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历届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历届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历届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王朝。周公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

的解释。这一思想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给别人推翻周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性善论又称性善说,由战国孟子所创立的人性论。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善性,善性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将这四者称为“四端”,即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认为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就象人体生来就有的四肢一样,是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能充分发挥四端的人为“圣人”,不能保持以致丧失四端的人为“小人”。孟子的性善说为仁义礼智的天然合理性,人从本性上应该恪守这些规范提供了人性论的根据。孟子以后,儒家人性论一直以性善论为正宗,性善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最有影响的人性学说。

性恶论: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关于人性的一种观点。荀子反对天赋道德论,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有“好利”而“恶害”的方面。并指出如果顺从这种自然本性,“必出于争夺”。强调后天的教化,主张用“礼义之导”使人改造为善。荀子的这种经验的道德论比之孟子的先验的道德论,更加深刻,更加合理。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

弱用之术老子的思想之一。老子认为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基本特征是“弱”,老子以“弱”为道之“用”,根据“反者道之动”的原则,他认为刚强在发展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柔弱则是使事物达到目标的绝妙手法。所以老子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用“弱用之术”来解决世间矛盾,确定了“柔弱胜刚强”的论点。他为世人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思维之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和思维方式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但他忽略了事物向相反方向转化的时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性三品说中国哲学史上的一种人性论。以西汉董仲舒和唐代韩愈为代表。董仲舒认为,由于“人副天数”,天赋的善与恶两性落实到具体的人身,形成了三品(三等),即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圣人之性;先天性恶,教亦不能善的下品“斗筲之性”和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董仲舒性三品说的基调仍是性善,先天性善(善质)是为了维护纲常人伦的绝对性,后天性善则是为了说明君主统治和教化的必要性,二者缺一不可。这就从人性论上为道德的至上性和君主的权威性作了论证。唐代韩愈把“性”和“情”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挥了“性三品说”,这对宋明理学有很大影响

名教出于自然三国魏时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伦理观点。玄学贵无派思想家为挽救当时名教所面临的危机,以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德理论,代替了汉代的神学迷信欺骗,来论证名教的合理性,提出此说。“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是具有对立倾向的儒道两家伦理思想的初步融合,把封建秩序说成是自然

的秩序,美化了封建制度及其道德

名教即自然魏晋玄学家向秀和郭象提出的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道德观点。他们反对玄学旷达派“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力求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郭象把封建名教给人们规定的等级名分说成是人天生而就的“性”和“命”,不可逃,亦不可加。人们应各安其性,各守本分。从而泯灭了“自然”与“名教”的矛盾

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玄学中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旷达派的政治伦理主张。嵇康反对司马氏集团提倡的虚伪名教,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本身束缚人性,违反自然,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安而恶危,好逸而恶劳”,与名教相对抗。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即不为名教所拘束,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强调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嵇康对名教及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天地之性亦称天命之性、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对称。北宋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是“太虚之气”的本性,它清彻纯一,是无不善的。他所谓“天地之性”,实际上就是“天理”、“天性”。朱熹继承了张载的思想,并认为“天地之性”是至高无上的, “天地之性”无不善,但表现于具体的人身上则要受到气质之性的影响,于是产生了善恶的差别。程朱一派的理学家们的,正是以这种人性论为依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

气质之性张载提出的人性论命题。与天地之性相对。张载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一个人出生后就有了具体的本性,即“气质之性”,这种气质之性体现了人们的生理特征和需求。人与人之智愚、圣凡不同,是由气质决定的,人们要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要进行道德修养,克制自己的欲望, “变化气质”。张载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适合地主阶级需要的人性学说。南宋朱熹高度评价了他的“气质之性”说,说他“有功于圣门”, “有补于后学”

格物致知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 最早见于《礼记·大学》程朱学派论述较详。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有其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与“致知”是两种认识方法,二者两辅两成。

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程朱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天理”指仁义礼智的封建纲常伦理;“人欲”指违背“天理”的意念和衣食住行等生活欲望。程朱把封建秩序说成是不可侵犯的“天理”,以此来证明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人欲”视为一切恶行的根源,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水火不相容的,程朱要求人们放弃一切生活欲望的追求,绝对服从封建伦理教条,甘作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致良知明王守仁伦理学说的基本宗旨和核心思想。王守仁认为“良知”即天理,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人必须通过内省的功夫格去私欲,方能恢复本心之正。王守仁的“致良知”说,将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统一起来,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有其合理因素。但却无视于道德的历史性,否定了道德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把道德修养仅仅看作反省内求、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则是错误的。

知行合一明代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与伦理学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程朱理学末流带来的知行脱节流弊而发, “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对封建伦理的认识,行则是对忠孝等的践履实行。王阳明把两者看成是一体的,互相包容的。他认为行需知的指导,知需行来完成和深化。“知行并进”,道德才能不断提高。知行是合一的,这种观点有合理因素。但把二者完全等同,则是错误的

童心说明李贽重要伦理学著述之一。他从阳明心学的根本立场出发,认为童心是人的道德本性,是人们天生至善的“真心”。主张保存童心的本来面目。认为封建的道德教条不是出于人的道德本性,反而是对童心的妨害。同时又强调童心的自然朴素。以童心为一切道德现象的根源,衡量事物的道德价值。表现出对封建道德传统的叛逆。实质上是以童心提倡自然朴素的道德,肯定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价值。

道统说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论语·尧曰》载孔子历叙尧舜传授之言,为儒家道统说之所本。孟子自命继承孔子正统。唐代韩愈为了抬高儒家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与佛教相抗衡,仿照佛教诸宗的祖统,首先提出儒学之“道”的传授系统。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表示决心肩负起卫道重任,与佛老进行坚决斗争。南宋朱熹则以周(敦颐)、程(颢、颐)上承孟子把韩愈排除在外。道统说为唐宋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遵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渊源

至德之世:庄子把自己的理想的社会成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其“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整个世界原初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生活在蒙昧状态下,人与人间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往。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小国寡民:这是老子理想的社会。具有以下特征: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但,在老子倒退的历史观的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兼爱:这是墨家墨子全部整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子认为战国时代国家的兼并,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不相爱。因此,他也就把人与人之间兼相爱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为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办法。即是取消人我之间的界限,不受社会关系的限制。墨子所说的兼爱,实际上是无差别、均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抽象的爱,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兼爱,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法术势: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韩非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法和术是人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而势则是运用法术的前提条件。法是法律,是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而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用阴谋的手段考察群臣的手段,用术愚弄臣民。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君主运用法和术的前提。其内容是利用群臣的好利心理,操德和刑二柄达到统治目的。韩非法、术、势的政治理论是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权力为出发点的极端专制主义理论。一旦实施,就是苛政。但是,其中对于君臣间的揭露是真实的,对于历史进化过程的认识,也较为接近历史实际。

独尊儒术: 武帝即位之初,启用儒生主持政府核心部门,在政治上促成了崇儒的局面,政治思想的转换,还需要理论的证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满足了武帝的需要。董认为,思想混乱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百家学说不利于汉家一统天下的稳固,唯有儒学讲究大一统,宜定为一尊。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儒学代替黄老成为官方政治学说。以后经过历代君主一再确认,儒学始终占据政治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敬天保民:是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要敬从天命,怀保小民。周公认为做到敬天保民需要做到:①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②体察民情。③要慎用刑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使商周之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一思想实际上开启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孔子政治思想的主题和重心是什么?

孔子主要的政治思想的主题和重心就是礼和仁。

(一)礼,通常认为即周礼。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礼治国的原则,认为

1.要以礼作为言行规范。(1)一切行动都要以礼作为客观准则(2)要求人们的思想或认识

不能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礼的规定(3)强调人们应该以“礼”来对待他人。

2.“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注重人际关系的调整,追求以“和为贵”为准则

的“礼”,这是对周礼超越的表现。

3.治国治民光靠政、刑不行,要以礼治国。“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

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

4.“礼”是社会整合的准则,礼所规定的名分等次是不可僭越的。

5. 以"礼"治天下还体现为"孝悌"原则。

(二)孔子提出的仁则主要强调的是由己及人的过程和关系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复礼是仁的终点和客观标准,是基本政治目的。复礼的关键是“克己”,即严格约束个人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克己而后才能回到礼。

2、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他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建立起个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3、孝悌是仁的一个基本内容。他从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入手,认为国家就是家庭的扩大。这样,在家庭内部优良的道德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以外则体现为忠恕之道。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是爱有等差。

4、忠恕的基本内涵是诚实待人和宽容。孔子一方面强调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应该在政治上服从,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统治者宽以待人的必要性。

孔子仁学的实质是从道德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政治生活的。

礼的功用

1、建立宗法制度,区分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维护和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秩序;

2、控制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调整人际关系,使之符合具有等级特征的社会秩序;

3、礼具有教化的功用,教化即教育感化,统治者为了消除产生乱的思想根源,特别重视礼对人的教化功能。

4、礼对于国家政治事务尤为重要,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来治理国家。

3、孟子性善论和仁政学说。

单独出题:孟子如何论证性善论的?

1. 以“不忍人之心” 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以心释性,认为性是情欲之性,道德之性。再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可以知天,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

孟子学说发展的背景:

进入战国时期,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就面临着扬朱、墨子的挑战。孔子学说的也陷入了困境:(1)仁者爱人的本体来源未明。即未能解答“仁”来自哪里?(2)不能满足新兴阶级要求政治权力的呼声。(3)仁的内涵主要集中在个人修养方面,还没有将之升华为治国方针,没有与之对应的措施。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学说。

内容:性善论。性善说是孟子整个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孟子性善论的内容

孟子以前,通常认为性是天生而本有的自然之性。“食色性也,生之谓性。”

1.孟子以心释性,认为性是情欲之性,道德之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所以可能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

2.性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又称为“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即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

四心便是仁、义、礼、智四大伦理范畴的根芽。孟子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人伦关系出自人的本性,这在儒家伦理观念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3.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即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

4.人性善具有同一性。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在良知良能上没什么区别,所以以良知良能为基础的人善的本能也没有差别。

5.孟子所说的人性善的基本内容是理和义,其表现形式就是敬长和爱亲。

孟子性善论的缺陷:

孟子的人性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对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片面的。

1、孟子的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孟子把人性完全归结为先天的良知良能,事实上,人性的善恶,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的后天习得,孟子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2、,人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道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而孟子却试图用人的自然属性来说明人性的全部,这就无法说明人性的本质了。

3、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但是抽象的人性是由具体的人性表现出来的,所以,孟子用抽象的人性代替具体的人性就抹杀了人在人性上的差别,这就无法准确的说明人性了。

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孟子在政治上力倡仁政之说,并认为能否实行仁政是国家兴衰的根本。仁政即不忍人之政的基点.其具体内容有:

1.给民以恒产。孟子认为民众有恒产就能有恒心。恢复井田制,来达到制民之产的设想。

2.平均赋税,前提是恢复周代的国野制度,使国人缴纳十分之一的实物地租,野人向国家缴纳九分之一的力役。主张轻徭薄赋,徭役要以“不违农时”为原则。

3、反对株连,主张轻刑罚。

4、主张救济穷人,认为实行仁政必须先从救济鳏、寡、独、孤做起。

5、主张保护工商。

汉初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1,汉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皆来自于社会下层,对于秦王朝二世尚刑而亡的严酷教训不仅记忆犹新,且有切肤之感,自然要予以汲取。

2,汉帝国建立在秦亡的废墟之上,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凋残、民众飘零的烂摊子。3,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甚为薄弱,新建的帝国实际上处于某种内外交困的境地。对内要应对异姓王的战争,对外又不能有效的抵抗和防御匈奴的侵扰。4,强秦的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恶名,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界呼唤一种能够纠正秦之弊的学说。以清静无为为号召的道家黄老学派与这种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发展局面相呼应,从而走到了政治舞台的前台。

老子“无为政治”的内容

1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

(1)总的原则是“三去”——“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

(2)具体要求:薄税敛、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2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把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用行政、政治等办法加以消除:(1)经济上:“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政治上:‘’不尚贤,使民不争。”(3)精神上:“绝圣弃智,民利百倍”(4)制造禁区,使人不敢为欲求

利:“罪莫大于可欲。” “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无为政治,首先不能理解为老子一派要取消政治,让统治者放弃权力,解除对人们的一切束缚。相反,老子正是企图以“无为”这种更为迂回的手段,来实现其“治世”的目的;更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权力;把人们更有效地束缚在自然经济这块“老死不相往来”的土地上,以实现统治的稳定和功利。《老子》谋求的不是通过统治者的赤裸裸的严刑苛法或温情脉脉的仁义说教来维护统治,而是要造成一种人民的自我智能不发达的环境,实行以智治愚,最终导致“圣人”对广大的群氓的安稳统治

黄老之学的内容

1、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通过“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恢复经济和实现社会稳定的政

治期盼

2、文武并用,德刑相济:无为并非无所不为,主张无为而治的同时,还主张采用儒、法等

治国思想,以便更有效统治国家,为此提出文物并用,德刑相济

3、罚不患薄,约法省刑:相对秦朝的暴政,主张统治者执行诛赏,务必十分慎重,包含着

去苛从宽,删繁就简,实行罪行相适应的理论;

4、轻徭薄赋,以农为本:通过减轻农民的徭役,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武帝独尊儒术:

1、西汉中期的政治状况

政治领域:“七国之乱”虽已平定,但怎样有效地巩固中央集权,防范帝国分裂仍然是一个难题。

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帝国集权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知识分子的社会道路呈多元倾向;第二,在帝国政治指导思想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

2.汉武帝独尊儒术。

武帝即位之初,启用儒生主持政府核心部门,在政治上促成了崇儒的局面,政治思想的转换,还需要理论的证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满足了武帝的需要。董认为,思想混乱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百家学说不利于汉家一统天下的稳固,唯有儒学讲究大一统,宜定为一尊。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儒学代替黄老成为官方政治学说。

董仲舒的完整思想体系

董仲舒提倡儒学独尊,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1.天人合一论。天的运动形态是气,而人则是涵容在天地之间,天通过阴阳五行的缓解与人沟通,具有与人一样的情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将天神秘主义地人格化标志着先秦儒学向着神秘主义转化的完成。

2.君权至上和天谴说。君主是国家的核心,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全国臣民都要无条件服从君主,君主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唯一的最高权威。董仲舒的论证直接为统治者前后君主专制和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防止君主权力过大而造成政治混乱,董仲舒又提出天谴说,试图利用天的权威给君主一定的约束,君主治理天下必须遵行天的法则

3.阴阳合分论。阴阳合分论将整个社会形成相互区别有相互关联的双方,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关系就是“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阴阳之道的内在秩序为“阴兼于阳”。阴阳之道体现为礼。阴阳之道的特点是“任德不任刑”。

4. 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董仲舒将他崇尚的政治原则称为道,并认为道是万世不易的永恒法则。道的权变。在道的前提下,根据政治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局部调节。有两种形式:一为更化,是指某种制度形式上的调节。其二为“有道伐无道”。指的是异姓更王,君权交替。成功解释了政治原则和政权更换的内在联系,为中国封建时代频繁的王朝交替找到了合理依据。“秦无道而汉代之”。

玄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后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自然与名教等哲学问题,也就是本体论的问题。

1.是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玄学是玄学的开创期(即所谓“贵无”的时期),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王弼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政治思想,这一政治观念是以“贵无论”为基础的。以无为本,在魏晋之际已开始形成一种时代思潮。

贵无的证明是通过以下四点来论证的:(1)本末关系,提出事物有它的本质(本),有它的表面现象(末),更名是妨碍认识本体的。(2)动静关系,动静并非相对的概念,动是静的一种表现形态。(3)一多众寡的关系(4)自然无为。

贵无论的政治内涵包括:(1)宗极思想与君主制,宗极即道、无,宗极思想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君主制存在合理性的肯定。(2)名教出于自然,认为在名教与自然之间,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母,名教为子。(3)圣人,认为圣人体无,圣人无情。提倡无为政治,认为天道在本质上是不可讲论的,名教出于自然,也是不可讲道的。在曹魏政权的后期,门阀士族势力抬头,力图恢复名教权威的情况下,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说,正是为名教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

2.是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时期,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在名教、自然关系上,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说。一、名教不同于自然,即儒家的纲常伦理不合乎无拘无束、放任自流的自然要求,而是一种追名逐利的工具。二。应该超越、摆脱名教的束缚,以求精神上的自我解脱。此外,嵇康还从其“任自然”的理论出发,猛烈抨击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恶浊现象和门阀士族的残暴统治。与嵇康一样,阮籍也是“越名教而任自然”论者。但比较来看,他有将“名教”与“自然”相调和的倾向,且他的人生态度更为消极颓废。事实上,这两人并没有摆脱名教的羁绊,他们所主张的是代表庶族地主利益的礼法,即与“自然”相统一、相一致的“名教”,使礼法制度“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

3.是以裴頠为代表的由“贵无”转向“崇有”的时期,构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裴頠提出“崇有论”

4.是以郭象为代表的永嘉时期(即玄学的综合和完成时期),为玄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提出“名教即自然”说。郭象认为裴頠的自生说有缺陷:其一,裴頠的有是有偏、不足的,而郭象认为正因为是自生,所以各存在物是独立的;其二,裴頠认为由于物有偏,所以要互相依赖。而郭象认为,如果物是自生自足的,就不需要互相依赖。郭象认为自生是块然而生,。不知其所以然,又不可改不可变的存在状况,即自生,也即“有”的本性。他的自生说无外因可由,这否定了造物的可能性;同时自生也不指自己生自己,如果是那样的话,生与不生的关键就在于意志的作用,故他又否定了存在的内部根据万物的性是自足的,所以也没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同时,他认为自然相当于性,名教相当于命。性与命、名教与自然的区别,仅在于语言的使用。单个存在物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然;用语言描述存在物相互之间种种关系,就产生了名教。性与命、名教与自然的概念转入到政治的范畴之内,就是迹与所以迹的关系。迹是现象,是名教,所以迹是原因和本质,是自然。迹不可避免要留下迹,任物之真性的政治必然要转化成名教政治。

道统论:

道统论是韩愈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道统就是传道的统绪

背景:1.中唐以后,均田制受到破坏,中央财政收入减少,寺院经济与国家政权矛盾进一步恶化,佛教寺院经济对社会生产产生冲击并造成恶化。2.皇帝对儒学逐渐冷落,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进而导致儒学的衰落而佛教的兴起。3、为了与佛教和佛教思想对抗以实现反佛倡儒,韩愈系统的提出了道统论。

内容:1.建构儒家传授谱系。韩愈认为,儒家有一个传承谱系,即是从尧舜禹周公至孔孟的传授谱系,韩愈本人则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历史使命就是恢复和发扬儒家的这个道统,加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主要目的是阐扬儒家的纲常名教。

2. 界定道的内涵。儒家的道的基本内容是仁义道德。道生于仁义,在于人的道德自觉。按

照仁义的道理去做就是道,实行仁义孜孜不倦,自然心安理得不假外求,这就是德,仁义与道德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一定的实际内容而后者则要用实际的内容去充实。韩愈认为佛道是不讲仁义的,他们的错误在于违背了仁义道德,抛弃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

3.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现象都是道的具体体现。道、佛都是宗教,其基本的思想倾向都是出世,侧重于个人的修炼与解脱,都与现实社会政治有较大的距离。儒学则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注重道德修养,积极参与政治,通过内圣外王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入世性和政治性。道是解决小到个人问题大到国家政治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评价:韩愈的道统说,是一种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思想中把思孟学派推向正宗地位的学说。这也就是后期封建社会经学理论重新架构的问题。韩愈从传统儒家的基本范畴中,抽象出道的概念,开了宋代理学的先河。其道统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阳明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阳明心学。其内在结构是由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构成的。

(一)王守仁从“心即理”思想出发,强调“格物”即“格心”,在此基础上提出“致良知”说。

1、王守仁与朱熹一样,认为“理”是认识的对象。但他又认为,“理”是在“心”中而不是“心”外。在他看来,“格物穷理”是无法穷尽认识的。因为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等等不胜其烦,如果圣人不是“本体明了”,那是无法穷尽的。

2、良知是先验的道德认识,与见闻无关。王守仁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杂于见闻。”除了良知,再没有其他的知识,“良知之外别无知”。所谓认识,就是先验认识能力的神秘自省和先验道德原则的自我扩充。

3、良知是道德判断的标准。王守仁强调,情感判断与是非判断是同一的。即是说,“好恶之情”与“是非之心”是一致的。以上这些看法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心外无学”。

(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反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知行合一”所要解决的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问题。

1、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他所针对的是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这种说法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在王守仁看来,知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知与行的统一体现在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他强调知是出发点、行是归宿的知行统一观是值得肯定的。但当知行达到高度的统一时,王守仁则有意模糊这两者的界限,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按照这种说法,知行只是一种层次上的差别,而不是主客的差别。当这种层次上的差别消失时,知行的差别也就消失了。

3、王守仁主张以知为行,从而将“行”纳入主观的范围。他声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如果一念发动处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头彻底克服。

4、知行合一的意义:如果说“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学的本理论,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如何使这一本体落实、贯彻于日常生活的修养论。

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1、北宋建立后,统治阶级需要在意识形态里建立起一套更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的哲学体系;2、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佛道儒三家相互斗争融合等都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基础;3、北宋注重文治,兴儒重教;

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念而形成的唯心主义的新儒家哲学,因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要内容,所以称之为“理学”。理学经二程弘扬,朱熹发展后

形成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所以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由于它适合于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所以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统治监位的官方哲学,宋代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和倡导者。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两哲学著作,主张宇宙的本源是太极;但太极不是物质,而是无形无象的“无极”。这就成为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他还提出以“无欲”、“主静”、“诚”作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标准,要人们循规蹈矩,遵从三纲五常,放弃改善物质利益的要求。他的思想受到宋统治者的欢迎,逐渐成为宋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恩想。

二程,即程颢和弟弟程颐。他们提出“理”和“道”的概念,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所谓“理”是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界万物遵循的普遍法则,也是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统治秩序等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易的.要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克制欲望,使一切行动符合“理”,实际上就是符合现存的统治秩序.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书书集注》等。认为理是万物之源,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他认为“天理”和“人欲”也是对立的两方面,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应“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就是要服从于现行的统治秩序。

陆九渊,是南宋理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的学说。认为一切封建秩序和伦理纲常都是人心所固有的,人们应当去人欲,存本心,达到清明寡欲的境界。他的这一学说称“心学”。“心学”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

张载,字子厚,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学说在本质上与二程、朱熹不同,并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反对“有生于无”的思想,认为宇宙中存在着物质的气,气变化而成万物。一切事物皆由因阴阳二气组成.这是朴索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

儒学是一个与时俱变的开放系统,在儒学演变过程中,唐宋间的儒学转型最为典型。以经学的变化、古文运动等为契机,唐代后期儒学开始突破传统儒学的框架,开启了后来宋代儒学的先声。宋代转型后的儒学基本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

背景:在安史之乱前,唐代儒学基本上是在传统的框架内进行。安史之乱,使儒家的传统外部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国家政权对思想的钳制大大得以缓解,经学开始解冻。内容:大致说来,儒学转型的展开分内外两个层面:对外是“攻乎异端”,对内则“拨乱反正”。1、所谓“攻乎异端”,就是抨击导致儒学中衰的外部根源,这包括排斥佛道二教(尤突出排佛),和抨击四六时文、倡导古文运动等。2、所谓“拨乱反正”,就是对儒学内部的调适。这包括抛弃汉唐儒生的章旬训诂之学、发掘传统儒学的资源和整合创新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否定传统经学,是理学能够崛起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基本扫清道路之后,进入新的理论形态的创建阶段。

意义:唐代后期儒学转型的意义在于观念上的更新:一,开创了儒学以经驳传的风气。韩愈、柳宗元等人解经,其立据都不是传统的经疏传注,而是直接从先秦儒学中领会其精神.以为其创立新说的可能。这种自由解释儒家典籍的风气,是宋初普遍兴起的自由解经的先声.同时为新说的产生扫清了障碍;二.从理论上对汉代以来官方经学的理论基石的天命神学观予以清算,从而为儒学树立了一个基于理性与人文基础的发展空间,为树立新的字宙观清除了一个主要障碍。这主要是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促成的;第三,站在儒家立场深入讨论了儒释道三教关系,吸收佛教的心性理论,在新的水平上探讨了人性问题,推进儒家性情学说向前发展,为发展儒学尝试了不同的可能性。

宋代理学的兴起,是佛教刺激结合思想家们从儒家自身中寻找资源的结果,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儒学终于在宋代结出了果实。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2020考试复习题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C ),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A.神 B.鬼 C.天 D.地 2、在(B)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君王统治的观念。 A.夏 B.商 C.周 D.秦 3、“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A)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A.周公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C)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智B义C仁D信 5、仁与(A)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礼B.义C.智D.信 6、以人性善为出发点,(C)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7、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D)。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8、荀子是儒家中首先引入(D)的观念的人。 A.仁 B.义 C.道 D.法 9、在(C)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此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0、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B),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现实主义D虚无主义 11、(A)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B )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韩国 13、(C)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A.李斯 B.董仲舒 C.韩非 D.荀况 14、仁与礼是(D )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5、荀子是(B)学派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6、(B)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7、(A)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曹操 1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深罚”。 A.重罚 B.督责 C.惩罚 D.刑罚 19、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B)”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国家起源的传说 ①契约说 ②冲突说 ③贸易说 ④水利灌溉说 ⑤战争说 ⑥圣人造福说 封建制度的含义 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 关系; 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度; 3.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 独立的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 1,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 2,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3,一切完全归皇帝所有; 4,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6,东方社会没有法律; 7,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以占卜决定,建立专门的卜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 政治执行: ①是召集大臣发表誓词,如和有扈氏作战的《甘誓》“行天之罚” ;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 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 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 内廷:宫内事务 2、地方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心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方国、候伯。大国首领为伯。 3,方国对夏朝天子的义务: 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 商朝的行政制度——内外服 1)内服: 第一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工 第二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 第三类是宗教文化类职官:卜巫史 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臣 2)外服:诸侯或方国 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在分封中,授民授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诸侯国的分封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王室的亲属,如鲁、卫; 二是周的功臣,如齐; 三是商遗民,属这类的只有宋; 四是所谓上古圣王的后代,如陈、杞。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 国野制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严格控制诸侯。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四方诸侯对中央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定期朝觐、缴付贡赋、保卫王室 刑罚制度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以《周礼》为根本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成王制《九刑》,穆王制《吕刑》。主要有“墨、劓(yi)、宫、刖、杀”五刑 春秋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二零一三年四月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凸显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特价值。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学说“仁政”,以及以德治国的方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对中国古代的社稷安稳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儒家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探索儒家政治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以求得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现实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提出“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百家争鸣的大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一派,儒家政治思想产生于儒家思想之中。孔子奠定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1.2初步发展 1.2.1孟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中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政治变革大为得势,思想阵地极为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方兴未艾,以捍卫孔学的孟子,著书立说,批判各家,参与争鸣。孟子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继承了孔子的仁政与德治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仁政说、民为贵、性善论。义利观。在仁政说方面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要订立制度,使百姓有固定资产。主张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孟子还主张保护工商业。孟子提出民为贵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体现了国家可变,君可变,而百姓不可变的思想,这是时代的卓见,也是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政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百姓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这样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1.2.2荀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是战国时期百家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愚者自娱 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1.1.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①敬天和尊王的思想:惟命不于常、依德求民生、依民事天命。 ②敬德(根本)、保民(治理民众的态度)、慎罚的思想 2.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①王是上帝和天的人格的体现 ②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③宣扬天子至德 3.孔子的思想: ①主张德治:礼治与正名;举贤才;实施平均主义政策侧;愚民政策。 ②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③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④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⑤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 ⑦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4.孟子的思想

①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人同类”(人在自然界成一类别于其他动物,有内在统一的善)。人心分化为等级(君子与小人的等级之分;劳心与劳力分工说) ②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王道、霸道与统一:实行王道得天下,实行霸道亡其身。 5.荀子的思想 ①人性恶说。反对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要进行改造。(圣人、靠教育、环境和习俗、自我修身) ②礼治思想。圣人制定礼法是为了解决人的欲望与自然和社会间的矛盾;人的生存除了自然条件外必须依靠“群”和“分”来保证。有法必依,不能以法乱法,有治人无治法。 ③君主的个性与他所维护的制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时甚至相背离。 ④富国和强民。君主的职权在于养人、治人、育人和用人;重视道义;君舟民水论。 5.法家的基本政治倾向是一致的,但每个法家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都讲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道),但三者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又不尽相同。 6.法家中的不同流派 (1)李悝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 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 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 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 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 的一个重要前提。 5.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 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 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 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 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 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 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 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8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 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 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 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 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 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 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 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 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 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 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 是转型期。 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论述题 1、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问题,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安危。如“以民为本”“仁政”等都是重民思想。探究这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周朝周公旦“敬天保民”是古代重民思想的萌芽。周公认为敬天的关键在于保民,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慎用刑法。了解民众疾苦,体察民众心理。才能顺应天命维护周朝统治。 (二)1、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子产提出“视民如子”的观点。运用经济手段“相地而衰征”使民仓禀实而知礼节,把重民思想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 2、孔子的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在重民思想上表现为“养民”。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政治上宽民就是反对苛政的德政,重视民意。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建立“仁政”为核心重民思想体系。 (1)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具体有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轻刑罚等。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人民是政权转移的最后决定力量。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以民为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依据民意选贤举能。 4、荀子继承了以民为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论。民本就是爱民恤民,富民利民; 第一次把国家的赋税制度与社会生产和富国富民结合,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去解释国家的经济政策。他的思想和政策使广大民众大大受益。 5、墨子的“兼爱”“非爱”“尚贤”重民思想。 “兼爱”:他主张爱他人,爱国家,使社会达到一个和睦理想的社会。 “交相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谋福利。 “非攻”战争都是不义的,反对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爱惜民力出发,他还提出了“节用”、“节葬”的要求。 6、老子:反对战争,反对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不贵难得之货、慎征伐等。核心体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中。老子既反映民众的愿望,又兼顾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起到上下调和的作用。 (三)唐代贞观统治集团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高潮。李世民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特别注重君民、民国的关系,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命题。李世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而且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 (四)1、宋代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要维护封建统治,就要获得民心,而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足食的首要问题务农。朱熹以重农,满足人们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2、宋明王守仁的“明德亲民”政治思想:发扬内心光明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明德为体,亲民为用,体用兼备,从而达到大治;体现了重民思想。 3黄宗羲提出的“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民忧乐”论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是继承也是超越,因而可称之为“新民本”思想。黄宗羲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法治上反对一家之法,反对天下之法。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商皆本”“均田”“齐税”等主张。 (五)评价及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载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重民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重民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清官意识”、“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的“轻徭薄赋”“置民之产”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又重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商代王权至上思想 一、祖先崇拜 大致出现在父系氏族公社初期,商代的表现为对先王先公的崇拜。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先王,商代那些与祖先崇拜有关的仪式,实际上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由祖先崇拜发展的王权至上观念 只有君主才是国家的真正代表,君主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民众则只能是君主专制政治的统治对象。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发展道路。 周公民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 一、天命不常 天命:上天授命之意。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的保佑某一个人或一个王朝。周公以天命不常的思想强化周王朝的的政治统治,一方面从天命的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顺应天命,巩固周王朝统治的问题。 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周公强调天命与人事的统一,主张从民情中体察天命,实际上是虚与天命,重在人事。 三、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 敬天从命,怀保小民便成为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有几点表现:1、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2、要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 这一思想实际上开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儒家的政治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 2、得名原因: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3、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4、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道德哲学;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编写删定了“六经”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 (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1)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统治者应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2)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代的社会制度,很多时候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外阅读书目

课外阅读书目 林茂生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金鋙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 高军等人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十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年。 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8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戴昭、潘国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继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主编,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徐善广、柳剑平,中国无政府主义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路哲,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高军、李慎兆、严怀德、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葛懋春、蒋俊、李兴芝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刘健清等:《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张光宇主编:《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孔子的“礼”功用的表述及其政治意义 孔子很重视礼,他认为礼的实施会使各种关系达到和的境界,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他呼吁人们呼吁人们约束自己严格按照礼来规范自己,以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协调状态,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的局面。“礼”功用及其政治意义在于 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和运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在社会交往方面。孔子强调人们应该以“礼”来对待他人。上下级应该互相体谅,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孔子认为“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这种以“和为贵”为准则的“礼”正是孔子所梦寐以求的。 三、在治理人民、处理国家大事方面。自周公创设“周礼”以来,“礼”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政治统治服务。“周礼”的作用就是划分人们的上下尊卑贵贱,严格规范人们的等级制度。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以“礼”来教化引导民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刑法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没有悔改之意;如果施行德政,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民众,那么人人都不敢做坏事、错事,心里时时有危惧觳觫之感,要是这样,社会也就可以达到稳定了。孔子在这里以对比的方法指出了“法治”与“礼治”的不同,“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这种精神在孔子思想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还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论述表明“礼乐”在孔子心目中一直是君主权威的象征,是统治工具的体现,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乐”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四、以"礼"治天下还体现为"孝悌"原则。 董仲舒的完整思想体系 董仲舒提倡儒学独尊,将孔子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为两汉谶纬迷信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也提出了对皇帝的过分残暴加以限制的理论,但主要是论证“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的合理性。②董仲舒从天人感应出发,建立起一套神学化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札、智、信、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是天的意志,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把神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由此决定人的行为说成是永恒的准则,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街、③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反对诸侯割据,提出“诸侯不得专封”,全国政权应“一统乎天下”,这对二升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 1、董仲舒对“天”“、人”的阐述 “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在董仲舒的思想当中“天”的意义和本质其实是“仁”;并且在董仲舒看来“天”不仅具有“仁”的涵义而且它还是万物的创造者,具有主宰者的意味。对于“人”的认识董仲舒指出,“人”是天地之精所生的最尊贵者,是受命于天。 2.天人相副 董仲舒《人副天数》篇中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先秦

下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章先秦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与勃 兴(重点章) 一、考核内容 殷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特征;殷 商帝王、周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先秦诸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 1.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2.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上帝 崇拜和祖先崇拜。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权威。4.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5.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6.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李悝制定的《法经》。 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9.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孟子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荀子基于性恶而提出 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治国方针。人性说为儒学宗师的政治思想建构了理论基础。 10.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家思想是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二)理解周公zp73 儒家学派zp74 道家学派zp74 墨家学派zp74 法家学派zp74 孔子zp75 孟子zp75 荀子zp75 老子zp75 庄子zp76 墨子zp76 慎到zp76 申不害zp76 商鞅zp76 韩 非zp76 (三)掌握 1.如何理解周公的政治思想特点是重在调节?zp77 2.儒家学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zp78 3.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zp794.什么是无为政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政治的依据和实质 是什么?zp80 5.墨子是如何论述尚同整体的起源及其运作方式的?zp81-82 6.如何评价道家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zp82 7.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Zp83-84 8.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6 9.法家权势思想内容和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6-8710.法家术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7-89 第二章秦汉时代统治思想模式的确立与发展 一、考核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秦代、汉代以及汉末时期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理解秦汉时代 政治思想发展与特征;掌握秦代李斯、汉初贾谊、董仲舒、东汉名教以及鲍敬言无君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 1.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皇帝一词的出现不只是 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政治领域内君权加强的表现。秦始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2.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加强对 地方的控制,基本为后世王朝所遵循。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的官僚制度。 3.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李斯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 极端化方向的发展。秦朝时发生的“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4.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5.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元帝时,儒学的地位更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综合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小国寡民: 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他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①国家的规模狭小,人口稀少。 ②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③在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里,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生活十分满足。 ④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老子的政治理想在本质上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是相违背的,他否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实际上是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实事。但是在另一面,老子倒退的历史观具有强烈的社会批评精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天命不常: 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 (在周公看来,不勤政事,无政德,对民统治残暴,而失去天下是上天对商朝的惩罚,转而将天命保佑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的周王朝。周灭商,取决于天命。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第一次在理论上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作的解释,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3、至德之世(庄子至德之世): 庄子把自己的理想中的社会称为“至德之世”或者“无何有之乡”。“至德”实际上也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在庄子看来,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人与自然一体,依赖自然而存在,人与人没有任何的交往,即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理想社会。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与老子的思想方式基本一致。庄子否定有史以来人类一切文明的价值,其结果,庄子的政治思想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4、兼爱: 墨子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因此他把兼爱看做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使人与人之前的感情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制约,达到视别人的国家如自己的国家、视别人的家如自己的家、视别人的父亲如自己的父亲的境界。即爱是无差等的。但这种兼爱,实际上是抽象的爱,是不可能的。 5、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这决定了人善的本性。人性善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即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还有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是其立论依据。但是孟子对人性的认识在根本上说上片面的。他忽略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只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是抽象的人性。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The Thought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s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 后续课程: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总学分:3 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历史上各阶段主要流派和主要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作用和价值,及其历史局限,并通过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过程的继承和联系的理解以及中西政治发展的比较,揭示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念和方法去分析和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思想,从而得到借鉴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导言(4学时)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四、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价值 五、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研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商周时期的政治思想(4学时) 第一节商代的政治思想 一、上帝的权威和祖先崇拜 上帝主宰自然、社会和人世间的所有事情,在西周出现了对祖先的崇拜。 二、王权专制思想 王权对现实的主宰,以及“余一人”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周公的政治思想 一、明德慎罚的思想 彰明德行,谨慎刑罚 二、敬天保民思想 天的崇拜和保民思想 本章重点:商周时期尊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难点:神权与王权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18学时)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概述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及其特点 政治上各国鼎立,经济发展不平衡,思想意识上百家争鸣。 二、春秋初的人本主义思想 表现在由重神向重人的转变,对君主制有新的认识。 三、诸子百家的产生和流派纷争 百家争鸣的产生及其主要论题 第二节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一、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及其对专制制度大维护 孔子以礼治国、政治与伦理一体化、富民足君、先德后刑等思想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君臣关系论、王霸思想等 三、荀子的礼治思想 荀子的隆礼、礼治人治法治相统一、君臣君民关系论等 第三节道家以法自然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一、《老子》法自然的无为政治思想 老子的无为政治、小国寡民论等 二、《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 庄子的相对主义政治思想、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 第三节墨子的兼爱论与绝对尚同的专制主义 一、兼相爱、交相利说 兼爱思想、功利主义思想等 二、尚同说与君主专制主义 尚同的专制主义思想 三、尚贤、节用、非攻说 尚贤说、节用说、非攻说等 第四节法家以法、术、势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一、慎到的以势行法的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刘黔义·编 1、仁政(孟子) “仁政”说: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1)“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通过恢复井田制,首先解决老百姓和国家的经济问题。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滕文公》上)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恢复周代的国野制度,均平赋税,建立固定税法,取民有制,减轻民众负担。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滕文公上》) “市廛(chan)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 (3)举办学校,加强教化、省刑罚。 “人之有道也,饱食、焕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 2、隆礼重法(荀子) 隆礼重法: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1)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说:“礼者,养也。”(《礼论》)认为礼既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相应礼仪,还是为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和音乐文化等精神需要所制订的制度和规范。 (2)关于礼的起源,荀子认为礼起源于人的欲望。所谓“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认为政治制度、法令、规定等礼制源于人的生活欲望和社会物质财富所能达到的程度。 (3)关于礼的功能: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一、贞观之治 (1)统治集团的优势 1、贞观君臣大都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政治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如唐太宗本人采用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的理论依据,求贤若渴; 2、贞观集团君臣和谐,具有强韧的政治向心力。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求谏纳谏、选贤而著称于史。他在政治理念上对于恪守君道有着清醒的认识,深悉君臣关系的重要性。 (2)贞观集团的基本政治主张 1、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的思想 李世民君臣从多个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奢侈无度、杜绝言路(专断)、用人不贤,小人掌权(宇文化及)。贞观集团的居安思危思想使他们能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并为他们实行儒家仁政德治政策提供了认识前提。 2、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 李世民即位后,在制度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暨弘文馆,精选天下儒生充当学士,设职五品。②荣崇儒家宗师孔子。③扩建国子学舍四百余间,扩大招收学生的规模。在儒家思想的认同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仁政思想;李世民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根本原则。②民本思想;李世民作为专制君主却能从历史的教训中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 3、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 贞观君臣在论政的过程中反复提到人君要“简静”或“清静”,这正是道家“无为”所要达到的基本境界。 4、以法为治的思想 ①立法论:法要公平、稳定、宽简; ②守法论:帝王要带头守法; ③执法论:严格以法为治,明正赏罚,不避亲疏贵贱,“一断于律”; (3)贞观集团的治国策略 ①求谏纳谏;②熏农;③轻徭薄赋;④靠贤;⑤依法治国 二、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韩非子“术”的概念 所谓术,就是君主驾驭群臣进行统治的权术。他认为,术与法不同,法是公开的,而术是隐蔽的,是君主藏于心中而不能公布的,君主利用种种手段考察大臣是否能忠于君主,能力是否和官职相称等等。 四、王阳明

中国政治思想史

浅论康有为大同思想 摘要:近代中国面临民族危机,人民生活困苦,面对苦难,康有为为人类规划出了一条通往幸福之路,那就是他的大同思想。康有为大同思想首先建立在对人的

重新认识基础之上。他认为在社会地位上人和人是平等的,在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博爱,在人的价值追求上主张满足个人的合理欲望。其次,康有为大同思想还建立在他的历史进化论基础之上,他把公羊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思想结合起来,指明了大同思想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大同思想大同社会平等博爱 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领袖。其思想丰厚博大,最有影响力的是他在《大同书》中倡导的大同思想。他的这一思想给人类社会的未来描绘了一幅无私产、无阶级、无家庭、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的理想画面,给灾难深重的近代国人以奋斗的信心和美妙的憧憬,起到了振奋人心的进步作用,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一、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形成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是在19世纪末期形成的,是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的反映,也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表现。(一)大同思想产生的背景康有为出身于以理学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到严格而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他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结果却惨遭到失败。他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大同思想应运而生。 大同思想是康有为关于未来社会前景的设想,是康有为社会政治思想体系中的最高层面,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类公理》是康有为大同思想的发端。在艰苦地探索中国社会的出路时,康有为把《礼记·礼运》的大同说与佛教的慈悲、平等思想结合起来,采纳了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原则和“天赋人权”的政治伦理观,在1885年著成了《人类公理》。这部著作为大同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形态。康有为在《人类公理》中还提出了“人有自主之权”、“人类平等”和“兴爱去恶”等基本原则,并制订了贯穿这些理论原则的若干制度、行为准则和初步设想,这些成果构成了大同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他设计未来社会的理论出发点。“三世”学说是康有为大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康有为于1888年上书皇帝要求清政府变法图强,未被采纳,反遭攻击,他便到广州的万木草堂复讲学,历时六年之久。在讲学期间,康有为进一步作理论上的探索,从传统的儒家今文经学中汲取营养,把《春秋公羊传》的“三世”和《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小康”糅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人类社会三步进化的观念。在康有为看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升平之世,是小康,而欧美列强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大同之世”。只有通过变法维新,中国才能由“小康”逐渐步入“大同”境界,即实现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大同书》是康有为大同思想的集中体现。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避居国外并游历欧美及南洋诸国,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但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的黑暗事实。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克服的矛盾与冲突,使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康有为为之失望,这就促使他去寻找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披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以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为最终目标。康有为受此启示,由变法前的以中国封建社会是“升平之世”,以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是“太平之世”,改变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仍是“据乱世”,而资本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