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农业补贴的特点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9878005.html,

欧盟农业补贴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柯炳生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第44期

30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系里有个习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集体喝咖啡的时间,

全系的教授和博士生都到一个大房间去,围坐着,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聊的话题,以时政和农业问题为主。只要一聊到农业话题,总离不开一个词:过剩。那时,我国还在实行粮票制度,我还不太习惯讨论过剩问题。我问导师,农产品过剩问题有多突出?导师略一思索,回答说,欧共体预算支出的70%,用于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欧共体是欧盟的前身。用于农业的预算支出,实际上就是农业补贴。

欧共体实行全面的保护价政策,即:每年制定一个保护价,国家按照这个价格进行托底收购。保护价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农业技术进步非常显著,生产效率提升很快。结果,欧共体国家农产品生产持续大幅度增长,很快就从不足,变为严重过剩,政府不得不出资收购储藏。以至于当时有所谓的“小麦山”“牛奶海”之说。保护价政策,使得内部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最多高出50%以上。这样,要出口的话,就必须进行补贴;同时,还必须实行高关税,防止进口产品的冲击。在我读书的那4年间(1985—1989),为消除过剩农产品,欧共体的补贴支出,增加了50%,从180亿美元增加到了270亿美元。

面对这种情况,欧共体内部有过激烈的争论,从学者到政客。拥护补贴政策的人说,补贴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大大提高了食物自给率,保障了粮食安全,是很成功的政策。主张改革的人说,这个政策造成了过剩,导致大量补贴,补贴是浪费,应该取消或减少,出路在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竞争力。结果是,1992年,进行了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最大创新,是

首次引入了直接补贴措施。但改革并不彻底,仍然保持原政策体系不变,只是把保护价水平降低了一些,同时给农民提供相应数额的直接补贴。由于降价幅度不大,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过剩和高补贴压力,世贸组织谈判压力,再加上欧盟东扩,一系列因素,终于促使欧盟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决定是2003年通过的。根据改革决定,欧盟全面取消了原来的保护价收储政策,而代之以单一的“脱钩补贴”政策。所谓的“脱钩”,就是补贴与生产什么、产量多少、市场价格高低等,均不再关联,不再挂钩;补贴只与基期土地面积多少有关,根据面积进行定额补贴。2003年,是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一个重大分水岭。从此开始,

欧盟的农业政策比起美国,变得更为市场化。

这项政策实行之后,效果很好。首先是大大减少了财政补贴压力,现在农业补贴在欧盟总预算中的比例,已经降低到40%以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更合理,欧盟的农业更有竞争力,欧盟的市场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之间,不再有政策性壁垒;补贴属于绿箱政策,不再有WTO贸易争端,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