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之路论文

中国汽车之路论文
中国汽车之路论文

中国汽车之路

[摘要]:从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到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连续3年世界第一,简要描述中国汽车的发展全历程。

[关键词]:中国汽车创建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12- 0047 -01

1886年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自动车诞生,后逐渐改称汽车,很快为社会认可与欢迎,引起欧美诸多厂家制造汽车,1900年共生产汽车9504辆。

1901年中国已有汽车传入,但发展很慢,到1949年自己尚不能生产汽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开创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提供了时机和条件。6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进程。

创建时期(1950~1956年)

1950年1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与前苏联政府领导人会谈商定,苏方援助中国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载货汽车工厂。

1950年3月,中央重工业部成立汽车筹备组,负责组织筹建汽车工业。1953年6月,中央指示力争三年建成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7月15日,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举全国之力,历时三年,1956

中国的复兴之路(2000字作文)

中国的复兴之路_2000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的年代。鸦片战争以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很快败下阵来。中国在屈辱、赔款、割让土地和主权被侵蚀的恶劣国际关系环境中苦苦挣扎。到了20世纪初,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思考并且开始觉醒。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对洋务运动颇多批评。他们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但政变随之而来,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华北农民的反帝爱国行动也失败在血泊中。这样顽固的封建专制政府,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杰出革命家。在艰难的探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适应了历史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取得了打败北洋军阀的胜利。但此后蒋介石垄断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背叛国共合作,造成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的局面。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再次携手,动员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国民党独裁统治,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 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反帝反封建的战略和策略,提出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方针,指明了中国必须先经过新民主主义、然后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新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国共合作以后,是把资本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还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是许多人特别是知识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政党严肃思考的问题。在各种救国方案中,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最大。这两种思潮或者主义的传播和实施,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近代中国,哪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哪种政治势力就可以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

近代史《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观后感 电影里的解说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实物与视频影像,生动地再现了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 通过看电影,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解说员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 我在电影中了解到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我们为新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十几本厚厚的留言本,记满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解放军官兵、港澳同胞热情洋溢的留言。 电影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还不能为祖国续写光辉篇章,能做的是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准备。我坚信,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现代化并且成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一个国家有如此意志和精神,一个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你是一个成功者,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你取得成功之前,你也曾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大或小,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应给予他正确地认识,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他,接受他,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你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如果只是一味的自责、

近现代中国的复兴之路

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 新闻传播三班 谢圆201526400087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潜意识中,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和自豪。所感动的,是那些为国家革命与改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所自豪的,是自己骨子里流淌着的这个国家的血液。 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西方洋枪舰炮轰炸中,中国渐渐从天朝上国的狂妄自大美梦中苏醒,开始从故步自封被迫走向部分开放,最可悲的事,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转变为依附他国,苟且的半殖民半封建的“东亚病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步伐的加快,民族危机,阶级危机逐渐陷入空前严重之境地,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不少仁人志士便提出许多救亡图存,变革社会之法,例如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但其虽革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帝制,却依旧未能带领广大人民开阔出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康梁维新变法也依旧没有真正贴近国情,未能走出资本主义的桎梏,所以其悲剧性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转折点。自此,华夏大地掀起了社会主义之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指引下,走上了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政党,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正确的判断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和国情,没有照搬俄国的城市中心论,而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因此,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起,以过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中国的复兴之路

中国的复兴之路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与周边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经历了长久的年代。鸦片战争以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东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中国不大关心西方世界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殖民主义扩张,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以大炮为前锋,把贸易和殖民体系迅速推向东方,使以道德和尊严相维系的东方式国际关系体系很快败下阵来。中国在屈辱、赔款、割让土地和主权被侵蚀的恶劣国际关系环境中苦苦挣扎。到了20世纪初,即《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说,还是从国内历史进程的角度说,中国国势的沉沦都到了“谷底”。 在失败和屈辱中,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思考并且开始觉醒。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对洋务运动颇多批评。他们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地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但政变随之而来,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华北农民的反帝爱国行动也失败在血泊中。这样顽固的封建专制政府,岂能领导国家的改革和进步?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杰出

革命家。在艰难的探索中,他鲜明地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获得成功,摧毁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设计的新的国家形式。但是,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为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所掌握,军阀争战,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富强仍旧没有希望。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的序幕。一些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怀疑,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俄国十月革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看到劳动者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这种主张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方向。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适应了历史的需要。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取得了打败北洋军阀的胜利。但此后蒋介石垄断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背叛国共合作,造成合作破裂、国共内战的局面。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在空前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整个现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中华民族有光荣的历史。它曾经创造了独特的农业文明和深刻的东方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是东方的强大国家。然而,在世界历史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之后,中国开始落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殖民者用强壮的舰船和枪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征服与灭绝危机。自那时以来,拯救民族,争取民族复兴已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最大目标。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裕,人民共同富裕,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基本的历史线索在现代中国历史的宏伟进程中完成的: 首先,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残酷侵略和无耻掠夺,是现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一切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因

此,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从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抵抗外国侵略,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的历史。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自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和艰辛的探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政治模式已经在中国提出和讨论,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践。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民主提案之前,没有任何民主的政治提案符合中国的国情,并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在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提议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民主不可避免地让位给人民民主。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目的是实现多数派的民主,而不是少数派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现实相结合,创造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并可以确保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体现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体系,

2020年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2020年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2020年新1 一声雷鸣,一镜碎。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亲眼看着母亲惨遭凌辱,亲耳听着母亲的泪水恣意的流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过的内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难也要生! 忆往昔,你记否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路不拾遗?你记得大唐的万方来朝?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向到这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 《复兴之路》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来,这种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

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礼貌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构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礼貌。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

中国正走向一条复兴之路

中国正走向一条复兴之路 中国正走向一条复兴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鲁迅在生命的路中提时提到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路。告诉我们路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踏出来的。做人不能太慈,反不能一味严泽,天下的路一路走到底,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不敢踏出一条新的路,导致人民贫困,中国止步不前,人民过不了幸福的生活,然而自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伟大的成绩,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总总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声不少,他们怕这也怕那,生怕改革开放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不愿创新发展,然而他们错了40年来,中国取得一项又一项伟大的成绩足以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的,足以证明中国正走向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中国将会更加强大中国也在国际上取得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嫦娥号,玉兔号被相继飞向太空,在航空领域中中国获得了一系一席之地。9k八型坦克,航空母舰等军事作战工具的发生让中国在军事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储能不敢来犯,加之原子弹与氢弹的成功人士,更是让中国在军事领域上取得一个重要的位置,让中国告别了曾经任人欺负的时代,中国真正的崛起了在新时代的处境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也相继诞生,让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华为信息技术公司更是在科技发展,为中国做出了贡献,华为技术能力远远超出了企业另外,中国也即将诞生,让中国进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水平。 纵使风云激荡,波云畏惧,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奋发向上,共同引领中国走向一条复兴之路。 评语: 内容紧贴生活,新颖别致,把握时代脉搏。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2015-07-09 政治学习 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早十点在西门票务中心凭身份证排队领取免费参观券后,便进入了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2011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文物收藏极为丰富,陈列展出十分精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地揭露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使得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太平洋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葡萄牙、英国逐渐兴起。价格革命为西方资产阶级积累了物质基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也成为后来大国崛起的前提。中国的闭关锁国使得我们错失了这样一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机会,也是的英美等国从起点就将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从《大国崛起》这一记录片中所展示的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工业化,而相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现代化”则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西方化”。尽管这样似乎代表着主体性的丧失,但我们的发展轨迹事实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 纵观大国的崛起,他们大致有以下共同的要素: 他们提供给买卖双方一个可以自由交换的市场,,及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政府干预的减少,实行进一步市场化,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有效运作的市场,并可以将财富投入生产。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我国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都以立法的方式对私营主的财产私有权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以法治国。中国从封建王权社会以来到毛泽东统治时期,都是以人治为主,君王掌握臣民的生死大权,君主意志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把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基本国策也是崛起的土壤。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开放环境为繁荣科学和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建立在新的生产技术和手段的产生,知识应用于创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进而转化为资本。 民主的政治。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国家的人民根植与思想深处的是为君主而活,为道义而活,为父母而活,五四运动之后,人们才明白了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要求权利,要求民主。 中国崛起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决定我们无法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扩张的方式来扩大海外市场和发展经济,但我们是必要把市场推向海外。我们拥有13亿人口,这既是机遇又是诅咒,充足的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我们生产的商品成本低但却导致我们不觉陷入生产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境中去。 正如《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段话一样:“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六十年,回收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亮起来”。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doc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古时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随着祖国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也越来越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道路上,有些人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极其落后的,我们应该继续向西方看齐;有些人则披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外衣,过度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把许多糟粕的文化传统思想也保留了下来并继续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有许多内容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而且我们还要分清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指导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糟粕文化遗留下来的其中的一种思想。读书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现在各行各业都能依靠书籍来传播技术经验,所以我们要认清行业之间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在这种封建思想的荼毒之下,人们为了所谓的“体面的工作”,却忘了自我要不断“修身”;人们依然粉饰着“面子

工程”,却忘了古人提倡的要“务实”。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糟粕的思想,早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或剔除。然而我们有很多人却依然拿着这一部分糟粕的古语来教导后人,造成封建顽疾无法根除。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个人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并没有发展出能够让整个中华民族接受的新型的中华现代文化思想。我们的现代文化思想依然依托于西方,造成了现在我们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思想上的混乱。在思想混乱之中,传统如何服务于现代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文化复兴之路上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古时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医学、文学、音乐、书法、绘画、戏曲、服饰等等领域中,中国本身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那些根植其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才有对错之别。不过现在对中医的质疑声非常多,这里我想说,大多数中医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这本身是符合西方所谓的科学的。即使是现在,西医也是在不断地试错之中,每过一段时间西医都会有很多旧理论被推翻。 上文提到了传统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两种概念。因为只有分清这一点,才能知道哪些是需要我们去讨论去留问题的,哪些是不用纠结这一问题的。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路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然而,为中华之崛起,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创造出太多的奇迹,但是,奇迹出现的背后,那些血与泪,痛与悲,爱与恨是不是能够让我们产生些许的思考和认知?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现在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大陆23家,台湾、香港7家)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复兴将在我们这一代中一不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道路是漫长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新世纪的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应该遵循当前世界的发展规则,立足于现实,放眼于将来。 首先,“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必须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我们与周边国家加强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与发达国家增强互信,深化合作;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巩固传统友谊,扩大互利合作。我们将以自己的科学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发展,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其次,和平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开放的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需要对外开放,世界也

复兴之路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 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 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 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 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 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 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 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 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 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 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 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奕 担任总理大臣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建成北洋水师 1872年(1)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30名幼童赴美留学 (2)陈启源在广东南海设立继昌隆机器丝厂(近代中国第一家缫丝厂) (3)《申报》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81年中国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1894年7月25日(1)甲午中日海战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4月(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2009-02-09 09:45:45 一、现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大家在中学历史课本上都学过,指的是欧洲人在黑暗的中世纪後,产生的一场文化的复兴和革新。那么现在的中国,也会产生这种文化复兴吗?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文化在整个近现代,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明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清军入关,虽然没能一下子占领全国,但可认为是满清统治中国的开始。这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此后满清对于中国采取严酷统治,“剃发易服”和一系列的文字狱便是其代表作。 本来在晚明的时候,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处于一个非常自由的环境,因此文化是非常繁荣兴盛的。在思想界,由王阳明肇基,儒学各流派纷起,讲学和著书都蔚为时尚;科学界,更是积极和西方展开交流,徐光启就曾经说过:“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这种理念得到了皇帝的赞同,而执行的结果是一批中西学者合作翻译西方科学的著作因此诞生。这些著作包括了地理学、化学、医学、历法等多个方面。 清朝是和明朝截然相反的一个朝代。它的先天不足在于它是一个异族殖民政权,所以为了维护旗人的特权,消弭汉人的反抗力量,它必然加强思想控制和奴化教育。所以它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残忍的戕害和阉割。 一、剃发易服。发式和服制,向来是区别华夏和外夷的重要标志。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里的“披发左衽”就包含了当时外族两个标志:头发披散、衣襟左衽。满清搞剃发易服,其目的就是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记忆,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 二、文字狱。文字狱使得文人噤若寒蝉,不敢乱写乱说,因为“清”风虽然不识字,可是识得刀。高压文化政策下,文人走向故纸堆,这样虽然清代的考据学有了很大发展,但其他文化发展全面倒退。儒学的独立性被摧毁,成为奴儒之学,成为统治者愚弄士民官吏的工具。 三、借修书之名,大量禁毁书籍。乾隆年间纪昀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很有名,可惜毁掉的书比收编的更多。 这样一个倒退和反动的政权,使中国的政治架构、文化、科技、军事和自由经济急剧向後退步。在西元1840年以后,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满清政府充分暴露了它腐败无能、愚昧落后的真面目。值得一提的是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的惨败把满清中国最后一张遮羞布扯下,中国各界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从“天朝上国”跌落到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一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其后著名的文化变革——“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心理基础。在急欲强国的心理诉求下,人们把儒家思想当成国家落后的根源,开始对本国文化进行摧毁性的变革,用不纯粹的西方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过于强烈的社会动荡使得国人的思想也发生了震荡。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会不会有正确的判断力?“病急乱投医”就是形容这种情况下病人的反应。对于“新文化运动”,林易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今天再来看所谓‘新文化运动’,已

论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

论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 【摘要】:。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迎来了现代化的曙光。洋务派的基本指导思想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是贯穿于洋务运动始终的一个指导思想,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启动。这里的“中学”是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孔孟之道和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体”,是不能改变的;“西学”是指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工艺技术和坚船利炮,这是“用”,是可以学习、效法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现代化尝试的失败,最终并未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现代化;洋务运动;影响 现代化是时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这与经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有关。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可见,现代化就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19世界下半叶,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并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在这一时期,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迎来了现代化的曙光。它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和工业化、教育科技、军事国防、外交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的进步,使中国从不同领域都开始朝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洋务运动客观上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以下的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现代化尝试的失败,最终并未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之路。 (1)国内环境方面:农民起义的冲击,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允许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于是洋务运动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但是,洋务运动需要的是和平环境和统治集团的一致努力,而国际资本的不断侵略,又使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将精力和财力集中于军事,无力兴办更多的其他事业,从而限制了它的发展,使中国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就国内环境来讲,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

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中国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在电话调查的150名侨胞中,8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一直在通过不同的中日新闻媒体了解正在召开的大陆“两会”新闻,“这是近期最关注的资讯”类之一,因为“中国是否强盛,直接关系到我们海外华人的后盾问题,大陆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关连到在日华侨华人的地位和未来。”他们格外关注“两会”传递的四个方面的资讯和倾向,窥探中国崛起、中华复兴的步履历程。 一、看“两会”的开放程度 接受调查的许多侨胞对中国大陆人大、政协两会成为世界媒体的“新闻盛宴”评介甚高,他们说: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议会开会,包括美国大选能够这样吸引传媒注意力,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开放度在增大。曾在九十年代中期作为记者采访过中国“两会”的旅日学者吴先生说:“那时来采访的外国记者不过百余人,现在有来自42个国家的800多名记者,如此庞大的‘新闻大军’只有重大国际活动才会出现,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议政活动完全呈现在全球媒体视界中,这种透明度和开放度可谓世界第一,也只有一个走向成熟的大国才能做到。” 二、看“两会”的民主倾向 通过中外媒体报道的众多热门话题,许多侨胞了解到两

会充满了“多种民意、多种声音的交流和交融”,也是“一场议题的盛宴”。一些被调查者谈到,话题多热点多说明“两会”具有充分的民主性,会场出现一些唇枪舌剑、面红耳赤的争辩场面是“好现象”,有争议争论争鸣,才有民意的表达、民主的协商。正在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陆女士非常留心两会的议案提案,她说:“今年不断有代表、委员‘炮轰’政府有关部门的质询,甚至出现期望建国60周年特赦的建议,这些都是罕见的,说明人大的民主内容在扩张和深入,保障人权也成题中之义,是政治开明的体现。” 三、看“两会”的民生情结 不少接受电话调查的侨胞对两会的“民生热点”印象深刻,他们有一个这样的形象:“中国两会虽然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但与民众距离很紧,就好像是在百姓家里的客厅里,话题都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他们认为,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也把物价、住房、医疗、就业、减税等作为重点,使海外华人真切感受到这是一个足以期待的、有作为的亲民政府。还有的人表示,过去我们总是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的议员在国会上为一些诸如税收、道路修整等“民生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现在终于看到中国的人大代表们也在热闹甚至有点激烈地讨论“民生问题”了。去年4月开始在大阪一家贸易商社就职的洪先生说:“我很欣赏‘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这种说法,国泰民安、富民惠民,人民生活水准提高

最新《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3篇

最新《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3篇 最新《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3篇1 《复兴之路》让我们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在片中的第3、4集详细说到了66年到76年的wg十年这段历史,我兴奋的看到,在这一次对这一段历史的表述中,采取了直面的态度,在片中解说词里谈到: wg是错误的,是浩劫! ,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将如何带领中国实现伟大的转折。此可见,这与我们小时候的历史书中简单的一段话含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党在进步,以及用更为宽大与胸怀在理解过去的事情、在迎接未来。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末期,我们这代人对于wenhuadageming是陌生的,很小的时候见过游行,不懂其发生了什么,甚至好奇的。从该片中,能正确了解的这10年的历史。我崇拜毛主席的,对于这10年浩劫,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主席是个人,不是个神,其次主席是个诗人,再次主席才是个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

主席是伟大的,他一手缔造的新中国。但是在49年以后,和平时代来了,特别是在主席的晚年生活,主席的治国不断的被证明偏离轨道。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片中解说词说到: 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在中国,在我生活的人群中,都是这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通过观看《复兴之路》,我深深感觉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结合时代的对我们的要求,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善于掌握新的教学手段,提供教学效率,与时俱进,努力实践,为提供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而努力工作。 最新《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3篇2 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去年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由《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制作,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人民版九年级思品《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第三课第一框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第三课《中国的道路》经济全球化,需要中国融入地球村中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学生需要认识到地球村的成员应该是色彩斑斓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方面我们要加快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凸现中国的特色。 本课与学生一同感知我们的全面开放政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在开放的过程中如何显现中国的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本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党在现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正确性,树立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二、教案 目标 学习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理解现阶段我国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过程与方法:

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 感受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多媒体辅助、读书指导、提问、合作式讨论探究。 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用书》中答案提示、教学资源部分 同学们:我们 儿女都感觉无比自豪。多媒体展示新史的变迁,

播放视频《百年中国—开篇》。 新课 呢? 多媒体展示“图画史册”。责任意识。

同学们: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华民族受侵略、受欺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我们中学生要肩负起“开创未 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P33“阅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 ,得出中国不发达 设问:60年来,中国获得了长足

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结论。 然后强调指出:中国处于并将长 资料卡:中国科协有关“中国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