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中学校史馆简介

陇东中学校史馆简介
陇东中学校史馆简介

校史展馆简介

外观:

校史馆的外观造型,是仿制陇东中学初创时期的大礼堂建成的,大礼堂旧址,位于现在的庆城县庆城中学院内,为重点保护文物。

门牌: "陇东中学"四个金色大字,是1940年毛泽东主席为陇东中学亲笔题写的校名。

东面是刘少奇同志为陇东中学的题词(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西面是朱德同志为陇东中学的题词(朱总司令书写了毛主席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赠予陇东中学)

厅内:整个展馆分为两部分

序厅:序厅主要陈列的是上级领导、原任校长、知名校友的题词等。(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陇东中学首任校长马文瑞同志的题词;甘肃省委原书记陆浩同志的题词;中间是毛主席的题词“为建设新新民主主义而斗争”;还有甘肃省委原副书记马西林同志的题词,马西林同志曾是陇东中学教员)。

正厅:

展馆共设有5个单元,第一个单元“追源溯流”。主要展示了庆城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早在春秋时期,庆城就有办学记载,明清时教育更为兴盛,庆阳府所属州县都设有官办儒学,乡村都设有私学,当时建有庆阳府儒学和著名的凤城书院。在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李梦阳、米万钟等流芳后世的大家。

展牌内容包括:

1.庆阳县历史沿革一览表。

2.庆阳历史上多样的办学形式(1)官立儒学①《清顺治九年御制晓示生员条教卧碑》碑文。②庆阳府儒学图(创建于明洪武年间)。③庆阳府儒学教授一览表(清乾隆二十六年前)。④教材:文生所读古书“四书五经”等,武生《武经七书》《百将传》及《孝经》等。⑤凤城书院旧址。⑥乾隆二十六年知府赵本植的《创建书院记》1段。(2)私人办学1.私学2.义学

3.社学 3.明清教育成果(1)明清庆阳(庆阳县)进士一览表.(2)庆阳历史记载的姓名确切的推选中举人数统计表。

一、陇东中学创建背景

㈠革命形势:1921年共产党成立,点燃了陇东大地的革命火种,1930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5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为经过2万5千里长征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1937年春,进驻庆城的刘伯承兼任校长、袁国平任政委的"红大第二校"。他们同中共庆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蔡畅一起领导庆城人民开展了著名的反冯斗争,制裁了恶霸,庆阳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展牌内容包括:1.中国革命形势。2.长征路线图。3.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前辈在陇东地区的革命足迹。4.陕甘宁边区形势图。

(二)教育背景:在1930年之前,陇东地区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文盲率高达99%。从1932年起,红军游击队在庆阳先后办起了多所列宁小学。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办学形式更加多样,在陕甘宁边区的5个分区相继创办或接收了边区师范、关中师范、三边师范、新米脂中学、陇东中学。

展牌内容包括:1.民国时期的庆阳教育。2.庆阳县县城清末至民国学校一览表。3.陕甘边区教育。4.陕甘宁边区中等教育一览表。

5.红大第二校人物:刘伯承、袁国平。

(三)陇东中学的光荣创建: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委派土生土长的庆城人文庙旧址,一边修建校舍,一边动员招收学生。学校确立了办学宗旨、校训,边区文联主席柯仲平、鲁迅艺术学校音乐系教授马可为陇东中学谱写了第一首校歌,陕甘宁边区委派陇东分区特委书记马文瑞兼任陇东中学校长,1940年7月,毛主席亲笔为"陇东中学" 题写了校名,朱德、刘少奇分别为陇东中学题了词,学校设立了学校机构,学生会机构,1940年9月1日,陇东中学顺利开学。

展牌内容:1.陇东中学历史沿革一览表。2.艰难的创建之路。

①创建条件。②创办人:陆为公、孙萍、吴南山、石得玉(手艺人)及其建校用过的工具。③毛主席题写的校名,朱德、刘少奇的题词。

④刚创建时的陇东中学、大礼堂、校门。⑤建校初期边区教育厅与陇东中学建校相关的文件。⑥建校工作进程

(四)马文瑞雕像:这尊精神矍铄、气度非凡的雕像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陇东中学首任校长马文瑞的塑像,这尊雕像是在马文

瑞的子女、亲属的倡导和提议下,由北京著名雕塑家李庆芳设计塑造, 2013年9月18日陇东中学建校73周年纪念日之际正式落成安放,以示怀念。

(八)烽火硝烟中的特色办学

整章建制:同时学校还围绕“实施新民主主义教育,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的办学宗旨,建立了党组织,完善了学校机构,充实了工作人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1946年还创办了陇东中学校刊——《陇中教学》,创办了陇东中学研究生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展牌内容(1) 整章建制:①《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暂行简章》②《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办事细则》③《我们陇东中学和边区外面学校的比较》④《学校鉴定标准》⑤《在寒假中的工作》○6《回乡工作十大注意》⑦《陇东中学学期通知书》⑧《本学期工作检查大纲》⑨《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1942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⑩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的《关于执行新文字的决定》。(2)特色教学:①自编教材(地区档案馆)。②自制公章、算盘、墨水、板擦、象棋、钢笔、手榴弹等。③《十大政策》《青年的修养》《反对自由主义》等教材。④1940年—1941年课程安排表。⑤“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的特殊办学模式。⑥第一届学员杨柏青的挎包、砚台。⑦第一、二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⑧战火中创刊的《陇中教学》。⑨党校干校时的学生名单、点名册等。(3)人才济济的“红色”陇中:1.陇东中学“红色十年”学校机构。2.学生会机构一览表。

“红色十年”陇东中学校长

1.马文瑞、马文瑞给陇东中学的题词、《马文瑞传》

2.段德彰

3.吴铁鸣

4.徐少甫、1988年携同夫人李柯回访陇东中学资料、1997年8月和夫人李柯在家中为陇东中学校史采访组成员题词。

5.刘泽如及其组织创办的陇东中学校刊——《陇中教学》

6.李景亭

7.“红色十年”领导班子一览表

“红色十年”陇东中学其他领导

赵长远、苏力、万成章、向景义、贺建山、贾庆礼、杨希林、胥振军、杨继清、冯克征、高戈伍

来自五湖四海的陇中教师

1940–1949年陇东中学的教师来源有三种情况,多数老师来自于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选调的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如袁静、程萍等;另一部分是因战事需要,临时从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的地方政府借调来的地方干部和文职人员,如孙惠畴等;第三是本校毕业留校学生,如韩向君、李培贤等。在这里均视为陇中教师。

1.袁静及其作品和给1999年陇东中学的题词

2.陇中教师袁静创作的《刘巧儿告状》和马锡五的审判方式

3.艾提与石林以及二人编写的《陇东中学简史》

4.沙垠以及他创作的陇东中学历史上的第二首校歌

5.苏林、程萍以及二人创作的陇东中学历史上第三首校歌《我们的歌》

6.其他教师代表:孙铭、孙惠畴、谭云鹤、耿长富、徐徐、董启勋、伊仁等

7.“红色十年”陇中教师一览表

生产自救:

下河洗脸:在陇东中学初创时期,适逢国民党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师生生活异常艰难。无钱买木炭取暖,经常吃不饱饭;吃水也很困难,要用毛驴从东河驮水。满足不了大家用水的需要。师生洗脸、刷牙、洗衣只能去东河里,天天如此。

生产自救:为了克服困难,坚持办学,1941年春,陇东中学成立了生产管理委员会,进行生产自救。当然陇东中学能度过1941至1945年间的经济难关,与385旅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

385旅开荒种地:陇东中学建校初期,385旅为学校提供了灶具,选派了炊事员,帮助学校动员学生、整修校园,选派有文化的部队干部到学校任教,大生产时还和陇中师生一起开荒种地。

整风运动:194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发起整风运动,同年5月陇东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整风,经过整风,师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毕业证书:第一届与第二届陇东中学毕业证书原件。

延安参观: 1942年7月20日,陇东中学首届40名毕业生和各县学生代表一行60人在团长余佑野的带领下开始了前往延安的光荣

旅程。他们步行整整7天,27日到达神往已久的延安。8月20日是所有陇中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大礼堂亲自接见了陇东青年学生参观团的所有成员,其中两名同学向毛主席敬献了绣着"人民舵手"的锦旗,团长余佑野向毛主席汇报了陇东中学的办学情况及本次参观的收获。毛主席做了重要讲话,(有毛主席讲话录音)毛主席还为陇东中学第二次题词,大家倍受鼓舞。

陇东中学参观团还参观了枣园、王家坪、抗大、八路军大礼堂等许多地方,感受到延安军民火热的革命激情。受到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贺龙、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李鼎铭、丁玲、艾青、柳湜、贺连城等领导的接见,向朱总司令敬献了锦旗,聆听了他们的亲切教诲,受到了一次极好的现实教育。延安参观,提高了陇东中学的社会地位,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陇东中学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推动了陇东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毛主席给陇东分区的题词:毛主席除为陇东中学的两次题词以外,还先后为陇东分区个人题词以及为陇东分区党政军领导干部题词。1940年至1943年,毛主席还先后为陇东分区个人题词多达10次,其中为党政军领导干部题词4次,为纪念谢子长、刘志丹题词各两次,为习仲勋题词1次。表彰他们时刻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锦旗:这两面锦旗是陇中学生为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敬献的锦旗复制品。

疏散转移: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侵占了陇东

部分地区。迫使陇中师生先后进行了三次转移,您现在看到的是三次专业的额路线示意图,根据陇东地委的统一部署,陇东中学紧急疏散、转移。大部分师生参加土改,留校师生火速出发,集体转移。他们沿着东川北上,3月2日到达华池县城壕川田家沟门。坚持办学两个月时间。陇东地区形势继续恶化。5月1日学校师生撤出田家沟门,沿川东上,进入子午岭区。5月2日到达二将川澳泥坡。

革命烈士:陇东中学红色十年中先后有刘远达、李向华、石道发、石廷川、胡治德、徐建业、段至福、徐占邦 8名学生为革命英勇献身,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陇东中学最为光辉的历史。

第三单元薪火再续(1952–1965)

恢复办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教育事业揭开新的一页。学校首次搬迁之后,进行重建,恢复了办学,有了雄厚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1972年,陇东中学第二次搬迁到庆城南街的丁家湾。也就是今天的校址,从此学校校名正式恢复为"陇东中学"。

第四单元文革十年(1966——1976)

文革期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取消了高考,提倡开门办学,在这一时期,学校的文体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组建了宣传队,演歌剧、扭秧歌、唱红色歌曲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单元蓬勃发展(1977——2010)

蓬勃发展:改革开放30年,陇东中学更是日新月异,迎来了全

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先后共有七任校长,张自新校长任职期间学校被甘肃省确定为重点中学,侯正武、张学杰校长任职期间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张维亮校长任职期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名校。进入新世纪在方百江以及朱永海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迈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各项设施居于全市前列。现在学校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开拓创新促发展,真抓实干提质量,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图片是陇中师生参加各大活动时的剪影。

走进新世纪,陇东中学更是硕果累累,培养出了一大批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还有甘肃文科状元等。陇东中学的巨大变化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的各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1993年的时候全国政协原主席马文瑞来校视察。

世纪华章:新世纪15年,陇东中学发展最快、进步最大。新一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锐意创新,使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多次获得省市奖励。2015年高考一本进线213人,进线率21%;二本以上进线589人,进线率58%。张虎成和张梓涵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录取,李彦忠同学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实现了庆城县招飞历史零的突破,还有一些名校才子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以上成绩的取得,创历史新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历史的一枝一叶都是今天的财富,也是未来持续发展的基石,创造庆城教育辉煌的陇中人将铭记历史,再接再厉,续写出陇中光辉历史的新篇章。

个人简历

1947年8月1日——1950年8月1日庆阳师范学习 1950年8月1日——1951年8月1日在陈户小学任教 1951年8月1日——1956年1月1日庆阳县人民政府文教科工作1956年1月1日——1958年9月1日庆阳县樊庙乡工作 1958年9月1日——1979年10月1日被开除公职回家生产。 1979年10月1日——1991年1月1日平反,分配庆阳县委党校工作。1991年1月退休。 家庭成员: 妻子:梁兰英,83岁,文盲,农民。 长子:杨宏岐,60岁,初小文化,在家务农。 次子:杨宏栋,56岁,初小文化,在家务农。 三子:杨宏俊,46岁,大专文化,共产党员,庆城县公安局工作。 四子:杨宏远,44岁,大学文化,共产党员,庆化集团工作。 长女:杨粉琴,62岁,初中文化,在家务农。 二女:杨粉梅,52岁,文盲,在家务农。 三女:杨小芹,40岁,大学文化,庆城县阜城中学任教。 白如才: 1975.9.1-1978.8.1 在阜城八年制学校任民办教师 1978.8.1-1980.7.1 在庆地阳师范上学 1980.7.1-1984.8.1 在马岭中学任教 1984.8.1-1987.3.1 在翟河八年学校工作 1987.3月至今在庆城县委党校工作 家庭成员: 妻子:闫瑞珍生于1963年2月庆城小学工作 儿子:白岩生于1983.1.9 待业 女儿:白杨生于1990.2 现就读天津中医大学 舅父:陈治海 1937.5.6 庆城县贺旗村农民

1970.1.1-1978.7.30 庆阳县水电厂工作,炊事员 1978.8.1-1987.12.1,党校工作,电工。 家庭成员: 儿子张建军 1963.2.11 电力局 儿媳李晓 1970.7.8 国有资源管理局 田兴隆: 1956.1.1-1983.5.30庆阳县百货公司。 1983.6.1-1993.12.1党校工作。 马淑兰 1968.1-1974.12月在华池县城壕初中上学 1975.2.11-1983.5 在合水林业总场北川林场工作 1983.6至今在庆城县委党校工作。 家庭成员: 丈夫:赵永明,1957年1月16号出生,党员在庆城县农业发展银行工作。儿子:赵东,1984.7.10出生,在贵州大学读书。 女儿:赵妍,1989.5.6出生,在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就读。 王玉琴: 1980.1.1-1984.12.31 在庆城县招待所工作。 1985.1.1至今,在党校工作。

学校校史馆设计方案

鹤山区中新小学校史馆设计方案 (1958—2018) 为丰富校园文化,体现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浓厚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学校建校以来的发展成就。本着“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原则,特制定学校校史馆设计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任务 1.领导小组 组长:张志刚 副组长:张正强李合琴 成员:王文军张少东东方杨元祥李瑞芬赵明杰王山峰郑君郭苗刘玉平成璟刘琳 2.承担任务(见附表) 二、设计方案解析 (一)展现内涵 传承历史继往开来 (二)设计宗旨 美观实用:在营造美观、时尚、和谐的展示空间基础上,争取布展面积和展示空间的最大化。 环保和谐:布展装饰材料采用环保达标产品,充分利用装饰展品协调室内环境,突出展示空间的和谐布展环境。 传古承今:注重从当地和校方深厚的人文历史沉淀中提炼精华,将历史、人文的魅力融入到功能建筑环境内,创造一个再现校史,突出现代成就的新人文环境。

面向未来:展馆设计独具前瞻性,用发展的眼光来阐述学校历史的沧桑。展版的方便更替,让展览始终与学校的发展相融洽,与时俱进,展馆一但建设成功,便能成为学校德育、人文及爱国爱校的教育基地。 三、设计模块 (一)空间布局 1.灯箱(按设计模块,图片、文字概述和说明) 2.沙盘(校园整体布局图,校史馆中间) 3.实物(代表学校历史的各期实物材料、教具、文本灯箱前展柜)4.荣誉阁(各期奖牌、奖状、奖杯) (二)展板模块(按类别划分,非时间划分) (一)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分阶段布置校史展区。 以事实为依据,紧扣学校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选取三个时间节点,把学校发展历程分割为三部分,布展时为三个区域:1. 1958年,鹤壁矿务局第二煤矿职工子弟学校2.1984年,鹤壁矿务局二矿小学3.2004.12 鹤山区中新小学。根据各时期的重大事件,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资料、物品(包括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绩等)进行展览。 序厅:前言校徽校训办学理念校赋学校简介 领导关怀厅: 历史变迁厅:岁月存照历任领导 现代风采厅:办学条件教泽流芳德育特色艺体特色 展望未来厅:后记、未来发展方向光影校园

群文阅读研究报告初稿

第二章研究成果及社会影响 一、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a、课题组主持人高红光及所有成员,初步完成了《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的课题论文6篇,并在一些CN杂志上发表。 b、完成了实验初、实验末两次《初中生群文阅读情况调查问卷》的调研报告。 c、课题组成员整理出在实施《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过程中的课堂实录、教案设计、活动总结、教学反思、精彩案例等,并准备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d、实验教师探索出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标准、方法、途径,实现了学生的学法迁移。 e、参与实验的教师通过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出以群文阅读为主的课堂新模式,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张力。 f、课题组研究出一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策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我校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摸索出一条捷径。 g、课题组成员已经初步编写出一套供七、八、九年级教师参考使用的《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的教师优秀群文精选集。 h、课题组编辑了两本课题研究的结题材料。 课题组精心选择撰写了课题研究期间全体成员及我校其他语文

教师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等,整理成两本课题结题材料,分别是《工作类材料》和《过程性材料》,共计十万字左右。选编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论文等等,成果丰硕,收获满满,这些材料真实的反映了我们这个群文阅读专项课题组,真实、细致、深入的开展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崭新面貌与研究成果,对于改进和加强初中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工作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i、课题组还整理出一本实验学生优秀群文作品集。 j、207年5月课题组成员闫谨老师参加了河南省级课题《群文阅读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研究》,已经顺利结题。 (二)、实践成果 a、学生课内外阅读兴趣提高了。经过近一年的群文阅读训练,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谈书色变”,不再害怕课外阅读了。 b、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七年级学生学会了人物描写类及写景类群文的阅读;八年级学生学会了叙事类及小说类群文的阅读;九年级学生学会了立论类群文的阅读。 c、部分学生有了参加阅读竞赛(诵读比赛、辩论赛等)的欲望和信心了。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但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课外阅读材料,还能积极参加学校或项城市组织的各级各类的诵读和演讲活动,把自己的较为成功的阅读材料打印成电子稿交给老师,让老师帮他们指点提升,准备时机成熟之时投稿于报刊杂志,并且有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已经在我们项城市《本地头条》上发表。(附照片) d、实验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如何阅读、赏析。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比,赏析群文优

校史馆规划方案

体育中学校史室地设计方案 (草案) 一、建设校史室地目地和意义 校史室建设具有深远地历史意义和深刻地发展意义.做好校史室建设工作,既是对学校发展艰辛历程地记忆,也是对今后工作地一种负责.校史室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地浓缩;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地舞台;是学校教育教案成果地荣誉展览室.校史室更是学校文化建设地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地源泉,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地重要土壤,是实施素质教育地重要基地.校史室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地教育教案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地精神动力迎接未来地挑战. 二、校史室地功能定位 (一)列功能——校史室是档案列保存展示地一个重要平台 校史室兼有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地双重功能.校史室里保存列地物品大都是学校地图片和实物档案,具有很好地档案价值.校史室可以在保存并维护大学历史记录地同时进行校史资料地资讯服务, 促进校务工作.

(二)科研功能——校史室是编研校史地一个重要机构校史室不仅仅是列校史档案地地方,也是研究和编研学校历史地机构,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地价值和功能.对室藏档案进行编研,走一条研究校史地学习型路子,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为师生们提供学术研究所需地校史资料, 并促使校史资源地广为利用,为拓宽校史室地发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三)文化功能——校史馆是校园文化地一个重要载体校史室,即学校之历史沿革,记载了一所学校地创设、变迁、发展,是学校最可宝贵地历史档案,是校园文化地溯源和载体,是学校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地精神财富.校园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文化等,校史馆建设兼有学校文化地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既看得见、摸得着,又能镌刻在师生们和校友们地心灵里. 三、校史室地设计构思 校史室按照“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地原则,承务本地理念,力求以朴实地材料、素雅地色彩和简约地线条设计,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地模式,即在“传统图片实物列模式”地基础上,配文字简介等形式,借助展板、展架、文化墙地等载体,充分运用空间造型艺术、平面设计艺术,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已最简明、最快捷地方式展现出来,既具个性与现代感,又富美观大方和凝重大气地风

甘肃高考文科前100名

甘肃高考文科前100名 姓名分数性别学校 1.赵轶君648 男兰州一中 2.苟晨露622 女兰州一中 3.王吉斌613 男民乐一中 4.张如菡609 女天水一中 5.王萧依608 女嘉峪关市一中 6.高子涵603 女金塔县中学 7.陈俊彦601 女兰州一中 8.董红亮600 男陇西县文峰中学 9.刘永博595 男靖远一中 10.毛锦文594 男定西一中 11.盛燕杰594 女武威二中 12.周云龙593 男临洮中学 13.王修竹592 女兰化中小学总校一中 14.张炜炜590 女金塔县中学 15.田臻奕589 女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16.张琛587 男平凉一中 17.汤■语587 女甘肃武威第一中学 18.张顺意587 男靖远二中 19.温晓宇586 女西北师大附中 20.陈鹏强585 男渭源县莲峰中学 21.张可诺584 女兰州一中

22.程安祺584 女西北师大附中 23.周玉桥584 女山丹一中 24.阚晓雪583 女西北师大附中 25.闫小菡583 女庆阳一中 26.薛雅心582 女兰州三十三中 27.朱小康582 男镇原平泉中学 28.程悦581 女兰州一中 29.郑凯英581 女金昌二中 30.贾筱580 女庆阳一中 31.李晓田580 女武威一中 32.施若楠579 女兰州一中 33.周佳波579 女康县一中 34.葛佳佳579 女敦煌中学 35.马颖579 女金昌二中 36.李杰579 男嘉峪关一中 37.石洪柱578 男敦煌三中 38.李丝雨578 女嘉峪关市一中 39.王雪琴577 女靖远二中 40.吴涛577 男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41.闫瑾576 女张掖中学 42.姚乐575 女西北师大附中 43.朱悦池575 男平凉一中

最新校史馆设计方案(大全)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科局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月小、实力月小、魅力月小”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长:刘明现 副组长:姚勇、杨光 成员:赵坤、伊钊仙、仲云山、戚兴、各班主任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1)室外环境布置。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标;门厅两侧镶嵌各种荣誉牌匾,设校园廉政文化墙及营养餐、阳光体育、青春校园等宣传栏;办公室一楼墙体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月小学子风采录及安全、清洁城乡、学籍管理、学前教育、团队建设等宣传栏;教学楼顶竖“厚德、笃行、博学、健体”的校训;教学楼外墙书写“以诚待人、以心待学、以真待事、以爱待物”标语;教师宿舍楼书写“让健康与我们相随、让安全与我们相伴、让文明与我们相拥”标语,学生宿舍正面外墙书写“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标语;学生宿舍北侧墙面为学校全景图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操场两报亭四版块分别为“党建之声”、“校务公开”“三操及清洁评分表”“张贴栏”;校园中心区域书写“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生活区门前均有温馨提示;运动区墙面为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图片;教学楼一楼走廊:运动明星风采,二楼:书法绘画精品;三楼:文化名人画像。为各处建筑命名,办公楼:仁和楼;教学楼:树人楼;教师宿舍:齐贤居;学生宿舍:静远居;食堂:思源堂;幼儿园:桃李园。

盈江县第一小学简报 2016年第12期

2016年第12期 盈江县第一小学2016年5月16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创校园德育特色 --盈江县第一小学、太平镇中心学校开展第二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培训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 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 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能更 好的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 任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永远的传承。盈江县第一小

学、太平镇中心学校于2016年5月16日下午15:30,在盈江县第一小学阶梯教室举行了第二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校园教育培训会。此次培训会诚挚的邀请到了河南省周口市文昌中学校长朱贵华、副校长贾秀华及文昌中学家长委员会会长段廷全作专题讲座,来自盈江县第一小学、太平镇中心学校的26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会由盈江县第一小学校长王羿入主持。 培训会上,朱贵华校长作了“优秀传统文化下文昌办学 之路”专题汇报,朱 校长围绕四个方面 的内容展开讲解:1、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 汲取文昌办学理念; 2、高严细实管理, 打造高尚师德的教 学理念;3、诚信教育构建学生德育工作高地;4家校合力,共促文昌发展。深入浅出的诠释了文昌中学传承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心路历程;贾 秀华副校长作了“传统 文化教育如何与学校一 日常规相结合”讲座, 贾副校长用自己在文昌

中学走过的点滴足迹,淋漓尽致地传播着文昌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路上锲而不舍的探索、进取精神,悦耳的旋律,优美的舞姿,生动的故事,连连的掌声,把整个培训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贾副校长以朗朗上口豫剧落下了培训活动的帷幕。 最后,王羿入校长作了精彩地点评。她要求两校教职工, 加强学 习,努力 提升修 养,提升 能力,争 做“有 道德、有 责任、有 思路、有 办法、有成效”的优秀教师。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将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效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这次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与会的全体教职工纷纷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养,在“如何对人”、“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社会”“如何对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种

校史馆

最爱的校园 走进学校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书香的气息,耳边传来阵阵书声。看着那些苍翠挺拔的树木;看着那些曲线优美的教学楼;看着那偌大的操场。让人的心身仿佛置身于天堂般美好。这就是我最爱的校园——荟萃中学。 芜湖一中(现荟萃中学)是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百年老校,安徽省资深重点中学。它的前身系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中江书院(1765年)。1903年书院改制更名为皖江中学堂,从此这所历史名校进入办新学(中学堂)的历史过程。 荟萃中学的历史是人文荟萃的历史,是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留下光辉足迹的历史。回首这所历史名校的办学渊源和跌宕起伏的历史过程。我们搜索出这个过程中历史先贤垂范教坛的人文情怀,丰功伟绩,以及这个期间民主战士,民族英雄的革命牺牲精神和高贵品质,陈独秀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曾在此任教,从事反清革命运动,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1905年担任皖江中学堂的监督校长,为皖江中学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皖江中学堂跨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五四”运动期间,省立五中的光辉业绩和省立五中在安徽省教育界的历史地位一直是我们当代荟萃人引以为傲的对象。省立五中“三杰”,中共早期优秀党员——高语罕,矢志教育不求功名的老先生——刘希平,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先驱——蒋光慈,一直是我们当代荟萃人崇敬的榜样,在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的照耀下,我们当代荟萃人应牢记“五四”先烈的革命精神,民本诉求,并学习具备“五四”先贤的爱国情怀和人性思维,这永远是华夏民族前行的不懈动力! 这就是我最爱的校园,在这所校园内有着热血青年驱敌寇的王道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陇东中学田玉清)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主要以“为”作为主线贯穿全课内容。设计的层次由“生活中的智慧”——“学哲学”——“用哲学”构成,可谓层层深入,教学中以“问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感悟哲学道理。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哲学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于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认识,体现了作为青年学生要有“为”,必须学好、用好哲学,这既符合学生由知——行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题包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两个目。第一目中包含主次矛盾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含义及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及关系等内容。围绕内容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领会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第二目包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围绕内容亦设计了一个活动、一个情境。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对自身的反思中感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作用,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一个情境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涵。两目所涉及的内容均是重点和难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重要内容,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精髓。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培养学生注

陇东地区气候

陇东地区气候 1、山西运城气候和甘肃庆阳比如何 山西运城气候和甘肃庆阳相比如下: 山西运城气候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风 影响不大;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睛,夏热丰雨。 1、山西运城气候 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 业大区。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 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时,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212天, 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 2、甘肃庆阳气候 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 常睛,夏热丰雨。降雨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 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间。气温南部高于北部,年平均气温 9.5-10.7℃,无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小时,太阳 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米,地面平均蒸发量为520毫米,总体呈 干旱、温和、光富的特点。 2、甘肃陇东学院地理气候环境 1、甘肃陇东学院简介 陇东学院位于甘肃庆阳市。是一所由甘肃省政府和庆阳市共同建 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 合作院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 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办学始于1949年8月创办的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1978年12月创建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设置多科性本科院校——陇东学院。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

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6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600多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2.5万册,电子图书52万册。有全日制 在校生15715人。 2、甘肃陇东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甘肃陇东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接陕西省延安市;南与陕西咸阳 市及甘肃省平凉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盐池县;西与宁夏 固原市接壤。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 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 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 2)地质地貌 远古以来,经过地质不断运动和变迁,古生代陆地从汪洋中隆起,陇东出现丘陵。中生代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庆阳湖盆,涉及陕、甘、宁、蒙,浩瀚辽阔。第四纪陆地不断抬升,更新世的大风,席卷黄土,覆积成厚达百余米的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剥蚀 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 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 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全市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马家大山最高为2089米,南部政平河滩最低为885米。 3)地势地形 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山、川、塬 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 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700多平方公里,横跨庆阳市四县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 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4)气候水文 庆阳市有董志、早胜、宫河等12条较大塬面,总面积27万公顷,其中:面积9万公顷的董志塬是农作物主产区。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 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静储量越

追悼会家属致辞

追悼会家属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 “子欲孝而亲不待。”我敬爱的父亲于2012年1月31日20点45分,走完了他坎坷而又坦荡磊落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 首先,我谨代表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姐妹及所有的亲属,向今天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冒着严寒、放弃假日、在百忙之中和我们一起,向我们最敬爱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刻里,各级领导多次前来探望和慰问,给了父亲莫大的安慰和温暖,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大爱的力量。在治丧期间,各位领导、各单位给予的帮助以及您们在百忙之中伸出的援手让我们可以坚强地站在这里与我最敬爱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我再次代表我母亲及兄弟姐妹向您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敬爱的父亲离世,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悲伤和怀念。父亲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自1937年参加革命,曾带领游击队浴血奋战,转战南北,1940年父亲担任了陕甘宁边区陇东中学总务主任,培养了大批的革命战士,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放后父亲曾历任环县税务局局长,庆阳专区税务局局长,平凉专区税务局局长,平凉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环县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等职。在平凉时又参加了甘南和西海固平叛,受到了上级的嘉奖。父亲的一生足迹走遍了陇东大地的山山水水,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受到了平庆人民的爱戴和好评。父亲的一生是忠党爱国,矢志不渝的一生;是公正廉明,始终如一的一生;是坚持政策,不渝原则的一生;是终生勤俭,一尘不染的一生。

父亲不但抚养我们成长,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家教,且言传身教,培养我们成人,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为失去这样的父亲而感到万分悲哀和心痛。作为儿女,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来表达心中的哀伤。 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地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怎能不感到极度的哀痛和绵绵的思念?!父亲,您就放心的走吧,我们当以孝为天,竭尽全力孝敬健在的母亲,让她老人家安享晚年,我们牢记您的遗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自当继承父亲留下的良好家风和优良品德,一定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像您所希望的那样,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这是对您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 敬爱的父亲,今天,您最疼爱的儿孙们来送您了,我们相信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躯体,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安息吧,敬爱的父亲!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2年6月22日批准设立。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人口260万(其中城镇人口62万)。境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主要河流,较大的支流27条。位于蒲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是庆阳市最大水库,也是全国最大的黄土均质水坝。庆阳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富集,折合油当量约1230亿吨,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榆林市(1402.8亿吨)。全市油气资源总量占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37%;煤炭预测储量占甘肃省的97%,已探明储量123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亿立方米。是国家建设中的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和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庆阳有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规模最大的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白瓜子出口量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以上,黄花菜生产量和杏制品加工量分别占全国的40%以上。横跨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森林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境内面积达760多万亩,是陇东的“天然水库”和“绿色屏障”。庆阳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原面—董志原;“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在这里出土;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黄帝内经》;周先祖不窋等十三代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以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为代表的“庆阳五绝”,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评选的全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庆阳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存两点”的重要地位。1927年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境内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庆阳战斗和生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5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8亿元,小口径收入达到30亿元,粮食总产量127.71万吨,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354.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3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6亿元,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地理位置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6°45′~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东部与陕西省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接壤﹔北部和陕西省吴起、定边县以及宁夏的盐池县为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固原、彭阳县交界﹔南部跟本省的平凉、泾川县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连接。东西横跨208公里、南北纵贯207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庆阳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庆阳还是一片汪洋。到中生代,陆地逐渐隆起,这里便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一个湖盆,史称鄂尔多斯盆地,包括现在陕、甘、宁、蒙毗邻的广大地区。到

周口文昌中学

周口文昌中学“216”高效课堂数学学案 课型: 新授课编号: 13024 班级: 姓名: 日期: 审核人: 课题:2.1.1(2) 【学习目标】(1min):1. 掌握文字符号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 理解公理1公理2公厘,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点线共面问题。 2. 掌握平面的概念画法表示及基本性子。 旧知链接:复习1:(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复习2: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一、【自研课导学】(时段:晚自习时间:20 分钟) 新知自研:必修2课本第40到43页的内容并结合资料完成导学案. 二、【展示课导学】(时段:正课时间: 45 分钟)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 究环节展示提 升环节 质疑评 价环节 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 策略 (内 容·形 式·时间) 展示 方案 (内 容·方 式·时间)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 成·同步演练)

【学法指导】 导学一:平面的概念(★) (1)根据课本40,41页,思考:平面的概念是什么? (2)平面有什么特性? (3)怎么样表示一个平面? (4)如何确定一个平面? 导学二:平面的性质是什么?(★★) 公理1: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公理2: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①两人 小对子 相互交 流自研 成果,并 用红笔 给出等 级评定. (3min) ②六人 互助组 组长主 持,先带 领组员 认真思 考课本 40~43 页,然后 找到三 个定理。 (7mi n) 展示单 元一: 方案预 设1: 根据学 法指导, 总结出 平面的 概念及 特性; 方案预 设2: 根据导 学二,得 出三个 定理的 三种语 言表示; 展示单 元二: 方案预 设3: 利用1 分钟时 间理清 同步演 练解题 思路,写 出你的 结论. 【随堂笔记】 导学一1平面的概念 2平面的特性 3平面的表示方法 4如何确定一个平面 导学二: 公理1: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公理1: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公理1: 符号语言:

义渠戎国在陇东的兴衰

义渠戎国在陇东大地的兴衰 内容摘要:义渠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也是最早融人汉族的少数民族之一。义渠国在同其它诸国的竞争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它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义渠民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共存史800余年,其中在庆阳建立奴隶制君国(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272年)达500年之久。 关键词:义渠戎陇东大地奴隶制君国秦国北地郡 义渠戎,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一支,周文王末年建立国家。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周围彭卢、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修建城池25座,派兵驻守。公元前272年,义渠国灭亡后,秦昭王在义渠国旧地置陇西、北地、上郡。领土成为秦国的一部分。义渠戎也融人汉族,逐渐汉化。 陇东广义指陇山以东的甘肃地区,陕北以西、六盘山以东的广袤区域。陇山又名“大陇山”、“六盘山”、“鹿盘山”、“鹿攀山”等。陇东一般指甘肃省庆阳市。其位于甘肃省最东部,习称“陇东”,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带,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曾为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夏商时期陇东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期陇东称北豳;春秋战国时期陇东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秦汉时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 一,义渠戎的渊源 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从远古起就活动着许多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常以游牧为生。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 过去一些史学家常把祖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通称戎狄,所以也把义渠戎笼统地称为戎狄后裔。其实狄和戎是有区别的。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四章第一节云:“狄族原是鬼方的分支,他们活动在今陕西和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所谓西戎,主要指活动在陕甘青藏的一些分散的羌人部落和方国”。这说明,戎狄原是两个不同的种族。狄族也是黄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秦汉时期狄被称为匈奴。羌戎又是远古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而义渠戎也是西方羌戎后裔的一支,因此,义渠戎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义渠戎的兴起 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猃狁),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 /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于大原”,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庆阳、固原地区),五戎之中唯义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丰,宜耕宜牧,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周族同化。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为半农半牧民族,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史记·货殖列传》云:“……北地、上郡与关中同

2016年河南周口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2016年河南周口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周口市区学校正取分数为: 周口一高487分 周口二高340分 周口三高420分 周口市文昌中学400分 各县市部分学校正取分数分别为: 郸城一高559分、郸城二高520分、郸城三高470分 太康一高530分 淮阳中学543分 扶沟县高中512分 项城一高430分 沈丘一高479分 西华一高449分 商水一高458分 录取时间安排 1、7月29日,提前批完成投档预录工作 2、7月30日至8月5日为第一批次录取。市教育局7月30日开始投档。8月1日完成预录,然后通知被录取考生到校注册确认录取,未按时注册的视为放弃,学校可以退档。8月5日完成第一批次录取工作。 3、8月6日至8月10日为第二批次录取。市教育局8月6日开始投档,按志愿不能完成招生的学校可以网上征求志愿。 4 8月12日全部录取结束。

注意 与以往不同,从今年起我省全面取消“择校生”,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将全部用于招收统招生,也就是说,上高中要完全“拼分数”。 根据我市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全市最低分数线不得低于300分,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为。 今年我市中招三大亮点 一是全市优秀层人数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市最高分665分。630分以上97人,比去年增加90人,其中郸城28人,项城27人,太康12人,淮阳10人,中心城区6人,商水6人,西华4人,沈丘3人,扶沟1人。 二是各高分层人数、比率普遍提高。 620分以上人数304人,比去年增加210人;600分以上人数1514人,比去年增加738人,;550分以上人数10506人,比去年增加1638人。 三是中心城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高分层人数有较大突破,优秀比例居全市前列。全市620分以上304人,中心城区19人,居全市第三位。全市600分以上1514人,中心城区94人,居全市第五位。全市580分以上考生4204人,中心城区258人,居全市第五位。

庆阳简介

庆阳简介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北石窟寺、巴家咀水库、东湖公园、庆阳地区博物馆、古城罗川赵氏石坊、合水县博物馆、南梁革命纪念馆、潜夫山公园、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宁县九龙桃花会、小崆峒风景区、环县兴隆山、周祖陵森林公园。 庆阳曾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遗存于区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举世瞩目的“古象黄河”化石、“环江翼龙”化石和我国第一块打制石器就出土在这里。周祖陵殿、公刘殿、秦直道、秦长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纪念馆等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被专家称之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民族文化的结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艺术”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庆阳西峰至兰州有民航班机往返。。庆阳民间艺术绚丽多彩,皮影、剪纸、刺绣、道情和秧歌堪称“五绝”,还有踩高跷、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陇剧、木偶戏,其古朴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国内外思想文化界青睐。秋季庆阳雨水较多,秋

季到庆阳旅游请注意携带雨具。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此兴业,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庆阳又是我国西北最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发掘于庆阳县三十里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第四纪早期的“黄河古象”化石,使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迄今区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古文化遗址980处。秦长城、秦直道各跨越境内二百多公里。北魏永平二年的北石窟寺,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全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品。范仲淹为抵御西夏入侵修筑的二将成、大顺城和平戍寨雄姿犹在。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机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强农富

“刘巧儿”抗婚与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诞生

“刘巧儿”抗婚与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诞生1942年,陇东分区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妇女抗婚案,那就是华池县温台区的封芝琴大胆反抗买卖婚姻,要求婚姻自主的案件。根据这个案件的故事情节,边区的文艺工作者编写了《刘巧儿团圆》的说唱剧本。解放以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这个素材又拍摄了评剧《刘巧儿》电影戏曲片,在全国公开放映,深受广大青年尤其是妇女的喜爱,产生了极具震撼力的效果。在“刘巧儿”的影响下,全国千千万万的妇女冲破了封建婚姻的樊篱,追求婚姻自主和自由,争取妇女解放,从此,刘巧儿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她与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紧紧联在了一起,成为妇女婚姻自由的象征! 封芝琴(即刘巧儿的原型)抗婚案的情形是这样的: 1942年的一天,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来到陇东分区专署告状。这个告状的大姑娘就是华池县温台区农民封彦贵的女儿,她叫封芝琴,小名捧儿。被告人是他自己的父亲封彦贵和华池县县长第五汉杰。当时的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受理了此案。原来早在1928年,当封芝琴3岁时,封彦贵就将女儿与附近的农民张金才的次子张柏订了“娃娃亲”。张柏比封芝琴大一岁。这一对青年男女,从小就认识,彼此也了解,长大后心心相印,表达了爱慕之情。1939年4月4日,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照本人之自由为原则”,“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禁止包办强迫及买卖婚姻,禁止童养媳及童养婚”。这个婚姻条例说出了封芝琴和张柏的心里话,封芝琴和张柏相互悄悄表达了美好的心愿:结成夫妻,永不分离。 但封彦贵见女儿封芝琴长大,出落得象一朵鲜花,而张家却很穷,为多捞“聘礼”,用欺骗手段,瞒着封芝琴和张柏,一面要与张金才家解除婚约,另一面又将女儿许配给南塬村的张某。事发后,张柏的父亲张金才便向华池县政府告状。华池县裁判部依照新婚姻法有关“禁止强迫及买卖婚姻”的规定,作出了撤销封芝琴与南塬村张某的婚约的判决。但封彦贵又于1943年3月以高“聘礼”将封芝琴许配给庆阳县的富绅朱寿昌为妻。张金才得讯后,连夜纠集本村的20多个青年人,携带棍棒,深夜到封彦贵家“抢亲”,抢回后,当晚为封芝琴与张柏成了亲。次日一大早,封彦贵哭哭啼啼跑到华池县政府告状。华池县考虑到封芝琴和张柏的婚约属于从小由父母包办的婚姻,依照《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关于“禁止包办婚姻”的条款,未经深入调查,便宣布封芝琴与张柏婚姻无效,并判处张金才“抢亲”罪,徒刑6个月。宣判后,封、张两家都表示不服判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