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6年特岗教师教育学教程

黑龙江2016年特岗教师教育学教程
黑龙江2016年特岗教师教育学教程

2016年特岗教师复习资料精华汇总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学校教育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 、_社会教育_ 和 _学校教育_。

5、《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_学校_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钦定学堂章程_》和1904年的《_奏定学堂章程_》。

7、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壬寅学制_。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癸卯学制_。8、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 _"礼""乐""射""御""书""数" _。

9、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六艺_。

10、《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四书_。

11、先秦时期,以_墨翟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_显学_。

1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_苏格拉底_。

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理想国》_中。

1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_《政治学》_中。

15、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亚里士多德_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6、教育学是一门以_教育现象_为研究对象,探索_教育规律_的科学。

17、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大教学论》 _。

1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夸美纽斯_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19、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卢梭_,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20、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洛克_。

2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洛克_。

2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赫尔巴特_,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23、_赫尔巴特_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2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儿童中心主义_。

2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儿童中心主义_。

2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是_凯洛夫_。

27、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_赞可夫_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8、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_课程结构理论_,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育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9、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法律形式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免费学校教育。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5、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7、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8、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个体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6、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成熟。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外部条件,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6、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1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18、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22、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24、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5、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6、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27、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2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2、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3、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4、.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6、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的主导作用。7、从法制角度讲,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8、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10、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11、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1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3、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5、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1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17、教师职业是教书育。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18、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9、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20、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1、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22、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23、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4、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27、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

互促进的关系。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 "如何教" 。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3、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课程任务来划分的。

7、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9、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10、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课时等。13、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1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16、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构成的。

17、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8、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0、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1、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22、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3、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4、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

25、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6、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

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7、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10、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1、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1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14、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8、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2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21、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22、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23、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2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5、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1、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基本组成部分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

7、辅导是_帮助和指导_学生学习的活动。8、试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9、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_陈述式试题两种。10、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空题。11、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三种。

12、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13、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14、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自评_的能力。

15、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_ 。

1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1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京师同文馆_ 。18、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根组教学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19、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道尔顿制_。

20、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2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 _分支平行_ 、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22、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 _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

23、形式型策略就是以_教学组织形式_为中心的策略。

2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技术_为中心的策略。

25、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_社会德育_等形式。

3、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4、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

5、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心理健康教育_ 。

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 _生活辅导_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7、德育过程是_个体社会化_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 _德育内容_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学生已有品德水平_之间的矛盾。1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1、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12、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13、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14、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1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16、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1、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5、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6、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7、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

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 "集体中心" 的领导方式。121、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122、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赫尔巴特。

12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间接性。12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白板说12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126、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12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128、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12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13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渐进原则。13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132、《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13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谈话法。13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教学)。

1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136、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137、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13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等方面。139、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140、实质教育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14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14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143、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教学原则)。14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14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146、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

147、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148、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区分度。14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夸美纽斯。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1862年15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5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班级授课。

15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15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15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5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5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57、备课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15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159、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单一课、综合课)两类。16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161、综合课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部分组成。162、考试的方式有(口试和笔试)两种。163、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164、学业成绩的评定可以彩(记分和评语)两种形式。16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166、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167、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16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高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169、外部分组包括(能力分组和兴趣分组)两种。170、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17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172、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173、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17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17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17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7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17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18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试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

1) 教育的终身化。终生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 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脱除文盲运动。3)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a. 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c.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2、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

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

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改进与更新。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

4.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

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试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2.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促进了教育数量的发展。

3.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制造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 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教育作为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在于

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使他们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

科学成果。

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科学的体制化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最初很多科研机构是建在大学里的。

3)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

4)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

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 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 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才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记忆和再现为基本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因此,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也不可能得到重视。

现代社会,知识创造、更新速度的急剧加快,改变着以知识的学习、积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 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 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 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 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 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2、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1、试述课的一般结构。

1. 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

中,直到课的结束。

2. 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

3. 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4. 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作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5. 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

的能力。

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1. 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 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 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 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 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 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1、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 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2、举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 原则的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 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第三,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3. 举例说明(略) 1、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为什么说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尽管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从历史上看,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有两种情况:

(1)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2)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甚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4、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1)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1)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程,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3) 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6、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1)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2)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预定教育目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

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7、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 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8、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1)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 同伴群体的影响;(3) 师生的交互作用;(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 社区的影响。

9、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

(1)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 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 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 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夸大的。

4、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5、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1)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2)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3)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4)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7、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

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2)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5、怎样理解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6、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8、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有哪些?

(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9、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10、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

(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11、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有哪些要求?

(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

12、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

13、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能力,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但创新能力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1、课程的分类是如何划分的?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2、简述基础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

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2)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3)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4)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简述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内容。

(1)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2)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3)也可以不提供目标和结论,由学生自己确立目标、得出结论。(4)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4、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3)预测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

6、教学目标有哪些特征?

(1)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2)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3)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什么是课程设计,其意义如何?

(1)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2)课程设计的意义:第一,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第二,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 D )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

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 A )

21、"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A )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

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D )

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

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

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专项训练(四)

最全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单选题专项训练(四) 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1.(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答案】C。解析: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2.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答案】A。解析: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就动机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50%的任务。这类人会选择做企业家和风险较大的工作,他们通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3.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教育

最全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答案】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将表现好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对学生是一种奖励。 4.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解析:道德认知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5.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答案】D。解析: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的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称之为感觉补偿。 6.在政府的资助下上了大学的小新决定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属于( ) A.外部学习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C.附属内驱力 D.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答案】D。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小新由于受到政府帮助而产生努力奋斗将来报效祖国的想法,与他的志向有关,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7.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是由( )提出来的。 A.皮亚杰

201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不完整)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小强父母离婚,抚养权判给妈妈,妈妈再婚,小强的义务教育谁负责() A爸爸,妈妈 B妈妈和继父C妈妈和爸爸 2 什么情况教师需要联系家长( ) A学生表现好就不需要和家长沟通 B 对学生进行处分时需要和家长联系 C 家长送礼可以接受 D 尽量不要去家庭困难的学生家里家访 4 学生不小心在学校做卫生受伤谁负责 5 讲课时用喜鹊做教具是什么教学方法 6 雷锋的故事是什么教育方法 7 学历高工资高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性、 经济性,教育性 8 新课改中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9 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头脑中出现画面是什么现象 想象,思维,回忆 10 心理断乳期是什么学段(初中,高中,小学) 12 2010-2020 十一五规划随父母进城务工孩子在哪上学是民办还是国办为主

A 生源地以国办为主 B 生源地以民办为主 C 输入地国办为主 D 输入地民办为主 13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教育的什么原则:国家性,方向性,教育性, 14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制是哪个文件 a 奏定章程还是什么, b 任戌 C 癸卯学制 15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注意的:分配,广度, 二判断( 10 题每题 2 分断题书写正确错误并说明理由,共 20 分) 16 逆向迁移等同负迁移 17 高原反应是正常现象,教师不用大惊小怪 18 非智力因素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 19 班级非正式群体都是消极作用 20 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开除学生 21 教育方针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学校教育要先发展德育,然后智育,然后体育 22 教师证的只能在所考省份使用 23 教育可以发展智育,也可以发展德育和体育 三简答题( 3 题 8 分一个,共 24 分三个序号不一定) 26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27 上好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28 教师编制测验的基本要求

河北省2018年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学习资料

河北省2018年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五)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2016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五)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一、理论要点: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 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㈠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㈡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2、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知—发现说) 1、布鲁纳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理解)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3、教师应如何做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分类: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即指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而非任意的联想或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和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①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②主观条件:a、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1)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从而清晰的区别新旧概念,并在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3)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关于“先行组织者”技术 ①定义: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②目的: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科技文阅读练习题

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科技文阅 读练习题 2014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https://www.360docs.net/doc/8f11835189.html,/zg/2014zgks/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然后回答问题。 动物眼中的色彩 在正常人的眼中,能看到红的花,绿的树,蓝的天,白的云……人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那么,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眼中的色彩又是什么样的呢?科学家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我们常见的马、牛、羊、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观看斗牛表演时,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会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而实际上是因为斗篷在公牛面前不断地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的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狗也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天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 值得一提的是斑马,虽然它也是地地道道的色盲,但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纹可以引起注意,因此在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斑马就会迅速逃走。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借机安全逃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 鸟类的情况便好多了。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认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空飞行,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高空中飞行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多数水生动物都有辨色能力。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待其习惯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有色的感觉。 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却比哺乳动物高明。

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相信对于备考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多做模拟试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熟悉考试重点,查缺补漏。希望大家多关注优路教育,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奉上海量模拟试题以及真题! 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C 2、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答案:D 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C 解析: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而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的核心和灵魂。 4、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方法为( ) A.讲解法 B.讲读法 C.讲述法 D.讲演法 答案:C 解析:题中所提的方法为讲述法。 5、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教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6、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7、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答案:B

【真题】2019年黑龙江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 6H 6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苯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苯完全燃烧产物有CO 2和H 2 O 2.用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里,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前后固体物质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5:79,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8g B.16g C.32g D.4g 3.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是() 待鉴别溶液试剂(均为溶液) A HNO 3和KNO 3 酚酞 B HCl和NaCl AgNO 3 C AgNO 3和Na 2 SO 4 BaCl 2 D Ca(OH) 2和NaOH Na 2 CO 3 A.A B.B C.C D.D 4.如图为Na 2SO 4 的溶解度曲线,已知硫酸钠晶体(Na 2 SO 4 ·10H 2 O)在温度为T 3 K时开始分解 为无水硫酸钠。现有142g温度为T 2K的饱和硫酸钠溶液,当温度降为T 1 K或升为T 4 K(T 4 >T 3 )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则温度为T 4K时Na 2 SO 4 的溶解度为()。

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11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1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性情之间的矛盾 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 B.20~40 C.60~70 D.70~80 3.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7.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9.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 A.让司法机关代劳 B.让居委会、村委会直接负责 C.让政府部门开展 D.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的教师 10.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来_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哪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2.中国教师的资格条件须包括以下哪些要件?()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E.体格达标 3.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的策略有()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E.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4.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哪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5.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D.保护未成年人权利 E.禁止未成年人休学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 2.在认知方式上,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

2018特岗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8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历史真题及答案 (选择题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括号内。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1.中国古代讲究“同性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华海专家解析: 鲁国是姬姓封国(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2.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A.授予爵位 B.免除徭役 C.授予田宅 D.免除赋税 答案:B 华海专家解析:略 3.有史料记载,隋时大建粮仓,“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

穿三百窖”。粟帛储藏之多,前所未有。这说明隋朝() A.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隋朝农业生产的发展 B.政府各级官员清正廉洁 C.隋文帝注重节约,积累财富 D.社会经济曾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D 华海专家解析:略 4.《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背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此记载反映出() A.唐朝时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四川成为唐朝重要的粮食产地 C.唐朝时长安地区经济遭水灾旱灾 D.唐朝时长安地区经济日益萧条 答案:A 华海专家解析:略 5.“史诗同源”,共同描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画卷。下列能够再现西部地区历史情境的诗句是() A.西出阳关无故人 B.烟花三月下扬州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A 华海专家解析: 烟花三月下扬州描绘的是江南 姑苏城外寒山寺地点在苏州 百万雄师过大江长江 6.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2016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数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试卷中学数学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若不等式x2-x≤0的解集为M,函数f(x)=ln(1-|x|)的定义域为N,则M∩N为()。 A. [0,1) B. (0,1) C. [0,1] D. (-1,0] 2.将函数y=2x+1的图像按向量a平移得到函数y=2x+1的图像,则a等于()。 A. (-1,-1) B.(1,-1) C.(1,1) D.(-1,1) 3.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A1在底面ABC内的射影为△ABC的中心,则AB1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13 B. 23 C. 33 D. 23 4.若不等式组x≥0, x+3y≥4, 3x+y≤4,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y=kx+43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的值是()。 A. 73 B. 37 C. 43 D. 34 5.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32,该数列从第15项开始小于1,则此数列的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 A. -3113≤d<-3114 B. -3113<d<-3114 C. d<3114 D. d≥-3113 6.∫π2-π2(1+cosx)dx等于()。 A. π B. 2 C. π-2 D. π+2 7.在相距4k米的A、B两地,听到炮弹爆炸声的时间相差2秒,若声速每秒k米,则爆炸地点P 必在()。 A. 以A、B为焦点,短轴长为3k米的椭圆上 B. 以AB为直径的圆上 C. 以A、B为焦点, 实轴长为2k米的双曲线上 D. 以A、B为顶点, 虚轴长为3k米的双曲线上 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A. 榜样法 B. 锻炼法 C. 说服法 D. 陶冶法 9.一次绝对值不等式|x|>a(a>0)的解集为x>a或x<a,|x|<a(a>0)的解集为-a<x <a。为方便记忆可记为"大鱼取两边,小鱼取中间",这种记忆的方法是()。 A. 歌诀记忆法 B. 联想记忆法 C. 谐音记忆法 D. 位置记忆法 10.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 常规管理 B. 平行管理 C. 民主管理 D. 目标管理 11. 假定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判断学生掌握这个概念的行为标准是()。 A. 学生能说明三角形高的本质特征 B. 学生能陈述三角形高的定义 C. 给出任意三角形(如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图形或实物,学生能正确画出它们的高(或找出它们的高) D. 懂得三角形的高是与底边相垂直的 12.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 指导自我教育法 B. 陶冶教育法 C. 实际锻炼法 D. 榜样示范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3. 已知函数f(x)=(sinx-cosx)sinx,x∈R,则f(x)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 14. 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为l,离心率e=55。过顶点A(0,b)作AM⊥l,垂足为M,则直线FM的斜率等于_____。

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特岗教师教师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 A.农村义务教育 B.城乡义务教育 C.学前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是A,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本题选A。 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答案是D,本题考查的是《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相关内容。《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第十三条规定,“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般炼不少于1小时。睡眠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不少于8小时”。因此本题选D。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是B,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这体现了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本题选B。 4.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法 答案是C,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完善的一种方法。因此本题选C。 5.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这些做法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通识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答案是D,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素养。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因此本题选D。 6.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贯彻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018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8年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只有增强四种意识,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A. 规矩意识 B. 服务意识 C. 忧患意识 D. 看齐意识 2.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 )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A. 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B. 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实践能力 C. 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 D. 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3.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 )年,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 A. 2017 B. 2020 C. 2025 D. 2030 4. 陶行知先生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要求教师要( )。 A. 爱国守法 B. 爱岗敬业 C. 关爱学生 D. 终身学习 5. 标志着我国教育法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形成的是:( ) A.《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B.《高等教育法》的出台

C.《职业教育法》的出台 D.《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 6.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斯宾塞 B. 孟禄 C. 利托尔诺 D. 布卢姆 7.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 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 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 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 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8.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 学科课程论 B. 活动课程论 C. 实质教育论 D. 现代课程论 9. 校本研修以学校为主阵地,以( )为研修主体,以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为核心。 A. 教育专家 B. 课程编制者 C. 教育行政管理者 D. 教师 10. 下列关于经验主义课程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验主义课程论以赫尔巴特为重要代表人物 B. 经验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 C. 经验主义课程论强调围绕现实生活组织课程 D. 经验主义课程论倡导儿童是课程的中心 11. 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彰显了( )学习观在学校教学中的落实。 A. 建构主义 B. 行为主义 C. 认知主义 D. 要素主义

云南省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一)

(一)信息技术基础 1.了解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是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例如:新闻报道、市场行情、天气预报、科技成果、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等。 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实效性、真伪性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五个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即: 1、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2、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3、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4、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5、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20年中期到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因特网等汇成了现代技术发展的核心与主流,他们的本质都是人类信息器官的延伸,都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可分为: 1、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功能相当于人脑的思维功能, 是信息技术群的核心。从公元前中国人发明的算盘,到17 世纪初欧洲人发明的计算尺,在漫长的岁月里,信息处理主要是靠人脑的筹算并辅之以简单的计算工具。这种人工信息处理方式虽然十分简便,但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现代信息表述技术 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后,随之出现了与之相应的信息表述技术。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加工工具, 其指令与被处理的数据都是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计算机只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能识别二进制数,因此处理的所有数、字母、符号等均要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3、现代信息传输技术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说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是社会的“大脑”,那么通信技术就是现代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这里提到的通信技术应当广义地理解为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现代信息存贮技术

2018年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A. 正确 B. 错误 2018 年黑龙江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1. 遗传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A. 正确 B.错误 2. “长善教失”、“预时孙摩”等教学思想是在《中庸》 A. 正确 B. 错误 3. 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A. 正确 B. 错误 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具有“先慢后快”的趋势。 () A. 正确 B. 错误 5. 专业自身的成熟度是教师专业得到社会认可、提高职业声望的基础,主要由专业知识成熟度、专业 制度成熟度、专业精神水平三个方面组成。( ) A. 正确 B. 错误 6. 教师职业道德是以法律形式强制要求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 A. 正确 B. 错误 第一部分 判断题 中提出来的。(

8. 德育理论是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 ) A. 正确 B. 错误 7. 教师违规收取学生的礼品礼金不但有违师德,而且涉嫌犯罪,终身不得从教。( A.正确 B.错误 9. 目前招收的中学教师都已学历合格,专业知识达标,只需培养心理素养。( A. 正确 B. 错误 10. 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容易被社会公众和媒体误用,造成不良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11. 教师师德考核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A. 正确 B. 错误 12. 师德培养不必了解国外的德育理论和做法。 A. 正确 B. 错误 13. 由于教师劳动个体性特点,教师品德培养是个体行为。 A. 正确 B. 错误 14.2013 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A. 正确 B. 错误 15.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间“教一学”关系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014年黑龙江特岗教师面试指导之五大注意事项

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s://www.360docs.net/doc/8f11835189.html,/?wt.mc_id=bk11431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https://www.360docs.net/doc/8f11835189.html,/hljoffcn 1、提前熟悉面试场地 考生在面试前一天要到面试地点熟悉一下路线,计算从居住处到面试地点的时间,面试当天要在规定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 2、面试的着装 参加面试的时候应该根据季节选择大方得体的服装,切忌穿过短或者暴露的服装,也不宜过于休闲。女生最好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的套装、裙装、男生可以穿衬衫长裤,一般不用打领带。发型要清爽,切忌夸张的发型或者染成过于鲜艳的颜色。女生最好化一下淡妆,但是不要佩戴过于明显的首饰,如长耳环、夸张的项链、手链、脚链等。 3、准备的要点 抽题目以后有大概30分钟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考生要迅速熟悉一下讲课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写出讲课提纲和板书设计。最好预留大约10分钟在心中试讲一下。虽然只有大约10分钟讲课时间,但是“引入新课、讲解知识、小结”这几个教学基本环节不能缺少。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引入新课”这个环节的设计很重要,新颖的引入会让评委精神振奋,分数自然就提高了。中公资深讲师建议考生最好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新课。 4、面试应该如何表现自己 首先要有礼貌,进入面试室先鞠躬向评委问好,然后用清晰的声音介绍自己的序号和讲课题目。面试者一定要表现得很自信,开始讲课的时候就要让自己进入课堂的情境,虽然下面没有学生,也要想象自己在和学生们交流,让自己的情绪饱满,声音富有激情,教态亲切自然,语速恰当,语言生动流利,如果能幽默一些就更好了。讲课中要做到思路清晰,过程完整,知识交代准确,能举出恰当的事例说明问题。板书要做到设计新颖,字迹工整漂亮。一般的师范生都经过训练,表达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板书却能看出很大的差别。有的考生讲得很好,但是板书却很差,这就不能不让人感觉到遗憾了,即使你不能把粉笔字写得很漂亮,但是也要尽可能做到工整大方,切忌出现错别字!另外考生还要注意避免出现口头禅和一些习惯的和上课无关的小动作,比如边讲课边用手摆弄粉笔等,这些小节之处都会影响你面试的分数。还有个很关键的是注意控制讲课时间,不要超过规定的时间。你要设想一下评委一天面试几十个考生,坐在那里听同样的内容,是很枯燥的,谁不希望快点结束啊,所以如果你超时了,会令人感觉很反感的。 5、答辩的要点 讲课完毕以后要回答评委的一个相关于本节课知识的问题。我发现很多考生由于精神过于紧张,甚至没有听清楚问题,回答得自然不能贴切!所以一定要听清楚问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语速不要太快,要有条理,完整准确。

2016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6年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2.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到2021年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富强社会 C.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D.全面建成文明社会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促进公平 D.提高质量 4.《中华人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6.渗透在学校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观念环境中的课程是()。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7.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8.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9.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 C.平等 D.长善救失 10.“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1.“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锻炼法 B.冶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学校教育 B.遗传因素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3.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管理 D.目标管理 1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教育应该()。 A.理论联系实际 B.主动施教 C.循序渐进D.个性化 15.衡量一个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自觉地关注教材 B.自觉地关注学生 C.自觉地关注生存 D.自觉地关注情境

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答案) 山香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 【命题立意】考查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C【解析】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错因分析】识记不清。 3.D【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审题有误。 4.D【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错因分析】本题稍有难度,错选多因审题不清。 5.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陶冶教育法的典型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陶冶教育法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不清。

6.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 7.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混淆。 8.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小勇忍不住去拿别人的东西,体现了其自制力薄弱,所以应该从道德意志入手进行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审题有误。 9.B【解析】合作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好处在于能促进集体的学习成功,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利于学习中的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习得团体规范,发展形成社会交往技能;有助于学生个体减少失败体验,改善他们的自尊和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积极性。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课堂管理类型的掌握。★★ 【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 10.B【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的基本途径。★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不清。 11.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