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郝晓娟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郝晓娟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_郝晓娟

[2]魏春苹,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调查与思考[J].时代经贸,2011(07).

[3]伏燕,农村低保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工作研究,2011(8).[4]李琴,农村低保群体的社会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观察,2011(06).

[5]华黎,农村低保制度资金供给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70).[6]景发玉,浅谈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27).[7]苏娟,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7).[8]童星、王增文,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J].农业工作通讯,2010(19).

[9]孙静、李鹏飞,我国农村低保现状、问题与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0(5).

[10]陈治东,论农村低保制度完善的根本途径[J].预测,2011(3).[11]刘琳、王志凌、左先华,对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关问题的探析[J].新西部,2007(18):77.

[12]洪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探讨[J].经济纵横,2008(4):23.

[13]李昌龙、罗红、周淼,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J].技术经济,2007(8):92-99.[14]刘国根、罗华菊、王玉萍,贫困山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的实践与思考[J].财政与发展,2007(6):36-38.

[15]邓大松、吴小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44-648.[16]李春根、李建华,农村低保制度:政府行为与政策结论[J].财政研究,2009(1):33-36.

[17]李春根、李建华,农村低保制度的难题与破解[N].农民日报,2007-12-19.

[18]李春根,农村低保制度的调研与思考—基于江西省农村低保对象的数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19]刘玉森,借鉴浙江经验建立农村低保制度[J].中国科技投资,2006(3).

[20]张时飞、唐钧,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的调研报告[J].东岳论丛,2007(1):67-79.

[21]吕学静,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73-77.

作者简介:

何银花(1991—),女,土家族,湖南省慈利县人,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农村社会保障。

1引言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所覆盖的对象是没有得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城乡居民,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解除居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减轻子女的负担,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12年5月7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召开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工作动员视频会议,宣布从2012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

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推广,我国各级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归纳,将我国理论工作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的观点整理为如下部分。2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与必然性

2.1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曹信邦(2006)提出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是指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保障分割体系,让所有的人,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居住在农村,都能够覆盖在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范围内,享有养老社会保险的权利,享有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完全等同,把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完全等同的观点不利于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劳动者收入的计量方式、城乡居民生活指数等有区别,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等也有差异。

牛桂敏(2010)认为,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凡年满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郝晓娟,薛兴利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项开创性的新制度,分别自2009年和2011年试点实施,试点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的焦点问题,如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的内涵与必然性、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障碍分析、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设路径、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等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打破以往城镇、农村居民各自参加养老保险的二元障碍,即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无论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缴费、待遇等城乡标准相同,从而在保险制度上没有遗漏人群,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2.2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性

许多研究表明,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即具有必然性。现有文献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没有异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熊思远(2003)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的是城镇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导致了城镇保障过足、农村保障不足。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城乡结构关系、社会价值观念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要求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的现代法治原则,这些都对我国现行的以城镇偏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扭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城镇偏向,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顺应改革发展潮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他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同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时代需要。

刘昌同(2008)提出必须尽快实行模式基本一致、养老保险待遇可以合理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统一协调的政策下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各类人员在市场经济中合理流动,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刘军伟(2011)也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童广印、薛兴利(2009)指出现在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制度条件以及政策条件。武建新(2009)认为,构建城乡一体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在于:一是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二是北京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参考;三是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四是农村养老观念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则希望自身养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内在和外在条件已经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3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障碍分析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亟需建立,虽然有其实施的可行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障碍,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曹信邦(2006)提出了体制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人口性因素、公民权体系缺乏、农民利益表达权缺位以及技术性因素等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具体是制度和保障水平不同导致的体制障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过大以及城乡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不同导致的经济障碍;城乡人口比例的不合理,导致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制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统一的公民权基础之上;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还相当严重,漠视和侵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民利益表达权缺失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技术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还没有建立投保人的全国统一的养老账户,二是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网络技术来确保对参保农民的准确的信息采集、账户的及时转移。牛桂敏(2010)还提出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方式不同,城乡基本养老社会化程度和保障水平差距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互济功能差异大等障碍。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上述障碍性因素,确保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

4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

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必须经过一定路径才能达成。许多学者都提出分阶段分目标完成的策略,其中刘军伟(2011)提出“先城市、后农村、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在农村,要力争实现国务院在《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第二步,从2021年到2040年,抓紧实现“二元养老保险模式”向“一元养老保险模式”的过渡。政府应当在“制度统一,待遇有别”原则指导下,逐步统一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养老金管理与运营机构、养老金缴费及支付标准、基金投资方式等,扫除阻碍城乡养老保险统一的制度性因素,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机制;从2050年起往后为“城乡一元化养老保险模式”的形成期。实现“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向“一元养老保险制度”转换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政府应当在这一阶段将城乡两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为城乡一元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戴卫东(2010)也是提出三步走,过程基本一致,只是时间上比刘军伟提前许多:第一步(2010~2012年)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生活费代发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五保户制度一起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步(2013~2020年),到2020年前,也就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制度定型之际,推动以“一个制度,多档次缴费”为特征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步(2021~2035年),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35年前后,与全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步调基本一致。

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过渡的方式。卢海元(2008)提出,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主张通过为农民工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优先解决他们的养老需求,来辐射和带动农

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进而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岳宗福(2009)提出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主体参保的路径选择。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养老保险体系应是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这部分劳动者只要激励性政策措施到位,他们应该都会积极参保,但必须明确一旦自愿选择参保就不能随便退出,且养老保险部分缴费不足15年只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一次性取出。农民加入养老保险体系也应遵循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参保路径可以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办法。失地农民应该由当地政府责成原征用土地者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为每个失地农民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如果原征用土地者难以确定,就应由当地政府负责为失地农民补缴这笔费用。进城务工人员有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又可以划分为愿意放弃土地的和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两种情况。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像农民一样自愿选择是否加入养老保险体系;愿意放弃土地的,必须像城镇职工一样强制性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资金来源可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的办法解决,即一方面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为其缴纳一部分(也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按合同每年给付一定的金钱,由其自己缴纳),缴费标准应当与城镇职工一样。

5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首先,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系统,必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刘同昌(2008)认为只有把社会养老保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明确养老保险的内容和标准并统一养老保险形式,才能使社会养老保险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根据保险学的“大数法则”原理,覆盖面的扩大应该基本上可以弥补由于缴费比例降低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岳宗福(2009)提出新的制度设计应采取“大个人账户与小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每个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缴费工资的24%,每个劳动者养老保险账户的结构统一设定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统筹账户和养老金地方统筹账户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账户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6%(个人负担一半,单位负担一半)、全国统筹账户为3%(全部由单位负担)、地方统筹账户为5%(全部由单位负担)。

第三,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武建新(2009)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居民的身份限制,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目前制约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城乡分割的居民身份,这种状态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限制的农民工的享受养老保障权利。因此,应当打破这种分割的居民身份,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实施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岳宗福(2009)也提出新的制度应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一卡通”。即每个劳动者,不论农民、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都要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号码相关联的社保号码,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同等重要的社保卡。

最后,吴利明(2011)等提出要建立包括基础性养老保险、转移性保障和补充性保障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养老保险运行模式。

6小结与简评

过去二元分割的城乡治理体制使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迈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代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等同,而是让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养老保险是设定在同一个制度内,能让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而不再受到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

现阶段的文献除了在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上达成共识以外,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可行性、新农保未来制度设计等均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为了应对“白发浪潮”的到来、克服城乡分割管理的弊病、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迫切需要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来保障城乡老年居民的生活。关于新农保建立的可行性,学者观点分成两派,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经济状况目前并不允许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与之相反,多数学者通过测算认定,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允许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政治环境已经成熟。

综上所述,对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障碍以及制度设计,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少,这难免观点的片面化,并不能设计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于我国广大的城乡居民。我国政府工作者与学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尽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居民权益,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曹信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6(5).

[2]牛桂敏,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2010(1).

[3]熊思远,关于在我国建立城乡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3(1).

[4]刘同昌,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再等[J].中国改革,2008(4).[5]刘军伟,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6]童广印、薛兴利,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J].

特区经济,2009(1).

[7]武建新,我国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下转P48)

(上接P23)分析[J].消费导刊,2009.

[8]戴卫东,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社会保障研究,2010(4).

[9]卢海元,农民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J].中国社会保障,2008(6).

[10]岳宗福,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6).

[11]吴利明、李超、张慧,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现状及实现

路径[J].制度建设,2011(11).

作者简介:

郝晓娟(1989—),女,汉族,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村公共管理研究。

薛兴利(1962—),男,汉族,山东临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村公共管理研究。

执行者可以帮助政策对象进行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正确性反映政府政策是否按原计划执行、资源利用是否有利于取得好的政策效果。政策实施合适性反映政府政策是否被很好实施、政策实施中是否克服遇到的难题、顾客知道政策是否顺利实施。因而,内部流程层面重点应放于提高政策制定的合适度、加强政策实施的管理上,设计的具体指标如表3。

2.2.4学习与成长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是指政府政策制定

者为制定出合适

度高的政策以及

政策实施者为较

好完成关键的战

略性工作,应该

具备的条件。学

习与成长层面,

设计政策评估指标时,应该以内部流程层面的目标为基础,明确实现政策战略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源、组织资本和信息资本是实现政策战略的前提条件。在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陈—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激起了人们对学习型组织研究的热潮。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政府效能(是指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或者是政府体系所生产的公共产品和向公众提供的服务的水平)。政府效能与政府人员的能力密切相关,政府人员个人的能力取决于个人先天素质,以及经过后天学习之后再造的素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属于低级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高级需求。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政府部门尊重人显得非常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诸如给予学习培训机会,人际关系融洽,有利于政府人员素质和觉悟的提升。创立鼓励创新、竞相创新的文化氛围,给予创新者适当精神或物质奖励,会促使政府人员不断在思想观念上、行政方法上、行政体制上实施改革和创新,实现自我价值,提高政府人员满意度。此外,目前是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政策主要通过网络发布、传递,政府为提高效率借助于网络办理相关事务,公众也通过网络获得政策信息。而政府网络技术装备水平高、覆盖度高、使用得当,才能真正提高效率,方便顾客,有利于政策顺利实施。因而,学习与成长层面重点应放于提高个人素质、提升政府革新能力、增强网络能力上,设

计的具体指标如表4。

3评价与结语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科

技创新企业税收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由前述的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看出,既有长期指标又有短期指标,既有财务指标又有非财务指标,既有内部指标又有外部指标,从而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平衡;又按照因果关系层层建立评估指标,因而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没有考虑风险。由前述的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看出,这里没有设置风险指标,事实上政策制定、实施、评估都存在一定风险。在评估实施中要注意风险。

科技创新企业税收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科技创新企业税收政策绩效评估的关键环节。在构建科技创新企业税收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之后,要从整体上评估科技创新企业税收政策绩效,可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政策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各项政策评估指标的隶属度,将某项政策评估指标隶属度与该项政策评估指标权重的乘积相加,其和即为政策绩效评估值。这里的研究比较粗浅,但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对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河南省科技创新企业税收政策绩效评估研究”,编号:102400420056。

参考文献:

[1]黄欢,专家把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J].中国人才,2008,(2):19-22.

[2]RobertS.Kaplan&DavidP.Norton.The Strateg Focused Organization [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85-91.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2-344.[4]张平,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江苏商论,2008,(6):160-162.

[5]赵湘,美国:从纳税人角度勾画纳税服务蓝图[N].中国税务报,2009-06-10.

[6]范柏乃、程宏伟、张莉,韩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公共管理学报,2006,3(3):21-26.

作者简介:

牛彦绍(1962—),男,河南漯河市人,教授,主要研究财务、税收、粮食经济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课题背景 (2)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方法 (2) (四)文件综述 (2)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4) (二)、目标的一致性 (6)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6) (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 (6) (二)、种植收益低,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6) 三、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7) 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一)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8) (二)开发自然资源 (8)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9)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9) (五)做好扶贫工作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韩春花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城乡壁垒

前言 (一)课题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研究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国,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体制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统筹发展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论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并且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展开对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区域发展的研究 (四)文件综述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9T11:10:38.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黄升华[导读]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身份证号:45242119810623XXXX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而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除劳动力之外的有效“致富”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是融资的重要工具,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的体现。国外经验表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充分控制和分配土地收益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呈多元化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1.2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其次,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1.3 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和素质然而在当前的队伍中往往都是些新手,真正具备土地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很少,综合素质并不高。现实工作中要实现土地的科学管理,在这一队伍中必须要保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员才行,这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保障。 2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2 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2.3 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2.4 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3城乡―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信任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信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行动者通过对人对物的认知累积、在互动过程中面对风险或困惑时的选择,是一种冒险、投资、期望或判断,发源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变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 韦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齐美儿:坚信 卢曼:人际信任-制度信任 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是公众在期望与认识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政府信任高低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 腐败 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因此,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对政府信任的研究的主要着手点是腐败,8篇外文文献中有6篇直接研究腐败现象,探讨腐败行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1篇研究丑闻对政府和制度的侵蚀作用;1篇研究特定环境下教育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国外研究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腐败带来的负面效果。L Ionescu(2013)认为,腐败对人际、政府和机构间的信任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制约了GDP的增长以及福利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丑闻是腐败的派生物,丑闻对于政府和政治机构同样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为降低对政治家和领导人的看法。Shaun Bowler和Jeffrey A. Karp(2004)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数据的分析,将公共机构的评价与机构本身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公共评价模型与英国数据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到更为广泛的结论,丑闻是导致政府信任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Park H 和Blenkiasopp J基于在韩国收集到的数据作了透明度和信任在政府腐败与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关系和发生的作用的研究,指出腐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调解。 更多的学者通过地区性的腐败现象说明腐败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Juha Tapio K??ri?inen在16个欧洲国家中进行了经验观察,旨在找到公众对警察信任程度产生差异的背后的原因,认为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秩序和安全领域的程度的提

国内外村镇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5495479.html, 国内外村镇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方方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村镇是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首先对村镇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从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村镇建设与村镇体系、村镇发展影响因素与机理、村镇问题诊断与对策四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村镇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村镇的空间关联、城乡要素流动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内容,为村镇转型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村镇;类型;模式;诊断;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村域与镇域发展是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镇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管理层级,与农村联系最为密切,为农村提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随着城乡交流日益密切,乡村与城市之间界定日趋模糊,城乡在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陆学艺首次提出了村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了村域经济概况、演变背景,归纳了村域经济特征与运行机制;随后,经其他学者不断完善,形成了村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村域经济以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地域范围为单元,以村域经济结构为基础,以村域经济主体行为为动力,具备相对独立的经济与社会功能。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具备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较强辐射力,是连结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节点,与村域经济一脉相承,互为支撑,具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对农村经济的研究相对割裂了村域与镇域之间的联系,本研究将镇域及与其关联的村域统称为村镇,从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村镇建设与村镇体系、村镇发展机理、村镇问题诊断四方面,梳理村镇的空间关联、城乡要素流动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成果,为探析不同类型村镇转型发展规律,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地域类型差异显著。学者们从各自研究视角出发,基于不同的标准,分别以县域、镇域、村域为单元划分了乡村或区域地域类型,为本研究开展村镇地域类型划分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主要标准包括:(1)根据主导产业进行划分。例如,乔家君依据村域主导产业将河南省村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工农综合发展型、服务业主导型、城中村等五种类型;王景新将村域经济类型划分为现代农业型、传统农业型、现代工业型、专业市场型、旅游型等五种经济类型。(2)根据发展水平进行划分。例如,王景新依据村集体年均可分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村域划分为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贫困型四种类型。(3)构建复合指数进行划分。例如,Cloke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开题报告资料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1选题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略进行探讨, 以期缩小城乡人力资 源开发 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实现,为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 1.2选题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圆满完成,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所 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各项 生产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因此,以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为研 究对象,在了解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以城乡统筹为指导思想,提出促 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 略,该论题的选择为研究城乡关系的协调和城乡一 体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缩小城乡差 距,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这也是本文选题意义之 所在。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通过查阅大量的书刊杂志、理论著作、文献资料及学术论文,目前直接以城乡 人力资 源开发一体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章很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3.1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情况 (1) 理论方面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倡导的是一种社 会 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认 为农村居民也可以从事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结合可以营造适合人类生活的社会形 态。正如他在序言中说到:“城市和乡村都各自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一乡 村则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刘易斯(WALeW1S)经济结构二元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由于传 统农业 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资本积累的方 式,使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劳动力,此时工农业趋向均衡发展,城乡差别逐步消失。 论文题目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 学生姓名 专 业 指导教师 曾翔 经济学 邓长飞 12640236 2班 副教授

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探讨

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探讨 为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提高各方面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工作,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意见,就下一步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环卫一体化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2、费用 20个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同环卫中心签订委托服务协议,支付费用29691434、65元(其中明水4559059.27元,双山3000000.00元),18个农村街镇的环卫一体化统筹费用合计22132375.38元,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全市908个行政村(明水45个村,双山17个村)。根据与街镇签订的服务协议,环卫中心负责街镇部分道理保洁及全部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作。2012年环卫中心为履行合同,实际支出费用为42064323元,资金缺口123728888.28元。其中用于清扫保洁及垃圾入箱的费用为1191.9万元、保洁员1871人(农村862.99万元,保洁员1446+160人=1606人)(普集镇88人52.16万元、官庄镇129人78.57万元、白云湖镇52人29.84万元、水寨镇40人20.93万元、高官寨67人32.43万元、相公庄镇113人74.72万元、曹范镇82人48.64万元、龙山103人49.19万元、辛寨59人26.96万元、圣井189人134.24万元、埠村56人41.98万元、文祖61人

36.19万元、垛庄镇61人29.91万元、刁镇83人72万元、黄河86人36.33万元、绣惠镇82人47.07万元、枣园60人34.66万元、宁家埠35人17.17万元、明水280人209.53万元、双山145人119.38万元);用于生活垃圾运输处置的费用为3014.53万元(普集镇143.77万元、官庄镇128.46万元、白云湖镇132.61万元、水寨镇102.65万元、高官寨124.17万元、相公庄镇148.62万元、曹范镇104.7万元、龙山128.78万元、辛寨140.04万元、圣井126.8万元、埠村107.91万元、文祖110.37万元、垛庄镇100.04万元、刁镇221.2、黄河100.4万元、绣惠镇196.49万元、枣园129.56万元、宁家埠131.47万元、明水358.55万元、双山205.59万元) 二、职责范围界定及管理方式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意见,建议镇村的道路保洁、生活垃圾入箱、垃圾箱运行维护、建筑垃圾处置全部由镇村自行负责;环卫中心只负责箱内垃圾的清运处置工作。费用方面环卫中心从市财政代扣的环卫一体化总费用中将农村保洁 费全部扣除,并按月划拨至镇街道;剩余费用仍作为环卫中心生活垃圾清运处置费,不足部分环卫中心自行筹措。同时,环卫中心负责对镇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进行考核监督,并根据考核结果年底对镇街道办给与奖励。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农民工是既具有农村户籍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①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始于1991年,在近二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主要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模式分类、退保问题、参保率问题和政府责任五大方面介绍了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展望。 [关键词] 农民工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一、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91年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它将农民工参保资格限定在受雇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和1997年的相关规定又将参保对象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和职工。2001年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一些具体办法,标志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从模糊走向明确。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明确化绝非偶然。一方面,农民工是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工群体在一系列与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密切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均占总从业人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根据老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的往往是城市化;中国是农业大国,若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作为主要

流动劳动力群体——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则必将引起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国务院于2006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指明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2009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民工在的流动劳动力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 二、国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的文献综述 目前,农民工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尤其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立起来的包括养老保障权社会保障权利受到了国诸多学者的关注,近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笔者将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具体介绍与描述。 1. 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对于必要性的考察应该分为两个维度:必要性是否存在,与其他项目相比其必要性程度大小。对于第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认为农民工不需要养老保险。然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具体地说就是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不同保障项目的何者优先建立与完善的问题则有所分歧。事实上,完善某一个具体社会保障项目的优先程度既取决于问题的重要性,又取决于问题的迫

基于信任机制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文献综述(全)

基于信任机制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文献 综述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的同时呈现,用户很难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传统的搜索算法只能呈现给所有的用户一样的排序结果,无法针对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应的服务。信息的爆炸使得信息的利用率反而降低。同样,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站在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选择的同时,其结构也编的更加复杂,用户常会迷失在大量的商品信息空间中,无法顺利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个性化推荐,被认为是当前解决信息系统超载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推荐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代替用户去评估其从未看过的产品,使用户不只是被动的网页浏览者,而成为主动参与者。准确、高效的推荐系统可以挖掘用户的偏好和兴趣,从而成为发现用户潜在的消费倾向,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断,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用户的黏着性。但是推荐系统存在各种缺陷,Rashmi等人提出,相对于使用推荐系统来说,人们更愿意从自己认识的朋友或者熟悉的人那边获取推荐信息[1]。这体现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更加倾向于从自己信任的人获取推荐信息。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概述、常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算法分析以及信任概念、信任模型。 二、个性化推荐系统概述 个性化推荐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来。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正式定义由Resniek&Varian在1997年给出: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是利用电子商务网站向用户提供产品信息和相关建议,帮助用户决定购买什么产品,通过模拟销售人员帮助用户完成购物过程的系统。这个定义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推荐系统的使用者是用户(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用户),推荐的对象是项目。项目是推荐系统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也即最终的推荐内容。 个性化推荐系统是指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和购买行为,向用户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商品。它是建立在海量数据挖掘基础上的一种高级商务智能平台,以帮助电子商务网站为其顾客购物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购物网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政治信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治理实践和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洞察力,它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题。论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府绩效社会资本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政治信任的研究以来,政治信任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利维和斯托克(Levi& Stoker,2000)概括了推动政治信任研究在美国兴起的三重因:一是1965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1968年盖森《权力与不满》的公开出版;二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包括种族关系和公民权利运动,也包括越南战争;三是关于美国全国选举调查(National ElectionSurvey)政府信任问题的调查中,美国公民的信任百分比长期急剧下滑,尤其是1964-1972年间。这些因素都使得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对政治信任的大量研究。政治信任的研究因此在西方政治学界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一、何为政治信任? 当代社会政治信任的学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是,政治信任的涵义到底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公民对政府的这种政治信任? (一)政治信任的涵义 对政治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政治信任的概念。政治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政治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虽然也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任包括公民间的人际信任,即社会信任(宋少鹏、麻宝斌, 2008)。但是奥弗也认为,不能简单地对信任政府与信任他人进行类比(沃伦, 2006)。奥弗将大众/精英和水平/垂直的二分法结合在一起,得到信任四个维度的内涵: (1)公民彼此间的信任,这在社会资本研究的相关著作中有丰富的阐述; (2)公民对政治精英的信任,这是政府信任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3)政治精英对其他社会精英的信任;(4)政治精英对公民的信任(Yang, 2005)。其中,第二个维度的信任即本文所提到的政治信任的涵义,即公民对政治精英的信任。但是政治精英只是政治系统中的一种。 卢曼(2005: 73)所言,政治信任是在两个不同的普泛化层面上被要求和给出的。一方面,公民珍爱他们对将要决定下来的事的期待;另一方面,公民留在该国家,指望能过上一种合理的生活,这就已经表明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文献肯定了政治信任或是不信任这种态度的存在,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信任被看成是和不信任相反的,就像是一盏灯,或者是亮的,或者是不亮的一样。”(Tucker, 2004: 53)由此导致了公民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被纳入到一种二元的分析框架中。但有趣的是,哈丁直接指出了这个议题的荒谬性:“有关当代社会公民应该信任政府(如果公民不信任政府的话,那么要么公民要么政府中的一方就是有问题的)的看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它同传统自由主义截然相反”(沃伦, 2004:

【文献综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 一、引言 社会保障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家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体系的核心,也是社会保险工作中最庞大的部分。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和实行,不仅有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农村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大以及养老功能的弱化等新问题对出现,迫切要求政府在农村迅速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也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的写作,是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中包括了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及独立思考等诸多环节,其中某些资料或学术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最终观点的形成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也锻炼老自己分析概括和汇总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主题 国外对于本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分析已比较深入,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或农村人口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养老保障体系,因此国外先进的社会保障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比如Dalmer D.Hoskins的《In Defense of Public Pension Systems》中提到了国家养老金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问题,分析了公共养老系统丧失信心的原因,并介绍了公众养老金系统。还有如Xavierx.Sala-imartin的《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中也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民族事业,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内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成果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范例 ●研究综述的几个基本问题 研究综述,又叫文献综述。 对综述的理解和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综述,就是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反映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某项课题、某项研究在某一时期内的研究发展状况、研究成果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而写成的综合叙述。它的特点是“述而不评”,即不加评论地综合介绍已取得的某一专业、学科、课题、专项研究的实际情况或研究成果,属于三次文献。另一种认为:综述,是对大量文献经过阅读、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综述。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综述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能真实地反映某一学科、专业、课题项目研究的整体状况,参考利用价值高,特别有助于研究人员开拓视野,把握关键,做好选题,避免重复,节省时间,利用线索,深入研究。 一、综述的类型 综述一般有以下几种: 综合性综述。是指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个会议等文献材料情况作出综合性的叙述。如某一学术会议的综述,就是根据某一学术会议的大会发言材料、上交的论文材料,以及讨论情况而写成的综合性报告。 专题性综述。是指对某项课题或某项研究的研究状况或研究成果的系统阐述。如撰写某项课题研究的综述,可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的方式、方法,当前研究的进展情况,或已取得的成就,在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该项成果的各种意见和看法等如实叙述出来。 文摘性综述。是根据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问题、某项研究在某段时间发表的文献信息内容,用少量文字摘录出来,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综合排列和叙述。文摘性综述要求逐一标注所引用的文献。 二、综述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写法 1、综述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综述要包括以下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使用对象、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材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 2、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1)标题。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能鲜明地表述该综述的主要问题,重点一目了然。 (2)提要。简单扼要地阐明本综述的主题内容,包括目的、背景、意义、现状、解决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以及本综述所收集的资料的范围和来源。 (3)正文。是综述的主要部分,必须全面系统地从各个不同的面把所收集到的文献材料的观点、做法进行详细的叙述,包括所要叙述的某个学科,或某个专业、某个课题、某项研究的历史,目前状况,主要观点、措施和方法,突出成果、发展趋势,并综合阐明各种不同观点,还有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等,让读者对他所要了解的学科、专业、课题或研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4)结束语。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作出的结论,并概括性地阐明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尚待解决的问题,发展趋势等。 (5)参考文献。一般来讲,要求详细逐一列出本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过程中引用的时候加以说明材料的出处。标引参考文献要符合国家著录标准,标明作者、篇名、出版单位、时间,等。 综述可在标题的下面或全文的最后标上作者的姓名。 3、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定好题目。定题前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选取当前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充分考虑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理论性、学术性和价值性。 选好材料。确定主题后,迅速确定收集材料的范围、检索途径和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较全面、系统的,与主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

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了解,认为对方不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或者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是小概率事件。Robert认为信任是一种资源,它以共同资产的形式存在,运用得当则可获得巨大竞争优势。McKean认为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在交易活动中缺乏信任,就必须花费大量资源,进行度量与监督以防受骗。 Sako把信任分为契约型信任、能力型信任和善意型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Margreet F. Boersma 等从公共信息考虑,把信任分为能力的信任、承诺的信任和友善的信任等类型[5]。 Nigel Slack等(2002)认为信任有一个过程,从计算的信任,经过认知的信任再到感情的信任[6]。Giddens认为信任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交易双方甚至更多方共同建构起来的;zucker认为信任的出现与这三个因素分不开:制度背

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

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 鲁长亮 1,2 ,唐兰1  (1.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 介绍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建设历程以及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策略。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观;模式;策略中图分类号 T U98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03-01585-03Study on Stra teg ies and Counterm ea sures of Urban 2Rura l I n tegra tion L U Chang 2li a ng et a l (U rban Constructi on College,Yangtze University,J inzhou,Hubei 434023) Abstract The connotati on of urban 2rural integration,construction courses and construction modes of urban 2rural integration at home and a 2broad were introduced,the p r oblem s in urban 2rural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the counter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urban 2rural in 2tegration were put f or ward . Key words U rban 2rural integration;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 t;Mode;Counter measure 作者简介 鲁长亮(1981-),男,湖北宜昌人,硕士,讲师,从事城市规 划设计与研究。 收稿日期 200920921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为原则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目前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是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因此,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策略的研究,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沿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加速实现我国城乡融合,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建设历程 1.1 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日益融合、持续趋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加强城乡联系,推进城乡平等与融合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生态和谐化、社会文明化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 [1] 。 1.2 建设历程 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 表1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历程 Ta lde 1 Constructi on history of Ch i n a ’s urbanrural i n tegra ti on 阶段Stage 时间Ti m e 研究内容Research content 第1阶段 1978~1985年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提出;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阶段 First stage 第2阶段 1986~1990年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理论研究;上海、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实践探索阶段Second stage 第3阶段 1991~2007年研究内容趋向具体化与系统化,进入工业化及商品化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体系构建阶段 [2] Third stage 第4阶段 2008年~至今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及成渝城乡一体化改革示范区的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实践阶段 Fo wrth stage 了4个阶段(表1)。 2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2.1 国内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 2.1.1 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珠 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①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②农村工业化阶段。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③完善基础设施阶段。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经过10余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文明的城市群体,形成“村中有城,城中有村,城乡一体”的新格局。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又探索与总结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0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现代化、 农村经济工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交通通讯网络化、市场经营商品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律化、环境净化美化。这“十化标准”的实现,将标志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 2.1.2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上海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1.3 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工农协作,城乡结合”是北京市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做法。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逐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0,38(3):1585-1587责任编辑 陈红红 责任校对 卢瑶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保险基金人口老龄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养老保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经历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个过程。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总人口的70%多是农村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8000多万人,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矛盾。而农村和城镇又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这又使矛盾更加复杂化。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 在城镇,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家庭养老。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 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