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_张勇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_张勇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_张勇

基金项目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

(200253)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905)及农业部“948”项目(2004264)资助。

作者简介张勇(1981-),

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6!04!18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应激过程,低温诱导了相关基因的表达[1],从而改变膜脂成分,活化抗氧化系统和积累渗透调节物质等,以缓解低温造成的机械伤害和生理伤害。为此,笔者综述了植物受低温胁迫后的膜脂组成、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低温信号表达调控和低温诱导蛋白等及其在分子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1膜脂相变及其分子改良

生物膜是植物细胞及细胞器与周围环境间的一个界面结构,它既能接受和传递环境信息,又能对环境胁迫做出反应。同时,生物膜对保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有研究表明,膜是低温冷害做用的首要部位[3],而且低温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

[4]

。植物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液晶相的膜状态,当植物遭受低

温胁迫时,膜脂由液晶态变成凝胶态,这种膜脂相变会导致原生质流动停止,膜结合酶的活力降低,膜透性增大,从而使植物细胞受到伤害[5]。目前,在这方面,比较深入的是低温

胁迫与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的相关性研究[6,7]

增加膜脂中的不饱和类脂或脂肪酸含量能降低膜脂的相变温度,并且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植物的相变温

度越低,抗寒性也越强[8,9]。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应用生物技

术导入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通过降低脂肪酸的饱和度来提高植物抗寒性,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0-13]。

脂肪酸去饱和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首先利用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进行植物抗寒性分子改良的是日本国立基础生物化学研究所的Murata研究组。1993年,High等筛选了一个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突变蓝藻(SynechocystisPCC6803)菌株fad12,并克隆了编码Δ12去饱和酶基因desA[14]。desA基因的表达是由于低温首先降低

了膜脂的流动性,刺激desA的转录,使膜脂不饱和度增加,

从而增加膜脂的流动性。Los发现蓝细菌在低温胁迫过程中,desA基因的表达水平在1h内就增加10倍,抗寒性得到提高[15]。此后,John从蓝细菌和高等植物中克隆了分别编码Δ6、Δ9以及ω!3酰基酯去饱和酶的基因desD、

desC和desB,同样具有冷调节特性[11]。Ovkova等将从蓝细菌中克隆的Δ9去饱和酶基因(des9)转入到烟草后,转基因烟草叶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植株低温耐受性均有提高[16]。ω!3脂肪酸去饱和酶能够催化磷脂中亚油酸(18∶2)

转变成亚麻酸(18∶3),甘薯和水稻中因转入了烟草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NtFAD3),转基因植株亚麻酸(18∶3)

含量升高而相应的亚油酸(18∶2)

含量却下降,转化植株的抗寒性得到提高[12,17]

。Ariizuni等将拟南芥叶绿体中ω!3脂肪酸去饱和酶

基因(fad7)

导入水稻中,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不仅抗寒性增强了,而且也提高了低温下的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18]。

脂酰甘油(PG)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是决定膜脂相

变的主要因素[4]。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PG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1个酰基酯化酶,对决定植物膜PG的不饱和度起关键作用。目前,已先后得到了黄瓜、拟南芥、菠菜和水稻等植物的GPAT基因的cDNA或DNA片段[9]。Murata等分别将含低比例不饱和脂肪酸的冷敏感南瓜和含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的抗寒拟南芥中的GPAT基因转移到不抗寒的烟草中,发现转基因烟草植株其PG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导入南瓜GPAT基因后,其不饱

和脂肪酸含量由转化前的64%下降到24%,

转化植株不抗寒;而导入拟南芥GPAT基因的烟草,则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上升到72%,且具有较强的抗寒力[20]。Yokio等将拟南芥的

GPAT基因导入水稻中,

结果提高了叶片叶绿体膜上PG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而增强了水稻的抗寒性[21]。

2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分子改良

低温下由于植物对O2的利用能力降低,多余的O2则在代谢过程中被转化成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活性氧(ROS)。过剩的活性氧会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引起膜蛋白的变性,并最终导致植物受到伤害和死亡[22],因此,必须通过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及时清除。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包括超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

张勇,汤浩茹*,罗娅(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四川雅安625014)摘要综述了植物受低温胁迫后的膜脂组成、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低温信号表达调控和低温诱导蛋白等及其在分子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关键词低温胁迫;植物抗寒性;分子改良中图分类号S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6)14-3268-05ResearchAdvanceintheResponseofPlantstoLowTemperatureStressandMolecularGeneticImprovementZHANGYongetal(CollegeofForestryandHorticulture,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an,Sichuan625014)

AbstractLowtemperaturenotonlydeterminesthedistributionofplantspeciesbutalsoaffectstheproductivityandqualityofcrops.The

responseofplantstolowtemperaturewasanenergeticprocess,

whichinducedtheexpressionoflowtemperaturerelatedgenes.Lowtemperaturechangesthecompositionofmembranelipids,enhancestheactivityofantioxidantenzymesandaccumulatesosmolytestoprotecttheplantcells.Inthispaper,therecentdevelopmentofapplicationofplantgeneticengineeringforcoldtoleranceincompositionofmembranelipids,activityof

antioxidantenzymes,

osmolytes,transcriptionoflowtemperaturecellsignalingandcoldinducedproteinsweresummarized.Finally,thecurrentproblemsandsomesuggestionswerealsogiven.KeywordsLowtemperaturestress;Coldtoleranceofplant;Molecularimprovement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6,34(14):3268-3272责任编辑姜丽责任校对胡剑胜

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23,24]。低温胁迫下这些抗氧化酶活性会发生变化,冷敏感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抗冷植物在低温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25-27]。5℃低温处理水稻幼苗前,用45℃预处理3min,植株体内CAT、APX、GR的活性增加,低温处理过程中CAT可保护水稻免受伤害,经热激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能够增加水稻的耐冷性[23]。棉花叶片中过量表达叶绿体中定位的抗氧化酶基因SOD、APX、GR可以提高光化学光能的利用,维持较高的电子传递速率,减轻冷诱导的光系统Ⅱ的光抑制[28]。

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转入抗氧化酶基因来提高植物抗寒力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SOD是植物抗氧化系统中最关键的酶,直接将活性氧自由基转化为H

O2[9]。Gupta等将外源Cu/Zn"SOD基因导入烟草中,发现转化植株的叶绿体中SOD基因超表达,同时APX活性也升高,从而增加了烟草抵抗低温引起光抑制的能力[29]。Van-Breusegem等将外源Fe"SOD基因转入玉米,发现转基因植株体内有较高的Fe"SOD活性,并明显提高了对低温的抗性[30]。Mckersie等报道,在紫花苜蓿中转入Fe"SOD基因,能够增大和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和活性,并经大田试验发现转基因植株越冬存活率大大提高[31]。Samis等发现,Mn"SOD基因导入紫花苜蓿后其植株的膜稳定性得到提高[32]。此外,番茄植株中因拟南芥CBF1基因的导入,其植株体内CAT活性被高度诱导,从而增加了植株的抗寒性[33]。APX和谷氨酰胺合成酶与植物的抗寒性也有关系。Sato等报道,热激处理水稻幼苗后可诱导APXa基因的表达,使APX活性升高,从而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34]。Liorente等从水稻基因组中克隆了与POD活性有关的冷诱导基因RCI3,该基因不仅对低温有很高的耐受性,而且对水分和盐胁迫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3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及其分子改良

植物在适应环境胁迫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保水作用的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和醇类物质等[36]。在低温胁迫下,植物通过诱导渗透调节物质的生物合成酶基因的大量表达,可以增加这类物质的积累,维持渗透压的平衡,从而避免低温伤害[37]。

脯氨酸是水溶性很大的氨基酸,具有较强的水合能力。在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脯氨酸的增加有助于细胞的持水,防止水分散失,起到渗透调节作用。此外,脯氨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从而增强蛋白质的水合能力[38]。有研究发现,低温胁迫过程中二氢吡咯"5"羧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脯氨酸的积累[39]。Nanjo等将脯氨酸脱氢酶(脯氨酸降解关键酶)反义基因AtproDH的cDNA转入到拟南芥中,发现提高了细胞内脯氨酸含量,增强了植株抗寒力[40]。Pennycooke等将烟草中编码α"牛乳糖的Lea"Gal基因导入喇叭花后,发现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比野生植株更强的抗寒能力[41]。

甜菜碱是另一类常见的渗透调节物质,其化学性质与脯氨酸相似,它一方面通过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保护生物大分子在高电解质浓度下不变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渗透平衡物维持细胞的膨压[42]。植物体内合成甜菜碱是2步氧化过程为:胆碱→甜菜碱醛→甜菜碱,分别是在胆碱单氧化酶(CMO)和甜菜碱脱氢酶(BADH)的作用下进行的[43]。Kumar等将BADH基因转入胡萝卜后,发现转基因植株明显地增强了对低温和盐胁迫的能力[44]。最近,Su等将从细菌中克隆到的胆碱氧化酶COX基因转入到水稻后,发现转基因水稻叶片中甜菜碱的浓度提高了,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盐和低温有较强的忍耐性[45]。

此外,蔗糖、麦芽糖等可溶性糖和山梨醇、甘露醇等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同样可以提高细胞的渗透浓度、降低水势、增加保水能力,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力[46]。

4低温信号转录因子的表达及其分子改良

植物在遭受低温胁迫时,从感受低温信号到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和调节基因表达,进而产生抗寒能力,存在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传导系统[47-49]。目前,对于植物是如何感知低温信号并传递低温信号到核内激活转录因子,进而对低温作出反应的机制仍不清楚,但转录因子CBFs所调控的信号路径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50-52]。1997年,Stochinger等在研究拟南芥低温驯化期间如何调节COR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时,分离克隆了一种cDNA,这种cDNA能编码一种转录激活因子,从而识别COR基因中的C-重复/脱水响应元件(CRT/DRE)并与之结合,被命名为CBF1[53]。CBF1作为转录因子通过与CRT/DRE结合,对抗性基因表达起顺式调节作用,从而参与低温下信号的传导。后来又有研究者在拟南芥中克隆出了CBF2、CBF3和CBF4,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其转入到拟南芥中,同样获得了具有强抗寒性转基因植株。经RNA凝胶分析发现,其体内大量的冷诱导基因如COR15a、RD29a等转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54-56]。此外,Jaglo等以拟南芥CBF1基因为探针从油菜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编码CBF类似蛋白的2个cDNA克隆,说明油菜中存在CBF类似基因[57]。2002年,Chio等从大麦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CBF3基因,并能诱导大麦COR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植株的抗寒性[58]。

金建凤等成功地将CBF1基因转入水稻中,发现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植株体内不仅脯氨酸含量比野生型明显增加,而且植株的抗寒性也增强[59]。韦善君等将玉米泛素启动子(Pubi)调控的CBF1基因以及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GUS基因一起转化烟草,研究了冷诱导基因的转录因子CBF1对植物抗寒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CBF1的组成型的表达增强了冷敏感植物的抗寒性[60]。拟南芥CBF3基因的过度表达能够提高植株耐低温胁迫的能力,并且导致许多与低温胁迫有关的生理生化变化,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61]。Song等成功地将外源CBF3基因转入水稻,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对逆境胁迫的抗性[62]。尽管目前还不清楚CBF类似基因是否也以某种方式调控植物其他抗寒基因的表达,但CBF类似基因的应用为植物抗寒品种的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5低温诱导蛋白的产生及其分子改良

植物低温诱导蛋白是植物在低温作用下由于基因表达的改变而诱发合成的新蛋白质[63]。最早发现的植物低温诱导蛋白是Briggs和Siminovitch在越冬期黑槐树皮中发现的2~3条新蛋白谱带[64]。近10多年来,随着蛋白质分离、提纯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已有近100种植物低温诱导蛋白被发

张勇等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

34卷14期3269

现并加以研究。但人们仍不清楚在不同植物材料中和不同低温诱导条件下出现的诱导蛋白之间的异同,更不清楚它们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机理。根据这些蛋白质已知的生化功能和诱导条件,可将其分为6类:冷调节蛋白(COR),抗冻蛋白(AFP),类脂转移蛋白(LTP),热激蛋白(HSP),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和脱落酸应答蛋白(RAB)[65]。

对植物抗寒性分子机理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为手段进行植物抗寒性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许多研究者对低温诱导蛋白的转基因工程进行了大量研究。COR和LEA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具有保护细胞膜,维持水相及防止蛋白质变性等功能。Artus等和Steponkus等分别将组成性表达的COR15a基因导入拟南芥,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叶绿体和原生质体的抗寒性提高1~2℃,并且增强了原生质体膜的稳定性,但是没有发现对整个植株水平的抗寒性有明显作用,这说明COR15a蛋白对提高抗寒性作用不大[7,66]。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低温诱导后,是多个COR基因的共同表达和协同作用发挥抗寒作用,如果仅提高1种COR基因的表达不足以使植物表现出复杂的抗寒性状的缘故。Xu等和Sivamani等分别将大麦LEAⅢ基因HVA1转入到水稻和小麦中,发现HVA1蛋白在转基因植物的叶和根中的含量大增,并且整个植株的抗寒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67,68]。

AFP能影响冰晶的形状和抑制重冰晶[69],因此它对植物抗冻性的提高具有调节作用。早期抗冻蛋白基因工程的研究大多是将动物AFPs基因导入植物。黄永芬等采用花粉管道法及子房注射法将美洲拟鲽afp基因导入番茄,发现转基因番茄在低温下的生长优于对照[70]。2002年,Huang等将具有热滞活性的昆虫AFPs基因(dafp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结果AFP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但与野生型株系相比,转基因株系的耐冻性并未明显提高[71]。1998年,Worrall等从冷诱导的胡萝卜中纯化出一种分子量为36kD的AFPs基因并克隆了它的基因,之后将AFPs基因导入烟草,所获得的转基因烟草提取物能抑制冰晶生长[72],这是首次利用植物AFPs基因进行植物抗寒改良的成功报告。随后,AFPs基因再次被成功地转入到烟草,转基因植株的抗冻性明显高于对照[73]。因此,相对于动物AFPs基因,植物AFPs基因也许更适合在植物体内表达,产生的转基因植物的抗寒性状改变将会更明显。

6小结

植物在受到低温胁迫时,细胞膜是最敏感的受害部位,它是接受和传递胁迫信号的初始部位,并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细胞产生防卫反应。因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是细胞乃至整个植物体赖以生存的基础。通过转基因技术转入脂肪酸去饱和代谢关键酶基因,从而降低脂肪酸的饱和度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但也有转入膜脂去饱和酶基因后植株抗寒性未得到提高的报道,这表明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植株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因此,膜脂结构、组成和状态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细胞的代谢,进而改变细胞生理状态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低温使膜受伤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体内积累了过量的活性氧,促使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丙二醛,丙二醛能引起膜蛋白的变性与膜脂流动性的降低,导致植物受伤害。抗氧化酶能够清除植物体内多余的活性氧,从而对植物细胞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转入抗氧化酶关键基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对植物抗寒性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各种抗氧化酶存在细胞中的不同部位,其作用也特性存在差异,同时在不同条件下,活性氧代谢这个复杂过程的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今后应加强对某个生理过程的活性氧特征和不同抗氧化酶过量表达在清除活性氧中的协同效应的研究,掌握各种抗氧化酶对逆境的应激机制,从而选择某些关键组分,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最终达到有效提高植物抗寒力的目的。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对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降低低温伤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细胞内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等,从而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寒性。目前,人们对渗透调节物质的生理功能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合成酶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有关渗透调节物质合成的调控,特别是在环境胁迫下,哪些因子参与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酶基因在植物中的转化和表达和转基因植物的再生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低温逆境信号传导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其中转录因子CBFs可结合到DNA顺式调控元件CRT/DRE上,并刺激对低温反应基因的转录。植物中通过转入CBFs类似基因,即使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并不需低温刺激)也能诱导cor基因的表达,而且转基因植株不需要经历低温驯化就具有很高的抗寒性。这对于实现通过人为手段进行植物抗寒性的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对于含有CRT/DRE的低温诱导基因是否参与低温胁迫下所有生理和生化反应和植物CBFs类似基因的功能及其对低温信号路径的调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低温诱导蛋白的发现为植物抗寒性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植物在低温作用下由于基因表达的改变而诱发合成新蛋白质。这些新蛋白质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能够保护植物细胞免受低温伤害。虽然植物的低温诱导表达基因众多,能表达产生许多不同的蛋白,但目前真正被分离和纯化出来的低温诱导蛋白并不多,利用内源性低温诱导蛋白来改良植物抗寒性的基因工程是抗寒研究的重点。

植物的抗寒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往往需要一系列相关基因的共同表达才能表现高抗寒性[74],仅靠转移单个基因而获得抗逆性强的植物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转入一系列基因是必须的。因此,在进行植物抗寒性基因工程研究时,应综合考虑各种环境胁迫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转入对植物抵抗外界逆境综合适应性的影响,进一步拓宽抗寒基因的来源,才能为今后植物抗寒性分子改良开辟新的途径,为培育抗寒新品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THOMASHOWMF.Sowhat'snewinthefieldofplantcoldacclimationLots[J].PlantPhysiol,2001(125):89-93.

[2]马文月.植物冷害和抗冷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03-1006.

[3]WARRENGJ,THORLBYGJ,KNIGHTMR.Themolecularbiologicalapproachtounderstandingfreezing"toleranceinthemodelplant,Arabidopsisthaliana[J].EnvStressorsandGeneRe,2000(1):245-258.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3270

张勇等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34卷14期

[4]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植物抗冷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热带植物学报,2000,8(1):70-80.

[5]LYONSJM.Chillinginjuryinplants[J].AnnuRevPlantPhysiol,1973(24):445-466.

[6]MURATAN,LOSDA.Membranefluidityandtemperatureperception[J].PlantPhysiol,1997(115):875-879.

[7]STEPONKUSPL,UEMURAM,JOSEPHRA,etal.ModeofactionoftheCOR15ageneonthefreezingtoleranceofArabidopsisthaliana[J].ProcNatAcadSciUSA,1998(95):14570-14575.

[8]CYRILJ,POWELLGL,DUNCANRR,etal.Changesinmembranepolarlipidfattyacidsofseashorepaspaluminresponsetolowtemperatureexposure[J].CropSci,2002(42):2031-2037.[9]王凭青,吴明生,王远亮,等.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7):81-85.

[10]IWANES,DMITRYA,LOSDA,etal.Thepathwayforperceptionandtransductionoflow!temperaturesignalsinSynechocystis[J].TheEMBOJournal,2000(19):1327-1334.

[11]JOHNB,ZHANGX.Temperaturesensingandcoldacclimation[J].CurrOpinPlantBiol,2001(4):241-246.

[12]WAKITAY,OTANIMM,HAMADAT,etal.Atobaccomicrosomalω!3fattyaciddesaturasegeneincreasesthelinolenicacidcontentintransgenicsweetpotato(Ipomoeabatatas)[J].PlantCellRep,2001(20):244-249.

[13]VEGASE,DELRIOAH,BAMBERJB,etal.Evidencefortheup!regulationofstearogl!ACP(Δ9)desaturasegeneexpressionduringcoldacclimation[J].AmerJPotatoRes,2004(81):125-135.

[14]HIGHL.Theprimarysignalinthebiologicalperceptionoftemperature:Pd!catalyzedhydrogenationofmembraneliquidstheexpressionofthedesAgeneinSynechocystiePCC6803[J].ProcNatlAcadSciUSA,1993(90):9090-9094.

[15]LOSDA,RAYMK,MURATAN.Differencesinthecontrolofthetemperature!dependentexpressionoffourgenesfordesaturasesinSynechocystissp.PCC6803[J].MolMicrobiol,1997(25):1167-1175.

[16]OVKOVAIV,SEREBRIISKAYATS,POPOVV,etal.Transformationoftobaccowithageneforthethermophilicacyl!

lipiddesaturaseenhancesthechillingtoleranceofplants[J].PlantCellPhysiol,2003(44):447-450.

[17]SHIMADAT,WAKITAY,OtaniM,etal.Modificationoffattyacidcompositioninriceplantsbytransformationwithatobaccomicrosomalω!3fattyaciddesaturasegene(NtFAD3)[J].PlantBio,2000,17(1):43-48.

[18]ARIIZUMIT,KISHITANIS,INATSUGIR,etal.Anincreaseinunsaturationoffattyacidsinphosphatidylglycerolfromleavesimprovestheratesofphotosynthesisandgrowthatlowtemperaturesintransgenicriceseedlings[J].PlantCellPhysiol,2002,43(7):751-758.

[19]刘继梅,鄢波.不同抗冷性水稻中编码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的部cDNA序列比较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0,22(3):317-321.[20]MURATAN,ISHIXAKI!NISHIZAWAO,HISHITANIS,etal.Geneticallyengineeredalterationinthechillingsensitivityofplants[J].Nature,1992(356):710-713.

[21]YOKIOS,HIGASHISL,KISHITANIS.IntroductionofthecDNAforArabijdopsisgiycerol!3!phosphatecyltransferase(GPAT)confersunsaturationoffattyacidandchillingtoleranceofphotosynthesisonrice[J].MolBreeding,1998(4):269-275.

[22]APELK,HIRTH.Reactiveoxygenspecies:Metabolism,oxidativestress,andsignaltransduction[J].AnnuRevPlantBiol,2004(55):373-379.

[23]KANGHM,SALTVEITME.ReducedchillingtoleranceinelongatingcucumberseedingsradiclesisrelatertotheirreducedantioxidantenzymeandDPPH!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J].Plantphysiol,2002(115):244-250.

[24]SOUMENB.ReactiveoxygenspeciesandoxidativeburstRolesinstress,senescenceandsignaltransductioninplants[J].CurrSci,2005(89):1113-1121.

[25]PAYTONP,WEBBR,KORNYEYEVD,etal.Protectingcottonphotosynthesisduringmoderatechillingathighlightintensitybyincreasingchloroplasticantioxidantenzymeactivity[J].JExpe

Bot,2001(52):2345-2354.

[26]杨盛昌,谢潮添,张平,等.低温胁迫下弓葵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园艺学报,2003,30(1):104-106.

[27]ZhOUBY,GUOZF,LIUZL.Effectsofabscisicacidonantioxidantsystemsofstylosanthesguianensis(Aublet)sw.underchillingstress[J].CropSci,2005,45(2):599-605.

[28]KORNYEYEVD,LOGANBA,PAYTONP,etal.Enhancedphotochemicallightutilizationanddecreasedchilling!inducedphotoinhibitionofphotosystemIIincottonoverexpressinggenesencodingchloroplast!targetedantioxidantenzymes[J].PhysiolPlantarum,2001,113(3):323-331.

[29]GUPTAAS,WEBBRP,HOLADAYAS,etal.Overexpressionofsuperoxidedismutaseprotectsplantsfromoxidaturestrees[J].PlantPhysiol,1993(103):1067-1073.

[30]VA!BREUSEMF,SLOOTENL,STASSARTJ.OverproductionofArabidopsisthalianaFeSODconfersoxidativestresstolerancetotransgenicmaize[J].PlantCellPhysiol,1999,40(5):515-523.

[31]MCKERSIEBD,MURNAGHANJ,JONESKS.Iron-superoxidedismutaseexpressionintransgenicalfalfaincreaseswintersurvivalwithoutadetectableincreaseinphotosyntheticoxidativestresstolerance[J].PlantPhysiol,2000(122):1427-1438.

[32]SAMISK,BOWLEYS,MCKERSIEB.PyramidingMn!superoxidedismutasetransgenestoimprovepersistenceandbiomassproductioninalfalfa[J].JExpeBot,2002(53):1343-1350.

[33]HeishTH,LEEJT,YANGPT,etal.HeterologyexpressionofthearabidopsisC!Repeat/Dehydrationresponseelementbindingfactor1geneconferselevatedtolerancetochillingandoxidativestressesintransgenictomato[J].PlantPhysiol,2002(129):1086-1094.

[34]SATOY,MURKAMIT,FUNATSUKIH,etal.Heatshock!

mediatedAPXgeneexpressionandprotectionagainstchillinginjuryinriceseedlings[J].JExpeBot,2001,52(354):145-151.[35]LIORENTEF,LOPEZCRM,CATALAR,etal.AnovelcoldinduciblegenefromArabidopsis,RCI3,encodesaperoxidasethatconstitutesacomponentforstresstolerance[J].PlantJ,2002(32):13-24.

[36]陈新建,陈占宽,刘国顺,等.植物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与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1):81-90.

[37]周筱娟.低温诱导的植物抗冻基因研究进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9):65-69.

[38]赵福庚,刘友良.胁迫条件下高等植物体内脯氨酸代谢及调节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9,16(5):9-16.

[39]WARRENGJ.Responsestolowtemperatureandadaptationstofreezing[M]∥HawkesfordMJ,BuchnerP(eds).Molecularanalysisofplantadaptationtotheenvironment.Netherlands:KluwerAcademicPublisher,2003:209-247.

[40]NANIJOT,KOBAYSSHIM,YOSHIBAY.AntisensesuppressionofprolinedegradationimprovestolerancetofreezingandsalinityinArabidopsisthaliana[J].FEBSLetter,1999(461):205-221.

[41]PENNYCOOKEJC,JONESML,STUSHNOFFC.Down!regulatingα!galactosidaseenhancesfreezingtoleranceintransgenicpetunia[J].PlantPhysiol,2003(133):901-909.

[42]王春明,袁金铎,尹苗,等.甜菜碱的生物合成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2):88-91.

[43]刘振林,戴思兰.植物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104-112.

[44]KUMARS,DHINGRAA,DANIELH.Plastid!Expressedbetainealdehydedehydrogenasegeneincarrotculturedcells,roots,andleavesconfersenhancedsalttolerance[J].PlantPhysiol,2004(136):2843-2854.

[45]SUJ,HIRJIR,ZhANGL,etal.Evaluationofthestress!inducibleproductionofcholineoxidaseintransgenicriceasastrategyforproducingthestress!protectantglycinebetaine[J].JExpeBot,2006,57(5):1129-1135.

[46]周琳,侯秀丽,杨光字,等.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片中某些物质的变化[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2):36-38.

[47]LIMX,KARENS,JIANKZ.Cellsignalingduringcold,drought,andsaltstress[J].PlantCell,2002(10):165-183.

[48]SHINOZAKIK,YAMAGUCHI!SHINOZAKIK.Molecularresponsestodehydrationandlowtemperature:differencesandcross!talk

3271

(上接第3267页)

activityoflaboratory!grownseedlingsasanindirectselection

criterionformaize[J].CropScience,

1993,33:1280-1286.[36]黄高宝,张恩和,胡恒觉.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3):293-297.[37]

EICHELBERGERKD,LAMBERTRJ,BELOWFE,etal.Divergentphenotypicrecurrentselectionfornitratereductaseactivityinmaize.I.Selectionandcorrelatedresponses[J].Crop

Science,

1989,29:1393-1397.[38]JOCICB,SARICMR.Geneticaspectsofplantnutrition[J].

MaritingsNijhoffPublishers,

1983(1):255-260.[39]

MAGALHAESJR,PURCINOAAC,MACHADOAT,etal.Studyofphysiologicalparametersfortheselectionofmaizegenotypesefficientinammoniumuptake[J].DocumentosEmpresaCapixabadePesquisaAgropecuaria,1990,65:104.[40]

MACHADOAT,MAGALHAESJR,MAGNAVACAR,etal.Activityofenzymesinvolvedinthenitrogenmetabolismindifferentmaizegenotypes[J].RevistaGbrasileiradeFisiologia

Vegetal,

1992,4(1):45-47.[41]

BANZIGERM,BETRANFJ,LafitteHR.Efficiencyofhighnitrogenselectionenvironmentsforimprovingmaizeformaizeforlownitrogentargetenvironments[J].CropSci,1996,37:1103-1109.

[42]

ANDERSONEL,KAMPRATHEJ,MOLLRH.ProlificacyandN

fertilizereffectsonyieldandNutilizationinmaize[J].CropSci,1985,25:598-605.

[43]ELENGSA,EDMEADESGO,BANZIGERM.Tsaffarisedited

genetics,genetics,biotechnologyandbreedingofmaizeandsorghum[M].TheRoyalSocietyofChemistry.UK:Cambtidge,1997:137-146.

[44]LAFITTEHR,BSNZIGERM.Mizepopulationimprovementfor

lowsoilN:selectiongainsandtheidentificationofsecondarytraitsinG.O.Edmeades[M]∥BanzigerM,MickelsonHR,PenaCB.DevelopingDroughtandLowNTolerantMaizePp.1997:485-489.

[45]MAGALHAESJR,PURCINOAAC,MACHADOATetal.

Studyofphysiologicalparametersfortheselectionofmaizegenotypesefficientinammoniumuptake[J].Documentos!Empresa!Capixaba!de!Pesquisa!Agropecuaria,1990,65:104.

[46]MUCHOWRC.Effectofnitrogensupplyonthecomparative

productivityofmaizeandsorghuminaSemi!aridtropicalenvironment.ⅡGrainyieldandnitrogenaccumulation[J].Field

CropsRes,1988

(18):31-43.[47]

向春阳,常强,马兴林,等.玉米不同基因型对氮营养胁迫的反应[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14(4):5-7.

[48]钟代斌,

陆雅海,郭龙彪,等.氮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筛选的初步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报,2001,2(4):16-20.

[49]贺天柱.低氮胁迫下菜豆种质资源的氮效率研究[D].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2004.

[50]陈范骏,

米国华,刘建安,等.玉米自交系木质部伤流液中氮素形态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43-48.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

"""""""""""""""""""""""""""""""""""""""""""""""

betweentwostresssignalingpathways[J].CurrOpinPlantBiol,2000(3):217-223.

[49]

NUOTIOS,

HEINOP,PALVAET.Signaltransductionunderlow!temperaturestress[M]∥CropResponsesandAdaptationstoTemperatureStress.Binghamton:NewYork,2001,151-176.

[50]

HEATHERK,DANIELGZ,HARUKOO,etal.Abscisicacid

inducesCBFgenetranscriptionandsubsequentinductionofcold!regulatedgenesviatheCRTpromoterelement[J].Plant

Physiol,

2004(135):1710-1717.[51]

FOWLERS,THOMASHOWMF.ArabidopsistranscriptomeprofilingindicatesmultipleregulatorypathwaysareactivatedduringcoldacclimationinadditiontotheCBFcold!response

pathway[J].PlantCell,

2002(14):1675-1690.[52]

COOKD,FOWLERS,FIEHNO,etal.AprominentrolefortheCBFcoldresponsepathwayinconfiguringthelow!temperature

metabolomeofArabidopsis[J].PNAS,

2004,101(42):15243-15248.

[53]

STOCHINGEREJ,GILMOURSJ,THOMASHOWMF.ArabidopsisthalianaCBF1encodesanAP2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alactivatorthatbindstotheC!repeat/DRE,

acis!actingDNAregulatoryelementthatstimulatestranscriptioninresponsetolowtemperatureandwaterdeficit[J].ProcNatlAcad

SciUSA,

1997(94):1035-1040.[54]

YANGCY,CHENYC,GUANGYJ,etal.AlilyASRproteininvolvesabscisicacidsignalingandconfersdroughtandsalt

resistanceinArabidopsis[J].PlantPhysiol,2005(139):836-846.

[55]

HAAKEV,COOKD,RIECHMANNJL,etal.TranscriptionfactorCBF4isaregulatorofdroughtadaptationinArabidopsis

[J].PlantPhysiol,

2002(130):639-648.[56]

KNIGHTH,ZARKADG,OKAMOTOH,etal.AbscisicacidinducesCBFgenetranscriptionandsubsequentinductionofcold!regulatedgenesviatheCRTpromoterelement[J].Plant

Physiol,2004(135):1710-1717.[57]

JAGLOKR,KLEFFS,AMUNDSENKL,etal.Componentsof

theArabidopsisC!repeat/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bindingfactorcold!responsepathwayareconservedinBrassicanapusand

otherplantspecies[J].PlantPhysiol,

2001(127):910-917.[58]

CHIODW,RODRIGUEZEM,CLOSETJ.BarleyCBF3geneidentification,expressionpatternandmaplocation[J].PlantPhysiol,

2002,129(4):1781-1787.

[59]金建凤,高强,陈勇,等.转移拟南芥CBF1基因引起水稻植株脯氨酸含量提高[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27(1):73-76.[60]

韦善君,孙振元,巨关升,等.冷诱导基因转录因子CBF1的组成型表达对植物的抗寒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核农学报,2005(6):23-27.

[61]GILMOURSJ,SEBOLTAM,MAITEP,etal.Overexpressionof

theArabidopsisCBF3transcriptionalactivatormimicsmultiplebiochemicalchangesassociatedwithcoldacclimation[J].Plant

Physiol,2000(124):1854-1865.[62]SONGSI,KIMYS,

JANGHJ,etal.ArabidopsisCBF3/DREB1AandABF3intransgenicriceincreasedtoleranceto

abioticstresswithoutstuntinggrowth[J].PlantPhysiol,

2005(138):341-351.

[63]林善枝,

张志毅,林元震.植物抗冻蛋白及抗冻性分子改良[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3):251-260.[64]BRIGGSDR,SIMINOVITCHFW.Thechemistryoftheliving

barkoftheblacklocusttreeinrelationtofrosthardiness.II.Seasonalvariationintheelectrophesispatternofthewater

solubleproteinsofthebark[J].ArchBiochem.,

1949(23):8-11.[65]

丁国华,秦智伟,周秀艳.植物低温诱导蛋白和诱导基因研究新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33-39.[66]ARTUSNN,UEMURAM,STEPONKUSPL.Constitutive

expressionofthecoldregulatedArabidopsisthalianaCOR15ageneaffectsbothchloroplastandprotoplastfreezingtolerance[J].

ProcNatlAcadSciUSA,

1996(93):13404-13409.[67]XUD,

DUANX,WANGB.Expressionofalateembryogenesisisabundantproteingene,

HVA1,frombarelyconferstolerancetowaterdeficitandsaltstressintransgenicrice[J].PlantPhysiol,1996(110):249-257.

[68]SIVAMANIE,BAHIELDINA,WRAITHJM.Improvedbiomass

productivityandwateruseefficiencyunderwaterdeficitconditionsintransgenicwheatconstitutivelyexpressingthebarley

HVA1gene[J].PlantSci,

2002(25):1-9.[69]吴建民,

幸华,赵志光,等.植物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冰川冻土,2004,26(4):482-487.

[70]黄永芬,

汪清胤,付桂溶,等.美洲拟鲽抗冻蛋白基因(afp)导入番茄的研究[J].生物化学杂志,1997,13(4):418-422.

[71]HUANGT,NICODEMUSJ,ZARKADG,etal.Expressionofan

insect(Dendroidescanadensis)antifreezeproteininArabidopsisthalianaresultsinadecreaseinplantfreezingtemperature[J].

PlantMolBiol,

2002(50):333-344.[72]WORRALLD,ELIASL,ASHFORDD.Acarrotleucine!rich!

repeatproteinthatinhibitsicerecrystallization[J].Science,1998,282(2):115-117.

[73]范云,

刘兵,王宏斌,等.胡萝卜抗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E.coli中的表达[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3):52-55.

[74]XINZ,BROWSEJ.Coldcomfortfarm:theacclimationofplantsto

freezingtemperatures[J].PlantCellandEnv,2000(23):893-902.3272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摘要:果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大量特异的 资源,蕴藏着珍贵的特有基因。加强对这些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有价值基因,阐明果树耐盐蛋白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植物耐 盐性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克隆耐盐相关基因,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提 高果树的抗盐性,培育耐盐碱果树品种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1 果树耐盐机制 1.1 渗透调节 盐胁迫下,果树的渗透调节主要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质实现的,特别是轻度和中度盐胁迫条件下主要由渗透调节作出响应,从而降低根际区土壤 水势。对积累无机离子获得渗透调节的果树来讲,排盐越有效,其主动渗透调节 的能力越差。参与果树渗透调节的无机离子主要有Na+、K+和Cl-,但这几种离子 在不同的果树中是不同的。有些果树选择K+而排除Na+,有些果树选择Na+而排 除K+。虽然盐胁迫可引起Cl-含量的增加,但有人认为Cl-是作为平衡Na+或K+电 荷的物质被动进入细胞内,对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不大。果树体内积累更多的无 机离子将影响果实的品质,有机物质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在果树中发现有多种 相溶性有机物质,如含N化合物(脯氨酸、甜菜碱、氨基酸、多胺)和糖类及其 衍生化合物等。这些相溶性物质可以维持细胞膨压,而且能稳定细胞中酶分子的 活性构象,保护酶免受盐离子的直接伤害,以及能量和N的利用库。 1.2 离子的选择 吸收盐土植物和淡土植物根系细胞质都不能忍受高浓度的盐,因此在盐条件 下这些植物或者是限制过多的盐进入(即拒盐),或者是把Na+离子分配到各个 不同组织中从而便利代谢功能(即分配原理)。限制过多的Na+进入到根系细胞 或者木质部的一种途径是维持一个最佳的细胞质K+/Na+比值。一般地,在轻度或 中度盐害条件下,拒盐是十分有效的,但是高盐条件下盐土植物通过分配原理抵 抗盐胁迫。拒盐是相对的,无论是耐盐还是盐敏感的果树,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浓 度的Na+。与植物拒盐性非常相关的是果树对离子的选择吸收。由Na+引起的K+ 吸收减少是众所周知的竞争过程。较高的K+/Na+选择性与柑橘的耐盐性有关。除 了离子的选择还可对离子比进行选择运输。盐胁迫下耐盐的油橄榄品种具有较高 的K+/Na+比,梢K+/Na+高于根K+/Na+。 1.3 离子区域化 盐胁迫下,果树吸收Na+、Cl-等离子必须累积于液泡中,否则会干扰细胞质 及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生理生化代谢。盐分积累于液泡中是维持细胞质中高 K+/Na+的最有效机理之一。一个盐敏感的大麦品种细胞质中Na+离子水平是耐盐 品种的10倍。中度盐胁迫条件下,一些植物似乎对主要的离子(如K+、Ca2+、Mg2+和NO-3)产生选择性,将其分配到幼叶;在重度盐胁迫条件下,对NO-3没有吸收。盐离子区域化依赖离子的跨膜运输。 2 果树对盐胁迫的生理应答 2.1 细胞膜透性 膜系统是植物盐害的主要部位,细胞膜是感受逆境胁迫最敏感的部位之一。 葡萄、枣和苹果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均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发现水杨酸可以降低NaCl胁迫下阿月浑子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降低相对含水量以减轻盐害。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摘要:植物在经受干旱胁迫时,通过细胞对干旱信号的感知和传导,调节基因表达,产生新蛋白质,从而引起大量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变化.干旱胁迫对植物在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等水平的形态指标有显著影响,也会影响其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植物对干旱胁迫分子响应较复杂,包括合成一些新的基因如NCED、Dehydrin基因和CBF、DREB等转录因子.另外,干旱胁迫还能造成蛋白质组学的变化. 关键词干旱胁迫;生态响应;生理机制;研究进展干旱作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分布以及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限制了作物的大面积扩展。植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不仅与干旱强度、速度有关,而且更受其自身基因的调控。在一定干旱阀值(drought threshold)胁迫范围内,很多植物能够进行相关抗旱基因的表达,随之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显现出抗旱性的综合性状。因此,从植物本身出发,深入研究植物的抗旱机理,揭示其抗旱特性,提高植物品种的抗旱耐旱能力,以降低作物栽培的用水量,同时最大程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科学选育适宜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优良作物品种,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所特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生存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人们更应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作物逆境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一、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新进展 (一)与干旱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 通过转化调节基因来提高植物脱水胁迫的耐性是一条十分诱人的途径.由于在逆境条件下,这些逆境相关的转录因子,能与顺式作用重复元件结合,从而调节这些功能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它们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过量表达会激活许多抗逆功能基因的同时表达.胁迫诱导基因能增强胁迫反应的耐力,不同的转录因子参与胁迫诱导基因的调控.遗传研究已经鉴

博士论文 涝害胁迫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植物的涝害胁迫及其适应帆制研究i挂胜 文献综述 第一章植物的涝害胁迫及其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土壤中存在的水分超过田问持水量而对植物产生的伤害称为涝害。涝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火灾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和国际土壤协会绘制的世界土壤图估算.世界上水分过多的土壤约占12%。我国也是涝害严重的国家。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松花江和辽河中下游等地是主要的产粮基地.同时也是洪涝灾害发生较多的地区,尤以黄 淮海平原和睦江中下游最为严重,占全国受灾面积的3/4以上(刘祖祺,1994)。根据国家统计 局、中国气象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共同核定.2000年全国农作物受涝面积732.3 万公顷.其中成灾432.1万公顷.绝收132.4万公顷.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子旱灾。因此,了解 植物对水涝胁迫响应的分子机理,从而合理地选择和定向培育耐涝性品种,对于我国的农业生 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就目前本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概述。 1.涝害胁迫和植物反应 涝害对植物的危害主要原因不在于水自身,而是由于水诱导的次生胁迫而造成的。涝害排除了十壤孔隙中的气体,减少了植物组织与大气问的气体交换(因为气体,特别是氧气,在水中比在空气中的扩散速率降低了10,000倍)(Armstrong。1979),这导致根部区域形成缺氧或厌氧环境,这是涝害各种反应中的主要决定因子。由于土壤中的氧气迅速亏缺,引起十壤和厌氧微生物产生了许多对植物有害的物质,如硫化物、二氧化碳、酸、醛、酮等,这些化合物将随着淹水的不同程度影响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另外,在植物体内由于淹水缺氧,导致根部厌氧代谢,发酵产生的乙醇、乙醛等物质对细胞具有毒性,对蛋白质结构造成破坏(Pemta,1992):乳酸发酵产生的乳酸及液泡H+外渗等原因会导致细胞质酸中毒(Roberts,1985):发酵还会使线粒体结构破坏,细胞能荷F降,细胞中氧自由基增加,保护酶活性下降,质膜透性剧增,导致细胞严重的厌氧伤害(Fan,1988:Robers,1992:Sachs,1986)。植物对涝害会作出一系列反应,最早的反应之一就是气孔的关闭,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在较长时间内淹水并不引起植株叶片水分亏缺,有时还会提高叶片的水势.但仍会很快引起气孔关闭,叶片气孔阻力增加。由于气孔关闭,导致受涝植物光合作用迅速下降.光合作用下降的后期又相继地与羧化酶受抑制、失绿、叶子衰老和脱落有关。同时碳水化台物的运输速率下降。此外,淹水还会使植物表现出矿质元素吸收的变化,激素含量和平衡的改变,晟后导致生氏的抑制,直至死亡(姜华武,1999;王文泉,2001:卓仁英,2001)。 2.涝害胁迫下植物代谢途径的改变 植物受涝时,由于根部区域缺氧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而为了维持正常的或至少是最低的生命活动,能量的供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厌氧条件F,细胞能量的供应主要依赖于 无氧发酵途径产生ATP。在受涝时.主要有三种活跃的发酵途径:乙醇发酵途径、乳酸发酵途 径平【1植物特有的丙氨酸发酵途径(由谷氨酸飘I丙酮酸通过丙氨酸氪基转移酶产生丙氩酸的过程,__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植物的涝害胁迫及其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幽1一1)。动物中只有乳酸发酵途径。乙醇和乳酸发酵途径广泛存在于兼性厌氧细菌和酵母中。 庚氧诱导的不键庚氯诱导的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杨晓慧1,2,蒋卫杰1*,魏珉2,余宏军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REVIEW ON PLANT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SALT STRESS YANG Xiao-hui1,2,JIANG Wei-jie1*,WEI Min2,YU Hong-jun1( 1.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Beijing100081,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Key words:Iron stress,Osmotic stress,Salt resistant mechanism,Plant 摘要:本文从植物形态发育、质膜透性、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分析了盐害条件下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耐盐机制:植物小分子物质的积累、离子摄入和区域化、基因表达和大分子蛋白质的合成等,并简要综述了植物抗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离子胁迫;渗透胁迫;耐盐机制;植物 中图分类号:S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06)

植物水涝胁迫研究进展

植物水涝胁迫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概述了植物水涝胁迫的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介绍了水涝胁迫对植物的主要危害,阐述了植物对耐涝的适应性机理,提出并讨论了在植物耐涝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涝胁迫适应性机理研究进展 按照Levitt的分类,水分胁迫包括干旱胁迫(水分亏缺)和水涝胁迫(洪涝)。水涝胁迫对植物产生的伤害称为涝害。涝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大灾害。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异常加剧,雨量分布极不均衡,局部地区水灾不断,土壤淹水现象更是极为常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防涝抗洪、水土保持等问题的研究。我国也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大约有2/3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涝害,危害极大。认识植物对水涝胁迫响应的机理,揭示其适应机制,从而合理地选择和定向培育耐涝性品种,减轻淹水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水涝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对水的需有一定限度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同样对植物不利,水分亏缺产生旱害,抑制植物生长;土壤水分过多产生涝害,植物生长不好,甚至烂根死苗[1]。涝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旱生植物在水涝情况下其形态、生理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部分维管植物在淹水环境中均表现出明显的伤害,甚至死亡。但涝害对植物的危害主要原因不在于水自身,而是由于水分过多所诱导的次生胁迫而造成的。 1.水涝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当植物处于水涝状态时,细胞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自由基的积累从而破坏膜的选择透性。晏斌等研究后认为,在涝渍胁迫下玉米体正常的活性氧代平衡破坏,首先是SOD活性受抑制,导致O2-增生。故认为叶片的涝渍伤害可能主要是过量O2-积累产生MDA,引起蛋白质、核酸分子发生交联反应和变性、破坏膜和生物大分子物质,加快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3

第5卷第3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5No.3 2004年6月JOURNAL OF BEIHUA UN IV ERSIT Y(Natural Science)J un.2004 文章编号:100924822(2004)0320257207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于海武1,李 莹2 (1.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摘要:综述了植物的耐盐机理和植物耐盐育种的研究情况,讨论了耐盐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重点对现有植物的耐盐性筛选和抗渗透胁迫基因工程中的诱导渗透调节剂合成做了论述. 关键词:耐盐性;耐盐机理;基因工程;渗透调节剂 中图分类号:S332.6 文献标识码:A  盐碱土是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在我国,从滨海到内陆,从低地到高原都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盐碱土壤[1],我国盐碱土的总面积约有3000多万hm2,其中已开垦的有600多万hm2,还有2000多万hm2盐荒地等待开垦利用[1].此外,全国约有600多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10%的次生盐渍化土壤.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源,对发展农业生产,尤其对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极为有利,是一类潜力很大的土壤资源.目前,人们主要通过2种方式来利用盐碱地:1是通过合理的排灌、淡水洗涤、施用化学改良药剂来改造土壤[2],为植物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2是选育和培育耐盐植物品种来适应盐渍环境并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此方法更加具有应用前景. 1 植物的耐盐机理 植物耐盐性差别很大.根据植物耐盐能力的不同,可将植物分成非盐生和盐生植物2类.赵可夫等又将盐生植物分为3类:真盐生植物、泌盐盐生植物和假盐生植物[1].目前大部分的耐盐性研究工作都是以真盐生植物为基础开展的,所以对它的耐盐机理也就研究得比较多.近年来,在筛选和培育耐盐细胞系、转移渗透调节剂合成基因、合理利用盐诱导基因等方面都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许多研究表明:植物要适应盐渍化的生境,必须具备克服盐离子毒害(离子胁迫)和抵抗低水势(渗透胁迫)的能力,否则就无法生存[3,4].马建华等认为:植物在高盐土壤中主要先受到水分胁迫,而后就是离子胁迫[5].所以在耐盐机理中人们对离子区隔化和渗透调节做了相对较多的研究. 1.1 离子区隔化 许多真盐生植物通过调节离子的吸收和区隔化来抵抗或减轻盐胁迫.在植物体内积累过多的盐离子就会给细胞内的酶类造成伤害,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研究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中积累的大部分无机离子被运输并贮藏在液泡中,使得植物因为渗透势降低而吸收水分,同时,避免了过量的无机离子对代谢造成的伤害,这就是离子的区隔化.在耐盐植物和非耐盐植物中都存在离子区隔化,这说明离子区隔化可能是植物所普遍具有的能力[6].盐的区隔化作用主要是依赖位于膜上的“泵”实现离子跨膜运输完成的[7,8].这种运输系统需要A TP酶,A TP水解产生能量将H+“泵”到液泡膜外,造成质子电化学梯度,驱动钠离子的跨膜运输,从而实现盐离子的区隔化.Na+积累于液泡维持了细胞质中较低的Na+/K+比例也是植物耐盐的特点之一[9]. 收稿日期:2003212204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G1999016005) 作者简介:于海武(1977-),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杨树抗逆性育种研究.

植物低温胁迫及其抗性生理

植物低温胁迫及其抗性生理 江福英1,2 ,李 延1 ,翁伯琦 2 (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2-02-02初稿;2002-05-29修改稿 作者简介:江福英(197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牧草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2000T 005)。 摘 要:综述低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等生理过程的影响,以及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及其机理。提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低温胁迫;抗寒性;抗寒蛋白;抗寒基因中图分类号:Q 945.78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physiology of chilling stress and chilling resistance of plants JI AN G Fu-y ing 1,2,L I Yan 1,W ENG Bo -qi 2 (1.Colleg e of Resour ces and E nv ir onment Sciences ,Fuj ian A gr icultur e and F or estry Univ ersity ,Fuz hou ,Fuj ian 350002,China ; 2.Fuj ian A cademy of A gr icultur al Sciences ,Fuz hou ,Fuj ian 350003,China )Abstract :T he physio lo gical chang es such as the activ e o xy gen metabolism,photo synthesis,r espiration a nd nit ro gen metabolism o f chilling st ress plants and the m ethods o f chilling resist ance w ere intr oduced ,so me pr oblems need t o be fur ther investig ated in the ar ea of pla nt chilling -resistance w ere put for w ard .Key words :Chilling str ess;Chilling r esist ant ;Chilling resistant pro tein;Chilling r esist ant gene 低温胁迫是植物栽培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灾害,它不仅会导致植物产量的降低,严重时还会造成植株的死亡[1]。研究低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植物抗寒机制及其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低温胁迫对植物伤害效应及机理 1.1 活性氧代谢 1.1.1 膜脂相变 细胞膜系统是低温冷害作用的首要部位,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2]。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增加膜脂中的不饱和类脂或脂肪酸含量能降低膜脂的相变温度,且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比例越大,植物的相变温度越低,抗寒性也越强[2~11]。植物对低温反应的一种重要表现就是增加不饱和度较高的脂肪酸,如增加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增加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在总磷脂中的比重 [9~11] 。王洪春等[4] 对206个 水稻品种种子干胚膜脂脂肪酸组成所做的分析表明,抗冷品种(粳稻)的膜总类脂脂肪酸组成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C 18∶2和较少的油酸C 18∶1,其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高于不抗冷品种(籼稻)。类似的报道在香蕉、柑桔、番茄等中也得到证实[6~8]。一般认为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膜上的脂,特别是膜磷脂的脂肪酸所决定。膜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能控制膜流动性,因而成为临界冷冻决定因素,高比例的磷脂合成可能有利于植物免受冻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3] ,磷脂酰甘油(PG)因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而成为决定膜脂相变一重要因素,PG 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变温度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具有相同脂肪酸链的不同磷脂的热致相变中,不同极性端的磷脂其相变温度的顺序为磷脂甘油(PG)>磷脂酰胆碱(PE)>磷脂酰乙醇胺(PC)[12]。1.1.2 膜脂过氧化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可能与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破坏有关[13]。植物体内的自由基与活性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许多生物功能分子有破坏作用。植物体内也同时存在一些清除自由基和活性 福建农业学报17(3):190~195,2002 Fuj ian J our nal of A gr icultur al S ciences 文章编号:1008-0384(2002)03-0190-06

植物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植物水分胁迫诱导蛋白研究进展 施俊凤1,孙常青2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最主要的逆境因子,研究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应答水分胁迫的蛋白。笔者综述了这些蛋白的特性和功能,以提高人们对于植物抗旱机理的认识。关键词 水分胁迫;功能蛋白;调节蛋白;植物中图分类号 S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2-05355-03P rogress in P roteins R esponding to W ater Stress in P lants SHI Jun 2feng et al (Institute of Farm Products S torage ,Shanxi Academ 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 aiyuan ,Shanxi 030031)Abstract Drought is an im portant stress factor ,which im pacts the grow th and developm ent of plants.At present ,a series of proteins responding to water -stress in plants have been reported.T he study summ arizes the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of these proteins for enhancing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to the m echanism of proteins inv olved in the tolerance to water stress in plants.K ey w ords W ater stress ;Functional protein ;Regulatory protein ;Plant 作者简介 施俊凤(1977-),女,山西代县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抗旱 分子研究。 收稿日期 2009202206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植物在遭受干旱胁迫时,会做出各种反应来避免或减轻缺水对其细胞的伤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抗旱相关基因不断被克隆,现已证明一些基因表达产物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调节蛋白和功能蛋白两大类。 1 调节蛋白 调节蛋白在逆境胁迫信号转导和功能基因表达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磷脂酶C 、磷脂酶D 、G 蛋白、钙调素和一些信号因子等。 1.1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对水分胁迫的响应非常迅速,一 般数分种即可达最高水平,转录因子C BF1、C BF2、C BF3、C BF4和DRE B1a 、DRE B1b 、DRE B1c 、DRE B2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 CRT/DRE 结合,引起一组含顺式作用元件CRT/DRE 的抗旱 功能基因表达。在拟南芥等多种植物中,DRE 顺式作用元件普遍存在于干旱胁迫应答基因的启动子中,对干旱胁迫诱导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转录因子A BF 和bZIP 可与顺式作用元件A BRE 特异结合,通过依赖A BA 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植物对冷害、干旱和高盐碱等环境胁迫的反应 [1] ;MY B 和MY C 可与MY BR 和 MY CR 特异结合,引起相应抗旱功能基因的表达;WRKY 调控 的目标基因启动子是具有W 框的顺式元件,在拟南芥中约有100个WRKY 成员,存在于根、叶、花序、脱落层、种子和维管组织中,参与植物胁迫反应的很多生理过程 [2] 。 1.2 蛋白激酶 目前已知的植物干旱应答有关的蛋白激酶 主要有受体蛋白激酶(RPK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 APK )、转录调控蛋白激酶(TRPK )等。RPK 与感受发育和 环境胁迫信号相关;M APK 与植物对干旱、高盐、低温等反应的信号传递有关;TRPK 主要参与细胞周期、染色体正常结构维持等的基因表达[3]。 M AP 激酶级联信号转导途径由M AP 激酶(M APK )与M AP 激酶激酶(M APKK )和M AP 激酶激酶激酶(M APKKK )组 成。植物细胞感受环境胁迫(如损伤、干旱、低温等)后,通过受体蛋白激酶、M APK 4、蛋白激酶C 和G 蛋白等上游激活子顺次激活M APKKK 、M APKK 和M APK 。M APK 被激活后进入细胞核,通过激活特定转录因子引起功能基因的表达或停留在胞质中激活其他酶类如蛋白激酶磷酸酶、脂酶等,最终引起植物细胞对内外刺激的生理生化反应。目前已经在植物中鉴定出多个由干旱胁迫所诱导的与M APK 信号通路有关的蛋白激酶,如A T MPK3、A T MEKK1和RSK 等。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M iz oguchi 等证明A T MEKK1参与拟南芥对干旱、高盐、低温和触伤胁迫信号传递的M APK 级联途径[4]。 最近,T aishi 等报道,在拟南芥中有一种蛋白激酶SRK 2C 可响应干旱胁迫诱导,将该基因敲除后的突变体srk2c 对干旱极敏感[5]。另外,用花椰菜病毒的35S 强启动子构建超表达SRK 2C 的转基因植株,其抗旱性也明显增强。 1.3 与第二信使生成有关的蛋白酶 P LC 是主要的磷酸二 酯酶,水解磷酸二酯键,根据水解的磷脂不同,可产生IP3、 DAG 、PA 等。IP3可提高细胞质溶质中的C a 2+浓度,诱导抗 性相关基因的表达[6]。DAG 和PA 可通过诱导活性氧(ROS )的产生,引起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抗旱性。 C a 2+是最受关注的第二信使,在保卫细胞中,干旱信号 导致C a 2+浓度增加,引起气孔关闭。C a 2+与其受体蛋白钙调素结合发生构象变化,通过C a 2+/C aM 依赖性蛋白激酶 (C DPK )起作用,使蛋白质的S er 或Thr 磷酸化,引起下游信号 传递,使抗旱相关基因表达。 2 功能蛋白 功能蛋白往往是整个水分胁迫调控通路的终 端产物,直接在植物的各种抗旱机制中起作用。当植物遭受水分胁迫时,其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能从各方面进行防御。K azuk o 等将植物水分胁迫功能蛋白分为渗透调节相关蛋白、膜蛋白、毒性降解酶、大分子保护因子和蛋白酶5大类[7]。 2.1 渗透调节相关蛋白 当植物遭受渗透胁迫时,会积累 大量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甘露醇、甜菜碱、可溶性糖和一些无机离子等。这些物质可使植物在胁迫条件下保持吸收水分或降低水分散失,维持一定的细胞膨压,保持细胞生长、气孔开放和光合作用等正常生理过程。现已发现很多渗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9,37(12):5355-5357,5385 责任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况玲玲

PSAG12-ipt基因转化植株研究进展

PSAG12-ipt基因转化植株研究进展 张根良1,2 王文泉2 (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 儋州571737;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海 口571101) 摘要: 叶片衰老是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 ipt ( isopentenyl transferas ) 基因转化植株, 可以催化调控内源细胞分裂素合成, 延缓转化株叶片衰老。SAG12 基因启动子能够控制ipt 基因在植株下部衰老叶片中表达。介绍了ipt 基因和SAG12 基因启动子的来源和应用, 以及PSAG12-ipt基因的产生和转化植株在国内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SAG12 ipt 细胞分裂素叶片衰老叶片衰老是一种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它表现在叶绿素、脂类、蛋白质和RNA 的减少, 有助于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它可以作为作物选择的一个重要指标来增加作物的遗传改良潜力。目前, 对于叶片衰老的机制已经在生理生化、分子水平得到一定的阐明, 获得了一些与衰老有关的基因。并且发现在衰老进程中, 植物激素, 包括生长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 细胞分裂素作为植物衰老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有研究通过转化ipt 基因增加植物内源的细胞分裂素, 可以延缓植物叶片的衰老, 增强植物对非生物逆境的抗性。ipt 基因来源于土壤农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的Ti 质粒, 编码一种异戊烯基转移酶, 催化和调控细胞分裂素的合成。Medford( 1989) 等[1]利用ipt 基因转化烟草和拟南芥, 用来源于玉米的hsp70 作为热诱导启动子,调控ipt 基因的表达, 受热激诱导后的转基因植物表现出叶片衰老的延迟, 细胞分裂素显著增加, 但没有诱导的转基因植物在细胞分裂素增加后, 出现了许多影响生长和发育的有害症状, 如侧芽的脱落, 茎杆和叶面积的减少, 根生长的停止等。Gan 和Amasino( 1995) [2]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策略来转化ipt基因, 利用细胞分裂素的自调控来减缓转基因烟草叶片的衰老, 而不改变其它的表型性状; 转化的ipt基因处于高度特异的-与衰老相关启动子SAG12 的控制之下, 融合的PSAG12-ipt 基因只在衰老的底部成熟叶片中表达。简要介绍了ipt基因编码特性和SAG12 启动子在ipt 表达中的作用, 以及表达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应用。 1 叶片抗衰老基因ipt 的产生和作用 植物激素在植株生长和发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裂的调控、延缓衰老和促进侧芽的生长; 这使研究学者试图通过改变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来控制这些过程。但是植物本身的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并没有分离得到,使得根癌农杆菌中的ipt 基因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984 年Akiyoshi 等从根癌农杆菌中将编码异戊烯基转移酶( ipt)的基因分离了出来, 并阐明了异戊烯基转移酶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步骤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 它促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解读

植物盐胁迫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进展 李艺华1罗丽2 (1、漳州华安县科技局华安 363800 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 350002 摘要:盐胁迫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本文综合了几年来植物盐胁迫研究的报道,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变化、植物自身生理系统的响应以及增强植物抗盐胁迫的方法进行综述和讨论。 关键词:植物抗盐胁迫生理 中图分类号:Q94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7—(200603—0046—04 盐胁迫是目前制约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逆境因素之一[1],既有渗透胁迫又有离子胁迫[2]。随着土壤盐渍化面积的扩展,许多非盐生植物因受盐胁迫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快速下降,已成为中国西北部和沿海地区迫切解决的难题。迄今,植物盐胁迫这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报道,多数侧重于某一植物或是植物某一生长阶段耐盐胁迫性与抗盐胁迫性的研究,缺少对植物抗盐胁迫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综合阐述。鉴于植物抗盐胁迫的研究面的广泛性和分散性,本文综合了几年来抗盐胁迫研究报道,对植物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做一个综合阐述,为阐明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机制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依据。 1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可分为三方面: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营养亏缺。离子毒害作用包括过量的有毒离子钠和氯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的增大,电解质的外渗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细胞代谢失调;渗透胁迫是由于根系环境中盐分浓度的提高、水势下降而引起的植物吸水困难;营养亏缺则是由于根系吸收过程中高浓度Na和Cl 离子存在,干扰了植物对营养元素K、Ca和N的吸收,造成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缺乏,影响植物生长发育[1]。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渗透作用,影响植物的同、异化功能[3],当盐

盐碱土现状及植物耐盐性研究的意义

1 盐碱土现状及植物耐盐性研究的意义 盐碱土是民间对盐土和碱土的统称。土壤含盐量在0.1%-0.2%以上,或者土壤胶体吸附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钠,碱化度在15%-20%以上,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这样的土属于盐碱土,盐碱土又称盐渍土。在亚洲、非洲和北美西部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按照形成原因,盐碱土包括原生盐渍化土地和次生盐渍土。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9.5亿公顷盐碱地[1-2]。由于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乱排,工业垃圾废料不规范的堆积,世界范围内乱砍滥伐普遍存在,原始森林和原始湿地破坏严重,全球气候日趋异常;在农业生产中,节水农业尚未普及,大水漫灌等浇灌方式依然流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增加片面增加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不合理的使用化肥,诸多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世界范围内的次生盐渍土地日益增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抑制[3-6]。中国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沿海的滨海地区也有分布。世界人口逐年增多,可供耕地则因人为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自然灾害频发而日渐减少,人均可耕地面积更是呈直线下降。然而,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大面积的盐碱地仍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对盐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日益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试图从农业、化学、生物等方向对盐碱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依据改良措施的不同,对于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改良盐土可以通过排水、洗盐等措施,或用种植绿肥、施有机肥或种水稻等农作物对其盐进行改良。这些方法对盐碱土的改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稳定,并且在实践应用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无形中极大增加了该项措施的成本[7]。这种方法治标却不能治本。通过引种盐土植物,培育新的耐盐品种,利用盐生植物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这种方式称为生物措施。生物措施可以将盐碱土中的盐分、离子富集在植物体中,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土上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的现状,选择适当的经济作物,既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绿化环境,获得生态效益。 由于盐渍化会降低作物的发芽率,普通作物在盐碱条件下难以生长存活,因此耐盐碱作物的引进及品种的培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8]。种植植物可以增加盐碱地的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盐分;另外利用某些植物

干旱胁迫及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干旱胁迫及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姓名: 库热·巴吐尔 学院: 林学与园艺学院 专业: 园艺(特色经济林) 班级: 041班 学号: 043231142 指导教师: 海利力·库尔班职称: 教授 2008年12月19日

干旱胁迫及植物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干旱(水分亏缺)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植物生长季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本文从植物干旱的种类,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抗旱机理,植物水分胁迫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植物抗旱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干旱和高温在生理水平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干旱胁迫;植物抗旱性,干旱机制 干早(Drought)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和产量的重要因子[1-4],是气象与环境质量的指标,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长期无雨或少雨,气温高,湿度小,土壤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使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枯死,造成减产或无收的一种自然现象,一般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早[5-6]。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5%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一个干旱和半干旱面积很大的国家,干旱半干旱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2.5%,其中干旱地区占30.8%,半干旱地区占21.7%[7]。植物的抗旱性是指植物在大气或土壤干旱条件下生存和形成产量的能力,抗旱性鉴定就是按植物抗旱能力大小进行鉴定,评价的过程[8-10]。前人对于植物抗旱性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林业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现有研究结果多数是针对植物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某些生理或生化指标,而这些研究指标只在某一时间范围内起有限的作用,用这些具有时间限制的少数几个指标来阐明植物抗旱的途径,方式和机理,或进行耐旱性评价都难以反映植物的真实情况,甚至会使某些最关键的问题被忽略。因此,本文对植物干旱胁迫及抗旱性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干旱胁迫 干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中国水的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水的安全供给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的干旱缺水问题目前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关注,中国的水危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既成事实。干旱缺水将成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1.1 干旱胁迫的类型及特点 干旱形成有两种主要原因,并形成两类干旱。一是土壤干旱。由于连年干旱,雨量过少,每年降雨量约在200~300mm,地下水位又较低,土壤中水分根本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如无灌溉,作物将受干旱之害。二是大气干旱。植物的水分亏缺是由于蒸腾失水超过吸水而产生的,即使在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晴天的中午也常常产生干旱。气温高,强烈的太阳辐射显著促进蒸腾;由于土壤干燥,地温低,根的机能低下,使吸水受到抑制。都能使植物产生水分亏缺,特别是二者同时产

水分胁迫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水分胁迫 英文名称:water stress 定义1:因土壤水分不足或外液的渗透压高,植物可利用水分缺乏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的现象。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因土壤水分不足而明显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1水分胁迫 water stress 水分胁迫(water stress)植物水分散失超过水分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膨压降低.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 植物除因土壤中缺水引起水分胁迫外,干旱、淹水、冰冻、高温或盐演条件等不良环境作用于植物体时,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不同植物及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影响不一。在淹水条件下,有氧呼吸受抑制,影响水分吸收,也会导致细胞缺水失去膨压,冰冻引起细胞间隙结冰,特别是在严重冰冻后遇晴天,细胞间隙的冰晶体融化后又因燕腾大量失水,易引起水分失去平衡而姜蔫。高温及盐演条件下亦易引起植物水分代谢失去平衡,发生水分胁迫。干旱缺水引起的水分胁迫是最常见的,也是对植物产量影响最大的。水分胁迫对植物祝谢的影响在植物水分亏缺时,反应最快的是细胞伸长生长受抑制,因为细胞膨压降低就使细胞伸长生长受阻,因而叶片较小,光合面积减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高,水势明显降低,且细胞内脱落酸(ABA)含量增高,使净光合率亦随之下降,另一方面,水分亏缺时细胞合成过程减弱而水解过程加强,淀粉水解为糖,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水解产物又在呼吸中消耗;水分亏缺初期由于细胞内淀粉、蛋白质等水解产物增亥,吸呼底物增加,促进了呼吸,时间稍长,呼吸底物减少,呼吸速度即降低,且因氧化碑酸化解联,形成无效呼吸,导致正常代谢进程紊乱,代谢失调。水分胁迫对植物的严重影:由于水分胁迫引起植物脱水,导致细胞膜结构破坏。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细胞膜结构的存在,植物细胞内有一定的区域化(compartmentation),不同的代谢过程在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2):302~305 Journa l of Shandong Agricu lt ura lUn i versity(Natura l Sc i ence) 文#献#综#述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及其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杨晓慧1,2,蒋卫杰1*,魏珉2,余宏军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REV IE W ON PLANT RESPONSE AND RE SISTANCE M ECHAN IS M TO S ALT STRESS YANG X i a o-hu i1,2,JI A NG We i-jie1*,WE IM i n2,Y U H ong-jun1 (1.I n stitute ofV egetab l es and Flo wers,Ch inese A cade m y ofAgricu l tural Sci ence,Beijing100081,Ch i na; 2.Coll ege ofH orti cu lt u re Science and Engi n eeri ng,Shandong Agricu l tureU n i versit y,Ta i an271018,Ch i na) K ey words:Iron stress,Os motic stress,Salt resistantm echan i s m,Plant 摘要:本文从植物形态发育、质膜透性、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分析了盐害条件下离子胁迫和渗透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耐盐机制:植物小分子物质的积累、离子摄入和区域化、基因表达和大分子蛋白质的合成等,并简要综述了植物抗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离子胁迫;渗透胁迫;耐盐机制;植物 中图分类号:S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06)02-0302-04 1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 1.1盐胁迫对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 盐胁迫对植物个体形态发育的整体表现为抑制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加速发育过程,缩短营养生长和开花期。P laut等(1985)研究发现,90mmol/L NaC l胁迫抑制甜菜块根的干物质积累,但低浓度NaC l可增加叶面积。Nunes(1984)认为这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加而不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盐分对佛手瓜的生长及腋芽的萌动均有抑制作用,幼苗的生长速度与中期细胞指数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说明盐分影响植物生长的途径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完成的[2]。在NaC l胁迫(0.1%、0. 2%、0.3%、0.4%)条件下,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加大[3]。戴伟民等[4]研究发现,随盐浓度的增加,番茄幼苗的下胚轴粗度、侧根数逐渐减少,根干重逐渐降低。根据牟永花的研究,50、100mm ol/L NaC l使番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根冠比无影响[5]。用25、50mmol/L NaC l处理黄瓜幼苗,发现植株株高、鲜重和干重均降低[6]。杨秀玲等[7]也发现,随着N aC l浓度(75、100、125、150mm ol/L)的增高,黄瓜幼苗地上和地下部鲜重以及根冠比(R/T)也均表现为下降。 1.2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1.2.1水分平衡与质膜透性Levltt在1980年即指出,不同环境胁迫作用于植物时都会发生水胁迫。在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脱水,膜系统破坏,位于膜上的酶功能紊乱,各种代谢无序进行,导致质膜透性的改变。而且,高浓度NaC l可置换细胞膜结合的Ca2+,使膜结合Na+增加,膜结构和功能破坏,细胞内的K+、磷和有机溶质外渗。 1.2.2光合作用盐胁迫下,植物组织因缺水而引起气孔关闭,叶绿体受损,光合相关酶失活或变性,光合速率下降,同化产物合成减少。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而类囊体膜是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结构基础,植物进行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都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盐胁迫下,过量盐离子积累使类囊体膜糖脂含量显著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光合特性。叶绿素是类囊体膜上色素蛋白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必将影响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功能,使垛叠状态的类囊体膜比例减小,叶绿体中基粒数量和质量下降,光合强度降低[8]。 R ub 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和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是光合作用的两种重要酶。盐胁迫下,收稿日期:2005-06-25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4AA247030,2004AA24701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1B01);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 作者简介:杨晓慧(1980-),女,硕士研究生,从事设施园艺与无土栽培. *通讯作者:Aut hor f or correspo ndence.E-m a i:l ji ang w@j m 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8e990341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