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概述

对指标体系的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叫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它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具有多指标、多层次特性,能较好地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评价步骤包括:

明确评价对象;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价值;

根据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评价值和权系数的确定以及合成关系的处理。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切合实际的安全评价结果。

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原则

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安全评价的质量。为此,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合理地、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因素。但是,要建立一套

既科学又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为此必

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分析和判断,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⒈目的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改进系统安全这一目标来设计,并由代表系统

安全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系统的安全水

平。

⒉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

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

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⒊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包括系统安全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

统:

相关性--要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性原理不断分析,而后,组合设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性--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要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导向作用,即每项上层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下层指标与其相适应;

整体性--不仅要注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

和目标;

综合性--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有反映事故状况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要有反映隐患的指标,事前与事后综合,才能更为客观和全面。

⒋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

况,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并且有利于系统安全的改进。而且,指标的

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

麻烦。

⒌时效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系统安全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跟踪

其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此外,指标体系应随着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否则,可能会因不合时宜而导致决策失

误或非优。

⒍政令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以便通过评价,

引导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部门安全生产的

规章制度。

⒎突出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要全面,但应该区别主次、轻重,要突出当前带全局性

而又极为关键的安全问题,以保证重点和集中力量控制住那些发生频率

高、后果严重的事件。

⒏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指标取值宜采用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情况,又便于比较优劣,查明安全薄弱环节。

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满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亦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缺乏统计数据的定性指标,可采用评分法,利用专家意见近似实现其量化。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项原则并非简单的罗列,它们之间存在如图5-4所示的关系。也就是说,指标体系设立的目的性决定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而科学性原则又要通过系统性来体现。在满足系统性原则之后,还必须满足可操作性以及时效性的原则。这两条原则决定了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政令性和突出性原则,此外,可操作性原则还决定了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可比性的原则。上述各项原则都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体现。最后,所有上述各项原则皆由评价的目的性所决定,并以目的性原则为前提。

指标体系建立的九条原则关系图

指标体系的结构

指标体系的结构,是指形成指标组合的逻辑关系和表达形式结构。依靠科学的结构,分散的指标才能排列组合成系统,真实地描述安全系统评价的实质性过程。

由于安全与事故是对立的,但事故并非不安全的全部内容,事故只是在安全与不安全一对矛盾斗争过程中某些瞬间突变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无事故”的背后,可能还有许多违章、冒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只是未出事故罢了。因此,单纯的事故指标并不足以表征系统的全部安全状况。

隐患指标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进行的安全综合评价。隐患指标充分体现了事前安全的思想,即预防事故在其发生之前。隐患指标由于综合考虑了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因素,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系统的潜在危险性。但是,由于人们在安全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与滞后性,在指标的设臵,指标的计量,以及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难以完全做到科学和客观。

换言之,隐患指标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存在偏差,因而必须要以表征系统运行特性的事故指标作为基础。

事故指标与隐患指标相结合,既考察了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安全绩效,又考察了系统要素及其组合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避免单用一类指标评价的片面性,能够较为全面正确地反映系统的安全状况。

定性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基础指标即评价指标体系中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指标,可分为定性基础指标和定量基础指标,简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因此,基础指标评价值的确定可分为两部分,即定性指标评价值的确定和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在求基础指标评价值时,有不少文献采用等级论域的方法,将定性指标取值范围按评语等级硬性划分几个分值范围,例如“很好”(90~100)、“较好”(80~90)、“一般”(70~80)、“较差”(60~70)、“很差”(0~60),而对于定量指标,也要确定相应于各评语等级的临界值,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第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临界值,例如,从很好到很差,中间状态是模糊的,并不存在一个明确好与差的等级界限,因而由此计算出的指标评价值可信度是较低的;第二,定量指标等级临界值的确定非常困难,而它对于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又是至关重要的,这给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基于上述理由,建议采用舍弃等级论域

的方法确定基础指标评价值,即将指标取值范围规定为0~100,相当于将指标评判等级划分100个小等级,指标值越大,说明其隶属于安全的程度越高,同时也表明其安全性越好。舍弃等级论域的做法不仅克服了等级论域法的上述不足,而且,它得到的指标值为一点值而非向量,不再局限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处理方法。

定性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等级比重法专家评分法集值统计法

对于定性指标,指标值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的特点,很难用精确数字来表示,只能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模糊信息进行量化处理。

⒈ 等级比重法(又叫实验统计法)

请一组专家进行试验,每一人次试验是要在表格中打勾,且对每个因素仅打一个勾(即每行打一个勾),见下表。最后统计出各个格子中打勾的频率,得到专家组对于每个单因素的评判结果。例如,请100位专家对“安全管理”进行评判,分别有50,30,10,5,5人的评判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则对“安全管理”这一单因素的评判为

(0.5,0.3,0.1,0.05,0.05)。最后,将各个单因素评判结果综合成评判矩阵

其中,m代表因素个数,n代表评语等级数。

评价表

等级比重法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方便、实用,但精确度不高。

top

⒉ 专家评分法

请n个专家对取定的一组指标U

1,U

2

,…,U

m

分别给出隶属度

A(U

i )(i=1,2,…,m)的估计值r

ij

(i=1,2,…,m,j=1,2,…,n),则因素U

i

的隶属度r

i

由下式估计:

式中,r

ij

代表第j位专家对第i个因素的评价值。

利用专家评分法得出的判断较等级比重法精确。但是,该方法是用一个确切的数表示判断,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敏感、信息不全,或者专家对问题的了解不够全面、确切,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判断具有多种可能性,无法找出一个确切的数值。但如果要专家给出判断的一个范围,却是比较客观的选择。专家给出的判断范围越小,说明专家对问题的把握性越大,反之,则相反。不同专家对同一

问题所给出的判断范围,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集的若干独立实现,而利用随机集估计真值,属于集值统计的范畴。因此,可应用集值统计法来确定定性指标评价值。

top

3. 集值统计法

集值统计是汪培庄,刘锡荟等学者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的模糊统计方法。它不同于经典的概率统计,经典统计样本一般被看作是一个随机变量的若干独立实现,集值统计的样本则被看作是一个随机集的独立实现。具体做法为:选择n位专家,专家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给出评价指标值的两个极点,为方便专家赋值,取0,100两点,然后请专家给出指标U i评价值的区间估计,得到n位专家对指标U i的一个集值统计序列:

[r11,r21],[r12,r22],…,[r1n,r2n]

将这n个区间落影到评价指标值域轴上,得到样本落影函数X(r)(如图5-7所示)

其中

取r max ={r21,r22,…,r2n},r mi n ={r11,r12,…,r1n},则指标U i的评价值为

样本落影直方图

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定量指标即可量化指标,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测量手段确定其量值。由于定量指标的计量单位各不相同,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在确定指标实际值之后,还必须解决指标间的可综合性问题,即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通过一定的数值变换来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影响。

从本质上讲,指标无量纲化过程也就是求解隶属函数的过程,各种无量纲化公式,也就是指标的隶属函数。求定量指标隶属度的无量纲化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各个指标本身的性质确定其隶属函数公式,但依次确定每个指标隶属函数关系式非常困难。为简单起见,可选择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来解决定量指标间的可综合性问题。计算公式如下(图5-14):

⒈ 效益型即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

⒉ 成本型即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⒊ 适中型即指标值越接近某一固定值越好的指标

式中,y—定量指标评价值;

x—有量纲指标实际值;

x

—有量纲指标最大值;

max

x

—有量纲指标最小值;

min

直线型隶属函数图

众所周知,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对系统安全的贡献大小和重要程度不同,对评价指标间的这种差异可通过赋以不同权重值的办法表示。

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很多,对于带有定性指标的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目前主要包括统计均值法、二项系数法、两两比较法、环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较为有效的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提(Satty)于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决策方法。其基本过程为:首先将复杂问题分解成递阶层次结构,然后将下一层次的各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判断,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计算,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得到各因素的组合权重,并通过排序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可以对非定量事物作定量分析,对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运用AHP确定权重,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这是AHP中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在这个结构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若干元素,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可以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下一层元素一般不要超过九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一个好的层次结构对于解决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因而层次结构必须建立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TOP

⒉构造判断矩阵

对于递阶层次结构中各层上的元素可以依次相对于与之有关的上一层元

素,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一系列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A=(a

ij )

n×n

具有下述

性质:

其中,a

ij (i,j=1,2,…,n)代表元素U

i

与U

j

相对于其上一层元素重要性的比例

标度。判断矩阵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一般采用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标度及其含义如表5-8所示。

表5-8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TOP

⒊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其相应的特征向量为W,解判断矩阵设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为λ

max

A的特征根问题

所得W 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给出的判断矩阵不可能完全保持一致,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

其中,n 为判断矩阵阶数。

若随机一致性比率CR =CI /RI <0.10,则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取值见下表。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取值表

TOP

⒋计算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计算组合权重是指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若上一层次A 含有m 个因素A 1,A 2,…,A m ,其组合权值为a 1,a 2,…,a m ,下一层次B 包含n 个因素B 1,B 2,…,B n ,它们对于因素A j 的相对权值分别为b 1j ,b 2j ,…,b nj (当B i 与A j 无关时,b ij =0),此时B 层因素的组合权重由下表给出。

组合权重计算表

此外,还需要进行递阶层次组合判断的一致性检验,该步也是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的。若B层某些因素相对于A j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CI j,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 j,则B层随机一致性比率为

当CR<0.10时,认为B层组合判断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因素取值。

TOP

5.模糊AHP

然而,由于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重要性的认识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从而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值来表示对两两比较中重要程度的判断。鉴于专家判断的不确定性,两两比较中的判断不宜采用确定数。因此,建议采用区间标度表示两两比较

的判断,相应的判断矩阵以区间数判断矩阵的形式给出,模糊标度及其含义见下表。

模糊标度及其含义表

在上表所示模糊标度中,将Saaty的1-9标度仅仅划分为五个档次而非九个档次,目的是为了方便专家的比较判断。由于各个指标的意义和量纲都不一样,专家很难用九个档次表示出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而且,即使专家可以给出,也往往容易凭想当然给出一两可性的判断,从而使判断结果的可信度下降。此外,当同一层次上的元素较多时,还容易使专家作出矛盾和含混的判断,使判断矩阵出现严重的不一致现象。

根据表中的模糊标度进行两两比较判断,专家只需给出判断矩阵下三角部分的符号表示(如图所示),这即使是对于那些不熟悉AHP的专家来说,判断矩阵的给出也非常方便,因而,表的模糊标度也有利于AHP专家调查表的编制。

判断矩阵下三角部分的符号表示

此外,在用AHP 法进行专家咨询时,对同一问题,将获得多个判断矩阵,因而产生多个判断矩阵的合理综合问题。为了较好地兼顾不同专家的意见,可选用加权算术平均综合向量法来处理多个专家判断矩阵的合理综合问题。方法介绍如下:

设s 个专家的判断矩阵为A k =(a ijk )(i,j =1,2,…,n;k =1,2,…,s),分别求出它们的权重向量w k =(w 1k ,w 2k ,…,w nk ),(k =1,2,…,s),然后求出它们的加权算术平均综合权重向量w=(w 1,w 2,…,w n ),其中

这里λ1,λ2,…,λn 是各个专家的权重系数,它是对专家能力水平的一个综合的数量表示,当对专家的能力水平高低难以获得先验信息或不易作出判断时,可取λk =1/s ,k =1,2,…,s ,此时

可计算w j 的标准差σj

以及相应于新的综合判断矩阵A=(a ij)=(w i/w j)元素的标准差σij

再将信息反馈给专家,供进一步修改参考。

合成方法分析

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基础指标评价值及指标体系权系数之后,还要根据指标体系特点确定各级指标的合成方法,亦即将各级下层指标值复合成上层指标值的计算方法。可用于安全综合评价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有加法合成、乘法合成、加乘混合法、代换法等。分述如下:

⒈ 加法合成(加权线性和法)

基本公式为

式中,x代表综合评价值,w

i 代表指标i权重,x

i

代表指标i评价值,n代表

指标个数。

加法合成具有下述特点:

在加法合成中,由于综合运算采用“和”的方式,其现实关系应是“部分之和等于总体”,因而加权线性和法比较适合于各评价指标值对综合评价值的贡献彼此独立的场合。

加法合成的各评价指标间具有线性补偿作用,即某些指标评价值的下降,可以由

另一些指标评价值的提高来补偿,因而这种方法对指标评价值变动反映不太敏感。

加法合成突出了评价值较大且权数较大的指标的作用,因此,加法合成比较接近于主因素突出型的评价合成方法。

加法合成计算简单,便于推广普及,正因为如此,使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任何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加法合成也不例外。如果只从简易性考虑,不加选择地随意使用加法合成,则必然会导致综合评价结果失真的现象。

TOP

⒉ 乘法合成

计算公式为

乘法合成具有下述特点:

乘法合成适用于各评价指标间强烈相关的场合,如同串联结构一样,各指标的乘积表现为整个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

在乘法合成中,指标权数的作用不如加法合成明显。对乘法合成公式作对数变换,得

可见,乘法合成中,权数是指标评价值对数的倍数,

而在加法合成中,权数是指标评价值的倍数。显然,

权数的作用在加法合成中更突出一些。

综合安全评估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安全评估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徐庆新1,赵俊豪2,刘晓平3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116026) E-mail: haiguai2008@https://www.360docs.net/doc/7e7063858.html,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较流行的综合安全评估方法,分析了其在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特性、常权和变权、非线性无量纲处理、结构模型的确定、评价集的确定和决策这几个问题,并对综合安全评估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综合安全评估,问题,发展趋势 1. 引 言 随着安全生产日益的重要,社会各界对于船舶安全营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对船舶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许多安全评价及风险评估方法被引入到船舶日常管理与营运之中。其中综合安全评估(FSA)方法成为最近广泛应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之一。它能较好地解决复杂、模糊、随机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且在评价过程中,大多数学者都对评价对象系统建立系统模型,并将多指标综合成一个能从整体上衡量评价对象系统是否安全的综合指数。FSA正是一种系统性和规范化的综合评估方法,在船舶设计、航运与安全管理方面中采用合理的危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与控制方案的制定、费用与效益评估和提出解决方案这5个步骤来对船舶整体安全性、经济型进行综合指标的确定[1]。 虽然FSA其功能强大并逐渐广泛应用于航运界的管理,但如果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将众多指标综合到一起来对系统的整体进行分析时,就必须考虑指标的自身特征、指标间的逻辑关系、指标的权值和指标的量化处理问题,否则对整体的分析以及决策建议也就失去了其合理性和真正的价值。 2. 综合安全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对船舶系统进行综合安全评估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不仅部分地以来于数据(例如历史事故信息),也依赖于对这些数据的解释和对工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的影响等。也就是说要得到FSA的结果,一方面需要那些可用来进行理性判断的相关数据,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但在很多情况下,历史数据没有记录,或是无法应用于FSA评价方法中去,一定程度上就要依赖于专家的观点来补充统计数据。目前,在FSA 的评价过程中,大多数数据的获得都需要制作调查表,由专家打分处理后在针对这些数据进行安全评判的。 要完成这样数据的综合评价,其评价次序应为:第一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二步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系数;第三步,评价指标的模糊无量纲化处理;第四步,确定评价结构,求综合评价值;第五步,评价集的确定和决策。 - 1 -

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

安全技术丨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享,抓紧收藏备 由于风险评价方法众多,他们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常识性区分的学习。我们从评价目标、定性/定量、方法特点、适用范 围、应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 1、评价方法类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事件树ETA事故树(FTA作乍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道化学公司法(DOW)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模糊综合评 2、评价方法对应评价目的类比法:危害程度分级、危险性分级 安全检查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等级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事故)原因影响程度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故障原因故障等级危险指数 事件树ETA):事故原因触发条件事故概率 事故树(FTA):事故原因事故概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性等级 道化学公司法(DOW)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事故损失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火灾、爆炸、毒性及系统整体危险性等级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危险性等级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偏离及其原因、后果、对系统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安全等

3、评价方法对应定性/定量类比法:定性 安全检查表:定性定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定性定量 事件树ETA);定性定量 事故树(FTA):定性定量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定性半定量 道化学公司法(DOW):定量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定量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定性定量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定量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半定 4、评价方法对应方法特点类比法:利用类比作业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分级和事故统计分析资料类推 安全检查表: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标准 赋分评定安全等级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件、事故类型,评定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列表、分析系统(单元、元件)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影响评定影响程序等级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资料3: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是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者主观效用行为,整个过程离不开评价者的参与,而综合评价作为评价的一种也需要评价者做出相应反应或指示,而很多综合评价过程易受到评价者的干预,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 主成分分析能将高维空间的问题转化到低维空间去处理,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直观,而且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又能提供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而且,伴随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将会自动生成各主成分的权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以主成分为基础的综合评价理论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如实地反映实际问题。主成分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评价方法,完善了综合评价理论体系,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上述不良现象的产生。 所以在社会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的多指标体系中,如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可持续型指标体系、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等,主成分分析法常被应用于综合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模型 (一)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 1 (选取的第 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 1)越大,表示F 1 包 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 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 1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 F 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 1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 现再F 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 1 , F 2 )=0,则称F 2 为第二主成分,依 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F2=a12ZX1+a22ZX2……+a p2ZX p …… F p =a 1m ZX 1 +a 2m ZX 2 +……+a pm ZX p

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

安全技术|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享,抓紧收藏备用~~ 由于风险评价方法众多,他们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我给大家带 来一些常识性区分的学习。我们从评价目标、定性/定量、方法特点、 适用范围、应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1、评价方法类 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 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事件树ETA)事故树(FTA)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道化学公司法(DOW)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劳 动省六阶段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模糊综合 评价2、评价方法对应评价目的类比法:危害程度分级、危险性分级 安全检查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等级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 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故障(事故)原因影响程度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故障原因故障等级危险指数 事件树ETA) :事故原因触发条件事故概率 事故树(FTA) :事故原因事故概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等级 道化学公司法(DOW) :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事故损失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 火灾、爆炸、毒性及系统整体危险性等 级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 危险性等级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偏离及其原因、后果、对系统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等级3、评价方法对应定性/定量类比法:定性 安全检查表:定性定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 定性定量 事件树ETA) ;定性定量 事故树(FTA) :定性定量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定性半定量 道化学公司法(DOW):定量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 定量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定性定量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定量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半定量4、评价方法对应方法特点类比法:利用类比作业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分级和事故统计分析资料类推 安全检查表: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标准赋分评定安全等级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件、事故类型,评定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列表、分析系统(单元、元件)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影响评定影响程序等级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2-01 10:1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王晖,陈丽,陈垦,薛漫清,梁庆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多指标评价方法和权重系数的选择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多指标综合评价;评价方法;权重系数;选择 基金项目:广东药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ZYX1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7J1-C028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A060305006) 综合评价是利用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一个复杂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权重系数选择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药理学多指标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学的资料。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1.1 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1] AHP法是将评价目标分为若干层次和若干指标,依照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根据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层次结构,建立目标树图→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确定相对权重→ 计算子目标权重→ 检验权重的一致性→ 计算各指标的组 合权重→计算综合指数和排序。 该法通过建立目标树,可计算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指数,使评价直观可靠。采用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对常规的层次分析加权法进行改进,通过相应两两指标的比较,建立比较矩阵,计算最优传递矩阵,确定一致矩阵(即判断矩阵)。该方法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其它标度相比具有良好的判断传递性和标度值的合理性;其所需判断信息简单、直观,作出的判断精确,有利于决策者在两两比较判断中提高准确性[2]。 1.2 相对差距和法[3] 设有m项被评价对象,有n个评价指标,则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库为 Kj=(K1j,K2j,……,Knj),j=1,2,……,m。设最优数据为K0=(K1、K2、……Kn)。最优单位K0中各数据的确定如下:高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大者;低优指标,取所有m个单位中该项评价指标最小者。各单位与最优单位的加权相对差距和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综合评价方法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性原则 衡量一个研究对象的运行情况,要从特定的区域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评价指标要具有针对性。 (2)动态性原则 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标的选取不仅要能够静态的反映考核对象的发展现状,还要动态的考察其发展潜力。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具有动态性,可以衡量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段的变动情况,并且要求所选指标在较长的时间具有实际意义。 (3)可量化原则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进行监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持。选取的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的特点,在保证指标有较高反映考核对象的前提下,能够直接查到或者通过计算间接得到指标数据,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数据来源要具有权威性,这样能保证正确评估研究对象。(4)层次性原则 一级指标同时分别设立多个具体的子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把联系密切的指标归为一类,构成指标群,形成不同的指标层,有利于全面清晰的反映研究对象。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用于定量评价多指标问题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SAS、SPSS等统计软

件的使用更加提高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性。目前用于分析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等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依据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排序评价。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十分重要。对指标赋值主要有主观赋值和客观赋值,也有将主观、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的。对于指标数量比较大时,采用传统的主观赋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则难以全面把握众多指标,依赖主观判断会增大或降低一些指标的重要程度,导致实证的结果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权重的确定是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或者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所构建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实证的目的来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定,采用客观赋权法的主成分分析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取主成分也能减少工作量。以下对常用的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做简单介绍。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记AHP ,是美国运筹学家等人提出的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排列组合得出优劣次序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反映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对于各因素之间重要性的比较可以通过专家咨询法,判别主要依据常用的1-9标度法。然后对1.0<=RI CI CR

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前言 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的信息安全,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27号文明确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5年内建成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IA(Information Assurance)的构想。目前,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3大基础信息网络(电信网络、广电网络和互联蜘络)和8个重要信息系统行业(金融、电信、证券、保险、民航、铁路、税收和海关)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逐渐建成,并投入使用。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紧密耦合,且有大量人的行为参与其中的综合发展进程。然而安全因素和系统因素相互制约,使得信息安全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信息安全保障会伴随信息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为了保证国家基础网络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等关键部门所建设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长效机制,迫切需要针对不同重要行业、业务系统研究建立科学的、可度量的,可操作的信息安令保障评价指标体系(Indicator),对其信息安全保障的整体状态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与描述,从而确定所建设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保障水平、保障实效和保障周期等问题。闪此。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就是用一组科学的、可度量的指标作对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保障功能、保障效果和保障周期进行综合的考核和评价。 2、相关工作 现有的安全评估方式可以大致归结为4类:安全审计、风险分析、安全测评和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Systems Security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等。大部分通用的信息安全标准,如ISO17799,ISO13335等,其核心思想都是基于风险的安全理念。信息技术先进的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在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已经率先开展了研究工作。特别是美国,利用卡内基梅隆大学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较早地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指标体系。Rayford B.Vaughn和Nabil Seddigh等人研究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概念和范畴,给出了信息安全保障评价的框架。在国内,国家信息中心研究了网络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提要 11安全检查表(Safety Review ,SR) 安全检查表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1.1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所引起的问题,新发现的问题。 11.2安全检查表法的特点:简单、经济、有效,只能定性,不能定量。(不能定量,是由于不能划分危险度等级。) 11.3安全检查表的适用范围:可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可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和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也可用于新工艺工程的早期开发阶段,判定和估测危险,还可以对运行多年的在役装置的危险进行检查。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很少用于预评价。 11.4各类检查表及应用: 1.定性 检查表,提问式 2.半定量检查表:某些项目定为否决项,某些项目达到一定数量定为否决项。 3.定量检查表:安全性评价,采用千分制,分为特级安全级、安全级、临界级和不合格。危险等级划分为低度、中度、高度危险。 12危险度评价法 危险度评价法的应用: 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五个项目共同决定,其危险读分别按A=10、B=5、C=2、D=0分赋值计分,物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总分。 当总分≥16分 为Ⅰ级,高度危险; 当总分=11-15分 为Ⅱ级,中度危险; 当总分≤10 为Ⅲ级,低度危险。 13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法(Risk Rank ,RR)的适用范围、内容、要求和差异性,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13.1危险指数法内容: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13.2使用范围和要求:主要用于评价储存、处理、生产易燃、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也可用于分析污水处理、发电厂等一些单元的潜在损失,适用易燃或活性化学物质的最低量为2270KG,至少为454KG。 13.3特点和差异性:指数的采用,避免了复杂系统事故概率极其后果难以确定的困难,缺点是对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功能重视不够,特别是危险物质和安全保障体系间的相互关系未予考虑,一些修正系数只是简单的相加相乘,忽略了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的差别,致使只要物质种类和数量基本相同、工艺参数分布基本相似系统,无论年限和安全水平有多大差异,评价结果基本相同。从而导致该类评价方法灵活性和敏感性较差。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概述 对指标体系的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叫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它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定性和定量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法具有多指标、多层次特性,能较好地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安全评价问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评价步骤包括: 明确评价对象;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价值; 根据评价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评价值和权系数的确定以及合成关系的处理。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切合实际的安全评价结果。 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原则 安全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安全评价的质量。为此,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合理地、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因素。但是,要建立一套

既科学又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为此必 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分析和判断,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⒈目的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改进系统安全这一目标来设计,并由代表系统 安全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系统的安全水 平。 ⒉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 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 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⒊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包括系统安全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 统: 相关性--要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性原理不断分析,而后,组合设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性--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要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导向作用,即每项上层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下层指标与其相适应; 整体性--不仅要注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

多指标评分加权综合法

多指标评分加权综合法 这一方法的内容就是:对每项指标的实际值,按评分标准打分,一般按五级评分,最优5分,最差1分。除评分外,对各项指标还要确定权数。最后用权数(w)对各项指标的得分(p)进行加权综合,其结果即为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值。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就是: 第一步,选择进行评价的各项指标并收集指标值。 第二步,对指标进行评分。首先规定各指标值的评分标准,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 就是:用各项指标最大值减最小值的差除以所定的评分等级数,得出每个分数段的“组距”;然后以此组距从最低值开始,划出各分数段的上限与下限。用计算公式表示,即: n R R A min max -= 式中,R max 代表指标最大值;R min 代表指标最小值;n 代表评分级数,采用5分制时,n =5;100分制时,n =100;A 代表组距。 有了评分标准后,对各指标实际值评出相应的分数: 0~A 1; A~2A 2; 2A~3A 3; 3A~4A 4; 4A~5A 5 第三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各项指标对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为了能正确衡量信息化总水平,需分别确定各个指标的权数。权数大小应根据各个指标的作用或影响程度的大小而定,各指标权数之与应等于1或100%。 第四步,加权综合,得出总分,并做出分析。具体做法就是:将各项指标的评分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进行综合得出总分,即多项信息化指标的综合评价值。 上述计算过程可归结为下列公式: F =P 1W 1+P 2W 2+P 3W 3+……+P n W n =∑P i W i (i=1,2,……,n) 式中,F 代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值;p i 代表第i 项指示的评分;w i 代表第i 项指标的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第五节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过程及结果 一、概述 根据2011年2月2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对郑州广贤工贸新丰煤矿等39处矿井2010年度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1】111号),郑州广贤工贸新丰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防突措施 新丰煤矿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二1煤层和一3煤层,一3煤层属低瓦斯煤层,无突出危险性,因此新丰煤矿开采一3煤层保护层作为区域防突首采措施。由于一3井田范围仅覆盖二1煤层井田范围东部,井田东西部在部具备保护层开采的条件下,采用二1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方法有: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 (一)保护层开采 1、一3煤保护层 利用矿方已有的一3煤运输、轨道下山掘出一3煤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布置一3煤层工作

面,作为二1煤层的保护层工作面,利用运输顺槽运煤进风,回风顺槽运料和回风,回采一3煤时利用±0大巷、-70抽放巷抽放二1煤层瓦斯。被保护层二1煤层按照一3煤保护层开采后的卸压角布置二1煤层工作面的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 二1煤工作面开采时,在瓦斯抽放巷布置钻场打钻孔测定倾斜方向保护范围和走向方向保护范围。当测定出二个方向的保护范围后,二1煤工作面上下运输巷应布置在保护范围内。 对保护层一3煤层正在推进的回采工作面,必须超前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由测定的保护范围确定,超前距大于一3煤层与二1煤层层间垂距的3倍,取150m。 2、首采保护层工作面防治瓦斯措施 (1)《煤矿安全规程》第179条规定“开采保护层是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住: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必须将煤(岩)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的标在采掘平面图上每个被保护层的瓦斯地质图上,标出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一、 指标正向化 (1)指标:1. 正向指标(越大越好) 2. 逆向指标(越小越好) 3. 适度指标(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接近某一值最好) (2)逆向指标正向化 1. 倒数法: 1i i y x = 上式作为指标的正向化公式时,当原指标值ij x 较大时,其值的变动引 起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较慢;而当原指标值较小时,其值的变动会引起变换后指标值的较快变动。特别是当原指标值接近0时,变换后指标值的变动会非常快,使得指标评价值的确定,也即指标的无量纲化变得困难。 2. 最小阈值法:min i i x y x = 3. 最大阈值法(互补法)max 1i i x y x =- 4. 倒扣逆变换法 {}1max i ij ij i ij i n y x x y x ≤≤=-=- 或 (3)适度指标的正向化 1. 绝对值倒数法:反应了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偏差越小越好,对应的转化后的值越大,达到正向化的目的; 2. 距离倒数法:跟绝对值倒数法类似 3. 1max k k k i ij ij i ij i n y x x y x ≤≤=---=-- 或 二、 指标的无量纲化 (1) 极差正规化法 {}{}{}min max min ij ij l i n ij ij ij l i n l i n x x y x x ≤≤≤≤≤≤-=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不可取。 (2) 标准化法—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无量纲化方法。 ij j ij j x x y σ-= 消除了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同时标准化法也消除了各指标变异程度

上的差异,因此经标准化后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会导致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准确。 (3) 均值化法 ij ij j x y x 在实际问题中,情况是复杂的,有时需要保留指标的变异信息,有时需要消除指标的变异信息。 当综合评价的指标值都是客观数值时,一般来说应该用均值化方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而当综合评价的指标值是主观分数时, 则用标准化方法更好。 叶宗裕.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03(4):24-25.

数学建模综合评价方法

建模参考资料 综合评价方法 一、关于评价指标 所谓指标就是用来评价系统的参量.例如,在校学生规模、教学质量、师资结构、科研水平等,就可以作为评价高等院校综合水平的主要指标.一般说来,任何—个指标都反映和刻画事物的—个侧面. 从指标值的特征看,指标可以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是用定性的语言作为指标描述值,定量指标是用具体数据作为指标值.例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有5A 、4A 、3A 、2A 和1A 之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是定性指标;而景区年旅客接待量、门票收入等就是定量指标. 从指标值的变化对评价目的的影响来看,可以将指标分为以下四类: (1)极大型指标(又称为效益型指标)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 (2)极小型指标(又称为成本型指标)是指标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3)居中型指标是指标值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适中为最好的指标; (4) 区间型指标是指标值取在某个区间内为最好的指标. 例如,在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时,利润作为指标,其值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这就是效益型指标;而管理费用作为指标,其值越小,经济效益就越好,所以管理费用是成本型指标.再如建筑工程招标中,投标报价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其值的变化范围一般是(10%,5%)-+×标的价,超过此范围的都将被淘汰,因此投标报价为区间型指标.投标工期既不能太长又不能太短,就是居中型指标. 在实际中,不论按什么方式对指标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指标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相互转换 1 评价指标的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综合评价指标中,各指标值可能属于不同类型、不同单位或不同数量级,从而使得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公度性,给综合评价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实际情况,消除由于各项指标间的这些差别带来的影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评价结果,就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包括对指标的一致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 1.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所谓一致化处理就是将评价指标的类型进行统一.一般来说,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可能会同时存在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居中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产量、利润、成绩等极大型指标是希望取值越大越好;而成本、费用、缺陷等极小型指标则是希望取值越小越好;对于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等居中型指标是既不期望取值太大,也不期望取值太小,而是居中为好.若指标体系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指标,必须在综合评价之前将评价指标的类型做一致化处理.例如,将各类指标都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或极小型指标.一般的做法是将非极大型指标转化为极大型指标.但是,在不同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和评价模型中,指标一致化处理也有差异. (1) 极小型指标化为极大型指标 对极小型指标j x ,将其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时,只需对指标j x 取倒数: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上海市水闸安全鉴定中的应用

第30卷第7期2 0 1  2年7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7 Jul.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07-0109- 04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上海市水闸安全鉴定中的应用 李 达,王春树,杜晓舜,金鹏飞 (上海市水利管理处,上海200002 )摘要:针对上海市中小型水闸的安全鉴定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基于各种实际检测数据,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3方面对水闸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水闸安全评价指标的构成,由不同领域的专家根据各损伤部位对水闸安全鉴定的影响程度给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进而获得指标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公式。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水闸进行了安全综合评价,确定了各水闸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中小型水闸;安全鉴定;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上海市中图分类号:TV6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2-02,修回日期:2012-03- 15作者简介:李达(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闸工程管理及水资源调度,E-mail:lidawater@1 26.com 上海市现有1  959座中小型水闸,大部分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混凝土裂缝和碳化、表面冲刷磨损、内部钢筋锈蚀、部件倾斜和位移、地基渗透破坏、不均匀沉陷等问题,工程安全隐患突出, 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了水闸兴利效益的发挥。由于上海市的水闸均为中小型水闸,不同位置的水闸安全性也不尽相同,且不同水闸功能亦不同, 这导致各水闸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水闸安全鉴定统一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安全评价研究工作始于大坝安全性 综合评价, 随之赵然杭等[1 ]提出了水闸工程评价方法。根据《水闸安全鉴定规定》[2 ],上海市在2001年 实质性启动了水闸安全鉴定工作,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到上海市实施防汛保安工程体系建设 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对规定[2 ]的 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在内容和深度上的把握也不同,因此选取的检测或复核内容并不统一,故现行规 定[2]对水闸系统安全检测和评估方面的实际指导性 有些薄弱, 这也导致上海市水闸可靠性检测、评估工作在具体操作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了鉴定的一致性。鉴此,本文从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3方面考虑,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上海市中小型水闸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各水闸的安全性能。该评价方法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水闸可靠性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1 构建水闸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水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选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3] 分析水 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不超过20个,且合并重复的指标,并剔除对项目评价影响性小的指标。针对上海市水闸的特点,对一些共性问题在指标中要体现出来,如水闸建设年代久导致防洪标准相差较大,且上海市地势低洼,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同时存在, 很多闸室高程有可能低于建成时的高程,因此防洪能力和闸室沉降两指标要单列。随着上海市水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普及,自动化控制指标亦作为安全鉴定的重要考核因素。最终以水闸工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作为一级指标,将其再细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具体水闸安全评价指标构成见表1。 表1 水闸安全评价指标构成Tab.1 Security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sluice项目一级指标权重Wi二级指标分项权重Wj上海市水安全性B10.647 1混凝土结构C10.166 8闸安全综启闭机C2 0.129 0合评价A钢闸门C30.132 8自动化控制系统C40.102 7防洪能力C50.171 7抗渗和抗滑稳定性C60.171 7闸室沉降观测C7 0.125 4适用性B20.170 6相对过水能力C80.179  5相对漏水流量C90.247 2消能防冲能力C10 0.210 6闸门启闭机控制力C110.237 5辅助设备(观测、防雷)完好情况C120.125 2  耐久性B30.182  3混凝土强度C130.212  3钢筋锈蚀C140.230 0表面裂缝C150.249 1碳化深度C160.148 1运维能力C17 0.160  5

安全管理综合量化评估办法示范文本

安全管理综合量化评估办 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管理综合量化评估办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杜绝以包代管现象,真正落实外包施工队的安全 管理职责,做到谁经营、谁主管、谁负责,形成一级抓一 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全方位推进我公司的安全管 理工作,提高我公司综合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制定办法的指导思想 以制度有效为原则,结合实际,履职到位为核心,分 级管理,层层负责,杜绝以包代管为主线,以创建安全生 产标准化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实施施工队安全管理职责的 评估与考核。 第三条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办法》的有效贯彻与落实,公司成立外包施工队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基建总经理、公司总工程师 成员: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经营副总经理、安全环保部、总工办、技术发展部、党群工作部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财务部主任。 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负责日常的业务开展。 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环保部主任担任。 职责要求:领导小组负责评估办法的实施,组织开展检查、评估,最终形成综合性的评估报告,提交考核领导小组。第四条检查评估的周期及形式。 采取专业性检查、日常检查相结合,实施全面检查,综合评估,月评估,优胜劣汰,形成长效竞争机制。 第五条评估的对象

人效指数评价方法20160629

人效指数的评价方法 郭昀 现代企业发展,钱(财力资源)重要还是人(人力资源)重要?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85%以上企业家都会说人重要,但85%以上的企业家又都会用财力资源指标评价企业的效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以为,从定性来说,企业家普遍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从定量来说,缺乏有效的定量的评价指标评价人力资源的效率。 本文试图用经济指标与人力指标相结合,定量化的评价人力资源的效率(人效),形成评价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的人效指数。 一、什么是人效指数? 顾名思义,人效是指人创造的产出效益,指数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人效指数就是反映人力资源创造效益的计量指标,不仅是度量人力资源管理成效的核心指标,而且是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反映企业价值的基础性指标。 (一)理论基础 人效指数的理论基础是劳动生产率论和现代企业效益理论。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理论最早可以追述到古希腊。到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率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起来。由于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

不同,对生产率认识的层次不一,研究方法的多样,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和以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生产率质的研究:二是劳动生产率的计量经济模型等领域,并且推及到全员劳动生产率。 从计量来说,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反映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效率,也是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一般以平均每个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总产值(量)表示。计算公式是:期内完成的总产值(量)/期内平均职工人数 2、现代企业业绩理论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已经卖出的和没有卖出的部分。它表明企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反映的是生产总成果,但不能反映市场的接受程度,不是准确的产出指标。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产品是按统一的计划生产和销售的,售价也是相对固定和统一的,产值基本上等于销售收入;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用产值衡量产出的状况是准确和真实的。企业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

第五节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安全评价方法、过程及结果 一、概述 根据2011年2月2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对郑州广贤工贸新丰煤矿等39处矿井2010年度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1】111号),郑州广贤工贸新丰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防突措施 新丰煤矿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二1煤层和一3煤层,一3煤层属低瓦斯煤层,无突出危险性,因此新丰煤矿开采一3煤层保护层作为区域防突首采措施。由于一3井田范围仅覆盖二1煤层井田范围东部,井田东西部在部具备保护层开采的条件下,采用二1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方法有: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 (一)保护层开采 1、一3煤保护层 利用矿方已有的一3煤运输、轨道下山掘出一3煤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布置一3煤层工作面,作为二1煤层的保护层工作面,利用运输顺槽运煤进风,回风顺槽运料和回风,回采一3煤时利用±0大巷、-70抽放巷抽放二1煤层瓦斯。被保护层二1煤层按照一3煤保护层开采后的卸压角布置二1煤层工作面的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 二1煤工作面开采时,在瓦斯抽放巷布置钻场打钻孔测定倾斜方向保护范围和走向方向保护范围。当测定出二个方向的保护范围后,二1煤工作面上下运输巷应布置在保护范围内。 对保护层一3煤层正在推进的回采工作面,必须超前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由测定的保护范围确定,超前距大于一3煤层与二1煤层层间垂距的3倍,取150m。 2、首采保护层工作面防治瓦斯措施 (1)《煤矿安全规程》第179条规定“开采保护层是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住: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必须将煤(岩)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的标在采掘平面图上每个被保护层的瓦斯地质图上,标出煤(岩)柱的影响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2)根据《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七条:(四)党保护层留有不规则煤柱时,按照其最外缘的轮廓画出平直轮廓线,并根据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层间距变化,群定煤柱影响范围。在被保护层进行采掘工作时,还应当根据采掘瓦斯动态及时修改。 (3)当保护层一3煤层留有断层煤柱和其他地质构造留有煤柱时,确定煤柱影响范围,采区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即: ①当被保护层二1煤层采掘工作面采到保护层采空区内所留煤柱影响范围之前,印采区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测方法采用复合指标法; ②当煤层预测有突出危险时,采区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瓦斯与煤层注水相结合的防突措施。 ③当采取防突措施后,要进行防突措施有效性检验,其检验指标和工艺方法与预测指标法相同; ④在该区域的采掘工作面不需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a 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震动爆破,远距离爆破措施: b 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侧安设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 c 在采掘工作面附近舍避难硐室,并在硐室内设压风自救系统: d 在距工作面50m安装压风自救系统: e 采掘工作面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⑤当被保护层才过煤层一定距离时,采掘工作面经措施效果检验,确证实工作面已在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