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复习重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复习重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复习重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选择题归纳

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2.“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即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4.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5.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6.我们可以把文化归纳为两个层次:上层文化和地层文化,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7.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煤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8.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分发(物质,制度,精神);四分发(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9.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10.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

11.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三晋之地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12.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晋的道家及楚词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13.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14.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15.“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16.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皇帝,疑项,高辛,尧,舜。

1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18.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育超自然神,天地神氏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全盘继承。

19.春秋战国是文化观念的原闯时代。

20.白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

21.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留十家”之说,有儒家,到家,发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22.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

23.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

24.儒家的影响在道德在事功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

25.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26.早期发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俚,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

27.后期法家的极大成人物是韩非子。

28.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29.墨子学派的出现本身,是那个时代私有生产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思想的代言人。

30.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为代表。

31.阴阳家的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和地层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

32.董仲舒用它来解释〈春秋〉,建立了“天下感应”说,而民间的各种禁忌迷信,也多为阴阳五刑思维方式下的产物。

33.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此理论,与这个学派也有密切的关系,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

34.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历史上最伟大的高峰,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多时期。

35.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

36.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37.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

38.有许多科目,其中孝,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

39.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道德立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40.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就从这里开始。

41.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够变成一个事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

42.“五湖”之说,即匈奴,鲜睥,翔,实则内迁的人群并不止这些,如卢水胡,山胡,焦胡等。

4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旋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粥。

44.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淡”,清淡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

45.汉武帝同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

46.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

47.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阶段,前期以班若学为主,后期以问心为主。

48.北朝大规模的灭佛有两次,一次是发生于北魏太五帝时期,再一次是北周武帝字文朝时期。

49.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是否影响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

50.最富于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神灭论〉最著名。

51.科举制度创始于隋而大兴于唐。

52.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问世于北宋。

53.中国科技的发展有几个高潮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就是唐宋之际,每个时期都是生产开发的高涨期。

54.〈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著作中的义理,得到深入的研究和阐明,最终朱惠为四部书作的注释流行开来。

55.今天的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商,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56.在中国方面,大约从元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就开始了“下南洋”的历史,大量的华人来到东南亚开展着经济,建立华人社会。

57.朱元璋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

58.在唐宋科举考试一般是把经学作为基本知识来考核的,明朝改用八股文取士,题目就出自朱惠的〈四书章句〉。

59.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正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戴育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

60.通俗化,平民化是明代乃至清代文学艺术的特征,显示出一代文人特有的社会心态。

61.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痍。

62.清王朝文化政策体现在两件事情上,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大型文献的编辑。

63.鄂尔泰等编修〈授时通孝〉,张履祥〈补农书〉等农学水利著作,都有相当高的价值。

64.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65.在中国的黄河下,下游地区,是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

66.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寿古学者发掘了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志和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志,可见当时已有农业定居生活。

67.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

68.宋元两代,传统农具发展到高峰期,元王桢在〈农书〉中,设〈农器图谱〉十二卷二十门。

69.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南方农业是稻做行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桑蚕业也很发达,北方农业是麦栗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粒子,高粱,玉米,谷子,豆类,以梨耕为主和渠双灌等。

70.现在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

71.至西汉中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立下来,成为统一的立法制。

72.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议事,俗称“打春牛”。

73.县俯的开耕议事由县官主持,乡村的春耕议事由民间组织主持,从春种到秋收,要举行灌溉仪式,以保证农业收成。

74.秋季新谷登场后,各地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塞社,入税冬后举行东藏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和祈祷来年丰收。

75.北朝贾思胰〈齐民要术〉。

76.市商贸易的方式,第一种是农商兼营,第二种是行商经营,第三种是坐商经营。

77.市商的经营之道,市声,牌匾,字号,商幌。

78.我国的经营习惯,敬财神,经销,广告。

79.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宗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80.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

81.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干栏式,井干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

82.居住建筑格局与文化的关系,院墙,院门,庭院。

83.我国居室的室内格局,大体分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几块。

84.居住建筑仪式分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

85.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包括以下几点,民本思想,节约粮食,人格教育,食疗观。

86.我国的群体饮食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仪式饮食,阶层饮食,节日饮食,民间组织饮食,待客饮食,馈赠饮食。

87.服饰的构成要素是质(原料),形(样式),饰(佩带的饰物)色(颜色)和画(图案)。

88.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第一,衣着,第二,附属装饰品,第三,人体自身的装饰,第四,带有装饰性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

89.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

90.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服饰的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91.在我国传统的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

92.“五服”,指斩滚,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

93.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94.至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

95.黄铺谊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

96.在宋代成书的《洗冤录》则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

97.现存最早的医学专书是南朝道士陶弘景补充修订的《伸农本草经》。

98.中国传统医学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即以神农草药串脉络的药物学医疗体系,和以皇帝,伏薏针砝为脉络的针灸学医疗体系。

99.沈括,苏颂等第一流的文化科技人才,他们都是进士出身,科举制对唐宋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100.中国俗称“礼仪之邦”,坐卧有礼,它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

101.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礼是贵族等级的规范,礼是乡里庶族的规范,礼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102.天神祭祀包括天旁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中。

103.地神祭礼主要包括大专祭祀,社诣祭祀,山川祭祀等。

104.祭祀典礼是古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重大内容,“国之大事,危机羽绒”,一语道尽了传统中国的政治奥秘。

105.冠礼是古代成人礼,冠礼是社会礼仪的起点。

106.先圣师的祭祀自然以孔子为中心。

107.《孝经》有“礼不下庶人”之说 .

108.第五章主要从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来阐述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的。

109.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整体,重体会,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11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111.用中,执中是指必须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112.到宋代程颐提出了知先行后的主张。

113.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

114.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派。

115.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即是重要的文化理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116.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多种。

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二,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三,封建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对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继承与创造.

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份,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中国

古代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今天,古代教育所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是一笔丰厚的宝贵遗产,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1. 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很早就有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孟子?滕文公》:"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并相当重视寓教于乐,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三代之前的传说时代,就已经有了教育的起源.如《尚书?舜典》载,虞时设学官,管理教育事务,如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命夔典乐.

2. 商周时期;

3. 两汉时期(学制及选士制度);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制及选士制度);

5. 隋唐宋元明清(学制,选士制度及书院;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分科考试形式选择人才的一种选士选官制度.它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设立"进士科"始,至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止,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隋代为科举制的初创期,唐宋渐趋成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逐渐僵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官制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教育封建制

度的延续影响深远.

对教育而言,大力促进了封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它为寒门庶士创造了学优从政的条件和可能,为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梦想和个人价值,参与政治参与社会提供了机会,由此深刻影响

士人的人生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士人的性格,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

对政治而言,官员的选拔,任用,升迁,均服或从属于科举,选择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统一起来.它使文官在政府行政结构中职能得以加强,造就了具有文官特色的官僚阶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封

建政治的革新,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效地抑制腐败因素的滋长,极大地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了封建

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有力地维持封建大一统政权的巩固,令家天下的封建制长期延续.并且,科举考试

以儒经为主要内容,亦有利于儒家文化的薪火相传.在这些方面,科举制有其正负面的影响.科举制作

为一种选士选官制度,它受制于封建官方的教育思想与统治思想.它不可能根除封建政体的弊端,相反亦有可能养成新的食利阶层,由此加强民众的负担和社会发展的凝重性.它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变

成科举的附庸,不利于教育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就考试而言,它偏重经籍文辞,忽略德行才能,把受教育与仕进,利禄直接挂钩,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受到极大束缚,由此加强了对士子思想的牢笼与禁锢.同时,考试合格者不乏思想僵化,无真才实学的庸才和利禄之辈.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1. 综合观(大教育观);

2. 辩证观(对立统一观);

3. 内在观.

三,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1.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2.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3.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4.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5.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经历了长达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

除了审美价值而外,中国古代文学也有着它突出的认识价值.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最具活力的的一个部份,深刻,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它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

中国文学在文字发明和使用前就已产生了.其源头可上溯至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在每个时代中,"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明清之小说.概而言之,其文学成就体现在诗歌(诗,词,曲),散文,叙事文学(戏曲,小说)三个大的领域.

中国是一个抒情诗的王国,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是诗歌.现实主义诗歌源头可上溯及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编定的诗歌总集《诗经》,它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则是《楚辞》.诗的形式有四言诗,杂言诗,五七言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唐以后又有词,曲等诗歌样式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卜辞与稍后的钟鼎铜器铭文.《尚书》的问世,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此后出现了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秦汉后散文在形式上发展为古文与骈文两大类.中唐古文运动确定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统地位.

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上溯至上古神话传说与史传文学,而真正的文学创作则始于魏晋小说,影响到后代的笔记小说.到了唐代,作家有意创作小说,传奇小说代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在宋元说话艺术基础上,产生了白话长篇与短篇小说.明清是我国古典小说大发展的时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于宋金时代,成熟于元代,元有杂剧与南戏,元代是杂剧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明清传奇戏曲大力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思考题

黄宗羲《诗历匙辞》说:"夫诗之道甚大,一人之情性,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试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体会和认识.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和法律一样,是一种社会规范,对对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的设计.不过,伦理道德是

一种内在的规范,它以追求人的道德自觉为最高目的,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提炼出来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

中国社会生活中,道德的影响是大的.中国文化的

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

载物为理想.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

根本.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

影响尤为重要和深远.早在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三不朽"思想:

"太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孔子也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孔子认为人类应有三种伟大德性,即知,仁,勇"三达德":"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以知,仁,勇为核心的道德论,是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几千

年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三德之中,以仁为根本,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其基本意思是"爱人".三达德后来衍为仁,义,礼,智,信,汉董仲舒称为"

五常",唐韩愈称"五德",宋代程朱理学称为"五性","五伦".

在今天,经过扬弃和创造发展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提升依然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五常":仁,义,礼,智,信,尽管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也含有普遍性和超时代性的意义.在今天,爱人民(仁),明正义(义),有礼节(礼),辨是非(智),守信用(信),还是必要的(见张岱年《文化与价值》).

儒家思想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重大,其中尤以孔孟"仁"学为基础.

仁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也是儒家伦理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其本意是指人与人相

互亲爱,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内省),提倡忠恕之道.孔孟仁说是其主体和基础.孔子仁学内容主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孝,弟等,"爱人"是其基本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仁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与爱心,又是一种忠恕之道,具有宽容忠恕的精神.并且,孔子的仁学是建立在"亲亲"的基础上的,故他认为爱有等第与差等("爱有差等").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他的仁说中,认为"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即仁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仁人志士"自当具备所谓"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性善是天赋予

人的本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上》),主张要"扩充善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即把仁爱的精神,由亲人推广于社会,推广于宇宙万物(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爱自然万物,把自己和天地万物看成一体,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每个时代都有具体不同的道德规范,但同时每个时代都有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传统美德即几千年来

积淀下来的具有延续性的道德.

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实现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

十大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仁在各个历史时期,有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是各种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在中国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而"仁"的核心是"爱人",仁爱的起点和根本是亲亲,即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谦和好礼:礼是仁德推衍到社会,并在各种人伦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规范的总称.

3.诚信知报;

4.精忠爱国;

5.克己奉公;

6.修己慎独:

慎独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旨在启发培养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道德实践中的自觉性,能动性.语出《中庸》,即要求每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实践中严于律己,坚持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戒慎恐惧,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以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

7.见利思义:义利关系处理的原则.

8.勤俭廉正;

9.笃实宽厚;

10.勇毅力行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为什么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远古宗教: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鲁迅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间风俗习惯的联系尤为紧密,从而成为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门径.

1.道教的形成,有三大来源:

其一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神崇拜与鬼魂崇拜.中华民族的远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宗教观念.在原始宗教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自然神的崇拜及对鬼魂的敬畏.到公元前15至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逐渐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崇拜,对上帝和天命的信仰取代了自然神崇拜,原始的鬼魂崇拜演变为以血缘为纽带,结合宗法体制的祖先崇拜.周朝时鬼神崇拜更为系统,出现了天神,地祗,人鬼三大支系.自然神崇拜与鬼神崇拜是道教神系的主要来源.

其二是战国至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庄子》,《列子》等对神仙生活,仙家世界有着动人的描绘:服气辟谷,长生久视,白日飞升.为时人所乐道.秦皇帝曾几度巡视天下,专为寻求不死药,还不断遣方士入海寻找仙山.汉武帝亦好神仙,慕长生.统治者的好尚和追求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后来的道教也从中补充了自己的法术成份,宗教宗旨也受到影响.道教与其它宗教不同,是一种乐生,重生的宗教,以追求长生不老为最高目标.

其三是产生于战国,盛行于西汉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先秦道家思想的变种,初为讲求"君人南面之术"的政治哲学派别.齐宣王时稷下先生假托黄帝之名,杂糅老子学说而倡言"黄老",传习"黄老道德之术"者"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故称.战国末,黄老学相当流行,西汉开国将相及最商统治者多受其影响.黄老学为后世道教奠定了哲理基础.两汉之交,佛学始传入中国,客观上对道教形成有刺激作用.最终道家创始人老聃被神圣化,宗教化,黄老之学的学术气息荡然无存,演变为宗教性质的"黄老道".成帝时甘忠撰《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宣传黄老道术.顺帝时山东有于吉得"神书"170卷,实际上是于吉整理各类黄老道书而成,号《太平清领书》,后世称为《太平经》.后为张角所得,据之创立了最早的道教派别"太平道".

2.道教的形成:

原始道教有三支,其一是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其二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其三是以魏伯阳为代表的金丹道.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时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中的丹鼎派.他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方术与神学纳为一体,将道教丹鼎,符水从理论上纳为一体,从而确定了神仙理论体系.北魏道士寇谦之和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在整顿和重建道教组织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寇谦之调整改善了道教与皇权的关系,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变成官方宗教,他改革后而成的"新天师道"一度成为北魏国教,称北天师道;陆修静广集道书,总括道教义理,倡导斋仪科范,其倡导的以斋仪为修道本的天师道,称南天师道.道教在唐代地位最高,皇帝认老子为先祖,加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极力扶持和利用道教,使之成为皇族宗教.唐宋时,南,北天师道等道教派别合流形成以讲究符0为主的"正一道".唐宋之后,道教又出现了一大派系"全真道".全真道兴起于金朝统治的北方,传说始于"五祖",即东华子,正阳子,纯阳子,海蟾子,重阳子,实际为咸阳王重阳(重阳名中孚,0,曾中武举,40岁于终南县南时村建"活死人墓"穴居修道.门下有马钰,孙不二,郝大通,谭处端,王处一,刘处玄,丘处机等七真子).他主张三教平等,注重清修,是对唐宋以来道教的一大改革,后来丘处机嗣教,成吉思汗令其掌天下道教,故元代全真道盛极一时,与正一道为当时两大派别之一.

3.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为"道",它源于先秦老子,不过其涵义已不是老子原意,已宗教化,神学化.道教认为它是宇宙主宰,是生成万物,主宰万物的造物主,是至高无上的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道教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因其无名无形,故早期道教不搞偶像崇拜.道教所尊奉的祖师太上老君为"道"的化身.道教的最高目标是"得道成仙"认为通过修道而人可返本还原,与道合一,修炼成仙方法因不同派别而不同,概而言之,以内外金丹为主要,外丹即以铅汞为原料炼丹药,服之以求长生,内丹不假外药,以人体之精,气,神为三宝,进行内部修炼而实现不老.此外,符0派,正一道则认为符0咒语,科仪羰醮可以禳灾求福,祛病延年.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自从传入中土以后,佛教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最终与中国传统相融合而成为中国化的宗教.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过数百年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整合,南北朝开始迅猛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期我国内地佛教进入极盛时期,印度佛教于公元十三世纪时绝灭,而中国佛教则如日中天,辉煌一时.

1.佛教的创立与流传: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485),其生活年代大致与孔子同时.

据传他创立佛教,是有见于世间的苦难与社会的黑暗,他于菩提树下静思49日,终觉悟成佛.从此,人们称他为佛陀(简称佛),即真理的觉悟者,又称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信徒们称他为世尊,佛祖.中国农历四月初八为佛之诞生日,十二月初八为佛之成道日,二月十五日为佛之涅般日.

佛祖在世和去世后的一百年佛教处于原始阶段,教

内团结,教徒对教义的理解和修持的戒律基本一致.后

来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个发展阶段,至

十三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侵入和密教自身的粗浅,

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绝灭了.

传入我国内地的为大乘佛教,传入西藏的是密教,

称藏密.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一般以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国的使节伊存向博

十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为佛教传中国最早的确

切文献记载.佛教最早在上层社会传播.汉明帝夜梦

天降金人,遂遣使西域,抄回佛经42章,名《四十二

章经》,延请西僧到洛阳,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

东晋南北朝时,佛教进入高速发展期.佛教在这

一时期的中国化进程加快,从而增强了生存能力,动

荡的局势又给佛教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尤其是统治

者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佛教迅猛发展.其主要体现在

朝廷扶持,寺庙广建,僧尼巨增,高僧辈出等方面.南北朝时都有皇帝倡导信佛.如后赵石勒请西僧佛图澄,后秦姚兴请西僧鸠摩什,梁武帝萧衍还狂热信佛,不仅著书立说,阐释经律,而且还四次舍身同泰寺.北朝北齐时僧尼竟达400万人之多,寺院200万所,是见于中国古代史记载的最高僧尼数.隋唐是中国汉语系佛教的鼎盛期.隋朝二帝致力于佛教的发展,尤其是炀帝自称"菩萨弟子",自度僧人1620个.唐朝国力强盛,三教并重,利用国家财力,物力,人力进行译经,求法,建寺等活动,不仅使汉地佛教极盛一时,而且推动了佛教向朝鲜,日本,越南的传播.尤其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全国有寺院数千所,僧尼50余万,寺院经济实力雄厚.当时高僧辈出,派别林立.当时汉地佛教出现了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密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这八宗的兴盛正是中国佛教极盛的体现.其中,禅宗是中国僧人

独创,中土产生的佛教宗派.

2.佛教的基本教义:

基本教义由"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组成."四谛"为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为佛教全部教

义的总纲.谛,为真实不虚之义.四谛由苦,集,灭,道组成.苦,即"人生皆苦",除了生,老,病,死诸苦外,还有"求不得苦"(人生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痛苦),"爱别离苦"(与亲爱的人生离死别之苦),"怨憎会苦"(由怨憎引起的种种痛苦),"五取蕴苦"(因执着于把五蕴和合之虚空当成真实存在所造成的种种

痛苦.五蕴指色,受,想,行,识).灭,即"入灭","涅般",指脱离人生苦海而达到的超脱彼岸.集,本义为"招集","集合",指招致苦难的原因.道,即脱离苦海的方法."八正道"是八种通往涅般境界的正确途径

与方法,实为道谛之发挥,称为"八船","八筏".后来高僧佛学家把"八正道"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为戒律,定即禅定,专注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慧即智慧,是洞察宇宙人生一切实相,断绝无名烦恼的智慧.戒,定,慧三学概括了学佛修行的全部内容,三者扩展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即六度.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是佛教宇宙观,人生观和宗教实践的基本理论.因,即原因,缘是关系和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或现象都由一定原因和条件结合而成,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佛教原先比较重视个人的解脱,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由注重个人修行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故后来的佛教称大乘,贬抑地

称原先的佛教为小乘.大乘,小乘的区别反映在教义教理和持戒修行上.如在对待佛陀上,小乘虽有神

化倾向,但保留了佛祖身上的历史痕迹,而大乘则把佛陀神化,甚至提出佛有三世十方的说法.又如在

追求理想的境界和目标,小

乘重视自度(自觉),即自我解脱,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理想,而大乘则重视度他(觉他),即普渡众生, 以修持成佛为终极目标.儒学与儒教儒学并不是宗教,但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承载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较强的宗教功能,故人们称之为儒教,尤其是魏晋以来,因儒学以礼教为核心,故称儒学为名教或

儒教.

1. 儒学的天道观具有宗教色彩:

从思想渊源来说,儒家学说是夏,商,周三代以来思想的延续和总结,三代占统治地位的天神观也影响

到了原始儒学.孔子伦理思想中极力强调"人为",注重"人事",但也主张"听天命,敬人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表明他并没有全然抛弃"天命"(孔子的天命也含有自然和人伦社会关系的必然性),也承认天命的存在,只不过在人神关系,人鬼关

系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到了汉代,从儒学被作为意识形态正统以来,天神观被进一步发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进一步把"天"神化,人格化,儒学的宗教色彩得以大大强化而使儒学神学化,宗教化.

2. 儒学的修养理论也具有宗教色彩:

在儒学的修养理论中,强调人的"善性","善端"源于"天",把人伦道德归诸"天",认为善是人先天的秉赋.

故其所倡导的"养气","内省","复性"即是宗教式的主观内省方法,即带有宗教色彩的修行方法.

3. 宋明理学具有一定宗教功能:

理学是宋明时代融摄佛道,冶三教于一炉的新儒学.理学,缘于宋儒解经,大都不顾旧有传注,抛弃传统的

训诂,义疏,直接从儒家经典中阐发义理性命(即指人的本性及其根源),故又称"性理之学",简称"理学".宋

儒认为他们的学说是经孔子,子思,孟子等一代代传下来的,他们以继承孔孟道统相标谤,故称其为"道学".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先有"宋初三先生"孙复,胡援,石介开理学先导,继而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和基本范畴,成为理学之宗主,再有张载,程颐程颢完成理学的系统化,南宋朱

熹集大成,历史上把以二程,朱子为代表的理学一派称为"程朱理学",而与之对立的有以宋代陆九渊,

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心学"又叫"良知之学",为理学一大流派,它主张以人"心"为宇宙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本体).程朱理学以"理""道"作为宇宙本原,认为它们是万物发展变化

的总规律,他们把古代最普遍的一些范畴诸如气,物,天,心,道,性,天命等用"理"贯穿起来,纳入"理"

的范畴,提出"理外之事则无","天下只有一理",又认为"理"是客观自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还把这一哲学命题引入人性论和修养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把天理与人

欲对立起来,致使理学具有较强的宗教禁欲主义的色彩.宋明理学融摄佛思想,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的"心性"学说.作为宋明理学最高范畴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吸取了隋唐佛教的"

佛性"论,从而使宋儒之"心性义理之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儒学化了的佛性理论.

其次,由于宋明理学把心性本体化,其修行方法也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主张用整体直观的方法来把握本体.理学家们所极力提倡的主观内省,"主静","居敬","半日读书,半日坐禅"等,具有浓厚的宗教式面壁修行的色彩.

此外,从思想内容来说,宋明理学旨归在于"存理灭欲",致使理学具有较强的宗教禁欲主义的色彩.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第一节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 原始儒家

2. 原始道家

3. 中国佛学

4. 宋明理学

关于原始儒家:

1. 代表人物

2. 儒家经典

3. 原始儒家的精神:

创造性的生命精神;

仁爱精神;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

关于原始道家:

1. 代表人物

2. 道家经典

3. 关于"道"

4. 原始道家的精神

中国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的精神:

强调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精神上的某种自由,解脱,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佛教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蕲向.而且,佛家的诸佛平等境界和与众生一起拯救世界的热忱,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 宋明理学:

融摄佛道,冶三教于一炉,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张扬道德理想与道德理性,突显人的精神价值与精神力量,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到本体论的高度,注重气节操守的培养,要求发奋励志,树立庄严伟大的理想人格.

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1. 创化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2. 天人之际,性命之源

3. 人生境界

第三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 逻辑分析,辩证综合

2. 直觉体悟

3. 知行动态统合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集中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山脉河流等地形地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自然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构成了封建社会

的经济主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从社会组织结构来看,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而严锢,两

者长期存在.上述的历史――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

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个文化类型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不佞鬼神,乐天安命,等等,这些在几千年农业宗法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故斯宾格勒把道德灵魂当作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故,有人把中国文化称做"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不仅在人伦关系中,注重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而且在人与自然关系,人神关系人鬼关系,也体现出"德"的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它十分注重二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天人关系上,天是人类性命之源,天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社会秩序,

行为规范,人的理想的最后根据.天德下贯为人德,人德上齐于天德,人的"德"出于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而天人同德,人的精神可以与天地相通.

张载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揭示出了天人关系中"民胞物与"的思想精神,它与道家成物与我为一,佛家众生平等的精神,都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备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阶级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制度.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继续构成了社会意识的轴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宗法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

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尊亲"成为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道德传统.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孝悌之德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长,尊长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忠孝两全,"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见《大学?经一章》),由此而产生出人的社会义务,责任和历史使命.

由于中国文化以德摄智,伦理道德学说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求真","求善"成为学术的旨归,以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科技首要之任务在于"正德",文学往往为"载道"工具,须承担教化功用,史学往往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政治学成为道德评判,政事被归结为善恶之别,正邪之争,君子小人之辨,教育首要之任务是在于"行教化",哲学则往往与伦理学相混,而成为一种道

德哲学.

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自有其正面,负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总结,不同专家有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学习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就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握它的民族性和特殊性.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从其强大的生命力,务实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家国一体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与政治文化,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来认识其特点.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示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

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

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换言之,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精神是内在的,传统是外化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基本精神,指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思想观念.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传统中最核心的部份,是民族文化赖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

文化精神相联系,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所有这些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

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有:

1,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特征: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个体价值;强调人性尊严,注重人性的完善,总是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和伟大作用;高扬个体在道德自省自律与道德实践上的主体性,自觉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中,人居于中心地位,人为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神之间以人为本,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人文精神可以被称是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关于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

的概念)

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自炎黄时代始就已蕴含"人文"精神的萌芽,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大禹治水等已蕴含其萌芽.至春秋末,"人文"精神才以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形式出现.这要归功于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他继承商周时代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的发展.孔子以后,不仅在儒家学派,而且在其他学派和各个学科领域中,"人文"精神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中国文化中强调"人禽之辨",即为人的本质属性张本,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不同学派对人的本质属性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儒家学派认为,"仁""义""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开篇)《诗经?0风?相鼠》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表现,是突出人在道德实践中的能力,将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强调个体在道德自省自律与道德实践上的主体性,自觉性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以道德自省自觉抵制宗教强制.

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以抵制宗教神学.故此,中国文化具有了超越宗教的情感和功能.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如孔子,他虽然承认天命(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但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其弟子问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他是将现实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而不是神.有人说,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学,道学,还是玄学,理学,佛学,都是人学(因为它们关注的都是人的价值及主导作用,努力探讨,强调人的价值的完善).

在儒学中,特别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刚健有为,勇毅力行作为处理天人关系与各种人际关系,作为道德实践与理想追求的总原则,要人们为理想(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人格理想)积极追求与奋斗.孔子十分重视刚健有为的思想,十分重视"刚"的品质.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指定性.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彖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天人皆有共同的特性,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于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这是从天道的角度来要求人的行为.这是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认为天,人皆有"刚健而文明"的特性,它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同时又要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中正,即刚健而不过刚,不妄行,不走极端,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释家,都表现出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情怀:如崇尚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敢为天下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哲人在强调弘毅进取,积极入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同时,提倡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儒家讲求"贵和","尚中".《中庸》云:"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不大喜也不大悲,不狂狷,克制自律,超然洒脱,"物物而不物于物".

道家又极为推崇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与宁静恬淡,清心寡欲的心理境界,讲求柔静无为,乐天安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及其后学提出了"心斋","坐忘"等心理调适的方法,要求忘人忘己忘物,达到齐生死物我,停止一切身心活动,要"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儒道合流,儒道互补塑造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宁静致远",修己慎独,刚健有为与致虚守静相统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享受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视万钟如浮云,视功名如敝屣.从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使中国人具有了似乎与生俱来的内心自我调适功能,能很好地适应人世浮沉荣辱的变化,克服心理疾患.这种弘扬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塑造了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使得中国人在世人面前极具人格魅力.以致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也充满了敬仰之情.如莱布尼兹艳羡《易经》的"天行健",叔本华看好宋明理学家的人格方式,海德格尔认同道家的生存方式.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社会生活,个体人格方面有多方面的意义,能给我们以启示,富于现代意义.在物质社会中,如何避免人的"异化",是一个异常重大而严峻的问题.同时,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重视万物生存发展之基本权利,亦有重大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伦理化又与人文精神相对

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资料之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第三章历史发展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特点是: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渔猎发展到农业;由氏族分化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4. 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5. 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6.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7.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8. 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9.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 (1) 西方的华夏集团; (2) 东方的东夷集团; (3) 南方的苗蛮集团。 10.(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1.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 12.(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3. 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4.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5.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6.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之称。 17.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 18.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9. 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20.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魏:曹丕,以洛阳为都; 蜀:刘备,以成都为都; 吴:孙权,以建业为都。 21.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22.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365)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种类至少有80多种。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域外方言”: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汉语文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育明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14)-中国文化要略-参考书、报录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 第十一章科技成就 二、名词解释 1.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起日落为一天;月缺月圆为一月;日、月周而复始为一年;金、木、水、火、土则是人们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金星”古称“明星”,又称“太白”,黎明见于东方,俗称“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称作“长庚”。“木星”古称“岁星”,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并据此纪年。“水星”又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名“镇星”。但是,古书中提到的“水”与“火”,并不是指水星和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即指“大火”。 2.二十八宿:指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是若干颗星的组合,而二十八宿又以方位分为四组,以中国古代四方保护神相配,分别为:东方苍龙奇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诗经》中已有多处记载,到《吕氏春秋》已有完整的名称,而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盖箱上,已绘有二十八宿的完整图画和名称,可见它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古人认为它们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永恒不变,因此用来作为其他行星的“坐标”,以便观测日月五星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古人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使之相互对应,将星宿对应的地狱称为“分野”。这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3.历法:所谓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在中国的历法里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尚书·尧典》中已经记载了一年分四季,有366天以及闰月。从殷商时起,用六十干支纪日,以月亮的圆缺纪月,此法相传数千年,直至汉武帝时才制定了“太初历”,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此后历代改历,到元代郭守敬创“授时历”,历法基本定型。明代所用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郭守敬制定的元历。 4.圭表:是古人为了测试日、月变化而使用的工具。所谓“表”就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圭”则是地面上南北方面平放的尺子,二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当太阳走到最北且位置最高时,杆影最短,此为日北至,即“夏至”;相反,杆影最长,即为日南至,即“冬至”。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定为365.25日,公元1199年南宋杨忠辅已将这一数值精确到365.2425。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就采用了这一数值。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才差26秒,3320年才差一天,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5.二十四节气:为了让历法更好的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为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问答1.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3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观念密切相关的。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而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一部二十四史,写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贞女烈妇的事迹,却偏偏没有科技发明者的专门章节。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比较发达,但其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2.介绍中国农学的发展。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在黄河流域的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粟以及储存粟的窖穴。其后,文献都有夏、商、周重视农业生产的记载,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一位农业生产的专家。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基本上使用石、骨农具,其中主要是双齿的耒和铲形的耜,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已部分使用铁器,并逐渐代替石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因而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战国时代出现的《神农书》、《野老书》已经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不但提出了流行数千年的重农思想,阐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而且从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天、地、人,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生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地区。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隋唐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论及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法,谈及麻、粟、养牛,论及农桑,内容切合实际,所论都依据实践。与此同名的另一部《农书》,为元代王桢所著,它总结了《齐民要术》以来黄河流域旱田和江南水田的耕作技术,第一部分为《农桑通诀》,是全书的总论;第二部分为《百谷谱》,叙述了谷、稻、麦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栽培、保护、收获、贮藏等多方面的技术;第三部分为《农器图谱》 ,画出所能搜求的农具图形;此外还涉及农田水利建设和水的利用,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千余年的积累,到明清时已有了更多可总结的东西。这时中西科技的交流与渗透,便产生了徐光启这样的大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连年战火,动荡不安,水利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处于衰退局面。为了富国强兵,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农业的主张,并注意吸收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农业技术,到戊戌变法前后,人们已经开始兴办农业教育。1897年,罗振玉等人编辑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农学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关系到收藏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良种选择、抗旱保墒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中医的特点。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性运动,认为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休戚与共,认为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人的病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外在环境作用于内部集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过程,因此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和“八纲”,即“望闻问切”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辩正施治。中医的这一理论和治疗方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4.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在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是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记事,称为“甲骨文”和“金文”;后来又改用竹片和木片,称为“简牍”,几乎与此同时,人们又用丝织的绢,称为“帛书”。但这些书写材料,不是笨重,就是昂贵,都影响了信息储存和交流。 在制造丝织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薄薄的丝绵可以书写,这就是所谓的“絮纸”。但絮纸由于原料有限,不能大量造纸,但人们却从中得到启发,去植物中寻找纤维,于是就发生了植物纤维纸。“纸”的偏旁从“纟”,原因就是纸张最早是从丝织品开始的。中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是麻纸,西汉时已有,足见东汉蔡伦造纸之前中国已发明了纸。只是这种纸质地粗糙,不便书写,仅可作包装之用。到了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伦纸”。蔡伦之后,东汉末年又有一位造纸能手,叫左伯,字子邑,因他所造的纸质量很高,备受世人称赞,所以南北朝时,萧子良在写给王僧虔的信中,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有新的拓展,造纸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加工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出现了色纸。隋唐以后,造纸业进入全盛时期,造纸原料更加丰富,麻皮、嫩竹、桑皮、稻秆等均可造纸;纸的种类愈易增多,宣纸、蜀纸、苏纸、歙纸竞相媲美;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的应用范围已不独书写。直到近代机器纸出现以前,我国的造纸术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时,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韩国、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但到近代以后,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发明用机器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我国的造纸术才落在世界之后。 5.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发现了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能和指示南北的现象,这在《管子·地数篇》中已有记载。大约就在此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像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测方向难以准确。 司南发展到宋代,已成形为“指南针”和“指南鱼” 。指南鱼是将薄铁片剪为鱼形,经磁化后带有磁性,使用时让它浮出水面,鱼头就会指南。指南针则是将钢针磁化,其使用方法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四种。后来,人们又将指南针与二十四向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有了罗盘,只要看一看指南针所指的地方,就可以定出精确的方位。但后来人们也发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因为地球存在地磁偏角,《梦溪笔谈》最早记录了这个事实。指南针的最大用途就是航海,它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指南针的传播:由于中国的航海业在宋代已很发达,与阿拉伯诸国的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指南针在宋代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中。正因为如此,才能有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并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可能。6.火药的发明和传播。火药是硝酸甲、硫磺和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它的发明是古代炼丹术长期实践的结果。至迟在唐代,火药已被发现并利用。孙思邈在其《诸家神品丹法》中所记载的“丹经内伏硫磺法”,其实就是制造火药的具体方法。火药发明后,首先被用到军事上,以火药为动力的杀伤性武器被制造出来。这是武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公元11世纪的宋代,已制成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三种火药武器的火药配方,宋末抗击金兵的宋军已在战争中使用“霹雳炮”,稍后,金人在抗击蒙古人的战争中则使用了“震天雷”。到元代开始出现铜或铁铸成的简式火炮——火铳,因其威力巨大而被称为“铜将军”。在元代甚至还制造出一种火药箭,其发射原理与现代火箭发射差不多。到明代又出现了同时发射十支以上,甚至几十支和上百支箭的“火弩流行箭”、“一窝蜂”、“飞镰箭”、“百矢弧”等,此外还有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等。特别是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箭,已具有两级火箭的雏形。火药的传播:大约在大唐晚期,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硝石,已传到阿拉伯、波斯等地,因其洁白如雪,被称之为“中国雪”或“中国盐”。约在13世纪左右,火药才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因那时的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故而把中国传入的火药武器称为“契丹火枪”或“契丹火箭”。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得到了中国的火器,而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7.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开启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到隋代初年,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其方法是将文字或图画以阳文反刻在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刷墨铺纸加以印刷。到唐代已逐渐用雕版印刷流行较广的书籍。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里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达盛期,印刷出版了众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这时除官刻本(政府)和私刻本(文人)外,还有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所以宋代藏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雕版的使用并不方便,不但刻板费时,而且保存不易,常因气候、虫蛀等腐蚀变形,即使有错字也不能改正。这时出现了活字印刷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在宋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后来的发展中,元代曾改用锡活字。在西夏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木活字,到明代出现了铜活字,16世纪又产生了铅活字。直到20世纪电子排版系统出现以前,人类一直使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术的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约在13世纪,欧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张画像。随后,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读了中国文化概论后,身为建筑学的学生,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还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意义,让我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该书讲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地理环境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经济制度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及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古典书籍以及其文化内涵。总体来说,该书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到最后有所收获,证明我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中国文化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并非是亘古不变的,其中,在某些时期,中国文化发生了剧变。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各个思想与文化也是不同的,而各个文化的背景,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总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在这些不同的时期中,文化不断的发展,消退,融合,也是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一种反应。 夏商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开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时期,也是科技的起点。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奠基和基础,也即是夏朝是商朝文化的前提存在;而商朝是夏朝文化的发展与升华。在这个时期,人们已大量使用青铜器,史称为“青铜时代”,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文化上,夏商时期注重对鬼神的崇拜,国家的政治行为与国王的行为,都需要向鬼神祭祀,故而该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神本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思想浪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因为周朝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再加上礼崩乐坏,宗法制度被破坏,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当时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其中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百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这六家: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最后让以法家为优的秦朝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实行“大一统”这一措施。他统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2021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说起它,真可谓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辉煌一时。在国外最新的QS排行榜中,在中国高校排名中更是名列前十。但是在国内,它的实力与它的排名却大大地不相符,严重低估了该校的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校的地理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它的生源,实际上它只是位于一座偏远的县城里,而且交通十分不便。而是在现今的中国高校排名中,城市加分项也很重要,同样的一所高校位于两座不同的城市,也可能影响它的排名。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是很优秀的国内排名严重影响了它,导致生源上不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如此,它依然入选了211、985以及最新的双一流工程,实力仍不可小觑。 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硕士学位汉语国际教育。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同学,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专业硕士学位。我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研究生分为学硕、专硕和头几年刚有两证的非全日制。当日一般非全日制,大家都不考虑。学硕一般考试难度难于专硕,但是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学硕可以调剂专硕,而专硕却不能调剂学硕。 接下来我就说说在准备考研期间的规划吧。 作息时间: 首先我就要说说作息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学习!也许有的人喜欢熬夜复习,但其实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熬夜对身体不好,万一身体垮了一切就都完蛋了。其次真的很影响第二天的精神!当然你如果是夜猫子那就当我没说,哈哈哈。 06:30-07:30 洗漱,早餐 07:30-09:00 背诵前一天知识 09:00-11:40 专业课(看视频,做笔记,背诵) 11:40-12:20 午餐 12:20-13:00 看一会政治,酝酿睡觉 13:00-13:45 午休 13:45-17:00 专业课 17:00-18:00 晚饭 18:00-20:00 英语 20:00-22:00 政治 22:00-22:30 复习今日所学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