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徐州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基于GIS的徐州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基于GIS的徐州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第29卷第1期

2011年3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 urnal o f Xuzhou N orma l U niver 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 ion)

Vo l.29,N o.1

M ar.,2011

收稿日期:2010 12 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116),徐州师范大学校基金重点项目(10XLA11)

作者简介:单勇兵,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GIS,RS技术及应用研究,E mail:s hany ongb ing@https://www.360docs.net/doc/9d3543221.html,.

引文格式:单勇兵,马晓冬.基于GIS的徐州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73-75.

Shan Yon gbing,M a Xiaodong.A GIS b ased research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ur al settlements in Xuz hou.J Xuzh ou Norm Univ:Nat Sci Ed,2011,29(1):73-75.

基于GIS的徐州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单勇兵,马晓冬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以徐州地区SP OT与T M融合遥感影像及1 50000电子地形图为主要数据源,通过人机交互解译,获得研究区的乡村聚落图斑、水系、道路、地形等空间信息.借助A r cG 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为主要技术手段,对徐州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绝大多数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聚集;聚落沿水系、道路分布特征明显,距之越远,聚落数目越少;绝大多数聚落分布在50m以下地势平坦地区,在大于50m的低山丘陵地区分布较少.

关键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G IS;徐州

中图分类号:T P391,K901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573(2011)01 0073 03

A G IS based research on spatial d istrib 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X uzhou

Shan Y ongbing,M a X iaodong

(S chool of Urban&Environm ent,Xu zhou Normal U niver sity,Xuz hou221116,J iangs u,China) Abstract:In this article,taking Xuzhou fused image of SPO T and T M and electr ic map on t he scale of1 50000as the major data sour ces,spatial infor mation about r ural settlement pat ches,w ater system and ter rain is picked up by human machine interactive interpr et ing.By means of A rcG IS spat ial analy sis technique,a quantitat ive analysis on spatial dist ributio n o f the rur al sett lement s in Xuzhou is made.T he r esult show s that major r ural settlements ar e centra lized in cer tain space;most settlements hav e favo rable status o f w ater system and traffic,the number o f settle ments decreases gradually as the distance away from them is farther;mo st settlements locate in the flat ter rain below50m.

Key words:rural sett lement;spat ial distr ibution;G IS;Xuzho u

乡村聚落空间是研究乡村居民点的形成、发展、

分布和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

科,是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2].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特点、规模大小、动态迁移等除

受到众多环境因子的制约外,还受制于社会经济发

展状况、历史渊源、文化习俗等影响[3],也就是说,乡

村聚落空间分布是若干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随着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研究乡村聚

落空间的变化规律,对于乡村居民点优化调控、实现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RS和

GIS技术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开始增

多[4-8],但针对故黄河地区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

RS提取乡村聚落有关的空间信息,应用GIS空间

分析方法研究徐州地区2008年乡村聚落的空间分

布规律,以期获得乡村聚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新

农村建设的优化和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研究区概况 徐州位于东经11622!~

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总面积11258

km2.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低山丘陵外,其余

大部为平原.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

布,故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

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数据来源 2008年的SPOT2/4遥感影像(全

色)和TM遥感影像(多光谱)的融合影像.融合影

像的空间分辨率为10m,兼有TM多光谱影像特

征,该数据源的影像比例尺约为1 30000.在Er

das9 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

解译,同时参考该地区1 50000电子地形图(2006

年),最后获得研究区的乡村聚落图斑、水系、道路、

地形等空间信息,以此作为研究该地区乡村聚落空

间分布规律的基础数据.

2 研究方法

对乡村聚落之间空间关系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缓冲区分析.在Ar cGIS 缓冲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渐变尺度的空间结构度量方法,即VCM (variable clumping method)进行研究.该方法的原理是对某一聚落(图斑抽取为点)进行缓冲区分析时,如果相邻聚落的距离小于缓冲区半径的2倍时,它们之间的缓冲区就会相互叠加,如果大于缓冲区半径的2倍,它们之间的缓冲区是分离关系,如图1所示.当缓冲区半径变化时,聚落缓冲区出现叠加的数量就会发生差异,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定量地反映出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即VCM 曲线.当乡村聚落分布较集中,缓冲区在其半径较小时就会出现叠加;当乡村聚落分布较分散,缓冲区叠加多出现在半径较大时[4-5].本研究采用的缓冲区最小尺度为100m ,以100m 为步长逐级递增,建立聚落一系列的缓冲区;统计缓冲区内叠加聚落的数量,最后以缓冲区半径为横轴,以缓冲区发生叠加的聚落增加的个数为纵轴建立研究区VCM 曲线.

图1 VCM 原理示意

Fig.1 Diagram of variable clumping m ethod

乡村聚落沿着道路、水系的空间分布是通过

ArcGIS 多环缓冲区(multiple r ing buffer)进行定量分析的.道路、水系缓冲区的最小尺度均为100m,依次递增一倍逐级建立道路、水系一系列的缓冲区,对各缓冲区内的乡村聚落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获得道路、水系对乡村聚落的影响程度.

对乡村聚落的分布受地形影响程度的研究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根据1 50000地形图的等高线,运用ArcGIS 建立该研究区的DEM 模型,生成高程GRID;再将聚落生成的GRID 与高程GRID 进行叠置分析;提取聚落所在的高程,最后分析聚落在地形上的分布规律,得出聚落与地形的关系.

3 结果分析

3 1 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

研究区乡村聚落的VCM 曲线(图2(a))显示:曲线从缓冲区100m 开始上升,200m 达到峰值,之后曲线随缓冲区半径的递增而下降,尾部细长.表明

大多乡村聚落与其周围相邻聚落之间在缓冲区半径

为200m 时发生叠加,即大多乡村聚落直线距离接近400m.在研究区内,缓冲区在半径较小时就出现了叠加,表明该地区乡村聚落分布较集中.

乡村聚落的聚集累积比例(图2(b))表明:在缓冲区半径为200m 时,百分比为61 3%;400m 时,为92 8%,直到缓冲区半径为1200m 时,乡村聚落的聚集累积达到100%,即所有的聚落缓冲区完全叠加.这就表明绝大多数乡村聚落之间的相邻距离在800m 以内,它们在局部空间上相对比较集中,还有7 8%的聚落在相邻距离800~2400m 以内,它们在空间上呈现相对分散分布的状态,因此,研究区内乡村聚落分布总体较集中.

图2 徐州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

Fig.2 Agglomer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3 2 乡村聚落沿道路空间分异特征

道路是影响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区内,道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从图3可知,在道路缓冲区半径为100m 时,乡村聚落数目最多,然后随着缓冲区半径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直到半径为1600m 时,所有聚落都落在该缓冲区内.在缓冲区半径为400m 时,缓冲区内聚落的数目所占比例为91 5%,说明该地区聚落的分布沿道路分布比较明显,且聚落距离道路比较近.在聚落数目与缓冲区半径之间建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聚落数目随缓冲区半径的增加呈指数递减关系(图3(b)),距离道路越远,聚落分布越来越稀少.

3 3 乡村聚落沿水系的空间分异特征

据图4可知:乡村聚落的数目从缓冲区半径100m 到200m 先增加,随后递减;缓冲区半径为1500m 时,乡村聚落数目累积百分比为86 9%;半径为2000m 时,达到94 0%;大于2000m 时,聚落分布仅占6 0%,这表明研究区内的乡村聚落受

74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

水系分布影响非常明显.建立聚落数目与缓冲区半

径之间的回归分析,由图4(b)可以看出,随缓冲区半径的增加,聚落数目也呈指数递减关系,距水系越远,聚落分布越少

.

图3 徐州乡村聚落沿道路的分异Fig .3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 ents

to traffic in X uzhou

图4 徐州乡村聚落沿水系的分异Fig .4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 ents

to water system in X uzhou

乡村聚落沿水系、道路分异结果显示:聚落沿水系、道路分布有着相似性,距离目标越远,数目越来越少,且均呈现出指数递减的关系;但两者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强度不同,从回归拟合方程的指数变量系数来看,道路缓冲区半径变量指数(-0 00587)比水系的指数(-0 00136)小很多,说明道路比水系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程度高,聚落数目沿道路比沿水

系递减速度要快.3 4 乡村聚落的地形空间分异特征

徐州大部分地区为平原,东部和中部有少数丘岗,境内海拔较低,坡度较缓.由表1知,绝大数乡村聚落分布在50m 以下,占聚落总数的97.6%;高程50m 以上的只有少量分布,占聚落总数的2.4%.表明随着地势的增加,聚落的分布逐渐减少.

表1 徐州乡村聚落随高程的分异Tab.1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to elevation in X uzhou

高程/m 聚落数目高程/m 聚落数目

<201619100~1104420~3010521110~1202730~408458120~1301340~501330130~140750~60184140~150960~7098150~160370~8083160~170480~9041170~180

390~100

25

>180

6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总体

较为聚集,绝大多数相邻乡村聚落之间的距离在800m 以内.道路、水系、地形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距离道路、水系越远,聚落数目越少,均呈指数递减规律;道路比水系对该地区聚落分布有更大的影响.绝大多数乡村聚落分布在50m 以下的地势平坦地区,在大于50m 的低山丘陵地区,分布较少.本文借助GIS 技术,能较好地分析、解译出乡村聚落总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在获得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进行聚落的适宜性分析,从而对聚落的优化和调控提供重要的参考.参考文献:

[1]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

地理学报,1988,43(4):311.

[2] 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1):72.

[3] 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 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1.[4] 刘湘南,许红梅.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图形信息表达初

步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6):752.[5] 冯文兰,周万村,李爱农,等.基于GIS 的岷江上游乡村

聚落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茂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1):57.[6] 于淼,李建东.基于RS 和GIS 的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

格局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5):50.[7] 徐雪仁,万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

研究及应用探讨[J].地理研究,1997,16(3):47.

[8] 郭晓东.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模拟分

析[J].山地学报,2009,27(3):293.

[责任编辑:史成娣]

75

第1期单勇兵,等:基于GIS 的徐州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一、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从最近的相关卫星及夜景图不难看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主城区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数据来自美国空军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相关信息:国防气象卫星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但从相关卫星夜景图中可以看出,徐州的主城区近十年来扩展太慢,与苏南地市比速度差距大,就是与邻近的临沂比,也让人汗颜。也有些人认为徐州已经很大了,其实个人早就感觉到徐州城区面积扩展偏慢(只是近年高铁区和新城区的发展才稍有起色)。作为区域中心,徐州城市核心规模上偏小致使无法达到较大的辐射力影响力。 近期(5-10年)主城区的规模至少要达到两个高速环线内的面积(接近较大规模的省会或计划单列城市),具体而言西面和南面要到省界、北至微山湖沿岸、东北至贾汪、东至大许一带,这样规模的区域核心才能具备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外,徐州城市群虽然有一定的潜力但培育还有待时日

其实主城区大不大真的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要孕育徐州地区的中小城市! 远景来看,简单的设想是,发展至稳态水平的中国经济,农村必然是大农业,以徐州的面积,农村撑破天需要壹佰万人口(劳动力要小于人口,农村劳动力需求估计不足五十万),那么其余的七百万人怎么办?这就有选择了,是全部住进主城区?还是完善各县城等中小城 市?抑或是重点发展各镇的城区? 七百万人口的主城区,的确不适合居住;而散居在各镇区则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因此,需要重点发展各县城以及一些拥有较大建成区的镇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扩张迅速。2005年全市二三产业比重为86.0%,城市化水平为44.1%,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3811.0公顷,增幅为44.6%,土地利用表现为建设用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总量增长占主导,成长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2、土地垦殖率高,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徐州市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带状分布,地处暖温带南缘,雨热同步,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规模经营。2005年全市土地垦殖率53.7%,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中低产田的比重占68%,耕地质量建设任务重。随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难度与成本上升,耕地补充与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3、工矿用地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徐州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重工业化程度高,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2:68,独立工矿用地总量大,煤炭、能源、通用设备等占地面积大的产业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提高较为困难。 4、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多、布局散,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全市2274个行政村,988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45.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7.7%,人均占地198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 5、资源开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局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用地总量大,水资源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存在的问题:1规划实施中出现以下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难度加大;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缺乏必要的弹性,难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变化;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与环境污染较严重;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规划调整与修改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 2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2美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86.0%,正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城市扩张期。规划期内徐州市力争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3亿元,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B、城市化加速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城市化将成为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955万人,城市化水平

岷江上游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岷江上游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初探 常晓军1,丁俊1,魏伦武1,王德伟1,毛郁2,鄢毅2 (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 610082;2.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 610081 ) 摘要:岷江上游地区现有地质灾害284处,主要发育于低山、中山、高山区,其发育面密度分别为7.3个/100km2、2.3个/100km2和0.64个/100km2,分别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的6.7%、70.7%和20.8%。通过对284个地质灾害点的统计分析研究,找出了岷江上游流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及其发育分布规律,为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灾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主控因素;分布规律;岷江上游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岷江上游(都江堰以上)地处成都平原上游四川盆地的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涉及阿坝州松藩、黑水、茂县、理县、汶川五县和都江堰市部分地区,面积23262km2。区内自然条件错综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岩体破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巨大[1-2]。据初步统计岷江上游流域地质灾害284处,其中滑坡114处,崩塌36处,泥石流121处,不稳定斜坡13处(表1,图1、2),造成696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09951.6万元;目前受地质灾害威胁44694人,威胁财产19824.2万元,是地质灾害高发区。 图1 岷江流域地质灾害统计直方图图2 岷江上游各类地质灾害对比图

岷江上游地质灾害对沿江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800×104kw,可开发量395×104kw。目前流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其中干流9级水电开发,总装机超过200×104kw;支流杂古脑河10级梯级水电开发,总装机将近100×104kw。现在如果发生“叠溪地震滑坡”那样大规模的堵江事件,将直接危及滑坡区和“堰塞湖”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旦溃坝下游沿江梯级水利水电工程可能荡然无存,其后果不堪设想。 本文对岷江上游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找出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与发育分布规律,科学合理地评价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与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及建议,为岷江上游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灾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地质灾害与地貌的关系 1.1 地貌类型 岷江上游地区属高山峡谷区,区内高山耸峙,河流深切,沟谷深邃,地表起伏巨大,相对高差达1000m以上。区内最高海拔6253m(四姑娘山),最低海拔870m,最大相对高差5383m。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地表切割由北向南加剧。地貌大体以镇关江为界,以北为山原地貌,以南为高山峡谷地貌。岷江上游幅员面积23262km2,其中丘状高原2512 km2、低山259 km2、中高山17938 km2、极高山2550 km2,分别占全区面积的10.80%、1.11%、77.12%和10.96%(表2)。 1.2地质灾害与地貌关系 地质灾害主要发育在高、中、低山地貌中,共发育地质灾害279处,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的98.2%;在丘状高原区仅发育5处地质灾害,占全区地质灾害总数的1.8%(表3,图3)。 在高山地貌区发育地质灾害59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20.8%,其发育面密度0.64个/100km2,其中滑坡崩塌14处,泥石流41处,不稳定斜坡4处,分别占高山地貌区地质灾害总数的23.7%、69.5%和6.8%(图4a)。 单位:处

(完整word版)川西高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布规律分析

川西高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布规律分析 农村聚落作为地理自然环境的客观反映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资载体,其区域分布并不是毫无规律的偶然现象,在其纷繁复杂的表象下,存在着诸多必然规律。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以理塘县农区为例,探求影响农村聚落分布的各类因素,分析各类聚落居民的诉求。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为城镇体系规划或新村店布局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思路。 一、区域现状概况 (一)环境特征 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之间,横断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气候区。全县版图南北最长215公里,东西最宽155公里,总幅员14182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600~4600米之间。全县河流纵横交织,水量充足。主要河流总长度约1534公里。 (二)农村聚落特征――村落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 1.农村人口分布。2010年理塘县县域农村人口为56232人,就农区来说:农业人口34021人。其中,高原山原宽谷区为24914人,高原山原峡谷区农业人口为9107人。县域

农区农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用地条件相对较好,耕地比较集中的高原山原宽谷区。 2.农村聚落分布。理塘县农村居民点为238处,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都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自然村),以自然经济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自然村的规模和形态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主要是以聚居点为单位的自然村落,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大聚落较少,中心村的发育不足。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人口规模小、村落数量多:就农区来说,共 3.4万农业人口,132个行政村,平均1个村258人。 二、县域农村聚落分布规律浅析 理塘县分为农、牧两个区,牧区居民主要采用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随草而居;本文主要探讨农区聚居点空间分布特征。 1.从地形地貌方面看。理塘县地貌分为三个类型,中部西部高原浅谷区、南部山原宽谷区、东北部高山峡谷区。 农区内17个乡镇皆有部分村庄分布,基本上每一个村有1-3个大的自然聚落(10-30户为主),容纳半数以上的村民;其余的村民聚落是以几户或独户为单元在村域内零散分布。由于耕地少,部分村庄基本为一个行政村一个聚落的情况。每个行政村均在其最大的聚落形成村级中心。 2.从交通干线方面看。理塘县农村聚落以县城为中心,呈沿路积聚状态,这除了受地形影响,也符合广大农村群众

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第25卷第4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年8月 V ol.25 No.4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Aug. 2006 收稿日期:2005-07-0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111506) 文章编号:1008-0562(2006)04-0623-03 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胡志斌,何兴元,李月辉,胡远满 (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16) 摘 要:为了研究岷江上游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利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在GIS 的支持下,对居民点空 间格局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大散居、小聚居的农村居民点特征显著。(2)居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与道路的两侧,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居民点分布;居民点离散特征不显著。(3)居民点分布与海拔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人口的分布格局与人口数据空间化;实现生态退耕,区域景观格局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岷江上游;居民点格局;人口格局;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X 141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up reaches of Min River HU Zhibin, HE Xingyuan , LI Yuehui, HU Yuanman (Institute of Shenyang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0016, China ) Abstract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 River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source areas for Yangtze River.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settlement for analyzing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ed patterns. 1:250000 foundation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 and statistical data of study area were employed by ARC/GIS9.0 system supporting. The results show,1) Rural settlements are the primarily form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lives scattered greatly and lives together slightly. 2) The rural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rivers and the roads two sides of road. The distance is contiguous between the rural settlements, there is 72.86% rural settlement distributing from 1.00km to 2.5km. 3)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is affected directly by the rivers and the roads which 97.55 %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1.5km away from rivers. The results are the key proof for optimizing landscape pattern and carrying out the polici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 River ;settlement patterns ;population patterns ;GIS 0 引 言 近十几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1999年的全国统计数据[1]显示, 乡村人口为8.7亿,占总人口的69.1%,农村居民点依然是农民的主要聚居形式,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目前,有些学者开展了针对城镇的研究,但是对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较为少见,金其铭[2]从地理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农村聚落进行了历史的回顾与发展趋向的分析,提出了开展农村聚落研究的重要意义与研究方向;周道玮[3]则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乡村生态学的定义与研究对 象以及村落形态与自然要素的关系;田永中[4]、田 光进[5-7]利用GIS 系统平台,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中国居民点的分布特征、景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下,研究农村居民点分布对于节约耕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岷江上游地区是长江重要的发源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也是典型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区,本研究主要利用1:2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在ARC/GIS9.0系统的支持下,对岷江上游的居民点分布格局以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这将为进一步分析人口的分布格局,进行区域景观格局的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山地_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郭晓东

收稿时间:2012-04-28;修回时间:2012-08-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6)作者简介:郭晓东(1971—),男,甘肃通渭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区域发展等。E-mail:gxd@https://www.360docs.net/doc/9d3543221.html, 。 乡村聚落又称乡村居民点,是指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即村落。中国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目前仍有7.13亿农村人口以及上百万个村落与集镇,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53.4%,农村聚落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形式[1]。然而受重城轻乡思想的影响,中国乡村聚落研究远远滞后于城市聚落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乡村聚落发展过程中建 房占地与聚落空废化现象并存、村镇发展无序、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聚落研究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从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国外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起步较早。19世纪,法国地 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 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郭晓东1,张启媛1,马利邦2 (1.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甘肃兰州 730000;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是乡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以地跨陇东黄土丘陵区与西 秦岭山地的天水市麦积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GIS 与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麦积区乡村聚落的景观指数、规模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麦积区乡村聚落斑块面积相差悬殊,中小型聚落占主体;②分布呈现“北密南疏”格局,聚落分布的河流与道路指向性十分明显;③海拔和坡度对聚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拔1000—1500m 和坡度5°—15°的范围是聚落的密集分布区,聚落随高程和坡度呈显著的正态分布;④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及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文社会因素是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关键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麦积区中图分类号:K90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2)10-0114-07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Transition-region between Mountain and Hilly GUO Xiao -dong 1,ZHANG Qi -yuan 1,MA Li -bang 2 (1.School of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Gansu ,China ;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Gansu ,China ) Abstract:Take Maiji district in TianShui that across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east Gansu province and west Qinling Mountains as a case,using G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calculating and analyzing the Landscape indices,scale levels and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settlement.The research shows that:(a)the area of rural settlements plaques differ greatly ,and the plaques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 obviously higher than other types;(b)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shows the pattern of "thick in the north and sparse in the south",and the directive property of the settlements distribution of rivers and roads is very apparent;(c)elevation and slope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the range of elevation about 1000~1500m and slope 5°~15°is the intensive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rea,settlements present a significant normal distribution along with the elevation and slope;(d)the forming,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s influenced by many combined factors.The Natural factor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while the humanities social factor is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Key words:rural settlements;spatial distribution;influence factors;Maiji District 第32卷第10期经济地理Vol.32,No.10 2012年10月ECONOMIC GEOGRAPHY Oct.,2012 DOI:10.15957/https://www.360docs.net/doc/9d3543221.html,ki.jjdl.2012.10.018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又称乡村居民点,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乡村聚落分类 乡村聚落分类是指按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划分乡村聚落类型。乡村聚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内部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布局(如经济职能、村落形态、房屋建筑形式结构等)均有明显差异,聚落类型也不相同。按经济结构可分为:农村(农业聚落)、山村(林业聚落)、牧村、渔村以及拥有较多乡村企业、家庭工副业的中心村和乡村集镇,或具有上述两种以上经济活动的兼业村落。在农区和林区,聚落通常是固定的。按其形态特征分为点状聚落(又称散漫型村落或散村)、线状聚落(路村、街村)及块状聚落(又称团聚型村落、团村或集村)。在牧区,除定居聚落外,还有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篷聚落;在水乡和江河,有以舟楫为家的水上人家。 聚落分类的目的是认识和掌握不同类型聚落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以便采取不同的村落整治措施和科学地制订村落规划,协调村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为村落建设服务。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乡村居住人口占50.32% 在地理分布上,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另一个区别在于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乡村人口以农业为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人口分布同一个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存在着几乎正比例的关系;在各种自然因素中,受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制约最为明显。此外,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特点的作用,乡村人口地理分布上的变动比较缓慢,有时甚至近于凝固化。城镇人口则表现出相反的特点,他们以第二产业为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人口分布与一个地区工商业生产的发达程度有着几乎是正比例的关

岷江

岷江 岷江 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灌县出峡,分内外两江到江口复合,经乐山接纳大渡河,到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因此水量丰富,年径流量900多亿立方公尺,为黄河的两倍多。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 河流简介 岷江(6张) 岷江,古称汶江和都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1] 岷江 岷江发源于岷山,是汇入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岷江口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岷江水流量大、流速湍急。古代,岷江是蜀地重要河流之一,都江堰就是治理岷江的水利工程,岷江贯

穿成都平原,都江堰修筑前,岷江是祸河,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粮食产量很低。都江堰修筑后,岷江成了巴蜀除嘉陵江和长江外第三条著名河流。由于岷江水量大,古代经常误认为是长江正源。流经的地区有阿坝、成都、眉山、乐山,最后在宜宾汇入长江。 岷江水系:岷江又称汶江、导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 水文学理论一般认为,岷江第一条支流为松潘境内的小蛙沟,最后一条为宜宾境内的萃河,大渡河是岷江水系最大的支流,黑水河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青衣江则是岷江下游最大的支流。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大江风景照片2(2张) ,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萃河等。 其中最大的一条支流大渡河全长1150公里,比岷江正流还长415公里。在四川境内的长度也有852公里,比岷江还长百余公里。大渡河古称沫水、峨水,源头在川、青交界处的果洛山,从壤塘北部入川,流经阿坝、甘孜、凉山、雅安,最后在乐山与岷江汇合,流域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大渡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除矿产和动植物资源外,就充沛的水力资源而论,可与金沙江、雅砻江一较高下,多达三千多万千瓦,已建成的龚嘴电站,装机容量70万千瓦;铜街子电站60万千瓦。 岷江沿岸风景秀丽,多国内著名旅游景点。[2] 岷江源头 概述 岷江源头位于川西北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接的弓杠岭,因其岭如弓之杠得名。这里垭口海拔3690米,藏语意思为“都喜欢山”。 岷江是长江重要支流,发源于四川松潘岷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等12个县(市、区),在宜宾汇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它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320条,总流域面积5.9万平方公里。都江堰以上水源涵养区23037平方公里。

世界洋流分布

世界洋流分布 一、说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实现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载体。因此,洋流的知识属于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本节教材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有紧密联系。表现如下:一方面,关于洋流的分布,与前面所学的全球风带的分布、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世界气候分布等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体现。对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学习,不仅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二、说本节课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从课程标准要求看,本节课不再以世界洋流分布的成因为重点,而重在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洋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为遥远,洋流虽然是具体的地理现象,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抽象。 三、说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比老教材,可以看出,新课标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 通过研读课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三点: 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全球洋流分布图”,此外还有“渔场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等。第二,通过阅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全球洋流分布图”及“渔场分布图”等,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量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海洋的一些知识。在本章前几节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已初步掌握岩石圈和大气圈中有关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本节课洋流的运动也体现了物质的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理论上来说,学习洋流是已有类似知识的延续。从我所任教的这两个班的实际情况来说,两个班都是理科竞赛班,智力基础、反应速度相对于其他班级而言,可能要好一些,同时,也正是因为是理科竞赛班,对于地理这门功课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到位,有些同学私下里和我聊天时说,我将来肯定要读理科的,地理只要会考通过就可以了。因此花在地理上的时间、精力到不一定有普通班多。地理的基础、地理思维还是很薄弱的,从我上课过程中同学们的反应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点的,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了,有时也很难得出期望的结论。 五、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3、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文本目录 一、总 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战略 . (2) 三、空间布局 (3)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10)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 七、防灾规划 (15) 宁波市规划 局 二O 一六年六月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市规划局 二O一六年六月

文本目录 一、总则 (1) 二、总体战略 (3) 三、空间布局 (4)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9)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0) 七、防灾规划 (13)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依据《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规划范围按照汇水区域依山脊线及行政界线划定,涉及宁海、象山两县14个乡镇,陆域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

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城乡分布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1)练习新人教版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 1.中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潮湿 B.平原面积小 C.文化背景 D.沿河流伸展 2.下列乡村地区,以散居最为方便的是 A.美国东北部地区 B.法国巴黎盆地 C.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水田农耕区 D.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旱地农耕区 3.下列有关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在我国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多平顶房,住宅没有院落 B.北方多大型村落,密度较小 C.南方以团状聚落为主 D.西部地区没有固定聚落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开始进入乡村聚落阶段 B.工业革命是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 C.散漫型村落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条件决定了乡村聚落的区位 5.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河流交汇处的高亢平坦之地,原因是( ) ①地势较高,没有洪水浸淹之患 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和渔猎 ③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程集古镇始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据程氏家谱记载,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程姓富户在此地临水处辟建石级码头,开店设铺,形成集市,始称程家集,至今有800余年历史。(《古老而神秘的程集古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程集具有怎样的分布特征( ) A.分布在人口较多的地方 B.靠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 C.靠近地方政府驻地 D.与民俗风情有关 2.程集古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临近水源B.地形平坦

C.交通干道交会处 D.靠近集市 7.关于乡村聚落形成的正确叙述是( ) A.聚落就是人们居住的场所 B.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出现了乡村聚落 C.最初的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逐渐发展形成固定的聚居形式 D.自然条件是乡村聚落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8.下表是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完成下列问题。 (1)A、B、________,其差异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 (2)A地区城镇一般沿________分布,其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为________型。 9.下列关于聚落的分布,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聚落的分布比较密集 B.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越来越少了 C.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C 解析:乡村聚落的选址要尽可能接近水源地,但也要防止洪水侵袭。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土壤肥沃,农耕发达,交通便利,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

基于GIS的土默特右旗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12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 文章编号: 基于GIS的土默特右旗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兰小莹,2马巍1常月明3刘洪4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 100038;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3.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4.四川省平昌县国土资源局,四川 635400;5.) 摘要: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下简称为土右旗)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手段,以1:25万地形图和2000年、2011年土右旗遥感数据为数据源,探讨了2000~2011年期间土右旗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土右旗乡村聚落密度较低,分布较为分散,空间扩展特征显著;②乡村聚落斑块分布(包括数量与面积)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在高程与坡度上差异明显的,并随高程与坡度增加呈递减趋势;③乡村聚落沿道路增加趋向较为明显,但在距离河流1-5km范围内,聚落斑块数量呈现出由近及远逐渐增加趋势,同时在道路两侧2km范围内聚落斑块数量增加最为明显;④地形等自然条件是影响土右旗乡村聚落总体空间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交通条件、政策制度等因素,也对土右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可为包头市土右旗城乡统筹规划与科学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土默特右旗;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乡村聚落又称乡村居民点,既包含乡村中的独家独院,也包含有多户人家组成的村庄和尚未达到城市建制规模的乡村集镇,主要以农业作为其经济活动的聚落形式[1,2]。乡村居民点的形成、发展、分布和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3-5]。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点、规模大小、迁移变化等除受到众多环境因子的制约外,还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渊源、文化习俗等影响[6-8]。乡村聚落空间变化规律研究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对优化乡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李永伟等统计分析了近10年的乡村聚落研究内容,发现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比例占八个研究领域的14.53%[4]。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开始不断增多。汤国安等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陕北榆林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8]。于淼利用遥感手段和GIS技术分析了桓仁县乡村聚落景观格局[10],陈振杰等人基于GIS对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得出桐庐县的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区,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的总体空间格局[11]。冯文兰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乡村聚落进行研究,发现58.6%的聚落分布相对集中且水源条件和交通状况良好[12],郭晓冬等人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和地形数据对甘肃省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秦安县人口和聚落斑块密度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分散,聚落斑块分布随高程和坡度均呈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聚落分布与道路和河流有很密切关系[13]。 随着图像分类方法的不断创新,面向对象图像分类技术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的空间、纹理和光谱信息来提取感兴趣的对象,其分类精度高且可获得对象的矢量图层。陈广群等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成功的提取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信息并且进行了实例研究,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14]。本文利用面向对象图像分类方法在遥感影像中提取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信息,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土右旗2000~2011年期间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特征,通过定量分析得到土右旗乡村聚落斑块分布与高程和坡度的关系,乡村聚落斑块与道路、河流分布关系,以期获得乡村聚落分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包头市土右旗建设规划、整合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