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讲义_本科论文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讲义_本科论文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讲义_本科论文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教学内容

第一讲:绪论

(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

举例:

例1):弹簧件:目前用于制作弹簧工件的材料有很多种。首先根据工件使用条件和要求选用合适

的弹簧钢,然后加工成形。这时虽然材料和工件的形状都达到了弹簧工件的要求,但性能并没有达到

技术要求。这时工件在受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塑性变形,无法起到弹簧工件的作用。要想使工件充分体

现出弹簧的特性,就要根据所用具体材料进行相应热处理来满足。

例2):家用菜刀、剪刀等,这些工件使用性能如何,热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刀具的质量,如

硬度低时,易出现卷刃现象,如硬度过高,易出现断裂现象等。

例3):学生在钳工实习时制作的小锤子。在钳工制作锤子时,所用工具有:锉刀、锯条和钻头等

工具,它们同样是金属材料,为什么锤子能被加工得动?这说明这些工具的硬度比锤子的硬度高,所

以能把锤子从原材料加工成锤子的形态。但在钳工加工成形的锤子也只是一个半成品。因为虽然锤子

的形状,尺寸达到了要求,但它们的机械性能并没有达到要求。如果这时用它锤击工件,锤子本身就

会出现变形。所以要想使锤子不但在尺寸和精度上达到要求而且在性能上也应达到技术要求,为此就

要通过进行热处理来完成。

例4):古代刀剑,不经过热处理,是没法上战场使用的。

引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知识。

0 绪论

0-1 热处理的起源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铸铁的石墨化退火和脱碳退火,应用于农具中;

西汉时代,钢铁兵器的淬火提高硬度;

三国时代,发现了淬火介质对工件质量的影响;

汉魏时期,开始了化学热处理;

明代,有了渗碳工艺;

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的热处理一直停滞不前。

0-2 热处理的概念、工艺特点

1、热处理: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固态金属或合金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

以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化学成分)与性能的工艺。

性能包括:工艺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加热升温的目的

图0-1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使金属材料由低温组织转变为高温组织

(举例:钢在常温下其内部有珠光体、铁素体、马氏体、上、下贝氏体等组织。随着温度

的升高,当达到727℃或超过727℃时,就发生了组织转变。常温的组织开始转变为高温的组织,也就是向奥氏体转变。)

2)保温的目的

使工件烧透且组织转变有充足的时间

(工件有尺寸、形状,加热有快慢,工件芯部与外表温度要求一致)

3)冷却的目的

将金属材料的高温组织以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获得不同的室温组织,从而达到不同的机械性能。

2、工艺特点:

热处理工艺是机械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与其它工艺相比,有其工艺特点:

1)热处理工艺不改变工件的外部形态,只改变内部组织形态,提高其内在质量,赋予各种使用性能;

2)热处理工艺不能独立存在,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任何一个位置存在,与前后工序起相辅相成的作用;(举例:机加工之前的高温退火、铝合金成品前的固溶处理等)

3)操作温度和过程时间范围广;(温度可高达工件的熔点,也可低至零下几十度,而时间短则几秒长则上百小时)

4)工艺控制精确;(温度、时间的控制,冷去速度、方法的要求,热处理时工件的摆放及移动速度等)

5)加热、冷却介质的多样性和严格性;

6)加热冷却的均匀性和区分性。

0-3 热处理的分类

1、按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分:

(1)最终热处理;(为获得零件最后使用状态所需性能的热处理)

(2)预先热处理;(常在最终热处理之前进行,为其他工艺做好组织性能准备)

(3)补充热处理。(常在最终热处理之后进行,为了消除应力或稳定加工效果)

2、按零件热处理部位不同分:

(1)整体热处理;(2)局部热处理;(3)表面热处理;(4)区分热处理。

3、按零件化学成分是否要求变化分:

(1)普通热处理;(2)化学热处理。

4、按热处理温度分:

(1)高温热处理;(2)中温热处理;(3)低温热处理;(4)冷处理。

5、按工艺特点、组织转变及形状性能变化分:

(1)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冷处理、时效等;

(2)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渗硼、渗金属、多元渗等;

(3)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感应淬火、渗液淬火、电接触淬火、激光淬火等;

(4)形变热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中温形变热处理、低温形变热处理;

(5)复合热处理----渗碳淬火、表面淬火自行回火、锻热淬火、焊接余热退火等。

0-4 国内热处理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1、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工艺水平低、质量差、耗能大、成本高、产品缺乏竞争力;

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方面远远落后于发到国家,高端精密的热处理工艺设备绝大部分从国外

进口。

2、发展趋势:

(1)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加强热处理工艺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积极采用复合热处理等新热处理工艺;

(2)推广无氧化、防脱碳、防热裂的热处理工艺;

(3)改造和引进自动化热处理生产线;

(4)减少污染、采用清洁能源、采用高效热处理工艺。

第二讲:金属的加热及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提问学生:

1)热处理的定义?热处理的工艺过程?(画右图示意)

2)热处理按工艺、特点和形状性能角度如何分类?

1 金属的加热及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1-1 热处理的加热过程

图0-1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1、加热物理过程:

热的传递方式:传导——温度不同的接触物体间或同一物体中各部分之间的热能传递过程;

(举例:烤红薯、用暖水袋暖手等等)

对流——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运动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

(比如:暖气管、空调、吹风扇等等)

辐射——物体间通过热辐射在空间中传递热能的过程。

(比如:微波炉、太阳光等等)

2、加热影响因素:

1)加热介质(画出书中的表1-1,加以说明)

一般来说,传导比对流的加热速度要快一倍以上(举个例子:烧水)2)钢件(或合金)成分(画出书中的表1-2,加以说明)

钢的化学成分不同决定了其比热、密度和导热系数有差异,则影响着加热速度;

一般来说,加热速度与导热系数成正比、与比热、密度成反比,即:v ∝λ/cρ。

(举例,铝锅、铜壶。合金元素越多,则导热系数越小、密度越大,不宜快速加热)3)钢件(或合金)形状

有效受热表面积与体积之比,F/V,其越大,则加热速度越大。

3、加热规范的一般原则:与零件有关,也与加热设备、加热方式、装炉量及工艺要求有关

1)加热温度确定(画图1-2加热温度优选示意图)

过烧——金属或合金在热处理加热时,由于加热温度接近其固相线附近,晶界氧化和开始部分熔化的现象。

过热——金属或合金在加热时,加热温度超过相变所需温度,使组织和性能异常的现象。

氧化——

脱碳——

2)加热速度选择

采用小的(慢速)加热速度:脆性大的工件、导热性差的工件、大尺寸工件、复杂形状的工件、

残余应力大的工件、固体渗碳和退火工艺、具有严重偏析和夹渣物

的工件。

没有以上因素的工件,从生产效率、节约资源考虑,都应采用大的加热速率。

3)加热方法选择(画出书中图1-3示意)

(1)冷炉装料:需要加热速度小的工件、装炉量较多的情况;

(2)到温装炉:加热速度大、操作方便,截面温差大,退火、正火、淬火等普遍采用的加热方法;

(3)高温装炉:炉温比加热温度高100~150 ℃、加热速度大、热应力大、操作不方便,锻件退火或正火,碳钢或低合金钢锻件的淬火。

(4)低温装炉:低于600℃、加热速度中等、温差较小,热处理温度较低的工件,大型铸锻件,淬火不合格返修件,经过预热要进行高温热处理的、为了减少高温氧化和脱碳的工

件。

4)加热时间确定

理论计算法:

一般来说,加热时间包括:工件升温时间、均热时间、保温时间;

但理论计算时,加热时间仅指升温时间。

(1)表面热流密度恒定时:(传给工件的热量与工件吸收而升温的热量相等)

(2)炉温恒定时:(dτ时间内传递给工件表面的热量)

经验计算法:τ=a×d

常用有效厚度计算方法(画图1-4表示)

1-2 热处理的加热介质:

1、固体介质:木炭、烟煤、石墨、刚玉砂、石英砂、碳化硅等,主要应用于固体渗碳、渗金属等

固体化学热处理及无氧化加热。

2、液体介质:熔盐、熔碱、熔融金属、各种油类等,主要应用于加热质量要求高的高碳高合金钢

的小零件、工模具的加热及某些液体化学热处理,也可用于等温淬火冷却。

熔盐——温度140~1300℃,价格低、易于清除,使用广泛;

熔融金属——有毒、易污染、不易清理,几乎不用;

油浴——200℃以下,主要用于回火加热。

3、气体介质:

1)一般炉气:CO、CO2、H2、O2、N2、CH4等,具有较大氧化性,普通工件加热。

2)放热型(DX型)气体: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城市煤气等,与空气混合燃烧发生反应后

制得,常用于保护性气体,光亮退火、光亮淬火、光亮热处理。

3)吸热型(RX型)气体:丙烷、丁烷、甲烷等,与少量空气混合后,在高温反应罐中,经

触媒作用反应制得,常用于钢件防止氧化脱碳,如气体渗碳等。

4)氨分解气体:常用于不锈钢、硅钢片、低碳高合金钢的光亮热处理。

5)氮基气体、氢气及木炭发生气

6)真空气体

1-3 钢在加热过程中的转变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画图书中9-2示意)

1)奥氏体的形核:A c1温度以上,珠光体不稳定,在F和Fe3C的界面上优先出现奥氏体的晶核;

(这是因为相界面上碳浓度分布不均、原子排列不规则、能量较高状态)2)奥氏体晶核长大:稳定了的奥氏体晶核开始逐渐长大,依靠Fe、C原子的扩散,晶格改组为面

心立方晶格;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铁素体优先溶解消失于奥氏体中,残余的渗碳体需要时间来溶解消失;

4)奥氏体均匀化:浓度不均,则需要长时间的C原子继续扩散均匀,同时伴有奥氏体的合并现象。

2、奥氏体的晶粒长大及控制

1)奥氏体晶粒度:衡量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尺度,对冷却后钢的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表示方法有:经理尺寸表示法(晶粒截面的平均直径或单位面积内的晶粒数目);

晶粒度级别指数G表示法——分8级,1最粗、8最细,一般5以上为细晶粒。

2)奥氏体晶粒长大: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

3)晶粒度大小的控制:(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控制;

(2)加热速度的控制;(快速加热,短时间保温细化晶粒)

(3)钢的化学成分;(可抑制晶粒长大的元素:Al、V、Ti、Zr、Nb、W、

Cr、Mo等)

(4)钢的原始组织;(越细的组织越有利于晶粒长大)

第三讲: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提问复习:(1)加热时间的确定?加热温度的确定?加热速度的确定?

(2)钢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转变?

1-4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1-4-1 冷却条件对钢性能的影响(画书上表9-1)

连续冷却:将奥氏体化后的钢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从高温一直连续冷到室温。

等温冷却:把奥氏体化后的钢件迅速冷到临界点以下某个温度,等温保持一定时间后再冷至室温。1-4-2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

1、过冷奥氏体:临界点以下暂时存在的奥氏体,是介稳定相。

TTT曲线(Time-Temperature-Transition):反映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的实验曲线,C曲线。(残余奥氏体:未发生转变的过冷奥氏体)

2、共析碳钢C曲线分析(画出书上图9-4 C曲线图)

(1)C曲线中,A1温度线是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

临界温度;左边和右边的C曲线分别为过冷奥氏体

转变开始线、终了线。

(2)共分几个区域:高于A1的奥氏体稳定区、转变

开始线以左的过冷奥氏体区、转变终了线以右和Ms点

以下为转变产物区、转变开始线与终了线之间为过冷

奥氏体和转变产物的共存区。

(3)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时,都要经过一段孕育期,即为纵坐标到转变开始线之间的距离。550℃为鼻温,孕育期最短、转变时间最短。

(4)发生三种转变:高温的珠光体转变、中温的贝氏体转变、低温的马氏体转变。

1-4-3 影响因素

1、奥氏体成分的影响:碳浓度、合金元素

2、奥氏体化状态的影响:晶粒度、均匀化、晶体缺陷密度等

3、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

1-4-4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1、CCT曲线(continuous-cooling-transition)(画图书上9-8)

CCT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V c)、TTT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V k)、上下临界冷却速度

(这里,提问学生:a、要获得全部马氏体,冷却曲线如何画?全部为珠光体呢?)

1-5 珠光体转变

1-5-1 定义:在高温时发生的扩散性相变,生成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写出反应式)典型的扩散型转变,退火、正火和索氏体化处理时,发生的主要相变为珠光体转变。

1-5-2 组织形态、结构和性能

1、片状珠光体:由具有一定厚度的片状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交替排列堆叠而成;分为片状珠光体、细

片状珠光体(索氏体S)、极细片珠光体(屈氏体T)

2、球状珠光体: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组织;(球化退火)

3、性能:片间距和粒度越小,则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一般来说,退火后球状珠光体的

性能比片状珠光体的性能好。

魏氏体组织会降低钢的力学性能,应该避免,或经过正火、退火、锻造来消除。

1-6 马氏体转变

1-6-1 定义: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的无扩散性相变,生成碳在α-Fe中过饱和的间隙固溶体。

典型的无扩散相变、淬火处理时,发生的主要相变为马氏体转变。

1-6-2 主要特点:

1、无扩散性相变、以共格切变的方式进行;

2、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3、表面浮凸现象,说明是切变转变;

4、转变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必须冷却到M f以下,才能转变完成,否则都会存在残余奥氏体;

5、高速长大,不需要孕育期。

1-6-3 形态及其亚结构

1、板条马氏体:一般为低碳钢、中碳钢、不锈钢的典型马氏体组织,扁条状和薄板状;

2、片状马氏体:一般为高碳钢、中碳钢、高镍的铁镍合金的典型马氏体组织,双凸透镜或竹叶状;

3、亚结构:孪晶

4、影响因素:奥氏体的碳含量、马氏体形成温度。

1-6-4 性能

1、高强度、高硬度: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时效强化、细晶强化

2、塑性和韧性:受碳含量及亚结构影响

马氏体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碳含量,塑性和韧性主要取决于亚结构。

1-7 贝氏体转变

1-7-1 定义: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碳原子扩散和铁原子不扩散性转变,形成残余奥氏体与珠光体的混合物;1-7-2 形态

上贝氏体:350-550℃转变,形成羽毛状的贝氏体;

下贝氏体:350℃以下转变,形成针状的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贝氏体形成温度最上部。

1-7-3 性能

性能主要受到形成温度、化学成分影响;

下贝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尤其韧性更加。

第四讲退火与正火

提问:a、画出C曲线;画出CCT曲线;

b、指出哪条是连续冷却曲线,哪条是等温冷却曲线?并说明它们最终的相变产物。

c、什么是马氏体转变?主要特点?

第二章退火与正火

退火与正火是生产中常用的预备热处理工艺。一般为了消除铸、锻和焊件的内应力以及成分、组织的不均匀性,为下道工序做好组织准备。

2-1 退火的定义及分类

一、退火:把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

艺。

温度:高于A c3、A c1,或低于A1;(画出书上图9-1,并与铁碳相图对比说明A1 A3 A cm等温度点)

冷却方式:随炉冷却;

组织:平衡组织,珠光体组织。

二、目的:在于均匀化学成分、改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并为零件最终热处理作

好组织准备。

要消除的组织缺陷一般有:魏氏体组织、带状组织、粗大晶粒等;

后续的工艺操作一般有:切削加工、淬火等。

三、分类:

再结晶退火: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低于A1),靠生成新晶粒及晶粒长大以消除由冷变形所引起的晶格歪曲与性能变化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相变重结晶退火:在相变温度以上发生结构、组织与性能变化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低温退火: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下,进行消除内应力,防止变形,降低硬度,恢复塑性和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切削与冲压加工性等的热处理工艺,亦称之为软化退火或去应力退火。

2-2 退火工艺(画图9-43)

1、完全退火:为改善热锻、热轧、焊接或铸造过程由于温度过高在钢件内出现的不良组织,提高机械

性能,或为使钢件软化,以改善加工性能与消除内应力,而采用的热处理工艺。

a、加热温度:一般采用A c3 +(20~50 ℃)

b、加热速度:不同钢种采用不同加热速度,一般的,碳钢选150~200 ℃/h,低合金钢选100 ℃/h,高

合金钢选50 ℃/h。对于大型工件及装炉量大的工况,因透热性差,宜在550~650 ℃停留一

段时间,再继续升温。

c、保温时间:为使工件透烧,保证内外组织转变完成和均匀化,一般的,碳钢选1.5~2 min/mm,低

合金钢2~2.5 min/mm,高合金钢2.5~3 min/mm。装箱保护退火时,应根据箱子大小和箱内

填充剂进行适当延长,一般需增加1~4 h。

d、冷却速度:控制冷却速度保证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全部完成、又不获得高的弥散度。碳钢选100~

200 ℃/h,低合金钢选50~100 ℃/h,高合金钢选20~50 ℃/h。

e、冷却方式: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并使组织充分转变,由退火温度至550 ℃为炉冷,550 ℃以下取

出空冷。

f、应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钢的锻件、轧件、铸件和焊接件,不宜用于过共析钢件。

2、不完全退火:为消除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因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使钢件软化或改善工具

钢被切削性而采用的热处理工艺。

由于加热温度在两相区进行,仅发生部分相变重结晶,铁素体或碳化物形态、分布仍保留。

a、加热温度:A c1~A c3或A c1~A c3

b、加热速度:同完全退火

c、保温时间:同完全退火

d、冷却速度:同完全退火

e、冷却方式:同完全退火

f、应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低合金工具钢的热锻件和热轧件。

3、球化退火:是不完全退火的一种特例,使钢中碳化物球化并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获得粒状珠

光体的退火工艺。

目的:改善工具钢的可切削性;为淬火作好金相组织准备。

a、球化退火工艺(画图2-2)

(1)主要用于淬火或冷加工后钢的球化;

(2)多次重复使钢中原晶界上的碳化物和珠光体中渗碳体经过溶解和重新析出、聚集而达到球化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原始组织为珠光体的钢;

(3)主要使碳化物溶解,而后快速冷却,以防网状碳化物析出;

(4)过共析钢最常用的球化;

(5)使网状碳化物或大块碳化物完全溶解,以利其后球化;

(6)与(5)类似。

b、影响球化质量因素:

化学成分:碳含量增加有利于球化,加入可形成碳化物的元素不利球化;

原始组织:网状碳化物很难球化,马氏体、细小的珠光体或贝氏体有利于球化,冷变形后组织有利于球化;

加热温度与等温温度: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温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球化;

球化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球化碳化物变粗,硬度下降;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会影响碳化物的弥散度,冷却速度小有利于球化,采用缓慢冷却进行球化退火是保证得到理想组织的重要因素。

c、应用:广泛应用于工具钢、轴承钢和量具钢,作为预先热处理。

4、等温退火:与完全退火相同,但可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a、加热温度:A c3 +(20~50 ℃)或A c1 +(20~50 ℃)

b、加热速度:同完全退火

c、保温时间:同完全退火

d、等温温度:根据C曲线及硬度要求确定

e、冷却速度:大件随炉冷却,小件空冷

f、冷却方式:>500 ℃随炉冷,<500 ℃空冷

g、应用:球化退火不少是采用等温退火缩短生产周期,用以消除Cr-Ni钢及Cr-Ni-Mn钢锻件中的白点。

5、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为了消除和降低铸件凝固时所引起的成分偏析,达到成分、组织均匀化的热处理工艺。

特点:高温长时间加热、能耗大、成本高,工件易过热和烧损

a、加热温度:根据合金元素含量及偏析程度而定,一般采用1050~1200 ℃

b、加热速度:低合金钢选100 ℃/h,高合金钢选20~50 ℃/h

c、保温时间:2.5~3 min/mm

d、冷却速度:低合金钢选50~100 ℃/h,高合金钢选20~50 ℃/h

e、冷却方式:同完全退火

f、应用:优质合金钢铸件;另外,经扩散退火的铸钢件晶粒粗大,韧性塑性差,需要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来重新细化组织,提高机械性能。

6、再结晶退火:把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的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消除冷作硬化、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及压延成型性能。

a、加热温度:T r +(150~250 ℃),T r为再结晶温度,0.4×熔化温度,大部分钢件取600~700 ℃

b、保温时间:1~4 h

c、冷却方式:空冷

d、应用:冷作加工(冷挤、冷拔、冷轧、冷弯等)件、成型加工件

7、软化或去应力退火:为消除因变形加工及铸造、焊接过程中引起的残余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尺寸稳定性、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

a、加热温度:一般的,铸铁500~600 ℃,碳钢及低合金钢550~650 ℃,高合金钢600~700 ℃

b、加热速度:100~150 ℃/h

c、保温时间:2~6 h

d、冷却速度:50~100 ℃/h

e、冷却方式:>500 ℃为炉冷,<500 ℃为空冷(适用于钢)

>400 ℃为炉冷,<400 ℃为空冷(适用于铸铁)

f、应用:碳钢与合金钢的锻件、机加工件,铸铁件,焊接结构件。

第五讲:退火与正火的应用及其选择

提问:退火温度、冷却方式、组织?退火的目的?退火的分类?45#钢的完全退火工艺?

2-3 退火工艺控制组织的基本原则

(1)退火处理后珠光体的形状决定于退火加热温度;(一般的,退火温度高,奥氏体成分越均匀,可获得片状珠光体,反之,退火温度低,组织成分不均匀,可获得粒状或球状珠光体)

(2)退火温度过低,且保温时间不足,原始组织中片状组织没有被破坏,则退火组织仍可能保留细片状珠光体;

(3)退火温度过低,且冷却速度过快,致使碳化物结晶核心细而多,退火组织可获得点状珠光体;(4)冷却速度不影响珠光体的形状,但决定了碳化物的弥散度,因而决定了退火后的硬度;

(5)欲获较软组织,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 c1)以上30 ℃处保温,然后冷却到A c1以下30 ℃处保温;(6)退火缓冷到500℃左右,就可以放置于空气中冷却,对组织转变已无影响;

(7)欲细化淬火的粗大过热组织,可通过提高退火时的奥氏体化温度(A c3 + 60~100 ℃)或延长奥氏体化保温时间的办法或适当提高加热速度进行奥氏体化,使奥氏体晶粒发生再结晶,从而消除组织结构的遗传性。

2-4 正火工艺

一、正火概念

将钢加热到A c3或A cm以上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从而得到珠光体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加速合金碳化物的溶解和奥氏体均匀化,为了消除热加工所造成组织缺陷,消除网状碳化物,细化晶粒,为淬火作好准备,同时也可为不重要零件作为提高机械性能的最终热处理而采用正火处理。

二、工艺规范

a、加热温度:亚共析钢A c3 + 40~60 ℃,过共析钢A cm + 40~60 ℃

b、保温时间:1.5~2 min/mm

c、冷却方式:空冷,对大件可用吹风、喷雾和调节工件堆放距离等方法控制钢的冷却速率。

d、应用:碳钢和合金钢铸件、锻件、板材、管材、带材或型钢。

应注意的是:

(1)正火是退火的一个特例,只适用与碳钢与某些低合金钢,常由于钢种、截面尺寸不同其结果差异较大;(碳钢空冷为珠光体组织,合金钢空冷可为珠光体组织或贝氏体组织或马氏体组织;大型锻件空冷相当于炉冷,低合金钢细小件空冷接近于淬火)

(2)纠正过热严重的钢一般采用两次正火,即高温正火(A c3 + 100~150 ℃)+低温正火;

(3)较大截面的钢材采用高温正火A c3 + 100 ℃;

2-5 退火与正火的选择

一、退火与正火钢的组织与性能

(1)组织

a、正火组织比退火细;

b、正火冷速比退火大,先共析产物(F、Fe3C)不能充分析出;(例如:45#钢退火后组织为45%F+55% P,而正火后组织为30%F+70%P)

c、合金钢中碳化物稳定,加热不易溶于奥氏体中,退火后形成粒状珠光体,但正火后粒状碳化物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导致硬度高,故正火不作为合金钢机加工之前的预先热处理;

d、退火正火均可使钢的晶粒细化,但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正火会形成魏氏体组织,退火会形成过热粗晶粒组织;

(2)性能

一般的,正火钢的性能要比退火钢的性能好。

二、退火与正火的选择

(1)为改善组织缺陷并为淬火作好金相组织准备时:

对亚共析钢,一般选择完全退火或正火;对碳钢和低合金钢且零件尺寸不太小,一般选择正火;对过共析钢,选择球化退火;

(2)为改善加工性能时:

钢的被切削性的最理想硬度为HB160~210;组织上看,亚共析钢的片状组织比球状组织的被切削性好,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球状组织被切削性能好,因此:

a、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选用正火;

b、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选用退火(完全退火或不完全退火);

c、零件小或薄的中碳合金结构钢(40CrMn、38CrMoV等)选用正火+高温回火;

d、共析钢与过共析钢选用球化退火;

e、高合金钢(18Cr2Ni4W等)选用软化退火;

(3)为改善冷加工变形能力时:

采用软化退火与再结晶退火,其退火温度:碳钢600℃,合金钢700℃;

(4)为消除残余内应力时:

一般采用软化退火,但退火温度有区别:焊接结构件采用600~650℃,已精加工的零件采用200℃;

零件的内应力消除程度与退火温度的高低和保温时间的长短有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彻底)(5)为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时:

只为提高机械性能的碳钢件,采用正火;即要求一定的机械性能又要求改善切削性能的含碳量较高的钢件,采用退火;

(6)为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性时:成分偏析不严重时,可退火也可正火;很严重时,采用扩散退火。作业:

1、画出共析碳钢的TTT图。为获得下列组织应选用何种冷却方法?并在TTT图中画出冷却曲线。(1)

S+P;(2)全部B下;(3)M+A R;(4)T+M+ A R;(5)T+B+M+A R

2、简述退火工艺方法的种类、目的、特点及用途;

3、指出下列钢种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组织:(1)20钢齿轮;(2)45钢小轴;(3)T12钢锉刀

4、由于发现锻轧后的GCr9SiMn轴承钢中存在网状碳化物和片状珠光体,同时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应

采用何种预备热处理?并给出具体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路线图。

第六讲:淬火工艺及钢的淬透性

提问:正火的概念及工艺规范?小而薄的40CrMn钢零件(中碳合金结构钢)要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可选择什么热处理工艺?

第三章淬火与回火

(钢的淬火与回火是热处理工艺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工序;淬火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回火即可消除淬火内应力又可得到强度、硬度和韧性的不同配合,因此,淬火和回火是密不可分的两道热处理工艺,往往作为工件的最终热处理工艺)

3-1 淬火

一、定义

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高于A c3或A c1)后,并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快速冷却,使其得到不平衡状态组织(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临界冷却速度(νc)(画书上图3-1)

上临界速度νc:全部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下临界速度νc·:全部获得珠光体组织的最大冷却速度;

2、淬火(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必要条件

冷速:大于上临界速度(ν>νc)

温度:低于马氏体转变温度(t

二、目的

1、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2、提高综合机械性能(强度、韧性、塑性等)

3、改善钢的特殊性能(磁钢的高矫顽力、不锈钢的高耐蚀性、耐热钢的高温强度等)

不平衡状态组织,就是不稳定组织,不全是马氏体,可以有残余奥氏体,生产上使用一般都需要较稳定组织。

三、分类(画书上表9-3)

3-2 淬火介质(冷却介质、淬火剂、冷却剂)

一、对淬火冷却介质的要求

淬火介质,必须要求足够的冷却速度,保证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但不能使工件变形及开裂。1、理想淬火介质(画图3-2)

根据C曲线分为三个温度区:奥氏体稳定区>650℃,奥氏体不稳定区650~400℃,奥氏体较为稳定区<400℃。

理想的淬火冷却曲线(画图3-3):在鼻子上面的高温区应缓冷减小热应力,在鼻子附近须快冷防过冷奥氏体分解,而在Ms点附近应尽量缓冷减少马氏体转变产生的组织应力。

理想淬火介质要求(画表3-1)

2、淬火介质的分类与要求

分类:第一类:淬火时不发生物态变化(辐射、传导、对流进行降温),有熔盐、熔碱与空气;

第二类:淬火时发生物态变化(汽化进行降温),有水、油、水溶液。

要求:(1)具有一定冷却能力,成分稳定不变质、粘度小、流动性好,无毒无味,不腐蚀工件,淬火后易于清洗,来源广、价格低。

(2)相变角度上,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能力大,不发生珠光体转变,马氏体形成区冷却能力小一些,可保证淬火后质量。

3、淬火介质的冷却机理

(1)第一类:通过淬火介质的自身性质(导热性、比热、粘度、介质温度等)影响冷却能力;

(2)第二类:通过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影响冷却能力。

第二类冷却可分三个阶段:蒸汽冷却、沸腾冷却、对流冷却,

要求:蒸汽冷却不能太长,沸腾冷却应剧烈,对流冷却开始温度要高于马氏体转变点。

4、影响因素

(1)自身内在因素:比热、汽化热、蒸汽压、导热性、粘度、表面张力;

(2)外界因素:添加物、介质温度、搅拌、工件淬火温度、工件尺寸

5、淬硬能力的评定

急冷度(钢的硬化层深度):H=α/λ,α为钢表面与淬火介质的热交换系数,λ为钢的导热系数。

二、常用淬火介质

1、水

高温区冷速较低,低温区冷速很大,导致工件极易开裂(马氏体转变产生的组织应力开裂)优点:清洁、安全、廉价、不需要清洗等;

缺点:只适合形状简单、尺寸不大的碳钢工件。

2、盐水、碱水溶液

蒸汽膜阶段极短,冷却能力大,可获得高而均匀的硬度

优点:冷却均匀、无软点产生,淬裂倾向小;

缺点:可腐蚀工件和设备、要清洗、对人体有害。

3、油

优点:工件变形与开裂倾向小;

缺点:粘度影响冷却能力,只适合合金钢和小截面的碳钢工件

(画表9-5,常用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作者:————————————————————————————————日期: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守则及规程确定了热处理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设备评定、工艺确定、及操作规范的内容。 2、引用标准 API Spec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 3、总则 产品的热处理必须在已经过定期检定并合格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炉子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对热处理炉及监控设备的要求 4.1、对热处理炉的要求 4.1.1、炉衬完好,无明显损坏; 4.1.2、电阻丝齐全,电极接触牢固; 4.1.3、炉底平整,无裂纹; 4.1.4、保温材料完好无损; 4.1.5、热处理炉各处的温度应分度均匀,温差不大于14℃(这就需要炉子空间的前、后、左、右及底部都要有电炉丝分布,炉膛的功率密度一般在100-110kw/m3左右)。热处理炉的鉴定周期不大于1年。4.1.6、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插点正确(在工作区域)并且分布均匀、合理。馈线两端(热电偶与圆盘平衡记录仪或温度显示器)连接可靠。

4.2、仪表 4.2.1、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为:±10℃; 4.2.2、温度显示器(平衡记录仪)以及热电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之内。检定周期为三个月。 4.2.3、更换记录仪圆盘记录纸,确保其能完整准确地记录加热保温过程。(完工后,在记录纸上填写日期、加工零件号、炉号、操作者等相关信息)。 5、装炉 5.1、装炉前的准备工作 5.1.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尤其是注意炉门起闭自动断电装置是否良好,并将炉膛清理干净。 5.1.2、核对任务单与待处理工件以及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是否相符。 5.1.3、检查工件外观,所有棱角必须倒角≥1mm,表面不得有严重的磕碰划伤、氧化皮。 5.1.4、熟悉工艺全过程,考虑好装(出)炉方法,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夹具及吊具,保证在淬火时工件能快速浸入淬火液中。 5.1.5、对技术要求不允许表面氧化脱碳的工件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如在加热炉内装入适量的木炭或铸铁屑等。 5.1.6、如果是热炉装炉,检查炉温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 5.1.7、确定吊装设备及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注:以上情况如果出现否定或怀疑,应暂停整改,待确定肯定以后方

技师论文

“金蓝领”焊工技师论文 车身焊接工艺中电阻焊的作用 工作单位: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姓名:赵锋 工种:电焊工 时间:2017.09

车身焊接工艺中电阻焊的作用 摘要 在国内,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许多大型自动化电阻焊设备在汽车车身上得到应用,使车身表面平整度和生产率大幅提高,汽车车身使用电阻焊的部位和种类较多,本文简要介绍电阻焊在车身焊接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关键词:电阻焊;工艺特点;质量;原因。 一、汽车车身电阻焊焊装工艺的特点 汽车车身壳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件,它是由百余种、甚至数百种薄板冲压件经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接等方法联结而成的。由于车身冲压件的材料大都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低碳钢,所以焊接是现代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结方式。下图列举了车身制造中常用的电阻焊焊接方法以及典型应用实例。 二.电阻焊焊机结构介绍如图

图一 1:主焊机 8 :焊钳开关 2:电源开关 9 :副缆 3:气压开关 10:平衡器 4:回水管(蓝色) 11:焊钳 5:进水管(绿色) 12:钳臂 6:主电缆7气管(黑色) 13:电极头 三电阻焊 1 电阻焊及其特点 将置于两电极之间的工件加压,并在焊接处通以电流,利用电流通过 工件本身产的的热量来加热而形成局部熔化,断电冷却时,在压力继续作

用下而形成牢固接头。这种工艺过程称为电阻焊。电阻焊的种类很多,按接头形式可分为搭接电阻焊和对接电阻焊两种。结合工艺方法,搭接电阻焊又可分为点焊、缝焊和凸焊三种,对接电阻焊一般有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两种。 特点: (1)利用电流通过工件焊接处的电阻而产生的热量对工件加热。 即热量不是来源于工件之外,而是内部热源。 (2)整个焊接过程都是在压力作用下完成的,即必须施加压力。 (3)在焊接处不需加任何填充材料,也不需任何保护剂。形成电阻焊接头的基本条件只有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 2 点焊 点焊是利用在焊件间形成的一个个焊点来联接焊件的。两焊件被压紧于两柱形电极之间并通以强大的电流,利用电阻热将工件焊接区加热到形成应有尺寸的熔化核心为止。然后切断电流,熔核在压力作用下冷却结晶形成焊点。点焊在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点焊的形式很多,但按供电方向来分只有单面点焊和双面点焊两种。在这两种点焊中按同时完成的焊点数又可分为单点、双点和多点焊。点焊是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焊接方法,可以说汽车车身是一个典型的点焊结构件。 (1)点焊的机械性质 A与铆接和螺栓紧固相比,点焊无松动且刚性高,但滑动系数小,在设计时必须注意可能会出现的应力集中。 B.点焊没有像铆接和螺栓紧固那样的铆钉头和螺帽,所以剥离方向的抗拉

热处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1.目的: 使设备有效性的能力维持在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大经济化。2.范围: 包括公司所有直接或间接用于热处理的设备。 3.职责: 3.1车间生产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运行维护保养。 3.2机电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的指导、定期检查、大/中修等工作。 3.3热处理技术员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校验。 3.4实验员负责产品硬度的校验,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并出具产品实验报告。 4.流程:无 5.作业内容: 5.1设备操作 a.开机前,必须熟悉热处理炉传动系统和结构,各开关的功用。 b.升温前首先由机电工对电器.热电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操作工对照《设备日常点检卡》中规定的项目(包括各项报警项目)进行点检,正常后进行操作。c.先开淬火槽循环和水冷却,然后按照升温工艺进行升温。 d.淬火炉温度升到300℃时开启网带传动。 e.当淬火炉升温到600℃,开启回火炉进行升温;当回火炉温度升到设定温度后才开启网带传动(先开网带传送,然后拧涨紧螺杆)。 f. 温度设定:通过温度仪表的上下按键对温度设定值进行调节。 g. 网带速度设定:通过变频器的旋转钮左右旋转对网速进行调节。 5.2 设备运行 a.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工应每30分钟巡视一次设备,若发现异常应当即通知机电工进行排异。 b. 设备运行过程中遇设备故障或其它紧急情况,请按照《热处理通用规定》执行。 c. 淬火槽温度接近70℃时开启油冷却对油进行降温,油温接近50℃时关闭油冷却。 5.3 设备停止 a.炉内产品走完后关闭加热电源,(淬火加热炉的网带传动.淬火槽循环.回火炉风扇.水冷却必须开,其它可关。回火炉开始降温后必须停网带,并把涨紧螺杆松开,防止网带拉长变形)。 b. 停炉后必须继续通入甲醇,等淬火炉炉温低于700℃后方可关闭甲醇。 c. 淬火加热炉温低于300℃后才能停网带传动,低于200℃后关闭淬火槽循环泵。回火炉温度低于200℃后可停风扇。 d. 炉温冷却后关闭冷却水。 5.4 日常维护保养

高级技师论文汇总

高速精密电主轴 JSZD1510型转子的磨削加工 姓名:沙慧芳 单位: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为配合近年来国内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公司开发研制的高速精密电主轴,是主轴加电机的一体化产品。是电机置于主轴单元内部,电机转子本身既做转子又同时作为机床主轴使用,从而节省了各种复杂齿轮、皮带等传动及变速机构,可节省大量的机器空间。实现更精密的加工控制,是现代数控机床理想的配套功能部件。本文详细介绍了高速精密电主轴关键部件——JSZD1510转子的外圆、内孔、大角度内锥的磨削。利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和中心架,采用一夹一架的方式,在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上对该件的粗磨、精磨、精光等工序的加工。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公司的经典产品——JSZD1510型电主轴,其关键核心部件转子的磨削加工工艺。 JSZD1510型转子有轴、平衡环甲、平衡环乙、铸铝转子四部分组成。 一、平衡环甲、平衡环乙及铸铝转子的加工图

(1)(2)

(3) 选用45#钢材料,内孔留余量,其余车至要求,磨削加工平衡环甲、乙至如图(1)(2)的成型尺寸。 二、铸铝转子内孔磨至图(3)所示的尺寸,表面不得有磕碰毛刺及断铝现象。 加图(4)

三、轴的加工 材料选用40Cr,本文主要介绍了該产品的磨削加工,所以前期加工工序从简叙述。经下料、热处理、粗车、渗碳、精车、钻通孔、铣键槽、淬火、磁性探伤等工序,在MG1432万能外圆磨床上粗磨各外圆,上三爪、中心架、放下内圆磨具,一夹一架,找正外圆跳动在0.02mm之内磨削左端内孔φ20.3mm。倒头磨削右端内孔φ19mm、φ19.8mm调床身及砂轮架磨前端30°锥孔口尺寸为φ25.6mm保证至图(4)所示尺寸。 四、热处理时效 五、热装 将轴外圆φ38mm及φ54mm处磨至图(4)尺寸,与平衡环甲、乙、铸铝转子过盈量为0.03mm-0.05mm。将平衡环甲、乙、铸铝转子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400°-450°之间。按图(5)所示的顺序方向,把各零件热下至图(4)所示的轴上,保证热下位置到位。 加图(5)

《钳工工艺》内容讲义

钳工教案 概念 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手动工具和手工工具,进行切削加工、制做生产模具、把零部件组装成产品的各种方法,称为钳工工艺。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手动工具和手工工具进行切削加工、产品组装、设备修理的工种称为钳工。 手动工具:主要指虎钳等(台虎钳、平口钳、手虎钳)工具。 手工工具:主要指手锯、锉刀、錾子、手锤等工具。 钳工的分类 根据加工的范围,按专业把进行切削加工的定为普通钳工;把制做生产模具的定为工具钳工;把组装成产品的定为装配钳工;把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修理定为机修钳工。 钳工的特点 1.实践性强。它不同于机械加工,把料装卡好,上刀进行切削有一个等待完成的过程,钳工是主要靠手工操作的方式完成切削加工。 2.设备简便。 工作台(钳台)---- 钳工操作专用的案子。 平板(平台)---- 是划线的基准工具,用来放置工件和划线工具的。 钻床 ---- 用来钻孔的设备。 砂轮机 ---- 磨钻头、錾子、刮刀等小刃具的专用设备。 3.操作灵活。工作不完全受场地限制,可根据情况只要身边有工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不象机械加工离开机床就没有办法了。尤其是修理性的工作,操作灵活体现的更明显。 工艺: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方法。 钳工工艺:钳工进行切削加工、工具制做、产品组装的各种方法。 基本操作方法

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钻孔、扩孔、鍃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錾削、刮削、研磨、装配等操作方法。 一划线 划线是利用划线工具,按图样要求,在毛坯或半成品上划出加工界线,称为划线。(毛坯 -- 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需要加工才能制成零件的半成品,通常指铸件或锻件。) 划线是钳工的先行工序,是钳工操作的第一个步骤,工件在加工的过程中,划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工件上钻孔,要通过划线确定孔的位置。 关于划线工艺主要讲五个问题 划线有哪些类种?虽然工件各式各样,有大有小,但是划线最终归结为两种。 平面划线:在工件的某一平面上划线后,就能明确表示加工界1.划线种类线的,称为平面划线。 立体划线:是在工件的两个面或两个以上划线,才能明确表示 加工界线的,称为立体划线。 2.划线工具 工件上的线是用什么划出来的?工件放在什么地方上划?用什么确定划出工件线条的位置和长短?工件划完线用什么做标记?是用工具 --- 划线工具。该工具是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直接划线工具;二是支承工具;三是划线量具;四是辅助工具。 (1)直接划线工具 ---- 划出线条的工具。 划线工具(2)支承工具 ---- 放置工件的工具。 (3)划线量具 ---- 向被划工件传递数值的各种尺。 (4)辅助工具 ---- 在划出的线上作标记的工具。

高级技师论文3Microsoft Word 文档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及故障分析 买买提.瓦热斯 (国网新疆阿克苏供电公司检修公司新疆2014-08-15) 【摘要】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对电网带来严重的危害性,针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进行分析,并列举相关事故案例进行剖析,以及为了提高差动保护动作可靠性应采取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注重二次回路的检查,特别是电流互感器极性、极次检查工作,凡是电流回路上的工作,必须进行带负荷测相量来验证电流回路的正确性。保证二次回路的接线正确和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原因分析 0 引言 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承担着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等重要任务,作为电力系统最关键的主设备之一,使其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微机型纵联差动(简称纵差或差动)保护是影响变压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差动保护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使用电气量单纯,一直用于变压器做主保护,但受变压器励磁电流、接线方式、TA(电流互感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差动回路中产生不平衡电流,而不平衡电流中励磁涌流的存在常可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造成主变三侧断路器跳开,影响供电可靠性及系统稳定性。因此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避免变压器保护误动事故的发生。新建或设备更新改造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1 差动保护一般误动原因及分析 1.1电流互感器型号及变比的选择错误 变压器差动保护应选带有气隙的D级铁芯电流互感器,因为差动保护各侧用的电流互感器,其电压等级、变比、容量和磁饱和程度都不一致,差动回路中总有不平衡电流流过。铁芯饱和程度直接影响不平衡电流的大小,而且随着一次电流的增大显著增大,而短路电流又很大。为了减少不平衡电流,需要在电流互感器的结构、铁芯材料等方面采取措施,使一次侧通过较大的短路电流时不易饱和,带有气隙的D级铁芯电流互感器具有上述功能,是专门用于差动保护的特殊的电流互感器。 若电流互感器型号选错或所选变比较小,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电流互感器铁芯迅速饱和,不平衡电流迅速增大,将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所以必须重视电流互感器型号及变比的选择。在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时,适当地选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这样可以降低短路电流倍数,减少差动回路中产生的不平衡电流,有效削弱励磁涌流,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度。这对避免保

高级技师论文

高级技师专业论文 工种:分析化验 题目:浅谈硫酸生产过程中酸雾的测定 姓名: 身份证号: 等级: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 鉴定单位: 日期:年月日

浅谈硫酸生产过程中酸雾的测定 姓名: 单位: 时间: 摘要:在生产过程中经净化后的烟气有时水份含量高,而导致所取的酸雾指标超标。根据长期从事分析工作的经验和积累拟采取对酸雾取样装置中加一水份分离器,以达到取样值的真实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生产提供了可靠、及时、准确的分析数据。 关键词:酸雾取样分析指标分析数据 一、引言 作为一名分析人员,在确保每天的样品全部分析完成的前提下,我认为自己最主要的是对每一个分析样品分析的过程、质量、最后的分析结果负责,需用心去考虑每一个细节,从而确保自己分析的结果真实、可靠,且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二、生产概况 我厂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就是将经过净化后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钒触媒作用,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再用水加以吸收,即生成硫酸,通过这一系列的生产,我们化验室的作用主要是对其生产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分厂通过我们化验分析的数据,对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并且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我们化验室日常分析指标有:炉气中SO2含量测定,水份含量

测定,酸雾含量测定,尘含量测定,砷、氟含量测定和硫酸浓度测定等,其中通过气体中酸雾含量的测定,考核净化指标执行情况,炉气净化的目的,就是要把炉气中的有害于硫酸生产和影响成品质量的杂质如矿尘、砷、氟、酸雾等清除到规定指标范围内,使炉气变成干净的气体以满足转化工序和成品质量要求。 三、酸雾含量高所造成的影响 随着炉气温度的降低,炉气中的三氧化硫会与水蒸汽结合生成硫酸蒸气,继而冷凝生成酸雾。酸雾因受机械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沉积在管道及设备壁上或凝聚成较大的颗粒——酸沫,酸沫也更易聚焦于管道和设备壁上,从而产生腐蚀,其次,三氧化砷、矿尘等杂质常成为酸雾雾滴的核心,与酸雾一起进入触媒层中,引起触媒中毒或覆盖触媒表面,使触媒层结疤,阻力增大,转化率下降,所以在湿法净化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把酸雾除净。由此可见,酸雾会腐蚀转化工序的设备和降低钒触媒的活性,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净化后气体中酸雾的含量。 四、测定酸雾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1、工作原理 将气体中的酸雾吸滤于棉花塞的过滤管中,然后将此吸附有酸雾的棉花塞置于水中,先用碘液滴定其上吸附的二氧化硫,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总硫酸量,求出酸雾含量。反应按下式进行:SO2+I2+2H2O=H2SO4+2HI H2SO4+2NaOH=Na2SO4+2H2O

真空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详细介绍】

真空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详细介绍】

真空热处理工艺及设备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真空热处理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热处理技术,真空热处理所处的真空环境指的是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氛环境,包括低真空、中等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真空热处理实际也属于气氛控制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是指热处理工艺的全部和部分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热处理质量大大提高。与常规热处理相比,真空热处理的同时,可实现无氧化、无脱碳、无渗碳,可去掉工件表面的磷屑,并有脱脂除气等作用,从而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 一、真空热处理工艺原理和真空热处理和加热特点工艺原理 (1)金属在真空状态下的相变特点。 在与大气压只差0.1MPa范围内的真空下,固态相变热力学、动力学不产生什么变化。在制订真空热处理工艺规程时,完全可以依据在常压下固态相变的原理。完全可以参考常压下各种类型组织转变的数据。 (2)真空脱气作用,提高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3)真空脱脂作用。

(4)金属的蒸发: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工件表面元素会发生蒸发现象。 (5)表面净化作用,实现少无氧化和少无脱碳加热。6)金属实现无氧化加热所需的真空度。 在考虑工作真空度时应注意几点: (1)在900℃以前,先抽0.1Pa以上高真空,以利脱气。 (2)10-1Pa进行加热,相当于1PPM以上纯度惰性气体,一般黑色金属就不会氧化。 (3)充入惰性气体时,如充133Pa,(50%N2+50%H2)的氮氢混合气体,其效果比10-2~10-3Pa真空还好。此时氧分压66.5Pa是安全的。 (4)真空度与钢表面光亮度有对应关系。 (5)一般10-3~133Pa真空范围内,真空度温差为±5℃,如气压上升,温度均匀性下降,所以充气压力应尽量可能低些。 真空高压气冷淬火技术

高级技师论文

集中式维修模式探索与研究 陈振华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分析制药企业在推行集中式维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现代制药企业中,越来越凸显出设备维修的重要性,良好的维修模式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维修模式的合理与否,是激发维修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 关键词:集中式维修维修方式设备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和设备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高速化等而产生和发展的一门学科,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笔者就鲁抗集团实施“集中式维修模式”运行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谈谈推进这种维修管理制度的几点要点。 一、实施企业设备维修人员重组 实行集中式检修制必须对传统体制下的设备维修人员进行重组,因为原来维修工分散在各个生产车间,分别承担各个车间或岗位的设备维修工作。实行集中式维修,就要把原来各个车间的维修人员集中到一起,优化维修资源。集中式维修要明确维修方、生产车间与设备管理部门的业务分工协议,以保证集中式维修模式在组织管理、检修进度、检修质量、协调和验收、试运转方面的顺利推进。通过设备管理部门、生产车间对维修质量与进度的管理和监督,不仅要提高维修质量,而且要提高维修效率,科学的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精确计算维修费用,确定合理的维修工时。鲁抗公司从2000年就开始推行集中式维修模式,把原来各个车间的维修人员、维修工器具集中到一起,统一调配和使用,

成立了鲁抗维修公司。通过整合,整体提高了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辅材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检修工器具的利用率。 二、建立水平较高的点检队伍 维修和维护充分结合,才会更好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效保证设备运转。因此,设备点检工作在保证设备高效运转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要想做到维修和维护充分结合,必须培养和建立业务水平较高的点检队伍。点检员应是优秀的设备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生产知识、机电常识和较高的文化程度,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具备常识故障的快速处理能力。由于点检人员与生产、维修、备件、财务等人员有业务联系,因此还应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鲁抗公司非常重视对点检人员的选拔及培养,点检人员在维修人员中经考试被选拔出来后,对他们进行《点检综合知识》、《机械点检》、《电气点检》、《仪表点检》、《精密点检》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点检工作的内涵及要点,维修公司的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主要得益于设备点检工作的加强和提升。培养高素质的点检队伍是保证设备计划维修、故障检修,并且顺利实施的关键。 三、加强维修班组、工段的自主检修工作 加强维修班组、工段的自主检修工作是推行集中式维修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开展得不好,可能会使集中式维修变成一种形式。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宣传把工段、班组各个维修人员都组织到自主检修工作中来,主动分析设备故障原因、掌握设备原理,把好的建议反馈给企业,使员工有一种责任感,改变了维修和生产车间之间的关系,增进了解和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维修班组、工段管理体系,公司级设备主管领导、公司生产办公室、工段、班组层层责任分解,在进行生产任务的调配和执行过程中,应有激励机制和具

热处理工艺规范

ZX/JS-007 江苏新中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热处理工艺规范 编制:审批: 二零一三年三月 江苏新中信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热处理工艺规范ZX/JS-007 1 目的 对零部件消除应力,改善材料或零件机械性能的热处理质量实施控制,以保证热处理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厂钢制零件在周期作业加热炉中的调质、固熔工序。 3准备工作 3.1检查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3.2检查零件上的材料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3.3检查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的规定。 3.3.1调质件最好先经粗加工,断面大于100mm的零件,当有内孔时,应钻孔后

再调质,并且防止出现尖角。 3.3.2调质件的加工余量应大于允许的变形量。 3.3.3不同淬火温度的调质件,不得同炉处理,同炉处理件的有效厚度应相近。 4 工艺规范 4.1 技术部根据标准、工艺规程、材料和设计技术条件,负责编制热处理工艺规程。 4.2 热处理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热处理工件的材料牌号 b)热处理设备及热处理种类(调质、固溶等) c)热处理工艺参数(升温、保温、出炉温度、回火温度及各温度段的加热时间等)和工艺曲线图。 d)冷却方法及冷却介质。 4.3 消除应力热处理后一般不得再进行焊接补焊。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4.4 ASTM A276 410或420调质处理(详见附录1)规范见表1。 表1

4.4.1机械性能参数: ≥550MPa 。 Rm ≥690MPa ; Rp 0.2 4.5 ASTM A276 410或420淬火处理(详见附录2)规范见表2。 表2 4.6 ASTM A182 F304、F316、F321钢固溶处理(详见附录3)规范见表3。

焊工高级技师论文-电焊工技师论文

焊工高级技师论文-电焊工技师论文---------------------------------------------------------------范文最新推荐------------------------------------------------------ 焊工高级技师论文|电焊工技师论文 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火焰矫正施工方法 目前,钢结构已在厂房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钢结构厂房的主要构件是焊接H型钢柱、梁、撑。这些构件在制作过程中都存在焊接变形问题,如果焊接变形不予以矫正,则不仅影响结构整体安装,还会降低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焊接钢结构产生的变形超过技术设计允许变形范围,应设法进行矫正,使其达到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实践证明,多数变形的构件是可以矫正的。矫正的方法都是设法造成新的变形来达到抵消已经发生的变形。 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应用的矫正方法,主要有机械矫正、火焰矫正和综合矫正。但火焰矫正是一门较难操作的工作,方法掌握、温度控制不当还会造成构件新的更大变形。因此,火焰矫正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对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种类、矫正方法作了一个粗略的分析。 1 钢结构焊接变形的种类与火焰矫正六剑客职教园(最大的免费职教教学资源网站) 钢结构的主要构件是焊接H型钢柱、梁、撑。焊接变形经常采用以下三种火焰矫正方法:(1)线状加热法;(2)点状加热法;(3)三角形加热法。下面介绍解决不同部位的施工方法。 以下为火焰矫正时的加热温度(材质为低碳钢) 低温矫正 500度,600度冷却方式:水 1 / 4

---------------------------------------------------------------范文最新推荐------------------------------------------------------ 中温矫正 600度,700度冷却方式:空气和水 高温矫正 700度,800度冷却方式:空气 注意事项:火焰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引起金属变脆、影响冲击韧性。16Mn在高温矫正时不可用水冷却,包括厚度或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 1.1翼缘板的角变形 矫正H型钢柱、梁、撑角变形。在翼缘板上面(对准焊缝外)纵向线状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50度以下),注意加热范围不超过两焊脚所控制的范围,所以不用水冷却。线状加热时要注意:(1)不应在同一位置反复加热;(2)加热过程中不要进行浇水。这两点是火焰矫正一般原则。 1.2柱、梁、撑的上拱与下挠及弯曲 一、在翼缘板上,对着纵长焊缝,由中间向两端作线状加热,即可矫正弯曲变形。为避免产生弯曲和扭曲变形,两条加热带要同步进行。可采取低温矫正或中温矫正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减少焊接内应力,但这种方法在纵向收缩的同时有较大的横向收缩,较难掌握。 二、翼缘板上作线状加热,在腹板上作三角形加热。用这种方法矫正柱、梁、撑的弯曲变形,效果显著,横向线状加热宽度一般取20—90mm,板厚小时,加热宽度要窄一些,加热过程应由宽度中间向两边扩展。线状加热最好由两人同时操作进行,再分别加热三角形三角形的宽度不应超过板厚的2倍,三角形的底与对应的翼板上线状加热宽度相等。加热三角形从顶部开始,然后从中心向两侧扩展,一层 2 / 4 ---------------------------------------------------------------范文最新推荐------------------------------------------------------

【精品】热处理工艺及设备讲义

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教学内容 第一讲:绪论 (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 举例: 例1):弹簧件:目前用于制作弹簧工件的材料有很多种。首先根据工件使用条件和要求选用合适的弹簧钢,然后加工成形。这时虽然材料和工件的形状都达到了弹簧工件的要求,但性能并没有达到技术要求.这时工件在受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塑性变形,无法起到弹簧工件的作用。要想使工件充分体现出弹簧的特性,就要根据所用具体材料进行相应热处理来满足. 例2):家用菜刀、剪刀等,这些工件使用性能如何,热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刀具的质量,如硬度低时,易出现卷刃现象,如硬度过高,易出现断裂现象等. 例3):学生在钳工实习时制作的小锤子。在钳工制作锤子时,所用工具有:锉刀、锯条和钻头等工具,它们同样是金属材料,为什么锤子能被加工得动?这说明这些工具的硬度比锤子的硬度高,所以能把锤子从原材料加工成锤子的形态。但在钳工加工成形的锤子也只是一个半成品。因为虽然锤子的形状,尺寸达到了要求,但它们的机械性能并没有达到要求。如果这时用它锤击工件,锤子本身就会出现变形。所以要想使锤子不但在尺寸和精度上达到要求而且在性能上也应达到技术要求,为此就要通过进行热处理来完成。 例4):古代刀剑,不经过热处理,是没法上战场使用的。

引出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热处理工艺及设备》知识。0绪论 0-1热处理的起源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铸铁的石墨化退火和脱碳退火,应用于农具中; 西汉时代,钢铁兵器的淬火提高硬度; 三国时代,发现了淬火介质对工件质量的影响; 汉魏时期,开始了化学热处理; 明代,有了渗碳工艺; 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的热处理一直停滞不前. 0-2热处理的概念、工艺特点 1、热处理: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固态金属或合金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 以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或表面化学成分)与性能的工艺。 性能包括:工艺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论文

浅析发动机冷却系统 -----谢玉荣 【论文摘要】简述冷却系统对车辆发动机正常、高效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冷却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保养改善建议。 1 概述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发动机采用了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一些关键区域,如排气门周围散热问题需优先考虑,冷却系统即便出现小的故障也可能在这样的区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因为此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最大。然而,在部分负荷时,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即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量超过所需的流量。我们希望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尽可能短,因为发动机怠速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油耗也大。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发动机的冷启动时间有较大的影响。 一个正常、高效的冷却系统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加速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2 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点 传统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可靠地保护发动机,而还应具有改善燃料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作用。为此,现代冷却系统要综合考虑下面的因素:发动机内部的摩擦损失;冷却系统水泵的功率;燃烧边界条件,如燃烧室温度、充量密度、充量温度。先进的冷却系统采用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统筹考虑每项影响因素,使冷却系统既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又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减少排放。 2.1 温度设定点 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极限值取决于排气门周围区域最高温度。最理想的情况是按金属温度而不是冷却液温度控制冷却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由于冷却系统设定的冷却温度是以满负荷时最大散热率为基础,因此,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处于不太理想状态,如市区行驶和低速行驶时,会产生高油耗和排放。 通过改变冷却液温度设定点可改善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的性能。根据排气门周围区域温度极限值,可升高或降低冷却液或金属温度设定点。升高或降

钢铁材料的一般热处理,一张表全懂了

热处理是指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手段,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的组织状态,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常见的热处理的方法请参考下表。 名称热处理过程热处理目的 1.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 冷却到室温 ①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 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②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改善钢 的性能及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③消除钢中的内应力。防止零件加工 后变形及开裂 退火类别(1)完全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不同钢材临界温度也不同, 一般是710-750℃,个别合金钢的临界温度可达8 00—900oC)以上30—5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 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沙中冷却) 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硬度,充 分消除内应力完全退火适用于含碳量 (质量分数)在O.8%以下的锻件或铸 钢件 (2)球化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20~30oC,经过保温以 后,缓慢冷却至500℃以下再出炉空冷 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 以后淬火作好准备,以减少淬火后变 形和开裂,球化退火适用于含碳量(质 量分数)大于O.8%的碳素钢和合金工 具钢 (3)去应力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500~65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 缓慢冷却(一般采用随炉冷却) 消除钢件焊接和冷校直时产生的内应 力,消除精密零件切削加工时产生的 内应力,以防止以后加工和用过程中 发生变形 去应力退火适用于各种铸件、锻件、 焊接件和冷挤压件等 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40~60oC,保温一定时 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①改善组织结构和切削加工性能 ②对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常用 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高级技师技术论文

论宝骏630中控锁 高级技师技术论文(设计) 题目:空调制冷系统故障的简单分析及排除 姓名:员工编号: . 部门:宝骏总装车间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摘要:就我们南方地区,夏季天气炎热,对有车一族而言汽车环境舒适性的要求大部分都处决于汽车空调的作用效果,从而提高乘座的舒适性和驾驶的安全性。车内一个运行良好的空调系统可用温度,湿度,空气的流动性,换气性能,空气质量,舒适度这几方面的数据来衡量,随着汽车空调的装车率不断提高,对它的基本故障排除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见的故障作出了简单的分析,依照空调制冷原理通过实例给出了一些解决故障的方法。 关键词: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器、压力开关、膨胀阀、蒸发器、鼓风机、连接管 一.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功用。 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器、压力开关、膨胀阀、蒸发器、鼓风机、连接管等部件组成,这些组成部分不管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汽车空调的正常使用。 1.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回路的“泵”,它由发动机并通过皮带和电磁离合器驱动;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取决于它的气缸的有效工作容积和传动比;压缩机集“吸入、压缩和压出”制冷剂等功能为一体。

2.冷凝器 冷凝器是一个用于将制冷剂所含热量释放、并将制冷剂由气态转变成液态的热交换器。冷凝器总是安装在车辆的前部,风扇将风吹过散热装置,以利于排出热量。来自压缩 机的制冷剂以高温高压的气态形式从顶部进入冷凝器。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丢失它 所含的大量热量并凝集在底部;在冷凝器出口,制冷剂处于高压低温液态 3.干燥罐 储存、缓冲、干燥和过滤。 4.膨胀阀 帮助产生压力变化(高压—低压),根据蒸发器出口处气态制冷剂的温度状况,调整 喷入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数量在蒸发器的出口处,制冷剂是处于气态的,温度略高于制冷剂的沸点。 5.蒸发器 蒸发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吸收掠过蒸发器表面的空气的热量(这些热量又使蒸发器中 的制冷剂蒸发);同时还可干燥空气。 6.压力传感器 安装在冷凝器的出口处,向发动机计算机提供一个线性的压力信号。这个信号可使发 动机计算机:管理风扇的转速(提供风扇高速运转,改善制冷剂的冷凝效果),管理 压缩机的开/关(安全压力过高或过低)发动机计算机也将“空调压力信息”通过CAN 网传递给BSI。 这是一个电容型压力传感器,它的容量随压力而变化。供5伏的电,它提供与测量到 的制冷剂压力成正比的压力信号。 7.连接管管路 连接管保证了冷却系统中各组件间的连接。连接管的直径是不同的:蒸发器与压缩机间 的连接管直径最大;压缩机与冷凝管间的连接管直径居中;冷凝器、干燥罐、膨胀阀阀 间的连接管直径最小。压缩机的“吸入和压出”管都是软管,以便减少发动机和压缩机产生的震动。硬管都是铝制的。连接管也可能是镀金的或复合型的。 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故障的方法。 汽车空调故障的简易诊断方法:空调不冷,而手头又没有必备诊断仪器的情 况下,如何对空调的故障初步诊断呢?在中医为病人看病时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号脉, 其实为汽车诊断空调故障也可以为汽车空调号脉。 汽车空调的脉搏是空调的高低压管,一般打开引擎盖就可以看到。在检查高低压管温度之前要将空调设置到最大制冷,风量最大,直吹的位置,空气内循环,A/C开关打开。出风口的温度,据经验值大约在5℃左右为正常。支起引擎盖确认电子扇同时运转,

钢铁材料的一般热处理,一个表全懂了

钢铁材料的一般热处理,一个表全懂了 钢铁材料的一般热处理名称热处理过程热处理目的 1.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①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②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改善钢的性能及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③消除钢中的内应力。防止零件加工后变形及开裂退火类别(1)完全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不 同钢材临界温度也不同,一般是710-750℃,个别合金钢的临界温度可达800—900oC)以上30—5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沙中冷却)细化晶粒,均匀组织, 降低硬度,充分消除内应力完全退火适用于含碳量(质量分数)在O.8%以下的锻件或铸钢件(2)球化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20~30oC,经过保温以后,缓慢冷却至500℃ 以下再出炉空冷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以后淬火作好准备,以减少淬火后变形和开裂,球化退火适用于含碳量(质量分数)大于O.8%的碳素钢和合金工具钢(3)去应力 退火将钢件加热到500~65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采用随炉冷却)消除钢件焊接和冷校直时产生的内 应力,消除精密零件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以防止以后加工和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去应力退火适用于各种铸件、锻件、焊接件和冷挤压件等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

40~60oC,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①改善组织 结构和切削加工性能②对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常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③消除内应力3.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个别材料在空气中)中急速冷却①使钢件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②使钢件 在回火以后得到某种特殊性能,如较高的强度、弹性和韧性等淬火类别(1)单液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过保温以后,在一种淬火剂中冷却单液淬火只适用于形状比较简单,技术要求不太高的碳素钢及合金钢件。淬火时,对于直径或厚度大于5~8mm的碳素钢件,选用盐水或水冷却;合金钢件选用油冷却(2)双液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过保温以后,先在水中快速冷却至300—400oC,然后移人油中冷却 (3)火焰表面淬火用乙炔和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零件 表面,使零件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立即用水向零件表面喷射, 火焰表面淬火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表面要求硬而耐磨,并能承受冲击载荷的大型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件,如曲轴、齿轮和导轨等 (4)表面感应淬火将钢件放在感应器中,感应器在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磁场,钢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流,使钢件表面迅速加热(2一lOmin)到淬火温度,这时立即将水喷射到钢件表面。经表面感应淬火的零件,表面硬而耐磨,

热处理设备(教学大纲)

热处理设备 Heat treating equipment 课程编号:07310510 学时:45(其中:讲课学时:43 实验学时: 2 上机学时:0) 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传热学》、《电工学》、《金属材料学》、《物理化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机械制图》、《计算机技术》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教材:《金属组织控制技术与设备》邵红红,纪嘉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热处理设备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本专业材料、工艺、设备三条主线之一。实践证明,要提高钢铁等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其进行热处理。如果说,冶金工作者已经赋予了材料优良的性能潜力,而热处理工艺可以发掘这样的潜力,使之具有最佳的使用性能,那么,热处理设备则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作为一个金属材料工程学生,热处理设备方面的知识不可或缺。 (二)本课程的任务 1.熟悉热处理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能够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热处理设备; 2.初步具备设计和改造普通热处理炉的能力; 3.对热处理设备发展动态有所了解,从而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大胆合理运用和推广先进热处理设备,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条件。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本教材第六章)传热学原理 1.教学内容 (1)传热的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换热;温度场、稳定导热和不稳定导热、温度梯度的概念; (2)传导传热:基本定律和传热量计算表达式,单、多层平壁稳定导热及单多层圆筒壁稳定导热分析和计算; (3)对流换热:基本定律和传热量计算表达式,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不同条

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安全操作

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安 全操作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热处理设备和工艺的安全操作 1.操作重油炉(包括煤气炉)时,必须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油管和空气管不得漏油、漏气,炉底不应存有重油。如发现油炉工作不正常,必须立即停止燃烧。油炉燃烧时不要站在炉口,以免火焰灼伤身体。如果发生突然停止输送空气,应迅速关闭重油输送管。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在打开重油喷嘴时,应该先放出蒸汽或压缩空气,然后再放出重油;关闭喷嘴时,则应先关闭重油的输送管,然后再关闭蒸汽或压缩空气的输送管。 2.各种电阻炉在使用前,需检查其电源接头和电源线的绝缘是否良好,要经常注意检查启闭炉门自动断电装置是否良好,以及配电柜上的红绿灯工作是否正常。无氧化加热炉所使用的液化气体,是以压缩液体状态贮存于气瓶内的,气瓶环境温度不许超过45℃。液化气是易燃气体,使用时必须保证管路的气密性,以防发生火灾和伤事故。由于无氧化加热的吸热式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并经常检查管路的密封。当炉温低于760℃或可燃气体与空气达到一定的混合比时,就有爆炸的可能,为此在启动与停炉时更应注意安全操作,最可靠的办法是在通风及停炉前用惰性气体及非可燃气体氮气或二氧碳吹扫炉膛及炉前室。

3.操作盐浴炉时应注意,在电极式盐浴炉电极上不得放置任何金属物品,以免变压器发生短路。工作前应检查通风机的运转和排气管道是否畅通,同时检查坩埚内溶盐液面的高低,液面一般不能超过坩吉埚容积的3/4。电极式盐浴炉在工作过程会有很多氧化物沉积在炉膛底部,这些导电性物质必须定期清除。 使用硝盐炉时,应注意硝盐超过一定温度会发生着火和爆炸事故。因此,硝盐的温度不应超过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另外,应特别注意硝盐溶液中不得混入木炭、木屑、炭黑、油和其它有机物质,以免硝盐与炭结合形成爆炸性物质,而引起爆炸事故。 4.进行液体氰化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氰化物中毒。 5.进行高频电流感应加热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触电。操作间的地板应铺设胶皮垫,并注意防止冷却水洒漏在地板上和其它地方。 6.进行镁合金热处理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炉子“跑温”而引起镁合金燃烧。当发生镁合金着火时,应立即用熔炼合金的熔剂(50%氯化镁+ 25%氯化钾+25%氯化钠熔化混合后碟碎使用)撒盖在镁合金上加以扑灭,或者用专门用于扑灭镁火的药粉灭火器中以扑灭。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能用水和其它普通灭火器来扑灭,否则将引起更为严重的火灾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