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_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_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

名_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_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
名_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_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

11 引言

早期对名-动转类的构词理据主要是从语义(Jespersen,1942,Quirk et al.,1972;徐盛桓,2001)、语用(C l a r k & C l a r k,1979;高芳,2000;周领顺,2001)及修辞等方面进行的,近年来开始转向认知研究(K?v e c s e s & R a d d e n,1998;R a d d e n & P a n t h e r,2004;刘正光,2000)。无疑,这些研究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名-动转类的实质及其运作机制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尽管在名-动转类的过程中涉及隐喻、转喻、凸显等种种认知因素,但随着转喻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逐渐注意到转喻在构词理据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学者将其视为与生态理据、继承理据、交际理据等齐名的认知理据中的一种(Radden& Panther, 2004)。结合转喻理据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理论出发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进行具体而微的描述,试图从一个较新颖的角度进一步验证“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Clark&Clark,1979;Taylor ,1989; Talmy, 2000)这一观点。

22转喻思维与名-动转类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实质就是指转喻思维(陈香兰,2007:28-33)。本文认为,转喻思维的实质是为实现转喻的运用而进行的思想运作过程,这一运作过程表现为:在我们的思维中,在转喻所涉及的事物的表象和概念基础上,对以一物代替另一物的现象所进行的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

——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①

何爱晶 河南大学/湖北民族学院

摘 要:已有的研究表明,名-动转类的认知理据中最重要的两种是隐喻和转喻。本文从

内涵外延传承说的理论出发,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进行说明。我们的研究从

三方面展开:(1)名-动转类的转喻思维;(2)名-动转类中的事件关系;(3)名-

动转类的转喻特征。也就是研究名-动转类的转喻思维特征、转喻思维以何种方式

来体现其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理据性,以及最后如何转化为语言的外在表征。在

此基础上,本文赞成转喻是名-动转类最根本的构词理据。

主题词:名-动转类;转喻理据;内涵外延说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 (2010) 05-0036-07

作者简介:何爱

晶,河南大学外

国语言文学博士后

或物,也就是如Radden &

21)所说的“

提供心理通道”

们对名-动

认识出发而展开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名-动

作为基本的认知手段。名-动

2009:1-9)。

就名-动转类而言,所谓的“

维的过程。现试用“外延内涵传承说”涵的传承模式来加以说明。

(1) Kenneth kenneled the dog.

(2) His beer brimmed over.

(3) John bicycled into the town.

名词义

kennel 狗窝

brim 容器的边沿

bicycle 自行车

窝”转换成动词义“安置在狗窝里”

过程进行说明如下:

名词的k e n n e l意为“狗窝”

的功能主要是作为“供狗睡觉的小屋”

事件关系实现的。这些事件同用于转类的原生名词和转类后句子的宾语和/或主语及状语里的名词有关。试看下面各例:

(4) She brimmed her hat with beautiful lace.

(5) The travellers/The pilot 747’ ed to Paris.

句4中的b r i m在转类后用作及物动词,与之发生关系的名词有宾语h a t,还有原来的名词b r i m(边沿)和句子主语s h e以及出现在充当状语的介词短语里的l a c e(饰边)。整句意为(直译):“[她][以漂亮的饰边][围着][帽子][边檐]”(她用好看的饰边装饰帽檐)。这里包含了两个内容:A. 她装饰帽檐;B. 她用饰边。A和B 共同构成一个有关“装饰”和“帽檐”的事件关系。同样,在句5中,travellers 与 pilot都以波音747前往巴黎,飞行员(pilot)很可能是驾驶飞机,而旅行者们(travellers)驾驶飞机的可能性则是微乎其微的。这里也包含了两个内容:C. 乘坐747(或驾驶747);D. 前往巴黎。C和D 同样构成了一种事件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借助T a l m y (1985,1991,2000)的“事件关系”(e v e n t relationship)来加以说明。美国认知语言学家T a l m y是第一个从类型学角度对运动事件进行系统描写和分类的学者。T a l m y(2000)认为,一个运动事件图式由物像、场景、运动和路径等四个基本概念成分构成,基本的运动事件包括一个物体(即物像)相对于另一参照物体(即场景)的动态移动或静止存在。参照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句4中的A、B和句5中的C、D两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动作的两个相位(p h a s e):(1)动作的进行或实现;(2)为动作的进行或实现所营造的状态。这两个相位相互依存,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这两个相位有主有从。前者为主,借用T a l m y的说法,称为主事件(m a i n-e v e n t),后者为辅,称为伴同事件(co-event)。具体来看,名词转用做动词后,其动词义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体现原来名词所表示的事物,二是由此而来的动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上面所举过的例子:

名词义动词义

kennel 狗窝安置在狗窝里

brim 容器的边沿到达边沿

bicycle 自行车骑自行车

黑体的词表示动作,斜体的词表示原来名词所表示的事物,这些事物在有关的动作里所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动作状态的。这同样表明名转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有两个以上的相位。这就构成了名-动转类的事件关系。“主事件”是核心内容的事件,伴同事件是以x x方式/材料/时间/地点/ 做某事,在该事件中处于伴同关系。请看下例:

(6) Mary perfumed her neck.

句6至少隐含了两个事件:一是M a r y在脖子上涂香水,二是M a r y用的是香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事件关系。如果进一步将这两个事件加以抽象就变成了是:(1)以“放置动作”(这里的放置动作是“涂”)为其核心的主事件;(2)以xx方式/材料/时间/地点/ 做某事(这里是以香水为原材料)的伴同事件。

诚然,(运动)事件关系也只能解释一部分现象,像下面这类名转动现象用I C M理论或转喻的视角化理论解释起来更直截了当:

(7) a. He fathered two sons.

b. Bob fathered an orphan.

c. He was ill for some days, and she

nursed him kindly.

d. From the time that Mr Thorton ceased

to pay his weekly visits, Lydia had always

nursed a grievance against her cousin.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名-动转类所体现出的事件关系,主要是由名转动词的特性所决定的,追根到底,就是名动互含。正是因为名转动词同时兼有名词和动词的词义,因此可以说,所谓名-动转类的事件关系,实质上是由名转动词的动词特性所体现的主事件与原生名词及其他附加成分所体现的伴同事件共同构建而成。从这个角度而言,名词之所以可以转用作动词是因为可以用其中的一个事件转指另一个事件,转喻思维使得这种转换得以实现。

44名-动转类的转喻特征

名-动转类从本质上说(有时候是隐喻

与类比,如The building is prefaced by a fountain),是一种转喻行为,转喻作为一种表达的手段,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一物指代另一物。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的转喻,它的运用必然涉及词、概念和事物三方面的内容。三者的关

系是相互交织的,词既是概念的承载物同时又指称事物,处于三者的中间位置,连接概念世界和现实世界。我们知道转喻是发生在相邻概念之间的相互替代,既然这种“邻近性可以发生在语言(形式) 世界、现实世界和概念世界内部, 也可以发生在三者之间”(文旭,叶狂, 2006:1-7)。那么处于相邻位置的两事物之间的替代同样也是既可以发生在它们各自的内部,又可以发生在它们之间。

名-动转类的运用对这种发生在相邻概念、事物和词语内部的替代关系体现为:(1)从词类的替代来说,是以一类词(名词)替代另一类词(动词);(2)从概念来说,是以事物的概念指代动作的概念;(3)从所表征的现实世界来说,是以事物代事物所表征的动作。从类比的意义上说,在这三种替代里,被替代的动词、被替代的动作概念、所表征的动作,分别可看做本体;替代的名词、替代的事物概念、有关的事物,可分别看做喻体。这三种不同的替代可视为名-动转类的转喻特征。

其中第一种特征(以名词代动词)是将“名词”和“动词”都视为一种“事物”,名-动转类即是将名词所体现的事物转用作动词所体现的事物,彰显的正是转喻的外部特征。由于本文要讨论的是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也就是研究特征1产生的内部动因,因此下文将着重对特征2和特征3进行分析,以期追根溯源,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作出比较细致的刻画。

4.1 以事物的概念代动作的概念

由于词是概念的承载物,因此词类之间的替代也可以看成是不同概念之间的替代。就名-动转类而言,这种转喻发生在名词所指称的事物概念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概念之间,也就是以事物的概念代替动作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概念”呢?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的属性和特征。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概念作为一种思维的现象,语言的运用要依赖面,就是“

试以句8为例进行说明:

(8)

内涵是“

任”等。作为动词“成为继父”涵内容则是“

的法律责任”等。根据“

“成为继父”

层级的概念“继父”

由于“继父”

了“成为继父”

表示“继父”

根据L a k o f

f a t h e

4.2

名-动

动互含”的假设。

是因为“运动”和“物质”

动存在的;反过来,运动也不能脱离物质而发生。可以说,动作里隐含了事物的存在,事物里也隐含了动作的过程。因此,指称事物的名词和表述动作的动词,也就分别含有表示动作和指称事物的语义成分。这种“隐含”的实质就是“蕴涵”,因此可以说“名动互含”体现的是一种名词和动词相互蕴涵的关系。即名词蕴涵了动词的部分特征,动词蕴涵了名词的部分特征。试看下例:

(9) The newly married couple ringed their fingers each other and then accepted the wishes from others.

ring的名词义为“戒指”或“环状物”,但在句8中显然是“戴戒指”之意。之所以名词的“戒指”可以转用作动词“戴戒指”,是因为“戒指”这一事物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和运动(动作)“戴戒指”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戒指”作为一个客观物体是动作“戴戒指”的承受对象;而“戴戒指”这一动作则是“戒指”这一客观存在的常规内容。两者相互蕴涵,缺一不可。很难想象,没有物体“戒指”如何能够“佩戴”;而如果没有“佩戴”这一动作,“戒指”也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环状物体,而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戴在手指上的带有婚姻承诺性质的物品”。

因此,从语义的角度而言,名词和动词的语义是相互包含的,名词义中蕴涵了部分动词义,动词义中同样地蕴涵了部分名词义。这种相互蕴涵使得名-动转类的实现成为可能。Radden & K?vecses(1999)提出,转喻模式主要是两种,一是整体与部分,二是部分与部分。名动互含所体现的正是整体(事物)与部分(动作)的关系(Langacker,1987;沈家煊,1999)。而这部分的名词义是由事物引发而来,部分的动词义是由事物所表征的动作推衍出来的。所以,从本原上来讲,名-动转类体现的是一种以事物指代事物所表征的动作的转喻关系。

55名-动转类最基本的认知手段:隐喻、转喻之辩

已有的研究表明,名-动转类的过程除转喻外,还可能涉及隐喻、意向图式和凸显等各种因素(K?v e c s e s & R a d d en,1998;R a d d e n & K?v e c s es,1999)。其中,尤以隐喻因素备受学者们的青睐。但指称事物的名词最终转类为表示动作过程的动词,其最根本的认知手段是转喻(Clark & Clark,1979; Taylor,1989;Talmy,2000)。这是因为无论名-动转类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怎样的内部变化,但归根结底,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概念与动词所表示的关系概念之间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它们之间的转换当属于部分指代整体的转喻。对于为何认为名-动转类最基本的认知手段是转喻而非隐喻,我们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以说明:

首先,从事物外延内涵的传承关系来看。

名词是指代事物的,事物的概念是有其内涵的,徐盛桓(2009)在“外延内涵传承说”中归纳总结了四种主要的内涵内容。从事物的内涵及其所体现的内涵特征来看,动词所体现的动作行为正是名词所体现的事物的概念内涵中的某一种属性特征。因此可以看成名词将其自身的某方面的内涵特征传承给了动词。按照外延内涵传承说的观点,这种事物外延内涵之间的传承正是转喻产生的根本原因。

同时,这种外延内涵传承也是隐喻产生的基础,为什么说转喻才是名-动转类的最基本的认知手段呢?这是因为,隐喻所涉及的是两个事物属性之间的传承,这样的两个属性是以相似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而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换究其实质却是两个相邻概念之间的转换,这里我们以句10为例对转喻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10) He foxed me.

有人认为,He foxed me 意为“他欺骗了我”,这就表明名-动转类是以隐喻为理据,因为以f o x表示“欺骗”就是隐喻。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缺乏深刻的本质性分析。f o x 获得了“欺骗者”(crafty person)的词义,这是隐喻,但这尚未进入名动转类的过程。比如说John is a fox,这只是隐喻的一般表述。只有将“欺骗者”这个名词转类为动词入句,这才是真正进入名动转类的过程,即名词“欺骗者”转义为动词“欺骗”。这是利用名词“欺骗者”的内涵内容转指他所具有的行为特征“欺骗”。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尽管隐喻和转喻一样,都可看做是概念的外延内涵传承的结果,但因为隐喻所涉及的仅仅是名词所体现

的概念与该概念相类似的另一个名词概念之间的外延和内涵之间的传承,如f o x与c h e a t 之间的传承。而只有转喻,才有可能在名-名转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名词的内涵特征延续至相应的动作特征。也就是说,隐喻在名-动转类的转换过程中还只完成了第一步,即名-名转换,而名-动转类这一步则需要转喻来完成。当然这是指诸如He foxed me这样较为复杂、既有隐喻思维、又有转喻思维发生作用的名-动转类的情况。而大多数情况下,如H e

blanketed the bed、The man hammered the nail等等,都是直接利用了转喻思维来实现名-动之间的转类的。

其次,从转喻和隐喻的区别性特征来看。

目前广为接受的有关转喻和隐喻的区别在于:前者基于邻近性,后者基于相似性。也就是说,转喻是用一个相关的概念来指称另一个概念,隐喻是用一个相似的概念来说明另一个概念。我们知道,名词是指称事物的,动词是表示关系的。按照Langacker(1987)的说法,名词代表的事物概念是一个独立概念,动词代表的关系概念是一种依存概念。既然是关系,显然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从抽象意义上来说,一种“关系”概念的存在必然是有赖于不同的“事物”概念来共同构成,换句话说,既然是一种“关系”,必然是至少有两个概念共同形成。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动词所代表的关系概念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概念是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显然,整体和部分之间是相邻而不是相似的关系,这种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邻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名词最终是在转喻的作用下转换为动词。

综上所述,尽管隐喻(及其他认知因素)在名-动转类中都发挥了或大或小的作用,但由于名词转换为动词最终的依赖机制是利用了具有相邻关系的事物概念(部分)来转喻其所构成的关系概念(整体),也就是说E V E N T F O R A C T I O N所体现的实际上是P A R T F O R WHOLE的转喻模式。

66 结语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转喻思维与名-动转类的关系、转喻思维在名-动转类中的实现及名-动转类的转喻特征,对转喻思维在名-动转类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刻画。注释

①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

究项目(项目号:

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及湖北民族学院2009

MY2009B005)

参考文献

[1] C lark, E. V

as verbs [J]. Language [2] J espersen, O.

[3] K

Cognitive Linguistics [4] L akoff, G.

Press, 1987.

[5] L angacker, R. W

Cognitive Linguistics [6] L angacker, R, W.

Standford,

Press, 1987.

[7] Q

[8] R

[9] R

& K. -U. Panther(eds).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129519.html,/journal/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129519.html,/10.12677/ml.2016.44012 文章引用: 宫健宇, 杨忠.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J].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Jianyu Gong, Zho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Aug. 31st , 2016; accepted: Sep. 16th , 2016; published: Sep. 26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12951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from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s. It shows that the construal of lexical metonymies is realized by profiling either proximal concepts or proximal scop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grammatical level,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is achieved by different profiles in the same base. All the above construals rely on both cognitive contexts an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The choices of metonymic forms root in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Keywords Construal, Metonymy, Profile, Context,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宫健宇,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16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16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6年9月26日 摘 要 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入手,探析了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结果表明,词汇层面的转喻识解通过凸Open Access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d inadequacy. Key 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 5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概况 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借代辞格与借代词、词的借代义之间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转喻地位的改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 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Lakoff,1987)",转喻

不再仅仅是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作用仅限于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而是正 常的语言现象,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在这种思 想的影响下,众多学者纷纷利用转喻理论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词汇层面、语 法层面、语用层面等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无一不可以利用转喻来进行解释,转喻 的范围因此不断地扩大,解释力无限扩张,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 但是,虽然从理论上讲,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且较之以前转喻研究的文献在最近十几年大量涌现,但是转喻研究和隐喻研究却 无法同日而语。隐喻研究一直备受青睐,数不清的专著、论文、学位论文都在从 各个角度研究隐喻,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相比之下,转喻研究则冷清得多, 根据陈香兰(2005),国外目前研究转喻的文献多是论文集,国内研究转喻的专 著仅有李勇忠(2004)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 其余的都是单篇论文,或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转喻,如王寅(2005)在 构建事件域认知模型时讲到了转喻。这些研究成果和隐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 量上简直是屈指可数,同时在转喻的理论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思 考。 所以,目前转喻研究的状况是:一方面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大、解释力不断 增强;另一方面是专门性、深入性研究的匮乏。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转喻研 究的问题便浮出水面:在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众多\n南 (1997)、张胜广(2005)则具体分析了借代造词的几种类型,史锡尧(2002)、 龙青然(2005)分析了借代造成语的类型,钱宗武、朱淑华(2004)则具体分析 12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了今文《尚书》中借代引申词义的八种类型。 就借代发生的层面而言,传统修辞学关注的主要是词汇层面的转喻,可见以 下文献: 转喻与转喻作为造词手法和词义引申手法的研究,可见史锡尧(1994)关于 借代造词,史锡尧(2002)关于借代造成语,刘正光、周红民(2002)关于惯用 语理解的理解,徐景亮(2007)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张辉(2003) 关于熟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具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上,可见蔡梅(2006) 谈“手"的转喻,王敏(2005)英汉人体词认知对比研究,张志惠(2006)英汉 人体头部器官转喻现象研究,李群(2006)以“心一为部首汉字的情感隐喻及转 喻——认知个案研究,陈浩(2006)从认知角度看汉英日语的“口齿唇舌——言

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

汉语转喻理解的模因分析* 邹春玲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130024;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 提 要:转喻与隐喻都是思维认知模式。但是,隐喻注重相似性,转喻以相邻关系为特征。转喻理论的发展历经了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投射论、合成论,内涵外延传承论等理论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理论模式对 相邻的概念莫衷一是。本文以 模因!模质之间的 互推!链接为分析模型,从转喻的相邻问题出发,对转喻的理解过程作出说明。该 模因!模质说有望成为转喻研究的另一种分析模式。 关键词:转喻;模因;模质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8)06-0043-3 M e m etic Analysis of Chinese M etony m y Understanding Zou Chun li n g (N ortheast N o r m al U niversit y,Changchun130024,China; H a rbin Sc i ence and T echno logy U n i versity,H arbi n150040,Ch i na) M e tapho r and m etony m y are bo th cogn iti ve m ode lsw ith the i r si m 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M etaphor focuses on t he proper t y o f si m ilarity bet ween t w o doma i ns,wh ile m etonym y focuses on tha t of conti gu i ty.Theor i es of m etonymy conti nuousl y developed through m ode ls o f substituti on,compar i son,pro jecti on,i n teg ration and i ntensi on ex tension conti nuu m,but the re a lso ex i st som e prob l em s,such as the idea discrepanc ies to the concept of?conti gu it y#.Starti ng fro m the prob le m o f conti gu it y,?i n ference cha i n#o f?m e m e m e m ete i n#as the analytic m ode,l this article exp l a i ns the understand i ng pro cess ofm e t ony m y.Such a?mem e m e m ete i n#m ode l is expected to be ano ther analytic m ode l for me tony m y. K ey word s:m etonymy;m eme;m em ete i n 1 引言 邻近性是多数转喻定义的核心概念,传统研究把邻近关系看作是现实世界的具体空间接近关系,而认知语言学则将之视为可能世界中概念层面上的接近关系。这表明,认知转喻实质上指 转喻思维,具有 整体!部分相互激活的本质特征。其功能体现在:促进语言的发生与理解。 语言理解是生物过程,而不是机械过程。(M i chael Sp i vey2007:200)因此,从模因―模质角度对转喻理解作出说明是有根据的。本文认为,转喻的运作是与 熟悉度相关的联想认知过程。 2 模因!模质理论 2.1元模因阐释 本文将 模因定义为基本思维单位, 模质为其思维或语言的内、外表征。模因在思维层面上运作,模质在思维和语言两个层面上运作。 思维在模因!模质理论中是个核心概念。 思维具有连续性、层级性等特征。(M ichael Spivey2007:10)通常,思维可分为4层:(1)本体性思维,即经验积累的内隐知识,有操作性,无可述性; (2)主观认知本体思维,主体对输入信息表征之间关系的把握;(3)主体间认知思维,在特定语境制约下,互推话语含义的过程,包含主体认知图式与输入模型的匹配与修改的过程;(4)形式思维,即显性知识(declarati ve),由推导得出,可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 思维分等级,模因在各思维层面上操作。模因产生对内、外模质家族相似性的默认,是在 模质刺激下的抽象心理认同或差异,以词意为表征。表征指时间连续、状态相邻的思维处理过程。各级思维的最 43 2008年第6期总第145期 外语学刊 FORE I GN LANGUAGE R ESEARCH 2008,No.6 Seria lNo.145 *本文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资助。

外延与内涵的辨析

逻辑的内涵和外延间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即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特征。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他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等。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就构成该概念的外延。如"人"概念的外延,反映有人的本质属性的人体构成的对象类。相对于"人"的对象类,"男人","女人"为子类,"鲁迅","姚明"等为分子.分析概念外延的最低层次是分子、个体,不能任意护展至分子、个体组成部分.如"四川大学"属于"学校"的外延,但"四川大学"的一部分"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却不属于"学校"外延。 内涵是对一切外延特征的概括,外延是内涵表述的具体化。如等腰三角形,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有且只有两条边长度相同的三角形,其外延则是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正三角形。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比如,人这个概念,内涵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但是概念如果是"男人",那么内涵就比"有理性的动物"多了一点,就是"雄性的有理性的动物",而其外延就不是全部的人类了,就要排除其中的女人。如果概念是"老男人",那么内涵又要再加入年龄的因素,进一步扩大,而其外延就要在排除了女人和年轻的男人之后,才能符合要求。换句话说,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多,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少;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少,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多。如果不能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会出现不适当的扩大或缩小概念外延的错误。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会发生变化。

转喻与语法的认知理据

转喻与语法的认知理据 张辉 (原载《外语研究》2002年6期) 摘要:本文从映现和认知域作用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喻和语法的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语法的转喻研究可使我们洞察语法结构内部的思维机制,进一步揭示一般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转喻; 映现; 认知域; 认知理据;语法 1.引言: 自Lakoff 和Johnson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表了其名著《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以来, 许多认知语言学家把主要精力用于不同语言中隐喻系统的探索。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与隐喻密切相关的转喻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转喻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关于转喻的著作中, 多数学者都集中研究转喻的以下三个方面:(1)试图确立转喻的分类标准(Radden & Kovecses 1999; Blank 1999; Ruiz de Mendoza 2000);(2)研究隐喻的转喻理据(Barcelona 2000; Radden 2000);(3)转喻在概念作用和语用推理中的作用( Panther & Thornburg 1998; 1999;张辉、周平2002)。但转喻对语法结构的潜在的影响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的重视(Panther & Thornburg 2000; Ruiz de Mendoza & Hernandez 2001)。 在本文中, 我们从映现和认知域作用的角度对转喻进行界定和分类,我们主要讨论转喻和语法现象的相互制约关系。一是转喻构成了一些语法现象的语义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提供了理据。二是一些语法现象也制约着一些转喻的运作,使一些转喻只能部分地体现出来。 2.转喻的界定和分类:

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doc

研究教育概念内涵和外延 教育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有两个重要特征,即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育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要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什么。而教育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要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对象,即什么是教育。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角度来讲,教育概念的内涵蕴含着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寻,而教育概念的外延则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只有清楚二者的关系,才能把握教育本质,从而使教育实践向“本真意义上的教育”逼近。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什么?有关教育本质的讨论自1978年以来已经持续了30多年。但是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人则认为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人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一种特殊范畴等等。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虽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的认识,但是却把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对教育功能的探讨中。看到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就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上层建筑。看到教育具有经济功能,就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等。这种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方式与逻辑学上对本质的界定(本质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特征)是相违背的。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是生产力,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等等。并不能把教育与其它上层建筑或生产力相区别,可见这些并非教育的本质,而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特殊范畴,这只是对教育本质无法认识的一种诡辩而已。试问此范畴区别于彼范畴的不正是其特殊性吗? 教育是什么?这一命题揭示的是教育概念的内涵,重点在于探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讲,既然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就是把教育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那么,对教育本质探讨的角度就应该是从这个规定性出发,把教育从纷繁复杂的宇宙万象中层层剥离出来,才能找到独属教育的本质特征宇宙万象虽然纷繁复杂。但如果从动静的角度来划分,无论人们怎样定义教育,都一致认同教育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教育是一种活动如果按照有无生命的角度又可以把活动划分为生命体的和非生命体活动。那么,非生命体的活动是讨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育吗?例如大气运动、风霜雨雪的变化等非生命

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内涵与外延(精)

企业文化的定义: 1. 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卓越经营。企业文化通过对经营方向、经营管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原则性指导,来保证企业的员工、资源都能符合公司的要求而达到最优的经营结果。 2. 内涵就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公司对内部人事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观点,包含企业愿景,如通用公司提出的愿景既有现实性又有挑战性的“数一数二”价值观。 3. 外延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方法论,为贯彻企业价值观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工具。 4. 为更好的说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试分析一下海尔的企业文化予以说明。如海尔的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这是海尔对人才的价值观,是尊重员工的基础,他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并要求在工作中用业绩来体现,具体的方法如“三工转换”,员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种类,以便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最大价值。又如“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对反应速度的价值观,到更具体的方法如铃响三声必须接电话等具体的要求上面,“铃响三声”就是具体的方法论。又如海尔的三阶段发展理论,其实是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是对发展历程的回顾,其实是一种方法。通用为实现“数一数二”的价值观的方法就是整改、出售、兼并。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 价值观是对方法论的指导,方法论是对价值观的补充,二者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1 海尔客户在订货会前提出分层式冷柜产品在我们国家消费者提出的需求比较多,但是海尔从来没有设计过。令人赞叹的是海尔通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设计、出样,赶在订货会的时候推出了该产品的样机,获得了经销商的惊叹,获得了该产品的大量订单。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进行时间规定的,因为这和公司的人员意识、技术水平、设计能力、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关联,最后取得出人意料的结果,证明海尔人对速度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而且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所有的部门对速度的理解都深入骨髓,这不是个人魅力所致,而是内在企业文化产生强大推动力的外在表现,从而完成了常人不可完成的任务。这种突发的要求在日常的制度中并没有办法进行规定,而是基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紧盯市场创美誉”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价值观导致的。 2 但是在很多时候没有“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具体化要求,就没有了对“迅速”、“马上”的判断,1小时是迅速,1天是迅速,10天也可以说是迅速,没有具体的标准就容易使价值观处于飘渺的空间

管道隐喻的转喻理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管道隐喻的转喻理据 作者:覃胜勇, QIN Sheng-yong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北校区,外语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刊名: 山东外语教学 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年,卷(期):2008(5) 参考文献(16条) 1.Baldauf;C.J.Metaphern;Kognition Grundlagen Einer Neuer Theories der Alltasmetapher 1997 2.Baldauf,C.J On the mixing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2003 3.Barcelona,A 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e motivation for conceptual metaphor 2003 4.Barcelona,A Introduction.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2003 5.Brunner,G Metaphem fur sprsche und kommunikation in alltag und wissenschaft 1987 6.Croft W 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外文期刊] 1993(04) 7.Goosens,L Metaphtonymy: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figurative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 1995 8.Hendriks-Jansen,H Catching Ourselves in the Act.Situated Activity,Interactive Emergence,Evolution,and Human Thought 1996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129519.html,koff G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129519.html,koff,G;M.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1989 11.Reddy,M.J The conduit metaphor:A case of frame conflict in our language about language 1993 12.Shannon,C.E;Weaver,W The Mu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1963 13.Vanparys,J A survey of metalingnistic metaphors 1995 14.Longman Active Study Dictionary of English 2000 15.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2005 16.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覃胜勇美国9·11政治漫画隐喻认知[期刊论文]-美术观察2008(6) 2.覃胜勇.Qin Sheng-yong二语获得研究的几个误区[期刊论文]-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 3.覃胜勇.戴愫《我们思考的方式--概念整合和人类心智的隐匿复杂性》述介[期刊论文]-国外社会科学2004(1) 4.覃胜勇当代美国的神权主义——《美国神权:21世纪的极端宗教、石油和债务政治及危险》评介[期刊论文]-国外社会科学2006(6) 5.覃胜勇.Qin Shengyong关联理论角度中的转喻认知机制[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8) 6.刘国辉.LIU Guo-hui隐喻之于转喻吗?——以映射为视点[期刊论文]-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9,25(3) 7.覃胜勇.Qin Shengyong美国新保守主义与保守民族主义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8.覃胜勇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引用本文格式:覃胜勇.QIN Sheng-yong管道隐喻的转喻理据[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8(5)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认知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创新研究”,批准号:E I B 030496。作者简介:李勇忠(1969-),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5-04-21(修改稿) 2005年第8期 总第197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5,№8Serial №197 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 3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 摘 要: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框架下一实体(源域)为另一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本文从转喻的概念本质出发,分析了转喻与言语行为,转喻与认知距离等的关系。进而分析了转喻的语用学意义,诸如新格氏理论与转喻推理图式在语用推理中的互补性及转喻与含义和显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转喻;认知框架;突显;语用推理 Abstract:Traditional rhetoric treats metony m ic relation as a kind of contiguity in physical world,while Lakoff and other cogni 2tive linguists treat it as contiguity in concep tual world .Metony my operates within the same cognitive frame in which one entity,the source,p 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entity,the targe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 tual nature of metony m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speech act,metony my and cognitive distance,etc .It further analyzes various top ics concerned about the p rag matic significance of metony my,such as the comp lementarity bet w een Neo 2Gricean theory and metony m ic schema in p rag matic inference,the relationship s bet w een metony my and i m p licature,metony my and exp licature . Key words:metony my,cognitive frame,highlight,p rag matic inference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5)08-0001-04 1.关于转喻的定义 转喻,亦即借代,是传统修辞研究的重要辞格之一,但作为一种概念现象,最先却是由Lakoff 和Johns on 在他们合作 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1980)一书中提出的。转喻被认为主要用于间接指称,如:用the Cr own 借代the monarch,换言之,转喻所表示的是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之间的“代表”(stand f or )关系。Lakoff (1987)后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理 想化认知模型”(I C M )来进一步阐释他的认知观点。I C M 是 表征交际者概念及语义知识的认知结构,I C M 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 r ot otype effects )的基础。例如,La 2koff 注意到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 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会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上位词mother 与下位词housewife mother 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Lakoff 把隐喻看成是发生在两个不同认知域(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同构映射(is omor phic mapp ing ),而转喻则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内部的突显。传统修辞学把转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而Lakoff 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转喻看成是概念层面上的“邻近”。 转喻常被看作是一种指称现象,表示的是代表关系。但 是,我们认为代表关系,即替代关系(substituti on ),不足以概括转喻运作的全部。除了某些词汇的历时语义演变外,转喻的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认知操作的过程。最近的转喻研究表明,转喻应该被看作是为理解目标概念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触点(cognitive trigger )。Radden &K vecses (1999:21)给转喻下了一个广为学界认可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 )。 2.转喻的本质 转喻图式“X F OR Y ”字面上表达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以下的行文中我们依然沿用这一图式,原因有二:其一是出于简明,其二是遵守认知语言学界约定俗成的做法。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转喻的本质。 2.1转喻是一种偶然关系Radden &K vecses 的转喻定义是基于Lakoff (1987)和Langacker (1993)的观点: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无疑,他们的定义把转喻从传统的修辞观中拯救了出来,同隐喻一样,转喻不只是语言的修饰,它更是一种认知手段。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定义有“大而全”之嫌,该定义无法把非转喻的表达与转喻区分开来。请看例句: (1)The p iano is in a bad mood .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2005年第6期 外 国 语 总第160期 No.6, November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60 40 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6-0040-0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李勇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摘 要: 理想化认知模型在转喻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由一概念实体向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从类属程度和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转喻可分为高阶转喻与低阶转喻,高阶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 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具有语法转喻的特性。祈使句、词类的再范畴化和述谓结构以及what 特殊疑问构式,无不体现了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语法转喻;转喻定义;语言结构 Metonymic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LI Yong-zho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FSU, Beijing 100089;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China) Abstract: IC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duction of metonymy.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within the sam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Based on the degree of genericity and the ontological nature of domains, metonym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high-level metonymies and low-level metonymies. High-level metonymies directly make use of generic ICMs, an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inguistic structure, thus boasting grammaticality. It is easy to find the impact of grammatical metonymies on linguistic structures via analyzing imperative structure, the recategorization of words and predic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What”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CM; grammatical metonymy; metonymy’s definition; linguistic structure 一、引 言 以Lakoff & Johnson [1]的“Metaphors we live by ”的出版为标志的隐喻研究,无疑是一场针对传统修辞学的巨大革命,隐喻作为认知机制一度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作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基本的转喻,学界却关注不够。回顾转喻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上个世纪末,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2][3][4][5][6],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7][8][9][10][11]以及隐喻的转喻理据[12][13]。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从概念层面研究转喻,很少关注语言结构与转喻的关系。迄今为止,只 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现象。Panther 和Thornburg[14]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15]已就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旨在进一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 二、转喻的定义 对转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认为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Lakoff [16:78]把转喻看作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复习进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定义、含义和涵义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在意,但是貌似他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含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含义和涵义的意思具体相同,无异议。 概念的含义比定义广 一、概念----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同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形成用词或词组表达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 二、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人”在“动物”这一属概念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是“能制造生产工具”,从而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 三、含义----(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词语解释中所含有的门派学说里生硬甚至错误的归纳性术语个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见,“概念”与“定义”的区别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义”具体确切。 2、“定义可包含概念”或“定义是概念的细化和引申/延伸。 5 整数集为什么用Z 自然数集为什么用N 实数集为什么用R 复数集为什么用C 有理数集为什么用Q 谢谢了~~ 1.用Q表示有理数集: 由于两个数相比的结果(商)叫做有理数,商英文是quotient,所以就用Q了 2.用Z表示整数集: 这个涉及到一个德国女数学家对环理论的贡献,她叫诺特。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Z,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Z表示了。 3.用N表示自然数集: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所以就用N了 4.用R表示实数集: 实数:Real number 所以就用R了 5.用C表示复数集: 复数:Complex number 所以就用C了

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_语用功能_3

动词性同义反复语的认知转喻理据_语用功 能 论文导读::同义反复语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受到了修辞学家、逻辑学家及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名词性同义反复语。本文在认知转喻的框架内研究了动词性同义反复话语“V是V” 构式的意义及语用功能。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转喻,动词性同义反复语,“V是V”,语用功能 一.引言 同义反复话语是指由同一词语充当主语、宾语构成的判断句。传统修辞学把它看成是一种辞格,它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修辞效果。著名修辞学家郑远汉先生在其《现代汉语修辞知识》中,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表达手段加以论述[1]。作为言语交际中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受到了修辞学家、逻辑学家及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但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名词性同义反复语“N是N”构式。而对“V是V”构式的研究较少。本文在认知转喻的框架内研究了动词性同义反复话语“V是V” 构式的意义及语用功能。 二.动词性同义反复语 赵晓伟认为“X是X”是指“是”前后使用相同语词构成的结构。从词类上,充当X的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此外短语和虚词也可以出现在结构中X位置[2]。例如: (1)不管他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名词) (2)这衣服便宜是便宜,但是款式不好。(形容词)

(3)走是走,我心上不服气呀。(杨绛《弄假成真》)(动词) (4)我是我,我是杨倩儿。(电影《铁血保镖》)(代词) (5)庞家三兄弟一个是一个。老大稳重,老二干练,老三是个文武全才论文格式模板。(汪曾棋《故里杂记》)(数量词) (6)不好就是不好语用功能,甭想让我说好。(王朔《谁比谁傻多少》)(状中短语) (7)我去是我去,但还有别人呢?(主谓短语) (8)管他呢,已经就是已经。(虚词) 景士俊提出:句型中的“X”不限于词,也有词组。这也不难理解,不论是词亦或词组,甚至长度更长的小句,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可以作为整体单位进入X位置,表达言谈者对概念或事件的某些主观意义。 (9)你不愿意是不愿意,可也不能抡剪子呀! (10)怀疑是怀疑,运气还是想碰一碰。 下面我们主要讨论动词性同语,即同语的主语和表语都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构式为“V是V”。陈昌来认为动词可分为动作动词、致使动词、心理动词、性状动词和关系动词,它们分别有[动作]、[致使]、[心理]、[性状]、[关系]的语义特征[3]。这五类动词进入同语式后分别带有动态义和静态义,因此,在动词性同语式中我们可将这五类动词归纳为两大类: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动作动词和致使动词属于动态动词,心理动词、性状动词和关系动词属于静态动词。例如: (11)我去是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去”动词) (12)哭是哭, 哭完了还要继续训练。(“哭”动词)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这是概念的基本特征。外延指所反应对象的具体范围、具体事物。内涵指概念所反应的特征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的学术范围内,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例如“国家”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他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等。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例如,“国家“的外延就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 内涵是对一切外延特征的概括,外延是内涵表述的具体化。如等腰三角形,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有且只有两条边长度相同的三角形,其外延则是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钝角三角形、正三角形。 内涵越大,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小,外延就越大。比如,人这个概念,内涵是"有理性的动物",外延就是所有的人类。但是概念如果是"男人",那么内涵就比"有理性的动物"多了一点,就是"雄性的有理性的动物",而其外延就不是全部的人类了,就要排除其中的女人。如果概念是"老男人",那么内涵又要再加入年龄的因素,进一步扩大,而其外延就要在排除了女人和年轻的男人之后,才能符合要求。换句话说,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多,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少;你对一个事物的规定越少,符合规定的事物就越多。 但是,在文学作品中有例外。由于形象是普遍的特殊显现,在其内涵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上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它是要求这个“特殊”的积极参与的构成过程,因而其外延就无法用概念确切的概括出来。越特殊的形象其外延越难以穷尽,其原因就在于它越能容纳诸多的读者的构成,唯其如此,越是独特的就越是普遍的,即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大。之所以每个读者都能在典型形象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内涵的众多组成部分,即特殊是其根本的保证,否则普遍的抽象就与特殊的读者无关,没有特殊的,即读者的积极参与,概念也就是确定的,其意义也就因而是可以穷尽的了。

第二章 概念部分练习题

第二章概念 内容提要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对象本身的反映。内涵是概念的质的方面,它涉及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它涉及的是概念反映的对象“有哪些”。概念内涵和外延与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对象本身并不等同,二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概念内涵和外延是人脑对对象本质“属性及对象本身认识的结果,属于主观的东西,而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对象本身则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它们被反映到人的思维中来,才会成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对于某一具体概念的理解就是对于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逻辑学要求我们掌握概念的外延关系,因此对概念外延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国家”的外延应该是指古今中外一切具有“国家性质”这样的实体性的对象,从时间上看指国家产生以来直至现在;从空间上讲指“整个世界”,我们在理解“国家”外延时常犯的错误是把它的外延缩小,理解为“现代国家”。再如:“犯罪行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触犯刑律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而非指一般的违法行为,如果我们把一般的赌博行为也理解为“犯罪行为”,就是把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二、概念的种类 (一)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概念分成不同的种类。根据概念外延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可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把概念分为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独立存在的实体,可把概念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在理解概念种类的划分时,难点在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划分标准的掌握。 (二)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1.集合体和个体的关系,与类和分子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所谓“集合体”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使用的,集合体由许多个体有机构成的,但是,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构成该集合体的任一个体并不具有。集合概念的外延不包括构成集合体的个体。 所谓“类”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由具有相同属性的分子所构成的,其特点是:“类”是对于分子属性的概括和反映,因此,“类”所具有的属性,其分子必然具有。“类”的外延必然包括分子的外延。 例如:“法律词汇”是个集合概念,因为“法律词汇”是由许多法律语词构成的一个集合体,构成“法律词汇”的用语是它的个体;“法律词汇”中的任一个法律用语都不具有“法律词汇”的特点,如我们不能说“诉讼”、“法庭调查”、“法律咨询……是法律词汇,而只能说它们是法律用语。 再如:“警察”是个非集合概念,这一概念是对从事“维护社会治安”这类人员的一种概括,凡从事这种工作的人都称之为“警察”,都具有警察的性质。因此,“警察”是一个类概念,构成这个类的分子就是“警察”中的具体对象,如警察这个类中的张××、王××等。 2.注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同一语词既可表达集合概念,也可表达非集合概念如: ①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 ②警察是能吃若耐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