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数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数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数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2007年修订)

课程代码:0501122001、0503122002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分类:专业课程

实验学分:1学分实验学时:36学时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开课单位: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

一、实验教学目标

《数学实验》是大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将数学知识、实际问题与计算机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上机实验,使学生对课堂中所讲述的内容理解更清楚,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深入理解数学基础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软件(主要是Matlab)进行计算机模拟与数值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1.Pentium4或以上的计算机一台。

2.MATLAB软件

三、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编写程序,上机调试、运行。

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操作前,应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精心准备实验操作方案和实验内容,根据实验题目编写好程序。

2、实验过程中,服从实验指导教师安排,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爱护实验仪器设备。

3、对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好能自己解决。

4、实验操作完成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对上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运行结果能加以分析等。

5.在本课程的实验过程中,不得做与本课程无关的操作。

四、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五、实验考核

在期末进行该课程的实验考核,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考勤等方面及设计一个较为综合的题目,通过上机考试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和水平,给出该课程的实践成绩,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中。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六、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萧树铁,《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1、谢云荪,张志让编,《数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2、姜启源编,《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

执笔人:李敏 2007年6月

审定人:向长合 2007年6月

院(系)负责人:李世宏 2007年6月

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的内容

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的内容: 1、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 级) 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经历从日常生活 中抽象出数的过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 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 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

数学实验 课程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 大学数学实验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任课老师:

数学实验 课程设计 问题提出: 某容器盛满水后,低端直径为0d 的小孔开启(图)。根据水力学知识,当水面 高度h 时,水冲小孔中流出的速度v =(g 为重力加速度,0.6为孔口的收缩系数)。 ⑴若容器为倒圆锥形(如图1),现测得容器高和上底面直径均为1.2m ,小孔直径为3cm ,问水从小孔中流完需要多长时间;2min 水面高度是多少。 ⑵若容器为倒葫芦形(如图2),现测得容器高为1.2m ,小孔直径为3cm ,有低端(记作x=0)向上每隔0.1m 测出容器的直径D (m )如表所示,问水从小孔中流完需要多少时间;2min 时水面的高度是多少。 图1 : 图2: 问题分析: (1) 倒圆锥形容器流水问题中随时间t 液面高度h 也在变化,同时水的流速也 在变化,再写变化难以用普通的方程进行模拟求解,考虑建立常微分方程竟而代入数值求解。水面的直径等于液面的高度。可以建立容器中水流失的液面高度对时间t 的变化率。 假设t 时,液面的高度h ,此时水的流速流量Q 为:00.6(/4)d π ; 则 在t ?时间内液面下降高度为h ?,可得到关系式:220( )2 4 d dt h dh π = ;

由此可知水下降h ? 时需要的时间:20 40.6 4 h dh t d π π ?= = 根据此关系式知道。 (2) 在第二问中,考虑倒葫芦形容器时因为他的高度h 不同容器直径D 变化 没有规律可循,同第一题相比我们只知道他的一些数值,这就需要我们建立高度h 和容器直径D 之间的关系矩阵,然后再欧拉方程和龙格—库塔方法找出时间t 和液面高度之间的分量关系。 由(1)可同理推知:假设在时间t 时,液面高度为h ,此时流量 为 2 00.6(/4)d π;经过t ?时,液面下降h ?,若我们取的t 是在t(n)和t(n+1) 之间的某一时刻,于是就可在误差范围内得到 (1)()t n t n t +=+?;可以得 到 204 (1)()0.64 h d h dt t n t n d π π =+-=- = ; 建立模型: (1) 在试验中我们不考虑圆锥的缺省对流水的影响,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和玻璃 的毛细作用,试验中水可以顺利流完。实验中重力加速度g=9.82 /m s ;倒圆锥的液面最初高度为H=1.2m ,液面直径D=1.2m=0.03,小孔的直径为 0d =0.03m ; 接上文中分析结论代入数据:即在T 时间内将1.2m 的液面高度放完, (matlab 不支持一些运算符号,故用matlab 运算格式) dt=-((pi/4)h^2*dh)/(0.6*(pi/4)*d^2*sqrt(gh))=-(h^1.5*dh)/(0.6*d^2*sqrt(g)) h 是由0→1.2m 对t 积分 用matlab 计算上式 编辑文件:a1.m , d0=0.03; g=9.8; syms h t=(h^1.5)/(0.6*d0^2*sqrt(g)); T=int(t,0,1.2); eval(T) 运行结果: >> a1 ans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大纲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学段(1—3年级)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 经历从实际为题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集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试图和画图的技能。 3.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显示生活中那个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1.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德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安宁市连然小学2016学年上学期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实践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教学目标 1.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下的新教材特点(五) ——湖南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析 姜思洋笔者近来认真阅读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I)与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II),并作了认真的对比与研究。 《教材I》最大特点是一改过过去《教材II》严谨、抽象的味道,在每章均有人文色彩非常强的引言,作为一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另外,像“问题探讨”、“阅读思考”、“数学实验”、“多知道一点”等这些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I》提倡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注意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数学。 一、《教材I》的指导思想 《教材I》遵循“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新

大纲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因此新教材以现代观点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体系,以现代观点讲述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机的应用走进课堂,删改了部分陈旧繁琐的知识,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得有更多的时间空间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思考。比如在讲授函数和映射的时候,将名字和映射联系了起来,知识给出的实用、自然。在用映射定义函数的时候,简洁透彻,课文的题目就是“函数是一类特殊的映射”,特别重视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课文联系到了“某农场的防洪大堤”、“没有使用收款机的商店”、“医院及时了解住院病人的病情”等有价值的实际问题。还利用课后“多知道一点”补充了“标尺法”和“函数法”两种表示函数的方法,专门讲授利用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并在阅读和思考中研究了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函数和在数学实验中用计算机做函数的图像及列函数表、笔者觉得《教材I》在这一部分知识的设计方面,明显要好于《教材II》。《教材I》有着浓浓的现代气息,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包括数学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对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变化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大纲

《金融数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总学时: 54 ,学分:3 2、实验学时:9,实验个数: 3 ,实验学分: 3、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实验 4、先修课程:利息理论 5、适用专业与培养层次:保险专业,本科层次 6、教材及参考教材 使用教材:,《金融数学》(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参考教材:张连增,《利息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培养要求(200~500字左右) 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即将保险理论与保险实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以致用。由于许多课程只有通过实验、或通过上机操作才能真正弄清楚,所以说,实验课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保险理论与实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实验课程通过计算机中的Excel或专门的精算软件,解决有关利息的度量、单一支付现值与终值、年金现值与终值的计算、投资决策(NPV、IIR的计算)、摊还表及偿债基金的设计与计算、债券价格的确定及风险的度量等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些实验课的开设是为了使同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实际操作,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以后工作和科研提供可以借鉴的实际经验。 三、实验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实验一、利息与确定年金部分(综合性实验) 1、实验目的:解决有关利息的度量、单一支付现值与终值、年金现值与终值的相关计算。 2、实验要求及学时:实验形式:个人 时间分配:3学时 3、实验环境及材料: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或专门的精算软件。

4、实验内容: 1)几种累积函数的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2)单利与复利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3)累积函数与贴现函数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4)单贴现与单利的贴现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5)名义利率、名义贴现利率与等价的年实际利率及贴现率相互转换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6)未知利率的求解计算(迭代方法、线性规划的方法); 7) 设计及运用基本年金计算器求解不同的年金变量; 8)使用EXCEL求解利率(现值); 9)使用EXCEL求解利率(终值)。 实验二、投资收益分析与债务偿还部分(综合性实验) 1、实验目的:解决投资收益、债务偿还的相关计算。 2、实验要求及学时:实验形式:个人 时间分配:3学时 3、实验环境及材料: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或专门的精算软件。 4、实验内容: 1)净现值(NPV)的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2)内部收益率(IRR)的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3)项目决策比较计算及其图表制作; 4)币值加权收益率的计算; 5)时间加权收益率的计算; 6)投资组合法的计算; 7) 设计及运用投资年度法解决基金的收益分配; 8)设计及运用分期摊还表并制图表;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解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2年秋季,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使用修订后新课标下的人教版新教材。2014年秋季小学数学的所有年级将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教材,这套教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 (一)修订后的教材,还将具有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即1.各部分教学内容编排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对统计意义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设计内容丰富又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机会。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6.设置“数学广角”,安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7. 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通过本次修订将使教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主要有: 1.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新教材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例题设置、呈现方式和习题设计等都进行认真分析,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和教学节奏,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例如,对一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出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位置”调到一年级上册,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又如,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样本班期末调查卷2008年6月 班级 姓名成绩 一、直接写出得数 900÷3 =24×2 =300÷6 = 540÷9 =50×80 =240÷2 = 30×33 =690÷3 =? 70×90 = 840÷4 =270÷9 =21×40 = 二、用竖式计算 858÷3 =643÷8 =920÷9 =–= 32×19 =76×67 =40×45 =+= 三、填空 1. 今年是2008年,二月有()天,八月有()天,全年有()天。 2. 这些桃的这些梨的这些苹果的 是()个。是()个。是()个。 3.米写成小数是()米。 元是()元()角。 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是()。 1 2 3 8 3 4 7 10

4. 在○里填上“>”或“<”。 ○ ○ ○ 5. 左边图中涂色的正方形表示 1 平方厘米。估一估, 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周长大约 是( )厘米。 6. 8 米=( )分米 4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 吨=( )千克 7000 米=( )千米 7. 在括号里填上“吨”“千克”“千米”或“米”。 (1)小明从家到学校大约步行 400( ),他爸爸到工厂上班 大 约步行 3( )。 (2)一个西瓜大约重 5( ),一卡车西瓜大约重 6( )。 四、画图 1. 把左边的图形向上平移 5 格。 2. 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 如果每个方格表示 1 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1 平方 厘米的图形。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 一盘苹果有4个,小明吃了1个,小红吃了 3 个, 小红吃了这盘苹果的几分之几 □ □ □ 2. 三(1)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38 厘米,李林是班级男生中最高的, 他的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 145 厘米 □ 138 厘米 □ 135 厘米 □ 3. 朝阳小学有 20 个班,每班都有四十多名学生。电影院一共有 810 38 14 34

《数学实验》课程简介

《数学实验》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数学实验学时:32学分:2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二年级学生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数学实验课程内容涵盖了数学建模所涉及的常用方法和内容,主要围绕软件使用、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分析、数值计算、最优化方法、统计分析、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模型,几种现代算法和数学建模论文及数学建模竞赛等内容展开,模型求解利用MATLAB、L1NDO/LINGO、SPSS等软件实现,实用性较强,上述3种软件使用方便,各具特色,L1NDO/LINGO软件在解决规划和优化类问题比较简单,SPSS软件解决统计类问题功能丰富,操作方便;MATLAB软件是一种“全能”型软件,可以解决碰到的几乎所有的数学、工程、经济学等各领域的模型计算求解问题,它具有功能强大的库函数可供调用,这就大大简化了编程的巨大工作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难度.课程通过“方法—软件使用—软件结果的实际含义—实验案例”这种有效的模式,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力求有效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领悟和掌握“数学实验”的内涵. 本课程教学以实际问题为载体,把数学知识、数学建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机的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查阅文献资料、分析问题、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适当的软件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撰写论文或实验报告.本课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将

学到的知识直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程在教学中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建模方法的训练、建模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方面受到启迪,同时课程强调数学工具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实际问题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开展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参考书目: 姜启源:《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姜启源:《数学模型习题参考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赵静,但琦:《数学建模及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8年版 米尔斯切特:《数学建模方法与分析》刘来福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杨启帆:《数学建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旭东,李有文,张洪斌:《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余胜威:《MATLAB数学建模经典案例实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汪天飞:《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韩中庚:《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精选与点评》,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谢金星,薛毅:《优化建模LINDO/LINGO软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实验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室名称:动态信息获取与处理实验室 课程编号: 总学时:8 学 分: 0.5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 先修课程: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电路分析、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一、实验在教学培养方案中地位、作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大学本科四年级信息与计算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专业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已渗透到了通信、雷达、航空航天、医疗等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术,在成功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再配合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更能加深对课程中的基本概念、算法、分析方法等的理解与掌握,为课程的学习起到促进和巩固作用,也为今后从事独立的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本实验在整个专业中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基本要求: 实验一 图像变换 内容: 1. 对标准图像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在计算机屏幕观测其频谱,验证二维傅里叶变换 的常用性质。 2. 对标准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并在计算机屏幕观测其频谱,验证二维余弦变换的常 用性质,了解二维余弦变换用在图像压缩中的原因。 3. 对标准图像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的频谱进行比较。 4. 对标准图像进行Walsh 变换并在计算机屏幕观测其频谱。 基本要求: 1.加深理解DFT 、DCT 、Walsh 变换的原理和基本性质。 2.掌握DFT 、DCT 变换的算法流程,并能根据流程编程实现。 3.分析变换域内频谱的特征。 实验二 灰度图的线性变换 内容: 灰度的线性变换就是将图像中所有的点的灰度按照线性灰度变换函数进行变换。该线性灰度变换函数)(x f 是一个一维线性函数: B A f x f x f +?=)( 灰度变换方程为: B A A A B f D f D f D +*==)( 式中参数A f 为纯属函数的斜率,B f 为纯属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A D 表示输入图像的灰度,B D 表示输出图像的灰度。当1>A f 时,输出图像的对比度将增大;当1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摘要:由算术到代数是第一个重大转折.关键在于...全套教材共分六册,第一册是代数,在...除在代数课中加强理论和论证因素以外,在...(三)教学结构应当是完整性与发展性的... 关键词:代数,性 类别:专题技术 来源: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ac14913455.html,) 本文系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ac14913455.html,)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ac14913455.html,)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https://www.360docs.net/doc/ac14913455.html,)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网络转载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与研究 为了进一步改革中学数学教育,教育部委托北京师大牵头,会同数学所、人教社、北京师院、景山学校等单位参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的设想从1978年11月开始编写并实验研究另一套中学数学教材——《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这套教材不在编写、实验与研究之中,现在仅对教材的内容结构、实验情况作一概述。 一、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体系结构 《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精简实用,返朴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精简实用,返朴归真”是选取内容的原则。“精简实用”是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恰当地表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正确关系。由实际到理论,就是由繁到简,把实际中多样的事物、现象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而只有精而简的理论才能用来“以简驭繁”。所以“精简实用”在科学上的意义就是要求真正具有普遍性、简明扼要的理论。要做到精简,必须抓住重点。教材中,普遍实用的基础部分,那些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就是重点。数学是量科学。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三个学科。这三者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中学数学课应当是这三科的恰当配合的整体,中学数学课要从这三科中精选内容。代数的重要内容有四个:①数系:有理数系、实数系、复数系,在中学阶段重点的是实数系。最普遍有用的是数系的运算律(“数系通性”)。代数方法就是有效运用运算律谋求问题的统一解决;②解代数方程;解低次方程主要用运算律,配方法,消去注。解高次方程主要是运用实数系的完备性,采用函数观点去解,要用到中间值定理、史斗姆定理;③多项式运算:主要是多项式的加、减、乘和单元多项式除法,综合除法,余式定理,辗转相除法;④待定系数法;通过它把其它的问题化为解代数方程的问题。 几何的重要内容是教导学生研习演绎法,要点在于让学生逐步体会空间基本性质的本质与用法。例如等腰三角形定理的本质在于平面的轴对称,而它的基本用法则是讨论直线形的边角关系时,能够把边等转换为角等,角等转换为边等。平行四边形定理是欧氏平面具有平移的具体表现;相似三角形定理是相似形基本定理,而相似变换是欧氏平面上常用的特性;而勾股定理则是把角边关系数量化的基础。所以这三大定理可以说是欧氏平面几何的三大支柱。它们也就是把空间结构全面代数化的理论基础。用向量把几何学全面代数化,讲向量几何,解析几何及其原理,这些就是几何课的重点。 分析的重要内容除函数、极限、连续等分析学的基本概念之外,变率是要紧的概念,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逼近法。 明确这些主要内容之后,选材就能做到精简,教学也也便于抓住重点。当然有些重要的困难的概念和方法的学习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次完成。如函数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答案)

《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 姓名: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6.《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 8.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9.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10. 《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1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选择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D、合作式 3.推理一般包括( C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4.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B) A、3-4 题/分 B、1-2 题/分 C、2-3 题/分 D、8-10 题/分 5.(B)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Word版

《数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2006-4-29

目录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3实验二、怎样计算 5实验三、最佳分数近似值 6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7实验五、素数 8实验六、概率 9实验七、几何变换 11实验八、天体运动 13实验九、迭代(一)——方程求解 15实验十、寻优 16实验十一、最速降线 18实验十二、迭代(二)——分形 20实验十三、迭代(三)——混沌 21实验十四、密码 22实验十五、初等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 23附表(实验报告) 24

实验一、微积分基础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熟悉Mathematic软件常见函数图形 2、通过作图,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观察函数的性质 3、构造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表,观察函数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 1.1函数及其图象 1.2数e 1.3 积分与自然对数 1.4调和数列 1.5双曲函数 三、实验步骤 1.开启软件平台——Mathematics ,开启Mathematics编辑窗口; 2.根据各种问题编写程序文件 3.保存文件并运行; 4.观察运行结果(数值或图形); 5.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并浅谈学习心得体会 四、实验要求与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以下具体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问题→数学模型→算法与编程→计算结果→分析、检验和结论→心得体会) 1、1函数及图形 (1)在区间[-0.1,0.1]上作出 y = sin(x)/x 的图象,观察图象在 x = 0 附近的形状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y = sin(x) 和它的展开式的前几构成的多项式函数y = x-x^3/3!,y = x-x^3/3!+x^5/5! . . . 的图象,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图象对 y = sin x 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3)分别取n =10,20,画出函数 y = sin(2k-1)x/(2k-1),k=1,2,...,n求和} 在区间[-3PI,3PI]上的图象.当N 趋向无穷时函数趋向什麽函数? (4)别取n = 5,10,15,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f(x) = sin x 与p(x) = x * (1-x^2/PI^2)*(1-x^2/(2^2*PI^2))*...*(1-x^2/n^2*PI^2))在区间[-2PI,2PI]上的图象,观察 p(x) 图象对 y = sin x的图象逼近的情况. 1、2数e 观察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a n=(1+1/n)n和A n=(1+1/n)n+1的变化趋势: (1)n=10m,m=1,2,. . . ,7时的值,a n,A n观察变化趋势. (2)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三个函数地图象y=(1+1/10x)10^x , y=(1+1/10x)10^x , y=e观察当 x 增大时

(完整版)MATLAB数学实验第二版答案(胡良剑)

数学实验答案 Chapter 1 Page20,ex1 (5) 等于[exp(1),exp(2);exp(3),exp(4)] (7) 3=1*3, 8=2*4 (8) a为各列最小值,b为最小值所在的行号 (10) 1>=4,false, 2>=3,false, 3>=2, ture, 4>=1,ture (11) 答案表明:编址第2元素满足不等式(30>=20)和编址第4元素满足不等式(40>=10) (12) 答案表明:编址第2行第1列元素满足不等式(30>=20)和编址第2行第2列元素满足不等式(40>=10) Page20, ex2 (1)a, b, c的值尽管都是1,但数据类型分别为数值,字符,逻辑,注意a与c相等,但他们不等于b (2)double(fun)输出的分别是字符a,b,s,(,x,)的ASCII码 Page20,ex3 >> r=2;p=0.5;n=12; >> T=log(r)/n/log(1+0.01*p) Page20,ex4 >> x=-2:0.05:2;f=x.^4-2.^x; >> [fmin,min_index]=min(f) 最小值最小值点编址 >> x(min_index) ans = 0.6500 最小值点 >> [f1,x1_index]=min(abs(f)) 求近似根--绝对值最小的点 f1 = 0.0328 x1_index = 24 >> x(x1_index) ans = -0.8500 >> x(x1_index)=[];f=x.^4-2.^x; 删去绝对值最小的点以求函数绝对值次小的点 >> [f2,x2_index]=min(abs(f)) 求另一近似根--函数绝对值次小的点 f2 = 0.0630 x2_index = 65 >> x(x2_index) ans = 1.2500

【教育类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修改说明 一、修改工作的基本过程 2005年5月,教育部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组,启动修改工作.修订工作组首先到实验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听课和访谈等方式,听取第一线教师的意见;之后,针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完成修改初稿.2006年6月至9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寄发修改稿的初稿和征求意见表,邀请几位中科院院士和数学家座谈,征求对修改稿的意见.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工作组对修改初稿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二、修改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修改组确定的《标准》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是:修改的基础是课程改革4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修改应稳步进行,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增强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明确修改过程中要进一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四是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三、修改的主要方面 1.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这样大大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2.基本理念的修改 一是阐述了数学意义与性质,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创新特征.例如,对于什么是“数学”?将原来“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数学实验教程实验6(空间曲线与曲面)

实验6 空间曲线与曲面 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软件命令绘制空间曲线和曲面 2.通过绘制一些常见曲线、曲面去观察空间曲线和曲面的特点 3.绘制多个曲面所围成的区域以及投影区域。 实验准备 1.复习常见空间曲线的方程 2.复习常见空间曲面的方程 实验内容 1.绘制空间曲线 2.绘制空间曲面: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 3.旋转曲面的生成 4.空间多个曲面的所围成的公共区域以及投影区域 软件命令 表6-1 Matlab 空间曲线及曲面绘图命令 【例6.1】绘制空间曲线 绘制空间曲线sin ,cos ,x at t y at t z ct ===,在区间09t π≤≤上的图形,这是一条锥面螺旋线,取a=10,c=3。

【程序】: t=0:pi/30:9*pi; a=10; c=3; x=a*t.*sin(t); y=a*t.*cos(t); z=c*t; plot3(x,y,z,’mo ’) 【输出】:见图6-1。 图6-1 空间曲线的绘制 【例6.2】利用多种命令绘制空间曲面 绘制二元函数z = 在区域:99,99D x y -≤≤-≤≤上的图形。 【程序】:参见Exm06Demo02.m 。 【输出】:见图6-2。 图 6-2 绘制空间曲面 【例6.3】绘制Mobius 带 Mobius 带的参数方程为 122122 cos sin cos ,[0,2],[,] sin u u x r u y r u r c v u v a b z v π=??==+∈∈??=?,, 其中,,a b c 为常数,绘制其图形。

【程序】: clear syms u v; c=4.0; a=-2*pi;b=2*pi; c=-1; d=1; x=(c+1/2*v*cos(u/2))*cos(u); y=(c+1/2*v*cos(u/2))*sin(u); z=1/2*v*sin(u/2); ezsurf(x,y,z,[a,b,c,d]) 【输出图形】 图6-2 Mobius 带 【例6.4】 画出上半球面 2222(1)x y z r ++-=与圆锥面2222()r z x y =+所围成的立体的图形及其在xoy 平面与平面y=1上的投影。 【步骤】: 【Step1】:写出它们的参数方程 上半球面参数方程:2sin cos sin sin [0,],[0,2] 1cos x r v u y r v u v u z r v ππ=?? =∈∈??=+?; 圆锥面参数方程:sin cos ,[0,2],[0,1]x y z ρθρθθπρρ=?? =∈∈??=? 【Step2】:绘制上半球面 Clear;clc;r=2/3;a1=0;a2=2*pi;b1=0;b2=pi/2;n1=40;n2=20; %准备上半球面数据 [u,v]=meshgrid(linspace(a1,a2,n1),linspace(b1,b2,n2)); x=r*sin(v).*cos(u);y=r*sin(v).*sin(u);z=1+r*cos(v); 【Step3】:绘制圆锥面 [t,s]=meshgrid(linspace(0,2*pi,20),linspace(0,1,20)); x1=s.*sin(t);y1=s.*cos(t);z1=s;surf(x1,y1,z1); 【Step4】:绘制xoy 平面内的投影:只需要球面的投影即可 z2=zeros(size(u));mesh(x,y,z2); 【Step5】:绘制曲面在y=1内的投影 y3=zeros(size(u))+1; y4=zeros(size(t))+1;% 球面、锥面 mesh(x,y3,z);mesh(x1,y4,z1); 【输出图形】: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全)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 【新旧课标比较】与旧课标相比,新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数学实验练习整理(课本)

1. 统计推断(实验12)—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mu,sigma,muci,sigmaci]=normfit(x,alpha); %%正态分布检验 [ht,sigt,cit]=ttest(x,mu); %%t 检验 [hz,sigz,ciz,zval]=ztest(x,mu,sigma,alpha,tail); %%z 检验 tail 默认为0 ① P297第2题:(1)分别用两个月的数据验证这种说法的可靠性; 编程:x1=[]; x2=[]; alpha=0.05; [mu1,sigma1,muci1,sigmaci1]=normfit(x1,alpha) %%一月份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其置信区间 [mu2,sigma2,muci2,sigmaci2]=normfit(x2,alpha) %%二月份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其置信区间 运行结果: (1月)mu1 =115.1500; sigma1 =3.8699; muci1 =113.3388 116.9612; sigmaci1 = 2.9430 5.6523 (2月)mu2 =120.7500; sigma2 =3.7116 muci2 =119.0129 122.4871; sigmaci2 =2.8227 5.4211 (2)分别给出1月和2月汽油价格的置信区间(05.0=α); 编程:x1=[]; x2=[]; mu=115; alpha=0.05; [h1,sigma1,ci1]=ttest(x1,mu,alpha,0) %%一月份汽油价格的置信区间 [h2,sigma2,ci2]=ttest(x2,mu,alpha,0) %%二月份汽油价格的置信区间 运行结果:(1月)h1 =0; sigma1 =0.8642; ci1 =113.3388 116.9612 (2月)h2 =1; sigma2 =1.3241e-006; ci2 =119.0129 122.4871 (3)如何给出1月和2月汽油价格差的置信区间(05.0=α) 编程:x1=[]; x2=[]; alpha=0.05; [h1,sigma1,ci1]=normfit(x2-x1,alpha) %数据看成同一个加油的数据,其价格差和置信区间 [h2,sigma2,ci2]=ttest(x2,x1,alpha,0) %数据完全随机时,用总体的t 分布检验 运行结果:h1 = 5.6000; sigma1 =5.4715; ci1 =3.0393 8.1607 h2 =1; sigma2 =2.0582e-004; ci2 =3.0393 8.1607 结果分析:根据运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数据完全随机时,用t 分布检验获得的结果更为合理准确。 ②第5题P297:分析:这里一件产品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用X=0表示合格品,X=1表示废品,可以说总体服从0-1分布,由题意得,合格率为90%,则废品率为10%,)1(2 p p p X -==σμ,方差的期望 双方的置信概率为95%,alpha=1-95%=0.05. 虽然X 不服从正态分布,但根据概率论中心极限定理,党样本容量充分大时,对样本均值 x 有,,,近似的服从)1,0(N ,由此可对总体废品率p 作如下的假设检验: . ,:0100p p H p p H ≠>≤这时应作单侧检验,取)1,0(N 的1-alpha 分位数alpha u -1,设样本的废品 率为 x , n p p x z /)01(0--= μ,满足 alpha u z -≤1时接受 H ;否则拒绝 ) (10H H 接受 编程:n=50; %样本容量 x=7/n; %样本废品率 p0=1-0.9; %样本废品率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