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_彭茹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_彭茹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_彭茹

收稿日期: 2009-10-08

作者简介: 彭茹(1981~),女,湖南邵阳人,百色学院中文系教师;刘珊珊(1982~),女,湖北鄂州市人,韩国京畿道新长高中教师;赵斌(1983~),男,湖南长沙市人,广西师范大学2007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

彭 茹1

,刘珊珊2

,赵 斌

3

(1.百色学院 中文系,广西百色 533000;2.韩国京畿道新长高中 465-030;

3.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声调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文章在对以往声调教学研究作一梳理,在分析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讨论分析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方法,以期引起人们对声调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声调教学方法

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8233(2009)06-0115-05

一、引 言

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任何语言教学都离不开语音教学,但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

学又有与众不同的一面。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是汉语区别于很多语言的标记之一。但是汉语又并非简单的声调语言,它不是单纯的音节音高的高和低,而是通过音高变化以区别意义。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声调,难点不在于掌握不了高低调,而是难以掌握具体音节中的音高变化。一直以来,留学生汉语发音中的/洋腔洋调0是令汉语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声调教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难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本文试图对以往声调教学研究作一番回顾、梳理,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语音教学实践,探讨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方法,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诸方面

(一)对外汉语教材对声调的处理

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都将声调教学视为语音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这能从对外汉语教材总是将声调的讲授安排在起步阶段这一点看出。但在实际教学中,声调教学意识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强。首先从教材的编排内容上即可看出。如5实用汉语课本(第1册)6(第7页)是这样介绍声调的:/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相同的音节,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北京语音有四个基本声调,分别用声调符号-$.(第一声)、-ˊ.(第二声)、-%.(第三声)和-ˋ.(第四声)表示。0后面与声调有关的是声调标记法、变调和课后的辨调练习,仅此而已。再如5初级汉语课本(第二版)6(第5~第6页)中对声调的描述是这样的:/汉语有四个声调,有区别意义

115

第22卷第6期Vol.22-No.6

百色学院学报

J OU 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2009年12月

Dec.2009

的作用。同一个音节,声调不同,意义不同。汉语的四个声调分别用$、ˊ、%、ˋ表示0。教材中有图示,有声调标记法、辨调练习以及变调。每个声调一张图,图中标有1~5度,但没有就四个声调标出具体的调值。而5汉语教程(第1册)6(对外汉语本科教材系列)(第7页)中描述的声调是/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基本声调,分别用声调符号:-$.(第一声)、-ˊ.(第二声)、-%.(第三声)和-ˋ.(第四声)表示。声调不同,表达的意义不同。0其后也是声调标记法、变调和辨调练习,也有图示。四个声调用一张图表示,在图边标有每个声调的具体调值,但这本教材与5初级汉语课本6的图示有一个地方不一样,那就是上声。5汉语教程6上声的折点很靠前,从2度降到1度几乎没有过多的停留;而5初级汉语课本6上声的折点靠后,从2度降到1度有很长的过渡段。

从上述对外汉语教材中对声调的处理可以看出:关于声调的描写过于简单,只是罗列了四个声调,并说明同一音节不同声调有不同意义,再加上五度标记图就完事了,没有具体描述各个声调的特征,更没有介绍一些练习方法。甚至不同教材对声调如此简单的描述还出现不应该出现的偏差。这说明,那些教学者根本没有认识到那些母语没有声调的学生对于声调的认识。对于母语没有声调的学生来说,声调是陌生的,没有任何感性认识,而教材对声调的介绍说明少之又少,从这简单的词句中根本无法知道汉语的声调是什么,声调与哪些发音器官有关,汉语的四个声调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对汉语声调没有一个系统的理性认识,又怎么能很好地掌握汉语的声调呢?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增加声调教学部分的内容,使学生通过教材既能够获得声调的感性认识,又能够获得声调特征和发音原理的理性认识。

1.告诉学生声调是音高的表现,可以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感知声调。这对第一声和第四声的教学是必要的。初级教材都有英文翻译,因此笔者认为这点是可行的。

2.应该有一些声调练习的指导方法。如:第一声,是高调,发音时一样高,没有变化。第二声,是升调,从低到高,很短,很快。第三声,低调,有曲折变化。第四声,是降调,从高到低,从开始时很快下降,降到最低。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汉语的声调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而且还可以获得了比较明晰的感性认识。

3.应该加上声调的特征描写。笔者认为如下的这种普通话声调特征的描写可以编入教材。

普通话声调音系特征矩阵

高低升降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郭锦桴先生(1993)曾指出:对于留学生的声调教学,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形成汉语的/声调意识0,即在他们的语言中枢里建立起声调的指令)反应系统和反馈)接受系统。因此,笔者期望通过教材能初步培养起留学生的汉语声调意识,以更有利于汉语声调的习得。

对外汉语教学将语音学习安排在开始的一到两个月,然后就开始学习词汇、语法,当其他技能训练课有了各自专项的训练内容后,声调就被冷落了。而众多教师也忽视了一点,即在语音训练时期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根本无法体验语流中的声调及其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声调教学不应只限定在语音教学阶段,而应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二)声调习得偏误描写

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对外汉语教学,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要突出难点。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的学习似乎更带有区域性色彩,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可以从留学生的发音断定他的国别和民族。整理汉外语音对比研究成果笔者发现,以往有关声调偏误的描写主要可以分为共性描写和个性描写。声调偏误的共性描写指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发生的普遍性的声调偏误现象进行的描写研究。声调偏误的个性描写指的是对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学习阶段等方面的学习者学习汉语时存在的特殊的声调偏误现象进行的描写研究。共性描写与个性描写的区分并非是绝对的。不同的视域,会产生不同范围的共性与个性。因此,共性中蕴含了个性,个性中也可能显示出共性。

1.声调偏误的个性描写

个性描写中因学习者背景情况(如国籍、年龄、学习阶段等)的差异,可以分出很多小类,其中以区分国籍的个性描写为最多。下文依据母语是否为声调语言,又将区分国籍的汉语声调偏误的个性描写分为两类: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声调偏误描写和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声调偏误描写。

(1)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声调偏误描写

这方面的描写研究至目前主要集中于美国学生

116

5百色学院学报62009年第6期

(沈晓楠,1989;王韫佳,1995)、日本学生(王幼敏, 1998;张虹,2006)、韩国学生及少数其他国家学生的身上。这些描写研究依据不同的理论与方法,发现了一些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难度顺序。如沈晓楠指出美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阴平和去声要难于阳平、上声和轻声。而王韫佳则认为美国学生学习声调的难度顺序是阳平和上声要显著难于去声和阴平。沈晓楠和王韫佳两人的结论之所以会对立,主要是因为各自所用的实验材料不同。沈晓楠所用的材料是一篇课文,所考察音节的声调蕴涵在复杂的语调变化之中。王韫佳的实验材料则是80个双音节字组,相对排除了语调对声调的影响。高玉娟、李宝贵在研究韩国学生时发现,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偏误,表现在调长、调域及声调格局等几个方面。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对于韩国留学生来说,最容易习得的是去声,其次是阴平,然后是阳平,最难的是上声。他们习得汉语声调最大的偏误是阳平和上声的混淆,将阳平发成低曲折调。

(2)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声调偏误描写

这方面的研究至目前主要有泰国学生(李红印, 1995;蔡整莹、曹文,2002)、越南学生(吴门吉、胡明光,2004,关英伟,2008)等等。李红印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声调偏误现象进行了描写研究,发现泰国学生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和四声。具体表现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太降长。蔡整莹、曹文则在声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印证了李红印的结论。此外,他们还发现泰国学生发上声总以[211]形式出现。吴门吉、胡明光对越南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进行了描写研究,发现汉语去声是越南学生的学习难点。关英伟在声学分析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印证了吴门吉的结论,此外还总结出越南学生习得声调的偏误是/读阴平调时不够高,普遍达不到55值(约为44或33值);阳平起点过低,终点上升不够;上声起点过高,终点偏低,曲折度不够。0

2.声调偏误的共性描写

尽管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对汉语声调的感知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已经习得母语的来华留学生,其语言学习能力是健全的,他们的目的语都是汉语。因此,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会呈现一些普遍性的倾向。王安红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中出现的/洋腔洋调0,归纳出两类带有普遍性的声调错误:阳平和上声的混淆,以及阴平和去声的混淆,并由此提出了/声调特征教学法0。

尽管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笔者也意外地发现了一些不约而同的现象:(1)学习者往往不能准确掌握不同声调的音高及其曲折变化。一声不够高,二声往往起点太高,升不上去;三声更难,起点不对,发不好降升调;四声要么是降不下去,要么是降太长。(2)阴平调偏低、阳上相混及去声的偏误,是留学生声调偏误中的一些普遍倾向。(3)不少研究者都忽视了汉语语调对声调影响的问题。

这也提醒我们区别不同教学对象的同时也需要横向的综合比较,找出他们的共性,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声调习得偏误分析

乔姆斯基一反几千年来传统语言学的思想,强调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对语言现象进行充分而又合理的解释。因此声调教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偏误描写,还需要进行声调偏误分析。结合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描写,学者们多角度地探讨了汉语声调偏误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

许多学者指出,母语干扰是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因素。道理很简单,因为/在刚刚开始学习一种外语的语音的时候,学习的语言知识与经验,只有其母语。0用母语的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是中介语语音的最直接的表现。

2.羡余特征的影响

羡余成分常常属于信息交流中的剩余信息,是在交际中不影响信息的接收和理解的成分。许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都受到过羡余特征的影响,他们在中国学了很长时间的汉语,仍不能准确区分汉语的声调,或调值不准,或调型偏误,但他们在交际中并不感到非常困难,用怪腔怪调的汉语也能传达信息。如留学生在教室里称呼/l osh 0,我们也知道是/老师0。这样学生就忽视了声调的准确读音,有可能使这些偏误/化石化0。

3.目的语的干扰

/目的语干扰0也可称之为/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0。最普遍的现象便是/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0,即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例如汉语的上声变调,这既是学习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的学生单独发上声或教师领读半上声或上声连读时都没问题,但自己一说一念就把半

117

彭茹,刘珊珊,赵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

上声变成全上声,或者把连续的几个上声一律读成全上声,其原因就是学生把全上声的发音规律过度泛化,以至于每一处上声都按全上声的发音规律来发。

4.学习环境、学习或交际方式、态度等影响

语言学习环境由课内和课外组成,课内环境由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的互动关系组成,课堂的学习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外环境则由各种因素组成,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课外时间同一国家留学生之间交流往往用自己的母语,很少主动用汉语,没有一个很好的练习汉语的环境,普通话声调也难以反复练习。

另外有些学者指出有的学生不喜欢第四声,因为这个声调/太凶0,/像在吵架0,由于这样的交际心理,也决定了不能很好地习得汉语的声调。

三、声调教学方法探讨

留学生习得汉语时出现的各种声调偏误现象促使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的方法,针对上述分析的留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也谈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声调教学。

(一)声带控制法

吕必松先生说:/学会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理解、模仿、记忆和巩固这样几个阶段。理解就是懂得所学的言语现象的意思。这是学会一种言语现象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不理解的言语现象是学不会的。0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清楚汉语声调是什么和通过哪些器官发出的。我们知道声调的性质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而音的高低可以通过调节声带的松紧来控制。因此,可以采用/声带控制法0让学生掌握声调的发音原理。为了让学生了解汉语声调与声带有关,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喉结处感觉体验。发阴平时,拉紧声带并始终保持紧张;半上声,放松声带并始终保持松弛;去声,声带突然拉紧,然后逐渐放松;阳平,声带呈不松不紧状态后,很快地拉紧;上声,声带稍稍一紧即放松,又不一松到底而是很快地在拉紧。当然我们不必让学生把重点放在声带拉紧的程度上,而让学生注意声带先松后紧的衔接和过渡。

利用声带松紧控制发音是一种好办法,但这种方法还需继续研究和改进,最终要把这种不能让学生直观接受的方法转化为简单的、表面化的方法使学生由外到内地体会,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二)声调区别特征理论

近年流行的区别特征理论对声调教学可能有更大的启发作用。如果按照区别特征理论把普通话阴平的特征定为高,阳平定为升,上声定为低,去声定为降,在声调教学中就可以只用四个特征分辨四个调类,首先分辨阴平的高和上声的低,确定了调域,然后先易后难,先学去声的降,后学阳平的升,这样就可以把普通话的四个调类分辨清楚。

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授全音域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自然地以其低调域发一音,然后以其高调域发一个音,最后再发一个二者之间的音,即以中调域发一个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声音中这3个高调究竟有多高,这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并对自己的音域有一个认识,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会在他们自己的音域内转换调域。

(三)其他

手势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手势这种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汉语每个声调的调型特征。高处平划为一声,中部扬起为二声,低处降下为三声,高处落底为四声。以手势按图索骥,对声调的高低起伏加以指示,可以成为引导记忆训练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

带音法,比如教第二声,让学生正确的发出第二声,可以先发一个第四声的音节,用第四声带出第二声。因为发第四声时声带放松,然后逐渐变紧,便于发好第二声。笔者认为这个还可以结合不同国别习得难易顺序作针对性地练习。

根据习得的难度顺序来唱四声,比如采用胡炳忠先生提出的/桥式0(上声)阳平)阴平)去声)和/反桥式0(阴平)去声)上声)阳平)方法唱四声,前一个声调的尾音基本就是下一个声调的起点,学生定调更容易,更有利于学生对声调的感知。

四、结语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声调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过分强调单字调、二字组连读变调的教学,忽视了语调教学,结果一到实际会话中,留学生的汉语便显示出浓重的洋腔洋调。另外教材的编写和安排上还存在

118

5百色学院学报62009年第6期

着不太合理的地方,也导致了留学生习得声调的困难。最后笔者认为,汉语声调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语音阶段,而应该循环复现,以便巩固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金铭.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

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赵金铭.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6.

[3]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微[M].北京:北京语言

学院出版社,1993,(7).

[4]朱川主编.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M].北京:语文

出版社,1997.7.

[5]林焘.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

(3).

[6]林茂灿.汉语语音研究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2005,(3).

[7]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到汉语声调[A].第二

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8](美)杜秦还.谈谈现代汉语声调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

究,1992,().

[9]关键.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

[10]王安红.汉语声调特征教学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3).

[11]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

1989,(3).

[12]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

究,1995,(3).

[13](美)桂明超著,杨吉春(译).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

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

(1).

[14](美)桂明超.再论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声

调的干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5]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

1998,(1).

[16]余维.日、汉语音对比分析与汉语语音教学[J].语言教

学与研究,1995,(4).

[17]侯迎华.日本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和教学对策[J].唐都

学刊,2005,(7).

[18]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难音及对策[J].

南开学报,1998,(3).

[19]高玉娟、李宝贵.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

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1).

[20]冯丽萍、胡秀梅.零起点韩国学生阳平二字组声调格局

研究[J].汉语学习,2005,(4).

[21]关英伟.韩国学生上声连读变调的偏误分析与上声教学

[J].中国人文学会,2001,(12).

[22]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J].世界

汉语教学,2004,(2).

[23]关英伟.越南留学生(中级)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声学考察

与分析[J].

[24]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

语教学,2002,(2).

[25]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

学,1995,(2).

=责任编辑:吕嵩崧>

119

彭茹,刘珊珊,赵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主编:杨寄洲 副主编:邱军 编者:杨寄洲邱军李宁 编写说明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 本大纲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大纲。 大纲规定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对象、教学时间、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大纲是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 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重要依据。 本大纲还包括几个附属文件,它们是: 1、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语法大纲 2、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功能意念大纲 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情景和言语活动大纲 4、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考试大纲 5、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大纲 一、教学对象 母语为非汉语、以不同学习目的学习汉语的各国学生。 1、年龄: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 2、学历: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含高中)学历。 3、汉语水平: A、基本没有学过汉语,零起点的学生。 B、学过少量汉语,词汇量为600左右,基本没有表达能力的学生。 C、学过汉语,词汇量为1200左右,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语音 语调不准,语法不清楚,表达不完整、不准确的学生。 二、教学时间 A、B类学生教学时间为一学年(两学期),实际教学时间约为40周, 每周24学时,共计96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 C类学生教学时间也是一学年(两学期),实际上课时间为40周,第一 学期每周24学时,教学时间为4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第二学期每周 20学时,教学时间为400学时,年教学时间为880学时。(包括复习考试、语言实践活动)。 学习时间不少于上述所规定的学时,才能达到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学要求。 三、教学目的 初级汉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具有 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言语交际能力,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一般社 交场合的交际需要,学习结束时,达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所规 定的一年级的标准。同时具有上专业课、阅读专业材料、进行专业交谈的初步 能力,为他们升入高年级继续汉语学习和进入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打下 语言基础。 初级汉语教学目的还包括适当地介绍和讲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减 少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通过初级汉语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自学汉语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一、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1(“您好”,零起点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课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纠音『F调;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特点,以及轻声、三声连读的读法。 3(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句式进行问答、对话。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检查(14分钟): 1(巩固己学过的声母、韵母、声韵拼合。教师板书,学生快速认读。 2(检查前一天所学语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复习前一天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展示新课语音: (1)}教师板书并领读单个声母(j、q、X)、复韵母、鼻韵母…,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帮助纠音。 (3)声、韵、调拼读,在语流中进行练习。 板书:bao bai bian bie…一,,跑步、发音、英语、铁路、家庭、列车…… (4)辩 音辩调:针对某些声母、韵母或某个声调,用对比法让学生分辨。 板书:bao…pao 由于、爷爷、奶奶…一 (5)听写学习的新课语音。 2(认读新字、生词: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F发音……( (2)手势法讲解轻声的读法…一补充练习(如:爸爸、我们、朋友…一) (3)图示法讲解三声连读的读法……补充练习(如:老板、可以、语法…() (4)利用课堂语境设计情景,用课文中的短句进行会话操练。 (四)本课小结(2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并再领读三遍。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写拼音、写汉字,熟读课文。 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2 1(语音教学(学习en—eng,an…ang,“是”字句) 1(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F 音正调。能运 用学过的词汇、句型进行问答、对话。 2(教学重点:如:en…eng,an…ang,“是”字句 3(教学方法:对比、声韵拼合 4(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三分之一的时间) 快速认读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复习汉字读音……听写 (3)学习新课(三分之二的时间) 1(练习四个声调:写出音节后领读,如ren,再写出相应的汉字“人”后重读。 与以前学过的拼音进行对比,如in…,ing。 2(认读新字、新词:先借助拼音读出汉字,再擦掉拼音读汉字,再做扩展练习, 如“工人”,扩展为“他是工人。”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一、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础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总则,体现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感情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针对教与学提出的一条根本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结构是基础;功能是目的;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三、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学生 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从理论到实践的阶段)、运用阶段。 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 1、备课与写教案 2、课堂组织管理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关系。 (1)排斥心理障碍,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2)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驾驭课堂。(教师成为全课堂注意的中心)(3)稳定课堂秩序。(最经常发生又难于解决的问题是迟到和缺课。) 3、教师的语言 (1)是指第二语言教师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中有意识使用的目的语系统的变体。 (2)特点:一慢,语速放慢,增加停顿;二简化,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子;三详细化,输入更多信息包括多余信息,采用重复、释义、迂回的办法,目的是为了便于学习者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及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容。(6)集中、强化的教学——相对说来,课程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较密集,进度较快,班的规模较小。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与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教学目的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目的制定的合理性。教学目的要在教学计划中恰当定位,与教学客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指导教学主体行动并转化为教学结果,从而实现自身的合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学习者,他们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希望能够利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更好地掌握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的时一定要兼顾外国学习者及其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从加强各国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愿望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外国汉语人才。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对外汉语学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它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运用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特点,因而比其它情况下的汉语教学更充分地显示出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汉语的自学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情感因素的参与。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训练和辅导方法,加上学习者的积极配合,智力和情感因素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汉语必须同时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从深层次上掌握汉语,发展高级的汉语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考试整理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 a)定义:“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b)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c)教学类别和模式也属于教学范围。 2.学科 a)作为一个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包括教学,而且包括跟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研究。 b)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至少涉及四个方面:语言层面、心理层面、教育层面和技术层面。 3.事业 a)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民族的事业。 b)任务:加快孔子学院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教材编写和发行体制创新; 构建全球汉语网络平台; 改革与创新汉语考试。 二、第一语言和本族语的关系 1.第一语言: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他人那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2.母语:传统上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 3.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

三、习得理论包含哪几个方面 1.强化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斯金纳 c)内容: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成人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奖励,使之受到强化并形成语言习惯。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2.传递论 a)理论依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 b)代表人物:【美】奥斯古德 c)内容:内在刺激产生的内部反应可以用来解释语言媒介如何表现不在眼前发生的事,以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无法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情形。 3.内在论 a)理论依据:心灵主义 b)代表人物:【美】乔姆斯基 c)内容:儿童天生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使其能对所接触的语料进行处理。当儿童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并将之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时,就可以创造性的应用语言了。 4.认知论 a)理论依据: b)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 c)内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是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认知活动和语言活动相互促进。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2

对外汉语教案2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语言点 (1)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是的用法 (2)我觉得你还是带她去一次。 还是的用法再的用发与又的区别 (3)千万别耽误了 千万的用法 ( 4 ) 我不清楚 清楚的意思与用法 (5)我上星期带她去过了 上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环节:(1)领读课文(2分钟) ( 2 ) 讲解课文(以课后习题为主,意味理解全文)(8分钟) (3)解决教学目的(20分钟) A我爱人最近老是不舒服。 老有经常的意思,老是不舒服就是经常不舒服的意思,但在语气上比经常强, 应重度。后经常加形容词或副词,有时也加动词。 ex: 人家老(是)提前完成工作,我们呢!(加副词) 他老(是)问别人借钱。(加动词) 拓展训练:老的另一种用法。老后加名词,表长久的, ex:他是我们的老主顾了。 B 我觉得你还是再带她去一次。 a还是,副词,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还表希望,有“这样办 比较好”的意思。此句中,还是再带她去一次,说明带她去医院这个动作的 继续进行和再去医院比较好的意思。 ex:你明天还是再去试试吧! 今天天气还是很好。(昨天天气就很好) B再,副词,表示一次又一次,有时候专指第二次。再带她去医院就是继续 第二次带她去医院。 ex:我明天再来! 拓展训练:“再”表示将来时,动作还未发生,“又”表过去时,指已经发生 过的事。表示已经重复的侗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 ex:这本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 C 千万别耽误了 a千万,副词,务必,一定的意思,但语气比一定婉转。表恳切叮咛。 ex:天冷了,千万要记得添衣服啊! B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ex:手续繁琐,实在耽误时间! D 我不清楚 清楚,三个意思,一是,事物容易让人了解,辨认,二是对事物了解的很透彻, 三是了解明白。作动词用,就像此句中,我不清楚就是我不了解不明白的意思。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循序渐进 d、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声调教学 (2)词汇 A、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a、频率b、范围c、可用性d、覆盖率e、熟悉程度f课堂交际用途g、可学性。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a、常用和构词能力强b、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

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词义解释的方法:a、实物或图片解释b、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c、用语素义进行解释d、类比e、叙述情境f、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a、翻译法b、直接法c、语素法d、语境法e、词根法f、词源法g、搭配法h、话语联结法i、比较法j、用话题词汇核对表k、循序渐进l、数量与质量相结合m、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d、记忆性练习e、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语法教学的内容: a、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把句子组 织成语段的规则d、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 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 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语法点的编排:a、先易后难b、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 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B、演绎法,先 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C、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_方法和编写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 方法和编写原则* 刘颂浩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要练习设计是教材编写中的重要一环,这方面的研究却一直不受重视。本文对练习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看法:1)练习目的有主次之分;2)应该对练习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如方法、练习形式、题型等)进行明确定义;3)练习编写原则不同于练习目的。本文相应地提出了练习编写的五条原则。 关键词练习练习方法练习目的练习编写原则 练习是教材编写中的重要一环。常见的说法是,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不过,相对于练习的重要性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却进展缓慢。胡明扬(1999)指出:/我们的教材练习比较少,而且不少有-硬凑.的痕迹。每一种练习要多少个就凑个数。在课文、语法、注释方面花的功夫多,练习下的功夫不够。0在本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多方搜罗,最后的结果是,题目中包含/练习0的论文不到10篇(详见参考文献)。研究练习的文献,当然不必都以/练习0命名,但这一数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近年来,不断有人提出,练习是教材编写与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刘颂浩,1999a;李绍林,2001、2003;郑蕊,2001;肖菲,2002;赵延风,2006等),所言非虚。本文首先对练习研究的现状进行简单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提出个人意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借此引起学界对练习研究的重视。 一练习研究现状 练习研究有两个重要的角度:或从练习形式出发,研究其特点、设计原则、应用领域等;或从课型出发,研究综合、口语、阅读、听力等课型适合用什么练习形式。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后者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后一类研究较多,这里不再举例。对单一练习形式进行的研究则比较少,就我们看到的材料而言,大概有:多项选择题(鲁健骥,1984;郭树军,1989;刘颂浩1996、1997)、听写(刘颂浩等,1995;王静, 2001)、判断正误(戴悉心,1999)、注释式词语练习(刘颂浩,1999a)、复述(张晓慧,1997)、听读(李海燕,1998)、小组活动(蒋以亮,1998;王瑞烽,2007)等。谈论教材编写的文章,常常 *衷心感谢5世界汉语教学6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初稿提出的修改建议!文中错误由作者负责。 111

《对外汉语教学法》完整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重点: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难点:语言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 学生讨论 教学学时:4学时 教学步骤: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的教学 ●特点: 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与文化因素相结合 6、集中、强化教学 二、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基础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2.心理学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都离不开心理学理论。 (2)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3. 教育学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2)具体的教育学内容影响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4. 文化学基础 (1)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之一。 (2)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三、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请学生思考《现代汉语》中学过的汉语的特点 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 (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 (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4)汉语拼音的学习 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 (2)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3)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 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 (2)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 (3)汉语语序的变式 作业: 1.怎样理解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之间的关系? 2.怎样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3.举例说明汉语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教学重点:各教学法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各教学法流派之间的差异与关联及其选择和应用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步骤: 一、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什么叫“语言教学法”? (二).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语言教学法。 (三).语言教学法的地位? 1.与教学总体设计的关系 2.与教材设计的关系 3.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四).外语教学中的“方法论”与“方法” 1.汉语中“方法”既可指具体的方法,也可以指总的方法—方法论 2.英语中“方法”可用三个词来表达:approach、method和technique。我国有学者分别对译成:路子、方法和技巧。 根据Anthony(1963)的解释,“路子”可被理解为一套与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本质有关的假设,这就像一个轴心,主要描述教学材料的本质。 (英文原文:An approach is a set of correlative assumptions dealing with the nature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方法”是一套向学生有条理地传授语言材料的整体计划,并且其中不存在互相矛盾之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 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一、填空题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9月28 日----10月3日 主题:家庭与爱(家庭主要重点在家庭成员的称谓上的学习,爱主要是爱国----中国的国庆节穿插其中,爱家) 中文1及中文1A:家庭称谓核心家庭阶段,中文1B几乎全部称谓。 学生的学习情况:中文1班的家庭称谓还没有掌握好,中文1 a 和中文1类似,中文1B 的情况较好,可继续进行,而另外两个班还需要巩固复习。 主要内容: 称谓,先从核心家庭入手,并以小儿歌形式呈现,然后拓展到大家庭。在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穿插“了解中国”的内容,十月二日(阴历九月初九)穿插重阳节的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教学步骤: 1. 家庭称谓儿歌:《我的家》 我的家, 有爸爸,妈妈, 哥哥,姐姐, 弟弟,妹妹, 还有我和它!(宠物,也看作家里的一员) 然后引出“家族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妈妈、妈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姥爷/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姥姥/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以上的内容要反复操练,并制作了卡片帮助同学们记忆。 卡片游戏:1、先给同学们分配了数量均等的卡片,但是上面写有不同的称谓,或者有两个人的会有重复。老师说“爸爸”,持有“爸爸”的卡片的同学“出牌”,没出或者出错都会不得分。 游戏2、老师出示卡片,谁最先读出卡片上的字谁就得分。在熟练了之后逐渐加词,但是同学们复习不够及时,记住的效果不是很好。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14级汉语国际教育潘琛 F21414030 注:本案例来自于实训课堂学生试讲案例,授课人为其他学生,教学过程由本人听课记录下来。 案例正文 标题:在活动中学汉语 关键字: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文化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 一、教学背景 教学类型:对外汉语综合课 教学内容:第九课《一封信》 教学对象: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生词的听说读写和运用 2、掌握表示原因和假设的句式用法 3、掌握简单记叙文的和书信的书写格式 4、掌握简单的量词搭配 教学时间:全课有一个课时,共90分钟。 教学环境:中国教师在中国教汉语的语境,在中国学习,具备目的语环境,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学生特点: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分布比较广,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是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过程描述 环节一:组织教学 1、问好 教师语言:同学们下午好! 学生语言:老师好! 2、导入 教师语言:写信是中国人传统的联系方式。大家都是怎么联系家人和朋友的? 学生行为:学生们争相回答。 学生回答:打电话/发短信/E-mail/视频…… 教师语言:小天以前也是用那些方式联系好朋友的,不过今天他给好朋友东东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都写了什么吧。 教师行为:教师打开PPt,展示今天的课题——一封信。同时黑板上进行板书。 环节二:学习新课 1、生词讲练

生词一:香港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这是哪儿。 学生回答:上海/北京/不知道…… 教师行为:教师告诉学生这是香港,引出生词香港,并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行为:学生看老师是怎么书写汉字的。 教师行为:教师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 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二:冬天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PPT图片,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语言:图片中的人穿得衣服多不多? 学生回答:多。 教师语言:他们穿这么多衣服,说明很冷对不对? 学生回答:对。 教师语言:同学们知道什么时候很冷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春天/秋天/冬天…… 教师语言:对,我听到有人说了冬天。冬天很冷,要穿很多衣服。 教师行为:教师进行板书,同时领读生词,读两遍,并用手势强调声调的升降。学生行为:学生齐读生词两遍。 教师行为:教师请几个学生读生词,并注意纠正发音。 生词三:手套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1.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2)“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 .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1) 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2) 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3)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4) 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 3 .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1)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2)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3)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4)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精心设计板书,进行情景操练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任务及目的 1.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及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既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也不同于针对本族人的外语教学。任何学科只有具有 自身独特的学科任务,才有独立分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作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独特的学科任务。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包括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好语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 又是第二语言教学,这就与第一语言教学(常常是母语教学)区别开来。由于它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一方面要受到第 二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制约,同时又要受到汉语教学本身特殊规律 的制约。此外,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而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 语言的教学,因此它又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 语言的教学。 根据以上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简要归纳出几个对外汉语教学的特征:(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不是让已具 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是让作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2)以 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语言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最为重要,基础阶段总是拥有最多的学习者,也最 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规律。(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通过 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确定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 者的错误。(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本身就应包含运用目的语成功地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