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胡bc,湖师大出版社2017)

《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

(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

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三、认识高等教育学

1、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1)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2)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个问题。

2、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3、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984年7月,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

四、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最普遍方法):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

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1)对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方法

(2)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

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1)多学科研究法

(2)文献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反思批判法

(5)体悟总结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一、教育与高等教育

1、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2、从人性视角认识教育的本质

(1)人本心理学者与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性的规定

A、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

a、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潜能

b、人的本性中蕴涵着人的内在价值

c、人性是朝着越来越完美的趋向发展

B、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

a、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

3、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

(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

(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

(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

(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人既是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又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4、高等教育的概念与本质特征

(1)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

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从高等教的性质来看,是一种专业教育。

定义: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的社会活动。(2)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A、属于上层建筑

B、属于生产力

C、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

D、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生产力

E、高等教育的三大特征: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殊性。

二、高等教育的地位

1、高等教育的价值:两个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1)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A、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个人价值。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B、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反映了高等教育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a、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

b、社会选择:即社会依据一定的规则,给个体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并由此影响个体的发展进度、程度与社会地位。高等教育社会选择的两个环节:入学前的选择和入学后的选择。前者基本性质是选优,后者基本性质是汰劣。选优+汰劣=社会选择价值

c、社会流动:一个人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级向另一种地位或阶级的运动,包括上向、下向和水平运动。

B、个人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

a、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b、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师生关系变为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师生都是为科学和学术而在大学存在。

c、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2、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是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三、高等教育内外基本关系

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A、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

B、社会制度与高等教育

C、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

D、人口、宗教、民族以及地理、资源、生态环境等。

(2)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A、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B、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

C、为文化发展服务

2、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1)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B、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和条件

C、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高等教育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

B、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适应指向

C、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1、教育方针与我国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2)教育方针特征:阶级性、历史性。

(3)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A、区别:

a、概念上不同:教育目标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色彩浓。

b、层次上不同:教育方针作为总政策,属于最高层次;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部分。

c、稳定性的差异:教育方针政治性,因而不用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教育目的相对于教育方针要稳定一些,不会轻易更改。

B、联系:

a、教育目的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

b、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

2、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况

A、教育目的的概念:就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B、教育目的的作用:

a、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

b、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c、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C、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a、客观尺度——社会需求

b、内在准则——个体需求

c、根本依据——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

(2)高等教育的目的

A、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a、自由教育目的: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的重视捍卫者是英国的红衣主教——英国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纽曼。

b、职业教育目的: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的教育目的。

c、普通教育目的: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质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d、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人文教育教人做人,科学教育教人做事。

B、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a、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b、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c、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说与素质教育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

(2)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

(3)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生产力、社会制度、教育)

2、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1)素质教育的内涵: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构成

A、面向全体学生

B、全称培养学生

C、全方位发展学生

三、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

(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

(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

(3)不分专业模式

(4)产学研结合模式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

(1)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

(2)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

(3)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

(4)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

(5)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4、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类别

(1)规定性目标和开放性目标

(2)单向度目标和综合性目标

(3)个体发展目标与群体发展目标

(4)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

(5)实有目标和预期目标

5、多元取向——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1)通才化取向

(2)专业化取向

(3)职业化取向

(4)基础化取向

(5)复合型取向

(6)素质化取向

(7)个性化取向

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一、高等教育结构及与其相关概念

1、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

(1)概念: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可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

(2)微观教育结构:学科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人员知识结构。(3)宏观教育结构:

A、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又称水平结构

B、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C、形式结构: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D、能级结构: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E、地区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

2、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联: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1)高等教育要实现新的功能,就必然要求结构发生改变

(2)结构与功能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来实现。

3、高等教育功能的观点

(1)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2)基本功能的三个明显特点:稳定性、潜在性、表现形式多样性

二、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

1、当代国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

(1)国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A、美国:副学士级(2年)—学士级(4<*<6)—研究生教育(硕士和博士)

B、日本和印度:短期大学、大学专科和高等专门学校——大学本科——大学进修科和研究生院。

C、法国:短期高等职业教育(2年)——大学第一、第二阶段和大学校教育(4年)——博士学位

D、俄罗斯:中等专业教育——本科(4-6年)——研究生

E、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

(2)国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3)国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A、私立主导型:日本、印度、巴西、韩国、菲律宾

B、公立主导型:美国、法国、瑞典、英国、德国

C、双轨型:比利时、荷兰、香港

(4)国外高等教育能级结构

A、美国: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四年制的文理学院与法、医专门学院;一般型的综合大学;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

B、英国:古典名牌大学;现代大学

C、德国:综合大学和科技大学

D、日本:学部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

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1)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A、层次结构: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高等教育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

B、科类和专业结构:文学等在校生比例上升;经济学本科生增多,工科类专科生增多。

C、形式结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D、地区:大学城

(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A、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B、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C、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

D、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学校职能

1、发展演变

(1)培养人才——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

(2)发展科学——19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新职能

(3)直接服务社会——19世纪末现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1862年林肯《莫里尔法案》: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诸如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

2、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

(1)培养人才

(2)发展科学

(3)服务社会

(4)职能的新发展: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

3、对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

(1)高校职能并非一成不变

(2)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存在的职能

(3)三大职能具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1、人的主体性之含义: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型。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实践主体性

2、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

(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转变期

(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1、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科学基础(哲学功底、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教育智慧(2)心理素质:情感品质(道德政治感、美感、理智感)、意志品质、个性品质

(3)道德素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队协作

(4)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

2、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改模

(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三、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

(1)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

(2)师生关系比较淡漠

(3)师生关系有些异化

2、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

(1)“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A、赫然巴特——教师中心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机械唯物论。

B、卢梭、杜威——学生中心论:教师只引导,满足学生的需要,不直接干预学生学习;学

生主动去学。

(2)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

A、“主导——主体”: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B、“双主体”论:当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是以课程为背景的平等、民主的交往过程时,教师和学生就是交互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二者都是主体。

(3)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教育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面的统一,观念交流、思维互动与人格养成是这种统一的实质。学生的“学”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面,教师的教育实践是另外一面。“一体两面”构成;额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他们协同的认识和改造满足其要求的客体。

3、创设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

(2)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

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

1、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

(1)高等学校学科分类及特征

A、学科分类:研究生12类,本科生11类

B、高等学校的学科特征:层次性;教学科研一体化;特定研究对象、语言系统和研究规范(2)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A、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相应学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人自身发展需要

B、专业设置的原则:超前性、灵活性、可行性、结构优化、宽口径、发展特色原则。

2、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

(1)更加反映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追求新知识

(3)使青年走向完善的最有效途径

3、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1)教学计划及其修订

A、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B、修订教学计划: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优化和重组新的课程体系;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个性发展。(2)教学大纲及其编制

A、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刚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B、教学大纲编制遵循原则:

a、应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

b、应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

c、应有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d、应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

e、应符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f、要文字精炼、言语明确、术语定义准确

4、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教学内容与课程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2)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的原则

A、适时原则

B、完整原则

C、发展学生个性原则

D、宽口径原则

E、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在教室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的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专业化程度提高、学习主体性增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

(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相长规律;教学科研互动规律;教学的发展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1)备课:钻研教材;处理好讲稿与教材关系;教学法准备;课前重温教学搞。

(2)课堂教学:明确的目的性;保证科学性;体现思想性;理论联系实际。

(3)考核评定

3、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以及体系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

(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

(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三、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定义:是指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施加影响、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形成一定道德品质和素养的方式和途径。

(1)由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

(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3)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2、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1)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讲习知识方法与训练只能方法的统一

(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

3、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1)发现教学法:也称假设教学法或探究教学法

(2)问题教学法

(3)研讨式教学法

(4)掌握学习法:凯勒学习法。分小单元一起完成。

(5)学导式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

(6)个性化教学法:因人而异。

四、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1、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程序

(1)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内涵: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2)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教学目标—学生状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评价2、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与内容

(1)模式:

A、系统分析模式: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是学生,产出是受过教育的人。

B、目标模式(系统方法模式):以教学目标为基准,以达到教学目标位基本目的。

C、过程模式:设计者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从整体中任何一步开始向前或向后。

(2)内容:

A、教学目标设计:钻研大纲,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状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列出综合目标——陈述具体目标

B、教学起点设计:认知、非认知、社会因素

C、教学内容设计:陈述、程序、策略性知识

D、教学时间设计:把我整体时间分配——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防治教学时间流失

E、教学措施设计:方法和媒体的选择

F、教学评价设计:提问、讨论、练习等。

3、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内涵与分类

(1)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内涵: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2)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分类

A、按对象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专业教学质量、课程

B、按评价主体分: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

C、评价时间和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D、评价基准:相对、绝对评价。

E、性质: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配量性评价

4、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作用

(1)管理作用

(2)导向作用

(3)鉴定作用

(4)激励作用

(5)改进作用

五、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

1、教学风格及其意义

教学风格: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用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构和表现、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

2、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

3、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1)学校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

A、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热忱对待老师的教学风格

B、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老师良好风格苗头

C、在教学评价中把教师形成个人风格作为衡量教师成熟的重要指标。

(2)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

A、培养“乐教”积极精神,把教学当做一种艺术事业。

B、掌握基本规律,苦练教学基本功

C、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

D、“定向”发展,有意识进行锻炼

E、把继承和发展、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

六、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两种模式理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2、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向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教学趋向个性化

(4)教学管理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3、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

(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

(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改革教学管理

第七章高等学校科研研究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1)内部意义

A、人才培养意义

B、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C、学科建设意义

D、经费筹措意义

(2)外部意义

A、提升国家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

B、服务社会

C、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1)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

(2)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

(3)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4)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

(1)从课题来源分:高校教师自主研究、立项课题研究

(2)从课题性质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申报

(1)科研选题

A、导向:基础研究选题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应用研究以市场需要;基础性应用研究以市场和科学发展相结合为导向

B、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C、步骤:了解情况、文献综述、创新项目

(2)项目设计:申报项目命题;项目组成人员;合作单位选择;项目研究基础;项目立论依据;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项目意见填写。

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员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组织

(1)流程:科研准备阶段、科研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结题评审报奖阶段和推广应用阶段。(2)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

A、科研规划和计划

B、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

C、科研资源管理

D、科研成果管理

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转化

1、鉴定形式与步骤

三种形式: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函审鉴定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措施:

(1)加大国家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2)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

(3)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

(4)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第八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一、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1、对办学方向的意义:着眼于当前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并在服务中培养服务精神,提高教育质量。

2、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增强了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适切性,并在促进教学和科研

的前瞻性和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高等教育与社会结合得最紧密、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月透彻时,就是高等学校发展最繁荣之日。

二、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

1、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

(1)美国都市大学:使学校与它所在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积极双边伙伴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

(2)专业发展大学: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也开展对教学本身的研究。

2、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

(1)大学走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3)积极探索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1、内容:

(1)教学服务:正规教育渠道;非正规、短期岗位培训性质;技术性教学服务

(2)科研服务:高校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为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支持。科技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科技咨询、科技人才的直接输入

(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A、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

B、高校将图书馆、体育馆和设施对外开放

C、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管理:

(1)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和约束

C、资金鼓励

(2)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A、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

B、统筹安排服务活动

C、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D、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九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1、高等学校的内部决策与领导体制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由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构成。

高等学校领导体制:是高等学校领导活动的内部要素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形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中内部决策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与领导关系的规定。

(1)高等学校内部领导的构成

A、高等学校的校长

B、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权力机构

a、董事会

b、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

c、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模式

A、科层制模式: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B、学术团体模式:决策权力倾向学校学术人员

C、双重组织模式:力求在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之间维持一种权力分配上的平衡

(3)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

A、1950-1956年的校长负责制

B、1956-1961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1961-1966年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D、1971-1976年的党委“一元化”领导

E、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F、1985-1989年逐步实现校长负责制的试点

G、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宏观管理体制:以政府干预为主、以社会力量为主、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趋势:

A、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

B、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

C、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3、高等学校组织结构与校内管理机制

(1)组织结构和系统特征

A、功能划分:决策领导机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直线——职能制形式

B、特性:群体性和分工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目标性和定向性、组织结构的学科性和国际性、组织目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组织成员活动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2)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A、内部管理的中心宜放在院(级)一级

B、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加

C、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D、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要素及特性

1、要素:管理主体、客体、方式、目的、环境

2、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

(1)管理组织的松散性

(2)管理权威的双重性

(3)管理机构的多样性

(4)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

(5)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

3、高等学校管理的目标

(1)内部目标:自身价值的追求。反应高等学校办学状态的目标

(2)外部目标:外在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属性

三、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1、原则体系

(1)一般管理原则

A、系统原则

B、分工——协调原则

C、能力原则

D、封闭原则

E、动态原则

F、激励原则

G、弹性原则

(2)学校管理原则

A、方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效益型原则

(3)高等学校管理原则

A、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B、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C、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2、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

(2)教学管理

(3)科研管理

(4)财力和物理资源管理

第十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一、高等学校的学制

1、学制概述: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1)学制建立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3)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2、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

(1)全日制高等学校。A、普通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B、职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农民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院、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大学和夜大。

二、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1、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A、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

B、由大学单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

C、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D、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

(2)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A、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B、多渠道招生制度

C、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2、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1)改革方向

A、规范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

B、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角色定位

C、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D、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建设

一、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高等学校需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

(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

(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6)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2、确立三大理念: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前提

(1)确立“教师为本”的办学观,坚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2)确立“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广延国内外名师

(3)确立“中西交融”的师培观

(4),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二、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结构、单门课程的建设

1、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1)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2)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影响

(3)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学校学科发展的水平

2、学科、专业建设方案

(1)合理规划,确定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2)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交叉学科

A、重点建设主干学科

B、扶持培养基础学科

C、积极培养新型交叉学科

(3)重视学术梯队建设

(4)突破原有学科建设组织形式

(5)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

3、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及其评价

(1)内容

A、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重视课程管理

(2)课程建设的评价:

A、评价过程:自评、院系评、校评和整改四个坚持步骤

B、指标:课程改革、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职责

C、评价原则:客观性、统一性、全面性和目的性原则

三、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

1、高等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A、保证适当投入

B、加快流通速度。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C、突出馆藏特点

(2)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3)共享也是一种建设

2、高等学校教学、实施装备建设

(1)合理规划是基础

(2)强化项目管理是关键

(3)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是教学、实验装备建设的重要策略

(4)健全管理制度是保障

3、高等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1)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

A、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

B、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练兵场

C、是学生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的养成所

D、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2)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和管理

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的含义及意义

(1)校园文化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物质、观念、制度、方式文化层。(2)意义

A、辐射社会精神文明

B、养成大学生素质

C、奠基教育现代化

2、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1)特征

A、认同与超越

B、交融与批判

C、吸收与辐射

D、教育与自我教育

E、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

(2)功能

A、导向目标

B、启迪智慧

C、塑造人格

D、规范行为

3、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1)共创校园精神:学风、教风、政风

(2)发展智能结构

(3)培养健全人格

(4)丰富业余生活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1、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1)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

(2)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2、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意义: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超前性、整体性、全面性

3、高等教育发展观

(1)衡量标准:“卓越”“一流”为标准;目标;满足校内外顾客;支持的质量改进;无法捉摸;价值增值;多样性;效益和效率。

(2)质量观与发展观:只有满足顾客需要的高等教育才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1、大众化: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教结构多样化、专业设置多样化、民办高教规范化

2、国际化:活动方式、能力方式、精神气质方法、过程方法。内容: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人员交流、合作研究、教育评估

3、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