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教学设计

化德县职业中学袁津津(46号)

一、教学创意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筛选整合信息”中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阅读把握文中重要信息,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本课的教学侧重于探究,如何结合课外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学会主动利用网络、书籍为我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以课文的“原点”,通过研究,让学生感性地把握“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由此引发对园林的了解兴趣,对园林布局的探究兴趣。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信息,筛选、整理。由此,由“原点”进行“辐射”,学生对园林风格的理解和赏鉴由课内转向课外。

所以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同时围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1、园林图片荟萃;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 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

二、教学目的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是一篇科学类文章,阅读科学类文章要求能够把握文中重要信息和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基于此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

1、知识目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力目标: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本文说明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中国的园林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

本文文笔优美,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水平及大纲要求,侧重学生具有整合筛选信息的实用阅读能力。在对本课的设计上,不拔高、不加深,以真正的实现学生能鉴赏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结构,通过学习后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为重点。但有的时候要筛选的信息并不在一个段落里,这时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便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

我的指导思想是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读、设疑、讨论为主线,提倡研究学习,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感悟能力。我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1、点拨法(给学生以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要求)

2.讨论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讨论增强合作意识,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多媒体课件授课法(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教学进程。)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围绕“丰富多彩的园林文化”查找以下资料:1、园林图片荟萃;2、园林的定义、园林的故事; 3、著名的“园林”知多少;(二)导入新课(用课件展示四大园林图片以带学生走进美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速读全文,筛选整合信息(明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然后学生展示、质疑、释疑。

1、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中国园林的总体特点。

2、归纳出中国园林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动静之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如何处理。

4、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境界,在景物布局上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5、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的领略园林的美?

6、谈谈本文的说明方法。

(四)达标测试、深化教材内容。

(五)小结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以其有动静之分、讲究诗情画意、含蓄而耐人寻味、有俯仰之别、曲中寓直,曲直自如、以少胜多的一种意境之美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品赏而后意犹未尽。本文语言典雅凝练,还大量引用了古诗文,不仅解说了园林的风格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和文学色彩。学习此文,不仅能了解中国园林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充信息,而且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六)课后作业:利用电脑查找中国园林的图片,看看所搜索到的图片体现了哪些园林风格。明天课上交流。

七、板书设计:

中国园林的风格

陈从周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⑴总

有讲讲有讲讲讲

动究究俯究究究

静诗含仰曲以意分

之情蓄之中少境

分画别寓胜

意直多

⑵⑶⑷⑸⑹⑺⑻

丰富生活渊博知识⑼总

八、知识链接:

(一)作者:陈从周(1918-2000),中国著名园林学家,散文家和画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本文选自《说园》。本书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

(二)中国四大名园

1、颐和园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

2、承德避暑山庄

它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它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

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3、拙政园

它位于苏州,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特点是以水为主,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它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4、留园

它位于苏州,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原为明嘉靖时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东园,清嘉庆时刘恕改建,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光绪初年改名留园。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思考,以讨论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并自己建立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愿意走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自然、感受内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园林景观图片。 学具:学生搜集了解园林的相关书籍和知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中国庭院“明轩”。 问题一: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芭蕉、游廊、亭子、山石等。) 问题二:这些亭子、山石、芭蕉构成了什么?(学生回答:庭院。) 问题三:这个庭院是哪个国家的?答:中国。 展示图片脚注文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庭院“明轩”。 师:大都会博物馆为什么要将中国庭院收入其中?中国古代建筑确有独特的风格,但为什么不展示民居、宫殿、寺庙,而独独选园林呢?中国古典园林究竟魅力何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之中。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庙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日趋完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颐和园,北京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国家重点景点。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寺庙园林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展示视频:拙政园。)师: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今天就重点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展示苏州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图片,对比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山水式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美。诗画入境,体现士人的趣味、气质、情操。(儒、道、佛哲学思想的融合。儒家强调以情、义为基础的人伦理念;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佛教的修禅入静也被吸收到园林设计的理念之中。) 法国古典园林(几何形园林):整齐一律,均衡对称,景致呈严格的几何分布,强调人工之美。(追求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试图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1.“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空间美。 (1)拙政园北寺塔:借景。 从东园进入中园,站在梧竹幽居西侧,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睡莲,以及远处的宝塔北寺塔,这是拙政园设计者的精彩一笔,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借景”手法的典范。 (2)拙政园小飞虹:分景。 拙政园中的小飞虹在池中作为架空的桥梁,既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又可使两侧景物互相渗透,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的层次变化。 (3)拙政园洞门:对景。 (4)拙政园漏窗:框景。 (5)拙政园曲廊:空间含蓄婉转,使园中人脚步未动,心已经跟着曲廊进入前方的未知风景。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 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龙美华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色 (2)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3)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 2、能力目标: 提高鉴赏我国古典园林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美学思想 教学重点: 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要素 2、整个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 教学难点: 园林构景手段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我国的四大石窟,民居的主要类型 新课导入:

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构景手法丰富,且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走进古典园林,了解它的类型、特色,基本构景手段,欣赏它的美景,感受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新授内容: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与特色 (一)基本类型: 1、按占有者身份分: 皇家园林:帝王 私家园林:皇家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文人 2、按地理位置分: 北方园林: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江南园林: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 岭南园林:广东四大名园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1、筑山 2、理池

古代园林的理水之法,一般有3种: 一为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二为隔。以堤、浮廊、石板小桥间隔空间,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为破。水面小时,乱石为岸,打破视觉上的局促感。 3、植物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4、动物 5、建筑 一方面可行、可观、可居、可游; 另一方面可点景、隔景。 6、漏景: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漏景。 7、借景: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巩固练习:见课件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特色,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构景手法。 作业布置: 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学设计:于明北京四中 评析:周杰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感性入手到理性升华。从情感激发,问题启发到归纳总结。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与诗词匾额。 学生情况:本课之前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木结构体系。欣赏故宫建筑的空间布局。对园林比较喜爱但有些问题还不清楚。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三、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及由诗词匾额等创造出的典雅氛围。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四、问题框架 1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阅读文字资料,(红楼梦片断)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 园林中的假山怎样布置?太湖石的美感是什么?请同学说出园林中常见的水景以及相关的游园活动?园林中的花木有何作用与寓意?园林中的建筑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有何特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4园林中诗词匾额有何作用? 5请同学谈谈应该怎样欣赏中国园林? 五、教学流程示意 课前准备(学生问卷调查,学生采访片段录制)——播放采访片段导入问题——对比提问,重点讲解中国园林的根本特征——造园要素——空间布局——诗词匾额——总结本课所学——布置课后作业——作业讲评反馈评价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教学难点: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配乐朗读古诗在美术课堂中引起反差,并带动学生情绪,紧接下来的精美的图片极大的勾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引起兴趣.

《古典园林》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要组织者引导者的原则。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为了学而教,并按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感性入手到理论升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写意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教材分析】 ?在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古典园林占重要地位。因为在国内各大旅游区中古 典园林类景观比比皆是,所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掌握其整体风格,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篇幅有限、内容单一,学生很难理解掌握。但作为世界园林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文化与内涵应得到继承与发扬。因此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中西园林的特点以及对留园和太阳岛公园的具体分析,将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并拓展、延伸。 【学情分析】 本课程是针对旅游专业高二学生开设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理解领悟性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学生的背景知识有限,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艺术造诣感悟不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并掌握其整体风格;尝试利用古典园林的特征,对园林进行鉴赏;尝试介绍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激情引趣2、自主学习,奠定知识基础3、对比归纳,建立感官认识4、讲述历史故事,知识拓展5、实例分析,巩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学习、帮助的团队精神。多媒体辅助,加强学生的感观意识,提高学生的旅游审美情趣,和鉴赏古典园林的能力。 【重点、难点的分析策略】 重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风格 依据:掌握本课内容可使学生尝试鉴赏和分析古典园林,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建立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教案教案完成版#优选、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万州三中——隆凤华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 1、对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由于条件限制,教学时采用观看视频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想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对比等。教具预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资料

教学过程 1、视频引入 问:什么地方?答:。。。。。。 颐和园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园林,去欣赏它们的惊世之美。 颐和园内的昆明湖以西湖为蓝本,占地十分广阔。整个颐和园相当于一百个万三中这么大,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保存最好的皇家园林,是皇帝办公的一处园林,相当于二百个万三中,其中建筑十分严整,富丽堂皇,色彩浓丽。 (小结)出示皇家园林的特点:宏大严整堂皇浓丽 中国古典园林发于西周,明清为巅峰,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除了皇家园林之外,园林还有哪些类型?那么。。。 答: 私家 分类总结(出示幻灯片) 私家园林 寺庙园林 城郊景观 2、刚才我们欣赏了皇家园林,而最能代表私家园林是哪里?------ 苏州园林 有人把苏州园林称为万园之母,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苏州园林式各地园林的标本,如果欣赏中国的园林,任何人都不应错过它。

人教版初中美术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1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 2、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四、教学难点: 1、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

附件:教案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以及造景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中国古典园林赏析中,感受其独特的审美情趣,领悟其深层的审美内涵和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对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艺术美感的感受力以及对现代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的基础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园林真正的走进人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会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审美情感和人文情趣,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观念和方法,了解其蕴涵的思想以及凝结了中国文人和能工巧匠勤劳和智慧的特色艺术形式。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园林中所反映的自然美、空间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更有效的感受和体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感和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情境导入,出示石头、植物、建筑、水,引出古写字“园”,分析园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园林的发展 师: 中国的古典园林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让我们走进一段视频,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教师播放视频),视频中我们得知? 生: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清 2.园林的种类

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中国园林,以此来分类, 总结: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3.园林的造景要素及自然美 <1>教师播放短视频,提出问题: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总结:山、水、植物再加之建筑,这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这些便是中国园林的造景要素 <2>引领学生分析山石,植物,水在园林中的作用(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 <3>师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为基础,经过人工的整治和修饰,使之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虽然是人工整治的园林,但看起来却像是天然的,也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这就是中国园林的自然美。 4.园林的造景手法及空间美和人文美 <1> 师:引导学生学习微视频园林的造景手法(出示视频) 生:回答视频中的造景手法 <2>师总结:这些造景手法为我们营造出可游、可行、可居的空间层次,给我们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感觉,这就是园林带给我们的空间美,也就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4>师:提出问题,园林的意境如何体现呢?引导学生 生:回答 师总结:匾额楹联不但能点缀堂榭,装饰门墙,在园林中往往表达了造园者或园主的思想感情,还可以丰富景观,唤起联想,增加诗情画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5>师出示图片,引领学生分析匾额的作用 总结:中国园林的人文美。 (三)拓展交流 西方园林的特点: 师:播放图片引导学生 生:分组讨论回答 总结:西方整齐对称,追求人工美。 (分小组进行) (四)课堂升华 1.欣赏中国设计师设计中国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出示视频)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五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五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 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 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 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 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 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 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 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 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b5E2RGbCAP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
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p1EanqFDPw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DXDiTa9E3d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
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RTCrpUDGiT 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
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5PCzVD7HxA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 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第四章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的构景手法 一、章节名称:《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法 二、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见构景手法,如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并且能够举例说明这些构景手法的不同,进而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 三、教学重点: 添景、夹景、框景、漏景 四、教学难点: 添景与夹景的区别;框景与漏景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举例讨论法 六、学时分配:20分钟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点、分类及组成要素 2、提问:我们在游览一些古典园林时,有时在园林入口经常会看到一些假山,视线的 两侧大而无挡的空旷之处,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这样的设计 在园林设计中属于什么构景手段呢? (二)讲授新课 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2、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3、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

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5、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7、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三)归纳小结 1. 添景与夹景: ——添景指的是主景与过渡景的前后关系; ——夹景指的是主景与两侧景物的关系。 2. 框景与漏景: ——漏景必须通过漏窗; ——框景可通过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 (四)巩固练习 指出下列各例所使用的园林构景手段: 1. 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该山的构景作用是:() 2. 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果的构景手法是:() 3. 坐在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月洞门的构景作用 是:() 4. 在上海大观园内,登大观楼可观赏怡红院,登怡红院也可观赏大观楼。这种构景手 段称:() 5. 透过梅花窗、修竹窗,可见院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 6. 颐和园内,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湖畔多种垂柳,垂柳的构景作用是:()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2新人教版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教学目的:理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并思考古典园林空间与中国古典艺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讲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与中国古典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对意境说的理解: 1、佛家观点: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 2、王国维观点: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二、古典园林空间的意境美与诗、画的关系: 1、古典园林空间刻意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分析中国古典艺术与古典园林空间之间的渊源。 三、介绍庭、院、园和苑囿的概念: 1、庭,以天井为庭,一种极小的内院; 2、院,用墙围成的外部空间; 3、园,规模上讲比院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通过人工的方法造景,组景。 四、内向与外向手法在古典园林空间的应用及特点: 1、四合院、大多数园林建筑采用内向的设计手法; 2、大型皇家苑囿的园中园或建筑群,多采用内向与外向相结合的方式; 3、少数大型皇家苑囿的建筑群,则采用外向布局的方式。 五、古典园林空间的对比: 1、以“欲扬先抑”实现“小中见大”: (1)、层层递进、收放自如;(南京瞻园) (2)、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苏州留园) (3)、声东击西、摇曳多姿。(扬州何园) 2、空间对比的不同类别: (1)、空间的大小、主次; (2)、空间的属性:园林、住宅、宫殿;(留园、北海静心斋) (3)、空间的风格:中西合璧。(北海静心斋)

六、园林空间的布局与情节: 1、戏剧性;(瞻园、留园) 2、线索与暗示;(扬州何园) 3、插叙与倒叙;(苏州网师园) 七、藏与露设计手法的应用: 1、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 2、处理藏与露的关系。 八、古典园林空间蜿蜒曲折的布局特点: 1、首先,体现在建筑的布局; 2、其次,体现在建筑中的廊; 3、再次,山石、水池、路径、桥、墙垣无不尽蜿蜒曲折之能事。 九、古典园林高低错落的布局特点: 1、古典园林十分注重顺应自然,顺应地势; 2、各种形式尺寸的廊,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 3、有极好的自然地形资源可利用。 十、小结: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本节课我们欣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美,重在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移步换景_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名校精品】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欣赏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感受中国园林可游可居的特点。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植被和水的造型特点,并能绘制园林一角或全景的草图。 3.培养学生珍惜世界文化遗产与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造园特点。 难点:通过简单的描绘园林一角体会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美,以及可游可居的特征。 课前准备: 准备:园林局部特写照片、整体照片。 准备:炭笔、彩色画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唤起回忆 1.模拟“曲径”,进行体验。 (1)请一名同学从教室后门走到前面。 (2)铺设一条“曲径”,这条路和刚才那条有什么不同?(弯曲) (3)再请这名同学沿着老师铺设的弯曲路线走一走。 (4)说说走时前后有什么变化?(时间延长了,每转一次弯,看到的人和物都不一样。) 2.你走过这样的路吗?在哪里走过?(小区、公园等) 3.下面,我们就沿着这样的小路,一起来游览一座经典的中国园林。 (1)播放“拙政园”视频。学生欣赏。 (2)如果这时下雨了,我们还能继续游玩吗?可以在哪里玩?(亭子、长廊等)

(3)提问:说说拙政园给你的第一印象。 (4)你记住了园里的什么?在纸片上写下来。教师将纸片放在黑板上。 (5)知道我们游览的这座园林的名字吗?它是苏州的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是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今天,我们就从拙政园开始,一起来了解美丽的园林。 (6)出示课题。 二、探访园林,感受特征 1.现在,我国的古典园林都是开放的旅游景点。其实,在古时候,园林是家宅的一部分,人们在这里生活。大人在这里会客、聊天、小憩,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园林的主人在设计园林时,都经过了精心的思考,会和当时的大文学家、画家一起商讨园林的布局。园子里的山石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极有讲究的。(出示狮子林全景图)可以说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板书:建筑、山水、花木) 2.下面,我班同学将分为三组,深入园林中去仔细观察研究。一组负责亭台楼阁、一组负责山石水池,一组负责花草树木。发现研究主体的造型特点,在园林布局里的作用以及给人带来的美感。 3.汇报交流结果:中西园林对比欣赏。 (1)建筑。 (出示建筑图片配文字) 园子里的建筑讲究高低错落,亭台楼阁巧妙安排,变化多端。花间隐榭,水边安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增大、层次分明。多为曲线造型,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常说,花园虽小,游来却曲折有致。 园子里的围墙不高,为的就是将墙外的景物借进园中,增加园里景色的层次。让园中的游览者仰视、俯视都有景。墙上的花窗、又有什么作用呢? 现在想想,刚才我们走的“曲径”有什么作用呢?园中的曲桥、曲径、曲廊左右都有景,随着小桥、小路、走廊曲折一下,使参观者左顾右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离延长,趣味加深。小路曲折,再加上拱门的烘托,更有曲径通幽的感觉。 感觉:小巧、雅致。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

中国古典园林教案设计 方玲丽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和具体经验(艺术手法)。 二、[重点和难点] 园林艺术的艺术手法,欣赏园林艺术的立足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 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三、[课前知识准备]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 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本课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主要园林介绍: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内容结构]

① 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② 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六、[教学过程] 导入——找出下面图片中的不同,一张是中国古典园林,一张是西方现代园林。 我们通过实例来了解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 (由教师简介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特点):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特别是在人工山水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欣赏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拙政园、颐和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 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显得非常活泼,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该园水的面积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浮廊紧贴在水面的浮廊倚墙起伏而行,犹如游龙戏水,浮在水面。园景摹仿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教案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 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尤以苏州为胜,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清园林较之唐宋的空间范围已在缩小,在本已不大的空间里,再建筑许多庭院,空间上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 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二是如何使端方齐整的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和谐而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正由于这种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园虽一而质已不同。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笔 者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园林布的局,用现代话说,就是在选定园址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总的构思。 它不仅要考虑园林内部空间的现状,还要研究外部空间的现状和特点。这样的构思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山石、水面、植物、建筑等——进行的,按照美学的规律去创造出各种适合人们游赏的环境。因此,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所在地段环境的全面认识,分清利弊,扬长避短;正确的布局来源于对园林整体空间中各种环境的丰富想象和高度概括。 1,突破园林空间范围较小的局限,实现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1.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 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

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 如苏州网师园的中部园林:从题有 “网师小筑”的园门进入网师园内的第 一空间,就是由“小山丛桂轩”等三个 建筑以及院墙所围绕的狭窄而封闭的庭 院,庭院中点缀着山石树木,构成了幽 深宁谧的气氛。但当从这个庭院的西 面,顺着曲廓北绕过濯缨水阁之后突然闪现水光荡漾、水崖岩边、亭榭廊阁、参差间出的景象。也正由于前一个狭窄空间的衬托,这个近均30米×30米山池区就显得较实际面积辽阔开朗了。(中国园林的欲扬先抑手法) 1.2 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在江南园林 中,建筑在庭院中占得比重较大,因 此,很注意建筑尺度的处理。在较小的 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 度,体量较小,有时还利用人们观赏物 体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有意识地压 缩位于山顶上的小建筑的尺度,而造成空间距离较实际状况略大的错觉。如苏州怡园假山顶上的螺髻亭,体量很小,柱高仅2.3米,柱距仅1米。网师园水池东南角上的小石拱桥,微露水面之上,从池南望,流水悠悠远去,似有水面深远不尽之意。(写意处理与视觉错差)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4新人教版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问答与讨论,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要素是山、水、建筑、花木。体会中国古典园林丰富的空间变化创造出的典雅氛围。比较深的感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境。知道今后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与美感。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学生采访片断,提出问题: “我们经常会去游览园林及一些名胜古迹,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园林里看什么。园林的美到底在哪里?你知道应该如何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的古典园林。” (展示图片) 二、讲解中国园林分为四大类: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风景名胜、寺观园林。 提问:和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古典园林有何特征? 三、思考中国古典园林于西方的不同之处: 展示图片,阐述中国与西方在自然观、山水观、世界观上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园林的面貌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总结概括: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根本特征。仔细观看照片,同学之间交流讨论。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看出中国的园林比较强调自然不像西方园林那样把花木都修剪成几何形状。 教师阐述中国的园林都是由文人、画家、诗人参与完成的。他们常常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常常从宋元山水画中汲取灵感,常常寓情于景。展示资料。 四、提问:

1、请找出中国园林的四大造园要素? 提问:园林中的水景有哪些?有关的活动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 (重点讲流觞。湖泊、瀑布、池塘等水景还可以垂钓、泛舟、流觞、采莲等。) 2、园林中的花木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中国园林中的花木有何寓意吗? 重点讲解四君子、岁寒三友等中国传统寓意文人情怀的花木。学生思考并回答园林中的花木可以增添色彩、香气。和山水共同构成自然魅力的景观。 梅兰竹菊、松、梅、荷花、玉兰、牡丹等在中国都有特定的寓意。园林中的景致常常因为这些花木而别有情趣。 3、谁能说出10个园林中的建筑?它们有何共同特点?在园林中建筑又起什么作用? 展示图片重点介绍: 拙政园小飞虹、枕水游廊、爬山廊等建筑,学生看教师展示的图片回答园林建筑都有亭台楼阁等等。它们都很精巧。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点睛”的作用。 在教师引导下欣赏小飞虹等园林建筑,进一步体会中国园林建筑的因形就势,造型奇美的特点。 4、请看图片,谈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点?谈谈造园家是怎样实现小中见大、变幻无穷的空间布局的。 (1)、曲折布局: 对比展示故宫和拙政园的布局图片,讲解园林布局与宫殿建筑布局的不同。 (2)、围景: 提问:你知道北京哪些大的园林中还有小的园林? 展示图片。思考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有北海的濠濮涧、静心斋。香山的见心斋,颐和园的谐趣园。 (3)、障景、花窗的妙用: 提问:在游园的时候,我们常常进门时看不到全景,为什么造园家这样安排? (4)、园林中有很多花窗,有什么妙用? 思考问题,明白障景的作用就是先抑后扬。 园林中的花窗即遮挡又透漏出部分景致,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理也扩大了空间意境。花窗本身如字似画,美不胜收。 (5)、借景:

高中美术教案:《园林建筑》

高中美术教案:《园林建筑》 无锡市第一中学中学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 所了解和理解,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 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水平。 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 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使用等方法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 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 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想方设法克 服这个困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复习: 提问:建筑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三.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 就的,是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它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 林体系。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实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 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不过又妙造自然,把人 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因为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境界。 为达到这个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其中,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欣赏: 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 更为丰富。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和濯缨水阁: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濯缨水阁”是引用《孟子》中的“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个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 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 意的。 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 一体的游赏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教案设计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一中国古典园林欣赏》教案[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 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思考,以讨论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并自己建 立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愿意走 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自然、感受内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园林景观图片。 学具:学生搜集了解园林的相关书籍和知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中国庭院“明轩”。 问题一: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芭蕉、游廊、亭子、山石等。)问题二:这些亭子、山石、芭蕉构成了什么? (学生回答:庭院。) 问题三:这个庭院是哪个国家的?答:中国。 展示图片脚注文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庭院“ 明轩”。 师:大都会博物馆为什么要将中国庭院收入其中?中国古代建筑确有独特的风格,但 为什么不展示民居、宫殿、寺庙,而独独选园林呢?中国古典园林究竟魅力何在?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之中。 (设计意图: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新课讲授 (一)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寺庙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 中国古典园林萌芽于商周,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清,经历了 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日趋完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 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苏州园林主要有沧 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颐和园,北京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国家重点景点。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 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 现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寺庙园林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