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俗语义概念转喻的认知理据

国俗语义概念转喻的认知理据
国俗语义概念转喻的认知理据

①《论词典的类型》载《辞书研究》1980年1期;《词汇学研究》第271-27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苏联语言学十年情况的两点补充》载《语言学动态》1987年5期;。

①尽管国内有如贾彦德先生用国外现代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义的系统、特点与历史演变(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二版),但有关国俗语义的认知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②G. Leech 在《语义学》(李瑞华、王彤福、杨自俭、穆国豪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8):12)中,提到研究意义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看作语言本身的一种现象。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698309.html,/journal/ml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698309.html,/10.12677/ml.2016.44012 文章引用: 宫健宇, 杨忠.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J].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Jianyu Gong, Zho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Aug. 31st , 2016; accepted: Sep. 16th , 2016; published: Sep. 26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69830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from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s. It shows that the construal of lexical metonymies is realized by profiling either proximal concepts or proximal scop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grammatical level,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is achieved by different profiles in the same base. All the above construals rely on both cognitive contexts an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The choices of metonymic forms root in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Keywords Construal, Metonymy, Profile, Context,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宫健宇,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16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16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6年9月26日 摘 要 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入手,探析了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结果表明,词汇层面的转喻识解通过凸Open Access

2021年150组近义成语比较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 欧阳光明(2021.03.07) 在高考成语的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近义的易混成语经常出现在试题之中。现选编150组,仅供大家参考。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

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4、大庭广众、众目睽睽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15、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事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汉英颜色词_黑_Black_之国俗语义对比分析

收稿日期:2008-10-16 作者简介:王玉英(1953-),女,新疆吉木萨尔人,昌吉学院外语系教授,主要从事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 汉英颜色词 黑 (Black)之国俗语义对比分析 王玉英 (昌吉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摘 要:汉英颜色词及其构成的词语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这是汉英民族长期以来经过千百代人民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在心理上有崇尚有禁忌;在语义上既相似又相异;在修辞上有褒有贬。研究和发掘颜色词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蕴涵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拟对汉语中的 黑 和英语中的 b lack 这两个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异同并存现象做一对比分析,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有所裨益。 关 键 词:颜色词;黑色(black);国俗语义;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 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670(2008)06-0098-06 一、引言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无论是在大自然里或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颜色。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由此创造出许多颜色词。这些词语经过人们长期使用,从而赋予颜色词以丰富多彩的国俗语义。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1] 黑 与 black 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有同 有异,或同中有异,或一语有而另一语无。运用颜色对事物进行具体描绘,不但使事物形象具有间接可视性,而且由于颜色词在人们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人们对它有一种共性感悟,以致什么颜色词一出现,便能体味出它象征什么,表达什么。本文采取事实比较的方法,就汉语中的 黑 和英语中的 b l a ck 这两个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异同并存现象做一对比分析。 二、 黑 与 blac k 的国俗语义对比汉语中黑色是五个正色(青、赤、黄、白、黑)之一。 黑 的概念意义为 像煤或墨的颜色 。在!说文解字?黑部#中: 黑,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 英民族语言中形容黑的常用语是 as b lack as coal (黑如煤), as black as i n k (黑如墨), as black as soot (黑如煤烟/煤灰)等,其概念意义与 黑 是相同的。一般认为,由于人类思维有同一性,且人类物质生产有其一致性,颜色词的命名和运用就有相似性。所谓相似只是相对而言,完全的对应词语几乎是不存在的。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心理因素、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因而对颜色的价值判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在语言中的运用存在着差异。 (一)象征社会落后、政治腐败、没有希望黑色是煤黑火熏之色,昏暗无光,使人易联想到夜晚。夜晚是黑暗的,白天是光明的,由此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征产生了 黑暗 与 光明 的语义。黑暗象征社会落后,政治腐败。如魏巍!壮行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一个备受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中国,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光明的中国。 人们将 黑地昏天 用来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如京剧!红灯记#第九场: 万丈怒火燃烧起,要把黑地昏天来烧塌! 类似的表达还有 黑暗的统治 、 揭露黑暗 。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说成 黑漆一团 (亦作漆黑一团)。如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 可是社会和家庭一样,依然到处发着腐朽霉烂的臭味,黑漆一团。 由于黑暗表示没有光亮,使人看不见,因此,黑暗又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 无希望 。新浪体育报道: 奥运冠军塔伊特?鲍曼前途黑暗 。[2] 讲述的是巴塞罗那奥运会5000米金牌 第23卷第6期 2008年12月 平顶山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P i ngd i ng s han U n i versity V o.l 23N o .6D ec .2008

国俗语义的义项划分

试论国俗语义的义项划分 摘要:文章通过对词语多义性的认知考察,将X畴原型理论应用于国俗语义,发现国俗语义可以作为多义词进行义项划分,并认为国俗语义实际上是词语多义性在文化内涵上的表现,还构拟出其义项划分的标准,为义项的引申及引申关系的探讨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义性国俗语义X畴原型义项划分 一、国俗语义的多义性 lakoff使用其提出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icm)分析了“bachelor”、“lie”、“mother”等X畴,很好地说明了X畴的内在结构和原型效应。这些研究被当代许多学者视为经典,并以此对汉语中的X畴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双语对比。这些分析揭示了许多用传统的X畴理论和语义学理论无法说明的语言现象,证明了原型理论对语义X畴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国俗语义来说,“语义民族性”是其重要特点:“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1]涉及“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其语义则趋向于多义,如杨元刚(2005)提到黄色在中国文化中就有象征高贵和尊严、病态和下流、忠贞和正义、年轻和幼稚等语义[2]。

由此,将国俗语义作为多义词与X畴理论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将各语义统一在一个X畴之中,并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乃至双语对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异同充分体现在表示相同概念的词中,因而词义认知网络的建构就成了探究不同文化的绝好突破口。一方面,文化创造隐喻和转喻。文化是隐喻和转喻的知识来源和建构基础,许多深层的文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和转喻表达,而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和转喻运用上又往往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多元产生了多元的国俗语义。词义的引申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XX背景、习俗背景、文学背景、神话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等。 在X畴理论观照下,语言中每一个多义词都形成一个X畴[3],每一个多义词的词义都构成X畴中典型和边缘之间的连续体[4],在这个连续体中这个多义词由于共时和历时的演变,其诸多义项相互关联而又彼此不同,各自担当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演变的过程不断地调换,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渡的过程。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一个多义词的诸义项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无论这些义项形成于历史上哪个时期、其与同时期的其他义项有何关联,只要还为今所使用、保留或记忆,便可以认定还存在这个X畴中。根据符淮青的观点,义项的确定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确定义项标准、原则的差别和义项的表述[5],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包括其使用环境,可以认为语境是决定词义及其义项构成的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d inadequacy. Key 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 5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概况 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借代辞格与借代词、词的借代义之间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转喻地位的改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 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Lakoff,1987)",转喻

不再仅仅是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作用仅限于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而是正 常的语言现象,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在这种思 想的影响下,众多学者纷纷利用转喻理论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词汇层面、语 法层面、语用层面等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无一不可以利用转喻来进行解释,转喻 的范围因此不断地扩大,解释力无限扩张,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 但是,虽然从理论上讲,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且较之以前转喻研究的文献在最近十几年大量涌现,但是转喻研究和隐喻研究却 无法同日而语。隐喻研究一直备受青睐,数不清的专著、论文、学位论文都在从 各个角度研究隐喻,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相比之下,转喻研究则冷清得多, 根据陈香兰(2005),国外目前研究转喻的文献多是论文集,国内研究转喻的专 著仅有李勇忠(2004)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 其余的都是单篇论文,或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转喻,如王寅(2005)在 构建事件域认知模型时讲到了转喻。这些研究成果和隐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 量上简直是屈指可数,同时在转喻的理论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思 考。 所以,目前转喻研究的状况是:一方面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大、解释力不断 增强;另一方面是专门性、深入性研究的匮乏。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转喻研 究的问题便浮出水面:在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众多\n南 (1997)、张胜广(2005)则具体分析了借代造词的几种类型,史锡尧(2002)、 龙青然(2005)分析了借代造成语的类型,钱宗武、朱淑华(2004)则具体分析 12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了今文《尚书》中借代引申词义的八种类型。 就借代发生的层面而言,传统修辞学关注的主要是词汇层面的转喻,可见以 下文献: 转喻与转喻作为造词手法和词义引申手法的研究,可见史锡尧(1994)关于 借代造词,史锡尧(2002)关于借代造成语,刘正光、周红民(2002)关于惯用 语理解的理解,徐景亮(2007)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张辉(2003) 关于熟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具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上,可见蔡梅(2006) 谈“手"的转喻,王敏(2005)英汉人体词认知对比研究,张志惠(2006)英汉 人体头部器官转喻现象研究,李群(2006)以“心一为部首汉字的情感隐喻及转 喻——认知个案研究,陈浩(2006)从认知角度看汉英日语的“口齿唇舌——言

近义成语120例

近义成语辨析120例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顺手牵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形容符合心意。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 方面。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褒义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2008年12月第4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 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 rts Dec .2008No .4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王 敏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利用人体概念化的转喻现象,发现人体转喻化是利用人的功能特征对其他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其特点为凸显人体的某种功能特征。人体转喻化分为四类,其凸显的功能特征包括:某人体部位的动作、抽象智力功能、抽象情绪和心理功能,及人体部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体;转喻;功能特征 作者简介:王敏(1979-),女,湖北钟祥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语义学。 一、引 言 人体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 生作用的人的本身。”(赵艳芳2001:6)根据人体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沈家煊1994.4)。卢卫中(2003.11)指出,人类的这一认知规律,决定人体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人体隐喻进行研究的学者颇多,如王文斌(2001)、程淑贞(2002)、李树新 (2004)、李瑛和文旭 (2006) 等。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种主要和普遍的认知 能力是想象(i m aginati on ),即把一些概念映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以想象为机制的隐喻和转喻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利用人体概念化的另一途径则为转喻。对于人体的转喻化,学者论述不多。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人体概念化中转喻现象,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二、转 喻 Lakoff &Johns on (1980:36)认为转喻主要 具有指代功能,即用一个物体代替另一个物体, 同时还具有加强理解的作用(李瑛2006.3)。Lakoff 又指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人 们常用易于理解和感知的事物的一个方面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转喻的喻体和本 体之间的映射产生于同一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域”(1987:288)。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区别,Ungerer &Sch m id 认为转喻涉及词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邻 近关系(a relati on of contiguity ),而隐喻则是建立在相似性(si m ilarity )和类比(comparis on )之上(2000:115)。Gibbs 强调隐喻和转喻必须区分开来(2001:36)。虽然二者都涉及事物之间的映射,但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用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而转喻只涉及一个概念域,两事物之间的映射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综上所述,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理解和指代功能。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邻近关系,其心理认知机制是凸显性。李勇忠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某个概念域是多 个次域组成的矩阵域(matrix domain ) (2005.6)。人体域也是一个矩阵域,是由诸多的次域组 成的主域。对人体特征进行范畴化认识的结果是,把人体分别从外部物理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大小特征、空间特征、位置特征)以及功能特征(包括具体的动作特征、抽象智力特征、社会功能特征)多方面进行归类,从而形成组成人体域的诸多次域。“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文旭,江晓红2001.4)为什么对人体要从外部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两方面去认识,这是因为“讨论指称意义的时候,直观现象和功能都是决定因素”(汪榕培2000:19)。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英语谚语荟萃》和《格 7 1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00例

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00例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残暴得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点。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抢劫”。//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亦作“心满愿足”。//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亦作“趁心如意”。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引出。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亦作“承先启后”。//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亦作“胡思乱量”。//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亦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雷厉风行:厉,猛烈。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多含讥讽之意。//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13.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等量齐观:等,同等。齐,一样。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形容异常坚固。//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15.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亦作“东山复起”。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亦作“了若指掌”。 17.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18.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19.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②形容闹得很凶。亦作“覆地翻天”。//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比喻急剧的变化。 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21.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亦作“云消雾散”。//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亦作“风流雨散”。 22.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亦作“风静浪平”。//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_石榴_的国俗语义探析_李雪丹

收稿日期:2014-01-14 作者简介:李雪丹(1989-),女,福建龙岩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词汇和语法。 “国俗语义学”是语言学语义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德春教授继苏联的“语言国情学”之后提出的。所谓的“语言国情学”,其核心是语义问题,主要任务就是揭示词语、句子或语篇中的民族文化语义。 [1]在他的《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国俗语义学论略》一文中,他给“国俗语义学”下的定义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2]不难看出,这两种都是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底蕴,都有自己用来表达文化内涵的词语,而这些词也就体现了国俗语义。 正确理解词的国俗色彩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在阅读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人都喜欢用含蓄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要想理解“言中之意”和“言外之音”,就必须正确理解词汇的国俗语义。 大多数的国俗语义是词语在反复运用过程中的历史文化的积淀。 “石榴”,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圆形,花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黄色的。果实球形,内有很多种子,种子的外种皮多汁,可以吃。果皮可入药。”[3]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石榴”也产生了很多的国俗语义。 一、石榴因自然属性以及传统思想而产生的国俗语义 石榴,一直倍受人们的喜爱与赞颂。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 “石榴花,南中一种,四季常开。夏中既实之后,秋深忽又大发花,且实。”在段成氏的《酉阳杂组》中,因为它的汁味美,因而称为“天浆”, “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石榴甜者谓之天浆,能 已乳石毒。”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具有重要位置的思想之一,其影响力也是很广泛的。传统思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不仅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上都是有感应的。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文人总是用那些自然界的事物来寄托情感,从而借这些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思。如柳树、柳枝,由于它和“留”谐音,因此有了“折柳送别”这个习俗, “柳”也就产生了送别、依依不舍的国俗语义。而石榴也是如此,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是文人的喜爱对象,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的熏陶下,它也形成了一些较为稳定的国俗语义。(一)流光易逝,青春难再 李雪丹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南宁530000) [语言/文学/艺术研究] “石榴”的国俗语义探析 摘要:国俗语义学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对于词的国俗语义的正确理解可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交际目的。文章从国俗语义这一角度对“石榴”这个词的词义进行探析,主要是从历代文学作品和民俗中看石榴在我国文化中代表的意义。 关键词:国俗语义;石榴;传统文化;典故传说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14)03-0059-04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第14卷第3期 2014年6月Vol.14No.3Jun.2014DOI:10.16221/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698309.html,ki.issn1671-1084.2014.03.013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 —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唐璐璐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存在于语言模态和声音、图像、文字等非语言模态之中,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章从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视角出发,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分析宣传语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现象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阐释了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转喻和隐喻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实现了多模态语篇内部的衔接与主题的连贯,达到了宣传片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转喻;隐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19)01-0057-0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和组织意义的重要载体。[1]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模态等单模态中,还存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其他模态中。[2]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多模态语篇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等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共同作用建构语篇的意义。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方式,“是一种灵活地应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准确生动地传达城市独特魅力,向全世界展现城市形象的宣传片”[3]。宣传片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跨模态元素之间的互动配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像,其中蕴含大量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属于多模态语篇研究范畴。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大多是探讨城市形象的建构,缺乏深层的认知依据分析。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隐喻方面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认知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2018年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的城市宣传片为例,分析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表征及其认知机制,希望可以丰富多模态的研究领域,加深对宣传片的认知解读,同时为城市宣传片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加大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建立城市在大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展现城市魅力,促进各方面发展。 一、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研究Forceville把“模态”简单定义为“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可阐释的符号系统”[4]。为了便于研究,他进一步把模态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等九类。[5]在此基础之上,Forceville又界定了“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4]。“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4]。“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 DOI:10.13933/https://www.360docs.net/doc/f812698309.html,ki.2096-2134.2019.01.011喀什大学学报Vol.40No.1 第40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8-12-18 作者简介:唐璐璐(1993-),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57··

探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对比及翻译

论文关键词:国俗语义汉英对比跨文化交际 论文摘要:本文将举例并对比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国俗语义部分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旨在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ook to one’s laurels”和“win one’s 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比如“just so so”和“不过尔尔”;”A 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第二种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t0 one’s heart’s 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国俗语义差别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部分一致时的翻译 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存在只有部分一致或相似,也就是说,对应的国俗同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此时要求译者充分了解语境,对词汇意义进行分析,而后选择翻译策略。 植物词。willow(柳):从前英国人戴柳枝编成的帽子表示哀思,英美许多文学作品中,就用willow来象征因失去心爱的人,尤其是恋人而感到的悲伤。“柳”在汉语中也有“离别”、“忧渤”、“苗条”、“避邪”等国俗语义。古代送别诗中,常以“折柳赠别”或以“折柳”代称送别,其中蕴含着诸多令人神伤的离情别绪。同时汉语中也用“柳姿”形容女子姿色,又用“柳”比喻女子眉毛纤细、身段苗条。这在英语中就会显得奇怪,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述,在翻译时要注意。 习语。在习语方面,汉英的对应词上出现了一种不对等的部分对应,即两种不同的表达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2005年第6期 外 国 语 总第160期 No.6, November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60 40 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6-0040-0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李勇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摘 要: 理想化认知模型在转喻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由一概念实体向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从类属程度和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转喻可分为高阶转喻与低阶转喻,高阶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 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具有语法转喻的特性。祈使句、词类的再范畴化和述谓结构以及what 特殊疑问构式,无不体现了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语法转喻;转喻定义;语言结构 Metonymic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LI Yong-zho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FSU, Beijing 100089;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China) Abstract: IC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duction of metonymy.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within the sam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Based on the degree of genericity and the ontological nature of domains, metonym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high-level metonymies and low-level metonymies. High-level metonymies directly make use of generic ICMs, an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inguistic structure, thus boasting grammaticality. It is easy to find the impact of grammatical metonymies on linguistic structures via analyzing imperative structure, the recategorization of words and predic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What”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CM; grammatical metonymy; metonymy’s definition; linguistic structure 一、引 言 以Lakoff & Johnson [1]的“Metaphors we live by ”的出版为标志的隐喻研究,无疑是一场针对传统修辞学的巨大革命,隐喻作为认知机制一度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作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基本的转喻,学界却关注不够。回顾转喻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上个世纪末,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2][3][4][5][6],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7][8][9][10][11]以及隐喻的转喻理据[12][13]。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从概念层面研究转喻,很少关注语言结构与转喻的关系。迄今为止,只 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现象。Panther 和Thornburg[14]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15]已就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旨在进一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 二、转喻的定义 对转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认为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Lakoff [16:78]把转喻看作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

组易混成语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 惊之意。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 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 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前者表示 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 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 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 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 亲自做出榜样之意。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 己作出榜样。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 感觉之意。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7、病入膏肓、不可救 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 本来没有,语气较生。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但前者强调 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10、不识好歹、不识抬 举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前者比喻力量 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12、另眼相看、刮目相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作 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 待。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14、大庭广众、众目睽睽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 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15、耸人听闻、骇人听 闻前者指故事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 怕。16、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但前者侧重对 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17、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 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贬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 力。18、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 在一起。19、居心叵测、高深莫测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究竟高深 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20、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21、顶礼膜拜、 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22、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但前者有蛮横、 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23、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 结奉承之意。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24、风言 风语、流语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但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 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25、锋芒毕露、崭露头 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还可喻 骄傲自负;后者不能。26、悔过自新、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错误之意。但前者重在 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27、苟且偷安、得过且 过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但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 志。28、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但前者偏重在 不求进取;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29、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 不知羞耻,常可通用。但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31、势如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