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2402681.html,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李晓

来源:《学园》2014年第29期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在

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导致其就业难的原因有社会因素、高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9-0053-0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家庭幸福,更关系到民族人才的利用效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但是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呈逐年加剧趋势,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独特的一部分,同样面对就业难的困境和压力。本文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在高校扩招之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凸显,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有一定的联系。但高校扩招不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而是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整个社会就业环境的改变,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总的来说,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因素导致的就业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而这种选择倾向与城乡和地区差异、体制内外差异是相互映衬的。客观存在的城乡差异、单位性质不同等因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流向繁华富裕地区,选择福利待遇、社会保障较好的单位作为第一次就业选择目标提供了现实基础。

2.高校因素导致的就业难

第一,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早期的民族院校应社会需求,多以文科专业为主;而在文科专业中,又以民族语言、文学、宗教等为主。这些专业的设置体现了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重视。但是,当前中国已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与此类传统专业对口的岗位和单位较少。尤其扩招之后,培养人才数量远大于社会需求,更加重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