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差异-最新年文档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差异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河北在地理区域划分上属于北方,从方言区域划分上属于典型的北方话,而且北京被河北省环绕,环北京的地区廊坊、承德一带方言的语音、语调基本与北京话一致,河北方言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较其他方言区与普通话更接近。但由于河北面积较大,西部山区、中部平原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除环北京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方法。因此,要想使操河北方言的人说好普通话,需要掌握河北方言的发音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训练。河北方言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与普通话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韵母方面

(一)单、复韵母混淆

河北方言中存在少数词语的单、复韵母混淆现象。如廊坊方言把塑料读作suo liao,摸摸读作mao mao,仙鹤读作xian huo,大伯读作da bai,唾沫读作tuo mei,叔读作shou(一声)shou (二声),邢台、保定的部分县市把z c s 后面的韵母e读作

ai,声母、声调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泽、册、色读作zhai chai shai ,这些字多是古入声字。

少数地区把普通话的部分或全部撮口呼韵母字读作齐齿呼

韵母字,如唐山市郊及厂矿区一带,律=粒、确=切、泉=钱、均匀=金银,元氏、鹿泉部分地区,律(虑)=利、去=气、羽=椅,这些地区正音的关键是要辨明本方言读齐齿呼韵母的字中哪些

在普通话中是读撮口呼的。

(二)文白两读

河北方言中有些韵母的字有文白两读现象,即在读书时读一个音,在口语中说另外一个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普通话读ue韵母的:略、掠、爵、觉、角、雀、鹊、确、削、学、约、跃、岳、乐等,大名、魏县、馆陶、文安、大城、霸州、固安、永清以及衡水部分县市和邢台许多地方念成iao韵母,或在读书时念成ue韵母,口语说成iao韵母,正音时注意把这些字都读成ue韵母。

普通话的ruo音节字,河北许多地方念成rao,还有的地方存在两读现象。如保定一带,把若、弱两字,读书时念ruo,口语中说rao。

普通话的非uo韵母字,像部分le、ke、he音节字,河北有些地方分成e、uo两读,如鹿泉读书时把科、课、棵读成ke,口语中说成kuo;读书时把贺、荷读成he,口语中把它们说成huo。

一部分普通话读u韵母的古入声字,河北有些地方读uo韵母,或有u、uo两读,如鹿泉把粟说成suo, 把足读成zu,说成zuo,把入读成ru,说成ruo。

(三)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不分

河北西部部分山区如武安、井陉、平山、赞皇等地在发前后鼻音韵母时,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不分,大部分地区只有eng、ing、ong韵母,没有en、in、un韵母。如:针=正,真=征,镇=郑,阵、圳=症。把敏、民、珉读作酩、名等;把林、临、凛、吝读作拎、灵、另;把军、云、群、孙、吨、吞等读作扃、佣、穷、松、东、通。

二、声母方面

(一)舌尖前音(平舌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不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这两组声母的使用在河北省大部分地区与

普通话基本相同,但在部分地区问题比较突出,如井陉、平山、赞皇等西部地区,把普通话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一律读为舌尖前音。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只有z c s组没有zh ch sh组,所有的zh ch sh组字都读成z c s组字,如将山读作三,纸读作紫。

2.有zh ch sh组没有z c s组,所有的z c s组字都读成zh ch sh组字,如将四si市shi均读成shi ,存在这种情况的主要有魏县的大部分地区、临漳南部、抚宁、卢龙北部和乐亭、迁安两县的部分地区。

3.z c s和zh ch sh两组字都有,但使用情况与普通话不同,如“春”在方言中读为cun, 而读书时则和普通话的声母一致。存在这种情况的主要有沧州东部各市县,新河、清河及隆尧的部分地区,张家口市、怀来、尚义、赤城地区,还有雄县、昌黎等地区。从发音原理上看,这两组声母的卷曲是发音部位的,即二者在发音时成音部位是不同的。z组声母是舌尖和上齿背成阻,zh组声母则是舌尖和硬腭前部成阻。前者叫平舌音,后者叫翘舌音。正音时不要为追求翘舌而使得舌尖过于靠后,从而影响了发音的准确性。

(二)零声母加声母。河北有些地区将一些普通话的零声母字读作辅音声母字。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加强普通话与方言的声母比较,找出规律,加强记忆和练习。如an常常加声母n,读作nan,如案、按、安均读作南;再如ao常常也加声母n,读作nao:如袄、傲均读作恼音。

(三)声母l、r不分。河北南部如邢台、魏县一带只有声母l,没有声母r。如让=浪、嚷=朗、扔=棱、荣=龙等。解决这个问题要明确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把声母是r的字找出来,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三、声调方面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调类差异。河北方言调类的数目,有的是三个,有的是四个,有的是五个。从古今声调的演变关系看,调类数目相同的

方言,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未必相同;即使对应关系相同,同一调类的字在不同方言中的调值也不一定相同。例如滦县、定州都是三个声调,滦县等处是平声、上声、去声,定州等处是阴平、上声、去声;保定、张家口都是四个声调,保定等市县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张家口等市县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邯郸和万全、怀安都是五个声调,邯郸等市县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万全、怀安则是平声、上声、去声、阴入、阳入。

二是调值差异。同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值也有很大差异。例如阴平的调值,北京是55,石家庄是24,深州是33,乐亭是31,沧州是214,大名是35;阳平的调值,北京是35,保定是22,石家庄是53,乐亭是213;上声的调值,北京是214,石家庄是55,广平是53;去声的调值,北京是51,石家庄是31,广宗是312。

保定话的阳平为低平调,调值是22,保定人学普通话应把阳平的低平调改读成中升调,调值是35,保定话的阴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与北京话相同。石家庄话阴平是低升调,调值是24,阳平是高降调,调值是53,上声是高平调,调值是55,去声是半降调,调值是31。石家庄人学说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都要改读。阴平的低升调要改读成高平调55,阳平的高降调要改读成中升调35,上声的高平调要改读成曲折调214,去声的半降调要改成全降调51。邯郸人学普通话,不仅要改读阴阳上去的

调值,还要把入声调的字都归入阴阳上去四声。

其次要分辨阴平字和阳平字。有些方言不分阴平和阳平,如昌黎――滦县小片的滦县、滦南,张家口小片、赞皇――平山小片的井陉、平山、赞皇等晋语区的市县。这些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按照普通话的分法把方言中的平声字分成阴平、阳平两大类,然后重点记忆阳平字。

三要区分阳平字和上声字。河北省有些县只有三个声调,阴平、上声、去声,其中相当于普通话阳平的那部分字和上声同调,如定州、孟村、盐山、海兴、黄骅、滦县、滦南等市县。这些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也需要把阳平字找出来,逐个记忆。最好利用同韵字表,寻找规律记忆,效果较好。

总之,河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词汇、语法方面基本与普通话一致,但语音方面的差异较大,操河北方言口音的学习者要说好普通话,须在以上三个方面加强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正音训练,才能说好普通话。

(贾俊花,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管理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