三方乡村旅游O2O平台(如乡途网、村村乐等)及在线旅游OTA平台(如携程、同程、驴妈妈等)合作,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融合共赢。

3. “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

“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3.1 有利于乡村旅游智慧化管理借助互联网技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部门三者之间联系逐渐加强,传统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得到了创新发展,使得传统乡村旅游一些分散经营的资源能够得到整合,有利于完成乡村旅游的统一规划、监督、管理从而带动整个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2 有利于乡村旅游智慧化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将餐饮、住宿、交通、农事特色活动等乡村旅游信息分享给游客。利用乡村旅游者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游客的性别、年龄、需求偏好、消费水平等有针对性的推送乡村旅游产品,实现精准化营销。

3.3 有利于乡村旅游智慧化服务智慧旅游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游客可提前获取旅游信息、预订旅游产品、随时查询商户商品点评信息等。贯穿于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开启全新乡村旅游智慧化服务。

4、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完善乡村智慧旅游基础条件

IT基础设施、公众WIFI覆盖、监控等基础公共设施是实现智慧旅游的硬件保障,结合各乡村的特色,整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数据中心,为乡村旅游提供全面的智慧服务。

4.2 乡村从业人员的互联网培训乡村从业人员一般是农民,对于互联网的接触较少,相关的管理部门或企业,需要组织相应的培训,普及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知识,树立起旅游经营者“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意识。

4.3 推进乡村旅游O2O模式发展

乡村旅游O2O模式的关键是通过互联网为游客提供信息推送、营销、在线预定、支付、导航、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等线上服务功能,结合线上线下的相互融合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贯穿乡村旅游的游前、游中和游后的全过程,从而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体验的闭环。

4.4 加大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推广的力度乡村通过建立官方网站,运营社区论坛(自驾游、本地生活类)、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微博、微网站及与乡村旅游O2O平台、在线旅游代理商OTA等合作的模式实现从业者与游客之间的对接,为乡村旅游互联网营销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5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2015年5月国家旅游局下发指导意见力推旅游业融入互联网,实现旅游业的信息化、现代化[6]。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7]。同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乡村旅游APP、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等。

5、结语

移动互联网正改变着游客的出行方式和旅游需求,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旅游业线上线下、城乡资源要素整合,打造游客旅游体验的闭环,对于乡村旅游经营者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乡村旅游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实现乡村旅游的创新、增效,正逐步成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价

参考文献:[1] 人民网.2015年全国旅游投资呈六大特点乡村旅游成投资热点[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n1/2016/0129/c41570-28095981.html.[2] 蚂蜂窝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gonglve/zt-735.html.[3] 新华网.2015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迅猛增长[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legal/2016-01/25/c_128666887.htm.[4] 云汇创扶持政策资讯.农业旅游怎么做?政府补贴有哪些?[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a/160510182657814-2.html.[5] 范永艳.我国电子商务O2O模式的探析[J].河南科技,2014(08):215[6] 国家旅游局.关于征求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意见的函[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xinwen/2015-05/11/content_2860139.htm.[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zhengce/content/2015-08/11/content_10075.htm.作者简介:

李俊楼,讲师,硕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智慧旅游;

张骏,讲师,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旅游美学;

马卫,讲师,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旅游、人工智能;

韩镇宇,学生,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旅游。

万方数据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XXX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XXX位于XXX市北10公里处,与XXX市接壤,景色秀丽多姿,文化底蕴深厚,山奇、地绿、水清,堪称:“灵山秀水、林海果园”,先后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围绕主题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XXX紧紧围绕“XXX特色镇”建设要求,突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土地流转”“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为重点,重点突破,分批推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道路绿化、资源开发等工作,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建设了XXX民俗村、欢乐向前冲实景基地、XXX中心、XXX等休闲娱乐项目,XXX成为集生态旅游、水果采摘、农业观光、农家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二)不断开展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最新旅游业务,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旅游扶持项目。同时,为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标准,提升旅游服务档次,我们积极开展各种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

作,重点创建了一批精品采摘园、星级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省级旅游示范单位、好客山东最佳休闲乡镇等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创品牌来带动我镇乡村旅游发展。 (三)整合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新线路 休闲生态游 ①XXX百果园 一处集休闲采摘、劳动体验、科普推广、名优果品展示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也是目前XXX市规模较大的设施农业园区。种植16大类共300多个品种的树种,建设有休闲娱乐区、果品只有采摘区、“果树认领”体验区、新果品培育区。 ②XXX观光园 观光园总占地面积1000亩,建有优质果树大棚种植区、盆景花卉展示区、果品休闲采摘区、特种养殖示范区、民俗风情体验区、权利打造集苗木花卉种植、特色果蔬采摘、餐饮食宿垂钓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 ③XXX XXXX是一处集果蔬采摘、花卉培育、休闲垂钓、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生态观光示范园,以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享制“城市农夫”的全新滋味,建设“花样年华”花卉种植展示销售区、“果然之乐”果蔬采摘区、“鱼情鱼礼”水上垂钓怡情区、“美食美味”餐饮娱乐品茶区。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编号:FS-DY-20735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调研报告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 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

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主要是在2001年我国大力发展“三农”的政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国内很多偏远乡村充分结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根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区委以及村行政的带领下。走出了具有本土化气息的乡村旅游之路。比如弓长岭区瓦子沟村充分利用汤河水库的地理优势,创办了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个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随着“乡下的亲属”制度的创办和完善,弓长岭开辟了一个城乡交流的通道,大大改变了本地村民的价值观,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奠定了基石。 如何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途中的重要课题,家十一.五规划当中虽然对此辟出了一章进行了阐述,但里面并没有没有涉及到乡村旅游和农村发展的具体说明。弓长岭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经验给了我们启示,通过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偏远地区的经济模式已初显成效。所以,从宏观政策而言,在国家十二.五的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我国乡村地区复兴乡村旅游(包括牧区、渔村、农村、山村)的地位,这一制度给发展乡村旅游做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同时,国家还要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帮助,纵观弓长岭发展模式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做法是较为恰当的,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渠道,政府也给予适当的支持,比如实行小额贷款和直接鼓励农民参股的运作方式。 生态的循环经济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国家和地方的农业、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也应该在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上提供技术支持。结合目前的“大学生村官”

计划,把相关的技术传播扩散到乡村地区是政府部门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一个方向。 根据中国的行政体制,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应该创设一定的环境,发挥乡村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领头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正由传统走向现代,乡村社会的“权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社会涌现了一大批率先富裕起来的“能人”,也涌现出一批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贤人”旧。中国一些经济发展突出的乡村如华西村,皇城村往往都有一个或一批有远见,有想法,肯牺牲的领导人。发展乡村旅游也少不了这样的乡村精英,一些乡村地区正是在以基层党员为领导的村干部的带领下。克服各种困难,发展出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之路的(如贵州朗德上寨¨饲)。由此可见,给予乡村精英以成长的良好环境,支持群众的选择也是日本四贺村绿色旅游的重要经验。 最后,无论是对帮助指导发展乡村旅游的各级政府,还是乡村旅游发展区,在发展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乡村旅游发展项目雷同,缺乏特色是目前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不足。四贺村在绿色旅游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上并没有突出指出,但其通过体现乡土特色。重视亲身体验的开发理念获得了成功对我国很多乡村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在坚持生态的基础上,迎合城市人回归的心态,通过诸如“乡下的亲戚”这样的制度营造温馨的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展现传统农村的意境是真正长久不衰的魅力源泉。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新型旅游产品开发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新型旅游产品开发 王一炜、李莹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摘要:都市快节奏生活普遍的今天,人们遇到假期都会习惯性的选择一处自然或人文景区开始一次放松行动,但是假期集中出游、相对落后的景区服务和繁忙的交通系统等实际问题都会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配合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景区综合服务系统可以引导游客快捷有效的进行放松之旅,同时景区管理方也可以利用此平台收集数据,经数据分析推出相应旅游产品改善提高景区服务。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旅游方式、旅游产品 随着国内自驾游、短途旅游的兴起,高质快捷的旅游服务处处开花,旅游机构以手机应用为切入点活动于景区服务和游客之间。从最初的网络论坛到综合的旅游类手机应用,再到近两年兴起的移动支付将旅游景区服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市场中一些角落还存在资源浪费、监管不严、服务断节等问题,一个综合的旅游景区服务系统如果能整合资源,并优化服务环节一定能提升游客的使用体验,为游客和旅游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一、旅游形式发展及分类 根据国内游客使用习惯,93%以上的人会提前一至两周制定旅游计划,并完成选择交通方式、住宿类型、行程顺序、购物范围、往返时间等任务;当然其中主要为大众消费群体,旅游景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游客,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许多,综合服务系统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其中,并通过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得出改善方案,而本文主要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中的旅游方式为切入点对旅游服务系统进行分析。移动互联网为我们现代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影响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与生活习惯,移动支付帮助游客购票、酒店入住登记、就餐、购物等等;

点评应用帮助人们选择消费目标,还可以对购物经历进行点评为其他顾客提供参考信息;地图导航为游客规划出行计划,优化出行路线,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甚至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堵车;甚至有一些综合性的旅游类软件可以把这些功能全部囊括,为游客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能为游客提供新型的旅游方式,仅从目前的状况而言,只是在路线规划、消费支付、兴趣选择等方面上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集中出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还普遍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中的新型旅游方式应该是,快捷高效为前提,尽可能的用大数据分析分流游客,这需要对旅游的目的和功能上进行分类。经过研究对新兴的旅游方式可以进行以下分类:公益旅游、互助旅游、打工旅游;目前国内的游客主要选择公益旅游,公益旅游者主要关注的是所选目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一类人群占所有游客的82%;随着自驾游的兴起互助旅游的方式也在慢慢普及,这一类人群希望在出游的过程中结交朋友、体验出游生活;而打工旅游在国内还不太常见,这一类人群需要通过打工获得报酬,通过劳动获得旅游资本,重点在于体验路途中的感受,与以往传统休闲度假式的旅游方式不同。对游客的分流其实是对游客的引导,把他们所需要的旅游方式传输给他们,不再盲目选择目的地,不再一窝蜂的挤向一个地方。 二、新型旅游综合系统开发 作为景区管理者和第三方旅游服务机构在完善综合服务系统的工作中需要相互配合,完成信息共享;当地旅游文化部门也要深层开发自身资源,将特色文化标志提炼出来以供体统进行定向投放宣传;移动网络及终端需要不断完善升级,将信息实时传送,为游客提供无误信息。 1. 信息共享 系统中要做到信息互通,也就是当地旅游景区管理方、第三方旅游服务、游客三者可以通过综合系统进行查阅、咨询、投放广告、公共信息投放的任务。旅游管理方收集维护关于旅游文化的信息,比如,景区文化知识、旅游线路、区域划分等;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台湾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台湾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经验,应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的邀请,组织“乡游台湾”交流团21人,于9月26日至10月3日,赴台湾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台湾发达而成熟的乡村旅游经验,对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台湾,乡村旅游一般称为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共开放乡村旅游点(休闲农场)3700余处,其中,有休闲农场1244家、民宿1856家、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观光果园385处,台湾近几年乡村旅游年接待量达4000多万人次,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台湾农村的土地大幅度增值,因为有很多游客往来,农产品完全可以地产地销。随着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的开放,台湾的休闲农场也吸引了众多个人游游客前往参观、体验。据介绍,台湾的休闲农场的最大特点是注重游客的动手体验,游客可以亲手去农场里采摘蔬菜、水果,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本次交流团重点考察了头城农场、池上米乡休闲农业区、石棹民宿、阿里山茶区和大湖酒庄等景点,这些景点基本反映了目前台湾乡村旅游现状。 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台湾早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依靠农业的积累支持工业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腾飞。随着岛内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台湾农业至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并面临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于是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旅游在台湾逐步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现通过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使之成为既可让游客观赏美景,又能让游客采摘、品尝、购买新鲜水果的观光农园。随后,其他类型的农园如茶园、花园、牧场、渔场相继向游客开放。80年代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90年代初,由农户提供土地供市民参与耕种的市民农园开始在台北出现。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对乡村民居破坏极大,台湾结合灾后重建工程,采取资金补贴方式,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这也是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分水岭。为了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1983年台湾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1999年出台《休闲农业发展办法》,2001年出台《民宿旅游管理办法》,使乡村旅游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 三、台湾乡村旅游景点种类 目前台湾乡村旅游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农业公园。指按照共同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农场、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如大湖酒庄,将草莓园景观的观赏,草莓的采摘、制品如草莓酒、草莓果汁、草莓冰淇淋、草莓大餐等,与草莓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以及与季节、庆典等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以草莓为主体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仅提高了景区综合竞争力,还成为吸引客源的一大亮点。 二是教育农场。是农业多元化发展后衍生出来的体系之一,是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如埔里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园,面积50公顷,园内有庞大的蝴蝶园、昆虫生态园、水上花园餐厅、花屋、光合广场、仙人掌生态区、押花生活馆等休闲观光区、生态区、体验区、民宿区,可供游客在休闲观光、体验中学习了解花卉、苗木、昆虫等相关知识。同时,园区内还配套建设有民宿屋以及大、中、小型会议室,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是商务、休闲、度假的好场所。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在乡村旅游的兴起,全国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开发为旅游乡村。在这个潮流的带动下,乡村 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也有弊,优点在被无限放大之时,弊端比没有被 掩盖掉。若是这些弊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弊大于利。因此,了解这些问题, 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将是乡村旅游业开展之初首要做好的。 1.乡村旅游的起源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夏,路上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蓝天白云,没有清澈小溪,更没有鸟语花香。大城市就像一个大大的牢笼,每天有着规划好的行程,有着道德规范好的行为准则......城市里的人有着太多的不得已,有许多的压抑,许多的不自由,不快乐。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积蓄的情绪需要释放。因此,就有了许多想到大自然走走,感受感受,释放自己的人。然而,一些名山大川为世人所敬仰,很多时候都会有如潮的人流,并不是放松自己的好去处。这时,乡村的炊烟袅袅之景,乡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随心安逸生活景象,还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都使大城市里来的人感触颇深。还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以前,现在的故事。在乡村,没有拘束,没有压力,也没有喧闹,只有自然的宁静。而当到乡村散心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的时候,发现有利可图的商人,开始出资开发乡村旅游,就这样,乡村旅游开始商业化出现了。 2.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乡村旅游其实有许多的优点,让人们了解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欣赏乡村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但是,现在,许多跟随乡村旅游潮流的商人开发的乡村旅游,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只是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忽视了乡民的利益与造成的问题后果。 3. 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做得好不仅能给游客带来快乐,也能发张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许多的开发商并不懂得真正的乡村旅游的真正概念。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

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5000字

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摘要】“互联网+”时代产业革命的来临为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产业应深入认识自身发展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以谋求辽宁“互联网+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产业;信息化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我国“互联网+”时代的产业革命正式到来。通俗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其含义是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及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业态。传统的旅游模式由于受到时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将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游客,而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点对点,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随着世界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旅游业”的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传统旅游业来讲,走“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其实是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推动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服务效能的提高,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1“互联网+”与辽宁旅游的发展优势 在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由此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嫁接履行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为旅游业的变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辽宁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旅游业运行方式,实现旅游业和互联网的融合,逐步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1政策优势 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传统旅游业的升级。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了互联网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辽宁省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互联网旅游的环境,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旅游业在互联网中的发展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保证旅游市场的安全有序。 1.2资源优势 辽宁省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些构成了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辽宁省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水域和地域两大景观,集中体现在山景、滨海、森林

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8351667.html, 文旅融合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作者:张锐 来源:《商情》2020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发展,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开始迅速蓬勃生长,很多人们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开始倾向于乡村的旅游生活,乡村旅游成为了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产业采用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的手段来吸引旅客,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本文从文旅融合的基本思想入手,分析文旅融合的实际意义以及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从旅游环境、活动、服务等方面给予一些思路。 【关键词】文旅融合 ;乡村旅游 ;发展研究 一、文旅融合的思想 (一)文旅融合的理论思想 文化是旅游的基础;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本身便是一种人们的文化活动,因此在旅游的过程中会产生和创造文化。在旅游活动中是不能脱离文化而生的,旅游传播文化、保护文化,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风俗、了解当地特色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是如影随形的共同发展。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但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却缺少途径和方式,旅游活动便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出处。旅游的原生性和本质都在强调与文化的紧密结合,,旅游不仅能够产生和创造文化还能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的综合性很强正好适合广泛内涵的文化形式。 (二)文旅融合的实际思想 我国旅游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重任,文旅融合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做法。首先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来增强旅游产品中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丰富的内涵可以吸引很多游客的到来;其次丰富文化的差异性还可以造就旅游产品的多种多样,一方面为各地的旅游胜地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增强加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选择机会;最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行为在提升了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发挥了促进的作用,促进旅游事业中的竞争和发展。 二、文旅融合的意义 (一)打造旅游特色,增强旅游吸引力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发展优势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

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的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灵魂。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的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现在: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标题: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910304111 姓名:金晓萍 指导教师:孟英伟 2012年6月11日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苏州市乡村旅 游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尽 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毕 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作者签名:金晓萍 2012年06月 11 日 (学号):0910304111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产业,在不断地迅速发展,它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其作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其走向更规范,可持续的道路,将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本文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结合相关旅游产业的理论,以苏州市为例,对苏州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所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策略,为苏州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做好铺垫。 关键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as a new type of tourism industry is in developing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competitive nature,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vels. But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ourism, how to make it to more standardized, sustainable way,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direction and spee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opi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To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e Suzhou rural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i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uzhou rural tourism blackboard. Keywords: Suzhou rural tourism;Development status;Question;Countermeasures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探究-最新范文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探究 摘要: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旅游功能和旅游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在传统休闲、观光和体验功能基础上,需要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以旅游与文创融合发展形成新资源,拓展旅游与文化产品的新市场。因此,本文着手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通过探讨旅游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效应,发现二者深度互动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近些年,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迅速,成为城镇居民休闲放松、体验生态、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同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与传承也开始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的主要业态,将乡村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性开展新型旅游模式,是乡村旅游经济转型的大势所趋,有利于盘活农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形式,赋予乡村旅游新的生命

力和活力。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1.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紧凑的城市生活给人们生理和精神上均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焦虑的城市环境催生了人们追求慢生活的精神追求,这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放松与休闲的慢节奏生活的场所,有效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助力。但是,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旅游资源的利用相对较为单一,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递减,需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农村传统文化作为特色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一种创新,以文化创意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既挖掘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又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种类,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2.创新乡村旅游模式,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经过了快速发展时期后,其单一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关产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旅游业的跨界融合打破了原有旅游发展模式的

云南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与总结

(1)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升温,云南省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全省已有昆明、楚雄、红河、临沧、大理、丽江、迪庆等l6州市1万多家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绝大部分农户年收入超过万元,部分农户高达5至10万元。农家乐已成为云南新兴的旅游产品,得到了 国内外游客特别是省内城市居民的喜爱,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的旅游热点。 (2)乡村旅游产品特色鲜明。从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分析,全省形成五种典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是田野生态景观乡村,如罗平油菜花、元阳哈尼梯田、东川红土地、思茅茶山茶园等;二是人类学民族村寨,如泸枯湖摩梭人落水村、翁丁佤族原始村落、罗古箐普米大寨、基诺族山寨、千年白族诺邓村等;三是城郊休闲乡村,如官渡区福保文化村、西山区团结乡、红塔区大营街等;四是特色工艺乡村,如鹤庆新华银器村、孟定芒团造纸村等;五是历史文化名村,如 (3)乡村旅游发展形成多种模式。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分析,全省已形成四种较为典型的发展 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如景区周边的石林五棵树彝族村、丽江纳西族黄山乡等;二是区位驱动型发展模式,如城市周边村庄、交通沿线村寨、口岸附近村寨等;三是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如银器加工新华村、传统造纸芒团村等;四是企业再造型发展模式,如腾冲和顺乡、丽江束河镇、版纳橄榄坝等。 (4)乡村旅游兼融多种市场需求。云南省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适合多种市场的需求,既 有满足于当地城市居民休闲的城郊农家乐式乡村旅游,又有满足于省外游客的田野生态景观乡村旅游,还有满足海外游客的人类学民族村寨,以及满足特殊兴趣爱好的特色工艺乡村旅游。这是六月乡村旅游区别国内其他省市(区)的一大亮点。 (5)乡村旅游形式不断丰富。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云南省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乡村旅 游,以近郊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乡村度假村、特色工艺村、人类学民族村、田野生态景观乡村点为代表,全省主要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综合发展体系,从过去单一的观光游览和餐饮娱乐产品形式,向融观光度假、民俗文化、购物娱乐、绿色生态、文化科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格局发展。 (6)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结合。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 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乡村旅游规划、投入资金建设、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西山区团结乡、玉龙县黄山乡、瑞丽市大等喊村、官渡区福保文化村等乡村旅游典型。 (7)形成社区参与利益共享机制。云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政 府、企业、村组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本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多方参与开发和利益共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潜力 1、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还处在初级水平。目前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

发展乡村旅游业经验做法

发展乡村旅游业经验做法 发展乡村旅游业经验做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大家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的一项重要选择。乡村生态游已经成为城里人的偏好和时尚追求。然而,虽然广大的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薄弱已经成为了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必然将成为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农村就业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下面结合我地实际和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希望对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深挖优势资源 (一)挖掘好自然优势资源 例如笔者所在的**乡地处云贵高原南麓中段,平均海拔1000米,四季风光分明。每年的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漫山遍野的桐花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绽放,到了三月底花期的旺盛时节,震撼场面绝不亚于日本樱花绽放的场景。夏天到了,特别是到了夏季傍晚,天气凉爽,气候宜人。进入深秋,位于**村大、小**及**村**路口的大片红枫不甘寂寞地竞相露面,似乎要把人带到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中。到了冬天,山上的草木银装素裹,白皑皑的雪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正所谓“春赏桐花,夏避暑,秋看红枫,冬观雪”。 除了十万亩桐花,还有**连片的梯田,春雨漫在田里,远远望去,

好像一幅油画,秋天到了,稻穗飘荡在田野里,好像地上撒满了金子。纳彩河天上人间景观、高原日出日落以及夏秋千山雾海让人仿佛处于仙境之中。 (二)发挥好地域资源优势 **乡处于两省三县(市、区)交界处,西面与**省**县**镇和**乡、西北面与**镇隔河相望,东北面与**县**镇和**乡、东面与**镇接囊。该乡处于**省**县连接**至**旅游黄金分割线上,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三)传承保护好文化资源 一是要充分激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挖掘和宣传热情。在当地党委政府合理的政策引导下,基层文广站负责同志和其他文化爱好者涌现出了极大的文化挖掘热情,经常深入村屯走访,收集整理当地的文化资料,为当地文化保护作出了不小贡献。目前该乡已经完成了**桐花节、****的商标注册工作。推动了****服饰和婚俗的非物质文化申报保护工作。接下来就是要成立**刺绣专业合作社,推动刺绣产业发展壮大。同时要推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抓好文化传承工作。 **乡民风民俗淳朴,群众热情好客,目前**文化传承良好。**文化中保存和传承最为完好的当数**服饰和婚俗文化。 **服饰是用纱线纺成的土布经过用一种叫“蓝靛”的天然颜料染色后形成的蓝衣土布,因为当地壮家男女老少皆喜欢穿上自制的服装,以蓝为美,俗称**。**服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其手工刺绣。一幅完整的刺绣作品通常要通过绘画、剪纸、镶纸、布线、刺绣等程序

[其他论文文档]“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

“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 2012 年11 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首次提及互联网+概念。而需要思考的问题则是如何能够敏锐定位行业互联网+最佳切入点,实现互联网+助力作用的有效发挥。2014 年11 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其重点在于互联网实现上述双创最有潜力的途径。截至2017 年,我国互联网已步入第21 个年头,全国网民总量为6.5 亿人,智能手机终端数量达到5 亿台,随着我国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加之智能终端更新换代的加速,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所谓的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应用、扩散的过程,其中信息技术涵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在短短几十年内,其经历了诞生、普及以及升级等一系列变革过程,其能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根本在于互联网的技术边界限制微乎其微,其技术边界迅速扩张,从而在基础设施层面带来巨大变革。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新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才能为互联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云、网、端是新基础设施所包含的3 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云具体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未来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将如同当今水电资源一样便捷。这里的网已经不单纯指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端是终端设备、软件集合的同城,包括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传感器、软件APP 等。 2 旅游气象服务现状 旅游业对气象服务的依赖度很高。旅游安全保障离不开气象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旅游服务质量中公共气象服务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业的期望及要求也日益提升,旅游安全、品质当属社会公众首要关注的问题;此外,目的地的气象信息获取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然而,我国目前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与服务体系,大多处于各自摸索的初期阶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有针对旅游业建设专有监测站点,即使少有建设,其布局规划仍缺乏大局观,且缺乏标准化的监测要素体系。目前,社会公众通常以获取天气实况及未来几天天气预报情况的方式来简单地获取气象信息,进一步深加工、综合运用的工作开展相对较少。此外,在气象信息发布手段方面,虽然已经陆续有气象服务APP 应用问世,但在信息传播的及时率及网络运用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互联网+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措施 3.1 监测站点设置原则 根据监测站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基础监测站、雷电监测站、环境监测站3 种。不同监测站设置原则不同:①基础监测站:首先,要求布局合理。根据游客流向重点覆盖人流量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09T16:59:11.850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作者:席武辉[导读]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是针对经济型社会表现出来的规律,这也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思路。 席武辉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是针对经济型社会表现出来的规律,这也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了新的思路。如果可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效融合,那么中国旅游业将迸发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经济产业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产业融合随着社会文化活动的增加,节日庆祝、展览和会议等的活动氛围也越来越浓厚,文化创意发展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特色和传统底蕴。在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还能够更完美地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一、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现实状况 在中国当前新常态经济的状况之下,经济产业的结构正处于不断转型的进程之中。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的人均收入也逐年增加,人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这样就推动了第三产业的需求和发展。旅游产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乡村旅游,新常态的背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就我村旅游发展的目前现状来说,经历过了早期的扩张发展之后,依然出现了发展瓶颈期,只是专注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投入,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开始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想要使得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现今的新常态仍然需要改革和优化。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就包括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就目前现状而言,推动这两者的融合发展已经具有了极为长远的影响意义。首先,文化创意的融合。能够使乡村旅游产业收获更多发展知识,融入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周边产品和文化产品,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并且创意产业融合能够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发展根基就是生态环境,为了更好保护环境的资源,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经济发展在满足了当代人民娱乐文化的同时还要保障子孙后代的权益。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入其中,有利于丰富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保护现在存在的生态资源,开发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率,可以更好地使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两者的互相融合也可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社会大众的需求已经逐渐向个性化和多样化转变,传统的旅游产业竞争已然十分激烈,为了更好地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高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需要不断地开拓思路,而文化创意产业则依赖于人的创新思路,两者互相融合则有助于促进发展模式的优化和转型。 三、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并发展 3.1 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的新空间 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喜农家乐发展模式或者是古村镇形势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需要借助附近已然成型的旅游景区中消费者吸引力,真正调动‘衣食住行游购娱’的功能要素,满足中国民众群体体验乡村民情的观光需求。但是在新常态之下,加入更具有文化内涵的产业创意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空间。把文化空间和自然空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借助乡村的展览,节庆,庙会等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活动,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底蕴,这样就可以避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重复性和低层次,运用创新的思路来开发乡村旅游的衍生产品,可以更好满足乡村文化的需求。 3.2 民间文化艺术融入乡村旅游的价值内涵 乡村之中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民俗风情,并且还具有源远的传统文化底蕴,在这之中传统民间艺术成为了传统乡村文化的组成内容。民间手工艺术内容即为多样复杂,是当地民间生活的直接反映,其中可以包括物业,皮影,艺术,刺绣,陶瓷,剪纸微雕等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新常态之下,融入创意产业的发展,持续开发民间艺术活动的内涵,让传统区域的这些文化。成为乡村的旅游特色之一。与此同时,还要让他的发展成为乡村旅游重要增长点,让社会上的广大民众对民间的文化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在享受轻松旅游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比如我国大兴的黑陶工艺,不仅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还结合了文化创意产业,把黑头工艺演变成为当地浓郁的地方风俗特色,达到自身优秀品牌形象,确实避免中国乡村旅游重复性和低端式运行。保证乡村文化有效传承,提高乡村经济效益,提高乡村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 3.3 研究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结合的产业链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旅游文化的需求正逐年递增。乡村旅游正是中国旅游产业的分支之一,凭借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做主要吸引点。但是他的传统发展模式确实存在些许的局限性,大多都是凭借于自然生态的环境,缺少长远的发展体系,发展可持续性存在一定缺陷。目前文化产业创意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将其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可以实现融合发展,有利于构成一体化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在融入‘技术+文化+品牌+时尚’的产业特色,构筑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并且通过该局面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借助于乡村雅致自然风光,加入文化创意产业和民族风情的因素,开创出更具乡村特色的产业和文化品牌,比如民俗创意风光村,乡村客栈,新型乡村酒庄等实体产业园,都是文化品牌的一部分。并且基于这种拓展的文化品牌特色,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聚拢效应,铸就乡村特色文化地区,真正提供目前乡村旅游收入的来源单一问题。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互相融合,实际上,是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自然资源互相集合,铸就乡村旅游的新特色品牌,提取多个乡村地区的差异性和个性文化内容,促进文化创意和乡村旅游的共同发展,切实提高乡村地区旅游吸引力。 四、结束语 新时期时代背景,中国经济结构迫切需要持续的优化和调整,新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我们不变目标。中国经济仍然面对巨大的改革,面对经济发展难题,第三产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旅游不仅这些年最受欢迎消费方式,同样也促进经济的带动。但是如何能够推动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也变成了社会层面的关注点。把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实现中国乡村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