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关系的

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 林雄斌,杨家文

[摘 要]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显著改变了城市建成环境的特征,带来居民体力活动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导致肥胖、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建成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重要载体。

从建成环境规划与优化的视角来鼓励公众体力活动、提升健康水平,成为国外城市规划新的理念。北美都市区对“建成环境—

公共健康”互动关系的研究已有丰富成果,并实施应对健康问题的体力活动建议导则与建成环境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重点论述

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等建成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而借鉴北美都市区的公共健康问题的规划应对,为

缓解我国城市健康问题和推进健康城市建成环境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成环境;公众健康;北美都市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6-0012-08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A

Built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Review And Planning In North American Metropolitan Areas/Lin Xiongbin,

Y ang Jiawen

[Abstract]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cities, and caused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hysical diseases. Improving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health is the new concept of overseas built

environment planning. There has been abundant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built environment-public health” in North America

metropolitan area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n public health, learns experience from North

America,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hinese healthy built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Key words]Built environment, Public health, Metropolitan area, North America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多数城市发生了雾霾和空气污染等现象,引起城市政府和公众对建成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城市规划史上的几次重要变革都与城市公共卫生应对和“健康促进”密切相关,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构想[1]、Corbusier提出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及Wright关于“广亩城市”的规划设想[2]。这些规划思潮与理念都希望以新的方式优化建成环境的规划,改善居住、就业和休闲空间,打造一个有利于提升居民体力活动和公共健康水平的建成环境。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也呈现出差异。与工业化早期应对急性传染病等健康问题不同,新时期健康的主要问题已经逐渐转向对慢性疾病的关注。伴随着城市空间的低密度和蔓延式发展,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增加,城市居民缺乏体力活动,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在内的慢性疾病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

现有一些研究指出,居民出行、体力活动与健康之间存在关联。例如,小汽车出行的增加和锻炼时间的减少更容易导致超重或肥胖问题[3]。城市作为一个高度综合和复杂的巨系统,保障其公共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大量人口居住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密度的城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公共健康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未来还将有4亿人口进入城市,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建成环境中保障公共健康,将成为宜居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现实问题,重新建立城市规划和公共健康之间联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KQCX20130628093909157)

林雄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生会员,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学生会员。

杨家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

系的需求日益紧迫。Maantay呼吁城市规划领域必须充分理解和评估规划或建设项目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影响,公共健康领域也必须理解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4]。城市规划和健康领域各自专业优势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共同应对城市发展中的慢性疾病与健康问题。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对健康的关注还刚刚起步,对真正影响健康的建成环境要素及其关系也缺乏足够的实证,更缺少基于我国空间特征的健康评估导则与规划实践理念。基于我国日益突出的公众健康问题,系统总结北美都市区影响城市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建成环境要素、作用机制及其规划策略,对构建符合我国发展特征的健康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1大城市的健康问题与相关概念

1.1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健康问题

2010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城市化与健康”[5]。目前,城市公共健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城市未来发展需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快速工业化、土地扩张和经济导向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的建成环境、土地利用和空间质量等发生巨大改变,对城市公共健康也产生巨大的影响。伴随着近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增,随之产生的空气污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个体层面的健康问题也不断增加。一方面,工业生产和小汽车的大量使用产生的空气污染,增加城市居民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空间范围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据统计,2010年我国室外空气污染导致120万人过早死亡,约占全球此类死亡总数的40%[6];另一方面,快速的城市扩张和无序增长造成非机动交通出行可达性和户外活动便捷性的降低,显著减少城市居民体力活动和身体锻炼的频率,带来肥胖、心血管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上升。2010年,我国成年居民的超重率达到了32.1%,相比2000年,

增加了15%[7]。预计到2020年,因肥

胖等引起的心血管等疾病将成为我国居

民死亡的主因之一。肥胖与其他慢性疾病

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例如,世界卫生组织

(WHO)指出,肥胖能显著增加Ⅱ型糖尿

病、胆囊疾病和高血脂等的风险,使冠心

病、高血压、骨关节病和脂肪肝等患病风

险增大2~3倍[8]。

慢性疾病与公众健康水平受到个体

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和建成环境等多因

素的影响。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2010

年)表明,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

人数比例仅为11.9%,导致超重肥胖、

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糖升高等慢性疾

病的风险增大[9]。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

基于土地利用、建筑和交通系统等的建

成环境要素布局与优化,降低污染暴露

程度,并引导居民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

锻炼,继而对居民的健康进行主动的干

预,变得日益重要。在慢性疾病和亚健

康比例上升的背景下,在城市规划和建

设阶段提前考虑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进

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导则,有助于降低

健康问题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提升

个体和地区的健康水平。在此趋势下,

关注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和促进身

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建成

环境规划改善策略显得迫在眉睫。

1.2建成环境、体力活动与健康的

概念框架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良好

的生理、社会和心理状态,而不仅仅是

远离疾病。公众处于健康的生活和生产

状态,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城市运

作的效率。大量研究表明,健康并非仅

仅受到个体生理特征(基因和发育状况

等)、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作用,还与城

市土地利用、开发密度和交通系统等建

成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是多尺度因素综

合的结果。与医疗技术等被动式促进健

康的作用效果相反,建成环境规划及其

优化能鼓励居民主动参与体力活动和锻

炼,降低污染暴露的程度,收获健康效

益。

建成环境主要指超越单个物质环

境的总和,是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和基

础设施等多种物质环境要素构成的空间

组合[10-11]。作为促进公众体力活动和

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建成环境是城市

规划主动干预健康的重要切入点[11]。

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及居民

活动的物质环境共同构成了建成环境。

Cervero等人从“3D”(Density、Di-

versity、Design)的角度总结建成环境

的特征[12]。影响健康的建成环境是多样

化的,主要包括体力活动环境、土地利

用与交通环境和当地饮食环境等。主要

的建成环境要素有:①密度,如人口与

建筑密度等;②多样性,如土地利用混

合型和功能多样性等;③城市设计,如

非机动车道、公交站点等设施的设计;

④连接性,如不同功能区域的邻近度和

接驳性;⑤中心性,即不同等级中心地

域和居住区的便捷度;⑥可达性,如体

力活动设施(体育馆、公园、绿色空间

及操场等)和食物场所(超市、便利店

与快餐店等)的空间可达性;⑦可步行

性,即在不同场所内部及其与基础设施

连接通道的步行适宜性。建成环境及其

变化对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影响如图1所

示。

体力活动是指任何由骨骼肌运动

导致的能量消耗活动[13],不仅包括体

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也包括步行、骑

自行车等交通型体力活动。在一定的

社会条件下,个人或社会群体会形成

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活动。长期伏案

工作,运动和体力活动缺乏(Physical

Inactive),以及依赖机动车出行等生活

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迅速增长的原因之

一[14]。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

以小汽车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引起久坐人

群(Sedentary)数量和比例的增加,

降低了体力活动和健康效益。体力活动

能显著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15-16]。例如,在控制年龄、高血压等变量的条件下,Frank等人发现经常步行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久坐不起的人群要低58%[17]。土地利用、人口数量、居住密度和基础设施等能够显著改变出行行为和体力活动,因此逐渐成为城乡规划、公共卫生及城市交通等跨越单个领域的热点课题。

2北美都市区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和公共健康的机制分析

建成环境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对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作用,能显著影响居民的时空行为,引导交通行为和体力活动的转变。国外的研究着重讨论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对慢性疾病,尤其是对肥胖的影响特征,在研究方法、影响机制等方面逐渐形成共识。

2.1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的研究方法

对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定量测度,是揭示建成环境影响居民体力活动强度的基础。体力活动的测量包括自我评价、采用计步器和活动加速器等形式[18],建成环境的测量主要有问卷调查、数量统计、定性评估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建成环境具有地理尺度的差异,体现在站点、社区和区域等不同层面。在微观上,通过获取详细的建成环境的空间数据(包括密度、缓冲区、坡度和可达性等),定

性评估规划设计的健康影响;在宏观上,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建成环境对居民

交通行为、体力活动和慢性疾病的影响

程度,包括分层建模、定序回归方程和

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例如,Kelly等人利

用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建立

层次建模发现在控制个体特征下,具备

高度可达性和道路网络连通性的地区往

往呈现更高的健康水平[19]。

2.2土地利用影响体力活动与健康的

机制

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密度和功能

空间分区显著影响社区与城市空间结构。

紧凑型、高密度和公交主导的土地利用

与慢行交通系统有助于引导体力活动及

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效益(图2)。

反之,低密度的土地利用更容易产生污

染[20],增加居民被空气污染的程度,此

外这种低密度的建成环境模式不利于非

机动交通,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体力活

动的频率,带来健康效益的损耗。土地

开发的密度和混合程度、公共设施的邻

近度、连接度和可达性均会影响居民的

出行需求、交通模式选择、体力活动频

率和强度,进而产生不同的健康影响。

例如,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混合性,以

及休闲用地和公交场所可达性的地区,

则有助于提升体力活动。此外,土地利

用对健康的影响也表现在不同的空间层

面。在节点层面,一个能看到更多人锻

炼的建成环境,有利于引导居民主动参

加体育活动;在社区层面,便捷可达的

绿色空间和体育设施,以及有利于非机

动交通出行的街道网络,有利于鼓励更

多的体育活动,进而减少居民肥胖的发

生。

2.3城市交通系统影响体力活动与

健康的体制

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是相互影

响的整体。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距离和

交通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21]。Ewing等

人指出,出行距离通常受到建成环境的

影响[22]。在交通模式上,机动车交通驾

驶时间较长和步行时间较短的人群,其

肥胖比例往往较高。杨家文等人利用美

国时间使用调查与饮食健康数据,从时

间利用和能源消耗平衡的角度验证出行

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发现汽

车使用时间过长能显著增加肥胖的比例,

而非机动交通则有助于提高BMI和降低

肥胖[3]。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步行和自

行车等非机动车交通逐渐成为公共健康

战略设计的焦点。尤其是步行,不仅是

低成本、便捷的体力活动形式之一,也

能较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行为中。在高密

度、高连通性和混合式的建成环境中,

布置通过非机动交通就能抵达的日常活

动场所,会鼓励非机动交通出行[23]。

Vojnovic基于密歇根的研究发现,感

知距离较短和高度连接的邻里特征能鼓

励居民增加步行、自行车等交通体力活图

2 不同土地开发模式下的体力活动与健康效益示意图图1 建成环境影响体力活动与健康的概念框架图

动[24],而“尽端式”居住区空间形态与体力活动水平成负相关关系[25]。此外,交通行为和活动也受到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个体生理属性的“自主选择效应”(Self-selection)影响,曹新宇等人研究发现建成环境自身对交通行为的影响大于居民的“自主选择效应”[26]。

3北美都市区城市促进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建成环境规划实践

3.1北美蔓延型都市区发展的健康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北美都市区经历了快速的郊区化进程,这种过度依赖小汽车的低密度和单一功能的土地开发,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等问题[27]。与此同时,居民出行距离和小汽车依赖程度的增加、“街区—城市”空间尺度可达性的降低,使得肥胖、高血压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美国,肥胖问题每年导致大约28万人死亡[28],额外产生的医疗成本高达1 470亿美元[29]。面对空间蔓延带来的健康挑战,北美都市区开始采取多项措施加以应对,开展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公共健康影响评估方法和作用机制的探讨,制定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的建议导则,逐渐推进城市规划设计与公共健康的结合,以建成环境优化引导居民开展体力活动,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3.2北美都市区应对健康问题的战略框架

为了应对都市区发展潜在的健康问题,一方面北美都市区各层级政府积极推进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发展导则,并在规划和设计中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基于大量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健康影响关系的研究成果,深入讨论如何采取有效的规划和设计策略,改善城市建成环境,鼓励体力活动和促进健康。例如,不同层级的政府积极制定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的建议导则,并开展有助

于居民户外活动的建成环境的规划和设

计,对大型建设项目开展健康影响评估,

降低项目建设的健康影响,提高公共健

康水平。

(1)精明增长理念与导则。作为以生

活质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规

划策略与发展模式,精明增长理念已逐

渐被各国城市广泛倡导。精明增长旨在

通过紧凑型社区规划、多样化的交通和

住房选择等策略来应对城市蔓延[30],包

括土地混合利用、紧凑型规划设计、不

同阶层的住房保障、步行式社区和场所

营造、多模式交通选择、生态敏感区保

护和公众参与等。Durand等人指出了

精明增长规划和促进多样化体力活动的

紧密联系,并建议通过推进多样性住房、

土地混合利用、紧凑型发展和开放空间

策略等,促进体力活动与健康[31]。

(2)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的建

议导则。为了应对城市发展对公共健康

的威胁,重塑一个有助于体力活动和健

康的建成环境非常重要。2005年,美

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开始调查和分

析体力活动欠缺(Physical Inactivity)

的人口学特征。随后,城市规划、交

通、土地利用和公共卫生等部门通过长

期与宽领域的合作,颁布了一系列促

进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建议导则。2008

年,美联邦健康和人力服务部(DHHS)

颁布了《体力活动导则建议委员会报

告》(“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Report”)[32]和《美

国居民体力活动导则:主动,健康与快

乐》(“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Be Active, Healthy,

and Happy”)[15],为不同年龄的人群

提供获得健康所需的体力活动类型和强

度的信息,以及相关的建议。在地方政

府层面,2010年纽约市政府颁布了《主

动设计的导则: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的

设计》(“Active Design Guidelines: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in Design”),以主动的城市规

划设计导则促进公众体力活动的开展,

包括维持邻里尺度发展,推进土地混合

利用,改善公共交通,提升开放空间、

步行街道和自行车道的可达性等多样化

的策略[33]。

3.3北美都市区应对健康问题的规划

实践

健康与建成环境之间具有复杂的

关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显著改变城

市或区域尺度的建成环境特征,进而

影响居民的体力活动和健康状况。因

此,在重大建设项目上,北美都市区积

极开展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以更好地理解建成环境

及其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并通过改善策

略降低其健康影响。健康影响评估是指

通过特定的程序、方法和工具来辨别一

项政策、项目或工程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及这种影响的人群分布[34]。大都市区规

划委员会、政府区域委员会、卫生疾病

和交通部门等都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在

城市规划、交通设施建设的多个环节中

刺激体力活动,降低健康影响。主要措

施包括:

(1)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建成环境和健

康状况。例如,南加州地区每年都有上

万人因为环境污染而过早死亡。为此,

南加州区域政府在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

中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健康影响,每年

投资146亿美元进行空气污染治理,每

年投入22亿美元进行空气质量调查,

以进一步解决公众的健康问题。同时,

积极开展健康风险评估,严格控制交通

工具的排放量以符合联邦政府制定的14

个指标,并在交通规划发展中提出一系

列实施方案,包括“主动的交通(Active

Transport)”、交通需求管理、价格成本、

货物运输和土地利用规划等。

(2)将公共健康理念纳入交通规划与

城市发展进程中。美国交通部将健康影

响纳入区域发展目标和交通改善计划中,

在交通规划和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并鼓励人们使用非机动交通出行[35]。例如,中美区域委员会将公众健康作为交通规划的远景目标,在交通规划进程中不断体现公众健康的理念,主要包括制定支持交通活动方式的发展标准、设计公众健康作为项目发展的表现因素和对降低有害气体释放的项目给予直接资助(图3)。

(3)在微观规划和设计领域,通过建成环境的优化,鼓励公众开展体力活动。例如,在肥胖等慢性疾病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纽约市政府希望通过规划和设计策略,突出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的影响[33]:首先,通过邻里、街区与户外空间的设计策略,鼓励非机动交通与休闲活动。主要的规划设计措施包括在邻里尺度上增加土地混合利用;提升交通设施的可达性;完善广场、公园、开放空间和休闲设施的可达性,并实现最大化利用;提高对健康食品商店的可达性;通过交通减速设施及景观、照明、栅栏和喷泉等设施,提升街道的可达性,构建步行友好(Pedestrian-friendly)的街道;通过建设连续的自行车网络与户内外安全的停车场所,营造以自行车为主导的休闲和交通模式。其次,通过户内与户外规划设计的有机结合,将体力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引导人们主动参与体力活动。主要的措施包括以标识指示

增加楼梯的使用;改善建筑功能以鼓励步行和空间的共享;提供支持锻炼的便利设施;设计与建设便于步行的城市建成环境。

(4)在大型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评估项目的健康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大型建设项目能显著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居民活动方式和社会邻里交往结构,这些都具有潜在的健康影响。因此,城市规划领域需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估,通过改善措施降低项目建设的健康影响。例如,亚特兰大轨道交通环线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再开发项目之一,它是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距离市中心3~6 km)由约35 km 的货运铁路连成的一条环路,并与绿色空间、轨道交通、步道、公交以及居住和商业用地相联通。该项目是亚特兰大未来发展愿景的重要基础,包括开发更多的绿色空间、地区之间的可达性及多模式交通系统的便捷换乘等[36]。2005年市政府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将健康理念纳入项目决策进程,预测潜在的健康结果,使决策者和公众获知这些健康的影响,并提供预防或缓解健康负面效应的建议。在健康影响评估框架上,通过社区安全、环境质量、可达性、体力活动和社会资本五方面评估项目建设对慢性疾病、体力活动及健康恢复的影响;进而,在此框架上划定相应的棕

地(Brownfields)范围,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方案和开发建议(图4)。

(5)积极推进建成环境与公众健康的教育和技术支撑,增强城市规划和公众健康领域的联系,使之形成互补,共同应对城市发展中的健康挑战。目前,美国有超过20所大学开设了“健康与建筑环境”“健康与建成环境”等相关课程,并有14所大学提供了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的联合学位。

4启示及展望

在国内,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类似的实证检验和实践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仍然相对缺乏,但其重要性开始凸显。2014年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针对“健康城市与城市规划”主题,对健康城市、健康城市规划和公众“健康促进”进行了讨论[37]。目前,城市规划领域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和纽约市政府的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并初步分析影响户外活动、能源消耗的建成环境要素。例如,翟炳哲等人研究发现社区路网密度、服务设施混合度、建筑密度、容积率与体力活动显著相关[38];杨东峰等人研究发现邻里建成环境的道路拓扑形式和地块尺寸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39]。

城镇建设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北美都市区已经对建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指出不适宜的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将相关成果逐渐运用于城市规划实践和交通项目的评估。通过改造建成环境,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国际城市规划新的理念。北美都市区城市规划应对健康问题的主要经验包括:①设立专项资金以改善建成环境,使其有利于促进公共健康;②将公共健康理念纳入交通与城市规划决策进程;③增强微观规划设计,提高建成

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吸引力;④评估大型

图3 美国交通规划进程中的公共健康理念示意图

注:笔者根据参考文献[43]进行绘制,内容有所改动。

项目规划和建设的健康影响;⑤积极推进建成环境与公众健康的教育和技术支撑。在我国,一方面应充分借鉴西方研究和实践的经验,选择性地吸收北美都市区的研究结论和规划理念;另一方面应加强我国城市规划和健康领域的相互结合,系统开展基于我国高密度开发、高公共交通分担率等建成环境影响健康的机理研究,在建成环境营造中贯彻落实健康理念,提高我国城市的公共健康水平。

4.1注重我国城市特有的空间特征,加强对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直以来,城市规划与公众健康就有紧密的结合,通过共享各自的专业优势能更好地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Smit 等人指出了规划和健康领域行动的4个新方向,包括分析城市内部健康的差异,理解建成环境变化对健康和健康分布的影响,以更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策略提升健康水平与降低健康差异,发展基于事实的和促进健康的规划与设计建议[40]。在我国,通过建成环境与地域空间组织的调控来调节居民的出行行为和活动已经受到关注,但仍相对缺乏对健康问题的直接关注和主动干预。尤其在雾霾等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福利增长使得居民不断强化健康理念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领域更应该在规划编制和实施阶段落实公共健康理念,这不仅有助于从保障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角度确定人口规模、发

展密度和开发强度,也有助于采取环境

友好的发展态度,减轻因城市增长造成

的环境质量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提升生

活质量和改善健康状况。

我国的城市建成环境包括土地开发

的密度、强度和交通系统等,都与西方

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理解我国这一特

殊的建成环境特征,是开展建成环境与

健康研究的基础。大多数研究认为,提

高开发密度、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公共

交通及非机动交通的比例,有利于体力

活动的开展和促进公众的健康。我国的

建成环境普遍具有高密度和高强度开发

的特征,这种特征是否一定会产生西方

语境下的体力活动和健康效应?笔者认

为,高密度和高强度开发也存在一定程

度的健康负面效应。例如,这种开发模

式降低了户外体力活动的便捷程度,同

时也意味着户外开放空间的相对缺乏,

降低了户外体力活动的舒适性。除此之

外,随着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公交都市

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普遍具有较

高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如2014年

深圳市公共交通分担率在机动化出行中

达到55.6%。然而,与小汽车出行相比,

公共交通出行具有等待时间较长、出行

环境拥挤和出行时间较长等问题,在一

定程度上会降低健康状况。因此,上述

问题需要基于我国的建成环境特征,建

立相关健康调查和建成环境因子的拟合

模型,开展实证研究,进行谨慎的检验,

进一步提取影响我国城市居民体力活动

和健康的建成环境要素,继而将相关成

果运用于规划实践中。

4.2逐步将“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

理念纳入城市规划编制与微观设计

环节

基于我国特殊的建成环境特征,城

市规划和公共健康领域应开展更紧密的

联系,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微观设计环节

上,将“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理念纳

入建成环境优化之中(图5)。首先,从

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健康相互统筹的

角度,出台国家或区域层面不同人群的

体力活动建议标准(类型、频率和强度

等),以及“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的

建议导则。其次,在各层次城市规划的

编制阶段,将“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

理念纳入一定阶段内规划的目标与实施

路径,客观地制定“体力活动和健康促

进”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案。再次,从

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和建筑(包括单体

建筑和建筑群)等微观层面,研究不同

类型的建成环境及其空间组合与优化对

体力活动的影响,并制定促进体力活动

的规划设计指南。具体包以下三点:①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关注不同类型的土

地及其开发强度与开发密度对体力活动

的潜在影响机制,一方面应避免一些地

区的地块尺度过大,从而降低体力活动

空间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应增加公共空

间、绿色空间、休闲用地及零售商业用

图4 亚特兰大轨道交通环线项目位置、健康评估框架与潜在棕地范围注:笔者根据参考文献[36]进行绘制,内容有所改动。图5 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理念纳入规划编制、设计与影响评估环节示意图

地等相关促进体力活动的用地可达性,满足社会不同群体日常体力活动的需求;②在交通系统上,注重多模式交通系统与不同用地的衔接关系,利用交通投资和规划措施构建可达性高的、与步行友好的街道,布设自行车停车设施,提升非机动交通适用的可达性、便捷性和安全程度,鼓励居民通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增加日常的体力活动量;③在单体建筑和建筑群上,通过增加居民的室内体力活动量来提升健康收益。例如,通过楼梯设计,增加楼梯与建筑空间的有机联系,鼓励居民使用楼梯。

4.3在我国现有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

项目的建设往往会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和交通网络,以及交通和土地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可能降低或进一步促进居民的体力活动量。我国目前普遍开展了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估,以确定项目建设的交通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然而,现有交通影响评估技术和政策尚未明确项目建设的健康影响。因此,应在规划阶段就开展项目,尤其是重大建设项目(如轨道交通、商业中心和大规模居住区等)的健康影响评估,以降低规划方案或项目建设的健康影响程度,进而提升健康水平。参照我国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估和北美都市区的操作经验,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估步骤主要为:①确定健康影响评估的范围和年限;②相关调查和资料收集;

③分析评价范围内现状与各评价年限的环境质量、土地—交通系统,以及有利于体力活动的土地—交通系统的可达性;

④分析特定范围内居民体力活动需求的规模和类型;⑤评价建设项目影响非机动交通使用的程度,以及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测算影响健康的程度;⑥提出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建设项目选址与报批方案中改善体力活动和健康影响的建议,并评价改善措施;⑦提出评价

结论。

5结语

综上所述,重新建立城市规划与公

众健康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

值。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

化的发展趋势下,肥胖、心血管等慢性

疾病患病率的快速增加,逐渐成为城市

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之一。在社会

经济福利提升和公众健康需求增加的背

景下,鼓励体力活动、提升健康水平和

建设宜居社区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

容。建成环境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在空间

上的反映,适宜的建成环境能显著地增

加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因此以建

成环境为切入点进行健康城市规划与建

设成为应对慢性疾病挑战的重要策略。

北美地区的主流研究均指出,高密

度、高混合度和高比例公共交通系统的

建成环境模式具有显著的健康服务效应。

一方面,我国在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

公共健康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理论、方法和技术还相对不成熟;另一

方面,我国城市与西方国家的建成环境

特征呈现巨大的差异,需要开展基于我

国建成环境特征的健康研究,并以谨慎

的态度来检验西方“建成环境—健康”

的互动关系在我国的适用程度,为建设

宜居城市和健康城市提供准确的决策支

撑。

[参考文献]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张庭伟,田莉.城市读本[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Y a n g J, F r e n c h S. T h e T r a v e l-

Obesity Connection: Discerning

the Impacts of Commuting Trips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Energy Expenditure and Time Us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

ning and Design, 2013(40): 617-629.

[4]Maantay J. Zoning, Equity and Public

Health[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1(7): 1 033-1 041.

[5]吉黎.城市化有利于健康吗?—基于

个体微观迁移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

界经济文汇,2013(3):18-28.

[6]新华网.报告称2010年中国空气污染

致120万人过早死亡[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314103.html,/newscenter/

InAndAbroad/2013-04/03/c_115269188.

htm.

[7]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逾30%

成年居民体重超标,城市肥胖率高于

农村[EB/OL].http://www.chinacdc.

cn/mtdx/mxfcrxjbxx/201203/t201203

28_59184.htm.

[8]大河网.从肥胖成因和类型全方位解

读该如何健康瘦身[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314103.html,/dhjkb/jkyw/201205/

t20120529_375832.html.

[9]北京晨报.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

公共卫生问题[EB/OL].http://bjcb.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3314103.html,/html/2014-08/13/

content_304370.htm.

[10]陈佩杰,翁锡全,林文.体力活动

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

部门的共同行动[J].体育与科学,

2014(1):22-29.

[11]鲁斐栋,谭少华.建成环境对体力

活动的影响研究:综述与思考[EB/

OL].国际城市规划,http://www.

c n k i.n e t/k c m s/

d

e t a i l/11.5583.

TU.20131122.1022.001.html.

[12]Cervero R, Kockelman K. Travel

Demand and the 3Ds: Density, Diver-

sity, and Desig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1997(3): 199-219.

[13]陈庆国,温熙.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

力活动关系的研究:系统综述[J].体

育与科学,2014(1):46-51.

[14]Jackson L E. The Relationship of

Urban Design to Human Health and

Condi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4): 191-200.

[15]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hysical Activity Guide-

lines for Americans: Be Active,

Healthy, and Happy![R].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8.

[16]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R]. Atlanta, GA: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1996.

[17]Frank L, Frumkin H, Jackson R.

Urban Sprawl and Public Health-

Designing, Planning, and Building for Healthy Communities[M]. Washing-

ton, DC: Island Press, 2004.

[18]F r a n k L D, S c h m i d T L, S a l l i s J

F. Linking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Objectively Measured Urban Form-findings from SMARTRAQ[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5(8): 117-

125.

[19]Kelly-Schwartz A C, Stockard J, Doyle

S, et al. Is Sprawl Unhealthy? :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Rela-

tionship of Metropolitan Sprawl to the Health of Individuals[J].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4(2): 184-196.

[20]张纯,张世秋.大都市圈的城市形态

与空气质量研究综述:关系识别和分析

框架[J].城市发展研究,2014(9):

47-53.

[21]Yang J, French S, Zhang X, et al.

Measuring Polycentric Structure of USA Metropolitan Areas, 1970-

2000: Spatial Statistical Metrics and an Application to Commut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12(78): 197-209.

[22]Ewing R, Cervero R. Travel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Synthesi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Research Board, 2001(1 780): 87-114. [23]V o j n o v i c I, K o t v a l-K Z, L e e J,

et al. Urban built Environments, Accessibility, and Travel Behavior in a Declining Urban core: The

Extreme Conditions of Disinvestment

and Suburbanization in the Detroit

Region[J]. Journal of Urban Af-

fairs, 2014(2): 225-255.

[24]Vojnovic I. Building Communitie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 Multi-

Scale Geographical Analysis[J].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2006(1): 67-90.

[25]韩西丽,Sternudd Catharina, 赵文强.

城市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2011(6):29-33.

[26]Cao X, Mokhtarian P L, Handy S L.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Residential

Self-Selection on Travel Behaviour:

A Focus on Empirical Findings[J].

Transport Reviews, 2009(29): 359-

395.

[27]E w i n g R. I s L o s A n g e l e s-s t y l e

Sprawl Desirabl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7(1): 95-126.

[28]Allison D B, Fontaine K R, Manson

J E. Annual deaths Attributable to

Obes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J].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9(282): 1 530-1 538.

[29]Finkelstein E A, Trogdon J G, Cohen

W, et al. Annual Medical Spending

Attributable to Obesity: Payer-

and Service-specific Estimate[J].

Health Affair (Millwood), 2009(28):

822-831.

[30]易华,诸大建,刘东华.城市转型:

从线性增长到精明增长[J].价格理论

与实践,2006(7):66-67.

[31]Durand C P, Andalib M, Dunton G

F,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Built Environment Factors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Risk: Implications for Smart Growth

Urban Planning[J]. Obesity Reviews,

2011(12): 173-182.

[32]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Advi-

sory Committee.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Report, 2008[R].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8.

[33]City of New York. Active Design

Guidelines: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in Design[R].

City of New York, 2010.

[3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Main Concepts

and Suggested Approach[EB/OL].

http://www.euro.who.int/document/

PAE/Gothenburgpaper.pdf.

[35]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Th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Process:

Key Issues-A Briefing Book for

Transportation Decisionmakers,

Officials, and Staff[R].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07.

[36]ROSS C L. Atlanta BeltLine: Health

I m p a c t A s s e s s m e n t[R]. C e n t e r

for Quality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37]马向明.健康城市与城市规划[J].城

市规划,2014(3):55-56.

[38]翟炳哲,毛其智,张杰,等.居民户

外活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城市

发展研究,2014(9):54-61.

[39]杨东峰,刘正莹.邻里建成环境对老年

人身体活动的影响—日常购物行为的

比较案例分析[J].规划师,2015(3):

101-105.

[40]Smit W, Hancock T, Kumaresen J, et

al. Toward a Research and Action

Agenda on Urban Planning/Design and

Health Equity in Citie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2011(5): 875-885.

[收稿日期]2015-04-2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江西现代职业学院设计分院2015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一、前言 1、调研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感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创造美感的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学子的青睐。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同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人才格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 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状况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原有的中国八大美院所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适应设计市场的需求,学校开设这门专业是通过市场验证过的,因环境艺术类涉及的行业成本高,所以员工待遇也相当高,行业前景可观。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区域分布在人才的就业公司,岗位,区域分布上主要就业单位可以是,设计院、建筑公司、园林公司、装饰公司等,岗位一般刚进去是从设计员做起,两年后可胜任高级设计师职位,甚至以后有可能胜任公司领导级从事工程综合管理或自己开公司创业,区域大致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及各省市只要在发展中的城市都会有该专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受到了相关就业单位的热烈欢迎, 20013届、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和97%以上。就业总体趋势看,自主创业、在大企业企划部门及设计部门工作人数比例在增加。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调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去向广阔,包括:自主创业,开办公司、设计事务所。这部分就业人数比例在逐年上升,这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而且要培养创业型人才”“不但培养就业型人才,与高等教育. 从中国的就业形式看,这种就业趋势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从这些就业信息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缺口仍然很大,这也是我院环境艺术设计技术设计专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原因所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这也是我们建设本学科专业的动力和支持,为使我院这个专业教学更符合专业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特成立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查小组,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校企合作单位、同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行内专家及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雕塑在城市的文化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城市有它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但我们认为在城市中还存在着一种可称之为文化景观的实物文化的欣赏地带。例如法国巴黎的德方斯区建筑群与抽象雕塑,罗马广场的众多城市雕塑与城市中一些重要建筑诸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广场等。 在我国建设城市雕塑是非常必要的,它比起任何室内实物文化更能对城市的文化面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的观众的覆盖面更广,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欣赏层次的人们都具有它本身的教育、欣赏功能,所以我们认为城市雕塑的建设必然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景观里,单单把雕塑作品作为独立主体的雕塑来考虑是不够的,必须把它放到城市中的更大区域中来考虑,尽量把它与城市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及文化景观作科学的统筹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应该具有系统的观点。为此,建造城市雕塑,必须注意它周围的环境,包括人、时间、建筑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个雕塑环境就是一个系统,而且它被包含在更大的系统----文化景观之中。 一个城市区域中有各色各样的人,他们在工作活动时间、闲暇时间、上下班途中时间里对雕塑的要求都不一样,加上建筑环境因素,对雕塑的类型的样式要求也不一样,公众要求和政府部门的设想也不一定能协调。比如在闹市区,上下班熙熙攘攘,人流较多,建筑式样较为杂乱,设置一些小型的低矮的装饰性雕塑,显然不会引起人们注意,而且在这种环境里,雕塑的细部不能太多,否则不能给人以完整的感觉。这是由于时间并不允许人们停下来慢慢欣赏的缘故。在建筑环境中,比如在疗养院或公园、以及在风景区的雕塑,就可以搞些较静的、细节可以相对多一些、规模较小的装饰性雕塑,因为在这里活动的人们,时间一般地说较充裕,能慢慢地观赏。苏联斯大林格勒纪念碑性质的雕像,由于周围没多少建筑,一片旷野,就可以搞宏大的纪念碑式雕塑。有的环境就不一定要求纪念性雕塑,这时候我们就会尽量使雕塑去迎合环境的需要。另外建筑物表面的肌理与雕塑也要相映成趣,例如现代许多高层建筑均是火柴盒式的堆叠,那么我们的雕塑就须做得简单些,光洁度高些,以促其形成一种对比。由于时间也是雕塑的文化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建设城市雕塑时,还应注意环境时间这个因素。我们可以把环境系统的时间分为观众的时间和自然的时间两部分。自然的时间指清晨、中午、黄昏、夜晚。观众的时间一般指欣赏者对雕塑能发生影响的时间。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我们就要重视观众的时间和自然的时间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在雕塑设计中注意其未来影响。

城市雕塑的作用

城市雕塑的作用 艺术能改变环境,这就是艺术拥有的魅力和魔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件艺术随着所放置的场所具有不同的解释。因为艺术作品并不是只有唯一的含义,而是与其环境结合产生新的含义。这样注重艺术与环境的相互连惯性称之为环境美术,而且雕塑公园可以说环境美术的代表性例子。雕塑公园不同于把所有作品放在一个地方的传统博物馆,是个有生命的空间、有机空间。 对城市雕塑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具有如下构成要素的雕塑作品称之为城市雕塑。 第一,创造构成公共生活环境的、造型化的环境要素,使生活丰富多彩。 第二,设置在所有人共同拥有的公共空间。 城市空间中,从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雕塑与建筑、树木、装饰物相同,是构成都市的一种要素。但是与其它要素不同的是没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在纯粹的空间中反而会城市焦点。因为复杂的都市空间没有焦点,所以会形成比较散乱的空间,但是雕塑会成为连接各种要素的母体。而且其连接体又包含树木、广场、纪念碑、塔、喷泉等多种要素,但是雕塑的纯粹性使她具有更为强烈的作用。 艺术家以视觉的方式表现其主题思想时,可以将物或事件等理念通过象征性、抽象性来表现。又以视觉上表现其美学概念,也有可能反映一些纯造型化的半概念的主题思想。种种抽象作品广泛地出现的理由之一是,现代几何学构成和金属、玻璃构造物更加符合抽象作品,理由之二是抽象雕塑不会像具体雕塑那样引起论争。但是不能保障抽象作品能根本性地消除论争。一般来说,观众能够将其抽象作品的暗示看得出来。当作品的主题思想被传统样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大多数的人更易于理解,并且感到亲切感。由于抽象作品无法传达明确的思想,所以经常受到冷落。艺术家不应该顾虑对抽象、概念美术缺乏欣赏能力的大众,而且大众对艺术家表现界限的不适当的要求会阻碍艺术家的创意性发挥。雕塑家应该深层次地分析社会及其爱好者的态度,并且要考虑其作品的必要性。 城市雕塑的真正意义在于恢复人性。现代城市只创造出竞争性的经济人,城市使人类渺小。由于居住在这里的人都具有喜、怒、哀、乐等具体感情,所以希望雕塑家更加注重人间美,多创造一些与环境结合的能够给予人间美的作品。 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中,其作品大小非常重要。等身长的大小或更小的作品使人感到亲近,超大型作品占据很大的空间并激活周围空间。将作品不用基座直接设置在地面上也能够增加其亲近感。作品的大小和规模决定于作品周围建筑的规模和空间的特性。

城市环境与健康心得体会

城市环境与健康心得体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变了一个样。曾经的池塘清澈见底,池塘边蛙声一片,塘内不时出现一两只嬉戏的小鱼儿;现在的池塘简直是肮脏透底,塘边到处都是人们的生活垃圾,塘内的时不时有死鱼飘出水面。曾经的海,是蓝色的;现在的还海,由于人类的“加工”,曾经的“单调”蓝色已变成现在“漂亮”的绿色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城市环境的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城市环境的心得1 城市的空气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清新了,鸟儿的歌声也似乎没有从前那么欢快动听了,眼前并不是一派生机的景象,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越来越多,刺耳的汽笛声不断,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为了我们生存的环境,该是为环保贡献力量的时候了。 我生活在海安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它留给我的最初印象是风景如画、空气清新,可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边长满了茂密的青草,小鱼小虾在水中无忧无虑的嬉戏,可随着污水的排放,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还弥漫着阵阵恶臭。从前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草坪,时常可以看到纷飞的蝴蝶和勤劳的蜜蜂翩

翩起舞,可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覆盖了盎然的绿意,天空一片灰蒙蒙的,耳旁也听不到那清脆的鸟鸣,大地在悲痛,大地在哭泣。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养成随手捡垃圾的习惯,自觉减少垃圾袋的使用,自己制造的垃圾不能随地乱扔,可以先用袋子装一下,回家再扔进垃圾桶,外出用餐的时候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因为这一双双木筷,牺牲的却是一片森林,一片绿色,一片生机。洗碗时,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在农村,广大农民也可以为家乡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呢!只要避免不往河里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就可以减少对河水的污染,还可以在空闲的土地上种上花草树木,净化空气。 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已被污染,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家乡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保护环境其实并不难,只要大家积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我坚信!我们期待的绿色城市会重现在我们的眼前!相信这个城市依然会有蝴蝶的纷飞,鸟儿的鸣唱! 同学们,让我们为了这个城市的更加清新美丽,一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城市环境的心得2

环艺毕业设计考察的报告

环艺毕业设计考察报告 篇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环境设计专业考察报告 (系部):美术与设计系专业:艺术设计班级: 12级环境艺术设计 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广告策划、产品包装等装潢设计,设计人才是一个行业的智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广告公司、印刷制版公司、设计室、报社、图书岀版行业、影楼、喷绘制图公司、电子岀版社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也可从事Internet行业中美术设计、页面开发制作、界面设计、电子商务等当今流行行业的工作。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起步较晚,所以对该专业的专门人才需求量大,前景十分广阔。为了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状况有进一步了解,还有掌握并提高学生们的设计市场调研能力,XX年11月初我系毕业创作指导教师带领12级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全体学生深入的行业专业调研,我们主要从家具市场、展示空间、模型制作公司及酒店等方面进行了市场调查与分析。通过调研对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设计阅历。 一、专业考察的主要内容 考察主要分为四个个阶段,第一段家具市场:在南宁我们考察了传统家具卖场、深入家具加工厂进行学习与了解。 第二阶段到了广西科技馆,学习了展示空间的空间及功能

构成。 第三阶段是参观了爱思特模型制作公司,主要是模型作品欣赏,模型制作流程的了解及模型制作工艺的学习。 第四阶段明仕田园,主要考察了山庄建筑的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浑然天成。这一路上参观考察了非常多地方, 让学生们收获到很多,每天都把收获和感触写到了考察日志中,给子自己一些丰富的回忆。这次考察带给学生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让师生们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打开了设计的灵感。 二、专业考察过程 第一阶段到南宁家具市场: 考察了南宁家具卖场及家具加工制作工厂,传统中式家具卖场内同学们饱览了各类样 式及各类材料的传统家具。切身体验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魅力。随后参观了一个传统家具制作工厂,在这个过程里。师生们和各种技工师傅交流学习,受益匪浅。对学生们后期的毕业设计有很多借鉴作用。 第二阶段的广西科技馆考察: 广西科技馆馆内二、三、四层为常设展厅,面积约9000m2o共设展项展品约236件(套),以“探索?科技?创新”为主题,主要涵盖了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与人们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同时还注重挖掘广西、东盟各国地域特色、科技发展成果等资源。常设展

六年级美术下册《城市雕塑》教案人美版

城市雕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雕塑作品的语言:形式上的美感、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平阳雕塑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过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吗?〈阳光快车道〉里有个小栏目叫做〈阳光苗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期:男主持人对一个刚满三岁的苗苗说;“宝贝,给大家来一个酷一点的动作!”同学们想一下,在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的眼中,什么动作最“酷”?(停顿,引起想象)——只见他弯腰屈膝,右手拖着下颌,嘴咬着自己的小胖手,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请一位男同学上来做老师所描述的语句,教师附加动作,表情丰富,语言有起伏)——非常经典的动作!这时主持人说;“哇,真的好酷,是思想者!” (视频打出〈思想者〉的图片。) 同学们看,这就是“思想者”,果然很“酷”。这是罗丹的雕塑作品。 教师: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里存在着雕塑?以及它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 教师;是的。城市雕塑无论如何都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是先通过形体给人以直观的美的享受。当从远处看一尊广场或街头雕塑时,首先接触的是它那并不清晰的“影象”,也就是它那外在的形体。这一“影象”给人的感觉,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都是非常之美的。 3、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第15~17页上的图案,提出问题:你对所提供的城市雕塑图片哪张最感兴趣?为什么?(可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上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和建筑、环境相和谐的城市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雕塑作品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作为环境文化的主题,你希望看到怎样的城市雕塑作品? (3)教师小结。让学生对城市雕塑设计有一个初步印象。并对书15--17页图片归纳总结。 《立方体柱》:用不同长短的圆柱体相互连结成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寓意着社会中人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巧妙的圆形底座衬托出整座雕塑的内在张力,起到了和谐环境的作用。

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

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气体交换,机体从空气中吸入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氧气,并且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以维持生命活动。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约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万公升。因此,空气是否清洁和有否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下面就我们常接触的环境做些分析: 一、办公环境质量与健康 现代化大楼多为封闭式的空气调节,为了节约能源,往往新鲜空气的补充量不够充分,人员一多,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显著高于一般办公用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超过0.15%时,就可使人感到头昏、胸闷,造成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降低。 针对写字楼中空调系统造成的“副作用”,室内新风量不足、室内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过多的现状,应通过适当补充新鲜空气,让室内外空气能流通交换。单就冲淡二氧化碳而言,每人每小时所需新风量应为30立方米,因此须防止新风采气口有空气污染源出现,定期检查空调过滤器和空调冷却水的洁净状况。也可以在室内养一些花草吸收有害气体;使用灯光时注意生物节律,多用自然光等。 在目前的办公楼房中,多数只注意空气的温度,往往忽视空气的相对湿度和空气的流动速度。湿度太低,空气干燥,易使上呼吸道粘膜受伤,感觉眼干、喉燥;湿度太高,达到70%时,会觉得闷热。合理调控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速度,以保持合乎人体生理适应的氛围和卫生、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 二、公共场合环境与健康 (一)商场、超市 人多,空气污浊。商场气味难闻,大多是新风系统的问题。一是空调管道没有定期除菌和清洗;二是新风量供应不足。在由气味引发的问题中,塑胶、皮革散发出的有毒气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不是质量问题,但大量皮革与塑胶制品积聚在一起,造成的浓烈气味对人体非常有害。如塑胶中含有苯,长期吸入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皮革挥发出致癌的甲醛、氡、苯等有毒气味,对婴儿、孕妇有很大危害。 建议:逛商场别超过1小时 第一,要减少商场中污浊和有害气体的危害,首先应减少停留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特别是老人、孩子和孕妇、有过敏病史和症状的人。 第二,错开污染高峰期。一般来说,周末和每天下午四五点商场人流量大,此时里面汇集了一天的污浊空气,最好少逛。室内外温差太大时,夏天逛商场最好带件披肩,冬天等汗干透了再出门。从商场回家后,一定要先洗手,避免细菌传染。 (二)学校环境与健康 在窗户紧闭的有限空间里,将导致空气污浊,细菌数增加,温湿度上升。教室

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标准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标准版) 摘要:从建筑物理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城市物理环境因子(热、光、声、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物理环境因子可能是某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潜在致病因子。最后指出,健康型的城市物理环境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模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物理环境人体健康健康建筑人居环境模式 1城市物理环境与人体健康 居住环境与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所处城市物理环境(热、光、声、电等)及对人体健康的关系日益重视。 1.1城市物理环境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当今全世界有10亿人生活在不适当的住宅中,该组织提出了有关住宅与健康的11项原则。人们对于环境刺激

的精神和物质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分析:1)室外环境对人的刺激,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2)创造绿色室内环境,实现绿色装修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绿色室内环境主要指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室内环境。 1.2城市物理环境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对城市物理环境研究比较多的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城市热环境效应;二是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三是城市噪声的危害。此外,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在城市化地区聚居了大量的非农业人口,有高强度的经济活动,覆盖着特殊的下垫面,这些特征使空气中增加了许多有害的成分,也影响了城市气候,可以用城市热岛效应加以解释。 2)人们在光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是视觉刺激,仅从中小学教室因采光、照明条件不好,使青少年视力普遍下降的严重情况,就可见一斑。有关专家呼吁,目前在公众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光污染将会成为本世纪直接影响到人类健康的又一无形环境“杀手”。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由于瞳孔的调节作用,对一定范围内的光辐

2015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2015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报告江西现代职业学院设计分院2015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研报告 一、前言 1、调研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感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创造美感的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学子的青睐。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同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人才格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 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状况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行为、心理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环境艺术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原有的中国八大美院所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适应设计市场的需求,学校开设这门专业是通过市场验证过

的,因环境艺术类涉及的行业成本高,所以员工待遇也相当高,行业前景可观。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就业区域分布在人才的就业公司,岗位,区域分布上主要就业单位可以是,设计院、建筑公司、园林公司、装饰公司等,岗位一般刚进去是从设计员做起,两年后可胜任高级设计师职位,甚至以后有可能胜任公司领导级从事工程综合管理或自己开公司创业,区域大致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及各省市只要在发展中的城市都会有该专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受到了相关就业单位的热烈欢迎, 20013届、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和97%以上。就业总体趋势看,自主创业、在大企业企划部门及设计部门工作人数比例在增加。根据学校有关部门的调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去向广阔,包括:自主创业,开办公司、设计事务所。这部分就业人数比例在逐年上升,这与高等教育“不但培养就业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从中国的就业形式看,这种就业趋势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从这些就业信息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缺口仍然很大,这也是我院环境艺术设计技术设计专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原因所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这也是我们建设本学科专业的动力和支持,为使我院这个专业教学更符合专业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特成立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调查小组,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校企合作单位、同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行内专家及毕业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整个大中华市场行情,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专家对行业动态分析,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整合这些资料来,得出结论,对我院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与改革,使它更适应市场需求。 2、调研时间 此次市场调研的时间是由2015年4月5日至6月5日,历时两个月,4月上旬到中旬首先对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4月下旬对走访了三个同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融合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融合 发表时间:2010-10-22T09:36:48.98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第1期供稿作者:毛东[导读] 注重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雕塑创作中应遵循的重要艺术规律。毛东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贵州贵阳 550025 中图分类号:TU993 摘要:雕塑与环境的结合是雕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放置于室外的雕塑艺术品,与环境的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雕塑与不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塑作品必须与周围环境求得相应的和谐。本文首先对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从几个方面提出怎样使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共融。 雕塑,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宝贵文化遗产,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被湮没了,但青铜铸造、石头雕刻以及采用多种硬质材料制作的雕塑,却长久地留存下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这一点集中体现了雕塑设计应当紧密结合环境的设计理念。放置于户外的雕塑作品因其摆放地点具有相对永久性,因此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雕塑的艺术形式多样,结构纷繁复杂,其形式结构同样与环境息息相关。好的雕塑作品应该是在形式设计上与环境有一定的呼应和对照,也就是说,雕塑自身通过形式结构与周围空间进行交流,依空间而成立,而周围空间也依靠雕塑来聚焦,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因此,雕塑的形式结构设计更应结合环境来统一考虑。 1.公共雕塑的意义 城市环境雕塑的最理想效应当然是使人们步入立体性的艺术空间。而将建筑化为雕塑的设想已有一世纪之遥,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劳动纪念碑》模型的开放性结构形式及可穿越的流向空间设计中的“建筑意识”是十分明确的;而西班牙的安东尼·高迪所设计的巴赛罗那《圣家族教堂》的造型及外观效果却完全等同于雕塑。人们可以完全以造型的观念来审视这座奇异的建筑,它的艺术魅力是欧洲任何教堂所不可能具有——因为渗透了雕塑的灵魂。 城市环境雕塑在保持原有的审美属性和文化积累作用的同时,扩充了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关的内涵,并在其功能作用中有效价值被扩展衍化,使之导入社会性的大众化艺术的特征。走向公众生活,围绕公众生存环境而营造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雕塑有机依从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作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体因素之一的城市雕塑,即使是以雕塑为主体,亦不可忽视其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多项度因素的并置,影响城市环境雕塑建设多重性的繁杂组合,来自现实具体地运用过程中难以确保所有环节不出意外的闪失,直接导致最终败笔和不良效果的屡屡教训,逼迫我们针对城市环境雕塑自身的规律需加不断深化的揭示和有效地把握。系统化、有序化,是许多有识的雕塑家们多年实践认同的一种适宜城市环境雕塑规律的理想模式。综上所述,环境雕塑造型强化了物质的内容而达到了精神高度,物质作为艺术形式是精神支配着物质,并非反之而行。作为造型因素,既是在不断地发现中而扩张其能,也为达到精神的享受为目的。雕塑作为整体环境有机构成的重要因素,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分的。无论你身居闹市或是漫步幽林,当欣赏到一件设计合理与周围环境和谐融洽的雕塑艺术品时都会给你的身心带来无比的愉悦和享受。注重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雕塑创作中应遵循的重要艺术规律。 2.公共雕塑与客观环境 公共雕塑是一种“强加于人”、“强加于环境”的艺术品,无论它的形式如何,材料选择,体量大小,它总是处在比较惹眼的位置上,而且它在占据一定空间的同时,又总是具有不同程度的视觉冲击性,给人造成视觉以至心理上的刺激。因此对其所处的环境要么是“恰到好处”的点缀,要么就是多余的累赘,甚至起到破坏环境的作用。“雕塑垃圾”的作品产生就是由于设计师对客观环境条件缺乏准确的判断和把握,或者说片面的强调了某些方面的功能要求,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或根本不具备从事环境雕塑创作的专业能力最终没能达到标新立异,美化环境的要求。因此从事环境艺术的艺术家在把握机遇的时候,冷静思考周围环境区别好环境雕塑与绘画及室内架上雕塑的明确意识,真正做到大处着眼,细心下手,才可做出适合环境,适合时代的雕塑作品来。 3.公共雕塑与环境空间 环境空间、心理空间和雕塑空间三者结合形成了“同构景观空间”,而心理空间作为“同构景观空间”的主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构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只有经过心理空间才能确定,环境空间作为“同构景观空间”的客体,具有接纳雕塑空间的作用。“同构空间”的形成,只有接纳雕塑空间才能使心理空间得以雕塑化表现;雕塑空间作为“同构景观空间”主客体之间的媒介,是主客体融汇“同构景观空间”的最终体现。“同构景观空间”三要素之间缺一不可互相依存,在心理空间的支撑下,平衡协调,发挥艺术感染力,在环境空间的依托下发挥雕塑空间的审美价值,在雕塑空间的激活下,发挥“同构景观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 语在当前的现代环境中,古典的,原生态风格的雕塑作品中,蕴含着现代人对传统人文情怀回归情愫与期待;在古老的传统的环境中设置现代抽象雕塑,又是一种对现代文明的精神关照,这正是公共雕塑所具有的一种主动性,即可以参与环境,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的魅力所在。公共雕塑对环境与建筑缺陷的补救与营造,以及作为审美主体性的一种对象时,使环境与建筑具有了艺术美学的映衬,提高了文化品格的层次。然而,整体环境的基调常由占据巨大空间体量的建筑形象与风格奠定,波及相关环境的服从与趋同,也强调着雕塑的形式语言的选择。反之,公共雕塑的精品所在地的环境与建筑形态也应该跟随该公共雕塑设计的风格有机的形成互补,两者的契合匹配是从相互衬托补充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柯秉飞. 现代雕塑与环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 彭尊善. 雕塑在城市公园环境艺术中的意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3] 顾孟潮. 走向环境艺术南方建筑 [4] 李瑞君. 共生的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与装修 [5]《环境雕塑》.刘骥林.湖北美术出版社 [6]《公共艺术设计》.施慧.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7]《环境艺术设计》.王朋.中国纺织出版社特

城市雕塑行业标准

【城市雕塑行业标准】 目录 编制说明 使用说明 附表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作为公共工程的城市雕塑项目,不同于非公共需求的艺术家个人雕塑作品市场价值的认定方式。艺术无价,工程有价。为体现艺术创作的文化意义与著作权益,改变长期以来城市雕塑建设轻创意、轻著作权和不适合国家规范的弊病,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在集中各方意见与方案的基础上,比照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制订本标准。国有资金为城市雕塑建设投资主体,是中国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特色国情。以国有资金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执行招投标和竣工决算审计的法定程序时,本标准以雕塑艺术行业标准为其提供参照依据。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正式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收费标准后,以国家标准为准。 二、编制依据 本标准根据“政府宏观控制,市场竞争形成价格”和行业自律的指导思想,遵照《价格法》、《工程招投标法》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参照建设系统《建筑市政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格式,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适应国际惯例的需要,借鉴国

际公共艺术项目运作案例,结合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实践,制订本标准。 三、适用范围 ■ 本定额定义的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内、外墙面建设、室内外公共空间营造、道路交通景观建设、各类工程项目景观建设、公共园林景观建设和旅游景观建设中固定性艺术雕塑工程。 ■上述范围内的非固定展示性艺术雕塑项目建设参照本定额。 四、适用对象 ■本定额适用对象为具有国家合法机构颁发的雕塑专业资质、拥有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雕塑家的雕塑专业单位和持有以上雕塑专业资质或城市雕塑创作设计格证书的雕塑家个人。 ■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城市雕塑建设工程应执行本定额。 ■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城市雕塑工程参照执行本定额。 使用说明 一、取费基准 ■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费的收取标准,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和主创作者的艺术资质级别,按《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的相应百分比计算。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总造价包括:雕塑艺术塑造与定样制模工程、雕塑成品制作与安装工程、雕塑成品运输与基座基础工程等计价项目之总和。

论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论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众所周知,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到的便是那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大气颗粒物俨然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主要来源包括自然界中的风沙尘土,各种燃料的燃烧物,钢铁厂、石油化工厂等工业生产过程的产生物,公路扬尘、建筑物扬尘、机动车排气等。 大气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大小不同,被吸入并沉积在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 引起机体的危害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粒径小的颗粒物沉降速度慢,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与人体接触机会大。研究显示:粒径在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是大气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微小的家伙,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刺激肺部使其出现炎症;肺功能下降,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导致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恶化;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和矽肺、石棉肺、肺气肿等肺病。(2)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凝集以及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收缩,血压升高。(3)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对细菌、病毒等感染的易感性,使机体对传染病

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随颗粒物进入体内后,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性疾病。(4)神经系统: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等。(5)癌症的发生:颗粒物所吸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是对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其中苯并芘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6)刺激作用: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氯气和光化学烟雾对眼、鼻、喉粘膜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气中灰尘的增多也会刺激眼结膜。(6)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造成胎儿增重缓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导致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过早死亡。 想到这么多可怕的后果,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大气污染侵入人体的途径。直接方式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体内。呼吸道粘膜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同时又有很大的吸收能力;另一种是污染物落到水体、土壤和食物中,然后污染物随同饮用水和食物间接进入体内。 由此可以看出,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可以为环境建设做些什么呢?点滴生活,小事做起。例如我们可以用自行车、步行或公交车代替私家车,以此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我们在家附近种上树,爱护我们周边的绿化等。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加大环境监督力度,加强公民的环境教育,从小培养起环保意识。只有保护好环境,降低大气污染,使人们生活在清新的空气当中,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浅谈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浅谈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现代城市中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日益提高。因此,发展现代城市建设,首先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怎样可以调控好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进行 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建设;破坏;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modern city people have already realized deeply: city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and healt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ity,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people’s life, the level of health and work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first of all to well coordinate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how to control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be worth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dam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

城市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一些感受

城市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一些感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袁军 0812241273) 摘要:中国城市雕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设计者对雕塑尺度与环境空间的关系的认识也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且越来越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归根结底,二者的关系能否处理的珠联璧合,主要源自是否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我对西安、上海、北京的一些城市雕塑与环境空间尺度关系调研后,结合一些专业知识,对城市雕塑和环境空间的尺度关系以及二者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Abstract:China's urban sculpture have matured in decades of development.The designers have increased awarenes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culpture's scale and the environment's space to a certain height, and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ir eyes.In practice however,there will still be a lot of problems.Ultimately,this relationship can make a perfect pair mainly depend on meeting the aesthetic needs of people.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in Xi'an, Shanghai and Beijing I get some simple views with combin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关键词:城市雕塑环境空间围合空间空间领域视距 Key words: urban sculpture environmental space Wai Hop space space Line-of-sight 雕塑前面加上城市二个文字之后,必然会多出一些限定。便注定它与架上雕塑有所区别。城市雕塑置身户外,与周围的环境公共空间发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否能够像朋友、亲人或者恋人般相处融洽。那么要看城市雕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否能顺畅自然的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城市雕塑在环境中的地位,在一个城市公共空间中是雕塑与环境谁君谁臣,还是互相映衬相敬如宾又或是画龙点睛。这都是值得设计者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要体现在解决城市雕塑与周围环境空间的尺度关系。雕塑是立体的,有长宽高。就个体而言这个长宽高就是它的尺度。作为环境空间而言同样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除了空间的面积,环境空间中会有植物、台阶、甚至建筑以及其它公共设施等,它们同样组成一个立体空间。这

环境艺术设计市场调研考察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市场调研考察报告》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广东广州广东深圳 考察时间:2010年5月 考察人:黄科 摘要: 深圳东部华侨城包括了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广州余荫山房与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一道,合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而且余荫山房是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园林,是典型的岭南园林建筑。广东新博物馆最特别的是,该馆的中庭与回廊之间,计划设置半透明的网状墙,既起到隔离、分层的作用,又有通透感,让人眼界大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关键词: 深圳东部华侨城广州余荫山房广东新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正文: 深圳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 精心打造,是国内 首个集休闲度假、 观光旅游、户外运 动、科普教育、生 态探险等主题于一 体的大型综合性国 家生态旅游示范 区,主要包括大侠 谷生态公园、茶溪 谷休闲公园、云海 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大侠谷生态公园。中国海滨第一瀑,宽300米,地形高差70米,水流落差4

2米高,蔚然壮观。海拔48 0米的云中部落是总揽全 局的最佳观景台。包括云中 风车,云中漫步观景带、?登 峰造极?观景平台、自然之 眼观光塔、云中餐厅等项目。 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茂密的 椰树林、水清沙幼的海滩、 风姿绰约的海岛风情……将 海洋文化延伸到极致。包括海洋广场、室内水公园、图腾广场等项目和一流的国际主题水上表演,堪称国内最具特色的全景式海洋主题奇幻水秀。大侠谷?天街主要向游客展现了浓郁而独具特色的世界红酒文化,主要包括红酒商业街、地下酒窖体验区、海布伦宫、湖畔美食长廊、海菲德湖、天幕等特色项目。发现之旅以未来地球生态为主题,虚拟生态环境已严重破坏,各地发生各类毁灭性灾难。包括太空之旅、地心之旅、世纪大海啸、极端气候体验馆、飓风救险水战船、山洪暴发等项目,让游客在惊险刺激的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学到自救互救的宝贵知识。黎明营地儿童乐园是专门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游乐区。桑巴塔、魔术自行车、救火队、疯狂巴士、高空轨道自行车等游乐项目让孩子们乐不思蜀。其中亮点项目880米的丛林穿梭轨道让喜欢探险的孩子惊呼过瘾。 茶溪谷休闲公园。茶溪谷体现中西文化交融的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并兼有?茶、禅、花、竹?等主要元素,包括茵特拉根、湿地花园、茶翁古镇和三洲茶园四个 游览区,融合了西 方山地小镇的风 情、湿地花海的浪 漫、茶禅文化的融 合和岭南茶田的幽 雅。茶翁古镇是茶 文化的鉴赏区和中 心服务区,也是环 境幽雅的游客休憩 区。游客可以品茶 餐、尝茶点、吃土 菜、观茶戏、饮茶 酒,深入了解茶禅文化;还可以在茶艺坊、茶酒坊、陶艺坊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做陶的乐趣。三洲茶园坐落在青山、绿水、茶田、湿地之间,区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