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地区地球化学实习报告

秭归地区地球化学实习报告
秭归地区地球化学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

1.1 实习目的 (1)

1.2 实习任务 (1)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2)

2.1 自然地理 (2)

2.2 经济地理 (3)

2.2.1 行政区划 (3)

2.2.2 交通状况 (3)

2.2.3 旅游资源 (3)

2.2.4矿产资源 (3)

2.2.5 农业 (4)

三、实习区地质概况 (4)

3.1 地层 (4)

3.1.1 前寒武纪 (4)

3.1.2 古生代 (5)

3.1.3 中生代地 (7)

3.2 岩浆岩 (8)

3.2.1 古元古代 (8)

3.2.2 新元古代 (8)

3.3 变质岩 (8)

3.4 构造作用及构造演化 (9)

3.5 矿产 (9)

3.6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9)

四、实习内容、工作方法及完成情况 (10)

4.1 野外实习 (10)

4.2 室内实习 (11)

五、初步认识 (12)

5.1 勘察地球化学 (12)

5.1.1 金和铜元素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确定 (12)

5.1.2 金和铜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12)

5.1.3 元素组合特征 (14)

5.1.4 综合异常评述 (15)

5.1.5 汞气异常剖面图 (16)

5.2 基础地质特征与研究意义 (16)

5.2.1 简单论述新元古代的“雪球事件” (16)

六、总结 (19)

6.1 体会与收获 (19)

6.2 建议 (19)

七、致谢 (20)

八参考文献 (20)

报告附图 (21)

1、采样点位图 (21)

2、金和铜元素地球化学等值线图 (22)

3、金和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24)

4、组合异常图 (26)

5、重点异常剖析图 (27)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1.1 实习目的

本次教学实习主要是我们地球化学本专业的专业实习,实习地点为秭归县及周边地区(黄陵地区)。

本次实习是在地质基础课、地球化学专业基础课三年室内理论教学和北戴河、周口店野外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地球化学野外工作方法开展的教学实习,实习的地点为秭归县及周边地区(黄陵地区)。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通过这次实习,以期达到将室内教学所学习的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基本原理与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相联系。

了解扬子克拉通(或称华南陆块)不同时代主要地质单元的地质特征,因为秭归县位处华南陆块古老结晶基底核部,新生代穹窿构造使得区域内较完整地出露了从太古宙到显生宙不同性质的地层和岩浆岩地质单元;江侠地形深度切割的有利条件使得本地区成为我国华南新元古代至古生代地层众多标准地层剖面的所在地。

1.2 实习任务

教学实习的任务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区域地质特征、基础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野外工作方法。

区域地质特征主要认识华南太古庙-古元古代陆核高级变质区岩石组成与空间分布;华南陆块南华-震旦纪地层划分与岩性特征等。

基础地球化学主要包括学习并应用地层地球化学研究的野外观察与样品采集方法,岩浆岩的野外观察与样品采集方法,地层和侵入岩风化壳剖面观察与样品采集方法等。

在区域地质特征和基础地球化学工作方法的实习过程中,将基于所观察到的实际地质现象,提出基础地质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设计出地球化学研究思路和与之相对应的野外地质-地球化学工作方法。

勘查地球化学的实习任务主要有矿区外围勘查地球化学土壤采样方法、水系沉积物采样野外工作方法,农业地球化学土壤样品采样方法,水化学样品野外工作等。将着重要求对样品采集的规范与要求的掌握,针对研究目标的地球化学指标设计,以及现场-室内主要分析手段的训练和了解。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2.1 自然地理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

部,川、鄂交界的长江西陵

峡两岸,三峡大坝工程坝上

库首。

秭归县地理坐标为东

经110°18′-111°0′,北

纬30°38′-31°11′。东

与宜昌交界,南同长阳接

壤,西邻巴东,北接兴山县。

东西最大距离66.1千米,南

北最大距离为60.6千米。

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秭归属于鄂西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23.6℃,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5℃,年无霜期为306天,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2%,年日照时数1631.5小时,是湖北著名的

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平均增温0.3—1.3℃,夏季平均降温0.9—1.2℃,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

2.2 经济地理

2.2.1 行政区划

秭归县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秭归县辖7个镇、5个乡,共有6个居委会、186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茅坪镇。

2.2.2 交通状况

秭归水陆交通发达、纵横交错,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00多公里,有7条出境公路通达全国各地是渝东鄂西的交通“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向西有小三峡漂流,东到三峡大坝、葛洲坝、三国古战场浏览,南去长江请江巴人故乡做客,北区昭君故里及神农架探秘。

2.2.3 旅游资源

秭归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西陵峡雄奇壮美,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驰名天下,还有清澈的香溪河,俊秀的四溪竹之旅、九畹溪探险漂流、道教五指山,神秘的古悬棺更是为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秭归县名胜古迹还有乐平里屈原故里、屈原庙、读书洞、照面镜等。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距大坝一公里处的秭归新县城已建成集大坝雄姿、高峡平湖风光、屈原故里风情、库区移民新城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和三峡地区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

2.2.4矿产资源

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而在华南三套黑色炭质页岩(陡山沱组、水井沱组、庙坡组)中的页岩气是未来能源的一个

巨大储库。

2.2.5 农业

秭归地区受山区立体气候影响,农业呈垂直分布,农产品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芝麻、柑橘等等。其中秭归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已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主要品种有:伦晚、纽荷尔、长红等。

三、实习区地质概况

3.1 地层

位于扬子克拉通核部的峡东地区出露了华南路块较完整的各时代地层,其中最古老的基底岩系为崆岭杂岩。

3.1.1 前寒武纪

1. 中—新太古代

黄陵地区崆岭杂岩主要由太古宙高级变质岩系组成。它出露在扬子克拉通核部,而后被黄陵岩体侵入并覆盖大部分。

主要岩石为泥质岩变质而来的片麻岩(主要为一套副变质岩),片状矿物与粒状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片麻理,还可见因为变质原因形成的石英岩、变质泥岩等。

受后期黄陵岩体的侵入影响,在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由于部分熔融发生了混合岩化(黑白相间,白色矿物主要为长英质,为脉体部分;黑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为基体部分)。

(混合岩)(片麻岩)

2. 南华-震旦系

黄陵地区为华南陆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地层标准剖面所在地。完整的华南纪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莲沱组,上统古城组、大塘坡组、南沱组,与下伏前南华纪地层或晋宁期岩体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我们的观测路线上没有看见南华系的古城组与大塘坡组。

莲沱组为一套紫红色的中到厚层状砂岩、含砾砂岩,下段含透镜状泥岩。南沱组为黄绿色含砾冰碛泥岩,中下部偶夹泥岩及粉砂质透镜体。陡山沱组以白云岩为主,中部可见硅质岩或燧石团块。灯影组以微晶白云岩为主。

3.1.2 古生代

1. 寒武纪

水井沱组底部为黑色炭质页岩夹白云岩,下部为灰色细晶白云岩、硅质灰岩与炭质页岩互层,中部为灰色细晶泥灰岩与薄板状泥灰岩组成韵律层对,上部为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与中晶白云岩,向上白云岩增多,与灯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锅底灰岩)

2. 奥陶纪

奥陶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南津关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中统庙坡组和上统宝塔组。

3. 志留纪

志留纪地层围绕黄陵断穹、神农架穹隆周缘与奥陶纪地层相伴出现,与下伏奥陶纪五峰组整合接触。

4. 泥盆纪

区内泥盆系出露不全,缺失泥盆纪下统,仅见泥盆纪中上统,与下伏志留纪纱帽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泥盆纪地层以黄陵杂岩周缘出露较好,神农架穹隆东南部和长江沿线背斜核部亦有出露,地层厚度70-160米。

5. 石炭纪

峡东地区石炭系发育不完整,厚度仅100米,露头较差,化石丰富。石炭纪划分为长阳组,梯子口组,高骊山组,和州组,大埔组,黄龙组,船山组,与上覆二叠纪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6. 二叠纪

峡东地区二叠系分布于秭归境内,自上而下划分为早二叠世栖霞组,茅口组,晚二叠世吴家坪组,长兴组。

3.1.3 中生代地

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长江三峡东部地区三叠系主要分布在黄陵背斜东西二侧。三叠系发育齐全,侏罗系分布于黄陵背斜西侧的秭归盆地,白垩系发育良好,层序较全,地层厚度约4600米。

在郭家坝码头及坐船途中,我们观察了中生代侏罗纪地层及其岩性特征。

侏罗纪地层总体上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可观察到紫红色的泥岩—粉砂岩,灰绿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其中可见大量的笔石、双壳类、植物碎片化石。

黄陵及周边地区区域地质图

3.2 岩浆岩

黄陵地区最早的岩浆岩应为崆岭杂岩太古庙TTG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这些岩石是扬子克拉通结晶基底的组成部分。黄陵地区其它时期的岩浆岩主要为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

3.2.1 古元古代

目前在黄陵地区已识别的古元古代岩浆岩在规模上十分有限,且均为侵入关系分布于北部崆岭变质杂岩中。

1. 圈椅埫钾长花岗岩

岩体近等轴状岩株产出,主要由中—粗粒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

2.基性侵入岩株

围岩为英云闪长岩,该岩脉具典型的灰绿结构,粒度较细,主要造岩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少量角闪石、黑云母和钛铁矿。

3.2.2 新元古代

按侵入关系由早到晚,黄陵杂岩体划分为三斗坪、黄陵庙、大老岭和晓峰4个岩套。三陡坪-黄陵庙岩体以石英闪长岩为主,大老岭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晓峰岩套指浅成侵入相-次火山岩相富钾低钙花岗岩系。

3.3 变质岩

此次实习地区出露的变质岩主要为崆岭高级变质岩,分布于黄陵背斜核部,出露零星,以区域变质岩为主,变质原岩的形成时代为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主要岩性由TTG片麻岩、斜长岩闪岩、副变质岩和少量花岗质片麻岩、大理岩组成以及因为岩浆作用发生的混合岩化。

3.4 构造作用及构造演化

本区大地构造以城口一房县断裂为界,北属秦岭褶皱系,南为扬子准地台。实习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东部,地台内主要二级构造单元有四川台坳、八面山台皱带、大巴山台缘褶皱带及江汉一洞庭坳陷。

本区基本构造框架主要是在侏罗系末的燕山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大致以黄陵地块古老的结晶岩基底为核心,周围发育一系列弧形褶皱,如北面的大巴山、大洪山弧形褶皱带,西南及南面的上扬子台褶带,北东面的八面山弧褶带及长阳褶皱带等。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褶皱及断裂等构造。

3.5 矿产

实习地区发育有金、铅锌、磷、钒等矿产。

我们在路线八对月亮包金矿床进行了实地观测与学习。矿区内广泛出露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质岩脉、辉绿玢岩脉和石英脉等脉岩,在闪长岩中,局部包含有结晶片岩捕虏体。区内脉岩较发育,主要有花岗岩脉、辉绿玢岩脉、长英岩脉、石英脉等,均穿插于区内的岩长岩体中。与矿化有关的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钾化、碳酸盐化。

3.6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根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图可以知道,Au元素的异常主要分布在崆岭结晶基底与黄陵岩体的接触带上,其异常规模大,分带明显,具有明显的找矿远景。

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图

四、实习内容、工作方法及完成情况

4.1 野外实习

地球化学勘察根据其应用于不同地质、找矿阶段的目的、涉及的面积和要求工作的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区域化探、地球化学普查、地球化学详查或异常检查。

此次野外实习共8条路线和最后一天分小组进行水系沉积物的采集。

4.2 室内实习

室内实习内容主要有:

1.整理野薄及标本,处理样品。

2.完成秭归实习区1:5万地球化学普查设计报告及1.50000水系沉积物的采样点位图(见下图)。

3.据统计参数及原始数据生成以下图件:采样点位图、金和铜元素异常图、路线

地点 时间 内容 1 截流公园 7.5 1.了解三峡大坝选址的地质依据 2.三峡大坝的地质特征

2 陈家坝 7.6 1.对秭归陈家坝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并进行评

2.定位坐标点,Hg 气测量

3 下岸溪 7.7 1.以地球化学思想观察野外地质现象

2.研究黄陵岩套基本岩性及组合

3.开展岩浆产生机制的研究

4 物流中心 7.8 1.观察三斗坪岩石组合、关系、特点

2.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的成因联系

3.三斗坪岩体岩性学上与黄陵庙间的差异,岩

浆产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过程

4.样品采集的方法

5 邓家坡 7.9 1.生态地球化学

2.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元素对

生态的影响及其反馈

6 薄刀岭-茅垭 7.11 1.观察超鎂铁质岩及半伴生的基性岩

2.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区别

3.区分蛇绿岩与大陆环境的层状超鎂铁质岩,

可采用的地化思想

4.不同板块地界的岩浆岩

5.变质岩基底、变质相

6.

7 高家溪-观景台-黄牛崖 7.12 1.南华纪莲沱组砂岩的特征及成因意义

2.南华纪南沱组地层特征及雪球事件

3.震旦纪陡山沱组黑色岩系及全球性缺氧事

8 月亮包 7.13

1.月亮包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思考矿床地球

化学研究方法

2.了解矿山开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地球

化学

3.水系沉积物的采样方法

金和铜元素地球化学等值线图、组合异常图(Au-Cu)、重点异常剖析图、实际材料图。

4.完成实习报告。

五、初步认识

5.1 勘察地球化学

5.1.1 金和铜元素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确定

将该区剔除离群样品后可得到背景值,异常下限一般根据公式C=C0+K×S 确定,K为信度系数,选择合适的信度系数(一般K选择2),可利用grapher 进行计算,得到如下表结果。

5.1.2 金和铜元素异常分布特征

Au和Cu的等值线图:

Au 为主成矿元素,也是最重要的指示元素,它的异常分布特征对找矿意义极大,从Au的地球化学异常图中可以看出,Au的异常很强烈,异常浓度中心显著,浓度分带非常明显,异常呈NW-NNW向排布,与区内断裂的走向一致。异常主要分布在黄陵背斜靠近核部的闪长岩中,是典型的岩浆岩侵入基底岩石使Au富集并通过后期裂隙中热液带出。统计在近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发现6个异常区。

Cu作为重要的近矿元素可以间接对Au作出指示,同时也可以证明是否是矿化异常,可以发现Cu的异常与Au基本上是套和的,但范围较小。

5.1.3 元素组合特征

为了能更好地获得元素的共生关系,首先在statistic下进行R型聚类分析(见下图5-3),可以发现元素的组合特征:①Cu、Au ②Sb、Ag、Mo、Ni ③Hg、La、W ④Ba ⑤Pb。

对于金矿,其伴生元素分为前缘元素为:Hg、As、Ag,后尾元素为:Ni、Mo、

Co,及矿体周围元素:Cu、Pb、Zn。

但通过上图的聚类分析并结合异常图与地质图是可以排除一些元素对于成矿区元素组合的干扰的,下面为对元素组合的具体分析:

(1)发现与Au元素相关性最好的是Cu,通过Cu可对Au异常作出指示,Au 与Cu的异常均绝大部分分布在闪长岩体中,且Au异常范围大于Cu异常,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Au与Cu的异常均沿着NW断烈的走向排布,由此说明Au与Cu的异常很可能受此断裂的影响;

(2)W、Hg、La、Pb的异常区也基本分布在岩体内,由于矿石内元素的分布不均与Pb元素强的迁移能力,造成Pb元素与其它元素弱的相关性。W(后尾元素)、Hg、La(前缘元素)应该在异常评价中引起足够重视

(3)Ni、Ba、Mo、Ag、Sb异常分布特征很相似,它们的异常区大都分布在震旦、寒武地层之中且沿着这几个地层的走向线排布,这些地层与沉积有关而热液关系较小,这种现象说明它们的异常与沉积作用有关而与热液岩浆作用基本无关,在进行Au异常评价中是可以剔除这些元素的影响的。

5.1.4 综合异常评述

将成因性质上相似、在空间上含量分布规律一致的一组元素,对各个元素异常采用逻辑方法进行异常范围的空间叠加形成的异常,其异常名称可表述为某元素的某类的综合异常。

为了在对异常评价中能更好地解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问题,在综合异常图的基础上,我们在我们设定的综合异常区进行了多元素的异常剖析,作出了重点异常剖析图。

5.1.5 汞气异常剖面图

5.2 基础地质特征与研究意义

5.2.1 简单论述新元古代的“雪球事件”

新元古代曾发生过强烈的全球性冰川作用,这种记录在我们的实习区有广泛的记录,本文结合前人资料与我们自己的观察全面系统的来回顾一下新元古代晚期全球性冰川作用存在的证据、特点。

对于此次全球性的冰川事件1992年,Kirschvink (1992)首次用“雪球事件”进行了解释:有利于全球出现冰川的条件是大陆板块基本上都聚集在中、低纬度地区,这就使得亚热带地区的反射率极大的提高,云层不再重要,热带地区大陆面积的增加加速了硅酸盐的风化,大

气中CO。浓度降低导致地表温度的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中、高纬度形成的冰川使海面降低,使部分大陆架和内陆海露出海平面,陆地面积增加,这进一步增加了地球的反射率,冰盖反射的结果最终使气候不稳定,使全球全部冰冻。地球能够从“雪球地球”返回,主要原因是板块构造驱动的长期碳循环使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

新元古代冰期事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进行识别和判断: ( 1)沉积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 ( 2 )冰期前后沉积地层的碳同位素组成, ( 3)冰期之后地表水的氧同位素组成。沉积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是认识冰川活动的重要地质证据。冰川在流动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对冰川底部和两侧起着“挖掘”和“拔蚀”的作用, 从而形成较大的冰川砾石、漂砾和岩块。同时, 冰川携带着这些岩石碎屑对其下和两侧的岩层起着削刮、锉磨、研磨等磨蚀作用, 结果形成了粉砂级、甚至黏土级的细粒物质, 称为“冰川粉”。并在冰川所处的山谷谷底和两侧谷壁以及冰川携带的岩石碎屑上遗留下磨蚀痕迹, 即冰川擦痕和刻槽。由于冰川常常几乎无分选地携带和搬运走巨大的冰川砾石、漂砾和极细的冰川粉, 所以在冰川的不同部位常形成没有分选或分选性很差、成层性差、杂乱分布、岩性复杂的冰期沉积物。

化学沉积地层的碳同位素漂移是识别冰期前后水体成分变化的重要地球化学代理指标。新元古代冰期前后碳酸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组成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尤其是研究程度较

高的M arinoan冰期, 这种规律性更加明显: 冰期前碳同位素组成普遍为正值; 冰期发生前夕, 直到冰期结束后发生很大的负漂移, 并且有明显碳同位素负漂移的碳酸盐岩直接覆盖在冰

成杂砾岩之上。Marinoan 冰期沉积之后, 其上直接覆盖了一层D13 C 很低的碳酸盐岩, 称之为帽碳酸盐岩(cap carbonate)。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新元古代冰期均与沉积岩中碳同位素负异常存在某种联系。然而, 并不是所有碳同位素负异常都与冰期相关联。许多学者已从沉积构造、元素组成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对冰期之上负δ13 C 值的碳酸盐岩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提出了不同的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岩石氧同位素负异常往往与古寒冷气候或大陆冰川融水有关, 可能是古大陆冰川活动

的新兴地球化学代理指标。众所周知, 大陆冰川水的D18O值与气候条件有关。当海水从海洋中蒸发形成淡水时, 含有16O原子的水分子较轻、振荡也较快, 因此更倾向于进入陆地上的云和雾中, 这样余下的海水相对富集18O, 而云和雾形成的陆地淡水相对富集16O, 并且

陆地淡水的D18O 值随纬度或高度升高而逐渐降低( H oe fs,2009)。另一方面, 当液态水直接凝结成固态冰时, 18O 会优先进入固体的冰分子中(H oe fs, 2009), 这造成海洋冰川常比余下的海水相对富集18O。然而, 由于海水蒸发成淡水过程中, 氧同位素分馏要比气态或液态水凝结成固体冰雪过程中的氧同位素分馏大得多, 因此, 极端寒冷条件下, 海水的冰川化作用造成的大洋冰川与海水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很小, 大洋冰川的D18O值不会明显偏离海水的D18O 值。但是, 由海水蒸发作用形成的陆地淡水无论是否冰川化都会表现出负的D18O值。陆地上的大气降水为淡水, 其D18O 值不仅随纬度或高度升高而降低, 而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在极端寒冷的极地地区, 大气降水为的D18O 值可低达- 55j。因此, 陆地淡水异常低的D18O 值是大气降水或局部陆地冰雪融水的结果。地表岩石中如果出异常低D18O值的矿物, 则记录了曾经存在寒冷气候下的大气降水或大陆冰雪融水。

在上述的识别原则下我们对曾经发生在秭归地区“雪球事件”进行证据搜集,本地区存在这种证据记录的主要分布在新远古带的三个沉积地层之中,分别为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下面就分别对这三套地层的证据作出解释。

(1)莲沱组

莲沱组上覆与黄陵杂岩体之上,呈角度不整合,称之为“晋宁运动”,及全球性的格林威尔运动,发生了Rodinia超大陆裂解。

莲沱组这套紫红色砂岩通常被认为是温暖、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陆相一滨海相沉积物岩性以紫红色的

一般认为细屑岩, 如粉砂质页岩等在弱水动力条件下经过较长时间搬运和分选的沉积物可以近似地代表物源区的岩石矿物组成。所以我们选择莲沱组中上部粉砂质页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细屑岩的值分析能够了解源区岩石的化学风化或化学蚀变程度, 推测那一时期古气候及气候变化。

莲沱组中上部样品的CIA值基本介于60-70之间, 平均值为63.4。从中部到上部, CIA 值逐渐减小, 由70附近逐渐减小到60左右。从CIA值来看, 莲沱砂岩可能相当一部分是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从中部到顶部CIA值不断降低, 化学蚀变程度不断地下降,

气候可能变得愈加寒冷干燥。因此, CIA值分析否定了前人认为那套紫红色的莲沱砂岩完全是在干热气候下形成的,从化学风化角度推测莲沱组中上部的砂岩是气候转冷, 并且变得愈加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中形成。

莲沱砂岩不断降低的值趋势表明扬子地台正在不断地变冷,预示着南华大冰期的即将到来。从全球来看,这可能正是全球变冷的序幕,地球正向着“雪球地球”

假说预示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凝灰岩层中锆石的年龄为654.5±3.8Ma ,限定了Marinoan冰期的最大年龄。(2)南沱组

华南地区南沱组是Marinoan冰期最完整的记录,沉积物排列杂乱, 无定向分选,大小混杂、形态多样。磨圆极差, 多数未经磨圆; 而且富黏土杂基, 多为杂基支撑。砾石常见磨光面、“丁”字痕、压坑。尤其以略具定向的“丁”字形擦痕为最典型。发育有泥包砾结构, 即在砾石外有一层泥质或泥灰质薄膜, 厚度从小于1mm到数毫米, 脱开薄壳,砾石表面仍有擦痕(张启锐等, 1993)。沉积物中的细粒部分在压缩流动过程中发生脆性变形。沉积物中长石含量较高, 为20%~ 50%, 而且表面干净、新鲜棱角状,未受风化、蚀变、磨蚀, 这也是冰川发育区因气候寒冷、干旱,少化学风化和磨蚀, 并快速堆积埋藏的结果。石英砂中的石英颗粒呈棱角状,表面在扫描电镜下可看见贝壳状断口, 有一组近平行的磨蚀痕, 有“V”形撞痕。(3)陡山沱组

陡山沱组又称“盖帽碳酸盐”,沉积于新元古代冰碛岩之上,主要由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组成的相对均质的薄层状碳酸盐岩地层,直接覆盖在全球性冰川沉积物之上,是快速沉积的产物,表明了气候的突变,也就意味着冰期的结束,通过对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底部上方2m凝灰岩中锆石的U Pb年龄是628.3±5.8Ma (尹崇玉等, 2005),九曲脑剖面陡山沱组底部帽碳酸盐岩之上2.5m处火山灰夹层中锆石的U Pb年龄为621±7Ma ( Zhanget al. , 2005)。这些结果限定了中国华南地区南沱冰期的结束年龄。

Kennedy等认为盖帽碳酸盐岩与永久冻土层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甲烷的渗流有关。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一种类似冰状的固体物质,主要赋存于大陆边缘海底和极地永久冻土带,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可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出甲烷气,即

形成甲烷渗漏。渗漏甲烷通过(细菌)氧化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海水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与孔隙水中的钙、镁、铁离子结合,形成方解石、文石、白云石、黄铁矿等组成的冷泉碳酸盐岩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常发育一些特殊的组构,如溶蚀、平底晶洞、凝块等。由于冷泉碳酸盐岩的碳来源于水合物中的碳同位素极负的生物成因甲烷(δ13C甲烷:- 32‰~- 84‰),通常具有特别负的δ13C碳酸盐岩值( - 15‰~- 61‰)。

三峡“盖帽”白云岩三峡地区震旦系“盖帽”白云岩具有强烈负偏的碳稳定同位素数值。其成因与甲烷碳源有关。白云岩层内部发现了大量的重晶石自生矿物, 其硫同位素与现代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背景下自生重晶石矿物的硫同位素值具有可对比性。野外观察发现白云岩层内部发育管状、穹隆状等类似海底冷泉喷出的构造。这些事实可基本上确定三峡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底部的“盖帽”白云岩的形成与末元古代的天然气水合物背景有关, 这一结论与Kennedy等和Jiang等的观点一致, 进一步从自生矿物相上支持了“盖帽”白云岩的成因与水合物背景有关的观点, 是“雪球”事件之后天然气水合物释放背景下的沉积物响应。

盖帽碳酸盐岩的成因与“雪球地球”的终结机制,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以及之后地球上出现多细胞的后生动物,继而进入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重大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应该把地质历史上一系列的相关事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而对新元古代晚期盖帽碳酸盐岩成因的探讨,必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工位机构工作原理

三工位开关及机构 N2S-40.5系列开关柜配用绝缘螺杆驱动的直动式三工位开关,“合”-“隔离”-“接地”三个工作状态位置形成自然操作联锁;动静触头采用同轴圆柱结构,导电接触采用美国Baseal弹簧触指,不仅改善了电场分布提高了绝缘性能,也提高了开关的动、热稳定性能。 三个工作位置状态: 连接母线(合闸) 与母线隔离(隔离) 连接到接地触头(接地) IST三工位开关 三个位置在操作机构上非常明确。中间位置是隔离位,两端分别为合闸及接地位置。中间隔离位置的动触头在绝缘螺杆驱动下, 向两端极限位运动,使与两端的静触头充分接触,分 别实现合闸和接地。 因此需要时,三工位开关可取消接地,变成隔离开关。 三工位开关的接地只实现了主回路与接地回路的联

接,电缆回路真正的接地由VEG真空断路器合闸完成,因此,IST的接地开关的短路关合能力由断路器实施。 操作机构安装于气箱之外的低压室,可以电动和手动操作。 三工位开关操作机构是非独立的,因此开关运动速度取决于电机的速度或手动操作的速度。 操作机构有以下功能单元组成: -驱动电机 -确定开关位置的微动开关及辅助开关 -机械位置指示 -紧急手动操作系统 -紧急手动操作的机械联锁 三工位隔离刀技术参数: 序号型式/型号IST 1额定电流1250A 2主回路电阻≤25μΩ 3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 断口118 kV 对地95 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2∕50s) 断口215 kV 对地185 kV 4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25/3 kA/s 5额定峰值耐受电流63 kA 6机械稳定性≥2000 7操动机构型式或型号电动并可手动电动机电压AC220V 控制电压AC220V 允许电压变化范 围 85%~110%操作方式三相机械联动

【Selected】秭归实习报告.docx

一、绪论 1、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与科研而建成的,属于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基地为核心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平台。 基地概况 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以教学为主,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RR年建成,20RR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两栋,食堂一栋,澡堂一栋,运动场一块。二期工程以科研为主,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于20RR年建成,20RR 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专家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试验场一块。 基地功能以保障性服务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与会务,建有丰富齐全的教学、科研、生活、娱乐设施,集食、住、行、学、研于一体,服务内容涉及到餐饮、住宿、运输、实习、科研、会务等多个领域。 教学资源 基地实践教学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闻名遐迩的黄陵花岗岩体(三峡大坝坝基)与原震旦系国际标准剖面成为秭归基地最具特色的基础地质实践教学内容。 此外,世界闻名的三峡工程师现代工程科考上佳选择;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处所;九畹溪国家级户外体育基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圣地;以悬棺群为核心的神秘文化更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的真实再现。 人文环境 基地所在地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集名人(屈原),名峡(西陵峡),名坝(三峡大坝)于一体,融美丽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秀的明见文化于一炉。 硬件条件 基地的后勤保障设施齐全,配置到位,包括:标准化食堂1座,可提供刷卡式流水用餐、自助式用餐、宴席包间;学生公寓2栋,设有教室备课用房及学生宿舍,可同时供1100余人入住;三星级标准客房52间,专家公寓套房30间;大中小教室6间;多媒体教室2间;中型会议室2间;小型机房1间;陈列室1间;水化学实验室1间,野外渗流试验场1座;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 交通情况 基地位于秭归县城文教区,地处长江之滨、西陵峡畔,与三峡大坝相连。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基地于武汉相距300公里,与三峡机场相距50公里,与宜昌火车站相距40公里,与秭归港相距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独特的教学科研体系、齐全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后勤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相关院校的到来,迄今为止,基地接待的实习师生、科研人员、会议团队已逾万人,教学实习涉及的专业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土地资源管理、石油工程、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水利水电、物探、信息工程、行政管理、法学、艺术传媒等等,部分高校已与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RR),面积242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为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盛产各种奇石。 秭归县的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矿产主要为煤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分公司-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秭归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05277068645055工商注册号:420527000001202组织机构代码:706864505 法定代表人:覃勇成立日期:2004-04-28 企业类型:/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秭归县茅坪镇平湖大道11号 营业期限:2004-04-28 至 / 营业范围:在本县行政区域内经营基础电信业: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CDMA2000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 /LTE FDD),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固定通信业务(仅限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固定网本地通信业务(含本地无线环路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通信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通信业务、互联网国际数据传送业务、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互联网本地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通信业务、公众电报和用户电报业务、26GHz无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经营3.5GHz无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用户驻地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信息服务业务以及无线数据传送业务;经营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IPTV传输服务:服务内容为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电视用户端之间提供信号传输和相应技术保障,传输网络为利用固定通信网络(含互联网)架设IPTV信号专用传输网络,IPTV传输服务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内开展;利用信息网络经营音乐娱乐产品,游戏产品(含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演出剧(节)目、表演,动漫产品,从事网络文化产品的展览、比赛活动;互联网地图服务;经营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4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013年8月22日早上七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出发前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历经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 我们信息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几十号学生在黄鹰、陈占龙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秭归实习的脚步。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东700米——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九曲脑中桥后700米——泗溪公园外——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泗溪公园这条线路进行学习,原本是一次别样的野外实习,中途却有几天以天气原因草草了事,使得这次实习存在太多的遗憾!但是从这次实习中,对于我这个未来从事测绘工作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体验。 第一章绪论 走进秭归,走进基地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三峡大学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星期三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 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 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看到岩石 的新鲜面。 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岩解理较 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溶蚀现象。 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 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其中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 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 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 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 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 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 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DOC)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5年12月 目录 0前言 (3)

1基本灾情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条件 (3)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貌 (4) 2.4地层岩性 (4) 2.5地质构造 (5) 2.6工程地质条件 (5) 2.7水文地质条件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 (6) 3.1灾害规模、特征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8) 5.2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安全问题 (8)

0前言 1基本灾情 2014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距离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止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离6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离60.6公里。秭归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10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

【2018最新】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范文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南丹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南丹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河池市金城江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1X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1X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 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陈毓川(1993)[2]对桂北地区各时代统、组地层单元中成矿元素与同类岩石中的背景含量比较,认为四堡群中富集的成矿元素有:W、Sn、V、Fe、Mn、Co[29];丹州群有:Th、Fe、Cr、Co;寒武系是:Th、P、Au、As、Sn、Pb的富集层位;下奥陶统是Cu、Ni、Mo、V的富集层位。 因此,基底地层具有为上覆地层中的矿床提供成矿物质的条件。 四、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的构造线沿北西向分布,主要构造包括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长坡-铜坑、巴力和高峰等锡多金属矿床沿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呈串珠状排列。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呈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3160-3400,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0-75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大厂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湖北秭归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1) 路线一(兰陵溪) (1) 路线二(九畹溪) (3) 路线三(泗溪) (5) 路线四(链子崖) (7) 路线五(银杏沱) (9) 路线六(泗溪外) (11) 小结 (12)

前言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秭归县鸟瞰图: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路线一 时间:2011年8月21上午 天气:阴 地点:兰陵溪 一、黄陵岩体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秭归县柑橘产品调查报告

秭归县柑橘产品调查报告 目录 一.柑橘介绍 二.秭归县地理环境介绍 三.秭归县柑橘发展历史及成果 四.秭归县柑橘发展模式及经验

五.秭归县柑橘销售渠道分析 六.柑橘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 七.秭归县柑橘发展存在的问题 八.秭归县柑橘发展面临的挑战 九.秭归县柑橘产业发展方针策略 十.前景展望 摘要 鉴于本人家乡在秭归县,而秭归县自古是脐橙之乡,盛产柑橘,暑假有产品市场调查报告的实践作业,为弄清家乡县的柑橘发展情况,于是本人暑假期间实地走访了本人家乡及周边的乡镇,实地调查了家乡的柑橘种植情况,并走访了秭归县农业局,采取了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搜集了一些本人家乡所在县的柑橘种植情况的资料,弄清了家乡县的柑橘种植规模,销

售渠道,取得的成果,具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希望对家乡的柑橘发展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详细调查报告见下文。 柑橘介绍 柑橘 【拼音】gānjú 【释义】指柑橘属的任何一种植物或果实,俗称芦柑或橘子。

【拉丁语学名】Citrus reticulata Banco 【英语名】品种繁多,每个品种有它自己的英文名字 【营养含量】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坏血酸(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纤维0.2克,无机盐0.4克,钙26毫克,磷15毫克,铁0.2毫克,热量221.9焦耳。橘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含量仅次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还含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钾、镁、硫、钠、氯和硅等元素。 科属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无患子目 Sapindales.

2021年秭归实习报告

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5万人(2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地层.. (4) 第一节上元古界 (4) 第二节下古生界 (4)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4) 第三章岩石 (4) 第一节岩浆岩 (4) 第二节变质岩 (4) 第四章构造 (4) 第一节褶皱 (4) 第二节断裂 (4) 第五章矿产 (4) 结束语 (22) 附图Ⅰ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1∶1000) (22) 附图Ⅱ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柱状图(1∶1000) (22) 附图Ⅲ秭归县冀家湾-横墩岩地层构造信手剖面图(1∶5000) (22) 附图Ⅳ秭归县雾河填图区地形地质图(1∶5000) (22)

第一章绪言 实习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地貌特征、水系、气候概况、工农业概况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范围及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指导老师、完成工作量(表1-1 实习工作量一览表) (分段叙述,不列小标题) 第二章地层 概况:实习区主要发育地层简单综述 (实习未见到的地层不描述) 由老 新依次描述 第一节上元古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南华系 1.莲沱组(Nh1l) 2.南沱组(Nh2n) 二、震旦系 1.陡山沱组(Z1d) 2.灯影组(Z2dn) 第二节下古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寒武系 1.岩家河组(Z2∈1y) 2.水井沱组(∈1s) 3.石牌组(∈1sp) 4.天河板组(∈1t) 5.石龙洞组(∈1sl) 6.覃家庙组(∈2q) 7.三游洞组(∈3sy) 二、奥陶系 三、志留系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小叙(总体描述) 一、泥盆系 二、石炭系 三、二叠系 1.梁山组(P1l) 2.栖霞组(P1q)

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则 1.1项目由来 清干河流域地处鄂西山区,位于长江三峡南岸。由于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的兴建,清干河观音堂(175 m高程)以下河段将要被三峡水库回水淹没,剩下河段长36km,集水面积507km2,天然落差406m,水能理论蕴藏量3万余千瓦。1993年原秭归县水电局会同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清干河流域进行了整体规划,编制了《XX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提出了沿干流修建升坪(两级两期工程)、黄岩、观音堂三级水电站的开发方案。1993年XX 省水利厅对国家电力公司中南XX编制的《XX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报告》进行了批复。在此基础上秭归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室于1998年9月编制了《XX省秭归县清干河流域水电开发项目建议书》。 目前,规划开发的三级水电站的项目中升坪电站一期、二期、黄岩电站已建成投产。2004年观音堂水电站作为最后付诸实施的项目便顺理成章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程序并受XX省秭归县水务局委托,XX金浪勘察设计XX(XX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前期及设计工作。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暂行规定》(1996)的要求,XX金浪勘察设计XX于2003年6月下旬编制完成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XX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要求,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属于第一类,即“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04年4月XX省秭归县电力公司书面委托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承担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在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项目组,在对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XX省环境保护局于2004年6月19日在秭归县主持召开了《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审会议,并形成了专家评审意见。依据评审意见和有关的工程研究资料及设计文件,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于2004年7月编制完成了本《秭归县观音堂水利水电工程环

地质学实习报告_完全版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第一天~兰陵溪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黄陵岩体为灰白色、黑云母、中粒、角闪斜长花岗岩,包含石英、黑云母、长石等成分。至于这几种成分的辨认就需要知道它们的特征:石英为油脂光泽的浅色物质,黑云母有金属光泽,角闪石为暗色柱状物质,长石无油脂光泽。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 崆岭群变质岩为灰色片麻岩,形成于约30亿年前,被称为是岩石之母,含有长石、云母等物质,属于混合岩,为片状结构,含有因为高温高压而形成的小型褶皱。 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片麻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黑云斜长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和A型花岗质片麻 29亿年历史的片麻岩,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均为火成岩。不同类型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反映它们的原岩具有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地层侵入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①整合接触。简称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

湖北省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湖北省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3年数据洞察 报告2020版

前言 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地区生 产总值,油料总产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洞察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 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 总产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数据洞察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油料总产量现状 (1) 第二节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宜昌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油料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占全省油料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宜昌秭归县油料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油料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宜昌实习报告——地貌

宜昌地貌见习报告 姓名:昝帅强 专业:地理科学系班级:0901 班 学号:2009119010103 2010年11月25日

前言: 2010年11月7日到2010年11月9日,作为湖北师范学院地理课学习的一名学生,我和其他同学在系老师的带领下,赴宜昌市三峡地区进行了实习考察。 一、宜昌市概况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18亿年前的元古界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地层是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区之一,出露的许多典型地质剖面在中外地质领域享有盛名。 宜昌市城区无大断层通过,地壳相对稳定,无孕震构造。据1600多年的记载,城区地震烈度未超过5度。宜昌市位于扬子江淮地台的西部,地质构造总的轮廓是,地域内中、北部为黄陵背斜,东边有当阳盆地,西边为秭归盆地,南边为长阳背斜、仁和坪向斜,西南边为五峰向斜,西北边为神农架背斜,北侧为台缘褶皱带。从地质力学角度看,为新华夏系一级构造第三隆起带南段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此外,全市岩溶地形较多,主要分布在五峰、长阳、兴山秭归、宜都等山地、丘陵,岩溶地形多种多样。 二、三峡大坝概况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正常蓄水位175米。工程设计坝顶高程185米,坝顶长度3035米,总装机容量1820万KW。水库面积为1045 km2,总库容393亿m3。长江三峡水库(175m正常蓄水、五年一遇洪水)干流段(三斗坪至重庆巴南区大塘坝)长574 Km。支流

库段有香溪、大宁河、乌江等50余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总岸线长度约5300 Km。 实习任务: 了解宜昌三峡库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和人文景观,开拓视野,增长同学们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知程度,同时加强也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促进我系的和谐发展。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使同学们学会初步辨别常见的典型地质地貌特征,了解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促进学习,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考察能力。 实习要求: 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而且这是每个此专业的同学应该特别专注的地方。本次的实习要求同学们能够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真正达到地理科学系专业学生的实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目的,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来。 实习时间:2010年11月7日——2010年11月9日

秭归县编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秭归县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山岗丘陵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8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11个村(居)民小组,县政府驻茅坪镇,总人口370788人。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 演变而来;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 “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截至2018年底有“屈 原故里端午习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长江峡江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4项,县级非遗9大类43项。拥有国家AAA 级以上旅游景区5个,其中包括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 级景区2个;是渝东鄂西的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境内拥 有长江黄金水道64公里、高速公路1条、国道1条、省道5条。2018

年,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GD)达到136.0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1173.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191.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75%;流动资金598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25%。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4339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492.71万元,税金及附加375.88万元,利润总额8903.29万元,利税总额10507.21万元,税后净利润6677.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829.7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05%,投资利税率49.62%,投资回报率31.54%,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提供就业职位808个。 从生产工艺来看,单多晶生产工艺差别主要体现在拉棒和铸锭环节,其中单晶硅棒工艺对设备、生产人员的要求严格,早期单晶硅片因长晶炉投料量、生长速率、拉棒速度等方面技术不够成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多晶硅锭使用铸锭技术成本优势明显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三峡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三峡地区号称天然的地质和地貌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现象比较集中,是一个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 三峡地区各种类型岩石非常丰富,从碎屑岩到石灰岩,从基性岩到酸性岩,从浅变质岩到深变质岩应有尽有,同时出露了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由目前华南地区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2010年7月30日,老师们率领着地科系09级的同学们踏上了三峡实习的旅程。怀着满腔热情和好奇心,寻觅惟妙惟肖的“黑锅”,登高俯瞰西陵峡美景,近距离接触随时崩塌的链子危崖,在三峡坝区,纪念园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工程曲折的历史;在观景台,三峡大坝,高峡平湖尽收眼底;一路披荆斩棘,横穿白果树瀑布。一路下来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养成野外考察的能力。第一次野外实习,第一份实习报告,笔力难免稚嫩,望老师多多指正。以下是实习区域地质图: 下幅是三峡坝区地图:

考察点具体特征 2009.8.1 星期日多云~晴 秭归县城、横墩岩隧道至棕岩头隧道口沿线 001 茅坪滚装船码头旁人工采石场,长江200О方向 30О50'N,110О57'E,204m 位于黄陵背斜核部的前震旦控岭群杂岩体。 节理: 70О∠70О 杂岩体形成于小于2亿年到几千万年前,由正长石、石英构成,黑云母角闪石较多, 呈碱性。 花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冷凝速度快致矿物晶体微小,侵入以斜长角闪石为主的围岩中,穿插暗色矿物造成表面显红色,为氧化铁质。边缘地带带状岩脉穿入,在围岩中有烘烤边。路边散落有风成球状花岗岩。 正断层:275О∠37О 属于小型断层,擦痕较小,具有正、反阶步,擦痕面,形成低温变质矿物叶腊石。又因为其上盘下移,属正断层。 该点为长江流域仅有的黄陵花岗岩地带,基本生成于8.4亿年前左右,属前寒武纪,具10多公里的侵入岩脉,均为黄陵背斜地段。 002 001点以西200m的采石场 30О51'N,110О57'E,199m 岩脉:332О∠84О,斜长石为主,少量正长石,宽约80cm,有烘烤边。 伟晶岩:岩石重融的标记,晶体比较出大,该地段看见的有云母伟晶岩和长石伟晶岩。 003 横墩岩隧道以西500m拐弯处 30О52'N,110О51'E,195m 水平层理:242О∠8О

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秭归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1年6月25日至6月27日 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 实习目的:通过在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将课本上所学 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围绕国家地质公园及其附近地质景点进行实地认识与考察,了解一些主要地质现 象,对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断层现象及断层周围的附带地质现象经行深入了解. 实习流程:6月25日,郭家坝的两个采石场,一个侏罗纪时期的砂岩层,荒口坪的断层崖, 黑岩逆断层构造二叠纪的石灰岩压在白垩纪的砾岩上。 6月26日,二叠纪的平卧褶皱,背斜,利于修路,草图,白垩纪的砂岩,志留纪的泥页岩,杨家岭构造,奥陶纪的石灰岩压在志留纪的泥页岩上。 6月27日,链子崖构造成因,新滩滑坡,龙马溪现象。 实习详情: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早晨八点整,阳光明媚,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一路高 歌,三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郭家坝的两个采石场在这里我们认真听老师讲解了如何使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产状,学习了如何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明白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区分岩层的产状和节理以及其测量方法. 由于倾向和走向是互相垂直的,但在野外我们测量一个地层产状一般是测量倾向和倾角,你要上的那个坐标不是x 轴为零度,一般地质上地形地质图件规定北为零度,顺时针方向递增…我们读读数据的时候是读取北针的数据,精确到0.5度.在这里我们测量了接近20组数据. 测量岩层走向 测量岩层倾向 测量岩层倾角 测量节理走向 测量节理倾向 测量节理倾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