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 教育学 真题

浙师大 教育学 真题
浙师大 教育学 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A卷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使用学生全校

考试时间120 分钟出卷时间2006年12月5日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计20分)

1.教育功能

2.学校教育制度

3.有效教学

4.教育目的

5.学校德育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

6.在教育目的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目的的。教育目的只可能是社会化,因为社会化而使一个民族道德化。

7.学校就是工厂,课堂就是车间,教师是操作工人,学生是原材料,通过固定的生产线(教学过程),制造出规格划一的“标准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

8.学生成长的一般规律。

9.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的基本权利。

10.现代学校具有的派生功能。

11.课堂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及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

13.评述学校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

14.

我们的教育在干什么

实际上我们的教育造就的只是一批片面发展的畸形儿,貌似优秀,却潜伏着众多危机。一位女中学生成绩不错,却得了恐怖症,逢人便说别人要杀她打她;一个轻生的中学生生前的日记偏偏都是学习、考试、分数,看不到别人的人和事。而由于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不健康心态或心理障碍更为常见,许多中学生狭隘、抑郁、脆弱、敏感、自我意识过强。20世纪90年代有人对北京地区8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忧郁者27.7%,忧郁边缘状态占15.6%,正常只占56.7%;上海市教育局政教处、团市委学校部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联合组成调查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量表对该市中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发现该市中学生心理不健康者达30.8%,其中有心理疾病的占13%,有心理缺陷的占17.8%,各种精神官能症占5%,60%的中学生注意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心理发育不健全。这类触目惊心的事例和数据已无须再列举下去,而中国的未来依靠的将是这样的畸形人才,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试用所学的教育学原理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试A卷答案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计20分)

1.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3分)一般地,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期望的教育功能、潜在的教育功能和现实的教育功能三个层次。(1分)2.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主要指学校)的总体系统,(2分)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关系。(2分)

3.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3分)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1分)

4.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发展需要,(2分)以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5.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一种狭隘的德育,是指学校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适合德育对象道德生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道德规范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完善其品德的教育活动,(3分)是一种规范性教育。(1分)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

6.该观点是片面(错误)的。(2分)它属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机械地将个人发展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割裂并对立起来。(2分)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依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科学技术等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2分)又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考虑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正确体现社会与个人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完满结合和辨证统一,(2分)使教育目的的实施能够促进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协调和最佳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分)

7.该观点是错误(片面)的。(2分)它将学生当“物”处置,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2分)学生是有生命活力的人,他的发展是多方面尽可能充分的、富有个性的、持续的和终身的;他是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人;他是独特的生命精灵。(4分)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迎合目的的“物”来加以塑造,而应把他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来加以尊重。(2分)

(注:该题亦可用其他观点予以分析,如将用工业化的管理模式来看待学校教育等,阅卷可灵活掌握。)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

8.学生成长有其独特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学生成长的不平衡性;(2)学生成长的顺序性;(3)学生成长的阶梯性;(4)学生成长的个别差异性。(每小点1分,若适当加以解释得1.5分)

9.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以下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待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每小点1分)

10.现代学校具有6大派生功能:

(1)“托管所”的照管功能;(2)后勤保障的功能;(3)执法的功能;(4)降低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的功能;(5)降低人口出生率的功能;(6)学校实体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每小点1分)

11.课堂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要注意如下一些基本问题:

(1)让学生知道,教师随时随地地觉察他们的每一个行为;

(2)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事件;

(3)使分段教学活动的运作顺利进行;

(4)始终维持全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

(5)营造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6)惩罚某一个学生时避免产生涟漪效应。(每小点1分)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个:一个是学生个性成长,二是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学校特色形成。(3分)三者的关系是: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3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

13.体谅模式在目的上侧重于道德情感,强调培养儿童的道德敏感性。它的创立者英国道德教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个人摆脱那些破坏性和自我损害的冲动,引导人过利他主义的生活,将人从彼此的不信任和恐惧中解放出来。它的基本假设有: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道德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在此基础上,麦克费尔等人还编制了《生命线》丛书,作为体谅模式的实践支柱。(观点部分8分)体谅模式为我国学校德育中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如学校德育应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并从中获得快乐,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但该模式也有不足之处。尽管它没有偏废品德的知、情、行方面的发展,但它显然侧重于情。一个人的品德的发展往往是全面和谐的,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同步发展。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孤立其中的任何一项,而要使它们从同一起跑线上出发,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启示部分5分,阅卷老师可根据考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

该题可用素质教育理论、学生的本质属性、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结合案例材料予以阐述。其中理论部分6分,结合案例、教育实际阐述部分9分,阅卷教师可根据考生回答清理酌情给判分。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浙师大《教育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2011年元月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20分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共计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小题,共计30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 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5分,共1小题,共计15分) 一、单选题(20个) 1、我国近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1898年正式开学。 学校类型:古代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现代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 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3、按照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划分,教育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根据权力支配主题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4、教师的成长阶段: 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 5、课指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学科之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或一门学科的分支。课程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二选择的内容。 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活动课程论的基础是工具逻辑学。 儿童的本能:(1)语言和社会的本能;(2)制作和建造的本能;(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4)艺术的本能。 6、高质量教材的三大功能:单纯化;生成力;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发展教学论代表:苏联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 7、学生成长规律: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8、学生成长的条件: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9、道德体验法:以角色扮演为契机理解道德。 后设认知法:用假设的情景推演可能的后果。 10、学校教育制度划分:(根据学校教育制度)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1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代表:孔德、那托儿普、迪尔凯姆、白尔格门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目的应有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12、教育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柏拉图《理想国》,凯兴斯坦纳《工作学校要义》,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 13、体谅模式:侧重道德情感,强调培养儿童得到的敏感性。彼得·麦克费尔首创。假设: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道德教育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鼓励处于社会试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 14、赫尔巴特、杜威

浙师大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与概念(详细版)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概念 注:知识点—选择题,概念—名词解释(24选8),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一、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有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1)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 (2)从学科作用来看,它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 3.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详见P12-19): 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 第二章 一、知识点: 1.学习的类别: (1)按学习结果划分:(由心理学家加涅(1999)提出)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力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态度的学习,⑤动 作技能的学习。 (2)按学习活动的性质划分:(由奥苏贝尔提出) 按学习的实现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同时考虑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其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常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策略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及道德品质的学习。 2.不同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形成联结,即形成S-R 之间的联结。华生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的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基本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格式塔关于学习的本质的观点是:从学习的结果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从学习的过程来看,首先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结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其次,学习过程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认知派学习理论??????????????????????????????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时对完形的认知,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是形成认知地图。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奥尔贝苏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奥尔贝苏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当代建构主义概述人本主义深信,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尊严,强调物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行为主义(联结派)学习理论(刺激、反应、联结): ①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和反 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 之间的联结。 ②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强化、消退、分化、抑制、条件作用)理论与华生 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③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本质问题的基本看法 就是,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观察学习) (2)认知派学习理论: ①格式塔的顿悟—完形学习理论: 格式塔关于学习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 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首先,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结活动,而是头脑里积极主动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

浙江师大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建议 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这是首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特别繁杂。 凯程老师指出,在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的准备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的掌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复习的过程中,一定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 另外333是不需要死记课本的,凯程考研浙江师大教育硕士老师会提供专业的辅导讲义和远程辅导视频,视频全程下来考生就会牢牢掌握基本知识点,打好扎实的基础。凯程老师会提供一本333的大纲解析,然后带领学生结合着各学校历年真题来整理笔记。为什么要结合历年真题呢?因为重点都在历年真题里,凯程老师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发现里面出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比如“中体西用”“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同样一道题目,可能前年是A 学校出的,去年B学校又出了,而今年C学校又出了。在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会带领学生把重点与一般的重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凯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热点、学会思考的能力,重视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重视培养学生做题能力,提供给学生专门的习题并配有专门的习题解析。习题在复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时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过程中就会因生疏而导致不适应感,平时讲课过程中凯程老师通过模拟训练来发现学生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浙江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 一、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浙江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191人,专业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据凯程从浙江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硕士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修订)的通知 浙师研字[2008]38号 各学院: 现将《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修订)》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日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修订) 浙师研字[2008]38号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体现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用汉语撰写(外国语相关专业除外)。硕士学位论文(包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中职硕士等)字数一般为3—5万;专业学位论文(包含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字数为2.5万以上;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为8—10万。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论文内容一般由13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扉页、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采用研究生学院规定的统一封面格式,封页上应填写论文题目、研究类型、作者姓名、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指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或专业学位方向)、论文提交日期、中图分类号等内容。 2.扉页:扉页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申请学位类别和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等。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明概括论文的内容要点,包含论文的基本信息,体现研究课题的核心思想,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并突出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3000字左右。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的,用以标识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数量为3-6个,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5.目录:目录是将正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 6.符号说明:用于说明论文中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本项可根据各学科论文的需要编排或省略。 7.论文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包括理论分析、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个人的论点和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图表、照片和公式等。写作形式可因科研项目性质不同而变化,总体要求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结果无误。文中若有与导师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须明确指出;如引用他人的结论,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浙师大《遗传与健康》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 1、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是认识和阐明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组成、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 2、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这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3、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苷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4、基因型:即生物的遗传型,是控制生物性状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遗传学中具体使用的基因型,往往是指某一性状的基因型。基因型肉眼看不到,它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可以通过杂交实验来鉴定。一般用符号来表示。 5、表现型: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它包括基因的产物(如蛋白质和酶),各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甚至各种动物的习性和行为等。表现型还可以受多个基因的控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基因型+环境因素=表现型 6、剂量补偿效应: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相近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7、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 8、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这是一种由于在人体内X染色体的形成过程中的突变所导致的不完全外显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它由X连锁隐性遗传和FMR-1基因前突变所引起,是一种家族性智力障碍疾病,临床以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巨睾症、大耳、语言和行为异常为其典型表现。 9、Y连锁遗传:指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并随着Y染色体而传递,且只有男性才出现症状。这类致病基因只由父亲传给儿子,再由儿子传给孙子,女性是不会出现相应的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由于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只能在雄性个体中表现,所以又称为限雄遗传。 10、从性性状:一种性相关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基因的表达和性激素有关,因此在不同性别中基因型相同,但表型不同。生物体某些受性别影响表现为显性或隐性的性状 11、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异常和性染色体异常。在自发性流产、死胎、早夭中占50%以上,是性发育异常及男女不孕症、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也是先天性心脏病、智能发育不全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12、产前检测:指为妊娠期妇女提供一系列的医疗和护理建议和措施,目的是通过对于孕妇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注:各校不同院系也会有所区别,有些可能已被更新,因此仅供参考)。 1.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2.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3.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5 .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 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6 .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7 . 厦门大学:2014级起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我校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期刊(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我校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

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和译著在5万字以上)来代替1篇二类核心刊物论文。 8. 复旦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至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 9. 上海交通大学:1篇核心。攻读其它门类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发表,并有研究生署名。 10. 南开大学:2篇北大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2003年版)确定。 11. 四川大学: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须为权威期刊);或省部级科研奖励。 12. 中山大学:2篇CSSCI。 13. 中国政法大学:要求两篇南大核心。 14. 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浙师大教育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层次:①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 ②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 ③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 ④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⑤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⑥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⑦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 ⑧教育有时候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2.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者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学者(康斯坦丁诺夫、凯洛夫等)和我国学者(曹孚、王天一等)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候,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 教育的本质与争论: 1.工具论与本体论 ①工具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凯兴斯坦纳、孔子、康有为、梁启超(政治斗争工具);舒尔茨、斯宾斯(经济发展工具);巴格莱、赫钦斯、艾德勒、布坎南、巴尔(文化传承工具) 主要观点:教育是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工具而存在的,具体而言,教育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工具,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工具。 ②本体论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当代存在主义哲学流派 主要观点:教育的本质在于焕发人的天性,培养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个性,使之成为完人 2.平等论与成层论 ①平等论 代表人物:卢梭、贺拉斯.曼 主要观点:教育是社会走向社会平等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途径,通过一定的教育必将导致人们取得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平等 ②成层论 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柯林斯 主要观点:教育不仅不能实现社会平等,反而为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提供了一架梯子,维护了固有的社会阶层并使之适度合法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1.孕育期 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 2.诞生期

浙师大研究生院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于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杭州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2个,2015年中国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百强。拥有博士生导师(含校外兼职博导)72名,硕士生导师816名。在校博士研究生38人(含留学生博士19人),硕士研究生5341人(含全日制4014人、在职1327人),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1:1.07(全日制比例为1:0.62),规模居省属高校第2位。 学位点覆盖层次齐全、类型多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硕士学位点覆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已形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征,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干学科群,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 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拓宽研究生培养平台,与科研院所、地方企业合作共建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实施“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工程,打造研究生成长成才支持系统;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学用”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其中教育硕士培养提出“学中行、行中研、研中学”培养理念,构建“知行研合一”培养体系,得到了全国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兄弟高校的高度评价;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增加一级学科平台课程,设置跨学科选修课,增设导师课程,突出个性化培养;强化专业学位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加强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研修、访学、交流机制,加强学位点内、导师组内研究生学术交流。 近五年,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2篇,在省属高校中位居第2位;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学位论文9篇,在全国83家培养单位中居第5位。研究生获省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等8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5篇,被SCI、EI、ISTP等索引收录论文957篇;申请发明专利132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国家和省级赛事获奖210余人次。在武汉大学的《中国大学评价》中,2012年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92位、全国省属师大第5位、省属高校第2位。 研究生教育大事记 1979年与杭州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开始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1999年获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7/12/30

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新祥旭考研)

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招生情况,考试科目,报录比,复试分数线 (新祥旭考研,教育学考研关注公众号“教育学考研联盟”) 一、院校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前身是1956年杭州师专成立时设立的教育学教研室。1989年,成立教育系;1999年,建成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年,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探索新型教师培养模式,整合相关教师教育资源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学院下设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4个系,拥有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3个本科专业,教育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教育硕士(含5个单证方向、9个双证方向)、应用心理、MPA(教育管理方向)3个专业学位点;建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教师教育改革资源共享立项建设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优势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二、专业目录

三、参考书目 311教育学综合 1.教育学 《教育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四、2018年录取情况统计 数据顺序依次是:实考人数,上线人数,实际录取数,其中推免生数,一志愿数,调剂生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五、2018年复试分数线

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毕业要求

各学院: 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试行)》(浙师研字…2014?15号)的要求,为使201 5年上半年硕士学位授予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答辩资格审查 (一)参加答辩的研究生包括: 1. 2012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年制)(含保留入学资格思政、支教); 2. 201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双证,3年制)、2013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双证,2年制)、2010级农村教育硕士(双证); 3. 2012级在职教育硕士(在职兼读者须通过预答辩)、2013年级在职教育硕士(脱产学习一年者); 4. 2012级职教硕士; 5. 2012级在职公共管理硕士; 6. 2015年上半年申请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同等学力人员超过规定的年限,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和答辩);

7. 延期毕业研究生(未超过规定的学习年限); 8. 外国留学研究生。 超过国家规定的年限、已警示予以清退的研究生,不再接受学位申请,不再接受其论文检测、送审和答辩。 (二)答辩资格审查: 论文送审前,各学院必须对研究生就以下方面进行资格审查,符合以下第1、2两项条件的研究生方可申请论文送审: 1. 必须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和教学实 践考核,成绩合格,总学分达到要求(课程中期考核合格,以培养办公布的名单为准) 2. 通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3. 科研资格审核合格; 4.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外语水平达到规定 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和职教硕士不作要求)。 二、学位论文检测与评审

为了培养优良学风,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对申请我校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采用网络评审方式,研究生在“网络评审系统”中提交论文,导师审核确定为论文最终稿并同意送审后,将使用“T MLC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检测通过后直接进行双盲评审。 (一)论文提交要求 上传的学位论文必须是PDF格式,含封面、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除去致谢、公开发表论文、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等(论文中不得出现个人及导师的姓名,可用“***”替代表示)。论文格式要求请在生化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中下载 (二)论文检测及结果处理 申请我校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行100%检测,检测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 学位论文检测由研究生学院学位办统一组织实施,采用中国知网的“TMLC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检测的论文以学位申请者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系统”中提交的为准。

浙师大 教育学基础 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的词源 “教”是指儿童在成人的执鞭监督下习文之事。“教”即“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培养,包括精神上的和肌肉上的。 中文的“教育”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灌输,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或者说是外塑的行为。 西文的“教育”则强调人生来就有的特定潜能,教育的过程就如助产的过程,视教育为一种展开的、内发的、自然地消极活动。 “教育”的语义 在我国,一些早期的教育家就使用了“教育”一词,最早使用的人是孟子。 1901年5月,罗振玉在上海创办了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教育世界》。 最早使用“教育学”一词的人或最早使用“教育学”理论的人——王国维 “教育”的层次 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 教育有时候特质思想品德教育。(它一般有三大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 教育概念的三种界定方式:谢弗勒的分类 规定性定义——作者所下的定义;要求这个被界说的术语在后面的讨论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意义。 描述性定义——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例如:词典) 纲领性定义——事物应该怎么样,与其说某种事物实际上怎样完全不同。(往往包含:“是”、“应当”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定义与规定性定义的混合) 教育起源的三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勒图尔诺(法)、沛西·能(英)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 础。(“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力量”关键词:生物、冲动) 2、心理起源论孟禄(美)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无意识模仿;尝试——成功 3、劳动起源论康斯坦丁诺夫(苏联)·凯洛夫、曹孚(中)、王天一(中) 教育起源于人类制造工具的时候,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起源论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注:1、除去上述几种基本学说,还有神话起源说、人生发展说、交往起源说等几种不同的观点。2、凯洛夫是世界上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人;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人,作品:《新教育大纲》) 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非形式化教育阶段(人类产生到原始社会的解体)独立、散乱、无固定教育者, 与生活、生产过程相融合 2、形式化教育阶段从不定型到定型(私塾、书院) 3、制度化教育阶段(大约在19世纪下半期,教育系统基本形成;典型表征:学 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 其具有下列特征:学校化:教育等同于上学 制度化:明确各种制度 封闭化:以其自身特有的标准、规则构筑壁垒,对其他系统

国内高校心理学博士、硕士点一览

国内高校心理学博士点一览 2010年05月17日13:44 来源:考博网【发表评论】 近几年来我国心理学发展迅速,其中一点就反映在心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快速增长。至2006年止,我国共有22所高校拥有心理学博士点,106所高校拥有心理学硕士点。名单及专业名称如下(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有一定出入): 一、拥有心理学博士点的高校及专业名称(22所):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北京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4、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5、浙江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7、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8、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9、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0、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3、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4、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5、西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6、福建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7、中山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 18、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 19、江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 20、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 2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 22、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3-2014学年上《教育学》 一、选择题:2’*10 1.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P15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P30 3.洛克,《教育漫话》P30 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P30 5.教育学的理论流派: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元教育学P35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个体因素P94 7.学校教育的特点:目的性,专业性,系统性.,基础性P104 8.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目的观,社会本位目的观,人文主义目的观,科学主义目的观 P128 9.“五育”之间的关系: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联系,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的全面发 展教育。其次,各育又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每一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P142 10.城市学校的三种类型,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校,女子学校P188 11.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 教育组织(主要指学校)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P192 12.学制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P194 13.教育劳动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协作性,创造性,长期性P225 14.两种对立的学生发展观:“外塑论”学生发展观,代表人物:洛克,赫尔巴特。这一观 点突出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视为完全消极被动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教师可随意地根据自己的目的向学生施加各种影响,控制学生的发展方向,把教育过程看成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强行灌输的过程。“内发论”学生发展观,代表人物:卢梭,杜威。这一观点突出了学生内因的作用而否定贬低外因的作用,把学生看成能够完全决定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主体,认为学生具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不凭借外力帮助就能形成和谐的社会行为,而教师的任务只是刺激学生去学习,学生才是教育过程的中心。P260 15.泰勒,目的模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P297 16.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P306 17.教学理论的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取向的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P328 18.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因素构成的 P362 19.我国学校的徳育方法: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品德评 价法P378 20.道德认知发展论: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 发展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有助于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P384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浙师研字[2008]3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研究生指导教师(简称研究生导师)指符合我校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由个人申请,经过学院、学校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审批的具有招收、指导、培养研究生资格的教师工作岗位的称谓。根据指导的对象,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两个层次。 第二条导师担负着全面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导师的学术观点、学术水平、学术作风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需要。因此,全校各学院、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均应把导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第二章研究生导师的岗位职责 第三条研究生导师的岗位职责 1.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并执行我国学位条例和我校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反对一切弄虚作假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具有诚实守信的治学态度,为人师表。 3.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经常了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关心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对“三困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定期与有关领导、工作人员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并协调解决。 4.在研究生请假、评奖评优、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各项申请中,导师必须了解实际情况,进行预审核。协助学院抓好研究生的安全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对研究生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加以制止。协助学院学工办做好所指导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研究生的毕业鉴定和就业指导工作。 5.有参与研究生招收入学考试的命题、评卷、复试、录取等工作的义务。在参与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 6.积极参与制订或修订本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和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7.认真负责地执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积极进行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改革,注重研究生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8.一般应为研究生开设课程(包括学位课程或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应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研究导向性。

浙师大 教育学

单选10*2 生物起源论法勒图尔诺动物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 心理起源论美孟禄无意识的模仿 西方教育诞生期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完整的神识教育体系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正是由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一定要了解人的这一生长发展规律。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 宋代书院北宋初是书院发展的全盛期。 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学制定——《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未实施)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蜡烛角色、园丁角色、工程师角色、一桶水角色弗莱雷提出,教学即对话。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要以两难做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名词解释 2*5 个体社会化:人类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和各种社会规范,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进而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充当适当的社会角色,发展和完善个人的过程。广义的教育目的: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体现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质量规格、身心素质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试行)

浙江师范大学文件 浙师研字〔2014〕15号 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印发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校行政各部门(单位): 现将《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试行)》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浙江师范大学 2014年6月24日 —1 —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学校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授予博士或硕士两级学位,授予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 第二章学位委员会 第三条学校设立校、院(科研机构)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全校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审定。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审查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员的建议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跨2个及以上学院(科研机构)的博士一级学科按相应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学位评定分委员 —2 —

会,负责审查通过该学科授予博士学位人员的建议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四条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须有全体委员2/3及以上人员出席方为有效。表决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结果以全体委员1/2以上同意为通过。 第三章申请学位的资格条件 第五条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品德良好,学术水平达到本细则的相关要求,均可按本细则规定申请相应学位。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学位申请。 第六条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条件 (一)课程学习和考核要求 博士研究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必修环节和实践任务,考核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 (二)科研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取得与申请博士学位相应的研究成果。 1.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含独立)的身份,被SCI、EI检索或《浙江师范大学理工科期刊定级标准》(以下简称《期刊定级标准》)规定的一级及以上期刊上发表或录用2篇及以上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3 —

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个人本位论 2.教学策略 3.监生历事制度 4.中体西用 5.苏格拉底教学法 6.骑士教育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2.在人的发展中,哪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每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4.自我效能论。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根据学科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2.论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教育综合333 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学习动机 2、知识 3、苏格拉底方法 4、城市学校 5、有教无类 6、监生历事制度 二、简答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 1、简述我国的教育的目的。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 3、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简述陶行知的“”活教育理论对现行教育体系的意义。) 4、学校管理的作用(简述你对学校管理的认识。) 三、论述题(共4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80 分) 11、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认识(请谈谈你对教师师德的认识。) 12、请结合实际,针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谈谈你的建议。(请对我国现行中的教育改革提出你认为合理的建议。) 13、创造性的培养措施(请谈谈你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的认识。) 14、请论述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外国教育思想(列举三个以上相关思想内容)(请例举三种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意义的国外教育思想。)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社会性发展 2、学习的实质 3、学习策略 4、社会规范学习 5、科举制度 6、公学 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再教育活动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教育的文化功能 3、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4、列举五种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请你针对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4、论述洋务教育改革 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学在官府 2、监生历事 3、观察学习 4、苏格拉底方法 5、知识 6、城市学校。 二、简答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汉初三大文教政策) 2、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潮和运动 3、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4、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论述题(共4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8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