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实验2
实验2

2.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会建立微分方程模型,用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分析问题。 学会用MATLAB 软件求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2.2 基本实验

1.微分方程稳定性分析

绘出下列自治系统相应的轨线,并标出随t 增加的运动方向,确定平衡点,并按稳定的、渐进稳定的、或不稳定的进行分类:

(1)??????

?==y t y x t

x

d d d d

(2)??????

?=-=y t y x t

x

2d d d d

(3)??????

?-==x t y y t

x

2d d d d

(4)???????-=-=y t

y x t

x

2d d d d

解:(1)由f (x )=0,f (y )=0,可得平衡点P 0(0,0),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

?

???=1001A ,求得其特征值为λ1=λ2=1,得到p =-(λ1+λ2)=-2<0,q =λ1λ2=1>0,对

照平衡点与稳定性的情况表可知,平衡点P 0(0,0)是不稳定的。 其轨线图如下:

解:(2)由f (x )=0,f (y )=0,可得平衡点P 0(0,0),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

??

??-=20

01A ,求得其特征值为λ1=-1,λ2=2,得到p =-(λ1+λ2)=-1<0,q =λ1λ2=-2<0,

对照平衡点与稳定性的情况表可知,平衡点P 0(0,0)是不稳定的。

其轨线图如下:

解:(3)由f (x )=0,f (y )=0,可得平衡点P 0(0,0),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

????=02-10A ,求得其特征值为λ1=-1.4142i ,λ2=1.4142i ,对照平衡点与稳定性的情况表可知,平衡点P 0(0,0)是不稳定的。 其轨线图如下:

解:(4)由f (x )=0,f (y )=0,可得平衡点P 0(0,0),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

????=2-001-A ,求得其特征值为λ1=-1,λ2=-2,p =-(λ1+λ2)=3>0,q =λ1λ2=2>0,对照平衡点与稳定性的情况表可知,平衡点P 0(0,0)是稳定的。 其轨线图如下:

2.营养平衡问题

营养以每单位时间R 个分子的常速流入一个细胞,并且以其内营养浓度成

比例的速度离开,比例常数为K ,设N 为t 时刻的函数,则上述营养变化速度的数学描述为

KN R dT

dN

-= 即N 的变化速度等于营养进入细胞的速度减去它们离开的速度。营养的浓度会达到平衡吗?如果能,平衡解是什么?它是稳定的吗?试用这个方程解得图示解释之。

3.种群增长模型

一片叶子上的一群病菌趋向于繁殖成一个圆菌落,设病菌的数目为N ,单位成员的增长率为1γ,则由Malthus 生长率N r dT

dN

1=但是,处于周界表面的那些病菌由于寒冷而受到损伤,它们死亡的数量与2

1N 成比例,其比例系数为2γ,求N 满足的微分方程。不用求解,图示其解族。方程是否有平衡解。如果有是否为稳定的?

解:根据题意列出

t N r N r t N t t N ?-=?+)()(-)(2/121

将上式两端同时除以Δt ,并令Δt →0得到相应的微分方程

2/121d d N r N r t

N

-= 令f (N )=d N /d t =0,解得方程的两个平衡点为

21221)/(,0r r N N ==

进一步得到

))(21

(d d 2/1212/1212

2N r N r N r r t

N --=- 令f’(N )=0,解得

21221)2/(,,r r N N N N N ===

这3个解可将第一象限分为划分为3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N 1=0是稳定的,N 2=(r 2/r 1)2是不稳定的。

4.单种群开发模型

考虑单种群开发方程

)()1(d d r E Ex x N

x

r t x <--= 用数学表达式证明:在稳定状态下,最优捕捞率2

*r E =。

证明:令

0)1()(=--

=Ex x N

x

r x f 解得两个平衡点

0,)1(10=-

=x r

E

N x 由此可得

E r x f r E x f -=-=)(',)('10

因为E 0。由定理2.1可知,x 0是稳定的,x 1是不稳定的。

x N x r x g )1()(-

= 则

)21()('N

x r x g -

= 令g’(x )=0,得

2

0N x =

分析可知,x 0即为g (x )的极大值点,也是最大值点。由此可得

4

)(*

0rN g h x m =

=

2

*r E =

https://www.360docs.net/doc/9b198058.html,pertz 模型

设渔场鱼量自然增长服从Compertz 模型

x

N rx t x ln d d = 其中r 为固有增长率,N 为最大的种群数量。若单位时间内捕捞量为h =Ex ,试

讨论鱼量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求最大持续产量h m ,此时捕捞强度E m 和鱼量水平x 0*。

解:令

0ln

)(=-=Ex x

N

rx x f

解得平衡点

r

E

e N

x =

另外

E r x

N

r x f --=ln

)(' 故

0)('0<-=r x f

由此可知,x 0是稳定的。

x

N rx t x x g ln d d )(==

r x

N

r x g -=ln

)(' 令g’(x )=0,得

e

N x =

0 分析可知,x 0即为g (x )的极大值点,也是最大值点。由此可得,渔场鱼量水平

e

N

x =

*0 从而可得

e

rN

g h x m =

=)(*

0 r E m =

6.有限资源竞争模型

微分方程

??????

?--+-=--+-=)]

1([d d )]1([d d 2

211222222111111

x b x b c a x t

x x b x b c a x t

x 是两个物种为了共同的有限资源而竞争的模型,假设c 1>a 1,c 2>a 2。试用微分方

程稳定性理论分析:

(1)如果a 1/c 1>a 2/c 2,则x 1(t )→0(t →∞);(2)如果a 1/c 1

解:令

??????

?=--+-==--+-=0

)]1([d d 0)]1([d d 2

211222222111111

x b x b c a x t

x x b x b c a x t

x 可得平衡点

),0(,)0,(

,)0,0(2

22

22111110b c a c P b c a c P P -- 对于平衡点P 0,系数矩阵

?????

?--=221100a c a c A 因为c 1>a 1,c 2>a 2,故p =-[(c 1-a 1)+(c 2-a 2)]<0,即该平衡点不稳定。

对于平衡点P 1,系数矩阵

?

????

?

??????--+----=11121111211)(10)(c a c c c a b a c b c a A 若a 1/c 1>a 2/c 2,c 1>a 1,c 2>a 2,则q =-(c 1-a 1)[(c 2-a 2)-(c 1-a 1)c 2/c 1]<0,故

该平衡点不稳定。若a 1/c 1a 1,c 2>a 2,则p >0,q >0,故该平衡点稳定。

对于平衡点P 2,系数矩阵

?

?????

?????

?----=222221

1

1

1

2

20

)(c a b a c b c c a c a A 若a 1/c 1>a 2/c 2,c 1>a 1,c 2>a 2,则q <0,故该平衡点不稳定。若a 1/c 1a 1,c 2>a 2,则p >0,q >0,故该平衡点稳定。

图形分析如下:

平衡点P 1平衡点P 2

7.蝴蝶效应与混沌解

考虑Lorenz 模型

???

??-+-=+-=+-=)

()()()()(')

()()(')()()()('32213

3223211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t x ρσσβ

其中σ=10,ρ=28,β=8/3,且初值为x1(0)=x2(0)=0,x3(0)=ε,ε为一个小常数,假设ε=10-10,且0≤t≤100。

(1)用函数ode45()求解,并画出x2~x1,x2~x3和x3~x1的平面图;

(2)适当地调整参数σ,ρ,β值和初始值x1(0),x2(0),x3(0),重复(1)的工作,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解:(1)建立描述微分方程组的外部函数

function xdot=lorenz(t,x)

xdot=[-8/3*x(1)+x(2)*x(3);

-10*x(2)+10*x(3);

-x(1)*x(2)+28*x(2)-x(3)];

调用ode45()求解,输入

[t,x]=ode45(@lorenz,[0 100],[0 0 1e-10]);

ans =

Columns 1 through 10

0.0000 0.1250 0.2500 0.3750 0.5000 0.5352 0.5705 0.6057 0.6409 0.676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Columns 11 through 20

0.7114 0.7466 0.7818 0.8308 0.8797 0.9286 0.9776 1.0105 1.0434 1.0763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

Columns 5591 through 5600

99.8426 99.8597 99.8768 99.8925 99.9083 99.9240 99.9397 99.9548 99.9698 99.9849

34.3548 35.8801 36.8082 37.1111 36.9305 36.3422 35.4511 34.4133 33.2657 32.0663

-14.0176 -13.8672 -13.4178 -12.7681 -11.9316 -10.9613 -9.9128 -8.8842 -7.8750 -6.9170

-14.0392 -12.1251 -9.9845 -7.9885 -6.1175 -4.4733 -3.1135 -2.0886 -1.3228 -0.7877

Column 5601

100.0000

30.8586

-6.0324

-0.4426

plot(x(:,2), x(:,1));

axis([-20 20 -10 50]);

xlabel('X2'); ylabel('X1');

plot(x(:,2), x(:,3)); axis([-20 20 -30 30]); xlabel('X2'); ylabel('X3');

plot(x(:,3), x(:,1)); axis([-30 30 -10 50]); xlabel('X3'); ylabel('X1');

(2)调整参数σ,ρ,β值和初始值x 1(0),x 2(0),x 3(0)为:σ=8,ρ=26,β=2/3,初始值x 1(0)=x 2(0)=0,x 3(0)= 10-11,则得到的曲线如下:

X 2

X 1

X 2

X

3

X 3

X 1

该现象称为混沌效应,即参数及初始值变化很小,得到的解变化很大。

7.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测定

分部模型广泛应用于药物动力系统,用来研究生物系统中物质交换的问题。一个系统可分成几个部分,并假定各部分之间的药物流动率服从一阶动力学方程。因此,一个部分转移到接收部分(或吸收部分)的转换率正比于来源部分的浓度。假定转换系数是关于时间的常数,称为比例常数。

Wagner(1967)提供了一组四环素代谢作用的数据。实验中,一个受试者口服四环素,并测量血清中得16小时内氢氯四环素的浓度。具体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四环素浓度关于时间的数据

时间 (h ) 四环素浓度(ug/ml ) 时间 (h ) 四环素浓度(ug/ml )

1

0.7 8 0.8 2

1.2 10 0.6 3

1.4 12 0.5 4

1.4 16 0.3 6

1.1

这个生物系统可分成如下分部模型,它包含一个引导药物的肠道部;一个从肠道吸收的血液部和一个排泄部,其模型可以描述如图2.1所示。

X 2

X 1

X 2

X 3

X 3

X 1

图2.1 四环素模型系统图

设γ1和γ2分别是t 时刻氢氯四环素在肠道和血液中的浓度,θ1是氢氯四环素从肠道转移到血液的转换系数,θ2是氢氯四环素从血液向外界排泄的转换系数,

310

θγ=)(,002=)(γ。 (1)试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

(2)利用表2.1中的数据,试确定参数θ1,θ2和θ3的估计值。

提示:可先求出微分方程的表达式,再选择优化函数,求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解:(1)由题意可得微分方程组

???

???

???==-=-=0)0()0(d d d d 2

3122112111

γθγγ

θγθγγθγt t (2)用desolve()函数解上述方程组

[γ1,γ2]=dsolve (’,‘’)(,‘’)(,‘’,‘’‘t D D 00

0-23122112111====γθγγθγθγγθγ) ??

?

??--==---)()()(12121312

31t

t t

e e t e t θθθθθθθγθγ 采用Matlab 工具箱Curve Fitting Tool 拟合参数得:

General model:

F(t)=exp(-a*t)exp(-b*t)*(a*c*exp(a*t)/(a-b)-(a*c*exp(b*t)/(a-b)) Cofficients(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a= 0.4347 (0.1451,0.7242) b= 0.183 (0.07382,0.2921) c= 2.525 (1.315,3.735)

Goodness of fit: SSE:0.03565 R-square:0.9723

Adjusted R –square:0.9631 RMSE:0.07708

即θ1=0.4347,θ2=0.183和θ3=2.525

2.3 加分实验(化学动力学模型)

Ziegel 和Gorrman(1980)描述了油面高温分解的过程,油页岩含有由岩层结构所决定的有机物,要从岩层中提炼出油,必须加热,故这一技术称为高温分解。

在高温分解过程中,一种叫油母质的苯有机物分解成油和沥青,以及一些不可测量的难溶性有机残渣和轻质气体,其模型可以描述如图2.2所示。图中 f 1为油母岩,f 2为沥青,f 3为油,θ1,θ2,θ3和θ4为油母岩到沥青、沥青到油、沥青到残渣和油母岩到油的转换系数。θ5为分解的滞后时间,也就是说,当加热时间t<θ5 时油母岩没有分解。

Hubbard 和Robinson(1950)曾得到油页岩高温分解的数据(见表2.2)

(2)利用表2.2中的数据,估计转换系数θ1,θ2,θ3,θ4和临界温度θ5 提示:可假设在加热的初始时刻(t=0),油母岩的浓度是100%,而沥青和油的浓度均为0 解:(1)由题意可得微分方程组

?

??????

???

???===+=--=--=0

)0(0)0(1)0(d d d d 321

2

21432

32211214111

f f f f

f dt

df f

f f t f f f t f θθθθθθθ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项目二Word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示例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 实训满分20 分。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 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 (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标题:打开Word,在文档内输入想要的标题内容,点击上方“开始”,右侧可以设置 预设的标题格式。 正文:右键点击正文,选择修改,设置正文字体,然后就是修改段落格式,点格式-段落,常见的段落设置有缩进设置,一般是首行缩进 2 字符,然后就是行距设置,设置完正文 格式的文字就统一修改完成。 页眉/页脚/页码:打开Word 文档,页眉与页脚的添加。单击插入——页眉/页脚,在内嵌的格式选择一个并输入文字。页眉页脚的修改。双击工作区域,选中页眉/页脚内容就可以修改。单击设计——在右边选择关闭页眉页脚,就可以关闭页眉页脚了。页眉页脚的删除。单击插入——选择页眉/页脚——在最底部选择删除页眉/页脚,就可以把页眉页脚删除。设 置完成单击保存就可以了。 首行缩进:首先把要设置首行缩进的段落选中。单击“开始”菜单选项卡,在工具栏 中的单击“段落对话框”按钮,将会弹出段落对话框。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在”缩进和 间距“选项卡中的”缩进“组中有一个”特殊格式“参数,默认情况下此参数的值为”无“,单击下拉列表,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首行缩进“。选择了”首行缩进“后,在“磅值”处设 置缩进的字符数,把缩进字符数设置为” 2 字符“。单击确定按钮,则选中的段落中首行均 向内缩进了 2 个字符的效果。 分栏:选中需要分栏的内容-> 点击word 菜单中的【页面布局】-> 点击页面设置选项卡中的【分栏】-> 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两栏】即可. 边框和底纹:打开需要添加边框和底纹的Word 文档。选中准备添加边框和底纹的内 容,在“开始”选项卡中找到边框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中相应的框线,被选中的框线就会 被添加到选中内容。如果预设框线不满意的话,点选下拉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在“边 框和底纹”对话框中选择满意的线条样式、颜色、宽度等,点击确定,设置好的线条就会被 添加到正文中。在对话框中选中底纹,设置好要添加的颜色。点击确定后,被选中的颜色就会添加到正文中. 图片水印:切换到“设计”选项卡下,在页面背景组中,单击“水印”按钮,这个时 候会弹出一个下拉列表,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水印”选项。弹出“水印”对话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示例

实验4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五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 2、逻辑电平开关 3、逻辑电平显示器 4、拨码开关组 5、译码显示器 6、 74LS138×2 CC4511 三、实验内容 1、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将译码器使能端S1、2S、3S及地址端A2、A1、A0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Y???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表6-输出端0 7Y 1逐项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 图6-1(a)、(b)分别为其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其中 A2、A1、A0为地址输入端,0Y~7Y为译码输出端,S1、2S、3S为使能端。 当S1=1,2S+3S=0时,器件正常工作,地址码所指定的输出端有信号(为0)输出,其它所有输出端均无信号(全为1)输出。当S1=0,2S+3S=X时,或 S1=X,2S+3S=1时,译码器被禁止,所有输出同时为1。 图6-1 3-8线译码器 74LS138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表6-1

2、二进制译码器还能方便地实现逻辑函数,如图6-3所示,实现的逻辑函数是 Z = C B A C B A C B A +++ABC 图6-2 作数据分配器 图6-3 实现逻辑函数

3、码显示译码器及译码显示电路 数据拨码开关的使用。 将实验装置上的四组拨码开关的输出A i、B i、C i、D i分别接至4组显示译码/驱动器CC4511的对应输入口,LE、BI、LT接至三个逻辑开关的输出插口,接上+5V显示器的电源,然后按功能表6-2输入的要求揿动四个数码的增减键(“+”与“-”键)和操作与LE、BI、LT对应的三个逻辑开关,观测拨码盘上的四位数与LED数码管显示的对应数字是否一致,及译码显示是否正常。 a、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数字显示器,图6-5(a)、(b)为共阴管和共阳管的电路,(c)为两种不同出线形式的引出脚功能图。 符号及引脚功能 b、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47(共阳),74LS48(共阴),CC4511(共阴)等,本实验系采用CC4511 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图6-6为CC4511引脚排列 其中图6-6 CC4511引脚排列 A、B、C、D—BCD码输入端 a、b、c、d、e、f、g—译码输出端,输出“1”有效,用来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LT—测试输入端,LT=“0”时,译码输出全为“1”

实验2-循环结构

实验2 循环结构 程序填空 1. 题目描述:马克思曾经出过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有30个人在一家小饭馆里用餐,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每个男人花了3先今,每个女人花了2先令,每个小孩花了1先令,一共花去50先令。问男人、女人以及小孩各有几个人。以下是完成此项工作的程序,请将未完成的部分填入,实现其功能,并在计算机上调试程序,以测试填入的部分是否正确。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n记录解的个数 int a,b,c; //分别记录男、女、小孩的人数 n=0; //初始化n的值 for(a=1;a<=30;a++) { for(b=1;b<=30;b++) { c=30-a-b; if(3*a+2*b+c==50) { cout<<"男人有:"<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k=1, s=0, m ; for (n=1 ; n<=100 ; n++) { k=1 ; s=0 ; m=n; while (m>=1&&m<=100 )

WORD实验报告

word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②认识word2003窗口(1)标题栏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 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可以根据需要在“视图”—“工具栏”中增加或减少工具栏。每一个工 具栏都可以用鼠标拖动到屏幕的任意位置,所以又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4)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5)标尺 在编辑窗口的上面和左面有一个标尺,分别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片、文本框、表格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6)滚动条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分别为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单击滚动条中的按钮或者拖动滚动框来浏览文档。(7)显示方式按钮

实验二--译码器及其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 专业__软件工程_班级20111431 姓名_王金华学号50 / 实验二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3 -8 线译码器、4 -10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用两片3 -8 线译码器连成4 -16 线译码器的方法。 3. 掌握使用74LS138实现逻辑函数和做数据分配器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 2、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扩展板。 3、数字万用表、双踪示波器。 4、芯片74LS138 (两片)、74LS42、74LS20 各一片。 三、实验原理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功能是将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码进行辨别,并转换成控制信号,具有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下图表示二进制译码器的一般原理图: X0 X1 译码器X n-1Y0 Y1 丫2人 n-1

1 ---------------------------------

S4-3 FLS42的弓:脚排死图 BCD 輪入 输出 A : Ai A L 魚 Y J Yj Yi Y, Yi ¥? Yi V Q L L L L L H H H n 11 H H H 11 L I L L 11 H J [ }1 H In 11 I H IT H H L L L H L El II L n H 11 H H 11 11 ll r L H 11 H 1 H }] L [TT 11 r H H H L LI L L tl 1J ]J n L IJ H 11 11 11 L II L 11 H II H H TI L H 11 II II L ri H H H H H H 11 L H H II L n II 】] H II 11 I[ TI ]] H L II El H L L L H H H H H 11 H H L H ]J L L 】【 【【 11 11 L[ II ]J 11 ]J ]I L 它具有n 个输入端,2n 个输出端和一个使能输入端。在使能输入端为有效电平时, 对应每一组输入代码,只有其中一个输出端为有效电平,其余输出端则为非有效电平。 每一个输出所代表的函数对应于 n 个输入变量的最小项。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 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成为一个 数据分配器(又称为多路数据分配器)。 1、3-8线译码器74LS138 它有三个地址输入端A 、 B 、C ,它们共有8种状态的组合,即可译出8个输出信号 Y0~Y7。另外它还有三个使能输入端 E1、E2、E3。它的引脚排列见图4-2,功能表见 表 4-1 o 2、4-10线译码器 74LS42 它的引脚排列见图4-3,功能表见表4-2 输入 输出 Ej Ei E 2 C 0 A 竹 Y, Y 3 Y 4 Y? Y T X H X X X X H I H H I H H H H I H X H ~y~ X X H H H H H H H H L X X X X X U H II :H U 】1 H ] 11 H L L L L L L H H H u H H H H 1 L L L L EL 1 H 1 L |{ H H H H H H L L L H L H H L H H H H H H L L L ll H 1 H II L U 11 n ]J H L L H L L H H H H L H H H H L L H L H H H H H H L H H H 1 L H H L H H H H H H L H H L L 11 H H H H 11 H U 11 n L ABC 12 3 E E E 01234567 图4-2 74LS138的引脚排列图 ^4-1 74LSB8?o -1 -2 -3 -4 -5 -6 -7 -8 -9

实验07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二)

实验七循环结构序程序设计(二) 循环结构是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之一,是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类程序结构。在实验六中已经学习了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DO循环语句和DO WHILE循环语句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但这仅是循环结构的基本内容,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循环结构的综合应用,以及更复杂的循环结构,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循环结构允许嵌套,嵌套的循环结构称为多重循环,即一个循环结构的循环体中包含另一个循环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可使用多层嵌套。FORTRAN90新增了强制性终止循环语句CYCLE 和EXIT,使用这两条语句可在循环体执行过程中提前终止本次循环或者整个循环。这两条语句的使用虽然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但使用得当,可使用程序简洁、短小、高效。 本次实验是学习和掌握循环结构的综合应用的一次实系统验活动。通过本次实验,能够设计和编写比较复杂的循环结构程序。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三种基本循环结构的使用。 2.掌握强制性终止循环语句EXIT和CYCLE的基本功能和使用规则,以及相互区别。 3.掌握嵌套循环结构概念和应用。 4.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相互嵌套和综合应用。 5.掌握设计和编写较复杂程序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内容1 1.问题描述 公元五世纪末,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中提出了“百钱买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公鸡、母鸡、小鸡各几何?”意思是:公鸡每只5元,母鸡每只3元,小鸡一元三只。100元买100只鸡。公鸡、母鸡、小鸡各买多少只?编写程序实现之。 2.算法设计 求解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其一是所有的鸡共计100只;其二是所有买鸡的钱共计100元。根据这两个条件可列出下面两个方程式:(设公鸡、母鸡和小鸡数分别为x、y、z) x+y+z=100 5x+3y+z/3=100 这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但是其限定条件也就是方程式只有两个,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多解题。求解该问题,有多种解法,可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的特点采用试探法求解该问题。

实验二(Word文件加密)

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实验 班级:10级计科2班 学号:10410902044 姓名:赵腾松 任课教师:蒲晓川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Word文件加密指导教师蒲小川实验类型上机操作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9.9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学习Word文件加密原理与技术,学习和掌握Word文件加密方法。 2.了解和学习Winrar文件加密原理与技术,学习和掌握Winrar文件加密方法。 3.了解和学习dscrypt文件加密原理与技术,学习和掌握dscrypt文件加密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windows 2000/XP的计算机。 安装有Microsoft Office 2003 安装有WinRAR软件 安装有Dscrypt软件 三、实验原理、内容及步骤 (一)、实验原理: (一)、Word文件加解密实验原理: 1.Word加密原理与技术 采用RC4对称流加密技术实现对文档信息的加密保护。 2.Word 文档保护类型 文件打开保护 文件修改保护 只读保护 数字签名 3.WORD加密类型: 不可靠加密(XOR),Microsoft Word office97/2000兼容加密 (二)、WinRAR数据加密解密实验实验原理: 1.数据保密原理与技术 2.Winrar加密安全保护 (三)、dscrypt数据加密解密原理: 1.数据保密原理与技术

(二)、实验内容: 1.word文件加密: (1)Microsoft Word 文档加密保护: (2)查看加密文件:

实验2-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2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循环语句for、while和do-while语句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用循环语句实现各种算法,例如穷举法、迭代法等。 3.进一步熟悉C语言集成环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用while循环实现数据统计问题。:从键盘输入一批任意数量的整数,统 计其中不大于100的非负数数值的个数。 2.编写并调试程序,使用do-while循环控制语句实现上面的数据统计问 题。调试数据仍参照上面给出的几种情况设计使用。 3.编写并调试程序,使用for循环控制语句实现上面的数据统计问题。 4.阶乘累加问题。编写程序,求1+2!+3!+…+n!的值。 三、实验指导 1.用while循环实现数据统计问题。 ?编程分析 由于输入数据个数是不确定的,因此每次执行程序时,循环次数都是不确定的。在进行程序设计时,确定循环控制的方法是本实验的一个关键问题。循环控制条件可以有多种确定方法: (1).使用一个负数作为数据输入结束标志。 (2).输入一个数据后通过进行询问的方式决定是否继续输入下一个数 据。 ?参考程序 参考程序一 /* 使用负数作为数据输入结束标志的程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m,counter=0; while(1) {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m); if(m<0) break; if(m<=100) counter++; printf("\n"); } printf("符合要求的整数个数为: %d\n",counter); } 参考程序二 /* 通过进行询问的方式决定是否继续输入下一个数据的程序 */ #include int main() { int m,counter=0; char ask; while(1) { printf("请输入一个整数:"); scanf("%d",&m); getchar(); if(m>=0&&m<=100) counter++; printf("继续输入下一个数据?(Y/N)"); ask=getchar();

[人教版必修2]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课题】1-1-1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等【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重点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方法】通过复习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过程】 【阅读与理解】 1、阅读下列材料,解决有关问题,有何启发?[2003上海春季高考题] ①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气泡。 ②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 1.2572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I.2508g/L。两者相差0.0064g/L。 ③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们终于发现了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 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缓慢通过下图a-d装置时,依次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A O2、N2、H2O、CO2 B CO2、H2O、O2、N2 C H2O、CO2、N2、O2 D N2、O2、CO2、H2O 材料①、②中的“小误差”对测定空气组成和氮气密度的实验而言是(填“主要因素”或“次要因素”)。 材料③中科学家抓住了“小误差”而获得重大发现说明。 2、阅读课本第4页“一、化学实验安全” 3、复习初中课本中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总结归纳有关实验安全的知识 4、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归纳】按下列分类方法归类: ◇人身安全,如:不能直接尝任何药品, ◇仪器安全,如:热的试管不能直接用冷水冲洗,酒精灯内酒精不能少于◇药品安全,如:用剩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回原瓶, ◇操作安全,如: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 ◇环境安全,如:有污染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 【思考与交流】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保存 1.易燃液体 特性:易挥发,遇明火易燃烧;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Word实验操作实验三表格制作

Word实验操作实验三表格制作

实验三表格制作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创建表格及合并与拆分单元格的方法 2. 熟练掌握表格的插入与删除等常用操作 3. 熟练掌握调整与修饰表格的方法及技巧 4. 熟悉表格的排序与计算 二、实验范例 1. 按如下要求完成图3-97的表格。 (1) 插入图3-97所示的表格,合并、拆分单元格后,输入表格中的内容。 图3-97 表格效果 (2) 将表格第2至6行的行高设为0.8厘米。 (3) 表格内文字水平居中,“金额总计”单元格为靠上两端对齐。

(4) 第1行底纹颜色为橙色,强调文字颜色6,淡色80%。 (5) 表格标题为宋体,小一号字,加粗,居中;表格第1行单元格文字加粗。 (6) 表格外边框1.5磅实线,内边框1磅实线,“单价”列右侧设置0.75磅双实线。 【操作步骤】 ①插入表格前,先确定插入的行列数,切换到“插入”功能选项卡,在“表格”组单击“表格”按钮,在下拉列表中单击“插入表格”,拖动出表格,也可以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输入行数、列数。生成表格后,切换到“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合并”组有“合并单元格”和“拆分单元格”按钮,按样图3-97所示合并、拆分表格,然后输入表格内容。 ②选中表格的第2至6行,切换到“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在“表”组单击“属性”按钮,打开“表格”对话框,在“行”选项卡中设置“指定高度”为0.8厘米。 ③在“对齐方式”组,设置单元格中文字的对齐方式。 ④选中需要设置底纹的单元格,切换到“表

格工具”的“设计”选项卡,在“表格样式”组设置“底纹”。 ⑤将光标定位到第1个单元格的最前面,按回车键,在表格前插入一个空行,输入标题。 ⑥选中整个表格,切换到“表格工具”的“设计”选项卡,在“表格样式”组单击“边框”下拉列表中的“边框和底纹”选项,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选项卡中,设置“应用于”为表格,在“设置”部分单击“自定义”,分别选择内外边框,在预览窗口添加边框,单击“确定”按钮,将表格的内外框显示出来。 添加双实线,选择“单价”列,在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边框,选择线型等,在预览窗口添加右边框,单击“确定”按钮。 2. 按要求完成图3-100所示的表格。 (1) 将下面的素材转换成一个5行6列的表格。 (2) 在“星期”列的左侧插入一列,如图3-98所示合并、拆分单元格。 (3) 套用表格内置样式“浅色网格–强调文字颜色2”。 (4) 文字“上午”、“下午”设置为垂直方向,

实验2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2 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使用。 二实验原理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他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 1、3线—8线译码器74LS138 图5-6-1 表5-6-1 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又称多路分配器),如图5-6-2所示。

图 利用使能端方便地将两个3---8译码器组合成一个4---16译码器,如图5-6-4所示。 图5-6-4

2数码显示译码器 A、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图5-6-5 B、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本实验采用CC4511 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驱动共阴级LED数码管。 如图5-6-6所示。Array A0、A1、A2、A3----BCD 码输入端; Ya\Yb\Yc\Yd\Ye\Yf\Yg--- -译码输出端,输出“1” 有效; LT·---测试输入端; BI·---消隐输入端; LE---锁定端。 表5-6-2为CC4511功能表。译码器还有拒伪码功能,当输入码超过1001时,输 出全为“0”,数码管熄灭。

下图是CC4511和LED数码管连接图: 三实验设备 1、+5V直流电源 2、连续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逻辑电平显示器 5、拨码开关组 6、译码显示器 7、74LS138*2 CC4511 四实验内容 1、数码拨码开关的使用。 2、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3、用74LS138构成时序脉冲分配器 4、用两片74LS138组合成一个4线—16线译码器,并进行实验。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 1 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 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 Dd : dd=1 : 2 : 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 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 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 1 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 1 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 1 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 1.B。 2.B。 3. (1)在F1 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 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 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 为 1 : 1。

实验二 Word基本应用(分两次完成)

实验二 Word基本应用(分两次课完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Word基本操作; 2. 掌握Word表格与图形的制作与编排; 3. 掌握图文混排技术与文档格式编排技巧; 4. 掌握文档的排版及与打印相关的技术。 二、实验内容 1. 建立与编辑文档; 2. 插入表格和图形; 3. 文档格式化及图文混排; 4. 保存文档。 三、实验作业 1. Word基本操作 要求如下: ⑴创建文档,以文件名W1.DOC,保存到以自己的学号姓名为名字的文件夹中。并输入如下内容的文字,输入前将格式设置为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 Word 2003含有以下辅助应用程序:WordArt、EquationEditor和Graph。它们通过应用对象链接和嵌入(OLE)技术来创建文档的艺术字、公式和图表对象,这些程序使Word 2003在文本修饰、公式编排和图表绘制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完善。Word文档中可以插入多种格式的图形。图形插入到文档中后,可放在版面上的任何位置,还能够使文本围绕图形排列。在Word中不仅可以完成书刊的排版,还可以将整个或部分文档设置成多栏格式。 拖放编辑:把选定的文字或图形用鼠标直接拖到新的位置,松开鼠标按钮即可完成文字或图形的“搬运”工作。在拖动时按住Ctrl键,则可以完成文字或图形的复制。 多级撤消:可撤消做过多次文字编辑和格式设置的操作,撤消后的操作还可以用“重复”按钮恢复回来。 格式刷:选定具有所需格式的文字,再用鼠标点一下格式刷按钮,此后光标扫过的文字即具有与选定的文字相同的格式。

样式和模板:使用样式可一次实现多种文字格式的设置,而无需一步步去完成大量重复性的工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有助于保证文字格式的一致性。模板提供了创建文档的一种捷径。模板中包含了某一类型文档的共有特征,并预先设置好了文字格式。使用模板中提供的样式可快速编排文字的格式。 ⑵将W1.DOC中的所有“文字”替换为“文本”;然后按如下要求进行排版: ①设置字体:第1段揩体;第2段隶书;第3、4段仿宋; ②设置字号:全文小四; ③设置字形:第2段下划线(单线); ④设置对齐方式:第1、3、4段两端对齐; ⑤设置段落缩进:全文首行缩进0.85厘米;第2段左右各缩进1.5厘米; ⑥设置段间距:段前距为为0.5行,段后距为1行; ⑦设置行段间距:全文行距为固定值20磅; ⑧绘制自选图形:在自选图形中选择“太阳形”插入,插入位置任意,高度1.5cm, 宽度1.8cm,填充绿色、线条黄色、粗细1.5磅。 ⑶标题的使用 在许多文档(如论文)中,往往会使用到标题,特别是在需要使用目录的文档中,目录的作用是列出文档中的各章、节名及各章节的页码位置,使读者通过目录快速了解书刊的主题。在编制目录之前,首先要将文档用标题样式格式化,大纲视图最适合设置和编写标题。 要求如下: ①首先将如下内容键入到新建的空白页中: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信息与技术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2计算机概述 1.2.1 计算机的发展 1.2.2 计算机的特点 1.2.3 计算机的分类 1.3微型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第二章操作系统 第三章文字处理

译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 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 组合电路的方法。4、学习译码器的扩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1块 2、74hc138 3-8线译码器2片 3、74hc20 双4输入与非 门1片 三、实验原理 1、中规模集成译码器74hc138 74hc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

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图3-1是其引脚排列。其中a2 、a1 、a0 为地址输入端,0y~7y为译码输出端,s1、2s 、3s 为使能端。74hc138真值表如下:74hc138引脚图为:74hc138工作原理为:当s1=1,s2+s3=0时,电路完成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其 中: 2、译码器应用 因为74hc138 三-八线译码器的输出包括了三变量数字信号的全部八种组合,每一个输出端表示一个最小项,因此可以利用八条输出线组合构成三变量的任意组合电路。 四、实验内容 1、译码器74hc138 逻辑功能测试(1)控制端功能测试测试电路如图:按上表所示条件输入开关状态。观察并记录译码器输出状态。led指示灯亮为0,灯不 亮为1。

(2)逻辑功能测试 将译码器使能端s1、2s 、3s 及地址端a2、a1、a0 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输出端y7 ?????y0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 下表逐项测试74hc138的逻辑功能。 2、用74hc138实现逻辑函数y=ab+bc+ca 如果设a2=a,a1=b,a0=c,则函数y 的逻辑图如上所示。用74hc138和74hc20各一块 在实验箱上连接下图线路。并将测试结果下面的记录表中。 3、用两个3线-8线译码器构成4线-16线译码器。利用使能端能方便地将两个3/8译码器组合成一个4/16译码器,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结果记录:2、74hc138实现逻辑函数y=ab+bc+ca,实验结果记录: 六、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四 循环结构

实验报告 班级:电信13-1班学号:130******** 姓名:谢朗星成绩: 实验四循环结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循环结构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2.掌握循环结构C程序中使用while语句和do while语句。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调试下面三个程序,分析执行的结果。 1. #include int main( ) { int sum=0,i=1; while(i<=100) { sum=sum+i; i++; } printf(“%d\n”,sum); return 0; } 5050 在该程序中,先判断i是否<=100,如果是,在循环体先执行了sum=sum+i,接着再执行i++,然后再返回判断i是否<=100,接着再重复上步骤,直到i>100,然后输出最终结果,结束该程序。 2. #include int main( ) { int sum=0,i=1; while(i<=100) { sum=sum+i; i++; printf(“%d\n”,sum);} return 0;

} 在该程序中,先判断i是否<=100,如果是,在循环体先执行了sum=sum+i,接着再执行i++,然后输出当次运行的结果,然后再返回判断i是否<=100,接着再重复上步骤,直到i>100,结束该程序。 3.#include int main( ) { int sum=0,i=1; do { sum=sum+i; i++; printf(“%d\n”,sum); }while(i<=100); return 0; } 在该程序中,在循环体中先执行了sum=sum+i,接着再执行i++,然后输出当次运行的结果,接着再判断i是否<=100,如果是,返回执行循环体,接着再重复上步骤,直到i>100,结束该程序。 2.编写如下2道题目的程序,要求详细写出程序编写、编译、运行的过程,源程序关键执 行语句需要给出注释。 (a)统计全单位人员的平均工资。单位的人数不固定,工资数从键盘先后输入,当输入-1 时表示输入结束(前面输入的是有效数据) 分析:循环执行的条件while(i!=-1) , 循环结束条件是单位的人数n,循环体采用累加的方法。 (b)求∑= 20 1 n !n 分析:循环体采用累加和累乘。(a) #include int main() {

必修2-课本实验

必修2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科学探究:钾在空气中的燃烧、钾与水的反应P6 操作步骤: 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投到热坩埚中。回忆钠与氧气反应,进行对比。 2、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培养皿中。回忆钠与水反应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 1、钾迅速熔化成一个小球,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2、钾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音,产生紫色火焰。反应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 3、科学探究:Mg 、Al 金属性强弱的比较P15 操作步骤:1、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 mL 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2、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 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镁与冷水反应缓慢,镁条表面溶液变红,加热后,反应迅速,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 2、镁带和铝片都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镁带比铝片反应剧烈。 4、实验1-2:Na与Cl2的反应P21 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 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实验2-1: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P33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 2、实验2-2: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P34 将约20 g 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 g 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3、实验2-3: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P34

Python实验循环结构

实验五 循环结构(续) 【实验目的】 1.掌握range()函数的使用 2. 掌握For 语句的使用。 3.掌握循环嵌套的使用。 4.掌握一些常用的算法(求素数、穷举法、求和与乘积、递推法)。 【实验内容】 000000000 1、 填空 (1) 在命令行中显示1 到10的数字 range(1,11) 。 (2) 在命令行中显示 1到10的所有偶数 range(2,11,2) 。 (3) 显示所有的大写字符。 for i in range(65,91) : print chr(i) (4) 显示1--100能被3整除的数,并且每5个数打印一行。 i=0 ‘记录能被3整除的个数 for j in range(1,101): if j%3==0: print j, i+=1 if i%5==0: print 2、输出斐波那契级数1、1、2、 3、5、8、13……,此级数项的规律是:前两项的值各为1,从第3项起,每一项是前2项的和。(要求一行输出6项)。 (1) 当某项的数值大于或等于30000时结束。 (2) 求前100项之和。 (1)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2 3、编写程序,输入一个数,判断该数是否为完数。例如6是一个完数,因为6=1+2+3。 x=input ("Enter an integer:") i=1 while True : x=x-i i+=1 if x==i: print "A perfect number." break if x==30000: break print c, if i%6==0: print (2) a=1 b=1 sum=2 i=2 #计数 while True: i+=1 #计数:第i 次 c=a+b a=b b=c sum+=c if i==100: #完成第100次求和后退出循环 break print sum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 Word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教材实验 目录 1钾的化学性质(必修2,P6) (2)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必修2,P9) (2) 3金属与水、酸的反应(必修2,P15-P16) (3) 4钠与氯气反应(必修2,P21) (3) 05 放热反应(必修2,P33-P34) (4) 06 吸热反应(必修2,P34) (4) 07 酸碱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必修2,P34) (5) 08 锌铜原电池(必修2,P40-P41) (5) 09 原电池的设计(必修2,P41) (5) 10 水果电池(必修2,P42) (6) 1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修2,P48) (6) 1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修2,P48) (7) 13甲烷的取代反应(必修2,P61) (7) 14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必修2,P67) (8) 15乙烯的化学性质(必修2,P68) (9) 16苯的性质实验(必修2,P69) (9) 17*溴苯的制取(必修2,P70) (9) 18*硝基苯的制取(必修2,P70) (10) 19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必修2,P73) (11) 20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P74) (11) 21 乙酸的酸性(必修2,P75) (12) 22乙酸的酯化反应(必修2,P75) (12) 23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必修2,P79) (13) 24 蔗糖的水解反应(必修2,P79-P80) (13) 25 铝热反应(必修2,P89) (14) 26 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必修2,P91) (14) 27*煤的干馏(必修2,P95) (15) 28*石油的蒸馏(必修2,P96) (15)

实验2 译码器及其应用复习课程

实验2译码器及其应 用

实验2 译码器及其应用 10数计计科2班 丁琴(41)林晶(39) 2011 .11.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 译码器可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变量译码器和代码变换译码器。 1、变量译码器(又称二进制译码器),用以表示输入变量的状态,如2线-4线、3线-8线和4线-16线译码器。若有n个输入变量,则有2n个不同的组合状态,就有2n 个输出端供其使用。而每一个输出所代表的函数对应于n个

输入变量的最小项。以3线-8线译码器74LS138为例进行分析,图5-6-1(a)、(b)分别为其 逻辑图及引脚排列,其中 A2 、A1 、A0 为地址输入端,0Y~7Y为译码输出端,S1、2S、3S为使能端。其工作原理为: Yi=S1 S2 S3 mi (1)当S2=S3=0,S1=data时 若m0=1,A2=A1=A0=0时则Y0 =S1= data 改变A2、A1、A0使得data出现在不同的输出端 (2)当S1=1, S2=0,S3=data时 若m0=1,则Y0=data; 改变A2A1A0使得data出现在不同的输出端 对照表5-6-1就可判断其功能是否正常。 图5-6-1 3-8线译码器74LS138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表5-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