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的民族融合与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辽代的民族融合与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辽代的民族融合与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极因素归结于下层民众,将上层统治者过分地说成民族融合的阻碍力量、消极因素,是缺乏史实依据的。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如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尽管经过长期杂居和共同的经济生活,仍然离民族融合的距离甚远。因此,各族下层民众如果缺乏整体文化的趋同,仅是杂居与生活中的融合,总是缓慢与不稳定的。

(四)从民族融合角度出发的历史教育,应当重视普及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内容,应让各族群众了解古代各族政权大都认同的传统史学文化。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精神实质,是走向文化认同,而不是从历史中寻求仇恨。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翦伯赞.关于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A].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孟子(卷5)滕文公上[M].

[4]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M].

[5]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M].

[6]晋书(卷101)刘元海载记[M].

[7]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M].

[8]史通(外篇卷12)古今正史[M].

[9]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M].史通(外篇卷11)史官建置[M].

[10]史通(外篇卷11)史官建置[M].

[11]魏书(卷35)崔浩传[M].

[12]魏书(卷48)高允传[M].

[13]魏书(卷7下)高祖纪[M].

[14]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下之上,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庚辰)[M].

[15]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81)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M].

[16]李延寿.北史(卷100)序传[M].

[17]清世宗实录(卷86)[M].雍正七年九月癸未.

辽代的民族融合与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舒习龙

作者简介舒习龙,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双轨制政治文化机制是辽代民族融合的特色。辽代民族交融历史特色的形成与辽代契丹居民与

汉族居民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辽代史学则是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载体。探讨辽代民族交融与史学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叙述多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结历史经验,并推动对辽代史学演进特点的研究。

[关键词]民族融合辽代史学民族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12-0107-05

107--

辽代的民族融合是在自然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因俗而治”的双轨制政治文化机制。辽代民族交融历

史特色的形成与辽代深厚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辽代史学在文字、史书记载内容及史家

构成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而在民族融合的时代潮流

中,史学又成为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载体。探讨辽代民族交融与史学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叙

述多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结历史经验,并推动对辽代史学演进特点的研究。

一、辽代民族交融的特色

建立辽朝的契丹族源于鲜卑。这一少数民族政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

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

多,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经过冲突和交融,逐步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

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的辽文化。[1](P178-179)

辽朝民族融合的第一个鲜明特点是“因俗而治”的双轨制文化机制的建立。阿保机在其勃兴之初,

先后征服了同属于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室韦、奚、乌古、女真、吐谷浑等族,俘获了大量人口,又南下进

攻中原地区,俘虏了大量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汉人。阿保机为了发挥汉人所长,以利扩大自己的势力,他

遵从汉人的习俗,广置田宅,修建城郭,“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

亡者少”。[2](卷74)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管理,阿保机专门设立“汉儿司”,任命俘获的汉人韩知古总知汉儿

司事,实行蕃汉分治。天显元年(926年),阿保机灭渤海国,建立东丹国,由汉文化水平较高的太子耶律倍主持国政。耶律倍在渤海“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2](卷72)辽太宗耶律德光占

有燕云十六州,使生活在十六州地区里的广大汉民成为辽朝的编户。在制度设计上,辽朝统治者尊重汉

人固有的文化,保留汉人固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采用中原的政治制度。“至于太宗,兼制中国,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而形成了辽朝的双轨制:“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

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2](卷75)这种双

轨制官制最直接的一个表现是大量起用汉族知识分子参与军国大政,在开疆拓土、治理地方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在北南面官制度的实行过程中,这一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北面官制逐渐向南面

官制发展,二者趋同,也就是汉化的趋势,“凡辽朝官,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

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

而议论以象公师。朝廷之上,事简职专,此辽所以兴也”。[2](卷45)“因俗而治”的双轨制是对不同文化多

元并存的认同,突出地反映了辽代民族交融的特色。

辽朝民族融合的第二个鲜明特点是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形成的自然融合。辽朝契丹政权几次南下征伐

带来的人口交叉式的迁徙以及中原王朝大量征调劳动人民到边地服役,客观上推动和开发了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和文化。如韩延徽,作为幽州刘氏政权的使者被阿保机扣留,后来却成为他的心腹之臣,《契

丹国志》的作者对其赞叹曰:“方延徽屈身牧圉,微述律后一言,终其身夕阳牛背间耳。城郭宫室,谁

其画之?威服诸番,谁其翼之?太祖之兴,延徽有力焉。”[3](卷16)这有力地证明在民族大迁徙的背景下,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是在共同进行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形成的自然融合,它是以劳动人民间的相

互平等为基础的,是适应历史前进的趋向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时代也能表现为进步趋势,同时它也是社

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客观反映。民族史学家贾敬颜教授对辽代的民族融合,有一段很精彩的议论:“称汉

人为‘契丹’起于辽、金战争之际,其所以有此名号,首先是汉人的大量进入契丹地区,实行契丹化,

其次是契丹人的大量南来汉人地区,实行汉化,久而久之,两者合而为一,汉人即‘契丹’,‘契丹’是

汉人。……大概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契丹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从前进的行程中失掉了,但它的

—遗胤散布在广大的汉人之中,以致成了汉人的代词。”[4](P22)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辽代的民族‘分子’——

融合是自然融合,这其中没有任何的强迫因素,完全是各民族自觉自愿的行动。

辽代民族交融历史特色的形成与辽代深厚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辽代双轨制文化机--

108

制的建立和民族平等基础上形成的自然融合肇因于对中原历史文化认同的意识上,因此在探讨辽代民族交融特色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辽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

二、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

经200余年中形成的辽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同时具有契丹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辽文化的发展道路既不同于它之前的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也不同于其后女真族所建立的金。从契丹民族的历史文化进程分析,足以证明它具有较为强烈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辽代在政治礼仪制度建设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在保持其本身既有习俗的基础上融入诸多汉人典章制度的内容,为后来的金和元朝乃至清代治理中原提供了参照。辽代行政系统中有所谓的南面官,其中的四京京官,如上京的盐铁使司、东京的户部使司、中京的度支使司、南京的三司使司,还有东京军巡院、中京文思院、南京栗园司等,都与汉家制度无异;至于南面方州官,冠以节度,承以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分以刺史、县令,也略如唐制。可见契丹在与中原交往过程中,由中央到地方组成了主要管理汉人的一套系统,这与其北面官系统构成了完整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行政机构。[5](P102)此外,辽政权对汉律也有一定的采纳和吸收。如《圣宗纪》载,统和元年,大臣以太后预政,枢密请诏北府司徒颇德译南京所进律文,从之;十二年,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等。从当时大臣对辽主所进之言,如张砺向辽太宗奏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又言:“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2](卷102)可以反映出契丹统治者实行的以汉治汉政策的基本思路,这个思想对以后的金、元、清王朝的统治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礼仪制度的建设方面,辽政权也大量参用汉家礼制,“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2](卷103)上述情况表明辽代君主自觉地吸收汉民族文化中较成熟的礼仪制度,并同自身具有民族特色的仪式加以糅合,这是历代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的共同特征,从中也可以总结出多民族历史进程中文化相互交融的具体特点。

辽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还表现在对汉民族的先进文化的认同上。辽太宗在南京设“太学”,为南京士子提供就学之所。由此幽州入辽后,文化教育事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发展,“人多技艺,秀者学读书,次者习骑射”,[3](卷22)使幽州成为辽境内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辽圣宗于统和元年(983年)即位,随即通过整治官吏,改革劣政,宽赋减税,稳定了政局,基本消除了辽世宗、穆宗和景宗时期契丹贵族篡位叛乱不绝的局面;同时在境内进行封建化改革,使其更为注重对汉文化的吸收。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底,辽、宋间订立了“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数十年的战争,使辽代社会经济大为发展,加快了辽代封建化的进程。在和平环境中,随着辽、宋双方外交使节往来和民间交往的增加,辽代朝野逐渐形成一种“学唐比宋”(学习唐朝、比美宋朝)的风气。学唐的目的在于比宋、超宋,为达此目的,就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原文化思想等,如辽圣宗曾“诏汉儿公事皆须体问南朝法度行事,不得造次举止”,[3](卷7)以促进契丹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其结果是契丹社会在进行封建化的同时,全面接受汉文化,并在契丹社会形成尚文崇儒的一代风尚,因此辽圣宗、兴宗时期成为辽代儒学广为传播、学校教育制度全面建立发展的时期。史载辽圣宗的汉文化修养颇高,“道释二教,皆洞其旨;缕缕音声,特所精彻。……又喜吟诗,出题诏宰相已下赋诗,诗成进御,一一读之,优者赐金带。又御制曲百余首”。[3](卷7)辽圣宗常以儒家的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亲以契丹字译白居易《讽谏集》,召番臣(即契丹大臣)等读之”。[3](卷7)辽圣宗之子兴宗也“好儒术”,诏令“译诸书”,大臣萧韩家奴“欲帝知古今成败,译《通历》、《贞观政要》、《五代史》”为契丹文,供辽兴宗与契丹贵族习读。辽代儒学的发展,对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辽代儒学对维护契丹族的封建统治,提高契丹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缩小其与中原地区的差距,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落后的文化终究缺少生命力,先进的文化总是要战胜落后的文化。所

--

109

以,在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的大融合,总是以“汉化”为主要的形式,即游牧社会的封建化,游牧政权的中央集权化,游牧人口的农业化和定居化,以及思想上的儒家化和文化上的用汉字、说汉话、通汉婚、改汉姓、穿汉服,等等。当然在其封建化和汉化过程中,也会保留其本民族的特色。每一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地区,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走上了这条汉化的道路。辽代历史充分证明了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和“汉化”进程是契丹民族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辽代民族交融的特色和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在辽代史学中都有深刻的反映,辽代史学成为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载体。我们研究辽代民族交融的特色和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从辽代史学中可以鲜明地体现史学与文化的互动。

三、辽代史学与民族融合

辽代史学在文字、史书记载内容及史家构成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而在民族融合的时代潮流中,史学又成为反映这一历史进程的载体。辽统治者重史鉴的思想是辽史学的重要特点与前提,是辽朝治国安邦的智慧来源。辽史家对汉族先民及其文化的认同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思潮的主流,它渗透到各个文化的层面,此为辽史学的重要时代特点。

首先,同中原历代皇朝一样,辽朝也重视国史的撰修。契丹民族建立辽朝之前,很长时间没有本民族的历史记载。辽朝建国后,受中原皇朝先进文化的影响,开始重视国史撰修。作为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辽朝史学的鲜明特点是仿效中原的修史制度,逐步建立起本民族比较完备的修史机构,以保存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早在辽政权建立初期,太祖耶律阿保机就对史学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在刚刚制成契丹文字之际,就仿照中原的文翰制度设立了“林牙”与“监修国史”的职官。虽然现有的资料还不能证明已经开始修史,但辽代早期历史中出现的碑刻、哀册、纪功碑、墓志中出现对汉文文献的翻译等却多见于记载,说明契丹字与汉字在当时已经通用于相关事务中。而林牙、监修国史则是这些文字工作的执行者。辽太宗时期,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统治区域扩大,包括史学在内的中原文化受到契丹统治者的重视,辽代的史学也进入了初步发展时期。在灭后晋之后,一些五代的修史之士受到重用,被吸收到辽政权的统治集团中来。大同元年(947年)正月,辽太宗亲临汴梁,任命了一大批汉人官员,其中有“赵莹为太子太保,刘煦为太保,冯玉为太子少保”。[2](卷4)赵莹、刘煦都是后晋时期监修唐史的宰臣。

辽景宗、圣宗、兴宗时期,不断汲取历代政治统治经验,比较全面地吸收中原文化,出现了文化的繁荣,辽代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盛期。这时,辽代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修史机构。史载:“室昉监修,则知国史有院。程翥舍人,则知起居有注。”[2](卷47)在辽代南面朝官机构的翰林院之下设有国史院、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与这些部门有关的职官也较多见诸于史。在门下省之下载有:“起居舍人院:起居舍人,圣宗开泰五年见起居舍人程翥舍人知起居注,耶律敌烈重熙末知起居注起居郎。”由此可知,国史院和起居舍人院是辽朝的主要修史机构,参与修史的有契丹人,也有汉人。而圣宗统和八年(990年)室昉“表进所撰实录二十卷”,则标志着辽代在景、圣时期官修史学已经取得的成果。辽兴宗耶律宗真时的史家萧韩家奴,能坚持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有一次,辽兴宗出去打猎,跟从他的人中有几十个被熊、虎咬死咬伤,萧韩家奴如实记载了这件事。辽兴宗看到后,命令他删去这个内容。萧韩家奴删去这个内容后,重又写上去。几天后,辽兴宗看到萧韩家奴的记载说:“史笔当如是。”辽末天祚帝时,又让监修国史的耶律俨修太祖诸帝“实录”。耶律俨本是汉人,奉诏修“实录”后,把辽朝历次所修“实录”综合编订成《皇朝实录》70卷,包括纪、志、传等部分。元修《辽史》时,陈大任《辽史》和耶律俨《实录》尚存,是元修《辽史》的重要依据,有关资料赖元修《辽史》得以保存。正是由于辽朝统治者重视修史,因此辽朝的史料能够保存下来,为以后修辽史提供了有利条件。清代著名史家赵翼在评价辽朝仿效中原王朝的修史制度所取得的成绩时,指出:“其编为史册,至兴宗时,耶律孟简上言‘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乃编耶律吓噜(旧名曷鲁)、乌哲(旧名屋质)、休格(旧名休哥)三传以进,兴宗始命置局编修。其时有耶律古裕(旧名谷欲)、耶律庶成及萧罕嘉努实任编纂之事,乃录约尼氏(旧作遥辇氏)以来事迹,及诸帝实录共二十卷上之。盖圣宗

--

110

以前事皆是时所追述也。道宗大安元年,史臣进太祖以下七帝实录,则又本耶律古裕等所编而审订之,其时刘辉谓道宗曰‘宋欧阳修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妄加贬訾,臣亦请以赵氏初起时事,详附我朝国史。据辉所言,则不惟诸帝有实录,且渐有全史矣!’至天祚帝乾统三年,又诏耶律俨纂太祖以下诸帝实录,共成七十卷,于是辽世事迹粗备。辽史传赞谓‘其具一代治乱之迹,亦云勤矣。’当辽之世,国史惟此本,号为完书。”[6](P362)赵翼的评价揭示了辽朝的史官制度和国史撰修的成就,其赞誉耶律俨纂太祖以下诸帝实录“号为完书”,当不为虚言。作为历史文化相对落后的契丹民族,正是因为统治者对中原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仿效中原王朝的修史制度,为后世撰修辽史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国史史料。

其次,契丹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非常强烈,这在它的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契丹人认为本民族源于炎帝:“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生都庵山,徙演河之滨,传至雅里,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2](卷2)“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五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按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俨《志》晚出,盍从《周书》。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2](卷63)辽朝的史家和政治思想家,虽然在族源的追溯上观点并不准确,但体现出一种认同感,辽朝的史家认定契丹从上古时代,就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制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意识表明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再次,辽代当权人物和文士中学习中原文化、引据历史知识的兴趣甚为浓厚,辽代君臣在探讨国家大事时,往往运用传统史籍记载的汉唐典故作为论辩的依据。如辽圣宗喜读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侍读学士马得臣专门辑录三帝行事可法者呈进,并引盛唐君臣事迹劝谏圣宗之击鞠无度,被传为佳话。大臣耶律昭答西北路招讨使萧挞凛问三边事宜时言:“古之名将,安边立功,在德不在众。故谢玄以八千破苻坚百万,休哥以五队败曹彬十万。良由恩结士心,得其死力也”,[2](卷104)显示当时契丹大臣对历史典籍非常熟悉,言谈之中,汉、辽史实都能够信手拈来,史学修养颇高。更为重要的是,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历史文化认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本民族政权被中原汉族皇朝承认的程度及其方式。刘辉上书说:“宋欧阳修编《五代史》,附我朝于《四夷》,枉加贬訾。且宋人赖我朝宽大,许通和好,得尽兄弟之礼。今反令臣下妄意作史,恬不经意。臣请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所谓正统,实则指统治政权对前代统绪的正当继承。刘辉所论,反映了辽代士人对中原正统意识的承认,希望自身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因而为中华民族历史认同意识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任崇岳主编.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2]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叶隆礼.契丹国志[M].扫叶山房刻本,1797.

[4]贾敬颜.汉人——

—契丹之别名[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5).

[5]王滔韬.辽朝南面宰相制度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2,(4).

[6]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7)[M].北京:中国书店,1987.

本栏责任编辑:郭秀文

--

111

developed from‘one organization to many industry associations for a spatial’relationship pattern.It has formed the representative of local industry and eracted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At the same time,it has formed a relationship of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and gaming,performed the function of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effectively,refle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ivil Chamber of Commerce of local governance,and maintained continuously.

An Interpretative Tool of Rule Set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 for Settling Disputes in WTO

Xu Chujing59 In WTO dispute settlement,the expert panel and appellate body should not interpret nor apply the provisions of WTO agreements if without referring to other international laws.In order to avoi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TO agreements in a clinically isolated way,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is to resort to Article31(3)(c)of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Non-WTO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dispute can be used to interpret WTO obligations.The purpose of taking relevant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into account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is to interpret the provision of the WTO agreements but not to apply or enforc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ontained in these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The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relevant to the dispute that can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applicable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To apply the relevant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to interpret WTO obligations may also call for the expert panel and appellate body to examine the non-WTO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re relevant to the dispute.Because of lack of specific guidance,the relevance of the rules should be decided on a case-by-case basis.

Privately Run Enterprise’s Growth and Political Relationship

Huang Jiaqin,Wang Lin and Chu Xiaoping86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private firm on their growth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This topic has caused a lot of discussion in economics,management and sociology. Economics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of the private firm. Management researchers considered political connection as a dynamic adaptation of the private firm to the environment.And the research in sociology explain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fficers and entrepreneurs from the social web and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s.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points from multi-perspective researches of polit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private firm,inspiring further discussion.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Historically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Consciousness in the Liao Dynasty

Shu Xilong107 Two-track system’s politics and culture is a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Liao dynasty.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amalgamation and their profound awareness of comm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Liao dynasty are closely linked.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amalgamation and the awareness of comm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have a profound reflection in the Liao dynasty historiography.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group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helpful for describing the tru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ethnic history objectively,summing up historical experience,and promoting the histo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evolution in the Liao Dynasty.

--

160

概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概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发展的民族文化。民族种类也是无法比拟的,就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不难发现,中国已发展有五十六个民族,并且和各个民族相互融洽,相互团结的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进而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历史阶段。纵观中国历史她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状况的呢?这须从中国古代历史说起。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秦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 秦朝的确立,决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自从有了人类,就决定了人种的不同,即发展成后来的民族。在夏商周时代,各个部落的存在,每一个部落都是按照一定的血缘关系组成的,说明了组成部落的人种不同,不同的人种,形成了各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再加上诸侯兼并,势必会引起矛盾。为了生存,他们连年征战,广大农民不分民族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人们迫切要求统一,结束这种局面。应时代需求,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和赢政的带领下,经改革,励图治,平息了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把各族统一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的民族融合、民族大团结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北魏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经秦、西汉以后,东汉时部分北方少数民族出现内迁。此后,朝代出现了分裂,魏蜀吴三分天下,乃至两晋时期国家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但在两晋时期由于司马家族的努力,出现的两晋的短期统一,而此时出现少数民族的内迁(内迁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即“五胡内迁”),少数民族的内迁,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两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剥削和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时至北朝时期,鲜卑族兴起,后统一黄河流域,建立北魏,结束了十六国的分裂局面,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而在此时,居住的北方少数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改变了过去本民族的游牧生活习惯。当然汉族人民也向少数民族人民学到了很多东西,各族劳动人民在反对各民族统治阶级斗争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互相支持,促进了融合,到孝文帝继位后,由于改革的完成,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于是在孝文帝的领导下,落实实施了汉化政策,让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混杂相处,通婚、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同时也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元朝的民族大融合 自古历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隋唐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使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时期,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时至藩镇灭唐以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强盛起来,国家和社会一片混乱,鱼龙混杂,民族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后来随着蒙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 新课标 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设计新课标人 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针对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3.学生讨论孝文帝为何迁都洛阳及其改革的作用并评价孝文帝。 【板书设计】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 2.黄河流域的统一439年 3.民族的大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平城→洛阳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①语言②服饰③姓氏 ④婚姻⑤官制、律令⑥礼法

2.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4世纪后期,占据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鲜卑族的强大的一支建立了北魏政权,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请问:①这是东汉以后黄河流域的第几次统一? ②第一次统一黄河流域的是谁? 新一任魏主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与前秦皇帝苻坚一样有着雄心壮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逐鹿中原。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讲授新课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而结束北方混战局面的是内迁少数民族中鲜卑族的一支。他们强大起来以后,建议了北魏。思考:①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学生活动 答题方法:按教师指定要求回答与学生自由抢答相结合,按组计分。 学生通过回顾旧知得出答案:①第二次;②前秦皇帝苻坚 (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根据思考题自学课文相关内容。 学生自行阅读回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大理巍山彝族为例 班级:地理科学11—2班 姓名:杨胜菊 学号:2011022230 日期:2013/12/1

摘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生活在云南大理巍山这片热土上的彝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彝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宗教等文化景观以及一条独具特色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彝族生活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服饰建筑饮食农作物 一、大理巍山自然地理概况 大理巍山县地形略似一只平卧的古瓷花瓶,南北两端狭窄而中部宽广;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巍山的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差悬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由于巍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中部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

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而这些五彩纷呈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地理环境决定彝族人民对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选择 1、居住在半山区的彝族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2、居住在高山区的彝族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经济发展水平比半山地区都更为落后。 三、巍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 由于巍山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巍山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巍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

3-3《促进民族大融合》习题01

历史·选修1(人教版)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1.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措施有( ) ①采用汉族礼仪制度②与汉族通婚③迁都洛阳 ④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解析:孝文帝改革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快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①②③④都有利于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 答案:C 2.(2014·西城区模拟)写于南北朝的某书记载:“自晋宋以来,视□□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中的文字应该是( ) A.洛阳 B.成都 C.杭州 D.广州 答案:A 3.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 ) 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辨别能力。商鞅变法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封建地主统治的发展;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则

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A项。 答案:A 4.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B.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D.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解析:采用均田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迁都洛阳,适应了封建化需要;实行俸禄制,使吏治有所好转而不能杜绝。 答案:B 5.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从服饰演变中可知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二月甲子,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即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 材料二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班赐冠服”的实质和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答案:(1)实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行汉化政策。 意义: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学练提纲15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 内容 作用 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

2、从文化角度来看(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将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饰上.如武定、牟定、南华等县的虎头鞋、帽、肚兜。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视为图腾,而是以黑虎为图腾,于是服饰的颜色也以黑为贵。(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红河、武定、禄劝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鸡冠帽(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苗族和瑶族服饰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德昂筒裙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二、民族建筑1、竹楼干栏式建筑,日本学者称为:高床式2、木楞房称为:井干式 3、土掌房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维修 4、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 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第五节云南少数民族的姓氏与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与该民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语言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姓氏特色:1 、大多数的民族无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为姓氏的代称。 2 、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来“钦赐”的,如纳西族据说原来没有姓,丽江贵族“钦赐以木姓”,从此,官姓木,民姓和。 3 、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汉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汉姓,但仍以马、金姓居多。二、名字连名制:1 、正推顺连法: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冠在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扣一环。2 、逆推反连法:即子名在前,父名在后。3 、冠姓连名法。其连法与正推顺连法相同,只是要冠上一个姓。第六节云南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学一、云南民族艺术1 、原始社会的艺术:岩画、文身2、商朝至西汉时期的艺术:青铜器文化艺术3、东汉至隋朝的艺术:碑刻和书法艺术孟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 米,宽96 厘米,碑文共15 行,每行残存21 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 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永元八年(公元96 年)、永寿二年(公元156

人教版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人教版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教学重难点】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教材中的引言导入新课:教师先出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两幅佛像图片。 对,从上面两幅佛像造型看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那么,除了服饰变化外,孝文帝的改革还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影响(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牧业的发展:(1)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整地碎土工具的复杂化与精耕细作; ②耕作技术的提高:“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 ③重视兴修水利:有水田之处通渠灌溉; ④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 ⑤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殖。(2)原因: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1)表现: ①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绢布产量大增,府存绢帛多; ②制瓷业的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瓷器的繁盛有直接影响: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2)原因: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1)表现:①洛阳大市场的繁荣: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如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等,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 ②重新铸造铜钱; ③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措施: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族研究所管彦波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一、如何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

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 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America,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also have strengthened the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them. However,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ten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bou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nd then compare some parts of sino-us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last it shows that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America will not only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east and west culture, but also help to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Key Words: China and America, family education, political system,tourist ideology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与文化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正文 一、云南的少数民族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

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历史佳话

民族融合过程中的历史佳话(少数派在民族统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题记:历史往往在意的是最后已成的定局,关注的只是成败,但是每一段历史成为定局之前必有推动它发展的众多因素。 一.北宋时期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10岁时登基,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执政后,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高太后死,宋哲宗亲政。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与此同时宋与辽、金,大理、等王国也多有恩怨纠葛。 萧远山属契丹后族中人,是辽国萧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并且很得萧太后的赏识,受辽国太后信任,任属珊军总教头。萧远山致力于宋辽睦邻修好,每每劝阻辽道宗用兵动武,深得宋辽两国士民的爱戴。 萧远山带妻子回雁门关省亲时,其妻及族人在雁门关外却遭到被姑苏慕容氏慕容博陷害,惨遭中原人士追杀,因妻子被杀,心灰意冷的萧远山遂殉情落崖,留下一孤儿萧峰。尚在襁褓中的萧峰被主持这场伏击的少林方丈玄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几人带回中原,交于居于少室山的山民乔三槐夫妇收养,取名乔峰。七岁时,玄苦大师传授武艺,16岁时,汪剑通收为嫡传弟子,泰山大会后,立为丐帮帮主。继任帮主后萧峰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不怒自威,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

段誉出生于大理皇室,从小即过著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23岁(登帝,其父段正淳是北宋时期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兄长是大理国皇帝段正明。段延庆原为大理国太子,段誉生父,后因大理内乱,流亡出外,因其身份,受到多方追杀,最后面目全毁,双腿残废,连话都不能说了。开始向当年追杀他的人展开疯狂的报复,因手段残忍,得到了“恶贯满盈”的绰号,后来他遇到了另三大恶人,并以其实力将三人统至麾下,成为四大恶人之首。因为大理皇室后来光复后由段寿辉登位,后传于段正明,其心中不服,一心想抢回帝位无果。一日段誉在松鹤楼上喝酒,遇见乔峰,二人斗酒,难分高下,惺惺相惜,结为兄弟。 虚竹自幼出家为少林寺小僧,二十二岁起始习武,二十四岁时因跟随师父发放名帖下山。后又师从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无崖子有一师妹李秋水,眉目甚美,声音甚是轻柔婉转,身形苗条婀娜为西夏国太妃。一次武林聚会中虚竹、段誉各怀心事,借酒消愁,开怀畅谈,甚是投缘,于是结为兄弟。后来,西夏国王招纳驸马,虚竹原本只打算陪同义弟段誉应征,却发现原来西夏“银川公主”竟就是曾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女子,二人终成眷属。 一日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杀,帮内权利斗争中乔峰身世被揭秘,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接到假情报,契丹国有大批武士要来偷袭少林寺,想将寺中秘藏的武功图谱夺去,中原人士担心契丹人夺取后军中人人习练,战场之上,大宋官兵将不是敌手,于是少林寺严加戒备,同时遴选精锐兼程赶去雁门关外迎击。抵达雁门关后,埋伏待敌。契丹武

文化的民族特点

文化的民族特点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论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虽然“文化”二字还没有连用在一起,但毋庸置疑这是中国人对“文化”一词探究的起点。中国文化独具性格且结构完整,它根植于东方的土地,融入了中国人的智慧,也吸纳了外来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生生不息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进程中,传统文化逐渐从诞生到发展到繁荣,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中国文化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特点。 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并没有产生过断档,也没有发生过跳跃。中国文化既具有统一性,也带有多样性;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还存在着巨大的包容力。正是这些看似冲突,实际却相辅相成的特点,孕育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文主义精神,不像西方文化依附于神学。中国的宗教并没有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是宗法道德观念。我国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身分,故而也就形成了我国古代社会注重血缘亲疏而忽略信仰,注重构建和谐的人伦道德社会而比较略于自然科学的探索。也就导致了我国的以伦理代替宗教,以人治代替法制。 宗法制度起源于父系氏族公社的家长制度。商代时期,进一步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度趋于严密;及至春秋战国时期,周

天子地位动摇,宗法制度也开始摇摇欲坠。而此时产生的儒家学说,继承并发扬了周的文化,并形成了“仁”的思想。所谓“仁”,就是对人的平等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据此出发而提出的汉代以后,儒学独尊,董仲舒建立的“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成为了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而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则成为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其次,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讲求个性格与分别。这和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的地理环境相对的封闭,同外域交流相对比较少,所以一直以来我国都注重于内在的发展,而没有向西方国家那样的向外扩张的积极动力,从而也就使我国在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内处于相对统一的文化状态之中。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也自然有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区的各民族的人相互往来,使他们的文化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了我国多元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国人一直讲求“和而不同”、“有容乃大”,这种思想的包容性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的思想渗透于文化的每个角落,正是受其影响,我国古代的人信奉“中庸之道”缺乏打破陈规、创新的意识,但也正是由于此,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强,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之时,文化却仍然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富于乐土安天的情趣,文化的哲学追求是稳定和美感,崇尚一种不计较的生活态度。而西方文化更推崇冒险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030911014 张颖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境内不同的民族所组成的一个统一体。中国56个民族,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云南民族文化,因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历史来看,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 从人文地理来看,云南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民俗特点,构成了云南特有的民族人文景观。

下面,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书本上的知识和上课所学的内容,粗浅的谈谈我所认识的云南民族文化特点。 一、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乡土性 自古云南地处闭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马古道”这样联系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滇道之难,又远远超过蜀道。因此造成了云南民族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人类社会发展经过的几种历史形态都有存在。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加之自然资源又较为丰富,很容易形成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隔离机制”。这样,其文化形态都较少发生重大变革,决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但也正因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乡土性,造就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独有的魅力。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资源。云南人已经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云南映象》就是把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 由此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 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 以其独特、生动、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 30年来, 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步伐, 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自 1996年云南省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 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从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 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才能尽早实现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 一、历史:30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的文化形态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生长出一定的、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 30年来, 我国的文化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世纪 90年代初。 1978年 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呼唤社会文化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也由高度集中的、有计划发展国有文化的模式向文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 以及“ 双轨制” 的改革方式, 使文化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认同, 标志是 1989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 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1](P23 第二阶段:上世纪 90年代—— —本世纪初。 1992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 促进了文化体制的改革。继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之后, 2000年 10月,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在当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产业的思路。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民族融合

二、我国古代三次民族融合的概况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最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有矛盾、斗争甚至战争,民族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不能说成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在中国古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状况,各民族的长期交往是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原因。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大国兼并小国。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为频繁,政治格局变化无常。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基础。 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族融合现象。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越族同汉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差别不大。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3、宋元时期,战争虽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宋辽、宋夏、宋金议和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时,民族融合达到高潮。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动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和女真人,与汉族杂居,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更有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2)地点:(3)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作用: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2)服饰:(3)姓氏: (4)联姻:(5)汉制:(6)学礼法,尊孔子: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 精讲点拨: 1、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民族同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 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讲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各族人民经历了一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动,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魏 C.东魏 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方案:《促进民族大融合》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方案:《促进民族大融合》 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方案:《促进民族大融合》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2)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联系的; (3)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通过对北魏孝文帝历史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评价历史任务的能力; (2)查找有关孝文帝资料:认识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推动了

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还应看到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2)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3)课堂讨论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中的引言导入新课: 教师先出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两幅佛像图片。 师: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1:北魏佛教文化的兴盛。 生2:北魏石窟艺术的发展。 生3:孝文帝改革前后佛像的迥异。 师: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9938462.html,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作者:张梦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对像云南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行合理的传承和保护是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优化措施 云南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区。因为多个民族居住在一起会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的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一部分在逝去,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篇文章将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1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古老的成分,也有现代的成分。其中优秀的文化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接下来就对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思考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多层次 在云南不同的区域,文化也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交通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的传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基本上完整的保留,一般都是在西双版纳、德宏傣族等。但是在科技的影响下,完整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的现象是十分少的,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人们的文化是半汉化的状态,有的时候会穿着汉族的服饰,也会讲汉语。他们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一部分,但是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是最常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基本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服饰、语言、习惯等方面已经被汉化了。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进行区分可以根据他们汉化的程度来进行判断。 1.2 国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高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口承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热点,国家和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会更加深程度的进行发掘、整理等。我国在云南实行了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是同时它也面临着被现代文化冲击的威胁。比如说旅游可以帮助传统文化资源保存,使得当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加深,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旅游也可能会使得该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而使得该地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