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溶_碱法提取啤酒酵母_1_3_D葡聚糖工艺研究

自溶_碱法提取啤酒酵母_1_3_D葡聚糖工艺研究
自溶_碱法提取啤酒酵母_1_3_D葡聚糖工艺研究

中高温曲对“陈味”的主要贡献,应是曲中微生物产生的酸性蛋白酶对原料蛋白质的有效利用。

2.2发酵条件

发酵条件是“陈味”酒产生的重要作用。较高的入窖发酵温度,较长的发酵期是“陈味”酒形成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每年的五月份、六月份及压池度夏后的九月份、十月份往往多产“陈味”酒。

宜宾地区的许多酒厂,在夏天坚持生产。入窖、发酵温度都较高,并且发酵期一般在70d以上,产酒“陈味”很浓。相反,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陈味”不突出。

2.3量质摘酒

有些酿酒厂家用中高温曲,多粮酿酒多年,就是不产“陈味”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摘酒不当就是原因之一。浓郁的“陈味”酒,只占酒体的很少一部分。只有严格分层出窖、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才有可能摘取出来。

窖底糟经过滴窖后,清蒸效果更好。清蒸与混蒸相比,酒醅数量可增加1/3,同样一甑产酒多、酒度高。醇溶性的香味成份更容易得到富集,而呈现浓郁幽雅的“陈味”。但摘酒时,不可贪多。“陈味”物质的呈现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关系,若摘取过多,则会被冲淡或比例关系不恰当,就不再有明显的“陈味”了。2.4长期贮存

不带“陈味”的酒,再贮存也不会出现“陈味”。而带“陈味”的酒,越贮存则“陈味”越浓郁,越成熟。因此上好的“陈味”酒才越有贮存价值。

3小结

3.1香味俱佳的“陈味”酒的出现,对我们扳倒井及山东酒行业是个极大的精神鼓舞,打破了业界认为北方难产“陈味”酒的思维定式。

3.2“陈味”酒不只在多粮酿造中出现,在单粮酿造中也出现,与菌种、发酵条件关系密切,应加强研究。

3.3“陈味”的物质类群认识还很模糊,工艺定型也难,但潜力很大,达到10%以上是完全可能的,其关键因素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第35卷第2期2008年3月

酿酒

LIQUORMAKING

Vol.35.№.2

Sept.,2008

文章编号:1002-8110(2008)02-0067-04

自溶-碱法提取啤酒酵母β-(1,3)-D

葡聚糖工艺研究

李骥,孟小林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430072)

摘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自溶-碱法提取啤酒酵母β-(1,3)-D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定量酵

母粉,以料液比1∶30加入3%NaCl水溶液,40℃水浴24h;4000r/min离心去上清,以料液比1∶30加入2%

NaOH水溶液,95℃水浴提取3h,4000r/min离心去上清,蒸馏水洗两次,60℃烘干,得成品。

关键词:酵母;β-(1,3)-D葡聚糖;提取;自溶-碱法

中图分类号:TS262.5;Ts261.11;TS261.9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theprocessofautolysis-alkalineprocessextracting

beeryeastβ-(1,3)-Ddextran

LIJi,MENGXiao-lin

(1.CollegeofLifeScience,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2.CollegeofLinghtTextileandFoodScience,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

Abstract:Thewaywasbythesinglefactorandorthogonalexperimentsmadesurethattheautolysis-alkalineprocessoptimumconditionsofextractingβ-(1,3)-Ddextran:Quantitativeyeast,3%NaClsolutionwaspouredintocertainyeastpowderwitha1:30ratio,andwaterbathunder40℃for24h.Aftercentrifugalizationataspeedof4000r/min,3%NaOHsolutionwaspouredintowitha1:30ratio,andwaterbathfor3hunder95℃followedbycentrifugalizationoncemore.Afterwashedtwiceanddriedunder60℃,thefinalproductwasattained.

Keywords:yeast;β-(1,3)-Ddextran;extraction;autolysis-alkalineprocess

收稿日期:2007-11-26

作者简介:李骥(1976-)男,四川射洪人,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基因

工程药物及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

!!!!!!!!!!!!!!!!!!!!!!!!!!!!!!!!!!!!!!!!!!!!!!!!!!!!!!!!!!

50

4030

20得率/%

0%

1%

2%3%47%

5%

6050

40

3020

NaOH质量体积分数

葡聚糖含量/%

得率/%

多糖含量/%

▲■据统计,2006年我国啤酒工业年产啤酒约3000万吨,按每生产1吨啤酒可回收废酵母1~1.5kg计,每年能回收废酵母3万~4.5万吨。这是一种量大集中、

营养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大多数啤酒厂除将小部分酵母泥留作种子外,大部分连同其中残留的啤酒直接排放掉,严重污染环境(酵母泥的BOD和COD均高达105mg/L以上)。因此,废酵母这种生物资源的再利用应该引起重视。

在酵母细胞中,水约占75%~85%,干物质约占15%~

25%。在干物质中蛋白质为45%~55%,脂肪3%~7%,主要

是磷脂、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核酸约占6%,以及灰分约8%和大量糖类(约30%)[1]。

酵母细胞壁含有碱不溶性、酸溶性、碱溶性三种葡聚糖。其中碱不溶性葡聚糖是高分支的β-(1,3)-D葡聚糖,重合度

(DP)1450~1500,有3%的β-(1,6)链间连接。酵母的β-(1,3)

-D葡聚糖能增强哺乳动物免疫活力,有抗癌、

抗细菌、抗病毒、降低血脂等功能。同时还有保湿、成膜、无刺激性等特点,故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2]。

本文采用较为简单、环保的提取酵母葡聚糖的有效方法———自溶-碱法[3,4],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以期获得高纯度β-葡聚糖产品。

1实验材料及方法1.1

主要原材料

实验用的主要原材料有酵母粉:市售饲料用啤酒酵母粉;

分析纯试剂:葡萄糖、硫酸、乙醇、氢氧化钠、苯酚、盐酸、苯胺等。

1.2主要仪器

实验用的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UV-120-02,日本岛津株

式会社;分析天平,AB104-N,Mettler-ToledoGroup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离心沉淀机等。

1.3自溶-碱法提取酵母β-1,3-D-葡聚糖1.3.1

实验原理

利用在碱性条件下,酵母细胞壁大量存在的N-糖苷键、

蛋白质中的酰胺键和GPI残基都是不稳定的,尽管O-糖苷键不易断裂,但是甘露聚糖、蛋白质却以甘露聚糖、甘露聚糖-肽、肽或氨基酸等的形式溶入碱溶液中,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碱不溶性β-1,3-D-葡聚糖。

1.3.2实验方法

配制1.0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粉5g,在

90℃下反应3h。3000r/min离心15min,沉淀物水洗2次,然后

用无水乙醇洗涤,无水乙醚脱水,-0.1Mpa/50℃条件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即得产品。

1.4β-1,3-D-葡聚糖糖含量检测:苯酚-硫酸法[5]1.4.1

样品处理

称取混合均匀的多糖样品(M)0.02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硫酸溶液5mL,60℃水浴30min,过程中需摇瓶数次,使瓶壁附着样品洗下充分水解后;待多糖样品充分水解溶解后,以蒸馏水定容到100mL(V1),旋转混匀器混匀。此溶液为样品测定液。

1.4.2

样品测定

准确吸取样品测定溶液1mL(V2)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2mL9%苯酚溶液,旋转混匀器混匀;小心加入10mL50%硫酸溶液,旋转混匀器小心混匀,沸水浴中煮沸15min,冷却至室温用后分光光度计在490nm波长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1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值

(A)。从葡萄糖标准曲线方程算出其葡聚糖质量(m),再计算样品中葡聚糖含量。

1.4.3计算公式

X=[m×(V1/V2)/

(M×106)]×100%式中:X—样品葡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

m—据标准方程算出测试样中含葡聚糖质量,m=225.34×A-14.224,μg;

其中A为测定样品溶液吸光度值;

V1—样品测定溶液体积,V1=100mL;V2—测定用样品测定溶液体积,V2=1mL;M—样品质量,g

106—1g多糖样品所含μg数;

上式可简化为:

X=(225.34×A-14.224)/(M×104)×100%2结果与讨论

2.1

氢氧化钠浓度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分别配制质量体积分数1%、2%、3%、4%NaOH溶液各

100mL,分别加入酵母粉5g,于水浴锅80℃下提取3h,冷却后

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洗3次后(每次水洗都需4000r/min离心15min并去上清液),60℃烘干,得成品,测产品得率、

多糖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1提取体系NaOH质量体积分数对提取葡聚糖效果影响

由图1:随着NaOH含量增加,收得率明显降低,但产品中葡聚糖纯度在NaOH浓度由1%增加到2%时增长显著,其后趋于平缓,说明单纯增加NaOH浓度对提取效率无明显效果;提取体系NaOH质量体积分数可定为2%。

2.2提取体系固液比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2.1,将提取体系氢氧化钠浓度暂定为2%;分别配制

2%氢氧化钠溶液50mL、100mL、150mL,各加入酵母粉5g,

于水浴锅80℃下提取3h;冷却后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洗3次后(每次水洗都需4000r/min离心15min并去上清液),60℃烘干,得成品,测产品得率、多糖含量,其结果如图2所示:

第二期

2008

酿酒

碱提取次数

产品/g得率/%

检测称样量/g检测OD值葡聚糖含量/%

11.6320.02760.64747.7

21.4280.01960.45444.9

项目产品/g得率/%

检测称样量/g检测OD值葡聚糖含量/%

对照

1.6320.02760.64747.7等电点去蛋白质

1.4280.02660.63848.7

得率/%

40

3530

12345

提取时间/h

6050

40

得率/%

多糖含量

/%

▲■葡聚糖含量/%

得率/%多糖含量/%

▲■葡聚糖含量/%

得率/%

40

35302520

55504540

12345

水洗次数

得率/%多糖含量/%

▲■50

40

30

20

1020

30

40

液固比

葡聚糖含量/%

605040

3020

得率/%

得率/%多糖含量/%

▲■葡聚糖含量/%

50403020

6065707580859095100

60

504030

20温度/℃

得率/%

图2

提取体系固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由图2,随着提取体系液体比例加大,收得率明显降低,但葡聚糖纯度却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可能是提取体系体积过大,使得水溶性较差的葡聚糖因在体系内未达饱和值而随着上清液流失,说明在提取体系中,应有提取最佳液固比例;在正交试验中应考虑固液比因素。

2.3提取温度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配制体积分数2%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粉5g,

分别于水浴锅65℃、80℃、95℃下提取3h;冷却后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液,沉淀用蒸馏水洗3遍后(每次水洗都需4000r/min离心15min并去上清液),60℃烘干,得成品,测产品得率、多糖含量,其结果如图3所示:图3

提取体系温度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3,随着提取体系温度升高,收得率先明显降低,其后趋于平缓;其葡聚糖糖纯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原因不排除高温下葡聚糖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可溶性葡萄糖的可能性,说明提取体系存在最佳提取温度;在正交试验中应考虑提取温度因素。

2.4提取时间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配制质量体积分数2%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

粉5g,于水浴锅80℃分别提取2h、3h、4h;4000r/min离心

15min,去上清流澈,沉淀用蒸馏水洗3遍后,60℃烘干,得成

品,测产品得率、多糖含量,其结果如图2.4所示:

图4

提取时间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4,随着提取时间延长,收得率略有增加,不明显;其多糖含量却有较明显提高,说明随着提取时间延长葡聚糖提

取效率会更高(但因考虑工业生产效率及成本,提取时间不能

太长)。

2.5水洗次数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以体积分数2%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粉5g,于

80℃下提取3h;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

分别水洗2次、3次、4次后,60℃烘干,得成品,测产品得率、多糖含量,其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提取后水洗次数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5,随着水洗次数增加,收得率呈下降趋势;其葡聚糖含量明显降低,其可能原因为水溶性多糖随着水洗次数增加,大量流失,故水洗次数不能太多。

2.6

碱提取次数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以质量分数2%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粉5g,于

80℃下提取3h;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

洗3次后,60℃烘干,得成品;另一份蒸馏水洗后再次加入

2%氢氧化钠溶液100mL,于80℃下提取3h;4000r/min离心

15min,去上清。

沉淀用蒸馏水洗3次后,60℃烘干,得成品;分别测产品得率、多糖含量,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碱提取次数对葡聚糖提取得率及收得品含量的影响

由表1,随着碱提取次数增加,收得率与葡聚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这个结果与(2.5)结果是吻合的,因为2次碱处理过程中,水洗次数增加了3次(第一次碱处理过程结束,水洗后换碱溶液再提取),其可能原因与水溶性葡聚糖损失有关。

2.7等电点去蛋白质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配制质量体积分数2%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

粉5g,

在80℃下提取3h后用HCl调pH4.5,

作用2h,

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洗3遍后,60℃

烘干,得成品。测产品得率、葡聚糖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提取过程中用等电点去蛋白质法对葡聚糖提

取得率及收得品含量的影响

李骥,等:自溶-碱法提取啤酒酵母β-(1,3)-D葡聚糖工艺研究

第二期

2008

表5结果及分析

序号

123456789收率

%葡聚糖含量

K1K2K3RK1'K2'K3'R'

提取时间/h2223334441081001088120.1127.5124.77.4提取温度/℃6580956580956580951161049620121.6123.4127.35.7提取料液比1∶101∶201∶301∶201∶301∶101∶301∶101∶201281008840109.4130.0132.923.5

成品/g1.20.80.70.90.70.90.81.10.8得率/%

483228362836324432

样品

/g0.02200.03100.02800.02800.02970.02380.02450.02680.0224

OD0.3960.6490.6020.5980.6570.4800.5470.4890.505葡聚糖

含量/%34.142.643.443.045.039.544.535.844.4

影响因素: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

2h,65℃,1∶10

影响因素: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最佳提取条件:3h,95℃,1∶30

序号

123456789

提取时间/h2

2333444提取温度/℃

658095658095658095提取料液比

1∶101∶201∶301∶201∶301∶101∶30

1∶

101∶20

因素提取时间/h

34

提取温度/℃

658095提取料液比

1:10

1:201:30水平表4正交表L9(33

由表2,等电点去蛋白质使收得率降低,但其对葡聚糖含量无明显影响。

2.8醇洗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配制2%氢氧化钠溶液100mL,加入酵母粉5g,在80℃

下提取3h后,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分别用蒸馏水、70%vol、80%vol、95%vol乙醇水溶液洗两次后,60℃烘干,得成品。测产品得率、葡聚糖含量,结果如图6所示:图6

提取后醇洗乙醇浓度对葡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由图6,随着醇洗乙醇浓度加大,收得率明显升高;葡聚糖含量却明显下降。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酵母粉中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物质,其醇溶性较差,随着乙醇浓度加大,此类物质反而更易保留在提取相中,使得收得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葡聚糖有限,随着收得率的增加而使得其在产品中含量降低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试验目的是得到高纯度葡聚糖产品,故提取后选用蒸馏水洗为佳。

2.9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

由上述单因素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其中提取时间、

提取体系温度、提取体系料液比例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而提取体系氢氧化钠浓度、沉淀处理方式(水洗、醇洗及水洗次数)等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不大。遂以提取时间、提取体系温度及提取体系料液比等三因素作正交试验,其因素水平表见表3:

提取体系固定因素:2%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蒸馏水水洗次数:2次。

表3正交因素水平表

因试验目的是得到高纯度的葡聚糖产品,故上表中葡聚

糖提取最佳条件为:配制2%氢氧化钠溶液150mL,加入酵母粉5g,在95℃下提取3h后,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沉淀分别用蒸馏水洗两次后,60℃烘干,得成品。

2.10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以正交结果(葡聚糖含量)及最初设定条件作提取对照:

2.10.11g酵母粉,30mL2%NaOH溶液,95℃提取3h,4000r/min离

心,沉淀蒸馏水洗两次,4000r/min离心15min,沉淀60℃烘干

(正交结果)。

2.10.21g酵母粉,30mL2%NaOH溶液,80℃提取3h,4000r/min离心,沉淀蒸馏水洗两次,4000r/min离心15min,沉

淀60℃烘干(因在单因素试验中,80℃为最佳提取温度)。

2.10.31g酵母粉,20mL2%NaOH溶液,80℃提取3h,4000r/min

离心,沉淀蒸馏水洗两次,4000r/min离心,沉淀60℃烘干(最初设定条件,主要为文献数据)。结果如表6所示:

表6验证试验结果

由表6,正交结果收率偏低,但葡聚糖纯度是最高的。

3结论

自溶-碱法提取β-(1,3)-D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NaOH浓度2%,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h,4000r/min离心15min,去上清,蒸馏水洗2次,60℃烘干,得成品。用自溶-碱法提取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所得

产品中去除了蛋白质和甘露聚糖成分,且葡聚糖得率高。所以,碱提取法是从酵母中提取β-1,3-D-葡聚糖的高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华癸,蔡泽民.生物资源再利用原理与技术[M],湖北:湖北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197-214.

[2]BohnJA,BeMiller,JN.(1→3)-β-D-Glucanas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s:areviewofstructure-functionalactivityrelationships[J].CarbohydratePolymers.1995,28(1):3-14.

[3]NigiN,OhnoN,AdachiY.Applicationoflimulustest(Gpathway)forthedetectionofdiferentconformersof(1→3)-β-D-glucans[J].BiolPharmBull,1993,16(9):822-828.

[4]黄刚良,等.啤酒酵母中(1-3)-β-D-葡聚糖的提取及其机理研究

[J],精细化工,2003,20(8):458-460.

[5]胡居吾,等.粗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J],江西食品工业,2003

(6):016~018.

编号原料/g成品/g得率/%检测称样量/g检测OD值葡聚糖含量/%

10.99550.305730.70.02160.43939.2

20.99830.457345.80.02810.48233.6

30.96530.3962410.03330.60136.4

第二期

2008

酿酒

6055504540353050

45403530

020406080

100

乙醇浓度/%

得率/%

多糖含量

/%

▲■葡聚糖含量/%

得率/%

试验一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 目录 一、黄柏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二、槐米中芦丁、槲皮素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三、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四、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及鉴别 五、大黄中蒽醌苷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六、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别

前言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实验一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实验目的】 1.掌握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小檗碱的理化性质和鉴别方法 3.熟TLC的基本操作以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1.小檗碱(berberine),含量为1.4%-4%(川黄柏含量较高) 性状:黄色结晶,有5.5个结晶水,mp145℃。 溶解性:能缓缓溶于冷水中(1:20),微溶于冷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微溶或不溶于苯、氯仿和丙酮,硝酸盐极难溶于水,盐酸盐微溶于冷水(1:500)但较易溶于沸水,硫酸盐和枸橼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1:30),盐酸小檗碱为黄色结晶,含2分子结晶水,220℃时分解并转变为棕红色小檗红碱,285℃时完全熔融。 2.小檗碱为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利用小檗碱的溶解性及黄柏中含黏液质的特点,首先用石灰乳沉淀黏液质,用碱水提出小檗碱,再加盐酸使其转化为盐酸小檗碱沉淀析出。 【实验仪器与试剂】 1.1000、500、100、10ml烧杯,10ml试管,试管架,托盘天平,量筒,三角漏斗,洗瓶,布氏漏斗,电炉,10×20cm薄层板,10×20cm薄层色谱缸,点样毛细管,紫外灯(仪),玻棒,牛骨匙,纱布,脱脂棉。 2.川黄柏粗粉,滤纸,pH试纸,生石灰,1%硫酸,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次氯酸钠,10%氢氧化钠,丙酮,乙醇,稀硫酸,锌粒,食盐,薄层用硅胶H,0.2%CMC-Na,展开剂: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6:3:1.5:1.5:0.3),甲醇,氨水,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实验步骤】 1.提取称取黄柏粗粉200g,加入1%硫酸600mL,搅拌均匀,浸泡过夜,纱布过滤。或称取黄柏粗粉200g,加入1%硫酸200mL,搅拌均匀,使湿润度合适,放置30min后,装入渗漉筒内,用1%硫酸浸泡过夜,渗漉,速度以5~6mL/min为宜。收集渗漉液500~600mL 即可停止渗漉。 2.取上项提取液,加入石灰乳调pH11~12,静置沉淀,脱脂棉滤过,滤液用浓盐酸调pH2~3,再加入溶液量10%食盐,搅拌使溶解,溶液静置过夜,析晶,滤取结晶,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第6章紫杉醇生产工艺

第六章紫杉醇的生产工艺 6.1 概述 6.1.1 紫杉醇类药物 1、紫杉醇 紫杉醇(Paclitaxel,Taxol?)的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β,2α,4α,7β,13α-五羟基-紫杉-11-烯-9-酮-4-乙酸酯-2-苯甲酸酯-10-乙酰基-13-[(2′R,3′S) -N-苯甲酰基-3′-苯基异丝氨酸酯] ,英文化学名称为13-[(2′R,3′S) -N-carboxyl-3′-phenylisoserine, N-benmethyl ester, 13-ester with 5β,20-epoxyl-1β,2α,4α,7β,13α-hexahydroxytax-11-en-9-one-4-acetate-2-benzoate,trihydrate。 紫杉醇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属三环二萜类化合物,整个分子由三个主环构成的二萜核和一个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组成(图6-1)。分子中有11个手性中心和多个取代基团。分子式为C47H51NO14,分子量为853.92,元素百分比为C:66.41,H:6.02,N:1.64,O:26.23。紫杉醇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二氯甲烷和乙氰等有机溶剂。 图6-1 紫杉醇的化学结构 2、多烯紫杉醇 多烯紫杉醇(多西他赛,Docetaxel,Taxotere?,图6-2)是在开展紫杉醇半合成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紫杉醇类似物,两者仅在母环10位和侧链上3'位上的取代基略有不同。多烯紫杉醇的化学名称是5β,20-环氧-1β,2α,4α,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11-烯-9-酮-4-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 -N-叔丁氧羰基-3′-苯基异丝氨酸酯]·三水合物,英文化学名称为-13-[(2′R,3′S) -N-carboxyl-3′-phenylisoserine, N-tertbutyl ester, 13-ester with 5β,20-epoxyl-1β,2α,4α,7β,10β,13α-hexahydroxytax-11-en-9-one-4-acetate-2-benzoate,trihydrate 。分子式为C43H53NO14·3H2O,相对分子质量为861.9。 1985年,法国罗纳普朗克乐安公司(Rhone-Poulenc Rorer)公司和法国国家自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以10-DAB作为母环骨架,通过半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出多烯紫杉醇,目

实验 盐酸小蘖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盐酸小蘖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生物碱的初步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利用柱层析分离纯化、薄层层析鉴定药用植物成分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生物碱是植物中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大都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许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它们是人类对植物研究得最早最多的一类有效成分,现已分离出有六千余种。这些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一般均与有机酸或无机酸结合成盐而存在,只有弱碱性生物碱往往呈游离状态,还有一些是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最先由毛莨科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和芸香科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等植物中提出的一种黄色生物碱。黄连属植物的根茎、须根、叶中等都含有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巴马亭等生物碱[1],我国黄连药材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现已发现,唐松草属(Thalictrum)、小檗科的小檗属(Berberis L.)、十大功劳属(Mahomia Nuff)及防己科的天仙藤属(Fibraurea)等都可作为提取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本实验即是用小檗属植物三颗针(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或黄连属黄连作为提取小檗碱的原料; R N+ R1 R2 R4 R3 化合物R R1R2R3R4 小檗碱-O-CH2-O-OCH3OCH3H 甲基黄连碱-O-CH2-O--O-CH2-O-CH3 黄连碱-O-CH2-O--O-CH2-O-H 掌叶防己碱OCH3OCH3OCH3OCH3H 药根碱OH OCH3OCH3OCH3H 古伦胺碱OCH3OH OCH3OCH3H 黄连类生物碱结构 三颗针及黄连中均含有小檗碱(分别为1%,5.1%)以及巴马亭(掌叶防已碱,Palamtine)、药根碱(Jatrorrhicine)等,它们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小檗碱是一种季铵碱,其游离碱为黄色针晶,Mp.145℃(乙醚),微溶于水,能溶于热水和乙醇中,难溶于苯、丙酮、氯仿,几乎不溶于石油醚。小檗碱与氯仿、丙酮、苯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形成加成物。小檗碱盐酸盐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硫酸盐易溶于水。溶解度分别为:小檗碱,1∶20(冷水),1∶100(冷乙醇);盐酸盐,1∶500(冷水);硫酸盐,1∶30(冷水),利用这些特性提取盐酸小檗碱。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层析柱、研钵、烧杯、硅胶薄层板、滤纸、抽滤装置、紫外灯、层析缸等 2.试剂与样品:三颗针根粉(或黄连根粉),0.5%硫酸,石英砂,脱脂棉,石灰乳,10%盐酸,浓盐酸,氧化铝,95%乙醇,无水乙醇,10%氢氧化钠溶液,滤纸,硅胶,氯仿-氨-甲醇(30∶1∶8),氯仿-乙醇- 盐酸 (1∶1∶1,下层)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小檗碱粗品的制备 方法一取三颗针的根粗粉(过20目筛)20g,以0.5%硫酸适量润湿,拌以50g石英砂,混匀,装入底部塞有脱脂棉的层析柱中,关闭活塞。加入适量0.5%硫酸,使之浸没药面,浸泡一昼夜。逐渐加入0.5%硫酸即开始渗漉,约收集200 mL溶液。再用150 mL左右0.5%硫酸浸泡

苦参碱Matrine

苦参碱Matrine [编辑本段] 植物来源 :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英文名称:Matrine [编辑本段] 别名 :母菊碱 [编辑本段] 苦参的生物学基本特性. 中文科名(Family Name):豆科(leguminous plants) 来源品名(Botanical Origin):苦参Sophora japonica (kushen,Sophora flavesc ens Ait.);Lighiyellow Sophora Root;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 其他来源:山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shandougen),以及Sophora alope curoides地上部分 一般中文名:苦参(Sophora japonica (kushen));sophoraal opecuraidesl;So phora flavescens Ait. 学名:Sophora japonica 英文名:(英)Sophora japonica(kushen),Sophora alopecuroides L.;Radix S ophorae Flavescentis 中文别名:别名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西豆根,苦平子,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中文品名:苦参提取物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E.:苦参碱(Matrine,C15H2 4N2O)98%HPLC 中文品名:苦参提取物Lighiyellow Sophora Root P.E.:氧化苦参碱(苦参素)(ox ymatrine,C15H24N2O2)98%HPLC [编辑本段] 化学成分: 国外早在30年代初苏联开始研究,国内开始于1972年,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均放在生物碱上,目前国内自苦参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的生物碱主要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C15H24N2O2),苦参碱(Matrine,C15H24N2O),异苦参碱(Iosmatrine,C1

紫杉醇提炼步骤

紫杉醇规模生产工艺及方案(1500吨/年规模) 一、项目规模生产工艺方案 1、紫杉醇概述紫杉醇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母核部分是一个复杂的四环体系,有许多的功能基团和立体化学特征,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分子由3个主环构成二萜核,上连1个苯异丝氨酸侧链,分子中有11个手性中心和多个取代基团,分子式为C47H51NO14,相对分子质量853.92,元素百分比(%)C:66.41,H:6.02,N:1.64,O:26.23。紫杉醇结构式为:紫杉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甲醇制3mg/ml 的溶液,比旋度为-48℃~56℃。甲醇制15μg/ml的溶液,在227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10mg紫杉醇加甲醇溶液10ml溶解后应澄清无色。紫杉醇注射剂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每咸的G2和M期,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的二线治疗。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治疗,静脉给予紫杉醇注射剂,药物血浆浓度呈双曲线,蛋白结合率89%~98%,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汗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 红豆杉浸膏

1.1操作过程: (1)浸提:将原料投入提取罐内,干红豆杉每罐填装约1.2吨的原料,加入约4吨的甲醇浸提,温度为45±5℃,每遍循环浸提大于4小时,浸提完成后,将浸提液排入浸提液储罐中,进行蒸汽吹渣,温度控制在85±5℃,压力小于等0.2Mpa,回收残余的甲醇溶液,吹渣结束后,将废渣移到废料堆场集中处理。 (2)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5±5℃,真空度控制在-0.07±00.1Mpa,浸提液浓缩至比重达到0.95~1.05时,将浓缩液放出到专用的储罐中。(3)萃取:将计量后的浸提浓缩液注入萃取罐,加入醋酸乙酯(按物料:醋酸乙酯=1:1),萃取三次,将醋酸乙酯层重液排入指定贮罐,将贮罐内的醋酸乙酯液抽入浓缩锅进行初浓缩预处理,温度控制在45±5℃,待浓缩液比重达到1.40±0.05时,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液排入指定贮罐中。 (4)干燥: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萃取液抽入蒸发罐内,罐内温度不超过45±5℃,真空度为-0.06±00.1Mpa,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产品,凉干,敲碎,经检验合格后即成为紫杉醇浸膏,用铁桶封装,入库阴凉保存。 1.2紫杉醇粗制工艺步骤 1.2.1操作过程 (1)配料、装柱:将紫杉醇浸膏约100kg按物料、重量比1:1的比例加入100-200目的硅胶搅拌均匀,真空干燥,装柱。 (2)一次层析、浓缩:配制不同极性的淋洗液(乙酸乙酯:正已烷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题目:小檗碱提取及结构鉴定 二、简介: 黄连:黄连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为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享有“中药抗生素”美称,其主要功能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抗菌能力强,对降热阵痛、抗肠道细菌感染、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均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有较多应用。 小檗碱:(1)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为黄连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约为4%~10%,但根据野生和栽培产地的不同,其含量各异。 (2)小檗碱是黄色针状结晶体,能缓慢溶于水(1:20),乙醇(1:100),较易于溶于热水,热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苯、几乎不溶于石油醚中。 (3)小檗碱的结构式以稳定的季铵盐为主,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在自然界,多以季铵盐形式存在,其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水,易溶于热水,且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小檗碱 (4)小檗碱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药,具有看细菌性感染、抗肿瘤、抗心律失常、降压降血糖等功效,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提取方案 (1)目前传统的提取技术主要是溶剂提取法。此法是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通过浸渍、渗漉、回流等方式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进行萃取。

传统的提取技术:酸水法提取小檗碱、石灰乳法提取小檗碱、乙醇回流提取法等 提取的新技术有:微波法提取小檗碱、微波—索氏联合工艺提取小檗碱、超声波法提取小檗碱、酶法、超临界提取法等。 (2)本实验选用酸水法提取小檗碱 酸水法是利用小檗碱的硫酸盐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盐酸盐几乎不溶于水的性质来实现提取分离的,其提取流程为: 黄连粗粉 滤液 滤液 固体 滤液 结晶(粗品) 滤液 晶体 盐酸小檗碱 四、实验所用试剂 0.2%硫酸溶液,石灰乳,浓盐酸,10%Nacl 溶液,蒸馏水,乙醇。 五、鉴定方法 1显色反应: (1)浓硝酸或漂白粉实验:取2支已加入酸性小檗碱的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漂白粉和2滴浓硝酸,都显樱红色。 (2) 丙酮加成反应:在盐酸小檗碱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呈碱性,然后滴加丙酮数滴,即可生成黄色结晶性小檗碱丙酮加成物。 2纸色谱法: 静置至大量黄色结晶析出 加0.2%硫酸,煎煮2次(800ml 、45min ,400ml 、30min ) 纱布过滤 加石灰乳调节PH=12 静置10min 过滤 滴加浓HCL ,调节PH=2~3, 加入10%Nacl 溶液,至饱和 静置30min ,抽滤 加25倍蒸馏水,加热至澄明 趁热抽滤 用蒸馏水洗涤,抽滤 加30~40ml 乙醇,水浴加热溶解 趁热抽滤 静置析晶 抽滤 80°C 干燥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七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及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N +OH - O O OCH 3OCH 3N O O OCH 3 OCH 3 OH NH CHO O O OCH 3 OCH 3 季铵式(红棕色) 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N + O O OCH 3 OCH 3 小檗碱(黄连素) 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 + H 3CO H 3CO OCH 3 OCH 3 掌叶防己碱 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实验内容] 一、提取分离

【免费下载】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 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 O 33NH CHO O O OCH 3OCH 3季铵式(红棕色) 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N +O O 3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N +H 3CO H 3CO OCH 3OCH 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实验内容]一、提取分离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

氧化苦参碱提取工艺研究

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阳离子交换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效果,且与其它大孔树脂法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确定最佳工艺,即用10倍量于药材的1%醋酸溶液提取,两小时三次,用001×4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法较大孔树脂法可更有效的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杂质。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 关键词苦参;氧化苦参碱;正交试验;阳离子交换树脂 Study on different extraction process of oxymatrine in Radix Sophora flavesce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ation exchange resin method in fefining of oxymatrine in Sophora flavescens, and t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at of macroporous resin.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technology for extracting oxymatrine. Mehtods: HPLC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ontent of oxymatrine in the samples. 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as follows: the medicinal mateial was refluxed with 1% acetum for three times and each time was 2 hours. 001×4 cation exchange resin method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macroporous resin for refining oxymarine in Sophora flavescens. Conclusion: This optimized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Radix Sophora flavescens; oxymatrine; orthogonal test; cation exchange resin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rt.的干燥根,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主要成分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现代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癌及抗衰老等活性。目前,如何高效、快速提取、分离、纯化氧化苦参碱,满足其在医药、化妆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的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研究不足,而且产品的纯度等方面均达不到要求,影响其药理活性的发挥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本文以氧化苦参碱为考察对象,对苦参的不同提取工艺进行比较,优选出氧化苦参碱的最佳提取工艺。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实验材料 苦参,购于河北省安国,氧化苦参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001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十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十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一)目的要求 学习提取精制和检识黄连中的小檗碱,通过实验要求: 1.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2.熟悉浸渍法、盐析法、结晶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了解盐酸小檗碱的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峨嵋野连Coptis omeiensis (Chen)C.Y.Cheng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根茎。黄连的根状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素),约5%~8%,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木兰碱等。叶含小檗碱1.49%。 小檗碱(berberine):分子式(C 20H 18NO 4)+,分子量336.37。系季铵生物碱。游离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乙醚),mp.145℃,能缓缓溶于冷水(1∶20),可溶于冷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难溶于丙酮、氯仿、苯,几乎不溶于石油醚。盐酸小檗碱(C 20H 17NO 4·HCl ·2H 2O),为黄色结晶,微溶于冷水(1∶500),易溶于沸水,几乎不溶于冷乙醇、氯仿和乙醚。硫酸小檗碱( (C 20H 18NO 4)2·SO 4·3H 2O),溶于水(1∶30),溶于乙醇。重硫酸小檗碱(C 20H 18NO 4·HSO 4)为黄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1∶150),微溶于乙醚。 N O C H 3 O C H 3O O + N + H O C H 3O H O C H 3O C H 3C H 3 小檗碱 木兰碱 (三)实验原理 根据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小檗碱的硫酸盐水中溶解度较大。因此,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小檗碱时常用稀硫酸水溶液浸泡或渗漉,然后向提取液中加入10%的食盐,在盐析的同时,也提供了氯离子,使其硫酸盐转变为氯化小檗碱(即盐酸小檗碱)而析出。

苦参提取工艺

1.1溶剂提取法苦参碱的溶剂提取法,常用水、酸水及乙醇等 作为提取溶媒,提取方法多为浸渍、渗滚、煎煮、回流等经典方法。孔令明等川从酸水回流提取、乙醇回流提取两大苦参总碱方法 的对比中发现,乙醇回流法在保证较高的苦参碱得率的情况下, 出膏率相对较低,综合比较发现,乙醇回流法对苦参总碱的提取 效果较好,是一种目前较为合适的苦参总碱溶剂提取方法。其最 佳工艺参数为:采用筛分目数20一60目的苦参粉,以60%的乙 醇溶液,料液比为1:2,回流提取2次。谭桂莲[a]分别对水煎法、 乙醇回流法和渗滤法提取氧化苦参碱工艺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渗滤法所得浸提物中,氧化苦参碱含量明显高于水煎法和乙 醇回流法,故认为渗滤法为氧化苦参碱的最佳提取方法。选择浸 泡时间、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流速4个因素,每因素3水平,用 肠(34)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以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考核指标。 结果分析:根据各因素的影响来看,其影响大小顺序是乙醇浓度 >溶剂用量>浸泡时间>流速。因此,可推断最佳工艺为加ro 倍量65%乙醇,浸泡24h渗滤,流速为5ml/mino 表面活性剂有降低表面张力及增溶作用。在提取剂中加人 表面活性剂,一方面相互聚集形成胶束,从而增加了提取剂对药 材的浸提能力;另一方面可降低提取剂与药材间的界面张力,促 进润湿,在胶束作用下有效成分易被解吸、提取。应用表面活性 剂于苦参碱的提取,一般选用毒性相对较小,对皮肤刺激性较低 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类。鲁传华等[3l以多种浓度的乙 醇、稀盐酸溶液、胶束分散系及水为提取溶剂,常温浸渍法提取苦参中苦参碱,考察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水及醇溶液正向胶束体 系提取苦参碱的效率。结果表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提取剂能更 快地达到最大提取量,提高生产率。李晓梅[’J在提取溶剂(水或 乙醇)中分别加人0.2%吐温20或吐温80提取苦参碱,以苦参 碱含量为考核指标,考察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苦参碱提取中的 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苦参碱提取中应用吐温20和吐温80,可以降低药材与溶剂之间的表面张力,增加药材中细胞渗透 性,使溶剂最大限度地溶解或增溶药材中有效成分,显著增加苦 参碱提取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2离子交换法利用生物碱盐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使生物碱盐阳离子交换在树脂上,而非生物碱化合物则流出柱 外,将交换后的树脂晾干,用氨水碱化,氯仿提取的原理。高拴平 等图研究了离子交换法提取分离苦参碱的工艺过程,技术路线 是:苦参粉、甲醇回流提取。回收溶剂*粗提物、稀硫酸溶解* 脱脂一水层*除揉一上201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一碱化树脂一抓 仿提取*回收溶剂叶脱水一丙酮一苦参碱结晶。采用上述提取 分离方法,苦参碱的产率高,结晶质量好。张存莉等[.]采用不同 浓度的乙醇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苦参碱进行提取和纯化,并对不 同的苦参碱纯化工艺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用60%的乙 醇进行提取和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的工艺过程,生物碱收 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工序较为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

紫杉醇提取工艺原理及操作技术

紫杉醇提取工艺原理及操作技术 紫杉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甲醇、乙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紫杉醇常规的提取工艺各个生产环节需控制在低温下操作,保证产品活性。各个工时段应尽快完成,可选水浴加热提取罐(含溶剂回收装置),旋转真空浓缩机组(低温浓缩,1-2秒完成),层析柱(精制分离),板式真空干燥箱(低温干燥、速度快)。 紫杉醇提取操作过程 (1)浸提:将原料投入提取罐内,干红豆杉每罐填装约1.2吨的原料,加入约4吨的甲醇浸提,温度为45±5℃,每遍循环浸提大于4小时,浸提完成后,将浸提液排入浸提液储罐中,进行蒸汽吹渣,温度控制在85±5℃,压力小于等0.2Mpa,回收残余的甲醇溶液,吹渣结束后,将废渣移到废料堆场集中处理。 (2)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45±5℃,真空度控制在-0.07±00.1Mpa,浸提液浓缩至比重达到0.95~1.05时,将浓缩液放出到专用的储罐中。 (3)萃取:将计量后的浸提浓缩液注入萃取罐,加入醋酸乙酯(按物料:醋酸乙酯=1:1),萃取三次,将醋酸乙酯层重液排入指定贮罐,将贮罐内的醋酸乙酯液抽入浓缩锅进行初浓缩预处理,温度控制在 45±5℃,待浓缩液比重达到1.40±0.05时,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液排入指定贮罐中。 (4)干燥:将浓缩后的醋酸乙酯萃取液抽入蒸发罐内,罐内温度不超过45±5℃,真空度为 -0.06±00.1Mpa,浸膏置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产品,凉干,敲碎,经检验合格后即成为紫杉醇浸膏,用铁桶封装,入库阴凉保存。 甲醇制3mg/ml的溶液,比旋度为-48℃~56℃。甲醇制15μg/ml的溶液,在227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10mg紫杉醇加甲醇溶液10ml溶解后应澄清无色。紫杉醇注射剂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每次的G2和M期,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的二线治疗。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治疗,静脉给予紫杉醇注射剂,药物血浆浓度呈双曲线,蛋白结合率89%~98%,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汗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 莱特莱德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膜分离和脱盐浓缩技术以及冷冻浓缩分离技术推广与工艺设备开发。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客户提供从小试、中试、工业化设备的工艺设计到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服务,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并成功应用于冶金、环保、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赢得了客户和业内的良好口碑。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盐酸小檗碱得提取分离及鉴定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得功效。 黄连得有效成分主要就是生物碱,已分离出得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就是以盐酸盐得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得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与小檗碱相似。 [目得要求] 1.学习与掌握水溶性生物碱得提取方法。 2.学习与掌握生物碱得柱色谱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得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就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 3 3 NH CHO O O OCH3 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 醛式(黄色) N+ O O OCH3 3 小檗碱(黄连素) 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

得黄色荧光。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得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 + H 3CO H 3CO OCH 3 OCH 3 掌叶防己碱 本实验就是利用小檗碱与掌叶防己碱得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得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实验内容] 一、提取分离 黄连粗粉50g O 4500ml,浸渍20分钟 加石灰乳调PH 值至中性 放置10分钟,抽滤 滤液 加HC l调PH2~3 加滤液体积4~5%得NaCl,放置30分钟,抽滤 沉淀 滤液 (主要含小檗碱、掌叶 防己碱、黄连碱等生物碱) 加200ml 水加热至澄明趁热抽滤 滤液 放置、抽滤 沉淀 二、生物碱类检识

黄连素的提取

实验名称:黄连素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从中草药提取生物碱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固液提取的装置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黄连为我国特产药材之一,又有很强的抗菌力,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黄连素(俗称小蘖碱 Berberine )为主要有效成分,随野生和栽培及产地的不同,黄连中黄连素的含量约 4~10% 。含黄连素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三颗针、伏牛花、白屈菜、南天竹等均可作为提取黄连素的原料,但以黄连和黄柏中的含量为高。 黄连素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黄连素存在三种互变异构体,但自然界多以季铵碱的形式存在。黄连素的盐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其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醇式)(醛式)(季铵碱式)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 [操作步骤] 1、称取 2g 磨细的中药黄连,放入 25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0mL 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热水浴中加热回流0.5h ,冷却并静置浸泡0.5h ,抽滤,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一次,合并两次所得滤液。 2、在水泵减压下蒸出乙醇,再加入 1% 醋酸溶液(6-8mL),加热溶解,趁热抽滤以除去不溶物,然后在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混浊为止(约需 2mL),放置冷却即有黄色针状晶体析出. 3、抽滤结晶,并用冰水洗涤两次,再用丙酮洗涤一次,烘干后称重约 0.2g。

[实验流程] 四、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本实验也可用 Soxhlet 提取器连续提取。 2、得到纯净的黄连素晶体比较困难。将黄连素盐酸盐加热水至刚好溶解,煮沸,用石灰乳调节 pH=8.5~9.8 ,冷却后滤去杂质,滤液继续冷却到室温以下,即有针状体的黄连素析出,抽滤,将结晶在 50~60 ℃下干燥,熔点145 ℃。 五、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 六、产品性状、外观、物理常数:(与文献值对照) 黄色针晶 七、产率计算: 八、提问纲要 1、黄连素为何种生物碱类的化合物? 2、为何要用石灰乳来调节 pH 值,用强碱氢氧化钾(钠)行不行?为什么? 九、主要试剂用量、规格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苦参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摘要:本论文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提取次数和液料比对苦参中苦参碱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目的是为了优选苦参中苦参碱的提取条件,测定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最佳条件是:乙醇浓度为60%、浸泡时间为2.5小时、浸泡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2次、液料比为12:1,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苦参碱含量与提取率均较高,苦参中苦参碱的得率为8.89%。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简便易行且稳定性好。 关键词:苦参;苦参碱;提取条件;含量测定

Matrine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aking time, soaking temperature, frequency and fluid extraction than expected rate of extraction of matrine in matrine impact; using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he ingredients, a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purpose of 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of matrine in matrine conditions, the determination of matrine in matrine content. The best conditions are: 60%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aking time of 2.5 hours, soaking temperature of 60 ℃, for 2 times the number of extraction and liquid feed ratio of 12:1,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extraction of matrine rates are higher in Matrine Kushen a rate of 8.89 percen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simple and good stability. Key Words: Kushen; Matrine; extraction conditions; Determination

紫杉醇的提取和性能

紫杉醇的提取与性能 姓名:高海艳 学号:51151300057 专业:种子植物分类学

紫杉醇的提取与性能 一、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T axol)就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类生物碱[1](结构如图一所示),就是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树皮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抗肿瘤、抗白血病的显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与乳腺癌[2],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 Vidensek[3]对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幼苗以及成树的不同部位中的紫杉醇含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成树紫杉醇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树皮>树叶>树根>树干>种子>心材,幼苗的紫杉醇含量高低依次则就是树叶>树根>嫩枝条>心材。另外,对于不同植物来源的组织培养细胞中的紫杉醇含量陈未名等[4]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的紫杉醇含量以云南红豆杉为最高其次为欧洲红豆杉,再次为红豆杉;而悬浮培养细胞中的紫杉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红豆杉、欧洲红豆杉、红豆杉。 二、紫杉醇提取工艺 1、从原植物体中提取紫杉醇[5]: 红豆杉枝叶、树皮、树枝的采集 原料的干燥及粉碎 有机溶剂提取:甲醇 除去浸膏 固—液萃取 液—液萃取 己烷沉淀

2、细胞培养高效提取紫杉醇[6]: 1 紫杉醇就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与部分头颈癌与肺癌的治疗[12]。 2、紫杉醇作用于癌症的机制: 1979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分子药理学家Horwitz 博士阐明了紫杉醇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紫杉醇可使微管蛋白与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失去动态平衡,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防止解聚,从而使微管稳定并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与防止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起到抗癌作用(如下图所示)[7-11]。

中药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及特征图谱研究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中药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及特征图谱 研究 学院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年级班级2011级(3)班 学号3211001806 学生姓名练利芳 指导教师郑俊霞 2015年6 月

中药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及特征图谱研究 练利芳 轻 工 化 工 学 院 梁华杰 轻工化工学院

摘要 目的:本实验是对莲子心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并对所得到的总生物碱成分进行HPLC分析,根据特征图谱来确定莲子心总生物碱的种类以及成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能够早日实现其最大的药用价值。 方法:经过前期查阅文献从而确定本次实验方案,本实验将莲子心药材(10.5 kg)粉碎,加12倍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浓缩液用1%盐酸调至pH = 3,纱布过滤;滤液加氨水调PH至9,二氯甲烷萃取,浓缩萃取液,得到暗黄色沉淀200 g,即为莲子心总生物碱部分。对莲子心总生物碱部分进行HPLC分析,探索总生物碱的HPLC分析条件,确定了最优的分析条件。在最优的分析条件下,建立了HPLC特征图谱。 结果:结合所得的特征图谱发现莲子心中所含生物碱成分远远多于文献报道的十几个化合物。这表明其中包含有大量结构未知的生物碱类化合物,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 结论:通过此次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为莲子心总生物碱成分的探索和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日后研究莲子心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莲子心,总生物碱,特征图谱。

Abstract Objective:This experiment is to preliminary separ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lumula,and HPLC analysis the total alkaloids,which make sure the kind and composition of total alkaloids separate from separate.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relevant research ,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achieve its maximum medicinal value. Method: After a preliminary literature review to determine this experimental program , This experiment crushed the Plumula(10.5 kg),added 12 times 80% ethanol to the powder,refluxed and extracted them three times,each time two hours.And combined the extract,concentrated it until we could’t smell the taste of alcohol, the concentrate was adjusted to pH=3 with 1% hydrochloric acid, then filtered with gauze. The filtrate was adjusted to pH=9 with ammonia, the solvent extraction with dichloromethane,concentrated the extracts, we got 200g dark yellow precipitate., which was the total alkaloids of plumula. After a HPLC analysis to the total alkaloids, explored the analytical conditions of HPLC, made sure the best of the analytical conditions of HPLC.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was bulit in the best of the analytical conditions of HPLC.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kind of alkaloids in Plumula contained far more tha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result of characteristic spectrum.It indicated that the Plumula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unknown structure of alkaloids. Conclusion: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in this experiment may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technology odevelopment of Plumula total alkaloid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y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 Keywords : Plumula, total alkaloids, 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