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人民版中国现代史1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专题三现代中国(1949——今)

考点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一、自主预习基础

(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1)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1949年,新政协会议内容

A通过了《》,具有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

来召开的的职能

B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C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并采用公元纪年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性质和地位: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中

国的政治制度

②正式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③权力:

④组织原则:

⑤制度的意义: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性质和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的政治制度

②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③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其主要职能是和。

④发展:1956年实行“”的方针,标志这一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⑤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定了与各民主党派“”

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性质和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制度,是中国的政治制度

②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4年宪法确立为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③概况:共有5个:、、、、

④意义:满足了愿望,保证了

推动了,有利于实现。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

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

②原则:宪法体现了和两大原则

③性质:它是新中国第一部

④意义:是,开创了,调动了

①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遭到人身迫害。刘少奇案,成为

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②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④“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

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3.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逐渐形成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1982年提出“”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共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⑤1984年,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⑥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⑦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的历史任务

⑧1992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写入宪法。

(二)现代中国的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①目的:为早日解决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②基本内容:在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

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提出过程:

A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B 1981年,叶剑英发表《》的谈话;

C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伟大构想;

D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为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香港回归

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历史意义:

A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B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C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②澳门回归

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概况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87年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③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④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主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⑤1995年,江泽民发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

⑥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航,通邮和通商。

4.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

5.解决台湾问题的阻力和

有利因素:

①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②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③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范例;

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要点全面认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及政府的政策

(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形成了地方割据政权;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2)1895年,由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等归还中国”使台湾问题具有国际法的意义。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在与大陆分离50年后重归祖国怀抱。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针对“台独”势力的发展,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切实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保护台胞的切身利益。

总之,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办法,我们坚持了一个中国以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的政治前提,坚持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模式,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自主构建知识框架

三、思考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1)前提条件:。

(2)关键因素:。

(3)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

中国现代史习题

中国现代史习题 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胜利 3.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里所说的“没有取得胜利”的战争发生在() a.朝鲜战场上 b.越南战场上 c.科索沃战场上 d.伊拉克战场上 4.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是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其意义有() ①废除的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说:“解放前我们只能制造一些轻工日用品,装备制造业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每一个前进步伐,当时都让人们激动自豪。”他所说的这几个“第一”出现在() a.一战时期 b.一五期间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6.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里所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实现是通过下列哪一运动完成的() a.五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改革开放 7.“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幅对联说的是() a.邓稼先 b.黄继光 c.王进喜 d.焦裕禄 8.2004年,人民网评选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下列口号反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以阶级斗争为纲” 9.邓小平评价某会议说:“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该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0.“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所述中国农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中国近代史题库第六章

1[单选题] 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模反攻的文章是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1945年4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整风运动中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做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 ?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 ?D.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D.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概括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 B.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C.消灭富农 ?D.减租减息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D.地方实力派 参考答案:C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大学 中国近代史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年年 年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C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 动乱时期(1966-1976) 徘徊时期(1976-1978)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期(1978至今) 1. 1949,西柏坡会议(重心:乡村→城市);《共同纲领》 2. 1950,土地改革 3. 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4. 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核心:一化三改) “一五”计划(1953-1957)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外交政策成熟)5.1954,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 6.1955,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7. 1956,中共“八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双百”方针 8. 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特点:“多快好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9. 1959-1961,自然灾害,经济困难 10.1960,经济调整(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1962,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2.1964,原子弹 13.1965,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14.1966,导弹 15.1966-1976,“文革”,停止高考,“样板戏” 16.1970,人造卫星(东方红1) 17.1971,重返联合国(26届联大) 18.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建交 19.1973,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20.1975,邓小平对经济进行整顿 21.1977,恢复高考 2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 23.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 中美建交 24.1980,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25.198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1983,“三个面向” 27.1984,开放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8.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29.198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30.1992,“南方谈话”,开发上海浦东;“九二共识”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有哪些_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讲解

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有哪些_20世纪中国 历史事件讲解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罢工、罢课和请愿等群体性事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高度关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和研究。今天给大家精心挑选了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讲解,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1905年7月,在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返回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孙中山被推举为,黄兴等任庶务;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1] 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黄兴为副。会上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同盟会宣言》、《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由黄兴等起草的会章。会章共30条,以后经

过修改、成为24条。当天,还选举了总部的主要干部。孙中山被一致推选为中国同盟会。黄兴被推为负责执行部的庶务。中国同盟会的本部设在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确认其政纲为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该纲领后又被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发行《民报》作为机关刊物(原名《二十世纪之支那》,为华兴会机关刊物,同盟会成立后易名《民报》)。《民报》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由胡汉民、汪精卫等执笔,与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主张保皇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中国同盟会的前身是湖南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和广东兴中会(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等)。继兴中会之后,全国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主要还有江浙光复会(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中国同盟会在1907年一度分裂。孙中山因未经众议收受日本政府资助离开日本,导致光复会退出。孙中山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于南洋另组总部;而黄兴则继续支持孙中山。 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二: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1重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近代中国,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日本 C、沙俄 D、法国 2、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D ),割去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在近代,通过战争向中国勒索赔款最多的国家是( D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5、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B )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规定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 B )。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8、规定允许外国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0、被称为“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1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 C )后达到高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国际舆论的谴责 C、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D、清政府的妥协 1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4、被誉而“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15、“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 B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16、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 A、帝国主义的强大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低下 17、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 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18、1895年,响亮喊出“救亡”口号是(C)。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19、( C )翻译的《天演论》中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中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孙中山 20、“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提出者是( A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鲁迅 D、梁启超 2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D )。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22、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C )。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与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与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1年:西藏与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这就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 综述 ....... ..风云变幻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③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

厦门大学历史第一讲

厦门大学历史第一讲

厦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第一讲课件! 第一讲、导言:多元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史” 一、多元的视野与“中国近代史”的建构 二、“中国近代史”中的”晚清史”:事件与脉络 三、关于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几点建议 四、中国近代史之研究趋势 五、本讲主要参考书目 一、多元的视野与“中国近代史”的建构 (一)革命史的视野:国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二)近代化的视野:美国汉学界 (三)日本汉学界:在亚洲思考和把握中国的“近代” (四)前苏联汉学界:欧洲中心观和俄国革命史观 (一)革命史的视野:国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1、中国近代史的上限与下限: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入侵;—→1919年五四运动(革命性质变化的转折点);—→1949年新****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性质或社会形态的根本转折点)。 2、理论背景:(1)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李达、蔡和森)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始了科学的社会发展史的研究,为中国历史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1928-1938年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大论战(张闻天、郭沫若、吕振羽、何干之等)。—→(3)******《中国革命与中国******(1939年12月)》、《新****主义论(1940年1月)》: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和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又是最主要的矛盾;根据对这一阶级矛盾状况的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认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因此革命的双重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历史进入民族****革命时期(包括旧****主义革命和新****主义革命,这也是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革命);******以上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基本矛盾、基本线索和革命的基本任务的论述,为中国近代史体系(乃至整个中国通史体系)的建构确定了的基调,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4)1939—1941年,在******的倡导和关怀下,延安(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范文澜、尹达等)和重庆(郭沫若、翦伯赞、吕振羽等)两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讨论了中国社会史问题,撰写了一批包括几部通史在内的有影响的历史著作,把中国通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册1941年,中册1943年)。吕振羽(1900-1980)《简明中国通史》(前七章1941年,后八章1948年)。翦伯赞(1898-1968)《中国史纲》(第一卷1943年,第二卷1947年)。郭沫若(1892-1978)主编《中国史稿》(1-6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1-4册),1961年至1966年编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共三编,四册),人民出版社1949年第1版,1964年第2版。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原名《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注:1940年,范文澜先生来到延安,受****委托编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中国通史,即《中国通史简编》,初版于1942年,在延安发行;建国后重新改写,1953-1965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

中国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导读:中国中国历史知识你知道多少?下面是中国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1.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哪位? 答案:万历帝(xx) 2.火药始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唐朝末年 3.唐德宗死后,李诵提拔王坯,王叔文主持朝政,实行一系列的改革,这场改革称作什么? 答案:xx革新 4.xx之癖的故事出自于xx? 答案:《战国策》 5.明朝几个皇帝的以xx为都? 答案:三个 6.xxxx被谁杀死? 答案:xx 7.“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于哪首词? 答案:《望海潮》 8.xx建立夏朝后姓什么? 答案:姓姒 9.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后谁被逼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10.“大清”的国号是哪位清朝皇帝定的? 答案:皇太极(xx) 11.1947—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解放战争。 哪三大战役为解放全xx奠定了基础? 答案:xx、xx、xx 12.八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的走投无路,被哪位大臣背着跳海而死? 答案:xx 13.召公、周公两位宰相共同管理政务,称为什么?答案:共和 14.xx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 答案:xx(明熹宗——xx) 15.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甘露之变? 答案:xx 16.xx死在什么地方? 答案:xx 17.xx三大案是指哪三案? 答案: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 18.xx靠谁的支持登上帝位? 答案:xx 19.xx破釜沉舟杀了谁?

20.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什么? 答案:xx之变 21.吐谷浑最终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答案:土藩 22.xx死在谁的手里? 答案:xx猪儿 23.历史xxxx夜袭xx迫使谁投降? 答案:xx 24.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答案:吴三桂(平西王)、尚可喜尚之信(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 25.在七七事变后被宋哲元留在北平与日本人周旋的人是谁,后来他被 答案:xx 26.是哪位周天子有西游昆仑会王母的传说? 答案:xx 27.xx的乳名是什么? 答案:xx彘 28.“王与马,共天下”里的王指的是谁? 答案:王导 29.《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为哪四部?故名四库。 答案:经、xx、子、集

中国现代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现代史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任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的好转。 战略方针:三个条件、八项任务 三个条件: (1)土地改革的完成;(2)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3)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八项任务: (1)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 (2)在巩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财政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的方针下,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3)在保障有足够力量用于解放台湾、西藏,巩固国防和镇压反革命,提高国家机构行政效率的条件下,复员一部分军队,精简行政机构。 (4)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5)认真地进行对于失业工人、失业知识分子和灾民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 (6)认真地团结各界民主人士,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坚决地肃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 (8)坚决地执行中央关于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的指示,谨慎地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组织的工人成分,在全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A、抗美援朝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2)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3)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直接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

B、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一,它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打倒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势力,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它有力地促进了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各项政治运动的开展,这些运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并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扫清障碍。 第四,它大大地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垄断局面,科学的,进步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开始在农村建立起自己的阵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在土改后的广大农村蓬勃兴起。 C、镇压反革命的意义 第一,打击了敌人,教育了人民,纯洁了组织,使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第二,粉碎了国内外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和复辟阴谋,扫除了国民党反动势力,使其在大陆无藏身之地。 第三,荡涤了旧中国历代政府未能肃清的湘西、广西土匪以及许多城市的黑社会势力,使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第四,粉碎了国内外阶级敌人复辟的阴谋,使新生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得以充分展示。 第五,社会环境得以安定,促进了生产、恢复了经济,有力地支援和保证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顺利进行。 E、三反五反运动的意义 第一,在经济方面,克服了经济困难,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打开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政治方面,打退了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进攻,回答了“我们国家走向社会主义还是走向资本主义这样的根本性质的问题”。 第三,在党的建设方面,“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本色的一次成功的整风运动,这次运动净化了党的机体,使党的威信更高,领导地位更高。 3.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经济方面相继取得了哪些成绩?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成绩:1、金银外币投机基本上被制止,市场初步稳定。2、加强了国家对市场的领导和控

中国现代史训练试题

中国现代史 24.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1978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新时期法制建设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25. 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同志的巨幅画像。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26.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27.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 B.中国推动印支问题的和平解决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28. 1971年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的一切限制;4月14日,尼克松宣布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A.积极传递与中国接近的信息 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D.落实《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立场 29. 1950年,对苏南1 772个乡的统计显示:“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总数的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1.07%的土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 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 C.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 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30.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ef7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答案:D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 C、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紧密联系 D、结构稳定、延续,发展缓慢、迟滞 答案:A 3、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甲午战争 答案:A 4、近代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的是( ) A、封建阶级 B、无产阶级 C、资本—帝国主义 D、资产阶级 答案:C 5、近代中国成为奴役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的是( ) A、封建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资本—帝国主义 D、资产阶级 答案:A 6、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答案:A 7、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答案:B 8、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A 9、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条约》 B、《马关条约》 C、《中法新约》 D、《条约》 答案:D 10、近代中国,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太平天国起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虎门战役 D、吴淞口战役 答案:B 11、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12、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A、林则徐 B、源 C、观应 D、康有为 答案:A 13、提出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思想的人是( ) A、王韬 B、薛福成 C、观应 D、马建忠 答案:C 14、较早通过翻译西方著作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学者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 D、严复 答案:D 15、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 ) A、康有为 B、严复 C、 D、梁启超 答案:C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2018历史考研:为你奉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 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