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友谊桥梁__积极与他人交往》活动课教案

《架起友谊桥梁__积极与他人交往》活动课教案
《架起友谊桥梁__积极与他人交往》活动课教案

第四课时:

架起友谊桥梁积极与他人交往(活动课)

活动目的:

通过辩论和评选班级中的最佳人缘儿奖,懂得交往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懂得良好性格及文明礼貌的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自觉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歌曲《一千零一个愿望》

师:没有人不想了解别人,也没有人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因此,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必须与他人交往,才能获得成功;也有的人偏爱独来独往,不善交际,也提出了:不与他人交往,同样能获得成功。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一项活动,以“是否与他人交往,与获得成功的关系”为题进行辩论。

二、唇枪舌战

正方:必须与他人交往,才能获得成功

反方:不与他人交往,同样能获得成功

双方辩论开始:

师:经过刚才的唇枪舌战,让我们来轻松片刻。

播放歌曲《第一时间》多媒体出示歌词。

过渡语:这首歌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几乎每一个青少年朋友,都有着一个愿望:朋友遍天下,做一个有人缘儿的人。俗话说:“花要叶捧,人要人帮”。一个人不可能孤独的生活在社会上,总是需要友谊,我们就应该积极与人交往。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项活动。

三、看看谁的人缘儿好

课前作好好人缘儿的评选

(夸一夸)请同学们夸一夸:这些好人缘儿的同学为什么受欢迎?

学生发言

(与你分享)请被评选上的同学发言:谈一谈被选上后的感受,并交流提高自己交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让我们一起分享。

(找一找)身边哪些个人因素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排斥?总结:对第五课的总结

出示幻灯:要想人际关系好,积极与人多交往。

文明礼貌是桥梁,交谈技巧掌握好。

赞美之词不吝啬,批评艺术少不了。

大胆道歉我不怕,宽容他人心情好。

交往能力的提高,架起七彩友谊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1.1整式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能求出整式的次数。 教学重点: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次数。 教学难点:整式的次数。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常用的教学教具 活动准备:1、分别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 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2、代数式的系数、项的回顾: (1)代数式b a 23 1的系数是 代数式-24mn 的系数是 (2)代数式4 2b a -的系数是 代数式543 st 的系数是 (3)代数式c b a ab 423-共有 项,它们的系数分别是 、 , 项是________________. (4)代数式z x xy y x 23274 1-+-共有 项,它们的系数分别是 、 、 教学过程: 1. 课前复习1的基础上求下列图形的面积: 一个塑料三角尺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是_______ 2.小红、小兰和小明的房间的窗户从左到右如下图所示, 其上方的装饰(它们的半径相同) (1) 装饰物所占的面积分别是_____ ______ _______ (2) 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1.2整式的加减(2) 教学目标:1.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 其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探索规律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发展符号感,发 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猜想。 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活动准备:计算: (1)(-x +2x 2+5)+(-3+4x 2-6x ) (2)求下列整式的值:(-3a 2-ab +7)-(-3a 2-ab +9),其中a =2 1,b =3 教学过程: 一、探索练习: …… 摆第1个“小屋子”需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 枚棋子,摆第3个需 要 枚棋子。 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下去。 (1)摆第10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 枚棋子 (2)摆第n 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你是如何得到的?你能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 二、例题讲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1)(11x 3-2x 2)+2(x 3-x 2) (2)(3a 2+2a -6)-3(a 2-1) (3)x -(1-2x +x 2)+(-1-x 2) (4)(8xy -3x 2)-5xy -2(3xy -2x 2)

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课题一燃烧的条件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0801班徐秀

【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布置任务:我们的假设需要利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我们一起来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 师生互动,交流讨论。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自己 动手实验。通过 实验,得出结论。 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用科 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去研究物质燃 烧所需要的条件,并设计合理 的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提供实验的器材,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自己动手实验。三组实验,一一验证。 实验一:验证燃烧是否需要可燃物 用品:木棒、玻璃棒,镊子、酒精灯、火柴实验二:验证燃烧是否需要氧气用品:两支蜡烛、火柴、烧杯实验三:验证燃烧是否需要一定温度用品:木条、煤块,酒精灯、火柴、镊子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师生共冋制定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活动: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或给出一定提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1)将玻璃棒和木棒分别 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 刻,观察实验现象。 (2)用火柴点燃两支蜡烛 再用小烧杯小心地盖住其中 一支蜡烛,观察实验现象。 (3)用镊子分别夹取木 条、煤块,放到酒精灯火焰 上片刻,观察实验现象。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 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 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总结交流,得出结论】思考并回答: 实验1结论:燃烧与物 质本身有关,物质必须有可 燃性才能燃烧。 实验2结论:可燃物的 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3结论:可燃物的 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 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验科 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一一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一一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一一分析修正―― 得出结论。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 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改进实验,深入探索】 设疑:燃烧的三个条件只是需要满足其中一条件还 是同时满足呢?让我们来用实验验证。教师演示[水火相容]的实验。 实验完成以后,向学生提冋: 大家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为什么在水中的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不会燃烧?而试管中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 怎样才能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 【投影】 燃烧的条件必须冋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思考回答: 实验现象:试管里的白磷产 生白烟,水中的白磷与试管 中的红磷没有变化。 (1)水中的白磷无法燃烧 是因为缺少氧气。 (2)试管中的红磷无法燃 烧是因为没有达到它的着火 点。 (3)试管里的白磷燃烧是 因为同时满足了燃烧所需要 三个条件。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实验, 引导学生用新掌握的知识点去解 释实验现象。既是对燃烧条件这 一知识点的巩固,又 使学生对于燃烧的认识上升到一 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研 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小学体育课游戏教案

小学体育课游戏,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一、授课内容: 游戏课1、跳大绳;2、小蜘蛛搬家 二、体育课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准确性。 3、通过体育课游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游戏准备: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3、开始做准备活动:队列、专项准备活动。 (报数要求声音洪亮连贯,精神饱满) 四、跳大绳游戏: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重点:下上肢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同伴之间协调。 五、小蜘蛛搬家 重点和难点:四肢动作协调,团队配合意识。 六、游戏结束 1、放松; 2、小结本堂内容;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入门阶段,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教材内容用游戏活动来消化,可以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在大集体中的小自由,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场所。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某些方面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三年级教学。把三年级学生教材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体育活动开始,到学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上好小学三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三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三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第四周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第四周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 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 3、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揭题:一面五星红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 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 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 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 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 “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忽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面包店老板:…… 记者:这位中国留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五星红旗》,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 教学板书: 举五星红旗 26、一面五星红旗系五星红旗人在国旗在 拒换五星红旗心中有国旗 花拥五星红旗

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版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相交线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 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 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教师提问: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1.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3.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 第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 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右图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 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 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三、例题讲解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由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1=180°-40°=140°;由对顶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1.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知识范畴。 2.承前:是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知识学习的延续和具体应用; 启后:为环境的保护和燃料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学过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2.生活经验分析: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 3.学科能力基础:学习交流合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3.对所学的知识以燃烧为主线进行复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条件;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初步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五、实验用品 棉花、酒精、水、蜡烛、滤纸、小煤块、石子、乒乓球、玻璃棒、小木条、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坩锅钳、薄铁片、三角架、小木块 六、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 七、教学过程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以语言为载体,抓住关键词句,抓住人物的动作,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切己体察,通过想象、朗读,逐层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悟“我”对国旗、对祖国的赤子真情。 教学流程 一、巧妙导入,铺设情感基调 1.多媒体出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引导学生明白五角星及五星红旗本身的象征意义。 2.过渡:五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主权和尊严,我们可以从《国旗护卫队队歌》中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多媒体出示《国旗护卫队队歌》歌词,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教师深情诵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举动维护国旗的神圣与尊严的感人故事──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深情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大意。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为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快速读文、讲述故事大意、简要概括故事) 2.再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提出学习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②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 (2)学生按照学习要求或独立或同位展开学习活动;教师于座间巡视,了解学情,加强对个别同学的学习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①检查字词认读情况:检查时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凝”“竖”“摊”的字音,指导学生辨清“窄”“漆”“鼻”“摔”的字形,指导学生正确读写“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处境、交易、惊奇、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②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三名学生依次分读课文1~3、4~10、11~12自然段,相机作好个别句子的朗读指导,使个别读与全班读适当结合。 ③检查词语理解情况: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依托课文感知大意即可。 三、研读重点,感悟赤子之心 1.感受“我”在漂流活动中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师: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么样的?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画出相关语句。 (2)汇报读,并着重指导学生朗读“醒来的时候……走进一家面包店”一句,从中感受“我”漂流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了近三天等关键语句,并通过朗读以感受“我”当时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处境。) 2.感悟“我”断然拒绝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维护国旗的神圣与尊严。 (1)感悟句子A。 师:当面包店老板惊奇地发现“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后,“我”是怎样做的?(教师相机用多媒体出示句子A:“我犹豫了一下,把五星红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①画出句子中表示心理和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②理解“犹豫”,想象“我”犹豫的原因。 ③从“犹豫”“慢慢解下来”“再展开”等一系列词语体会到什么? ④读“这面做工精致……依然那么鲜艳”一句,体会表达作用。(表明了五星红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依然保持着她的神圣与庄严,表达了“我”对国旗热爱的拳拳赤子之心。) ⑤朗读悟情。 (2)感悟句子B。 师:当面包店老板告诉“我”可以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的反应又怎样?(教师相机用多媒体出示句子B:“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①“愣了一下”是什么神态?“凝视”是什么意思?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的词语,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铺设情感基调 1.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旗就是五星红旗,你能说说对我们的国旗有哪些了解吗? 2.五颗五角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星红旗代表着我们伟大祖国的主权和尊严。那么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面五星红旗》,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大家已经读过了,读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我们找几个同学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课文读得差不多了,我再来检查一下生字词会不会读(大屏幕出示生字词) 3、你能在老师提供的这些生字词中选择几个串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感受我失事后的艰难处境。 师:同学们归纳的很好。我们抓住关键词语就可以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那处境是什么意思当时我的处境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在文中找找看。 1.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划出相关语句。 2.汇报读, a:只觉得眼前一黑,便落入激流之中。 b: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我的背包也没有了,请你想象一下这时候他的背包里会装些什么东西? c:我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理解荒无人烟 d:直到第三天中午,我才来到一个小镇。就这样过了三天,大家想想我是怎么过来的( 很饿、摇摇晃晃的、走路要跌跤又饥又渴等。) 3、当时我的处境是十分的艰难。请同学们把我当时的这个处境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抽生读第三自然段。 三、感悟我断然拒绝用国旗换面包 师:1、本以为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处境

《探究燃烧的条件》word【一等奖教案】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人类认识燃烧历程,初步了解燃烧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 ②能依据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条件是否缺一不可。 ③认识完全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②通过认识燃烧与人类文明发展练习,感受到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逐步发展科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学过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2)生活经验分析: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 (3) 学科能力基础:学习交流合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难点:控制变量方法设计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方案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导入 【引入新课】

图片导入(燃烧的图片)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200多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火取暖、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等,近代、生活上人们通过燃烧获得的热量取暖、做饭;工业上利用燃烧提供的高温来炼钢炼铁。现代人类通过燃烧提供的能量,转化为动力,发射太空探测器以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可见,燃烧密切地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以及改进,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么火的出现,是否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呢?因此认识燃烧的本质,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尤有必要。我们这一节课就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板书:燃烧的条件 活动2:对燃烧条件的猜想 那么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猜想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播放实验录像 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猜想二: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猜想三:燃烧需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活动3:探究燃烧的条件 刚才只是同学们对燃烧条件的猜想,到底猜想是对还是错,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同学们观察给同学们提供的仪器和用品,考虑我们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探究猜想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探究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加深对燃烧需要可燃物的认识. 现象:1.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蘸水的不能燃烧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问题与交流】1、探究一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 探究猜想二:燃烧需要氧气。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精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和9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从“面包店老板”的一言一行、“我”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感人的句子。 3、能积极参与学习。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老板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我”一举一动的关键词中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 2、难点: 从老板一言一行的态度变化中体会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单元导读。 2、课文插图。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板、写、读、问、读、评)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6课,题目是:一面五星红旗。看老师写课题。提示“旗”。齐读课题。 2、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吗?用手势告诉我。读过几遍? 3、很好,同学们有预习的好习惯.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谁来读? (正音、多音字)

师评:离开课文能读准这些词语。真能干! 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读、练、复述、梳、结) 1、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带回课文,自由的,把课文读通顺。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自由读。 (巡视、发现、点拨按先、再、最后说)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不慌,人人动口练一练) 谁来告诉大家,比比谁会倾听。 师评:(概括)你抓住了一些重点词来介绍,把长长的一篇文章,给读短了! 师评:(具体)真好,你能用上“先、再、最后”有顺序地说,让我们把故 事听得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他(们)讲故事时,先介绍的什么?再说了什么?最后说的什么。 板书: 漂流遇险拒绝交易得到救助 师指板书: 课文就是这样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三、自读自悟,发现变化,提出疑问(找、读、比、读、疑) 1、(指板书)初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我”漂流遇险,得到面包店老板的救助。在这个过程中,老板的态度有变化吗?(有)在课文中找找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句子读读。 2、指名说2个句子(随机出示)让我们读读这两个句子。 男女分读。 3、你发现老板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校:团陂中学

教学时间 2、25 课题 5.1.1 相交线 课时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黑板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 方法 经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分类思想,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说理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三、合作探究 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问题: (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四个角,12∠∠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3∠∠和呢?

(2)12∠∠和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3∠∠和呢? (3)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个关系还保持吗?为什么? 四、成果展示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在上图中,你还能写出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1的两边分别是∠2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2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例1:如图,直线a 、b 相交,(1)∠ 1=o 40, 求∠2,∠3,∠4的度数。 (2) ∠1:∠2=2:7 ,求各角的度数。 六、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九、反思与回顾

小学体育课教案四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

体育课教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在复习巩固中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短绳踢毽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队列练习、参与集体活动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队列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队列练习,纠正错误的动作学生活动: 1.明白练习的要求 2.认真的进行队列练习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广播操动作的正确性和短绳成绩的提高 难点:广播操动作的整齐性和提高短绳的成绩 教师活动: 1.提出广播操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广播操的练习 3.进行小组的展示活动 4.提出踢毽练习的要求 5.组织进行踢毽的盘踢练习 6.组织进行短绳的定量练习 7.组织进行短绳进行一分钟的练习 学生活动: 1.跟随音乐进行广播操的练习 2.相互帮助,纠正错误的动作 3.积极的参与到小组的展示活动中区 4.努力的进行毽子的盘踢练习 5.认真的完成短绳定量练习 6.积极的参与到短绳的比赛中去 场地器材:短绳和茧子若干 第3课时

学习目标:在刻苦的锻炼过程中掌握技能. 学习内容:长绳短绳 学习步骤: 三、队列练习、提高学生兴趣 教师活动: 1.教师提出队列练习的要求。 2.组织齐步走的队列练习 3.组织反口令练习 学生活动: 1.认真、积极的完成齐步走的队列练习 2.完成反口令的队列练习 四、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点:能够很熟练进行短绳练习 难点: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很好的衔接 教师活动: 1.提出长绳的练习的要求 2.分发长绳、分组别、指定场地 3.组织练习 4.组织进行3分钟的长绳练习。 5.提出进行广播操的复习 6.组织广播操的练习 7.讲解“拉马”的练习方法 8.组织2人一组的拉马练习 9.组织50次短绳的练习 10.进行一分钟的短绳练习 学生活动: 1.认真的完成长绳的练习,提高和同伴的连接能力 2.积极的参与到3分钟的练习 3.在广播操的复习中要使自己的动作到位。 4.和同伴合作完成拉马的练习 5.争取在一分钟的短绳的练习中取的好成绩。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1)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26课《一面五星红旗》,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 1、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这是一面飘扬在异国 他乡的五星红旗,它的背后演绎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把书翻到108页,到课文中去一探究竟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停下脚步多读几遍,开始吧!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字词 第一组:背包系上处境 ⑴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何正确区别他们的读音呢? ⑵教学“背包”:学习在不同的语境中判断它的读音。 “系上”:生活中,你都系上什么? “处境”:读第三声时,一般与这些词语搭配。 ⑶齐读 第二组:筏子漂流激流 1、指名读,图片理解“筏子”,乘着筏子,在河流上漂流是时下 最时尚、最休闲的运动方式了。 2、你能把这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吗?(我乘着 筏子漂流,在激流处,筏子翻了,我掉入水中。)

第三组: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身无分文趔趔趄趄 1、指名读,重点指导“趔趔趄趄”的读音 2、理解“趔趔趄趄”:理解“趔趔趄趄”:看字形,猜跟什么有关? 怎么样的走是趔趔趄趄的?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趔趔趄趄地走 路? 3、看字形,猜跟什么有关?怎么样的走是趔趔趄趄的?你在什么 情况下会趔趔趄趄地走路? 4、其他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光说不练假把式,练过才 知道。(出示句子选词填空) 5、指名读三个句子。把三个同学读的句子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 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1---3段 1、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让我们整装待发,坐着筏子,跟随作者一同去漂流旅行吧!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用笔划出出发前,我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研读句子一:收拾好背包,我把它系在筏子上,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出发了。 ⑴指名读 ⑵读着读着,你的脑子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我们知道,外出漂流的时候,东西是越少越好,可是我为什么要带五星红旗呢? ⑶让我们一起关注这句话中跟五星红旗搭配的动词-----举,做做举红旗的动作,说说为什么举那么高?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你的感受。据生回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数学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延长线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有一条公共边与OA ,AOD AOC ∠∠; BOD AOC ∠∠与有公共的顶点O ,而且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 单位:邵刚中学姓名:纪生宏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1.本课题的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知识范畴。 2.承前:是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知识学习的延续和具体应用; 启后:为环境的保护和燃料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学过的氧气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 2.生活经验分析: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经验; 3.学科能力基础:学习交流合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4.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实验能力的差异,将学生按上中下为1:2:1的比例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为学习成绩优秀,实验操作能力强;B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实验操作能力较强;C层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实验操作能力较弱。同时每个班级按照1A、2B、1C分成实验小组,使每个小组实力均衡,便于开展实验分层教学。也同时针对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重难点以及不同的教法。本教学设计针对B层次的学生。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3.对所学的知识以燃烧为主线进行复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学习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探究实验,并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条件; 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五、实验用品

[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题公开课研讨记录 活动时间2010-11-19 活动地点化学办公室 课题名称以问题为载体提高学生自学 的有效性 主持人 金叶敏 出席教师陆茜董敏华阮明黄利江金叶敏研讨主题阮明老师开设的课改展示课《燃烧的条件》 研讨内容(一)公开课实录 一、燃烧的条件: [活动与探究一]:开水中白磷、试管中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燃烧现象的对比;用试 管罩在水中的白磷上方及对试管中红磷加热的现象再对比。 由此得出结论: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活动与探究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点燃的方式?点燃火柴有哪些方法?不同的 点燃方式有相同的目的吗?还有哪些点燃可燃物的方式有哪些? 点燃火柴的方法:摩擦、明火点燃、加热(放铜片上);由此得出结论:升高温度,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可燃物的方式:摩擦,明火,加热,电火花,放大镜聚焦,做功,利用化学 反应放热等;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活动与探究三]: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实践后归纳灭火的主要三种方法: 三、影响燃烧的因素 [活动与探究四]: 1、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可用铜线圈罩在火焰上,是什么原因?试一试卷两个相同 的滤纸卷,其中一个卷紧在铁棒上,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2、点燃火柴一根竖直向上,一根向下,那种情况燃烧的快? 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以燃烧,铁粉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说明燃烧 的现象与什么有关? 4、镁带燃烧后伸入CO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5、用棉花分别沾水、2:1酒精溶液、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6、比较不同的打火机的燃烧情况。 7、在不同浓度氧气中木条的燃烧情况。 总结:影响燃烧的因素: (二)研讨发言记录 阮明老师分析教学设计:

体育活动课计划及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活动课教学计划 吴绍贵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六年级两个班,学生通过这几年的上课基本了解上课的要求,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根据学生生理特点来看,灵敏和柔韧性是这段时期重点发展的项目,同时有必要辅助速度练习。根据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以后,要多做些速度练习。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三”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的内容围绕着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进行开展教学法。.六年级的测试项目是400米,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侧重学生的柔韧练习。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对于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展该项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推动体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四、教学任务: 1、继续抓好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认真执行体育教学大纲及课程计划,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正确引导学生能自觉锻炼身体。 2、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钻研,通过听随堂课,备课笔记和课后小结;教研组老师应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 3、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课外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能自觉锻炼身体,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4、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5、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对于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推动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教案设计作者:晓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2、了解作者用外在的动作、神情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朗读、感情、想像、理解“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想像、理解“我”对国旗的尊重与热爱。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用外在的动作、神情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具小黑板、录音机教法以读代讲,读悟结合学法品词析句、读中感悟教学流程一、自主回忆:1、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和聆听一位中国留学生和五星红旗的故事。2、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回想一下,文中的哪部分内容让你特别感动。二、合作探究:1、在我们深受感动的同时,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我”漂流失事之后的处境吧!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当时的情景?自由读这一段,体会“我”当时的处境,试着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2、文中有一些词语和句子更能突出“我”处境的危险,默读这段,画出相关的词、句。3、反馈交流,相机引导:闭眼感受“漆黑”。语言描述情境理解“无影无踪”,想象理解“荒无人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就这样,“我拖着受伤的、疲惫不堪的,甚至还在流血的身体,在大山里转来转去。三天了,“我”没有吃一点东西,也没遇到一个人,此时,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幸运的是,我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小镇上,碰到了面包站的老板,这回面包就摆在“我”的面前,但老板要求用五星红旗来交换,我是怎么做的呢?读文的7~10自然段,用浪线画出描写“我”动作与表情的句子。5、反馈交流说说哪些词语吸引了你?谈谈你的感受指导朗读6、虽然“我”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却感受到了一种振憾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是通过什么方式流露出来的?与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这种通过外在的动作与神情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7、我们被留学生感动的同时,面包店的老板也被“我”的行为彻底征服了。仔细读4~12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板前后变化的句子,反复读几遍。讨论:老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三、总结深化:1、是啊,中国留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真挚情感,实际上是他爱国的满腔情怀。这正是“我”宁可饿死,悖逆用五星红旗来换面包的原因,也是老板的态度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2、其实,文中处处都有感人肺腑的爱国足迹,让我们共同到文去寻找我们的爱国之情吧!面对躺在病床上的中国留学生,老板会满怀敬意的说:“。面对躺在病床上的中国留学生,我会满怀敬意的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