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_温永慧 (1)

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_温永慧 (1)
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_温永慧 (1)

CHINA ADULT EDUCATION

中国成人教育2014/23目前在高校辅导员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已成为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障碍,其不但给高校辅导员本身健康带来影响,还给广大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心理健康带来影响,乃至最后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正常的学生管理秩序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根源,探求有效的处理办法,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放于突出的位置来抓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问题的主要因素(一)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同社会满意度之间的冲突高校的和谐平稳发展是社会稳定之基础,辅导员可谓维护校园安定和谐的责任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面对大量思潮的涌入与不同生活模式的冲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时都面对着考验。愈来愈多的学生的反逆心理增加,学生抗挫折能力下降,安全意识淡薄。面对部分心理未成熟的大学生,高校辅导员自始至终处在戒备姿态,工作压力超越负荷。可是,在学生眼光中,辅导员不如专业课老师重要,在家长眼光中,辅导员不如自己对孩子照顾得细微,在其他人眼光中,高校辅导员仅是解决杂乱事情之人,工作不具备技术含量。辅导员工作的社会满意度同工作的高压力构成明显对比,导致辅导员心态无法平衡,工作方面缺乏激情。

(二)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同自我成就感之间的冲突成就感可谓人的高级情感需求,是让人保持工作热忱的兴奋剂。辅导员尽管名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可每日奔波于琐事,没有空闲真正将工作重点纳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育人的思想往往不易实现。与此同时,大批的大学生平素工作庞大艰难并且无形,很难看到实际收获,更不易计入工作量,辅导员成就感低落,则出现碌碌无为之错觉。

(三)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同考评机制之间的冲突

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比较繁杂,涉及内容没有边界,无论时间或是空间方面均持续不断的拓展,并且工作成效在很短时间内得不到明显的体现,也很难量化,辅导员的工作很难及时地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辅导员处在疲劳状态。此外,以往旧的说教与权威模式的师生关系业已不能适应现今教育的需求,使得辅导员唯有拓宽新的工作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师生之间关系。怎样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摆在广大辅导员眼前的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得接受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考核机制的约束。不能量化的工作内容一定要适合考核的需要,没有办法界定的工作成效一定要实现考核的标准。

(四)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同专业能力之间的冲突辅导员被学生尊为导师与知心朋友,这给辅导员工作指出了更高要求,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辅导员专业职业化;面对个性愈来愈突出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本身的职业素养也必须不断地提升。同此相冲突的,是一些高校年轻辅导员本身经历的生活磨砺不多,缺少工作经验,工作内容模式简单,可岗位培训的机遇又少,工作能力提高缓慢、缺少专门针对辅导员的深造培训计划。

二、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有效克服辅导员职业倦怠

(一)构建辅导员多方位支持体系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根源即自我实现的需要遭遇阻碍,所以需要建立多方位立体的支持体系。此支持体系包含情感、能力与发展等三方面支持系统。

1.对辅导员的情感支持。近几年来,各地高校先后构建了辅导员协会、辅导员之家、辅导员沙龙、辅导员联谊会等诸多群团组织,给辅导员搭建了互为交流

从职业倦怠问题看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温永慧汪宗美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目前已成为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很大障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概述入手,通过对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问题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了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一些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职业化建设

[作者简介]温永慧(1979-),女,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汪宗美(1962-),女,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改革。(山东济南

250103)

[课题来源]本文系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职业化进程中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项目编号:J 13SY 80)阶段性成果。

工作研究GONGZUOYANJIU

94

CHINA ADULT EDUCATION

2014/23中国成人教育

的沟通平台。依托沟通、考察等模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辅导员们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体会与经验,获取他人的支持与认可,从而增添辅导员团队之职业归属感与团队精神,进而促进辅导员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此同时,作为管理者,还要善于挖掘辅导员的亮点,而并非只看到其不足之处。

2.对辅导员的能力支持。也就是管理组织要为辅导员构建完善的技能增强机制。由岗前至专项培训,再至技能职称考试等,借助一系列培训让辅导员达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优良的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可以让他们在遇到不一样问题时从容应对,妥善解决,而并非茫然失措,进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3.对辅导员的发展支持。随着《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等文件的出台,辅导员职称评聘的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发展并逐步完善,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渠道也在不断拓展。此外,管理部门不仅应为有能力的辅导员搭建提供科学的发展平台和途径,同时也要关注能力一般、可甘愿长期留在辅导员岗位的辅导员。

(二)构建辅导员科学的考评体系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健全考核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激励政策是确保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尽管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辅导员考核机制,可因为对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及其规律缺少合理的认识,操作性很强且比较客观全面的评定标准一直未构成,现有的考核体系均存有一定的弊端。所以,高校管理部门在修订辅导员考评体系的时候,应充分顾及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考虑到他们的任务大多属于软性指标,很难量化,其职责范围宽泛很难简单界定,思想育人属于润物细无声的长效工程,不能马上见成效等工作性质与特点,由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入手,遵循定性超于定量,定性也应严细标准之原则,构建一整套不仅客观公正而且操作性也强的系统的评价标准。

作为管理部门必须取得学校支持,进一步协调、争取解决辅导员专业职称评聘中遇到的困难,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辅导员职称申报体系和评聘办法,将辅导员队伍职称评聘指标、序列单列,纳入学校职称的评聘制度。同时,还需考虑适当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待遇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辅导员晋升机制。高校应把辅导员作为培养和选拔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力度,重点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辅导员进入到各级领导岗位。

(三)构建辅导员自我应对体系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需环节

如何尽可能地满足辅导员的精神要求,提升他们

工作的成就感,是高校管理部门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应采用多种模式,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激励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增强辅导员对工作的归属感与团队精神,进而引发其工作的热情,使其连续保持优良的工作状态,促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1.引导辅导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辅导员应正确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避免因为对本身的期望值过高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学观点证明,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定会积极防止因现实同理想之间的差别而造成的内部矛盾,同时对外部世界也秉持同等接受之态度。所以,作为管理部门,应引导辅导员明确掌握自身的优缺点,正确对待自身的喜怒哀乐,培养主动积极的自我意识,不强求外部环境,在能做到的范围之内尽自己的能力,在理想与现实中寻到最佳契合点,这对于开展好工作,加速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尤为重要。

2.引导协助辅导员实施自我规划、管理。制定适应工作需求与个人特点的发展目标,使得辅导员可以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扎实地开展工作。辅导员可尝试设计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以构成内在自我推动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重视培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主要包含对时间、压力、情绪等方面的管理。辅导员自身的性格特点、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其工作效能之高低。优良的管理能力、贴近实际的人生规划,均会实时地引发辅导员的内在热忱,使得辅导员由内心喜爱本岗位,并且主动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倦怠感。

3.培养辅导员学会自我调节、减压。辅导员应当学会寻找自己的幸福感,提升管理工作艺术性,从学生的成长阶段里找寻满足感;从与同事协作、沟通中学会找寻认同感,增添归属感,为培养出适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作出贡献。高校可以借助构建辅导员心理预警制度体系,实施定期的心理方面的培训和引导,保证辅导员心理健康。

(四)构建辅导员培训体系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关键

1.应当构建日臻完善的辅导员选拔制度,依据素质标准严格选用,构建辅导员任用笔试与面试、心理测试、群众意见评测等制度,为配备高质量辅导员建立了基础条件。

2.应当构建完善的辅导员培训系统,以往辅导员培训突出应急性特征,即针对所遇问题,安排学习理论知识,导致所学内容不够系统,模式不够丰富,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改善此种状态,高校要结合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内容、职责要求及辅导员自身的特点,对辅导员实施较为全面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构建完善的课程安排体系,重点提高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团工作技能、学生心理、法律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工作研究

GONGZUOYANJIU

95

CHINA ADULT EDUCATION

中国成人教育2014/23

水平和工作技能。

3.要选拔推荐优秀的辅导员继续深造,攻读同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硕、博士学位,结业后专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应当构建行业协会,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构成团队合力。

总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其职业倦怠感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迫在眉睫,一定要引起各界高度的关注。只有促成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才能更好地消除职业倦怠感,有效发挥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功能,最终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

蔡亚敏.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0,(6).

[2]王彬.辅导员职业化:主体的心理需求与关系建构[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3]许国防,王晓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探讨[J ].科技信息,2010,(26).

[4]谢小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下的职业倦怠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10.

[5]郭清秀,金宏妍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低龄化问题分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8).

责任编辑:王峰

一、结构化面试的特点及考查要点(一)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所谓结构化面试(StructuredInterviewing),就是根据特定职位的胜任特征要求,设计相应的问答题,遵循固定的程序,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回答完毕,由5—7名考官给予打分测评的一种面试方式。

1.考察要点结构化。结构化面试考察要点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化,其内容一般包括考察考生的求职动机及自我认知、思想政治觉悟、情绪控制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精神风貌等。这些测评要素一般都会对应相应的面试考查题。

2.评分标准结构化。结构化面试评分标准的结构化表现在:测评要素评分的权重系数呈现一定的结构性,同时每一测评要素的评分标准也有一定的结构性,这样能保证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3.考官人员结构基本固定。结构化面试参与人员基本有固定的构成。一般由考官5—7人、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1名、记分员和引导员各一名构成。考官负责考生的素质测评,纪检人员全程监督考试,以保证考试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二)结构化面试的考察要点

1.思想政治素质。考查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求职动机与职位是否匹配。

2.综合分析能力。考察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现象、党的方针政策等理解是否正确,分析问题是否透彻,思想观点是否有深度并有独到见解或能自圆其说。

3.语言表达能力。考察大学毕业生理解他人意思的能力,清晰流畅,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4.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考察大学毕业生能否根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并做出计划,能否看清冲突各方面的关系并做出适当选择、及时做出决策的能力,能否恰当地调配、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的能力。

5.人际沟通能力。考察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是否主动,是否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有无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处理问题能否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6.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考察大学毕业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分析问题是否客观,思路是否清晰,解决问题办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可行,操作是否得当,遇

大学毕业生在结构化面试中脱颖而出的策略探析

○吴雪会

[摘要]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当前各行各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大学毕业生要想在结构化面试中脱颖而出,就得探寻脱颖而出的方法和策略。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毕业生只有掌握报考职位的信息、做好心理调适、培养较高的思想理论素质、学会辩证思维、练就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塑造自身的气质,才可能在面试求职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结构化面试[作者简介]吴雪会(1973-),女,硕士,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陕西宝鸡721013)

工作研究GONGZUOYANJIU

96

2015年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 (二)敬业爱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 (三)育人为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本文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及现状及发展困境等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员配置、职业行为规范及专业培训等几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辅导员的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标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对策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质量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生管理等有着直接关系。近年来国内外社会形势及政治经济等出现不断变化,高等教育不断变革及发展,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多样化等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亦面临较多的困境。 1.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大多比较繁重,相关调查显示国内公办学校辅导员带领学生平均在200-300名,而独立学院辅导员带领学生则为300-400名,辅导员除了带领人数众多的学生外,还需要兼任其他专项工作。目前高校关于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尚无完善的体制,高校辅导员的职称尚无政策支持。调查中,50%调查者未参加过职称评审,40%初级职称者,10%中级职称者,能够看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小。 2.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 (1)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大量经验丰富、生活阅历丰富、处理问题能力较高的辅导员退休,导致了人才流失的现象出现。年轻辅导员成为高校辅导员的主力人员,但由于其工作经验较为缺乏,年龄小,同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高校辅导员存在青黄不接的状态。且高校辅导员学科背景非专业化,其中多为理工科专业,而这与高校发展对心理学、管理学及教育学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冲突,因此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高对于辅导员职业发展作用显著。 (2)辅导员职业发展不被重视, 工作无保障。辅导员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任务重、事务性工作太多等是其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而高校对于辅导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及奖惩制度,极大程度上打击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部分高校未意识到辅导员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认可度较低,使得辅导员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不利于其更好的发展及完善自身。部分辅导员认为自身工作前途迷茫,而并未为自己设计合理科学的职业化发展规划。 (3)辅导员职业缺乏职业认同。我国辅导员建设长期处于滞后水平,辅导员的身份及地位均比较尴尬,非专业教师,同时亦非学校管理者,因此并未受专业知识的培训,也没有接受管理方面的培训,导致其无职业归属感,对职业认知

(完整版)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2011 —2012 学年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 为了深入学习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加强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创建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进而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管理团队,促进我院学生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结合学院总体安排,制定此方案,详细内容如下: 一、领导机构 为保证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成立领导小组,宏观指导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顾问:潘洪亮陈志红 组长:王全升 副组长:王涛涛和松灿 成员:姚天金张长江张永学赵海发杜少杰牛艳莉 王明华阮春新杨力 领导小组在学生处设置办公室,具体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 主任:姚天金(兼) 副主任:袁立满 成员:罗建峰邓杨徐玉波符桂莲赵晶桂文周刘佳赵妍刘蔚蔚徐强张良聂瑾杨文智张会见宋旋李元应王启龙

二、建设主题 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三、活动时间 2011 —2012 学年 四、活动内容本学期辅导员队伍建设集中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 方面: (一)辅导员学历、职业资格进修要求要求现聘辅导员中大专学历人员在 2 年内,能够全部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提高知识素质;要求现聘辅导员本科学历人员在 2 年内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能够主讲一门课程,适时晋升职称。 (二)辅导员校本培训辅导员校本培训采取学院讲师团培训模式,安排专门时间对全体辅导员开展培训,要求达到统一认识、提高技能的目标。培训内容涉及辅导员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管理技能、管理艺术等,具体培训计划另行安排。 (三)辅导员经验交流 交流主题:针对辅导员日常重点工作中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社团活动开展、素质测评、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各项职责任务进行专题交流。 交流形式:各系部分别设立不同专题进行经验交流,并推荐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党和国家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对辅导员进行了系统规定,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亟须摆脱经验型、政治型的旧模式,确立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深刻理解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时代意涵和理念,探索出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标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适应当代职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自身特点等方面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与新挑战,对辅导员的专业职能、选聘条件、培养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亟须摆脱经验型、政治型的旧模式,确立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需要专业化,从价值角度来讲,“德育为先”的教育任务和使命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同时由于日益复杂的教育形势以及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需要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其学科特点和规律,专业性很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需要把德育工作有效开展起来。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1]。只有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专门系统的职业训练,才能肩负起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教育和管理工作,减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教育形式的不标配、课堂与日常生活的分离,从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专业化具体包含的内容,从内容的角度来讲,需要辅导员有专业性的思维、广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眼光和头脑去思考事物,用专业的思维去谋划及开展工作。专业性思维,指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对工作对象的准确把握、对工作目标的明确判断以及对工作效果的良好预见[2]。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相当宽泛,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不光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懂得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处理好日常学生工作。当前高等教育的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大学生主体也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有特点,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包括组织、宣传、管理班级的能力、心理咨询与疏导的能力、就业指导的能力、利用网络进行教育的能力等。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现实矛盾 辅导员这一职业群体随着教育的改革,队伍规模在不断扩大,各高校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地位、待遇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以辅导员专业发展为核心,提升工作质量、优化队伍结构,界定辅导员工作的范畴,构建辅导员更深层次的职业发展前景,使辅导员从工作的不断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路径探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路径探究 邵从清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化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需要从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强化学科支撑、营造社会氛围、加强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实现辅导员职业化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路径探索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内涵及现实依据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指实现将高校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部分人的长期稳定工作的过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职业道德。为了社会正常存在和健康发展,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有体现本质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也必须有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必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敬业爱生、诚实守信、公平处事、平等待生等。第二、职业知识。社会分为不同的职业,每个职业都有从事该职业所必要的专业知识。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必须有从事该职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专业的知识。第三、职业技能。各个职业不仅有其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有其所必需的专业技能,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就必须具有从事该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如善解人意能力、教育灌输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演讲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第四、职业法律法规。作为社会中的一种职业,必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就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如《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党和国家文件规定。第五、职业社会地位。各个行业、各种职业都是社会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社会中都有其应有的社会地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也应使辅导员这一工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有其应有的社会地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现实依据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之必需,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必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之必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之必需。 一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之必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愈益迫切,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入学人数急剧增加,办学层次及办学形式复杂多样。学生数量多与学校资源短缺的矛盾愈发凸现甚至出现冲突,曾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唐纳德—肯尼迪说过:“对学生负责是大学的主要使命”①,对学生负责就要加快学校的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养的教师,其中包括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层次高的直接与学生接触,为学生服务的辅导员队伍。为此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发展。 二是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必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随着两股思潮的大量涌入和国外敌对势力蓄意对

(完整word版)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 辅导员要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不仅要研究辅导员的"出路",更应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吸引力,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感、成就感,如何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上来。就是要逐渐破除现行的鼓励辅导员"出路在于转行",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性。许多有远见卓识的高教工作者都指出,要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使之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家。 2、职业化建设的方向 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准入机制,严把进口关,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从在读研究生中挑选优秀党员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岗前培训、调研学习、学历学习等培训学习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辅导员能力。三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考核机制。

明确辅导员职责,根据高教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四是建立起辅导员职业的晋级机制。对考核中表现优异的辅导员积极向学校组织部门推荐成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在学校选拔干部时优先考虑。如对南京某高校最近一次中层干部选拔的不完全统计,学校党委系统新任命的中层干部有近一半人有过担任辅导员的经历。 3、职业化建设的内容 上海大学在辅导员职业化上又进行了新的创新,率先实行辅导员职级制,将辅导员工作由低至高设立了1至5级岗位,3级辅导员相当于副教授级别,享受相同待遇,5级辅导员则等同博导级别。上述做法为辅导员的待遇解决开了先河,从而可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构筑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模式,必须坚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必须探索职业化发展之路。只有坚持专兼结合原则、走面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才可以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发展!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 【作者简介】朱平,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教育部《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提法是:“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可见,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引人注目的新问题。 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提出的背景 高校政治辅导员最早是1953年蒋南翔校长提议在清华大学设立的。清华大学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政治和业务优秀者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一边做思想政治工作,一边学习。以后选拔范围逐步扩大到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这一做法在其他高校被逐步推广。 196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规定:“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从而使辅导员制度化、规范化。 196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颁发,提出在各级高等教育机构设立政治机关:即高教部和各高校设政治部,系、处设政治处或配备专职的政治协理员,教研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政治指导员,学生班级配备政治辅导员。同时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班级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对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性质、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做出了规定。政治辅导员作为面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性质和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 改革开放以后,政治辅导员制度基本沿袭了过去的做法。 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或班主任制度。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应从政治、业务都好的毕业生中选留或从教师中选任。他们要既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坚持业务学习,有的还要担负一部分教学任务。”表明了辅导员以兼职为主的思路没有变。

辅导员队伍建设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四招” 一、用实招:多层次构建 采取“党团学结合、专兼聘结合、老中青结合、德学能结合”的“四结合”方式构建了多层次的辅导员队伍。 我校辅导员包括以下6支队伍:一是专职党团干部和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学生骨干担任的党校、团校辅导员,其中专职干部近100人,专职教师96人;二是团干部、任课教师兼任的学生组织、社团辅导员(指导教师),超过50人;三是在部分学院试行的返聘老教授和青年学术骨干担任的年级辅导员(年级导师组),20余人;四是任课教师、优秀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兼任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目前有班主任597人,班主任助理965人;五是学生公寓辅导员,其中专职22人(部分到位,其余正招聘、考核中),兼职18人; 6、其他专业型辅导员,如就业指导员、心理督导员等。 六支辅导员队伍分别指导和依托学生党团支部、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班委会、学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以及就业联络员、心理健康委员等学生团体。 二、想高招:责任制管理 首先,确立高效、务实的决策体制。成立以书记、校长为主任的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学院一级成立相应机构,实行“一把手责任制”。领导小组主抓大事,优化辅导员政策空间,解决人、财、物短缺。学生工作部和学院分党委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抓落实,二抓项目,统筹规划,分级实施,推进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管理和多元化营销。 其次,完善有效、通畅的协调机制。我们对辅导员实行归口管理,统一协调,即:学校党校辅导员由学校党校管理,学院党校辅导员、年级辅导员由学院分党委管理,团校辅导员、学生社团辅导员由各级团委管理,班级辅导员、公寓辅导员由学生工作部辅导员工作办公室管理,就业指导员由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心理督导员由心理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全体辅导员均接受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协调和考核。在机制建设的目标定位上,我们推进确立党委、行政、团委、学生组织积极配合,学校内外、职能部门、学院、班集体充分整合,教育、管理、服务、文化加速融合,专职、兼职多元结合的工作机制。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有着其他教师队伍建设非同一般的价值,理应该受到重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合职业化建设面临很多的困境与问题,鉴于此,高校务必要按照辅导员职业标准要求,从价值取向、内容体系、方式途径、后勤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创新发展,构建好适合思想政治新常态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走向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和自主化发展的轨道。 标签: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主要任务,有赖于教师的素质高低,其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更是在贯彻立德树人开展学生思想教育中起着非凡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如何〔1〕。因此,探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内涵与价值 专业化与职业化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已经引起国家、高校及其主管机关的重视。这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价值细细相关。 1、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与职业化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尤其是对非辅导员老师而言〔2〕。专业化侧重从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视角来思考的,职业化侧重从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来思考的。因此,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重点是讲究工作的内容、方式上,力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工作水平和能力,力求培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素质与能力,要求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卫生保健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进行专业化地开展工作。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重点是讲究工作的职业性,要求辅导员具备高校教师职业的素养和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好的长远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计划。 2.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价值 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和要求,高校辅导员专业和职业化建设是落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具有诸多的价值和功能,具体如下:一是从辅导员本身专业成长视角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有利于推动辅导员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升自己工作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有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成长和职业进步,可以说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与举措。二是从学生工作视角来看,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能够极大提升辅导员贯彻国家与党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摘要:本文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着重探讨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及实现途径,以期对各高校正在进行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途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决定着教育的成效,最终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上述逻辑关系中,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因此,本文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着重探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及实现途径。编辑。 1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相协调的过程,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反映。 1.1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学生的诉求不断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加剧,高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学校推行学分制、后勤社会化,国际、国内高教市场逐渐融通、交流合作频繁。特别是择业竞争日益残酷,学生们上大学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获取文凭,而是转向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使大学生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与成才,重视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他们不再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经验式的教育管理,他们热衷于与自己成才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方面,除传统的教育外,他们需要辅导员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有关心理健康、就业、成才等方面的咨询与辅导,需要辅导员为他们提供有关学生事务的专门管理和服务。迫切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诉求。二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工作对象的多元化、复杂化,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爱岗敬业精神、工作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高等教育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有不少教师是上不了课才去做辅导员,不少高校兼职辅导员比例偏高,专职辅导员中也有相当多的是非专业出身,有的是研究生兼职,有的是半路转行,有部分辅导员缺乏身份认同感,辅导员被称为“消防队”“救火员”“保姆”,被错误的认为从事的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这种状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队伍的身份是不相适应的,迫切需要从提高队伍的专业化素养等方面来提高队伍素质。三是辅导员个体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需要。职业发展问题困扰着众多辅导员,职称上,现行的职称评定标准与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没有很好结合;职务上,科级再往上晋升时岗位职数有限,发展空间较窄。由于晋升机会少、发展前途渺茫,辅导员队伍人心思走、战斗力不强,与高等教育现代化对辅导员提出的要求格格不入,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队伍稳定、专业素养突出的辅导员队伍。 1.2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外部环境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几经反复,基本形成了由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实施统一部署指挥的格局,经过多年探索,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及实践探索取得进展。近年来,大批专家学者和学生工作者对专业化建设的内涵、方法和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相适应,有许多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能已从原有的“教育、管理”丰富拓展为“教育、管理、服务”并衍生出了一系列服务机构,为辅导员工作由综合走向分工、由经验式迈向专业化实践打下了基础。相关政策的出台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明确了方向。相继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出台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后者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提出“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同时明确了辅导员八个方面的职责。以上两个文件,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在此指导下,近年来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迅速壮大,专业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2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及思路我国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根据国内外研究归纳了“专业”的三条标准:一是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

专业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道德建设

专业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道德建设 摘要:随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时代的到来,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向着专业道德转换。辅导员专业道德是辅导员在教育管理这一专业工作时所遵循的能体现辅导员劳动特点、劳动价值以及人格品质的品行准则,其具有独特性、示范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特征。辅导员专业道德建设,应当从辅导员专业能力的特点与发展进行归纳与演绎,从加强辅导员专业道德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完善辅导员专业道德的考核机制和增强辅导员专业道德自觉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索。 关键词:师德;高等学校;辅导员专业化;辅导员专业道德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依托与抓手。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双重身份的辅导员,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生力军作用,其行为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性质。2014年4月,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对辅导员的专业能力的发展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推动了辅导专业化的发展。在辅导员专业化的时代背景下,辅导员专业道德不仅是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支持,更是检验辅导员是否完成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把握高校辅导员专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和要求,探索辅导员专业道德建设的现实途径,对高校辅导员实现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业化视域下的职业道德与专业道德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教师作为专门职业,社会对其职业有一定的道德期望,这种道德期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总和,是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道德在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具体表现。【1】 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群体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教师劳动价值、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使专业服务对象得到高质量发展的伦理规范。“一项专业之所以成为

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完整word版)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是高校辅导员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制定和实施本标准,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建立辅导员职业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确立辅导员职业概念,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逐步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为各级部门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基本依据,推动各级部门进一步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引导辅导员系统学习职业相关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为辅导员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高等学校辅导员 1.2 职业定义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 1.4职业能力特征 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 1.5基本文化程度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1.6 政治面貌要求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探讨论文 2019-01-04 摘要:专业化建设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我国今后开展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专业化建设;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 0引言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和主力军,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校集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于一体的教师群体。因此,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科学途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 我国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专业化建设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高校根据辅导员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职责,依托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专业训练体系,对从事或即将从事辅导员行业的教师进行科学的`培养和系统的管理,使他们掌握从事辅导员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话语、研究能力,实现的他们专业自律,促使恪守专业道德、崇尚专业价值和有效履行专业职责,进而提高他们从事此项工作并不断提高其从业能力的过程。由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概念和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我们可以概括出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养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塑造辅导员的专业品质三方面。 1.1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可划分为以下四类: (1)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 (2)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辅导员在开展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处理问题的原则性知识,即辅助教育管理的科学知识。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已于2006年5月20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周济 二○○六年七月二十三日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 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 (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 (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 (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 (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 设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 论文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走向,有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也是解决辅导员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从高校辅导员目前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在实践上的成功尝试三方面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内涵的解析,指出了当今高校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转变观念和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管理体制,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出了有效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目前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指挥员和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辅导员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臂力论文网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新的意识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高校体制改革、学生扩招、学分制的实施等,使学生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明显增加。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工作流动性强,学历层次和含金量不高,大部分辅导员没有取得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格,学历专业结构搭配不甚合理,年龄结构两头大中间小,比例不协调,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够高,等等。鉴于此,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置身于社会发展之中,与整个社会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社会的各种压力、残酷的就业竞争以及各种外界思潮,很容易使阅历尚浅的高校大学生迷失方向。调查发现,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学生自卑、胆怯、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日益严重,部分学生选择沉溺于恋爱、网络游戏等方式来逃避现实。在此情况下,他们迫切需要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事务性管理,而是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这样的要求不是任何一名专业课的任课老师所能胜任的,也不是单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面对这样的现实,辅导员必须成为专业化、职业化人员,承担起思想政治引导员、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素质教育师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三)实践上的成功尝试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提供了借鉴 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机构,用以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辅导等。正因为这种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使每位辅导员都可以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某一方面的工作,既提高了辅导员的研究能力,又使实际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黄河科技学院自开展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几点思考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着职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专家型辅导员匮乏等问题。因此,应从健全制度,提升素质等方面来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 标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高校辅导员主要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大学精神的直接营造者和传播者。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这应是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强、业务能力精、专业化程度高,能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职业化队伍。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学生辅导员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1.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兼职多,流动性较大。 所谓职业化,就是要把高校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种长期的、专门从事的职业,并以此项工作的薪金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辅导员不再是临时的、过渡性质的工作,保证这支队伍的起始水准和发展潜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人员比较年轻,专职少、兼职多,流动性过大的问题。从延边大学来看,全校2007年兼职辅导员41名,专职辅导员33名,兼职占55%。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目前仍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阶段性岗位,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缺乏社会身份认同感。大多数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没有前途,岗位上的辅导员成熟一批走掉一批,新老更替特别快,辅导员岗位只是匆匆而过的客栈和跳板,因此导致大多数的辅导员都在为换岗做准备,这就使得整个教育管理系统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辅导员工作不连续、断层,职业化根本谈不上。 2.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结构单一。 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产生分工与协作的基本要求。现在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职责不清、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精力分散、流动性大、队伍不稳等弊病,只有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具备专业基础的辅导员拥有较厚重的政治理论和文化素养,能够将理论融入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中,为学生解疑释惑。但现在高校辅导员大多是高校各专业毕业后直接留校的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摘要:专业化建设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从辅 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有效途径三个方面实行了阐述, 探讨了我国今后展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专业化建设;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专业品质 0引言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基层工作者和主力军,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肩负 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校集教育、管理、服务三项职能于一体的 教师群体。所以,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科学途径,增 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新形 势下高等教育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容 我国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增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 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 家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专业化建设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动态概念,是 指高校根据辅导员工作岗位的性质和职责,依托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专 业训练体系,对从事或即将从事辅导员行业的教师实行科学的培养和 系统的管理,使他们掌握从事辅导员工作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 话语、研究水平,实现的他们专业自律,促使恪守专业道德、崇尚专 业价值和有效履行专业职责,进而提升他们从事此项工作并持续提升 其从业水平的过程。由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概念和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我们能够概括出促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提 升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养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塑造辅导员的专业品 质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