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考试提纲

货币银行学考试提纲
货币银行学考试提纲

货币银行学

(考试提纲)

题型设计

第一题:单选(15*2’)=30’

第二题:名词解释(4*5’)=20’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P15)

指在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当金币和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被收藏、融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课本)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即良币会退出流通领域;而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流通领域,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

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PPT)

2、货币制度(P12)

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是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制度的统一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的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3、价值尺度(P4)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它的表现为价格标签。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4、利率管理体制

一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规定了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的利率管理权限、范围和程度。(PPT)

是国家对利率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制度.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管理当局利率管理的权限,范围,程度,措施及利率传导机制的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展而改变。

5、流动性原则

一种在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化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PPT)

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的资金要保持较高程度的经常流动的状态,银行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的资金,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及满足银行支付的需要。

6、利率市场化

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是基本放开由市场自由决定,即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7、巴塞尔协议(百度)

国际清算银行,是规范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一个世界性组织,对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风险进行监管,尤其是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并且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了相关规定,以确保银行能够稳健经营。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百度)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

9、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给、流动性资产比率、信贷规模控制等。

10、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11、货币供应量(158)

指在企业、个人以及各金融机构中的货币总存量。货币供给量是一个时点数,是一定时刻的货币存量。

12、公开市场业务(百度)

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3、商业贷款理论(百度)

商业性贷款理论也叫生产性贷款理论,它是商业银行资产理论中的一部分,它为保证商行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其贷款应是短期的和商业性的。

14、菲利普斯曲线(百度)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第三题:简答与计算(2*7’+2*8’)=30’

1、简述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关系

(1)联系:价值尺度依靠价格标准来发挥作用,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

(2)区别:

1)前者代表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代表一定的

技术重量,用来衡量金属本身的量。

2)前者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形成的,后者是由国家用法律加以规定的。

3)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后者一经规定就比较稳定。

2、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对金融货币制度代替的必然性

1)金属本位制的缺陷:金属数量决定的货币供给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2)资源的节约:金属、人力

3)成本的下降

4)流通效率的提高

5)货币形态演变的规律

3、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微观经济主体去染发利益的约束机制;

2)金融机构对利率的调控,反映不灵敏;

3)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不健全;

4)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发展不完善。

4、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包括哪些?(PPT)

1)社会平均利润率

2)资金供求状况

3)国家的经济政策

4)物价水平

5)国际利率水平

5、简述商业银行资本业务的主要功能(PPT)

1)营业的功能

2)保护的功能

3)管理的功能

6、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百度)

(1)基础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2)条件

1)要以存款基础

2)要收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自身先进准备率及贷款付现率的制约

3)要有贷款的需求

7、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提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要求

2)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3)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4)来自入世的压力

5)中间业务的特点

6)银行资源的充分利用

8、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1)盈利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安全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它可以扩充银行资本,扩大经营,增强银行信誉,提高银行竞争实力

流动性原则:应付存款人提取存款和对新的优质客户发放贷款

安全性原则: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

9、简述贴现率政策作用机制和优缺点

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

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

作用机制: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贷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就会相应减少贷款的数量;反之则会扩大贷款规模。

优点: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

缺点: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

10、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是什么?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有价证券:→直接增减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有价证券价格→调节社会信用量。

优点:

1)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2)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

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4)影响范围广。

缺点:

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

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

3)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第四题:论述题(2*10’)=20’

1、请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偏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阐述

1)巨额不良资产,贷款收益无法实现

2)存贷利差缩小

3)存差巨大(存款规模大于贷款规模)

4)优质客户的流失

5)税负过重(所得税、营业税等)

6)中间业务的收入较少

7)成本费用过高,包括人员和管理费用

2、试述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1) 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提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要求

2) 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3) 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4) 来自入世的压力

5) 中间业务的特点

6) 银行资源的充分利用

3、请问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哪些?进一步阐述这些工具各自的优缺点

是什么?(百度)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率:

优点:

1)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3)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

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4)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

款的能力。

缺点:

1)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2)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

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2)再贴现政策:

优点:

1)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

2)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缺点:

1)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

2)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

3)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

适从。

(3)公开市场业务:

优点:

1)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2)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

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4)影响范围广。

缺点:

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

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

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

3)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4、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认识

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是基本开放自由市场自由决定。

1、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1)从国际上看,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

2)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利率市场化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

2、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

1)微观经济主体缺乏利益的约束机制。

2)金融机构对利率的调控、反应比灵敏。

3)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不健全。

4)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发展不完善。

5、请说明商业银行进行信用创造的具体过程

当一家银行吸收到一笔存款时,它按规定加纳存款准备金后,可以把剩余资金贷款给客户。客户收到贷款后可能用来支付投资款项,或用作其他支付但最终会转变成其他人的资金来源;其他人会把收到的存款存入另一家银行,另一家银行扣除存款准备金后再把剩余的款项重新贷给客户……如此循环下去,当初的一笔原始存款将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形成数倍的派生存款。

6、试述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是什么?

1)平均利润率

2)银行成本

3)通货膨胀预期

4)中央银行政策

5)商业周期

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7)政府预算赤字

8)国际利率水平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概论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金融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数:64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金融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阐述的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以及货币银行方面有关基本理论、基本业务的基础知识。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2、重点难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三、主要内容 (一)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二)货币流通 (三)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 (四)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五)参考书籍介绍 四、思考题 1、列举你所遇见并希望求得理论解释的货币银行领域中的问题,现在你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2、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3、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理解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定义、本位货币的特点、货币制度的演变。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 2、重点难点: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 一、古代的货币 二、币材 三、铸币与纸币 四、存款货币与电子货币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真题 考研笔记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考研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招生基本信息介绍: 2014年学费:全日制54000元/学年非全日制共为79000元/学年。 2015年学费:全日制6.9万/年在职9万/年 招生院系及招生人数:财政金融学院国际学院汉青研究院(只接受推免生)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431金融学综合 参考书目:431金融学综合 罗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公司理财》,第九版 黄达主编,人大出版,《金融学》 陈雨露的《国际金融第四版》 易纲的《货币银行学》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 金融硕士大纲解析团结出版社

第6篇期权、期货与公司理财[视频讲解] 25.2课后习题详解 26.久期当市场利率为9%时,一个2年期、息票利率为6%,且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债券久期为多少?答:债券的久期就是债券现金流支付的时间的加权平均,权重是每期支付的现值与债券价格的比。需要按照市场利率来计算债券利息支付的现值。每期支付的相对价值就是每期支付的现值除以债券价格。债券久期等于每期支付的相对价值与该期支付时间(年)的乘积的和。由于这种债券是每半年付息一次,所以时间的计算单位包括半年。因此,债券的久期为: 27.远期合约定价在资产既无持有成本也无便利收益时,其远期合约价格(F )等于当前资产的现货价格(S 。)乘以1加上合同起始日和资产交割日之间的利率。通过比较以下两种策略产生的现金流将这一关系式进行进一步推导: 策略一:今天在现货市场中购入白银并将其持有1年(提示:不要使用你自己的钱购买白银)。 策略二:买入白银的远期合约,1年后交割。假设白银是一项资产,既无持有成本也无便利收益。 答:使R 等于合约起始日到资产交割期间的利率。策略一产生的现金流 0.5 28.710.030340.015171.0 27.470.029030.029031.5 26.290.027780.041682.0 863.720.91284 1.82568偾券价格946.19久期= 1.91156 年份 每期支付现值相对价值每期支付权重今天 1年以后购人白银 0借人 +S 0-S 0(l +R )总现金流0-S 0(l +R ) 策略二产生的现金流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402修订)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层次:专升本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 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方法:讲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银行问题。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定义及其本质;货币的职能;领会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关系;了解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明确人民币的性质和在流通中的地位;掌握国际货币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和理解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形态的演变,理解其演变规律,并能运用货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解释和理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一、代用货币与信用货币的异同 二、货币起源的本质 三、为什么要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优缺点 五、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1 货币的产生(1学时)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形式 四、货币的度量

《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2020年新修订) 课程编号:431 课程名称:金融学综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金融学综合》是本年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我院根据考生参加《金融学综合》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拔参加复试的考生。 《金融学综合》考试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对于金融学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试范围试题涉及货币银行学和投资学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货币银行学(约占50%比例)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的统计口径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 5.国际货币体系 (二)利息和利率 1.货币的时间价值 2.利息的形式 3.利率体系 4.利率水平决定的理论 5.利率的风险结构 6.利率的期限结构 7.利率管理体制 (三)信用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信用形式的主要形式 3.信用工具 (四)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界定 2.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3.通货膨胀的成因 4.通货膨胀的危害 5.通货膨胀的治理

(五)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外汇市场 5.黄金市场 6.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六)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概述 2.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七)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 2.中央银行的业务 (八)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第二部分投资学(约占50%比例) (一)投资学概述 1.投资过程 2.投资环境 3.投资监管 (二)投资工具 1.货币市场证券 2.债券 3.股票 4.衍生证券 5.证券投资基金 (三)投资市场 1.证券发行市场 2.证券交易市场 3.证券价格指数 (四)投资组合理论 1.风险与效用 2.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3.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4.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产配置 (五)股票投资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2.股票估值模型 (六)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

【货币知识】货币银行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对象和性质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和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应用经济学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变量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理论的新发展有概念性的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四、授课方法 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上机实验、课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讲解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讨论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对计量模型

中可能存在问题的检验方法和补救措施,如何在计算软件上实现各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运算;上机实验是对所学课程内容、基本方法的验证性实验;课外研究则是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的拓展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与研究能力。 五、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了解计量经济研究的基本步骤,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的计量经济学软件,了解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计量经济研究的基本步骤;难点是课时紧,教师要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学科交叉后所形成的新学科,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门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计量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的区别。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关系。 第三节:计量经济研究的步骤 建立理论模型:模型的经济理论依据、确定模型变量、确定模型的函数形式、确定变量的统计指标并搜集整理数据、计量经济研究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

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812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0-07-14 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参考书目为: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 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 考试大纲为: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 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 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 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税收与税负转嫁 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 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八、外部性与公共品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 二、IS-LM模型 1、收入与支出 2、IS-LM模型 3、IS-LM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政策效应分析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 1、总供给与总需求 2、失业与通货膨胀 四、经济增长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五、消费 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 六、投资 1、基本投资理论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课程英文名称: Finance and Banking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020110j011 课程归属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制定时间: 2006年 12月30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货币银行学》课程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的基本要求: 1)注意与各先行课程内容的联系,系统掌握《政治经济学》、《西 方经济学》等的内容。 2)在把握《货币银行学》理论基础、构成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能 分析经济生活中与货币银行相关的客观经济现象中与货币银 行相关的客观经济现象。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 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方 法,及其理论依据;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经济类各专业及学时数:72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货币银行学》 6、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属于大学本科课程,教材和讲授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以图表、模型和案例,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2、重点难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货币银行学资料教学大纲总则

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统计金融系 《货币银行学》课程组 2009年9月

货币银行学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课程编号:0243630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学时:54学时 课外学时:54学时 学时:3学分 一、教学对象 《货币银行学》课程面向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四年制本科层次开设。 二、教学目的 《货币银行学》是研究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基本运行机制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的学科基础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货币、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存款货币银行和中央银行等畴的本质、发展演变和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运行机制的基本规律,以及国外金融体系的基本状况和新动态;掌握货币调控原理及操作机制,在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从总体上剖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货币政策对于调节经济的作用原理、传递机制和可能的效果;掌握国际金融的一般知识和原理,揭示国金融与国际金融的相互联系,以了解开放经济模型中金融问题的基本容及国际收支与经济失衡关系的基本脉络;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货币银行学》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同时它又为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一)掌握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畴。即掌握货币的一般概念和货币制度、信用的概念和信用的形式等一般理论知识、利率的基本知识及其作用、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等,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Theory 学时数: 51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以货币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该课程是在假设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二、教学方式 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系统地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金融活动及金融调控的问题。它试图通过对货币运行的研究,来说明现代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讲概述(1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介绍、 教学基本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的三个层次系统介绍货币银行学知识体系 重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框架、 难点:货币银行学体系构成 第二讲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的起源及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于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了解货币的五大职能以及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及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阶段 重点:劳动价值论、信用货币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总述 本课程大纲是以2006年江西财经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货币的功能、货币的形态、货币制度的发展等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1. 货币的四大功能;2. 货币从实物货币向纸币、支票及电子货币演变的过程;3.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4. 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的特征;5. 我国的人民币制度。难点:货币制度的变迁。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第二节货币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货币制度的沿革 第二章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理解利率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利率水平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等。 【重点难点】重点:1.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利率的种类。在讲授浮动利率时,可结合介绍有关LIBOR、CHIBOR的内容;2. 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的计算;3. 理解均衡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4. 对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及利率对经济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在涉及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时,可结合国内和国际的现实情况讲授; 5. 在介绍我国的利率制度与改革时,可结合我国利率改革现状与趋势进行讲授。难点:1. 均

衡利率理论;2. 利率与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息 第二节利率的种类 第三节利率决定 第四章利率的作用与变动 第三章现代金融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现代金融制度有框架式的了解,熟悉和掌握西方国家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1. 现代金融制度的职能;2. 两类融资方式及其比较;3. 结合美国金融制度,介绍按现代金融制度构成划分的金融体系;4. 结合我国金融改革,介绍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难点:我国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同。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金融体系概述 第二节发达国家金融体系 第三节我国金融体系 第四章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运作模式和类别等。要求结合实际,掌握有关货币市场中各重要子市场的运行特征,掌握股权市场中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运作方式、长期债券市场中债券的发行与交易价格的计算,了解并熟悉金融衍生市场种类及性质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1.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2. 发行市场与证券评级制度;3. 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的交易特征;4. 货币市场的特点;5. 货币市场各子市场的运行。可着重讲授同业拆借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难点:1. 货币市场在经济中的功能;2. 货币市场子市场的运行;3. 金融衍生产品的性质、特征;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种类;4. 金融衍生市场的种类及各市场的主要功能;5. 证券交易所和其它证券二级市场的运行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货币市场 第三节资本市场 第四节外汇市场 第五节金融衍生市场 第五章商业银行:体制与业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体制、经营原则和基本业务等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1. 介绍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结合当前国际金融业变革趋势,对经营制度做重点介绍;2. 讲授商业银行业务时,可适当增加有关中间业务的内容;3.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难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商业银行体制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案大纲 (年秋季) 课程:货币银行学() 授课教师:教授 答疑时间:周三:—或事先预约 办公室: : 课程类别:学科共同课、金融专业核心课 课程安排说明:年月日—月日 周一上午— 教室: 课程调整:月日(国庆节休假)课程内容顺延。 期终考试时间:月日—月日之间。 教案课时数:×=课时 ×=课时 课件网址: 教材和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戴国强主编,《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美]什金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参考专业刊物:《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假设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讲授课程,主要着重于金融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此外,政治经济学是学习本课程的必备知识。 教案目的 本课程教案目的在于向学生系统阐述有关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使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等方面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比较系统地掌握。同时,通过介绍国内外货币金融最新理论发展和金融动态,加深对金融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其他金融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课前预习 由于本课程是关于金融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堂上将就这些原理进行阐述和解释,如果学生事先阅读有关章节,将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 考核形式 我们将各章节内容适时举行课堂讨论和案例介绍,一般在学完各章基本内容之后,用-分钟的时间结合课程重点、关注当前金融改革热点展开。结合讨论课后可能会要求写小论文一篇,必须在指定日期之前提交。最后期末考试一次。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课堂讨论(含考勤) 小论文 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 填空题

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大纲(第四版)思考题答案货币银行学(4)

同等学力申硕https://www.360docs.net/doc/7810773263.html, 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大纲(第四版)思考题答案_货币银行学(4) 第五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21、金融工具 又称金融资产,是一种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以及价格的书面文件,对于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意义。 22、货币市场 是指一年和一年以下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有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子市场。 23、资本市场 是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市场,主要有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4、远期(2007) 是指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25、期货 是指在远期合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买卖合约,即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并由交易所保证合约的履行。 26、互换 是指一种双方约定在一段时间内彼此相互交换现金的金融交易。互换协议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27、期权 是指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期内,期权的买方有权按照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或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的协议。 二、简述题 12、简要分析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风险投资的投资过程大致分五个步骤: (1)交易发起。即风险资本家获知潜在的投资机会。 (2)筛选投资机会。即在众多的潜在投资机会中初选出小部分作进一步分析。 (3)评价。即对选定项目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 (4)交易设计。包括确定投资的数量、形式和价格等 (5)投资后管理。关键是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 13、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风险与收益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对矛盾,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所有收益都是要经过风险来调整的。经济学家马苛维茨用比较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资产定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我们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那么,用数理统计的语言描述,投资风险就是各种未来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所谓期望收益率,就是未来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乘以与它们相对出现的概率,然后相加的值。 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用对预期收益的偏离来反映。知道了期望收益值,就可以用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表示风险。 14、简要分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手段。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能充分了解金融与一国经济的相关性以及金融固有的独特性,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具有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来识别、阐明、分析、研究、探索当前金融主要问题,特别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能独立思考、比较正确的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要求,切实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这一总的指导方针。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是一国至关重要的宏观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出现了新的现象和问题,金融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领域。货币银行学研究的对象是金融,主要分析、研究宏观领域中一国货币和货币运动的规律,这些货币运动所涉及的金融业务及其经营机构,以及由于这些货币运动而形成的各种金融关系和由此产生的金融现象、问题。 货币银行学的内容结构:从货币及货币制度入手,按逻辑顺序,逐一阐述信用、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一国金融领域的各个重要课题,同时结合我国实际,重点讲解我国信用、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利率市场化、银行商业化改革,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金融发展和改革问题。 1、货币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种类,货币形式的发展与未来趋势,货币制度及其发展历史等,掌握货币的职能、本质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尤其要深刻理解货币的概念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信用

货币银行学:考试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数:48学时 学分数: 3学分 一、考试对象 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 《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货币银行理论、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业务、金融市场的运行原理、对外金融关系的基本业务、以及宏观金融政策的理论与运用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主要了解学生对有关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和基本制 度规定的熟悉程度。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型多样化,题目数量多、单题分数小,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7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1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题目,即使大题目也不应占分太多,应适当压缩大题目在总的考分中所占的比例。客观性的题目占比较重的份量。 四、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货币 1.了解货币和银行和金融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体系。 2.重点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把握其演变规律,同时了解一些货币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历史演变、货币层次的划分等问题。 第二章利息和利息率 1.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与特征。 2.重点理解信用的四种基本形式和对信用工具的分类。 3.认识利息的本质,掌握利息率的种类,熟悉利率与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4.在掌握不同的利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5.了解利率的期限结构与风险结构

第三章金融市场 1.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的构成及特点、资本市场的构成及特点。 2.了解掌握外汇市场的构成及特点、金融衍生市场的构成及特点。 3.掌握贴现、回购协议和外汇交易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1.了解金融中介机构的产生和功能,理解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2.掌握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和基本内容、弄清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理解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五章商业银行 1.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资本的功能及构。 2.了解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内容。 3.掌握《新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 4.了解掌握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5.理解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三性”原则。 第六章中央银行 1.了解中央银行的传统职能以及当代的新特点。 2.了解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理解这些业务如何反映中央银行的职能。 3.了解中央银行的制度类型。 4.理解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衡量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七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1.了解在中央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途径、弄清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内涵 2. 掌握货币供给过程的特点与机制,能具体分析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会计算货币乘数、理解基础货币的特点及在货币供应中的决定性作用。 3.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的分类、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现金交易方程式和现金余额方程式的异同。 4.弄清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明确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5. 准确理解货币均衡的含义、了解货币失衡的表现、正确把握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 6.分清在不同的货币供求状况下,货币政策如何调节货币均衡。 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 授课时间 第10周第1节教学器材与工具多媒体教室安排 授课类型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双语课程□ 其他□(请打√)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什么是专业性银行,有哪些类型的专业银行,他们各自办理什么业务 了解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信贷银行及其各自的职能和业务有哪些 了解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构成中,有哪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他们各自的业务是什么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职能及业务 教学基本内容 1、专业性银行 2、政策性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 教学过程设计: 多媒体讲授-课堂提问讨论 ——总结陈述——作业思考 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 2.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是什么? 3. 什么是投资基金,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有何区别? 4.我国有哪些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曾康霖:《金融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艾洪德,范立夫:《货币银行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课后小结: 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详细教案 第六章 其他金融机构 首先,要跟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 然后,再给学生介绍本章的授课安排。 第一节专业性银行 专业性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它们的业务活动方式有别于或部分有别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存、放、汇业务活动方式。专业银行的存在是社会分工发展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一、投资银行 (一)概念 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二)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 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 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 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三)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1.帮助筹资者设计与发行新证券,进行直接融资。 2.充当发行人与投资人的中介,代理客户买卖和承销股票、债券,从事自营买卖,进行股票、债券的国内外二级市场交易; 3.投资基金的发起和管理; 4.企业重组、兼并和收购; 5.项目融资顾问、投资顾问及其他顾问业务; 6.自有资本的境内外直接投资; 7.代理客户和为自身进行外汇买卖; 8.各种资产管理业务; 9.国内和国际货币市场业务,如同业拆借。 (四)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在我国,没有直接以投资银行命名的投资银行。1995年8月,依据《中外合资投资银行类机构管理办法》,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公司等五家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随着金融业和证券业的发展,国内许多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都开始把发展目标定位在投资银行上。二、储蓄银行 (一)概念 储蓄银行是指以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这类银行以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以为居民提供消费信贷和其他贷款为其主要资金运用,此外,其资金也可用于购买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或股票,以获得投资收益。 (二)西方国家储蓄银行的发展 西方不少国家,储蓄银行大多是专门的、独立的金融机构。对储蓄银行也大多有专门的管理法令。其主要内容一方面是旨在保护小额储蓄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规定它们所集聚的大量资金的投向。储蓄银行的业务活动所受到的约束,如不得经营支票存款,不得经营一般

货币银行学 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00340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 3. 课程目的 (1)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 学时与学分 学时为54学时,学分为3学分. 5. 建议先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和种类; (2)掌握货币的含义及职能; (3)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制度的演变 基本内容: (1)货币的含义 (2)货币的职能

(3)货币的计量 (4)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思考题: (1)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 (2)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当今世界的货币制度由哪些要素构成?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了解外汇的含义及外汇管理; (3)理解两种汇率标价法; (4)掌握几种不同划分标准的汇率种类; (5)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 (6)了解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历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内容、优劣及崩溃; (2)几种不同划分标准的汇率种类; (3)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演变历程。 基本内容: (1)国际货币体系 (2)外汇与外汇管理 (3)汇率与汇率制度 (4)汇率与币值、汇率与利率 (5)汇率的决定 思考题: (1)什么是牙买加体系? (2)我国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标准是如何表述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利弊分析? 第三章信用与金融 计划学时:2学时 基本要求: (1)理解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货币金融学》考试大纲

《货币金融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货币金融学 2.课程管理:经济与贸易学院 3.教学对象:专插本学生 4.教学时数:总时数54学时 5.课程学分:3学分 6.课程性质:专业限选 7.课程教材:《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机械工业 出版社) 二、课程简介 货币金融学是金融类各学专业的一门理论基础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含义

1.掌握货币与“通货”、“财富”、“收入”、“流动性”的区别; 2.理解货币材料的五个必要条件; 3.了解货币的含义。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1.掌握货币的四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2.掌握货币的四个职能的不同应用。 第三节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 1.了解货币支付体系的五个演变过程。 第四节货币的计量 1.掌握货币层次的具体划分情况; 2.理解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3.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第五节货币制度 1.掌握货币制度的四个演变过程; 2.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概述 1.理解信用的含义和本质; 2.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信用形式 1.掌握信用的六种基本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租赁信用; 2.理解金融租赁与经营租赁的不同。 第三节信用工具 1.掌握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收益性的计算; 2.掌握票据、股票和债券的所有内容; 3.了解信用工具的含义。 第三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1.掌握金融机构的四大功能:存款功能、经纪和交易功能、承销功能、咨询和信托功能; 2.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分类; 3.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以及银行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1.掌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金融里的含义; 2.理解金融机构存在的三大理由: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分散和转移风险。 第三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掌握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不同; 2.理解本节里所有的金融机构的含义。

《货币银行学》课程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大纲 (财政学,金融学专业考) 考研货币银行学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评价目标货币银行学考试注重考察考生在货币、信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银行、金融理论以及汇率和汇率决定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考生应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学科中的有关范畴、专业术语和理论。并能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和分析我国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50分钟。 三、主要参考书目《金融学》(精编版)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一、货币、信用和金融工具 (一)货币 1.货币的概念、本质和职能 2.货币制度 3.现代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信用 1.信用的产生及其发展 2.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征 2.票据 (1)票据行为出票背书贴现承兑保证等 (2)票据的种类汇票本票支票 3.债券 (1)债券、债券的种类 (2)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4.股票股票、股票的种类。普通股和优先股。 5.股票和债券的价格的确定确定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价格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对由于该项投资形成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贴现,也就是对该项投资形成的未来收益计算现值。 二、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二)证券的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1. 证券的初级市场初级市场的参与者。证券发行的方式及其发行的过程。 2. 证券的次级市场证券交易所及其场外市场。证券交易的一般程序。

3. 有价证券市场的管理市场管理组织体系和立法。 (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特点。货币市场的构成。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特点。债券市场。股票市场。3.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现状 (四)证券的交易方式 1.现货交易 2.保证金交易(也称垫头交易) 3.远期交易 4.金融期货交易期货市场的经济职能。金融期货合同的特性。金融期货的类别,包括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外汇期货。 5.期权期权的含义和特点。期权的分类和操作。 6.衍生金融工具和交易在90年代的涌现,反映了金融需求多样化和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的供给极富弹性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银行及其金融中介机构 (一)金融中介机构 1.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2.金融中介机构的主要功能及其构成 (二)商业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