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性格浅谈

标 题: 少数民族文化性格浅谈


提起蒙古族,你会想起草原和骏马;提起藏族,你会想起起虔诚的佛教徒;提起壮族,
你会想起刘三姐;提起傣族,你会想起孔雀舞。

一个民族的性格尤如一个人的性格。在历史的进程中,尽管各民族间相互融合,相互学
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性格。

心胸宽广的民族:蒙古族

在腾格尔那首传遍世界的《蒙古人》中,反复吟唱的只有一句歌词:“这就是蒙古人,
思念故乡的人。”

蒙古族人的故乡在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蒙古族是人精神
的家园。无论他们在哪里,无论他们干什么,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寄托着对故乡深沉
的爱与思念。作为对这种忠诚的回报,故乡则赋予蒙古族人以苍莽草原般宽广的胸怀和
蓝天一样的坦诚。无论是在马头琴低沉的弦律里,还是在民歌悠远的长调声中,或是在
骑手和摔跤手雄健的身姿里,你都能感受到那种洋溢在整个生命中的开朗与豪迈,那种
渗透在血液中的因极目草原和天空遥远的交界处而产生的超越的目光。

蒙古族人曾经征服了世界上他们所能到达的地方。但是,当铁骑的烟尘散去,他们留给
世界更多的却是宽容的背影——这一点,最具体地表现在蒙古大汗们对各种宗教兼容并
包的政策上。

成吉思汗笃信萨满教,但对于其它宗教却保持着尊重的态度。在西征中亚时,他与道教
全真派领袖丘处机会面,对其言行备加推崇,留下了千古佳话。在13世纪伊朗人志费尼
撰写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述了成吉思汗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的宽容态度以及对穆
斯林的优礼。同一时期,受教皇英诺森四世及法王路易九世派遣出使蒙古的几批基督教
使者的书面报告中,也都叙述了成吉思汗规定的尊重一切宗教教士的政策及各大汗以对
基督教士的敬重。

忽必烈即汗位建立元朝后,封萨迦派教主八思巴为“帝师”,藏传佛教遂成为元朝的官
方宗教。

当然,这种开放型的宗教政策与当时大汗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开拓意图是一致的。但是
,透过历史的帷幕你会发现,在往昔大汉们的宽容政策和今天普通百姓的开朗豁达之间
,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事实上,它们都来自同一源头,那就是宽广的胸怀。

重视教育的民族:满族

即使满族历史上和今天除了曹雪芹和《红楼梦》外不再有一个作家和一部文学作品,她
仍然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民族。何况事实并非如此。

满族是一个才人辈出的民族。词人纳兰性德和指画家高其佩在各自的领域冠绝一时。现
代作家、艺术

家中有老舍、侯宝林两座高峰。帝王世家的书法传统则延续到今天的启功
和溥佐。

满族对教育的重视始于帝王们的率先垂范。清世祖定鼎燕京后,吸收汉族统治者“政治
所先,在崇文教”的观念,相继在全国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清朝历代皇帝皆重视学习,尤其是康熙皇帝,“年十七八时,读书过苦,至于咯血,而
不肯少休,老耄而手不释卷”(曾国蕃语)。康熙帝学而不厌,对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极
感兴趣,曾命传教士翻译数学和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学习教材。

据史书记载,清朝皇帝对子孙的要求也极严格。乾隆皇帝命皇子五鼓进书房,“即入书
房,作诗文每日皆有程课。未刻毕,则有满州师傅教国书、习国语及骑射等事,薄暮始
休”。

由于满族统治者重视教育,在客观上发展了满族文化,极大地提高了满族人的素质。

善用资源的民族:赫哲族、鄂温克族、佤族

一些民族,当他们的生存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时,不但没有被环境压倒,反而因之而焕
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下面提到的几个民族,就是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当地资源的典型
。他们对现有条件的巧妙运用,体现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赫哲族对鱼皮的利用堪称一绝。

赫哲族长期以来聚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平原”沿江地带。江河里有举
世闻名的大马哈鱼和鳇、鲟等名目繁多的鱼类。

早年,赫哲族主要用鱼皮、兽皮制作衣服、被褥及其它用品。

除衣服外,赫哲人还用鱼皮制作裤子、腰带、围裙、腿绷、手扪子、口袋等。鱼皮制品
保暖抗寒、轻巧美观,不结霜、不透水。鱼皮衣裤耐磨经扯,鱼皮靴走在冰上、或泥泞
路上不滑,适宜于捕鱼,历史上曾被称为“鱼皮部”。

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树皮文化”占有相当的位置。鄂温克族同胞十分善于用
桦树皮做材料制造器物,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服饰为例,有桦树皮夏帽,用来遮阳御雨。还有桦树皮鞋和各种桦树皮针线盒、针线
包以及各式各样的桦树皮方箱或圆盒。

饮食用具大多也都用桦树皮材料加工制造,包括杯、盘、碗、碟等,上面还饰有花纹图
案。桦树皮碗的一大优点是盛热汤时,端起来不烫手。因为桦树皮有隔热的性能。

鄂温克人住的“撮罗子”,夏天也多用桦树皮做围子,既坚固,又防雨、防热,也可以
御寒。

交通工具方面,普遍使用桦树皮船。这种船行驶快捷,十分轻便,一个人顶在头上或扛
在肩上就能走,大的能乘五六个人。

此外,还有很多用途各异的桦树皮制品,如桦树皮摇篮,桦树皮做的神像等



佤族是一个曾将竹运用到极致的民族。

在铁器传入阿佤山区以前的“竹文化期”,竹是佤族生活中的第一需要。那时,佤族住
的是竹楼,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碗、竹勺,坐是竹凳,睡的是竹床,外出时烧饭用的
是竹简,生产中刨穴点播用的是竹棍,打猎时用的是竹棍、竹棒、竹箭、竹弩。

铁器传入阿佤山后,牛耕文化取代了竹文化,但竹的职能仍未减退。现在,阿佤村寨中
竹的特色仍处处可见。过年送旧迎新时,有的佤族村寨要举行迎新火仪式,而新火种则
是通过钻竹取得的,反映了竹在佤族人们心中的特殊位置。

重视法律的民族:瑶族

近年来,瑶族曾因广西巴马县的寿星众多而闻名于世。但瑶族在民间法律和社会伦理方
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却鲜为人知。

远在隋唐时期,为了防止外患而安内,瑶族就在其民间文献《过山榜》中规定了若干法
律条文。主要内容包括:逢人不作揖,见官不下跪,耕山不纳税,不得需索侵害良瑶,
不得强夺瑶族妻子、儿子,违者罪不轻恕;瑶民择居山林,搬家眷,大小男女行动成群
,不得勒索银钱。违者捉拿送官处罪,不得轻恕等。

大约在明代,为了达到社会安定和团结,广西金秀瑶山曾订立了一种石牌法律。内容大
体包括:保护生产发展、人身及财产安全;维护家庭婚姻,保护妇女儿童;防御外盗,
调解内部争端及保护小商贩的正常交易等。这一法律,先是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出现,后
刻于石牌上,故称之为石牌法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1年,广西大瑶山各族代表又沿用石牌的形式,订立了《大瑶山
团结公约》。主要内容包括:放弃各种特权,自由开垦种植,谁种谁收,不再收租;老
山原有杉树及各种土特产,仍归原主所有,不应偷取损害;防旱水之树木,不准砍伐,
防止烧毁森林;狩猎捕鱼自由等。违者按情节轻重处理。

由于瑶族民间制定有习惯的法律制度,瑶族人民经常受到民间传统的法律教育。所以过
去瑶族人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至今如初。

讲究礼节的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在接人待物方面很讲礼节,尤其对长辈十分尊重,他们认为,晚辈不能当长辈
面吸烟、喝酒;不能从长辈前面横行穿过,要从背后过;不能说笑老人;到他人家作客
时,应请年长者先进门就坐。遇到尊长时,晚辈习惯将右手按在前胸,身体微前倾,并
说:撒拉木来库木”(意为“祝您平安”)。年长的妇女见到晚辈则要亲吻道好。称呼上
也有尊卑辈序之分,对年长者尤其不能直呼其名。互相称呼时,除非对极熟悉的人称“
你”,一

般都尊称“您”。在吃饭或交谈时,维吾尔人最忌讳是打哈欠、擤鼻子、吐痰
,尤其是放屁。

在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有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娱乐形式“麦西热甫”。它是歌舞
和民间游戏的组合,同时被人们称喻为“社会道德学校”。

在麦西热甫进行期间,不准吸烟、喝酒,坐姿要规范,别人表演节目时不能闲谈、叫嚷
。在那里,提倡人与人要互相尊敬,以礼相待。对于违反纪律,破坏秩序者,由被选为
纪律执行人的人进行”惩罚”,受“惩罚”者或要表演节目,或要招待大家。“惩罚”
的目的在于让大家遵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

事实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较为独特的文化性格特征。如,傣族是富于诗意的民族。


傣族的人口仅超过百万,但却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这在我国所有民族中是无与

伦比的。为大家所熟悉的《孔雀公主》的故事,就取自傣族长篇叙事诗《召树屯》。

哈尼族以他们所创造的“梯田文化”显示了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在若干个世纪里,哈尼
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精卫填海的气概把一座座山变成了梯田,在争取天时地利与大自
然协调相处方面创造了奇迹。

傈僳族是一个富于感性的民族。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给月份起的名字中感受到。

根据自然环境、动植物特点和气候特征,傈僳人把农时节令分成十个月。“开花月”大
约是三月份;“鸟叫月”大约是四月;“烧火山月”大约是五月;“饥饿月”大约是六
月,此时正是青黄不接,陈粮吃尽,新粮未收,饥饿难熬;“采集月”大约在七、八月
,山上野果、块根已可以充饥;“收获月”大约是九、十月;“煮酒月”大约是十一月
;“狩猎月”约是十二月。接下来是“过年月”,大约是一月份;“盖房月”,大约是
二月份。

门巴族崇尚男女平等。

在门巴族家庭中,男女地位是一样的。有的家庭女子掌握经济大权,地位要高于男子。
男娶女的家庭虽占多数,但男到女家入赘的也不少。入赘男子在女家同样也享受平等权
力。如同女家亲子女一样。

在饮酒方面,土族是“文明劝酒”的民族之一。

喝酒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只要用中指
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即可免酒。

东乡族是喜爱洁净的民族。

和回族、维吾尔族等其它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东乡族同胞十分注意经常保持手、
脸以及整个躯体的洁净。他们的沐浴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都洗,
保持口腔、鼻孔、耳朵、脸和手脚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但也不固定,只要感到
身上不

洁净,就要洗大净。德昂族以茶为命脉,被誉为“古老的茶农”。他们对茶有一
种特殊的感情,甚至将自己民族的来源也说成是由茶树叶子变成的。他们的“口头禅”
是“离了茶办不成事情”。他们把茶当作礼品,表示“茶到意到”,无论是朋友见面、
喜宴或是请别人谅解,都是一包茶。正如德昂族的古歌中唱的那样:“在德昂人身上,
飘着茶叶的芳香。”


撒拉族崇尚俭葬。

与其他穆斯林一样,撒拉族人的葬礼讲究从速从俭。弥留之际,请阿訇念“讨白”(意为
“忏悔”),殁后用白布裹身,置于墓穴内,无棺椁及随葬品。

锡伯族是一个富有语言天才的民族。

目前,由于锡伯族从事各种语言翻译工作的人不少,语种也多,如锡汉、锡维、锡哈、
锡蒙、满汉、汉维、哈汉、蒙汉、哈维、俄汉、英汉、日汉、诸如此类,因而锡伯族享
有“翻译民族”的美称。

另外,清朝定满语为国语,在国家政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满文档案,是进行历史研究
的珍贵资料。现在,由于满族基本改用汉语,也不再使用满文,因而满文教学及整理、
编译、研究满文档案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保留满语文的锡伯族身上。

最后,我们要谈一个神秘的民族——藏族。

对于都市人来说,在雪城高原创造出种种神迹的佛教密宗大师和一字不识但能唱《格萨
尔》的说唱艺人,永远是令人兴奋的话题和难解之谜。由于有博大精深、成就超凡的藏
文化作为背景,藏族人对宗教全身心的投入和无条件的虔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诠释和
理解。

然而,藏文化并非象人们想象得那样单一。下面的故事可以说明,藏民族并非是只懂念
经拜佛的民族。

看到藏区交通十分不便,特立独行的噶举派僧人汤东结布发心在江河上架设桥梁。为筹
资金,他从山南穷结请来能歌善歌的七姐妹组成戏班子,编演情节简单的歌舞剧,从此
藏区有了最初的藏剧,汤东结布也被尊为藏戏祖师。

汤东结布一生致力于西藏建桥事业,先后在雅鲁藏布江等江河上建造了大约58座铁索桥
和60多座木桥,为西藏的交通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作为,透露出藏民族庄严肃穆
的宗教文化背景上的另一种清新色彩,体现出藏民族注重实际的精神侧面和不拘一格、
圆活无碍的天才智慧,可谓当今民族地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鼻祖。

今天,这一传统仍有人继承发扬。藏区许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是僧人。为解决资金短
缺的困难,他们带领学生上山采药,自己动手制药,并象当年的汤东结布一样创办学生
藏戏团,在藏区巡回演出,以筹集教学基金。

中华各民族丰

富多彩的文化性格,使各民族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整个中
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包容性和无穷的发展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
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是幸运的民族,是前途光明的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