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摘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新的挑战面前,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创建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是完成这一重要使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服务地方经济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作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出现了明显强化的趋势,甚至成为衡量现代大学的存在价值、决定其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办学理念以及高校综合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数量庞大的各类高校,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地方高校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为地方经济服务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服务的层面上,高校与地方之间缺乏一个“对接”的机制和“对接”的平台,制约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地方院校而言,必须充分利用人才、科研优势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积极创建服务社会的动力机制,在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提高教育质量。

一、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存在的问题

1.地方高校缺乏服务的意识且缺乏机制的保障

地区高校服务地方观念的淡薄,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学校管理者身上,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只注重教师的校内教学科研,不允许教师把精力分散于校外,甚至用行政处罚来控制教师的校外教学科研行为,这极大限制了教师主动联系校外的积极性。

2.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 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 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 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 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 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区域高校一般包括中央直属或中央地方共建或地方院校三种形式,对前二者区域政府因不为所管,也较少过问,更无从把有限的资金给以投入,对于地方政府也因财力所限,不能够很好地为地区高校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从而使区域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地区政府长期多关注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地区高校也较少过问和关注,导致区域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对地区高校的协调管理、引导功能滞后,不善于利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等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当地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高校应建立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水平

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首先, 构筑具有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通过对学校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开发, 开发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和技术, 实现对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可通过高校与科技园共建、共享公共

技术平台, 推动成果转化。其次, 以市场运行机制为手段, 合理布局高校科技资源, 促进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上必须引入了市场机制, 利用大学的经营性资产与政府、社会企业联合组建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以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开发、建设、经营与管理。大学科技园要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合理布局人才、技术、信息及文化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完善机制

高校要切实转变过去那种认为高校工作仅仅是教学与科研的观念,要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把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高校要促使科研人员更新观念,增强科研人员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其从事科技开发的积极性, 逐步树立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思想,高校科研不仅出成果,更要注意发挥科技潜力。由于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涉及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高校内部的管理与运行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要建立健全专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次,高校根据市场的“晴雨表”,随时调整学校科研方向和重点, 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并与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建立联系,从资金市场获得资金帮助。

3.地方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高校服务的地方建设平台

发挥政府的协调领导作用, 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直接联系的机制,促使高校充分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地方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关键环节, 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帮助高校成立科研开发平台。

4.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效的观念,吸纳高科技的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企业要树立依靠高校的观念,增强吸纳科技人才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企业要主动依靠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应拿出措施,吸引高校科技人才到企业共同搞产品开发,搞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企业应主动与高校联合承担“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项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究,共同开发科技成果。

三、结论

研究高校参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无论是对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建立高校与地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还是对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泽芳,张继平.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3):2-4.

[2]周本祖.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6,(7):48-49.

[3]蔺楠.高校影响驻地经济发展的路径解析[J].商业时代,2002(7).

[4]邱瑜.地方高校应彰显为地方服务的功能[J].航海教育研究,2006.

强化服务职能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物质和文化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讲环保、求质量,特别是对人身健康、财产安全方面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期望愈来愈高。而且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政府的行政基础、管理范围、行政方式和管理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级政府都着力于提升自身服务社会、推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小政府大服务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XX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只有有效融入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才能有所作为。 一、正确把握服务、履职、发展之间的关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服务企业的需要 如何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扮演好XX部门的角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强化、优化和深化服务,XX部门才能有作为、有发展。只有真正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想政府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才能得到社会的赞誉、企业的拥护、政府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有立足点。作为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都有各自地方经济的特点,都存在各自发展的背景和长期历史形成的原因,我县原国有企业华日集团曾经是我国十大摩托车生产企业之一,有良好的生产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具有生产电动车的优质

条件。2002年,引入青岛澳柯玛集团对华日集团下属企业——蒙德摩托车公司实施重组,将电动车作为新上重要项目。当年便生产销售电动车6.8万辆,挤身同行业前列。该项重组的成功,既有效地盘活了存量资产,又实现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已形成以澳柯玛(XX)新能源电动车公司、绿源(山东)电动车有限公司、格仑特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等整车企业为龙头,新大洋机电科技公司等配套企业为龙身的电动车产业集群。集群内核心企业5户,从业人员近万人,电动车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产品有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轿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旅游观光车、电动货运车等五大系列50多个花色品种,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美国、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我局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抓住XX电动车产业集群优势,围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充份发挥XX部门的标准、质量、计量等职能优势,以争创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为契机,加快XX相关机构建设,完善建立统一的质量检测平台,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上档升级,提高地方整体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力。在争创活动中,局领导通过多方协调,在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通过了“创建山东省优质电动车生产基地”验收,并且“山东省电动车检测中心”于今年5月予以立项并正在筹建中,开创了一种“政府搭台、XX唱戏、企业受益”的新模式,推进了全县电动车产品的上档升级,加快了电动 2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829-81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了解企业呼声,提高市直各部门的办事效率,为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个便捷、高效、清廉的政务环境,市效能办深入我市x个乡镇、x个工业园区,xx个重点企业,就市委、市政府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职能部门承诺践诺情况,机关作风转变情况,机关办事效率情况进行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发展环境现状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和优化,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贯彻落实较好,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比较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继续推行市级领导挂点规模企业制度、班子领导季点评经济工作会议制度,几大班子主要领导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各有关部门也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比较浓。全市广泛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 3、服务环境逐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进一步加大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稿)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艺术设计系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与社会实践情况总结 高等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美国。早在19 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就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之后这一理念便被广泛传播。高等学校为地方服务是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是在教学与科研之外又一职能的拓展,也是地方院校在寻求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 湘南学院地处湖南南部郴州,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与国内众多地方本科院校一样,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信息相对闭塞,对外学术交流受限等不利因素,这些均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湘南学院是郴州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在区域位置、政府扶持力度、民众信任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的首选。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扩大社会影响,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是我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作为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换。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最近学院召开的科研工作大会上,学院党委和行政更加明确了科研工作服务当地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导各项工作,艺术设计系全体师生深受鼓舞。 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艺术设计系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在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繁荣。在新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近十年来的产学研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向学院领导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汇报,一方面总结自身工作的成果进一步鼓舞全系师生士气;另一方面,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以待今后积极改进。以期得到学院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的肯定和对我们以后工作的支持。 近十年来,我系在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

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全面总结我省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规范进展科技产业所取得的要紧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进展优势,省政府于12月17日在武汉工程大学隆重召开了湖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暨规范进展科技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副省长郭生练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结合部门实际作了发言。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主持。武汉工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三所高校介绍了深化产学研合作、规范进展高校科技产业的经验。武汉工程大学的两家科技企业介绍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壮大特色产业的做法和经验。 会上,郭生练副省长强调,武汉工程大学贯彻落实省政府33号文件,积极改革改制,探究了宝贵经验,值得全省高校认真学习。会议总结了武汉工程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规范科技产业进展的差不多经验。一是强化教师主体地位,构建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体系。明确:教师创新创业产生的成就,确实是要让同行同业“艳羡”。以激励、引导、组织为要紧内容构建“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化”一条龙服务体系,形成“研发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三级进展模式。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学校科技产业持股比例按照“学校减持,课题组增持”的思路,学校的持股比例降低到20%以下,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入〔股权〕比例提高到80%以上。对成果与技术持有人以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作为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的,学校与持有人按1:9持股;畅通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开创“研发攻关—中试—推广应用”的新途径,保证科技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建立双赢机制,与企业形成全面合作的产学研关系。三是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进展。瞄准政府产业规划和企业技术进展的需求,推动实现优势产业与优势学科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促进双方优势互补。 他指出,加强产学研合作是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创新型湖北的紧迫任务,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客观需要。他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努力将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进展优势,并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面向需求,动员科技力量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二是要落实好优惠政策,鼓舞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三是要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支撑体系建设;四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进展高校科技产业。他强调,为促进我省高校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 一是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学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省科教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合力。各高校要成立要紧领导牵头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在工作中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保障、有措施、有效果,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二是要建立完善产学研合作激励机制。省直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高校产学研合作评价及表彰方法,要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对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在按评审条件进行评审时,重点考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产学研工作的投入。省级财政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支持力度,按鄂发[2017]20号文件的规定安排专项资金,设立“青年创业基金”和“初创科技型小企业专项”,分别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和鼓舞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千方百计调整部门支出结构,增加对产学研项目的资助力度。高校要主动融入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合

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查报告

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查报告 近年来,市工商局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四个统一的要求,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充分发挥商标监管执法服务职能作用,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建立三方联动工作机制,打牢商标事业发展基础 按照总局领导提出的商标事业发展要坚持一个依靠、四个借助的指导方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市工商局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工商部门为主导、商标代理机构参与服务的商标发展三方联动工作机制。 一是实行申请商标注册目标任务责任制。落实 xx 期间市商标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每年申请商标注册不少于件,并分解落实到各分县局,同时在个乡镇工商所推行一所一标制度,与其他工商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二是开展商标代理诚信单位评选活动。底,组织在全市家商标代理机构中首次评选出了家商标代理诚信单位,并在社会上公开表彰宣传,充分发挥其在商标事业发展中的中介服务、工商助手和联系企业桥梁等作用。 三是推行《商标注册建议书》制度。从开始,通过登记注册窗口或委托商标代理诚信单位向企业经营户免费发送《商标注册建议书》,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引导企业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三年来,累计发送万多份建议书。 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各商标代理机构每季度向市局报送《商标注册申请情况季度统计表》,以便于工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商标注册申请情况,各工商机关同时向商标代理机构通报企业经营户登记注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五是实行商标注册补助奖励制度。积极协调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两个开发区管委会安排专项经费,实行商标国际、国内注册补助奖励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创立、注册、运用、保护自主商标品牌。 三方联动工作机制运行年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新申请注册商标件,超额完成规划任务的%以上,是前年商标注册申请总量的倍;农产品商标注册申请量每年在件以上,是目标任务的倍。截至底,全市共拥有注册商标件,其中农产品商标件。 二、强化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广,着力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和商标监管执法服务能力 一是开展基层执法干部全员培训。适应两费停收后基层工商所面临的新形势,上半年,由市局统一组织,对全系统基层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了商标执法业务知识全员培训。共举办培训班期,培训商标执法人员多人。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依托远程培训系统,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网上商标监管培训学校,设有商标法律法规查询、问题解答、外埠信息、案例分析等8个栏目,方便基层执法人员自主学习。每半年组织一次网上商标典型案例分析研讨,编印《商标监管执法工作手册》,发给全体商标监管执法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 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利用每年的 3 15 、 4 26 活动,组织开展商标维权法律咨询宣传;在《都市报》举办《商标法》知识竞赛,在广场地下通道设立市驰著名商标展示长廊;协调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万元,在《日报》开设了市著名商标企业展示专栏,截止目前,已经刊登期。

关于金融系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关于金融系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调研金融系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方案的安排,调研组于6月18日组织召开动员会,利用两个多月时间,深入到7家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中小服务中心、两个乡镇的30余家及农户,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座谈走访等形式,对我县金融系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县金融系统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银行业存贷总量持续提升 近五年来存贷款总量持续攀升,存款余额由XX年的747609万元上升为XX 年的9976万元,贷款余额由XX年的199232万元上升到XX年的5XX4万元。尤其贷款规模增长迅速,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例由XX年的26%攀升至XX年的52%。截至XX年5月底,我县银行业机构存款余额94969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17484万元,存贷比为%。 图表1: XX年——XX年间xx县银行业机构存款和贷款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二)全力支持支柱产业 截止目前为止,各大银行已经为县域煤炭资源整合及兼并重组工作累计发放210000万元。其中,工商银行为华宁焦煤提供50000万元技改贷款,向乡宁焦煤集团提供首期6亿元中期票据融资项目。建设银行为乡宁焦煤提供42200 万元贷款,为山西中煤华晋能源提供1500万元贷款。中国银行向乡宁焦煤集团提供并购贷款80113万元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5000万元,向山西天润德通煤化发放技改贷款83500万元,向山西保利裕丰煤业发放30000万元煤矿技改项目贷款。农业银行向乡宁焦煤发放煤炭并购贷款41400万元、流资贷款17000万元,向山西保利裕丰煤业发放17400万元。农商行向乡宁焦煤提供6XX万元贷款。 (三)积极扶持转型 农行通过农户承贷、公司担保的贷款模式,对双凤祥百万株核桃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贷款290万元;建行对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给予1000万元的信贷支持,对通洋紫陶工艺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的信贷支持,对晋晟洋运输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信贷支持,对新鑫隆实业95万元信贷支持;农商行先后对戎子酒庄、琪尔康、云邱山旅游开发公司分别给予5000万元、5000万元和4900万元的信贷支持。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最终.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索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内涵要求,开展服务地方经济以及校企合作,是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快速发展,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并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为该项工作能够进一步得到推动,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校企合作能够向深层次的发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贯彻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方针;坚持本专业以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面向设计企业,具有“精专业、能操作、懂管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专业定位要求,为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一步加快加强校企的专业合作,密切与设计企业的联系,加强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生产相结合;找准高校设计专业与设计企业的共同点和利益点,建立与企业起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发展目标,努力为河南当地经济服务。 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上至中央下至基层各级领导人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多元化的因素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国不同地域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是一项非常必要又是长期的重要教育战略和措施.对于河南来说,既是一个农业大省又是一个经济还比较落后的省,除郑州市以外各地级市县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更加有必要发挥出高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应特别注意与河南的特色产业相结合,所以秉承着这个核心原则,并致力于为河南经济服务的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进程中,各国的地方经济的崛起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浪潮中,中国加入WTO后,为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也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发挥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科技的创

关于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研究报告

关于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研究报告 关于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研究报告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相关行业包括酒店住宿、餐饮食肆、交通运输、零售批发、土特产品、娱乐事业等等。因为有了人(游客),就带来了消费,有了消费,就刺激了生产,当地人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所以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一个地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不同,所以对于旅游业的依靠比重也不尽相同。像是比较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很多旅游胜地,当地的经济支柱就是旅游业,那么旅游业的重要性不必多讲。像是比较依赖工业和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地方,相对来说,旅游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当然,任何城市的旅游业都是很重要的,原因很简单,可以为城市做广告,并且是非常的有效果,所以,任何城市即使旅游业不是支柱产业,也会相当重要,对于经济,对于民生,都是生死攸关的。 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业包含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不仅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业、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余个。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性、对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正在实现着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促进的局面。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不仅具有经济发展功能,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能够推动中西部和农村的脱贫致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和再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更新思想观念;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保护和传承文化,融洽社会关系;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可见,旅游业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它能促进社会个体的和谐发展、社会结构和谐、经济发展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从而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因而,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 由于强大的辐射效应与乘数效应,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和当地经济发展。我们应当在旅游业实现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上,进一步提升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功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特点看,与工业发展相比,旅游业发展本身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新型旅游方式——生态旅游,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旅游环境是旅游生存之本,其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因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科学利用和保护的认使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培育了旅游者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识,促进了生态观念的扩散和生态行为的产生。 旅游业对目的地大经济的积极影响是: 一,直接影响--是换取外汇,回笼货币. 1,国际旅游接待是一种就地”出口贸易”, 2,发展旅游业是回笼/稳定市场大有效途径.二,间接影响--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大发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检察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 检察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这就要求检察工作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检察工作必须自觉将自己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找准服务的切入点。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努力营造优质的区域法治环境,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实力,提升招商引资环境的软实力。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去办企业,不是去实施项目,不是去招商引资,而应该是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来实现。办案是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检察工作方针和检察院工作思路,按照“多办案、办好案”的要求,切实抓好办案工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各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平等、优质、高效的法律保护,创造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环境。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良好发展环境的形成和维系,离不开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方面要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确立运用检察职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并使这一观念成为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制定和落实服务的措施和办法,保障和维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检察机关要努力在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上提供好服务。 一、服务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检察工作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在继续强调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建设的同时,全面发挥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部工作的重要目标,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全新的阶段性特征,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刑事发案居高不下。检察机关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我国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体制、机制和制度还不完善,诱发腐败的因素依然存在,智能化、隐蔽化程度和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在提高,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矛盾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进入司法领域,检察机关加强诉讼监督,保证司法公正性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四是统筹兼顾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难度越来越大。 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的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增强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树立主动维护稳定的观念,加强调研分析,结合我市实际,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密切配合,以常态打击与专项斗争相结合,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犯罪,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不起诉、缓刑、社区矫正等规定,依法制裁民事经济活动中的欺诈行为,促进和睦的社会、社庭与人际关系;认真处理涉法上访问题,切实解决有理的上访问题,

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大责任和必然选择。传统大学通过培养人才间接服务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学与地方建立直接的合作联系。现实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以及服务能力上的不到位等等诸多因素,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效能并不十分明显。要解决这些问题,立足地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平台,才能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共赢。 标签:地方高校区域经济服务思考 一、引言 地方高校是相对于国家部属高等院校和中央直管高校而言的,类型上涵盖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地方高校一般为省(市、自治区)属高校,有的为地级市(州)属高校,部分由地级市财政拨款,部分属省级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对提升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研究的职能也发挥得比较出色,相比之下,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得却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强服务意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校地直接广泛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这既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高校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服务区域经济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从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为社会服务是一种国际性趋势。最早的大学诞生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由于受君主和教皇的控制,其职能比较单一,唯一的职能是教书育人,为政治、宗教储备人才。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学在严格封闭的环境下运行,与社会发展很少联系,因此被形象地誉为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这种情况在19世纪初由于柏林大学的创办而得到重大突破,基于普法战争中德国的战败,时任教育部长威廉·洪堡适应德国振兴文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术自由”“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等新的大学理念,由此形成了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高等教育也相应变革,其职能由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扩展到包含人才培养、科研和为经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每项功能的产生都把高等教育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了一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所说:“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1〕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发展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大学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能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比如美国,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林肯总统签署《莫雷尔土地赠予法》开始,其高校就已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确立下来,并逐步发扬光大。通过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经济的广泛、密切联系、互动,一方面高校帮助区域经济创造了获得了显著的收益,较好地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从农业到工业、制造

(发展战略)科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而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只有依靠科技地方经济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道路。 目前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一、贡献率还比较低,二、支持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三、阻碍科技发展的体制因素依然存在,四、政府缺位给科技发展造成的困难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更通畅,也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力图从以下方面解决这些问题: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与发展适合表地实际的高等教育相结合 国家兴旺发达,主要依靠人才。人才主要有研发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种。技能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实践型的人才,关系着好的技术是否能够运营刮

到实际当中去。发展地方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批掌握“实用、够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而这些劳动着主要应依靠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自己培养。人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大量普通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利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必同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地方的竞争力。才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职业教育和地方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增强技术应用开发性,应用型人才更多关注的是人才的技术,而研发型人才更多的关注人才的科研。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科技人才,这对提高地方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是必要的。培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就需要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集中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要将研究领域重点放在地方区域产业上,地方高校科研机构要对与当地经济发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展开科研公关。同时要吸引优秀人才支援地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依法行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范文最新推荐------------------------------------------------------ 依法行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依法行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整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为经济发展服务,不等于不要执法或淡化执法。在做好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同时,只有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排忧解难,才能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到位。因此,笔者就依法行政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作初步探讨。一、依法行政职能,挖掘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活力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法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打击各种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就是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阶段,一些人片面认为,依法行政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一是少数管理者认为依法行政不利于搞活经济,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某些经营者打着搞活经济的旗号,生产经营中从事违法活动,交少量的税收,而损害政府、人民的更大利益;三是一些人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幌子,在工商机关查处的一些本 1 / 14

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中说情干扰,亵渎国家法律的威严,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以上因素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上,第一种是政府得到的眼前小利,第二种是违法经营者得到的非法私利,第三种是别有用心者得到的腐败权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工商机关在工作实践中的依法行政,不但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依法行政手段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添砖加瓦。南京湖南路一条街的发展,就是一个最典型例子。原来的湖南路,只依托周边一、两家大商场和双休日的夜市经济艰难发展,但地方工商机关按照国家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要求,坚决查处该地区经营者违法违章行为,对扰乱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者,当地政府不要小利,支持工商机关依法行政,短短几年间,湖南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成倍增长。工商机关是经济卫士,而工商机关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依法行政,更是挖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工商机关在依法行政过程中,通过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法等依法行政工作,把好市场主体准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各种经济违法行为,使地方经济在经营者公平竞争、人民经济生活保障有力、违法违章者无处藏身的良好状态下发展。二、依法行政方式,体现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李岚清同志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大会上曾经指出:“我们不能为整顿而整顿,为治理而治理……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一个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的过程,做到在规范中整顿,在整顿中规范,通过整顿和规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X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XX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X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X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食品工业、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纺织产业以及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X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一是经济基础不牢固。全市多数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结构单一,呈现出“一业或一企”独大的现象,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诸

关于我省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把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其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社会财富是难以计量的。要为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强省富民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我省有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科技人才,我们只有把各大学的优势力量整合起来,冲破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自我封闭的小院落,构建一个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地,就可以走在全国高新产业、科技创新的前列,就能?冲出重围?,实现?异军突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我省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与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在逐年弱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在逐年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弱化,如此下来,我省势必被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边缘化。 —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洪 我们喝黑龙江的水,吃黑龙江的粮,生活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不为黑龙江做点事,对不住这里的父老乡亲。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夏桂华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会感觉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遍地是黄金。 —中共江苏省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 2008年9月,人们翘首以盼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公布。《规划》抓住了我省高校事业发展的要点,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高校寄托的殷切期望和发展高校事业的决心,体现了我省高校师生的愿望。在我省各大学新学年刚刚开学的校园里掀起层层波澜,成为师生们热议的中心话题,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师生们被《规划》激发起来的热忱与激情,正在化作奉献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化作为加速发展龙江经济服务的巨大动力。 2008年10月,省政协组成以陶夏新副主席为组长的政协委员调研组,深入我省部分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对我省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开座谈会,听个别介绍,走研究所、进实验室,看生产车间,参观高校科研成果。所到之处,调研组的同志无不为我省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满怀激情渴望能以自己的学识和专长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服务,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报效国家,回报龙江父老乡亲的拳拳之心所感染;无不为我省高校的科研工作者不图名不为利,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宵衣旰食,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默默无闻,潜心进行科学研究而不求索取的奉献之情所感动;无不为我省高校科研工作者因自己的科研成果还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无法转化为推动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忧心如焚所感叹;也无不为我省高校的一些领导者为最大限度地让高校科研人员释放潜能、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强省富民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而无私无畏建铮言、献良策所感慨。 长期以来,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一话题一直是政府、社会、高校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热点。也是一直难以破解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