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擅自离院防范处置规程

患者擅自离院防范处置规程
患者擅自离院防范处置规程

患者擅自离院防范处置规程

1.目的

精神障碍患者是特殊的群体,由于发病期间缺乏自知力,个别患者对住院不安心而出现擅自离院行为。因此平时工作中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及防止擅自离院行为的发生。

2.标准

2.1认真评估患者的住院依从性,预测患者擅自离院的风险及程度。有明显标识。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出走先兆,妥善安置患者。将高风险患者安置到一级病室,24小时有护士重点看护,重点床头交接班,保证患者活动在护士视线范围之内。

2.3患者离开病区(外出检查、治疗等)前要做好宣教工作,根据评估风险程度安排护送人员。

2.4严格执行病区安全制度,病区通向外边的大门随时上锁,开饭、接待探视家属等出入病区开门时要先看看周围及身后有无患者。加强监督本科室人员出入病区的管理,定期检查病区门、窗、护栏等设施。

2.5加强住院患者的组织管理,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做好住院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住院依从性。

2.6各班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提供希望与帮助,与患者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

2.7加强与患者家属、单位的联系,鼓励他们适时来院探视。

3.指南

《精神科护理学》

4.流程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而且是致残率甚高疾病,大约70%一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2]。脑卒中发病急,进展恶化快,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脑卒中是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使脑卒中病人及早得到救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工作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院外急救措施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1.1准确判断病情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3]。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

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 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利病情恢复。 1.5迅速转运与途中监护在进行转运前应充分评价患者的情况,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测,给予各种必要措施使病情达到转运状态。在转运过程中应正确地搬运患者[4]。原则上脑卒中病人应尽量减少搬动,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早期的搬动病人可加重出血加重诱发脑疝形成,在护送途中病人应取平卧位,头部稍抬高,搬动病人应轻微进行移动,尤其注意对

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 为了积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项目施工的正常秩序和稳定;减少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影响和危害,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级部门等有关规定和精神,结合我项目实际,制定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 一、突发事件分级分类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项目的正常施工造成影响,对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需要项目部、上级部门、政府机构立即处置的紧急事件。一般分为四类: 1、自然事件:主要包括洪水、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2、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质量安全事故、设备质量安全事故、火灾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等。 3、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集体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群发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的事件。 4、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Ⅳ级(一般)指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可控性较好的;Ⅲ级(较大)指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较大,情况较严重,较难控制的;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指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大,发生重特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二、项目部应急小组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成员: 安全员、各班组长 三、应急预案和操作 (一)、现场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项目部必须迅速做出反应,立即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和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力量进行自救互救,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迅速切断危险源,并加强对事故现场的监控。具体应采取以下应急行动: 1、发现事故人员立即报告项目部现场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应急措施,对伤员开展自救互救,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然后立即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并向业主代表、监理单位汇报。按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向医疗120、公安110、消防119、交警122等部门申请援助。 3、勘察事故现场,制定抢险方案。 4、成立应急抢险救援小组,根据抢险方案采取应急行动: (1)实施抢险方案,控制事故源头,进行伤员救护。 (2)事故现场隔离和警戒,保持抢险通道畅通。 25

昏迷病人急救流程及流程图教学内容

昏迷病人急救流程及 流程图

精品资料 昏迷急救流程 昏迷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存在,但对体内外的一切刺激均无反应,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等功能障碍。昏迷的病因很多,可将其分为颅内病变和颅外病变,也可以分为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昏迷程度的分类方法也较多,为院前急救方便起 见,只将 其分为两类,即浅昏迷和深昏迷。 1.浅昏迷是指意识丧失,但对疼痛刺激可出现退缩反应或痛苦表情,生理反射(如瞳孔、角膜、吞咽、咳嗽反射等)减弱,有时可出现病理反射。 2.深昏迷是指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均消失,同时生命体征不稳。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外伤、中毒等病史,追询发病过程等,有助于病因诊断。 伴随症状有助诊断: 1.昏迷伴有肢体瘫痪、瞳孔不等大及病理反射阳性,多为脑血管疾病、颅内血肿等; 2.昏迷伴有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中毒、脑干出血、巴比妥类药物及吗啡、海洛因等中毒; 3.昏迷伴有瞳孔扩大,见于颅内高压、脑疝晚期或阿托品类中毒; 4.昏迷伴有脑膜刺激征、高热者,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 5.昏迷伴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多见于休克、内脏出血、心肌梗死等; 6.昏迷伴有口腔异味,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烂苹果味,尿毒症有尿味,肝昏迷有肝臭味,有机磷中毒为大蒜味,酒精中毒为酒味。均有助于病因诊断。 救治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维持通气功能,必要时面罩给氧或气管插管给氧。 2.开通静脉。有循环衰竭者,应补充血容量,酌情选用升压药,纠正酸中毒。 3.病因明确者给予针对性处理。有颅内压增高者,及早用20%甘露醇250m1快速静脉点滴,或选用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等。惊厥抽搐者选用苯巴比妥、地西泮肌肉注射等。高热者物理降温。 转送注意事项 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确保气道畅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消防应急预案(操作规程)

酒店消防应急预案 制定酒店消防应急预案应急方案的目的:积极推动宾馆员工,各岗位的管理、操作、服务人员,参与火灾预防工作。火灾应急方案包括报警与接警、成立救灾指挥部、通报、组织灭火、疏散与救护、安全警戒等内容序 1、报警和接警与火灾作斗争,首先必须发现火(即着火源),因此,报警与接警是火灾应急方案的第一步。把握好报警的内容和程序,是及时掌握火灾信息,迅速把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的关键。从报警系统的功能来看,当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红灯发出警报信号,那就证明火灾探测器已发现了“可疑情况”,此时,消防中心人员应立即查清报警地点、位置,并通知巡检员或层间服务员赶赴现场予以确认。如确认起火,便立即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或电话总机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并通知宾馆最高负责人。除了自动报警外,还有手动报警、消防电话报警和派人报警。若是电话报警或派人报警,报警人必须根据消防控制中心或电话总机的要求,详细说明起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情况以及自己的姓名、服务岗位、工号、电话号码等。 2、成立救灾指挥部火灾应急方案牵涉到宾馆各层次、各员工的协同作战,如何迅速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在确认火灾发生后,消防控制中心必须立即通知在宾馆、饭店的最高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迅速成立救灾指军部,以承担起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指挥工作。宾馆最高负责人为救灾指挥部指挥。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1)根据火势情况通报人员疏散。(2)掌握

火势发展情况及时调集力量,布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排烟等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3)公安消防队到达以后,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情况、服从统一指挥。 3、通报通报是指将火灾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疏散通报必须根据救灾指挥部指挥的命令,向需要疏散的人员发出通报。(1)疏散通报应根据火情的发展决定向部分区域还是向全楼通报。通报次序: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以上各导;再次是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2)通报的方式有语言通报(包括消防应急广播、室内电话等),警铃通报、逐层敲门通报等。(3)用语言通报时,通报人的语气要温和沉着,以稳定客人的情绪,避免产生惊慌。下面是火灾应急方案学习时,向客房电话通报的对话:电话铃响,宾客接电话:哈罗!接线员:对不起,我是宾馆前台服务员,本宾馆房间发生火灾,情况紧急,为了您的安全,请撤离您的房间,向安全区域疏散!宾客惊讶:这是真的吗前台:是的,我们正在采取措施,请您不要惊慌,按照我说的去做! 4、疏散和救护(1)疏散就是按事先规定的道路,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要使疏散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实到层间工作人员和义务消防队队员。(2)层间服务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在带领客人疏散时,必须逐房清理,不让一人遗漏。(3)在人员较多楼层,管理人员应分工负责,按照不同出口,将宾客疏散到安全区域。(4)疏散中,前台经理(或管理人员)应携带好预订部、电脑房提供的当天客人情况,认真清点客人人数并年看护安慰好客人,不

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

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 摘要】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在昏迷患者的救治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接到“120”派车单后即刻做出快速反应,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医生迅速急救,对提高院前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都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昏迷急救 昏迷是临床常见急症,死亡率高且病因复杂。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 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院前急救,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院前急救的正确与否,迅速与缓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现将常见昏迷病人的院前 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1 快速反应 在接到“120”派车单后,值班医护人员和司机在2分钟内必须出车,医护人员 途中即联系家属,了解病情,整理思路,并对患者做出预测,合理计划现场救护 措施。 2 迅速准确评估病情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询问家属或目击者,确定是外伤引起的还是自然发病引起的昏迷,昏迷发生急缓、持续时间及其演变。使患者脱离致伤环境。 根据患者的神志、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口唇颜色、肢体温度迅速判断病情 的轻重缓急。 3 实施救护措施 (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患者衣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有发生窒息可能者可行气管插管。 (2)生命体征的观测:意识:通常对大声呼叫及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就能判断该病人处于昏迷状态。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测定脉搏、呼吸、血压 和呼吸的频率、节律、体温、呕吐物或大小便的性状和出血症象等。注意有无心 肺疾病、脑膜炎或脑疝等严重病症的证据。肢体活动:观察肢体活动主要区分有 无急性颅内病变,通常脑出血、脑梗等颅内病变导致的昏迷常有肢体的偏瘫,而 系统性病变导致的昏迷常不伴有肢体偏瘫。 (3)建立静脉通道: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衰、血容量不足或休克者应及时 纠正。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妥善固定,避免因患者烦躁或转运过程中针头 脱出。 (4)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便于动态观察患者病情。 (5)即查血糖。一旦确诊为低血糖性昏迷,应立即给予50%GS50ml静脉推注,(3-4分钟内)。对于高血糖引起的昏迷应用胰岛素治疗。 (6)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要止血、防止休克,防止窒息,降低颅内压[2]。 降低颅内压常用20%甘露醇125-250毫升快速静脉滴入,还可用甘油果糖注射液500毫升静脉点滴。对颅脑损伤者搬运时要保持正确体位,由专人扶托其头部。 往救护车上搬运时,头先上车,即保持患者足向车头,头向车尾,侧卧,保持头 抬高10°-20°,以利于降低颅内压。 (7)药物中毒病人应立即洗胃、输液,促进毒物排出,同时使用特效拮抗剂,如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氯磷定和阿托品注射液,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可用中枢兴 奋剂如纳洛酮等。 (8)CO中毒时立即将患者脱离现场,吸O2,细胞色素C、ATP、COA,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

急诊急救流程图

一个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抢救的患者 第一步 紧急评估: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 A :有无气道阻塞 B :有无呼吸,呼吸频率和程度 B :有无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C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S :神志是否清楚 第二步 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严重大出血 ●清除气道血块和异物 ●开放气道并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 第三步 次级评估:判断是否有严重或者其他紧急的情况 ●简要、迅速系统的病史了解和体格检查 ●必要和主要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 第四步 优先处理患者当前最为严重的或者其他紧急问题 A 固定重要部位的骨折、闭合胸腹部伤口 B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对危重或者如果90秒钟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则需要建立骨通道 C 吸氧:通常需要大流量,目标是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D 抗休克 E 纠正呼吸、循环、代谢、内分泌紊乱 第五步 主要的一般性处理 ●体位: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侧卧位、面向一侧可以防止误吸和窒息 ●监护: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必要时检测出入量 ●生命体征:力争保持在理想状态:血压90-160/60-100mmHg ,心率50-100次/分,呼吸12-25次/分 ●如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严重感染 ●处理广泛的软组织损伤 ●治疗其他的特殊急诊问题 ●寻求完整、全面的资料(包括病史) ●选择适当的进一步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正确确定去向(例如,是否住院、去ICU 、留院短暂观察或回家) ●完整记录、充分反映病人抢救、治疗和检查情况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愿望和要求 紧急评估 抢救措施 评估和判断 一般性处理 注释说明 急救通则(First Aid )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XX-XX-XX-XXX)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化石油气站内发生的爆炸、火灾、泄漏、冷灼伤、中毒窒息等各类事故、事件的应急救援操作。 2 人员条件: 2.1 本站事故应急救援队员或外协单位救援队员; 2.2 熟悉液化气相关知识、安全与消防知识、本站应急预案、救援装备使用、医疗救护常识; 2.3 熟悉本站设备和工艺。 3 设备仪器条件:救援装备、仪器仪表、工具完好。 4 事故应急处理操作: 4.1 事故报告。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站长及公司主要负责人,公司负责人应当于1小时内向当地县以上相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按《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执行; 4.2 应急响应。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长根据事故性质、类别、伤亡状况、经济损失情况立即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事故相应级别的事故应急响应; 4.3 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在报告事故的同时,还须进行紧急现场处置,紧急现场处置原则是:(1)救治(转移)伤员,疏 散无关人员,防止伤亡扩大;(2)切断气源、切断电源,防止事故 扩大或再次发生;(3)采取措施(如喷淋降温、临时带压堵漏等),扑救事故,如人员不足应先控制好现场,等待救援。 4.4 事故扑救。公司应急救援队员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并按各自的应急救援职责和分工对事故进行扑救,事故扑救步骤和方法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操作。如事故启动了上级应急响应,则公司救援队伍应服从上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安排。

4.5 应急结束。当事故现场得到全部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长批准,现场应急行动结束。 4.6 信息发布。事故相关信息发布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长发布,启动了上级应急响应的事故信息发布由上级机构发布。 4.7 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按《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执行; 5 事故后处理: 5.1 污染物处理:污染物处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申请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5.2 事故后果影响消除:明确向社会、员工、有关单位发布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在事故中采取的各种措施,消除事故造成对员工、社会的影响。 5.3 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在事故原因调查准确、采取了得当的措施后,要投到运营恢复工作中,尽快恢复运营。在事故中受伤、受害人员及造成的他人损失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5.5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评估,寻找救援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进行培训和演练执行。 5.6 应急预案的修订:根据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成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

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 发表时间:2013-11-01T09:44:47.263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钱晓菁 [导读] 熟练默挈的医护配合,对提高院前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改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钱晓菁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 【关键词】昏迷;院前急救 昏迷是指醒觉的异常丧失,为用呼唤、摇撼以至疼痛等刺激均不能唤醒的状态[1]。昏迷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因缺乏主诉,不易诊断,死亡率高且病因复杂,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而院前急救在患者救治过程中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院前救护的正确与否、迅速与缓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笔者从事院前急救已十余年,接诊昏迷患者达千余人次,现将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1 快速反应 在接到120指挥调度电话后,值班医护人员和司机迅速出车,要求救护车在2 min内必须开出。医护在出车途中应整理思路,根据120调度电话所述详情对患者病情做出预测,检查、准备所需医疗器械、药物,合理计划现场救护措施。 2迅速准确评估病情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现场并询问家属或目击者,确定是外伤引起的昏迷还是自然发病引起的昏迷、昏迷发生的急缓、持续时间及其病情演变。让病员立即脱离致伤环境,并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口唇颜色、肢体温度、迅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3 实施有效的救护措施 3.1保持气道通畅窒息往往是昏迷患者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引起缺氧窒息的原因有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咽喉部阻塞、气管外压迫及胸部外伤等,患者因窒息缺氧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应立即松解患者的衣领,去枕平卧,头部充分后仰,脸转向一侧。舌后坠经改变头部位置仍不能解除气道阻塞者,应使用开口器,将患者舌头用舌钳拉出并保持于伸位,并给予有效通气吸入,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气道通畅。 3.2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脑血液灌流不足直接影响脑对糖和氧等能源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加重脑损害。因此,患者应开放静脉,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通路,以利于输液抢救药物和提供维持生命的量。有休克者应迅速扩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心搏骤停者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妥善固定,避免因患者烦躁或舞动时针头脱出。 3.3 途中转运搬运者将双手平放于患者头、胸、臀、下肢的下面,使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或用铲式担架将患者平移放在担架上;怀疑患者有颈椎骨折脱位,搬动时应由一人扶持固定头颈部,保持颈椎和胸椎轴线一致,勿过屈、过伸或旋转,患者平卧于硬质担架上,颈部两侧各放一小沙袋,使运转过程中颈椎处于稳定状态。 3.4 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昏迷患者病情变化快,观察病情是抢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救治过程中医护均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瞳孔、皮肤颜色、尿量的变化,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 4 做好记录 院前急救的医疗文件非常重要,是医疗护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现场或途中急救给药速度要快,剂量、方法要准确,由于医生只下口头医嘱,护士要做到三清(听清、看清、问清)、一核对(对药名、剂量、浓度、方法)、一保留(保留空瓶以便和医生核对)。用药后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用药和时间,详细记录病情发展过程和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给临床医生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从事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要认真接听“120”电话,快速反应[2]。出诊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车祸现场,昏迷伤员伤情复杂,变化快,在抢救中要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出诊医护人员抢救伤员时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临危不惧,准确无误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实施的各种抢救措施要恰当、有效。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院内抢救准备。熟练默挈的医护配合,对提高院前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改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急诊医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张树基,刘仁树,王佩燕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P389. [2] 朱向阳.120急救中心(站)标准化运营、管理与急救网络规范化建设实用全书[J].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5,(1):41~61.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疗规范及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诊疗规范 卒中是由脑局部血供异常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导致脑损伤。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约有85%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多由脑血管闭塞引起,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栓塞和血栓形成。出血性卒中多由脑动脉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痉挛。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分患者以往有头痛发作史。中老年人较多见。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呕吐等前驱症状。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多数在活动状态时(如激动、用力)起病。脑梗死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后几天常有症状加重过程。 2.症状与体征: (1)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全脑症状显著。这些取决于出血和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缺血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压升高等病理改变的情况。 (2)多数病人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等。 (3)部分患者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声嘶、呃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眼肌麻痹、肢体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 (4)患者可能出现生命体征、瞳孔改变及脑膜刺激征等。 救治要点 在院前难以区分脑卒中的具体类型,故应稳定病情,适当对症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卒中处理的要点可记忆为7个“D”:即发现(detection)、派遣(dispatch)、转运(delivery)、进人急诊(door)、资料(data)、决策(decision)和药物(drug)。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应熟练而有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3.控制血压:脑卒中时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由于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不宜使用降压药品。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90mmHg上下。 4.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 注意点 1.及时转送医院十分重要。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应优先处理和转运有症状和体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发病后1小时内行溶栓治疗。 2.应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剂过程中,其用量及药液滴速应视心功能而定。 3.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贸然使用止血药或扩血管药。 转送注意事项 1.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2.保证气道通畅并吸氧。 页脚内容1

住院患者擅自离院标准操作程序

住院患者擅自离院标准操作程序(SOP) 擅自离院是指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允许离开治疗场所,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安全威胁的状态。擅自离院多为患者主观意愿,其结果是导致医护人员无法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无法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治疗的中断,轻则影响疗效,重则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患者擅自离院也可导致医疗记录无法据实完成,造成记录的不完整,同时可增加患者外出途中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如突发新的疾病、交通事故、摔伤、碰伤等。 一、防范住院患者擅自离院管理目的 1.及时识别患者可能出现擅自离院的迹象,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擅自离院,保障患者安全。 2.及时发现患者擅自离院,降低患者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3.规范病房管理,减少医疗纠纷。 二、防范住院患者擅自离院管理制度 1.病区有擅自离院应急预案。 2.医院应设有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患者人院时,应告知患者和家属住院期间应遵守医院管理规定,未经医失允许,不得私自外出、擅自离院。 4.患者住院期间,统一着病号服。 5.门卫严格执行患者进出登记制度。 6.一旦发现患者擅自离院,应及时按程序上报。 三、防范住院患者擅自离院规程 1.确认患者的法律身份。确认是未成年人或成年人,是自愿入院治疗还是强制住院治疗的患者。 2.告知患者和家属住院期间应遵守医院管理规定,未经医生允许,不得私自外出、擅自离院。告知患者及家属擅自离院的危险性及不良后果。每日安排陪护,详细记录其家庭住址及至少两个联系电话,保持通信通畅。 3.采取有效措施让患者安全舒适:与患者一起讨论可以改变的因素,使患者住院期间感觉更舒适。让患者尽快熟悉住运环境,适应医院生活。 4.持续监测患者擅自离院的迹象,如口头暗示,在出口徘徊,穿多件衣服,有分离焦虑等。 5.当患者离开安全环境时,加强监视和管理,需要时将患者限制在安全环境,或使用适当设备以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做好患者外出检查、治疗的交接班。记录患者出人科时间、去向、陪送人员姓名。 6.一旦发现患者擅自离院,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报告护士长立即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问寻找。 7.科主任组织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分析患者外出原因,必要时立即报告保卫科。 8.保卫科调出患者外出监控录像,根据提供线索协助寻找患者,根据情况报告公安部门。 9.如果在3h内仍未找到患者,报告程序如下。 (1)护理报告程序: 白天: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分管院长 夜间: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总值班—医院总值班—听班院领导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要点说明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而且是致残率甚高疾病,大约70%一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2]。脑卒中发病急,进展恶化快,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脑卒中是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使脑卒中病人及早得到救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工作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院外急救措施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 1.1准确判断病情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

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3]。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 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

《溢出事件应急处置操作规程》

《溢出事件应急处置操作规程》 若发生传染性物质及溢出物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如对该区域密封、消毒及清洁。 必须通知部门领导,如情况合适,应请来卫生及安全管理员。应根据获准程序提交报告。 经过事故/事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要求提供医学和防疫帮助。 P2 设施中溢出事件处理措施: 1、向附近人员发出警告(如果有人晕倒,你搬不动时,应马上电话通知同事帮助) 2、脱掉受污染衣物,如果身上被污染,应先喷洒消毒液。 3、所有人员必须冷静离开房间 4、将房间密封(门、窗) 5、取来急救推车,将“不得入内”(除污进行中)指示牌置于房间入口处 6、等待,预计30 分钟后气溶胶会在地板及其他表面上凝结 7、通知工作主管及部门领导,如情况合适向安全管理员求助 8、实施除污程序人员必须佩带个人防护设备。使用口罩、防护服和手套。 9、将溢出物用纸巾或其他吸水材料覆盖 10、将消毒剂以环状仔细倒在溢出物周围,然后直接倒在溢出物上。要小心操作,从低处倾倒消毒剂,以防止气溶胶形成。 11、10 分钟后,用抹布从外向内将溢出物覆盖区域擦拭干净。将抹布扔进传染性废物箱 12、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新抹布对该区域进行清洁 13、将一次性防护设备扔进传染性废物箱 14、将“受污染”衣物放入洗衣袋。如有必要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15、取掉“禁止入内’指示牌 16、通知安全官员(若之前没有通知),根据获准程序书写事件报告。 急救推车内有: 手套、消毒剂、70%的乙醇、纸巾、“禁止入内”指示牌、口罩(面罩,半脸防护面罩或全脸防护面罩)、鞋套、捡取尖利物体的镊子、密封用的条纹塑料胶带、防护服、工作服及洗衣袋。 除污需要的材料及设备放在实验室附近的急救推车里

浅谈住院患者擅自离院原因及管理对策

浅谈住院患者擅自离院原因及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5-10-21T09:08:12.80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9月作者:李培培1 吴爵2 [导读] 1.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 610500; 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成都 610500 患者的擅自离院存在诸多治疗风险和法律隐患。本文旨在探讨住院患者擅自离开病区的原因及护理管理的对策。 1.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 610500; 2.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近年来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造成的各种意外是护理不良事件最突出的原因之一。患者擅自离开医院,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几率增高,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带来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严重损失。同时,因患者群体存在不同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的多元化、多因素的个体差异,使对其统一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患者的擅自离院存在诸多治疗风险和法律隐患。本文旨在探讨住院患者擅自离开病区的原因及护理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擅自离院;安全;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38-02 在二十一世纪人们生活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急剧转变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随着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1],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热点,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要求也更加严格[2]。护理安全是医学领域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这也是医疗服务的最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3]。而患者在住院期间擅自离院是护理安全范围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患者擅自外出患者这种非遵医行为,不仅给医院管理带来困难,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此类不良事件必然成为医疗纠纷。还存在许多的潜在隐患,如:患者病情恶化、社保、保险医疗费用报销问题等诸多问题,也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如何杜绝住院患者擅自外出现象,彻底贯彻离院责任精神,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已成为一个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原因分析 1.1患者及家属因素 患者本身不愿意住院,家属强迫其入住或者在家属说服下勉强同意入住者;患者一个人在病房,没有家属陪伴,牵念家人或有家人陪伴,但对其缺乏信任;因疾病严重有自杀观念的患者因医院防范严密,达不到目的而寻找机会离开医院后自杀。 1.2 医务人员因素 1.2.1不管在任何医院住院患者群体在组成上存在错综复杂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许多患者文化程度较低不会签字,经常出现家属代签现象。有些医务人员对签字不重视,未能详尽告知住院期问不得离院、不能脱离医务人员的监管。有些甚至未告知、未签字。住院患者离院责任书形同虚设,这些情况均会导致患者对住院患者离院责任制度理解不透彻、不重视。 1.2.2护士的评估不到位。护士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状况的评估不到位,未能预测到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家属沟通并做出及时的处理措施。 1.2.3护士未能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或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不灵活。由于夜班人员较少的客观因素,如遇紧急情况如抢救病人,则导致未能按时巡查住院患者情况。此外护士也可能因患者告知其睡眠情况不佳,护士则除了分级护理规定的时间外未去巡视患者,让患者擅自离院有可乘之机。 1.2.4护士未全员全方位掌握应急预案处理流程有些护士由于年资较低,警惕意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一旦发生患者擅自外出的不良事件,不能及时报告上级职能部门,以便进一步启动医院应急安全系统,将各方面损害降到最低。 1.2.5 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医护人员对住院病人来说,不是监护人,但医院对病人负有监护管理责任。从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以后,实际上已与医院有了一份契约,无论病人请假与否.医院都有了一份责任[4]。医务人员工作作风不严谨,批准患者离院的主体,有时是医生,有时是护士,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住院病人擅自外出不够重视,医生批准患者离开医院时常常也只是口头叮嘱患者注意自身,并没有全面认真评估患者情况来确认是否适合离开医院。在有些基层医院,由于患者大多居住在医院附近,所以医务人员养成让其书写一张请假条,便允许其离开的习惯。 1.3 住院环境因素 现在中国医疗的住院现状,大部分的公立医疗机构还不能达到一人一单间的住院条件。这就决定了患者一住院就必须面临与陌生人同住同吃的客观现状。很多患者无法适应突然的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观上产生想逃离的心理,从而伺机离开医院。此外,病区门禁系统缺乏统一的管理,很多医院病区设置了至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出口,一些有条件的医院虽然为更大限度的保障患者自身和财产安全,对每个出口都设置了门禁系统,但是由于各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或缺乏责任心或安保人员未能及时履行职责等的管理不到位导致门禁系统形同虚设,为患者及非工作人员的自由出入提供了必要条件。为保障患者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2 管理对策 2.1 加强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至少要从“口头”和“笔头”两方面入手,首先做一个全面系统的住院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的入院宣讲,其次带领患者及家属仔细阅读《住院患者离院责任书》并签署此文书,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其含义而不是简单的走形式。入院评估时,责任护士在填写护理记录首页-专科评估栏是要准确记录是否已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住院患者责任书》的相关事项、患者及家属是否理解《住院患者责任书》的具体含义和《住院患者责任书》的签署情况。 2.2落实整体责任制护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从患者入院开始,责任到人,科学分配。综合每名护士自身的工作年限能力学历评估出所在的层级,根据层级高低来管理不同病情的患者以及患者数量。危重患者、重大手术患者需由工作经验丰富、处理问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整体责任制护理使护士为患者提供服务时间增多,不仅加强了对患者的基础护理还能充分实现协助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如进食水、洗头、擦身、排便并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自主活动

岗位安全应知应会常识(岗位安全职责、操作规程、主要危险源及应急处置)

岗位安全应知应会常识 (岗位安全职责、操作规程、主要危险源、应急处置) 焊工岗位 一、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 2、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负责本岗位焊割等设备日常管理和保养, 及时报修不能解决的问题; 4、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5、杜绝违章作业,做到“四不伤害”。 6、掌握本岗位安全应知应会常识,主动提高安全技能。 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持焊工操作证上岗。 2、进入施工现场戴安全帽,禁止吸烟。 3、2米及以上登高作业系安全带,临水作业穿救生衣。 4、打磨使用护目镜,二保焊、狭小舱室内焊接佩戴复式防尘口罩。 5、明火、密闭舱室作业前申请审批,许可后作业。 6、作业前检查设备工具,确保胶管、电缆、压力表等完好。 7、动火前清除周围易燃易爆品,配备有效消防器材,舱室动火设立监护人。 8、易燃易爆及有害的舱室、管路清洗后,测氧测爆合格,通风后再作业。 9、雨天、露天作业无可靠安全措施不施焊。 10、氧、乙炔气瓶与动火点距离及气瓶间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11、工作完毕,切断电、气源,灭绝火种,清理现场。 三、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四、现场应急处置 (一)火灾 现场作业发生易燃物起火,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进行扑救工作,并报告现场负责人;不能立即扑灭的,应立即打119报警。 (二)漏电、触电 发生电焊机漏电,应立即关闭设备接线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 (三)胶管漏气 乙炔气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将割炬的火焰熄灭,然后关闭气瓶阀门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气,严禁将弯折软管的方法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着火点供气端一段胶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四)割炬回火 由于割咀过热或堵塞而发生回火和多次爆鸣时,应迅速先将乙炔阀门关闭,再关掉氧气阀门,将割咀侵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打开氧气吹净割炬内灰烬再点火。 (五)中毒窒息 发现人员窒息、中毒,要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和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解开领扣和裤带,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

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操作规程

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操作规程 1 目的 通过制订呼吸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操作规程,规我市的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工作,达到反应迅速、科学防治、处置高效的目的。 2 适用围 2.1适用于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包括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以及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不明原因肺炎、水痘、流感样病例等。 3 人员职责 3.1应急队长:负责对事件的核实和对应急队员的管理及现场指挥、人员分工。 3.2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负责对事件提出流行病学调查案,制定采样案,确定检测项目,队员负责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协助采样并开列采样单及检测送检单。 3.3检验组:检验部门负责准备采样器材、试剂,检验人员配合流调人员完成相关采样工作并及时送实验室检测。 3.4消毒组:组长负责制定现场消毒案,指导消毒用药剂

量,检查消毒效果。相关应急队员服从组长指挥,依据工作步骤完成现场消毒处理工作,并做好消毒前、后环境样品盼采集、编号、填写检测送检单及时送检。 4 工作步骤 4.1疫情接收与核实 疫情值班人员或法定疫情报告人接到疫情报告后,均要详细询问并记录报告人的联系式和事件经过,然后报告中心业务处,由业务处负责对报告信息分类处理。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疫情、可疑院感事件、不明原因疾病等由流行病预防控制所或其它相关处所进行疾病检诊、流调、采样、处置,流调及处置结果报业务处,同时提供所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详细个案流调资料及采取的措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求,联系人及联系;对达到或可能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事件,业务处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得到指令后再报告市卫生局,同时通知值班应急队队长;应急队队长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全体应急队员到指定地点集中,并安排应急队检验组人员准备采样用具,流调人员到应急库房领取应急处置物资,消毒组人员着手准备消毒器材、药品,30分钟做好相关工作,前往事发现场。 4.2.1应急资料:工具书、各种传染病诊断标准、相关技术资料、相关个案调查表、相关疫情的流调专用记录表、消毒工作记录、病人/疑似病人隔离转运通知书、病人/疑似病人

最新院前急救中患者的转运程序及护理

院前急救中患者的转运程序及护理 一、院外转运 (一)转运联络当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出诊人员,并简单询问病情,告知家属简要的急救方法,如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有条件的给予吸氧。 (二)转运前的准备医护人员接到出诊信息后,要求5 min 到位并立即出车,出车前应检查急救药品、器械设备,针对病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途中能正常使用。携带物品包括:便携式多功能监护仪、简易呼吸囊、便携式简易呼吸机、喉镜、气管导管、负压吸引器、便携式氧气瓶。 (三)稳定病情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畅通气道,吸氧,同时详细询问病史,做全面体检,并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使患者病情达到相对稳定再考虑转运。救护人员应向患者、家属或与患者有关的人员做好转运解释工作,说明病情、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发生意外的危险,取得患者、家属及有关人员的同意、理解与合作,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四)转运中的护理 1、维持呼吸道通畅。在转运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保证足够通气量的先决条件,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技巧,如:膈式呼吸、缩唇呼吸,刺激或有意识地咳嗽,通过体位引流、背部叩击和振动等促进痰液排出,每1~2 h变换1次体位,有助

于改善通气和血流灌注,促进某些肺段的痰液引流。必要时予以吸痰。在吸痰前后各给2 min高流量吸氧,否则不仅会引起低氧血症,还可导致组织严重缺氧。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手法采用旋转提拉。 2、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对于转运的呼吸衰竭患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十分重要。为了便于转运途中补液及使用急救药物,应选择外周静脉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做到方便、快捷、牢固、准确。另外在途中由于颠簸的原因可能会出现针头移位或其他一些输液故障,转运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穿刺技术。 3、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转运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昏迷患者要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征。途中予以心电、血压监护,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呼吸困难可选用茶碱类或β2受体兴奋剂,有助于缓解小气道平滑肌痉挛。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做好抢救、观察、监护记录。 4、心理护理呼吸衰竭患者往往焦虑不安,易激动,定向力障碍和精神错乱。在转运途中要注意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积极采用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耐心地安慰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并使家属能适应疾病所带来的压力,能支持、理解患者,缓和紧张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