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_以清朝人修谱为例_冯尔康

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_以清朝人修谱为例_冯尔康
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_以清朝人修谱为例_冯尔康

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

)))以清朝人修谱为例

冯尔康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摘 要:明清以来,宗族的编纂族谱,形成不断续修的特点,而以清代最为突出,相当多的宗族数度修谱,甚至三四十年书写一次,周期不可谓不短,密度不可谓不大。清人续谱是在克

服种种困难情况下实现的,即解决房支之间的利害之争,族人取得续谱的共识,在由权威人士组成的谱局主持下进行撰修工作;大族一次修谱,开支数百两银子,甚至上千两、数千两,诚非易事;谱书的编写原则和方法逐步完善,能够容纳宗族历史各个方面的资料,又令族人人人上谱,人人有历史记录。清人如此追逐于修谱续谱,受着一种理想的支配:修谱续谱能够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目标。事实上宗族编纂族谱,宗旨是为联涣散维宗法,过程是宗族的一项重要活动,其后果有二,一为修谱是宗族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令宗族群体稳固,以大族、望族出现于社区,而族人取得强有力的宗族保护,易于生存;二是形成族史,成为宗族的一种载体,也是宗族成为社会群体的一种标志。

关键词:宗族;族谱;续修;清代;尊祖敬宗收族

中图分类号:K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09)05-0638-10

收稿日期:2009-05-01

作者简介:冯尔康(1934-),男,江苏仪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统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研究。

经常翻检各个宗族的族谱,就会发现,宗族的编纂家谱,反复地进行,一次,两次,以至一二十次,本文就是叙述族谱这种不断编写的特点,以及宗族为此而克服重重困难,至于执着续修的缘由,也该是本文应有之意。这种族谱续修的特点,明代已有所表现,清代则非常明显,民国时期虽只有三十多年,宗族续谱坚持不懈,20世纪最后20年再度出现修谱续谱的热潮,本文以清朝人的续修为例,考察续修族谱的状况和特点产生的原因。

一、族谱不断续修的特点

宗族续修谱牒的现象相当普遍,许多宗族

是一修再修,续而又续,绵延不辍。元代以前的编修情形今人所知不多,然而知道明代、清代、民国时代以及共和国以来的情形:人们延续修谱,有一种风气,形成一种传统,似乎不编纂族

谱,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修了谱,精神上就满足了,心里就安然了。在清代,人们连续纂辑族谱,产生三续、四续、五续、六续,,之宗谱。下面将列举各地的一些宗族一再重修的实例,以见一斑状态。

江苏常州宜兴篠里任氏,在明代4次修谱,清代则进行了8次,分别于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五十四年(1715)、乾隆十年(1745)、乾隆四十九年(1784)、嘉庆十七年(1812)、咸丰四年(1854)、光绪十五年(1889)纂修。于229年中,平均不足29年修谱一次。及至民国十六年(1927),又行续修,与上一次的间距是38年,此为第13次修纂。同郡武进庄氏,在明代有宗支图,清代七度修谱,始修于顺治八年(1651),二修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至雍正元年(1723)三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修,五修于嘉庆六年

638

(1801),道光十七年(1837)、光绪元年(1875)赓续进行,民国二十四年(1935)再续。同县吴氏,自明代隆庆六年(1572)至清代光绪九年(1883)的近三百年间修谱11次,二十几年兴修一次。

安徽绩溪胡氏乾隆七年(1742)第七次修谱,同治十三年(1874)九修,民国六年(1917)再修。婺源庆源詹氏宗谱,明代嘉靖间、万历间二度编修,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三修,乾隆五十年(1785)多次修纂。道光间编纂的黟县5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6,其5凡例6谓该族宗谱创/始于庆源图,继以献之公、元发公、梅严公、可象公继继相续0,至此至少有四次修谱。

浙江绍兴5汤浦吴氏宗谱6谓该族始修谱于唐末天佑三年(906),明朝洪武年间二修,康熙五十六年(1717)五修,民国五年(1916)十三修。同郡中南王氏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开始修谱,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第四次编修。鄞县全氏家族修谱,始于元代,二修于明初,三修于弘治、正德间,嘉靖朝四修,万历中五修,康熙后期第六次制谱。

湖南零陵龙氏自乾隆九年(1744)纂修起,经历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修,道光二年(1822)三修,咸丰八年(1858)倡议四续,同治二年(1863)竣事,至光绪五次纂修宗谱,民国十年(1921)复行续补,计六次修纂。宜章曹氏分别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乾隆三十年(1765)、嘉庆九年(1804)、道光十七年(1837)、同治九年(1870)和光绪二十二年(1896)六次纂谱。长沙涧湖塘王氏六次编修族谱,始于明代嘉靖二年(1523),其后清代四修,于康熙四十年(1701)、乾隆二十八年(1763)、咸丰三年(1853)、光绪三十年(1904)间进行,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又行续修。湘乡5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五修族谱6,成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前四次应当编纂于清代。宁乡南塘刘氏在民国十年(1921)完成四修族谱,前三次亦应系清朝人所为。

江西清江龚氏族谱,民国三年(1914)续修,已经是第14次编修。据其康熙八修谱序云,龚氏始修族谱于南宋绍兴丁巳年(1137),续修于元朝泰定甲子年(1324),明代五次修辑,分别为洪武戊午、宣德庚戌、弘治戊申、嘉靖乙丑、万历辛丑(1378、1430、1488、1565、1601),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第八次修纂。南丰西麓双井黄氏在同治十二年(1873)第十一次修谱,据其雍正间谱序云,宗谱始修于宋代元佑年间,雍正间的族谱是第八次修纂,因此雍正与同治之间有三次族谱制作。宜黄谢氏六度编修族谱,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九年(1870)为两次写作时间。清江杨氏至嘉庆间已经四次纂修族谱,同县湖庄聂氏至光绪间亦为四度编修族谱的宗族。南昌5豫章黄祠四修主谱6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成,这是联宗修谱,也进行了四次。

福建莆田5莘郊黄氏族谱6,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修,乾隆十七年(1752)第六次修纂。闽侯5西清王氏族谱6,道光十年(1830)始修,民国二十四年(1935)续修,以后又有台湾和大陆先后编修的续修本。南平、延平5麟阳鄢氏族谱6,始修于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6),光绪四年(1878)完成四修本。

广东博罗林氏多次续修族谱,明代正统六年(1441)始修,康熙三十七年(1698)之修,谓为四修,嘉庆六年(1801)为五修,道光十一年(1831)系六修,咸丰十一年(1861)为七修,光绪七年(1881)系八修,宣统三年(1911)是九修。213年间,纂修6次,平均35年编修一次,不为不密。兴宁5胡氏族谱6之咸丰元年(1851)谱云,明朝景泰五年(1454)始修,咸丰元年(1851)第三次修谱。

广西平乐5邓氏宗谱6,同治三年(1864)始修,光绪十七年(1891)二修,民国十三年(1924)三修。

四川隆昌5郭氏族谱6,始修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宣统二年(1910)第五次修纂成功。绵州罗江县5萧氏族谱6,雍正八年(1730)创修,咸丰五年(1855)续修。横县5简州傅氏谱6,乾隆三十三年(1768)兴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续修。

直隶东光5马氏家乘6,创修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二修于顺治十年(1653),三修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修雍正元年(1723),五修乾隆三十年(1765),六修嘉庆十六年(1811),七修道光九年(1829),八修咸丰十年(1860),九修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代共修八次。沧州5戴氏族谱6,清代六次纂辑:康熙十五年(1676),康熙三十五年(1696),乾隆四十一年(1776),嘉庆三年(1798),咸丰二年(1852),光绪三十四年(1908)。高邑5李氏族谱6亦先后

639

编纂六次:乾隆四十九年(1784),道光五年(1825),道光二十四年(1844),同治九年(1870),光绪十一年(1885),光绪三十一年(1905)。故城袐氏七度修谱,创修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续修于崇祯九年(1636),三修于康熙九年(1670),四修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修于雍正七年(1729),至道光间六修,宣统间七修。沧州交河马连坦李氏,同治二年(1863)第五次修谱,民国八年(1918)第七次修成,在55年中三度修纂,不可谓不勤。沧州孟村西赵河刘氏在清代康熙间、乾隆四十二年(1777)、道光十年(1830)、光绪三十四年(1908),先后四次编纂族谱。宁晋5百忍堂张氏增修族谱6四次编写,为康熙三十二年(1693)、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庆十六年(1811)和同治十二年(1873)。乐寿5陈氏族谱6,亦修四次,分别成于乾隆六年(1741)、嘉庆二十四年(1819)、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十五年(1889)。

山东掖县赵氏家谱,创修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代顺治五年(1648)、康熙二十三年(1684)、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四十年(1775)、光绪二十三年(1897)相继续纂,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七次增修。黄县王氏于康熙五年(1666)、嘉庆二十一年(1816)、道光十三年(1833)、宣统元年(1909)先后四次修谱。

山西平定白氏家谱创修于弘治十二年(1499),再修于万历四年(1576),三修于嘉庆五年(1800),四修于咸丰九年(1859),五修于民国五年(1916)。白氏修谱不算多,然明、清、民国三个时代均有修辑。同地张氏先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雍正九年(1731)、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七年(1857)四度兴修族谱。同地窦氏道光二十七年(1847)、光绪二十三年(1897)两次修谱。

河南项城张氏,始修谱于明代万历八年(1580),次后乾隆八年(1743)、嘉庆五年(1800)、道光三十年(1850)、民国二十六年(1937)数度兴修。

陕西郃阳马氏之宗谱,在清代分别于康熙九年(1670)、乾隆七年(1742)、乾隆四十六年(1781)、道光十七年(1837)、同治十一年(1872)、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纂,凡六次。民国二十五年(1936)再度编修。

甘肃金城颜氏是自明初定居下来的仕宦家族,系复圣颜渊之后。明代旧有族谱,至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及光绪年间数度续修。

清代各地宗族修谱续谱,比比皆然,不胜枚举。然而清人究竟编纂了多少族谱,已是无法得知之事。乾隆间编辑5四库全书6,排斥族谱,除了官修皇家玉牒,不予著录,故而无民间修谱信息。修谱是民间的事,私密性又强,当时不示于外人。由于族谱是宗族的神圣宝物,严禁出售,在清代不会出现于市场,清朝灭亡以后可以流通于世了,但在20世纪50到70年代又被大量销毁。流传下来的,分藏在各公共图书馆和个人手中,所以也难以确切知道清人纂修的族谱有多少存留下来。江西民间修谱众多,后世专门研究家亦云其数量无从估计:/到了清代中期以后,虽然江西全境一共修了多少谱将永远是个未知数,但以汗牛充栋、无族不谱来概括,当毫不过分。0[1]/汗牛充栋、无族不谱0,可以想象族谱数量之巨大。清人所修之族谱,抄本、印本、书谱、挂谱,通统说来,以千计数,绝无疑议。如北京图书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清理的藏谱2250种,其中有1160种为清人所辑,占藏谱的51156%[2]。湖南存世的家谱数量,据1997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5中国家谱综合目录6记载,全国440余家图书馆、文化馆、文管会、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室)、文物商店收藏的有1511种,占收录总数14719种的1013%,其中90%以上是道光以后修纂,而又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多。

明代以来各个时期宗族的连续修谱,使得宗谱的修纂形成不断续修的特点。中国文献中有多种文书(文种)具有续修特点,但是最为显著的只有两种文献,即地方志和族谱。州县的志书,由于历史的延续,不停地编写,乃至清朝有60年必须续修的规定,因此后世叙述某地志书时,必须标识修纂年代,如/乾隆某某县志0、/道光某某县志0、/民国某某县志0,才能准确道出该书的最主要的信息。族谱与方志相同,不标明何时修纂的族谱,人们就不会确切得知该族谱的重要价值。不断续修,具有连续性,保存该州县、该宗族的完整信息,在图书的撰著时代有其实用价值,并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二、续谱克服各种难题

创修、续修族谱,尤其是续修族谱,会遇到重重困难,宗族需要一一克服,始能如愿蒇事。

640

续谱所面临的难题,归纳起来有三种,即族人是否乐意修纂,能否齐心合力;经费有无来源,是否充足;宗族有否编修人才,能否解决编辑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一)人心不齐与主事人的公道、权威。

人心不齐的情形,在族谱的序跋中多有记叙。广东兴宁胡永禄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与族人议论续修族谱,欲将旧谱未刊稿本先行刻印,以求久远保存。/孰知人心异古,事不由中,欲成者十之三,不欲者十之七。0不赞成者竟然达到七成,可见人心不齐的严重程度,究其原因,是此谱为/下房0属稿,其他房分不乐意1。这是房分的利益,造成人心不齐。直隶盐山郑氏族人希望塾师郑云龙修谱,他犹豫不敢应承,原因是/谱未易修也,修谱非一人私意0。他认为族谱书写的内容,不可以徇私意,自作裁断,比如高祖以上之事迹无可考据,无从执笔,若自高祖写起,对高祖以上的祖先不公正;族内人员情况掌握不清楚,难免出现漏载之弊;应当善恶并书,由此就会得罪人o。没有执笔人的/私意0无法书写,有/私意0则众人难于认可,也是人心不齐的一个原因。还有族人怀疑修谱人不公,致使各房事情在族谱中反映不一,出现偏轻偏重现象。沧州吴虞臣意欲修谱,族人中/犹有以修谱为多事者0,不支持他,他很不理解,在他看来修谱是家族的神圣事业,居然有人以为是/多事0,乃责怪人家/不知其存心何也,岂人情乎0??/多事0之说,反映人们对修谱必要性缺乏认知,是不懂得族谱的价值。至此可知,所谓人心不齐,有三种因素:各房分在宗族内的地位不同,弱势房在族谱中的记录也会不多,感到没有光彩,从而不乐于修谱;一些族人对修谱的意义不明了,因而缺少热情;修谱者做不到公正与事,不可能尽如人意,有能力编辑的族人畏惧谗言而不敢执笔。

宗族要克服修谱障碍,端在选择有公信力的撰稿人,有赤诚公心,不谋本人、本房私利,热衷于族务,有威望,为族人所信服。他们能公正从事,反对者也就说不出话了。湖南汉寿盛氏宗族的秀才盛元音有志修谱,族人命其主修,并云:/非有公正不私之志不足以服人,非有鸠工庇材之能不足以成事,汝读书有素,谙练经史,续修之举诚能胜任而无难也。0?他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撰成族谱。安徽祁门陈氏对纂修者特作规定:修谱责令儒生正人秉笔,毋许苟且偏徇,有伤族义?。选择有公信力者是解决人心不齐的有效方法。解决人心不齐的另一个方法是依照公众认同的方法编写族谱,如平定州张氏续谱,主事人表示遵守老谱成例:谱中所未载者,从而续之;凡增补嗣续一遵旧谱之成规,不敢少参以己意?。修谱难,诚然使得一些宗族不能修谱,但是上述各宗族虽然说难,但都克服了困难,将族谱续编成功。

修谱由权威人士主持,令资料来源、编辑、出版有了保障。参与族谱编纂的人员,在宗族地位方面,有族长、耆老;社会身份上,则多为有功名者,做官人、塾师、读书识字者。南丰黄氏的宗谱,到雍正朝已有百余年未加续修,雍正十年(1732)是大比之年,各支派绅衿在秋闱之后同至君陵大祠,住宿三日,议定第二年重修大宗谱,绅衿返回各自村庄,会同族人相商,皆/惟命是从0,乃续修成功?。定兴鹿氏于乾隆十年(1745)、嘉庆八年(1803)、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次修谱,均由官宦纂辑,最后一次的主撰为鹿传霖,其时彼为四川总督,后官至大学士à。平定州张氏乾隆十一年(1746)修谱的主纂张大典,系郡庠生,与事者有贡士张纯修á。道光二年(1822),洪洞李兰,系贡生、儒林郎候选州同知,鉴于族谱未修,乃与族人合谋,撰成族谱。同治四年(1865),由监生李绥来、敕授儒林郎候选州同知晋来、监生鸿来合力修成续谱?。广东宝安鳌台王氏,清初修谱者有司铎王杏村;乾隆末重修,则有主政璜州、孝廉王峙衡、明经王瓒等人 l v。乾隆十五年(1750),江西永新欧阳氏续修通谱,首事中多有生员和官员,庐陵支参与者有邑庠生六人,国学生三人,郡增生二人;安福支与事者,有广丰教谕;萍乡支有国学生二人;浏阳有国学生一人;宜黄有举人知县;攸县有邑庠生一人;湖北有太学生二人 l w。光绪间,宜黄5棠阴罗氏永二公三修房谱6之校订人皆功名人士,有太学生、郡附生、童生及从九品衔者 l x。官宦、功名人士、族长、族尊社会地位高,经济力量相对也好一些,童生、塾师有文化,受人尊敬,由这些有威望的人主持修谱,具有权威性,族人易于遵命,是修谱成功的保证。

(二)修谱经费的妥善筹措。

经费问题设若不能妥善解决,族谱必定难修。福建鄢氏二百年未修谱,原因在于缺乏钱财。所谓/吾家之志修谱久矣,每以经费难集而不果0。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朔,祠堂祭

641

祖后,饮胙间众人决意修谱,于是设谱局撰稿,不惜花费,到光绪五年(1879)修谱成功 l y。婺源孙氏有湖溪、繍溪房派之分,因修谱经费摊派不公,未能合修族谱。同治九年(1870),繍溪派找到湖溪派,倡议联合编修宗谱,但含有格外勒出经费之意,湖溪派识破其意,坚辞不就,而后商诸族众,另修本房派的宗谱 l z。鄢氏二百年才能修谱,孙氏仅修支谱,皆因经费筹措不易,或怕被他人讹诈勒索,一句话是费用问题,解决得好,修谱就能克服此种障碍。

经费来源,约计有四个方面,一是宗族公有财产,二是向族人摊派,三为族人认捐(乐捐),四系族人或房支认购族谱或族谱中部分篇幅的成本费。

宗族有公共积累者,可提供全部或一部分,如乾隆十一年(1746),平定州张氏修谱成,因缺乏经费未能刊刻,到五十年后的嘉庆元年(1796),族人以祖遗地四亩半历年积租利钱十余千,张如辂出钱十余千,刻板成功 l{。这是族产收入和族人乐捐将族谱雕版。

摊派亦有其法,或按丁,或按房,或两者结合。因为各房人丁不等,在族谱中所占页面不一,故经费不便划一均摊。为了摊派,宗族预造族人丁口册,按丁口向族人派钱。安徽绩溪邵氏所制订的5修谱条议6规定:/男女丁口应由众立总簿,各房立分簿,先令各房开造丁口齐全,然后汇列总簿,以便按数酌派丁银,既无遗漏,又昭公允。0 l|婺源詹氏开局修谱,其光绪年间的5局规6,采按丁收费之法:丁费,每丁敛洋银一圆;发放红格本,由各房派清查丁数,当即缴一半费用,以为启动经费;编辑时如数缴讫,然后镌板。各派丁费必须亲自送局,由局给发骑缝收票,并盖经收人戳记以杜弊窦。局费浩繁,如丁费不能接济,各派随时增补,俟领谱时总算 l}。道光间,湖南湘乡匡氏续修族谱,按房派交钱:谱费每房派钱若干,订期送入谱房,不得延挨。领谱另行交费,每册定价钱二千文,各房经管人应先按每册送交一千文,以便办纸,预定册数由各房自定。预订之后已定者不领,无钱退还;后来想增订而无多余谱书可供给的,不得闲言埋怨 l~。池州仙源杜氏采取日常注意族人登记和生子之家交钱登入草谱的办法,积累修谱经费。具体办法是:各房须立草谱,每年正月初十日管祭者请房长数人至祖堂,凡有生卒葬嫁娶应载入谱者,令其报名填入,娶妻、生子之家著出钱百文 m u。

劝捐。道光九年(1829)直隶东光马氏修谱,出重资以垫谱费者不下十余人,其余族中稍有力者亦竭力捐资,毫无吝色 m v。道光间平定张氏采取劝捐修谱方法。该族主事人深知修谱是合族公举之事,理宜计丁敛钱,然而族人贫富不等,殊难划一,因取劝捐一法,希望/族中贵者、富者、富且贵者轻财重义,勿生吝心,大力襄助,上慰先祖之心,下获取合族人之称赞0。劝捐被族中父老子弟认为盛举,各量力输财,足够剞劂之费 m w。南平麟阳鄢氏修谱,经费由各人自愿捐纳,一两到一百两不等 m x。劝捐常常与摊派同时并用。同治十三年(1874)绩溪胡氏在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续修族谱,即采取认捐与摊派两种形式集资,有特殊需要者另行出资。因为兵燹之后,流离迁徙,生丁式微,丁费不足敷用,仍藉各房派量力捐输,捐献人名载明谱内,以志不朽。如若子孙要给先人名下增写赞语,准其另刻墓图、容像及诰敕、行状、文集序言,刻工纸价俱系自认 m y。光绪间婺源、浮梁三田李氏修谱,谱内载有捐输房派和银两数目,在婺源、浮梁、黟县、池州、九江彭泽及浙江严州遂安各房派捐纳纹银十两至百两不等 m z。

有了来之不易的经费,还需要精心管理和节省开支。宗族开设修谱局,对收支各项事务,总需未雨绸缪,如造预算,制订摊派、认捐、预定谱页办法。正如绩溪邵氏5修谱条议6所言: /兴举大事必筹经费,应先将用款若干豫大数,然后酌量筹费,庶出入相准,不至亏空,致误正事。0 m{宗族对修谱银钱收支管理极其认真,细致严谨,出入立账,专款专用,监督严明。邵氏对修谱经费的管理规则:修谱银钱分立/本派0、/外派0二簿,每派账目又须分房登记,以便检查;经手银钱,所有收存、出入账目,委派精明妥慎之人分别管理,每月结一大总,另派公直者二人逐加稽核;倘有短少,经手者赔偿,如无错误,即于结总处盖一图记以表无私而昭大信;银钱汇存妥处,每封记明实数,当众加盖图记存入公匣;另立出入账目大总簿,置公匣内,每月应集众盘查一次,以示慎重公款,且杜挪移擅用之弊 m|。

经费开支,主要在雕刻工匠和纸张费用,编辑人员调查路费、薪水及应酬费也占一定分量。嘉庆间黟县南屏叶氏修谱,预算刻工、纸张费用,并早日订购制谱原材料,其5修谱事宜6云:

642

谱用聚珍字版,谱司系婺源人,先立定议单,定明工价;谱纸采用青阳县隔山杨西冲地方甘维翰槽,一百斤约一万一千张,其价足钱二十三千八百文,一张作谱一页,须先期定槽,拣选白净,免致临时受急;尽量节约开支,支丁到局司事,公局不设伙食,惟备茶水,免致多费。修谱、发谱,都要祭祖酬神,亦有一笔支出 m}。光绪十四年(1888)江西玉山张氏谱局资金的来源与使用情形是:族丁一千五百三十六丁,每丁均派大钱三百文,族谱刷印共六十二部,每部作价大钱三千四百五十文,除宗祠存留一部,由族人承卖,故丁钱、谱价两项共纳大钱六百五十七千四百五十文。给主修薪酬大钱六十三千文,副修共大钱二十三千文,协修、帮催、谱纸笔墨胭脂绸线共大钱一百三十三千二百四十三文,伙食共大钱一百四十九千九百九十五文,杂用大钱五十千九百七十五文,谱工给资大钱一百五十二千一百九十四文,膳夫工资大钱二十一千五百四十四文,另有建醮费用 m~。从清单可知,丁钱是收入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70%。支出占第一位是工价,第二位是伙食,第三位为纸张。工价、纸张费用之多是当然的,而吃食居第二位似不近情理,然而宗族认可。广东南海九江朱氏修谱,宗人、朝议大夫奎元兄弟愿任脯糒剞劂之费,书成,实费银二千二百两有奇 n u。修谱经费是一笔巨大数目,非藉众力和有钱者赞助不可。

(三)修谱资料的搜集与体例书例的完善。

修谱还有两种难题,即资料的缺略并难于搜集,编辑方法的得当与完善极为不易。光绪十九年(1893)零陵龙氏第五次续修族谱,认识到/续谱难,续族谱尤难0 n v。所说的/谱0、/族谱0,令人不易理解,其实前面的/谱0指小范围族人之谱,即五服内外族人之谱书,后面的/族谱0中的/族0,指一本之人,是始祖、始迁祖的后人所形成的群体,成员远远超出五服范围, /族谱0系合族之谱。续谱、合族谱,包含的人员众多,人多情况复杂,从修谱的技术层面来讲,自然增加难度,例如众多的族人之间服属疏远,情谊不浓,辈分易紊,世系不易考辨;人数多,里居散落,每家每人的资料难于搜集齐全和准确。

对族人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宗族在修谱人员的分工中予以妥善处理。搜集素材有两种方法,一是宗族将人丁登记的事务交由房支办理,前面已经说到修纂之始,宗族为摊派而制造丁口册,此事往往让房派操持。二是宗族谱局派遣采访人员,专门进行有关族史资料的调查。两种渠道所得材料由谱局人员核实、汇总。宗族修谱的谱局,从倡修、监修、主纂到分修,是个完整的理事班子。江西清江聂氏重修族谱与事者分工是:倡修、增订、校阅、缮书、对读、监修、办理、搜山;四修分工:倡修、校正、缮写、对读、经理、敛费 n w。增订、校阅、校正是搜集与核实资料,搜山也是调查资料,对象是祖坟及其附属山地房产。道光八年(1828),湘乡匡氏修谱,合族设主纂、秉笔、校阅,各房设房职、造册人,各司其职 n x。造册人就是登记丁口册,内容包括人名、性别、年龄、排行(老几)、父母或子女,以及功名,这样就有了族人的个人基本资料。同年,江西浮梁刘氏修谱,设置首事有督修、族长兼同督修、纂辑、汇编、参会、校阅、增采、校核、校录、图集、支稿、校事 n y。增采是搜集新材料,图集是绘制祠堂、坟山图,校阅是核对资料的准确性,汇编是汇拢各房支材料,纂辑系汇总各方面的材料,而不只是人丁资料,是主编。

族谱的体例、书例的疑难问题,不是一个宗族一次修谱所能解决的,而是各个宗族在反复编写中积累经验,逐步有所前进,并由学者讨论、总结,而后形成比较完善的体例与书例。疑难问题是:如何真实记录宗族历史,书写什么,不写什么,怎样表达?族谱在世系表、世系图的内容之外,宗祠、祖坟、族规、艺文等专门内容要不要反映,这是体例的事情;对于涉及礼法、伦常的事情,如女性、再婚妇女、义子、嗣子如何写法,不肖族人要不要记录,是否只书善,不书恶,这些是书例讨论的事情。乾隆间5四库全书6总纂、尚书、河间人纪昀的5景城纪氏家谱序例6 n z和咸丰间南海人、知县朱次琦的5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序例6 n{,集中地表达清人纂修族谱的理念和体例、书例规范,为许多宗族续谱所采用。族谱体例逐渐向史书、志书看齐,出现史志化倾向,在世系之外,传志齐全,到明代业已定型 n|。清朝前期湖南安化人陶必铨为石井刘氏宗谱作序,讲到该谱的门类,容纳有宗族世系总图、房派世系图、宗族居址、祠堂、祖坟、祖宗画像和赞文、祖宗格言、祖宗功德传记、族规家训等。又说这是运用省郡志例,/其用力勤矣,其树义精而垂范远矣0[3],明确指出刘氏纂修宗谱,模仿地方志体例。族谱具有了与纪传体、方志体史书类似之体例,即有志、传、表、图。因此

643

人们对族谱名称,使用/家乘0一名频率加大。族谱之/谱0,本意是记叙家族世系,故/族谱0主要反映宗族系谱,宗族史的全面内涵虽然按照习惯仍可用/族谱0来表达,不过有的人觉得有点缺憾,而/乘0是史乘,记录历史的庞杂内容,运用/家乘0一名,表示拥有类似志传表图之宗族史著述更为贴切一些,此乃清代以来族谱常用/家乘0名称的原因 n}。族谱体例完备,容纳宗族史的材料大增,故而内容丰富。写家谱,对于宗族中出现的坏人坏事,有善恶并书与书善不书恶两种主张和做法,但以不予记载为多,产生削谱法则。对于不符合婚姻伦理的女性(再嫁妇女),上谱与否及如何写法,各个家族处理方法不尽相同,然而在观念上则为一致,即以女性贞节为准则,失节者削,节烈者书;传宗接代观念也在起作用,妇女有生育,妾亦书,无出则再嫁妇、妾失去上谱机会。

三、续修族谱的原因

)))存续宗法性宗族的愿望

宗族迎着困难,一次次续修宗谱,是何种动力驱使其非续修不可?如果比较具体地说,是对孝道的追求和对不孝舆论谴责的恐惧,是生活中处理宗族内部人际关系的实际需要,是争当望族的必要条件和一种标志,如果追索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在宗法制废除之后,为保存宗族和实践宗法遗意。

(一)孝道的追求与对不孝舆论的恐惧。

/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0之说,为相当多的宗族所信奉,所戒惧,力争实现修谱,既可体现孝道,又不会遭受不孝的舆论谴责。衍圣公孔宪培为直隶南宫孔裔宗谱作序,指出修谱是孝子行为:/家之有谱,所以溯本原纪支派明世系而笃亲亲,非实有报本追远之诚,善继先人之志,善述先人之事者莫能为之,此孝子慈孙所为。0 n~道光间湘乡匡氏修谱,彭心鉴为之作序云:/三世不修谱不孝,士君子家藏谱帙,因时增修,此孝悌之心油然之所致也。0 o u重复宋人苏洵观览族谱孝悌之心油然而生之说,认为续谱是孝悌之心所致。同时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朱氏续谱,凡例谓前人将三世不修谱视作不孝,所以修谱令/子孙之名得历书以昭来裔,著其孝也0 o v。说明续谱本身就表示子孙的孝行。修谱、续谱是实现孝道,为了坚持下去,宗族自然要不断续修,永不停歇,是以宜黄罗氏乾隆谱修成之际,要求子姓/各宜珍藏,尤望后之子孙继而修焉,永昭世典0 o w。歙县胡氏在道光谱编成之日规定,以后子孙/生娶卒葬及迁徙坟墓出处事业,须及时填写各支祀谱,或告祠首记明,以为后日续修张本0 o x,已经在为下一次续修做准备,否则就是不孝。子孙如果不能续修族谱,甚而加以阻挠,宗族将以不孝罪惩治之,绩溪邵氏为此订立严峻的族规:/古人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此次修谱原为维系祖宗一脉起见,理应孝敬,将事同襄盛举。倘有故行作梗或不终厥事者,是为忘祖,即以不孝论,应将其人本身以下削去,不入系图,以示痛绝,事关重大,罚规不得不严。0 o y

宗族将定期修谱制定为族规,强制按期进行。所规定的期限,多在三世以内。古人观念以三十年为一世,三世将及百年,那是形将落入不孝境地的危险界线,为多数宗族所不取,故而所定时日,多在三十至六十年之间。安徽祁门陈氏在同治间修谱,不忘提醒族人:谨遵古制,三十年一修 o z。光绪间池州杜氏5家政十四条6之/宗谱宜修0,告诫族人,宗谱务必三十年重修一次,至迟不得逾六十年 o{。即墨万氏规定,修谱以三十年为例,慎勿姑待迟延,以失稽考 o|。直隶南宫孔氏于光绪间纂谱,凡例规定:家谱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小修以甲午为期 o}。博罗林氏原定十年一修谱,后来改订二十年一修,至宣统已经三十余年未修,族人以此为憾,随即修成 o~。林氏修谱愿望强烈,规定续修期限太短,故而难于实现,不得不延长时间。实际上二十年也为期仓促,不易如期进行。与林氏有同样规定的宗族亦有一些,如山西汾阳韩氏族规是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庶垂永久 p u。

(二)处理人际关系的需要。

清朝农村居民普遍是/聚族而居0,村落是一族或几个家族的聚居地,族人整年累月地生活在一起,日日打头碰脸,谁和谁血缘亲近,谁和谁应当怎样称呼,人们需要怎样的交往,是应该明确无误的,否则就不是/一本0之亲的族人关系,而是不相干的途人了,就严重违背了族人关系的原则,宗族顾虑及此,就要修谱和续谱。洪洞李氏于道光二年(1822)编辑族谱,四十年后,监生李绥来等认为,谱不惟不可无,而且不可不续,若不续修,原谱也等于无有,因为时间一长,族人就会不知宗族源流,不明个人的世

644

次,不会慎重对待续嗣,不懂得回避尊长名讳,更不清楚族人的生卒,很可能出现同姓、同宗通姻的现象,虽然原来有谱也就如同无谱,族人会相视为途人,因此修谱必须前赴后继,前后辉映。于是在同治四年(1865)续成族谱,同时族人公议,此后二十载续修一次,庶可以继成谱之志,而家世永不紊乱 p v。李氏讲的族人生活实际需要,确实成为宗族续修族谱的原因。平定窦氏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谱,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合族祭先茔,祭毕饮胙,这时发现年届五十者族谱尚未列名,/且宗繁族巨,城乡散处,恐岁久失考,世系莫辨0。众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意续修族谱,并能在冬月蒇事 p w。

(三)修谱与否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康熙朝大学士李光地阅读族谱,发出/宗谱之兴废,家之兴衰之占也0的感叹。因为/家替于暌,隆于聚,宗与谱所以聚其睽,而使之有统0,即修谱聚族,故而兴旺 p x。

修谱是宗族凝聚力、组织能力、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能够修谱,是宗族有活力的表现,也是大族、望族的标识;族谱不能修,表明宗族缺乏凝聚力,缺少修谱的财力,落入小族的处境。是以宗族要在社区立足,要争面子,亦需要修谱、续谱。武进庄学晦在5修谱序6中说,/世家大族之不可无谱也0 p y。世家大族就应当有宗谱,否则就不成其为大族。常州辋川里姚氏道光间修成的族谱,得到世人的赞扬,及至同治十一年(1872)再续,姚孟廉撰序兴高采烈地写道:/一时名流均有序赞,乡先辈见者谓敦本睦族崇实黜华,焕焉炳焉,洵家藏之至宝矣。0觉得族谱为宗族和个人脸面增彩 p z。南丰5西麓双井黄氏族谱#凡例6云,三世不修谱,将及百年,必定出现亲疏混淆、支派错乱的情形,如果有人来询问族人:你的祖上有某某、某某,谁是你的祖先呢?你想回答,若是不知道,这是多么难堪的事情!又进一步说,/祖且不知,况余亲乎0?为了不再产生丢失脸面的事,/自后子孙续修,毋越三世,识之哉0 p{。没有族谱,不知祖宗,无疑是衰落宗族才会有的现象,宗族当然要避免落入此种境况,一定要续修族谱。

(四)尊崇/尊祖敬宗收族0的伦理观念与进行宗族建设的手段。

前述修谱续谱实现孝道,讲孝道就进入了伦理范畴,但它仅仅是宗法性伦理的一种内涵,而清朝人认为,修谱续谱是全面实现尊祖敬宗收族的伦常。

李光地看到明清鼎革之际的四十年间,各个宗族沦落散佚,巨室凋零,而本宗/族属散而还聚,诗书歇而复兴0,所以能如此,在于编修族谱,维护了宗法。他说:/若夫谱制设,所以济宗之穷。吾家之谱其为善亦有三焉:本以宗法而继之,所以长长也;标其爵命而荣之,所以贵贵也;系之传纪而彰之,所以贤贤也。三者备矣,然后昭穆序焉,名分严焉,劝戒彰焉。0 p x他认为修谱体现了长长、贵贵、贤贤的宗法观念,令尊卑长幼孝道严明,从而/济宗之穷0。同时期的学者汪琬在谱序中写到:/学士大夫之为谱也,所以维宗法之穷也。0 p|一个说/济宗之穷0,一个说/维宗法之穷0,如出一辙,皆是补济、维护宗法于困厄之中的意思。原来,宗法制在分封制(实质是大宗制、以兄统弟制)破坏之后,变得支离破碎,成为小宗法。到了清代,社会早已不是宗法社会,而是变态型宗法社会(或者说是具有宗法成分的社会),惟宗法观念的尊祖敬宗,作为意识形态流传于后世,影响于清朝人的宗族生活。李光地、汪琬的/济宗之穷0,是就典型宗法制残余状况而言,希冀在新情况下有所延续,而办法就是修谱续谱。族谱的/济宗之穷0,济在何处?就在讲求、宣扬长长、贵贵、贤贤的宗法伦理,而这正是宗族活动热心者的共同愿望。直隶高邑李氏乾隆间修谱,序言云/谱之设,原以纪世系而笃恩谊,昭法宗之意即寓其中0 p}。意即族谱讲宗法的宗亲之情,道出了宗法涵义。嘉庆间江西清江徐氏续谱,认为/敬宗尊祖祢,即所以叙彝伦,别昭穆,敦礼让,教孝弟,为尊祖敬宗之大原0 p~。所谓叙彝伦,强调族谱在人伦建设上的重大作用。博罗林氏于道光十一年(1831)修谱的主事人林熊、督修世容、协修飏言等理解的族谱为教化之书:谱也者,一姓以为言也,而教孝教悌导一族之和平,养人心之敦厚者,实在乎此 q u。咸丰中长沙王氏谱序说族谱/以辨昭穆之伦序0,/维人道于弗坠0 q v,是维持尊卑长幼的人伦法宝。李氏、徐氏、林氏、王氏均以维系宗法性伦常为族谱的普遍价值。

宗族用修谱续谱来补救宗法、传播伦理,其基本内容是尊祖、敬宗、收族。康熙间尚书宋荦编纂族谱,自序云:/若夫谱牒所纪,期无失乎先王尊祖敬宗收族之遗法,而示后人以崇本返始之心。0 q w认为当今之世尊祖敬宗收族的方法

645

就在于编修族谱。康熙三十七年(1698)博罗林氏修辑族谱,林彬序言谓:/盖闻族大则涣,涣必予之以萃,宗谱者,其即萃族之义欤。0 q x乾隆间,南丰江氏谱序云:/宗法修则涣者有以萃之,离者有以合之,使一本之亲长幼亲疏以叙相洽,以分相联,不至情谊隔绝,视若途人,若是谱之贵于合修也明矣。0 q y乾隆安徽婺源庆源詹氏宗谱谱序云:/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夫族何以收,收之于谱牒也。0 q z同治间,山西洪洞李氏谱序写道:/族之有谱,所以承先德,启后昆,俾绵绵瓜瓞,永敦水源木本之思也。0 q{林氏、詹氏、李氏等民间修谱,均认为族谱能够尊祖敬宗收族,特别讲到尊祖、敬宗、收族三者关系,人们因尊祖而敬宗,宗子、族长从而组织族人,形成宗族群体,借着修谱,实现宗族的尊祖敬宗收族,成为清人修谱续谱的共识。在尊祖、敬宗、收族与族谱四个方面中,要点,或者说根本点在收族,目标与后果均视收族是否实现;而收族的前提为尊祖,只有尊祖,人们有了水源木本之思,才懂得尊祖和敬宗;收族的条件在敬宗,有被拥戴的宗族首领,才能够汇集分散的族人成为群体,否则仅是血缘群体,而不是社会团体;收族体现于族谱编修、续修,众人均乐于上谱,谱成,原先未形成社会群体的血缘群体成了社会组织,原来已经是社会群体的就更加巩固发展。修谱续谱成为收族之法,即宋荦所说的/先王尊祖敬宗收族之遗法0,宗子无能以经济力量收族,族谱倒成了收族方法。总之,清人以修谱续谱为尊祖敬宗收族之道,尤其是典型宗法制破坏之后,修族谱被视为收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尊祖敬宗收族的结果,使宗族建成为牢固的社会群体,是以修谱续谱是宗族建设的环节与成果。

综上所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编纂族谱,形成不断续修的特点,而以清代最为突出,相当多的宗族数度修谱,甚至三四十年书写一次,周期不可谓不短,密度不可谓不大。清人续谱是在克服种种困难情况下完成的,即解决房支之间的利害之争,族人取得续谱的共识,出资出力,在由权威人士组成的谱局主持下进行撰修工作;大族一次修谱,开支数百两银子,甚至上千两、数千两,诚非易事,非众志不能成城;谱书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即体例、书例的逐步完善,能够容纳宗族历史各个方面的资料,既符合义理,又令族人人人上谱,人人有历史记录,皆大欢喜。清人如此追逐于修谱续谱,受着一种理想的支配:修谱续谱能够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目标。事实上宗族编纂族谱,宗旨是为联涣散维宗法,过程是宗族的一种重要活动,后果有二,一是修谱是宗族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令宗族群体稳固,以大族、望族出现于社区社会,而族人取得强有力的宗族保护,易于生存;二是形成族史,成为宗族的一种载体,宗族成为社会群体的一种标志。而且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被称作/学术瑰宝0。

注释:

1胡学易纂修5兴宁县胡氏族谱6,5续修谱序文6,咸丰年间序本,抄本。

o沧州5郑氏族谱6,5梁口家谱序四6,咸丰十一年梁口村第二次修谱订本。

?沧州盐山5吴氏族谱6,5虞臣公序6,光绪本。

? 汉寿5盛氏族谱6卷首,5自序#续修谱序6,光绪二十七年广陵堂活字印本。

?5祁门武溪陈氏宗谱6,5新编凡例6,同治刻本。

? 5平定张氏族谱6,5重修族谱序6,道光刻本。

?黄家章等修南丰5西麓双井黄氏族谱6,雍正5西麓黄氏双井八修宗谱序6,同治十二年刊本。

à定兴5鹿氏二续谱#序6,光绪二十三年本。

á张文选等修5平定张氏族谱6,乾隆5重序张氏族谱记6、乾隆5张氏族谱序6,咸丰刻本。

?李逢纶等修5洪洞李氏宗谱6,5宗谱自序6、5后序6,同治四年刻本。

l v宝安5鳌台王氏族谱#重印族谱序6,民国重刻本。 l w欧阳安世纂5续修安福令欧阳公通谱6,5同续修通谱首事6,乾隆十五年修,民国间影印本。

l x罗奂等修宜黄5棠阴罗氏永二公三修房谱6,光绪二年刊本。

l y鄢宗云等修南平5麟阳鄢氏族谱6,光绪四年刊本。 l z婺源5湖溪孙氏宗谱6卷一,5湖溪孙氏重修宗谱辨讹6,同治十年刊本。

l{5平定张氏族谱6开篇,嘉庆5续刻张氏族谱序6,咸丰刻本。

l|邵俊培纂绩溪5华阳邵氏宗谱6卷首,光绪三十三年叙伦堂刊本。

l}詹固维等修5婺源詹氏宗谱6卷首,光绪五年庐源绿树祠刻本。

l~湘乡5匡氏续修族谱6首卷,5匡氏续谱条规6,道光八年解颐堂刊本。

m u池州5仙源杜氏宗谱6卷首,光绪刻本。

m v东光5马氏家乘6,道光5马氏重修家谱序6,1999年十一修本。

646

m w张文选等修5平定张氏族谱6,5劝捐修谱引6、5重修族谱序6,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m x鄢宗云等修南平5麟阳鄢氏族谱6,5公项题捐照世次录6,光绪四年刊本。

m y绩溪5清华胡氏宗谱6卷首,5同治甲戌九修凡例十三条6,民国六年刊本。

m z李廷益等修5三田李氏宗谱6卷末,5三田李氏重修宗谱各派捐输芳名列后6,光绪十一年木活字本。

m{邵俊培纂绩溪5华阳邵氏宗谱6卷首,光绪三十三年叙伦堂刊本。

m|邵俊培纂绩溪5华阳邵氏宗谱6卷首,5修谱条议6,光绪三十三年叙伦堂刊本。

m}叶有广等修5黟县南屏叶氏族谱6卷八,5附录修谱事宜6,嘉庆十七年木刻本。

m~张维潢等修玉山5怀玉张氏宗谱6,5戊子腊月费用目录6,光绪十四年刊本。

n u5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序6,咸丰刻本。

n v零陵5龙氏六续家谱6卷首,5五续谱序6,民国版本。 n w聂典训等修清江5湖庄聂氏四修族谱6,5修谱人名6,光绪二十四年刊本。

n x湘乡5匡氏续修族谱6卷首,5续例6,道光刻本。

n y刘燮材纂浮梁5南阳刘氏宗谱6,5道光戊子年续修宗谱名籍6,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n z纪昀:5纪文达公遗集6卷八,嘉庆十七年版;5续修四库全书6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第352页;又见贺长龄、魏源辑5皇朝经世文编6卷五十八5礼政五#宗法上6;5景城纪氏家谱6,嘉庆七年刊本。

n{朱次琦:5朱九江先生集6卷八,光绪二十六年刊;咸丰5南海九江朱氏家谱6卷首之三;沈云龙主编5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三辑6,文海出版社印行,第301页。

n|常建华:5宗族志6第四章第三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n}钱基博:5上海倪王家乘#例略6:此书/不仍俗称曰-谱.者,盖-谱.者,家乘之一体,不足以赅之也;曰-乘.者,车载也,史家取载事为义,而特段-乘.之称者有焉,孟子曰,晋之乘,是也0。1926年版。

n~光绪南宫5孔子世家谱6,乾隆五十六年岁衍圣公孔宪培5序6,光绪六年刊本。

o u湘乡5匡氏续修族谱6首卷,5旧序6,道光八年解颐堂刊本。

o v婺源5紫阳堂朱氏宗谱6卷一,道光间5朱氏世系续例6,光绪版。

o w5宜黄棠阴罗氏尚义门房谱6,5守志公房谱例言6,乾隆二十三年本。

o x歙县5蔚川胡氏家谱6卷二,道光壬午所录5谱规6,民国四年线装活字本。 o y绩溪邵俊培纂5华阳邵氏宗谱6卷首,5修谱条议6,光绪三十三年叙伦堂刊本。

o z5祁门武溪陈氏宗谱6,5新编凡例6,同治刻本。

o{池州5仙源杜氏宗谱6卷首,光绪刻本。

o|即墨5万氏谱例6,光绪六年本。

o}南宫5孔子世家谱#修谱凡例6,光绪六年刊本。

o~博罗5林氏族谱6卷四,5九修族谱序6,宣统刻本。 p u韩镇岳等纂修5汾阳韩氏支谱6四卷本5凡例6,光绪十年恭寿堂刻本。

p v李逢纶等增修5洪洞李氏宗谱6,5后序6,同治四年刻本。

p w窦志默等增修平定5窦氏族谱6,5增修族谱序6,光绪二十年增补印本。

p x李光地:5榕村集6卷十一,5家谱序6,5四库全书6本。

p y5毗陵庄氏6、5学晦公修谱序6,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p z常州5辋川里姚氏宗谱6,同治5续修宗谱序6,民国刻本。

p{南丰5西麓双井黄氏族谱6,5凡例6,同治本。

p|汪琬:5尧峰文钞6卷二十六,5代洪氏族谱序6,5四库全书6本。

p}高邑5李氏族谱6,乾隆间5序6,光绪刻本。

p~徐廷攀等修纂5云溪徐氏族谱6,5云溪徐氏重修族谱序6,嘉庆十八年刊本。

q u5林氏族谱6卷四,道光5续修宗谱序6,宣统刻本。 q v5长沙涧湖塘王氏六修族谱6卷首一,咸丰5四修族谱序四6,民国三十八年听槐堂铅印本。

q w宋荦:5西陂类稿6卷二十四,5三订家乘序6,5四库全书6本。

q x博罗5林氏族谱6卷四,康熙5四修谱序6,宣统刻本。 q y南丰5济阳江氏分修族谱6,5江氏分修谱序6,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q z婺源5庆源詹氏宗谱6,乾隆五十年享叙堂活字本。 q{5洪洞李氏宗谱6,5后序6,同治刻本。

参考文献:

[1]梁洪生.江西公藏谱牒目录提要[M].南昌:江西

教育出版社,2002:3.

[2]扬宝华.北京图书馆藏家谱简介[M]//谱牒学研

究:第1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265. [3]陶必铨.石井刘氏族谱序[M]//贺长龄,魏源.清

经世文编:卷五十八: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4822.

责任编辑:仇海燕

647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_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_贺雪峰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 ——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贺雪峰 [内容提要]中国农村村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区域村庄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村庄历史有关。通过村庄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比较好地揭示出中国农村区域的社会和文化特质,从而可以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恰当的中层理论模型。从村庄结构角度来讨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不仅是理解中国农村的重要步骤,而且是理解中国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村庄社会结构农村区域差异生态村庄史宗族 一、导论 中国是一个巨型国家,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构成中国区域差异的原因很多,择要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种植结构、开发早晚、距权力中心远近等等,都是形成中国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从现象上看,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尤其表现为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南中北方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当前国内学界和政策部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差距比较熟悉,且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即是按东中西部分别统计的。虽然国内学界对中国农村南中北方的差异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总体来讲,学界对基于村庄社会结构的南中北方差异研究颇少,也不够深入,政策部门则基本上没有关注到这种差异,并因此对自上而下的各种政策、法律和制度在不同结构村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制及结果的差异颇不敏感,相关方面的研究甚至还没有起步。 笔者及所在学术团队最近十年一直在全国农村开展广泛的驻村调研,累计驻村调研时间超过两万个工作日,调研地点遍及中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长期驻村调查使我们关注到了之前没有意识到的若干重要学术和政策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属于调查的意外。其中,以村庄结构差异为核心的南中北方农村差异的发现,即属这样的意外。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在湖北荆

[精文优选]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doc

李氏家谱字辈1888例(第801-1200例) 20RR年04月10日星期四下午05:21 1201?¢四川仁寿:天潢蕃派衍,水本溯源渊。慈利李氏:天简孟达新,蓝勋仲纪道,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后,运祚宏启昌,元善吉祯祥。 1202?¢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蓝勋仲纪道,文添兴守之,万载永长春,祖绪名经锡,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3?¢慈利李氏:天简孟大心,友良显会伯,泰荣朝堂臣,世代兆文明,少庭开盛德,景思先则厚,运祚宏启昌,咸亨有喜庆,元善吉祯祥,崇昭家学业,炳焕邦国光,宗人嗣士续,尚佩前成章。 1204?¢江西临川:天将下月色,清?照柔心。 1205?¢赢鳞李氏:天开才学长,克建必为良;永作知闻广,化成万国光。 1206?¢四川开江:天开沛春明,志能上朝廷;三元光先代,德泽显宗荣。 1207?¢四川成都:天开守奉文,思余支有成;时恒先本现,万子永长春;重振家之光,龙荣国际昌。 1208?¢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春、月。 1209?¢某地李氏:天开文运昌,亿年遵主训,世代得安康。 1210?¢湖北武昌:天开作则,定国安邦。 1211?¢开封杞县:天开志文明,洪(宏)德传万世。 1212?¢河南通许:天、培、玉、树(素)、传。 1213?¢攀枝花李:天、启、登、安、国、永。 1214?¢河南焦作:天清振中国,永生兆庆祥;三春长发茂,荣光万世昌。 1215?¢四川李氏:天、如、崇、廷、荣、万、光、文、朝、忠、开。 1216?¢四川资阳:天生一上果,春前玉质杨;良材成利用,永世有奇观。 1217?¢湖北黄梅:天时开泰运,成象景自新。 1218?¢重庆铜梁:天顺成宗寿,荣华百世有;万盛年兴朝,永代得昌佑。 1219?¢贵州遵义:天文智彭先,玉开春庭明。 1220?¢香港李氏:天文維木國,草龍九?守。 1221?¢河南南阳:天、祥、万、世、用、兴。 1222?¢某地李氏:天、星、培、克、顺。 1223?¢望丰李氏:天秀光明碧再启,方元定跃显世通;先之长发国家建,祖德永茂朝廷封。 1224?¢安徽李氏:天先尚家廷,道德扬华贵。 1225?¢山西介休:天应芳敷殿,国元如春(树)生;正显奇明贵,玉宝廷承登。 1226?¢重庆李氏:天应通文永,促仁显大明;有富贵在兴,尧舜享太平。 1227?¢重庆李氏:天应生文运,众仁聚大明;有富贵在兴,尧舜国太平。 1228?¢益阳李氏:天应志绍万,时亶贤先枝;山镇资湘大,宗嗣显孝思。 1229?¢南安九都:天允弘国,学毓正光;渊才亮茂,雅庆宏毅;仁礼敦庸,文敏诚笃。 1230?¢安徽芜湖:天原成启世长有,大时政忠良克兴;家道学志贤圣文,富经书绍先继后,治国之儒。。。。。 1231?¢木兰山李:天元载之本,坤玉映霞光,文能唯世道,祥兆继年长。 1232?¢万叶堂李:天正啟贤,远傅宗系,大显家声,孝思维德。 1233?¢湖北钟祥:天真方来兆,文章启大中;贤生达金国,乘胜事有功。 1234?¢某地李氏:天子仕昌仁,世赠你朝廷,寿得光宗应,家和万代兴。 1235?¢湖北来凤:天子师梦太正云,道德成家学,鸿开世泽长,秀发大庭光。 1236?¢某地李氏:天字华荣开,文明生父子,万走丝纵来。

弗里德曼中国宗族研究范式批判

弗里德曼中国宗族研究范式批判

弗里德曼中国宗族研究范式批判 ——兼论宗族研究范式的认同取向 吴作富 原文出处:《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摘要:弗里德曼的中国宗族研究范式对中国学界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学术批判,但迄今为止,学界对弗里德曼中国宗族理论的批评有一定偏颇,特别是对构成弗里德曼宗族研究范式之内核的地方化宗族和组织化宗族理论没有进行足够的反思。此外,由于解放后中国宗族的演变超出了弗里德曼所勾勒的传统宗族模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的宗族”与弗里德曼所论及的传统宗族也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弗里德曼的组织化宗族和地方化宗族的研究取向对于当代中国的宗族研究已经不太有效。当代中国的宗族是一个复杂多面的社会文化现象,以文化认同作为当下宗族研究的可选进路,有助于突破宗族研究中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解释策略之局限性。

关键词:宗族;宗族研究范式;宗族认同;弗里德曼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农村社会文化变迁的表征,宗族活动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重新活跃起来并成为一股影响当代社会变迁的力量。然而,由于社会宏观背景以及乡村社会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以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现当代社会变迁的一般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宗族活动“复兴”无法予以说明和解释:依循现代化理论的固有思路去推演,几乎无法想像与宗族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和象征仪式会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中“复活”。毫无疑问,这些在现当代社会变迁理论预期之外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当代学者们的浓厚兴趣,与之相伴的是,已往的人类学、社会学关于中国宗族的研究成果得到新的挖掘、检验或反思,特别是弗里德曼的理论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正向或负向的回应。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弗里德曼中国宗族理论的批评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构成弗里德曼理论范式之内核的地方化宗族和组织化宗族理论没有给予足够的反思。鉴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族在许多乡村得以“复兴”,宗族的研究再度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李氏族谱世系表新编—如璨公支系

湖北省阳新县李氏宗谱——如璨公支系解说前言:由于过去陈旧的观念,古人即使自己没有后代,也要找后人沿续香火,这样在家谱编纂过程中,原有的编写体例,谱系仅仅只载明世系的沿续,无法知晓自己是否是嫡传的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就很难知道自己的真正祖先是谁,有鉴于此,本人创新了编写体例,使后人对自己的祖先真实来源,一目了然。 说明:①本文的宋体字是嫡传后代,用蓝色涂色楷体字的表示是非妔传的后代,是祧子。 ②我们的一世祖是唐高祖李渊,三世祖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所生的郁林王李恪。唐朝末年十三世祖道公迁移到江西永修县磨刀山,宋朝时二十一世祖汴公迁移到阳新县龙港镇大桥村李家湾,明朝时三十八世祖如璨公迁移到阳新县浮屠镇下李村。 始祖道公,唐昭宗时太子太傅,避梁王乱逃到江西建昌之磨刀而居焉。生轩、辕、并、辂四公,辕公即吾支之祖也,越八世,汴祖由建昌桂唐磨刀里迁居兴国龙港朝阳里历十三传到仕恭公。生四子曰璘、璞(远迁无从考稽)、圭、璋。圭公字广卿,其三子为伯佑公,伯佑公之子景回公,吾支之嫡祖也。景回公分居马湖,生玥(分居连港罗桥下李港湖张冲)、琪(分居大王店李风岐、英山长冲金家桥)、琳(分居浮屠毛家山担丘角)、瑯(分居安徽霍山上七市李家河)、珮(入贡太学,授江西袁州府训导)、璨、充(分居李密垅)七公。璨公由马湖迁居长庆里西仓畈。生六子,曰斗、申、华、千、准、阜。斗公支外迁,族大齿繁,另立宗祠;申公分居安乐里南山下李家垅,后又分居湖北汉阳城;准公居西仓畈;千公居下李,其五子承任公又分居中李;华公和阜公合居上李。 申公(居安乐里南山下李家垅,后又分居湖北汉阳,1529-1595年葬鸭

璨公派下千公—下李世系详表

家族族谱调查表

OEC家族族谱调查 1、OEC给您带来了些什么?(可举例) 加入OEC可以说是我研究生期间做得最对的事之一。OEC不仅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而且从中结交了很多big fish,为我如何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甚至将来的人生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人都生活在圈子里,OEC这个圈子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分享交流,将心比心,注定会成为每个人研究生期间美好的回忆。 在OEC期间,我变得成熟了,从普普通通的一名member逐渐成长为organizer。角色的转变同样意味着责任的增大,不过也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 2 对于OEC,我个人认为自己最成功的事是搭建了OEC的一个运行框架,使每次OEC活动都很顺利的运行。尤其是宣传部门,是我一手创建起来的,在每次活动前和活动后都能积极的宣传OEC,使其目前成为华理徐汇校区最大的英语学习社团。 3 在我的任上,OEC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不过由于时间、人手各方面原因,最后没能组织起一场全校范围内的活动,挺遗憾的。 4 There i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 5、请附加您的照片,作为OEC展示用(*我们对全部信息完全保密,只作为社团内部资料)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莫里斯 弗利德曼与《东南部中国的宗族组织》

莫里斯·弗利德曼与《东南部中国的宗族组织》 钱 杭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by Maurice Freedman THE ATHLONE PRESS, UNIVERSITY OF LONDON, 1958 一 有关莫里斯·弗利德曼的生平、履历、业绩和他的学问背景,笔者已在《莫里斯·弗利德曼与〈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与广东〉》(《史林》1999年第3期)一文中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出版于1958年的《东南部中国的中国组织》(以下简称《东南》)一书,是莫里斯·弗利德曼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社会人类学方法,以一种整体构想的形式来重新理解旧中国社会的初次尝试;而1966年出版的《中国的宗族与社会》(以下简称《中国宗族》),则是遵循着《东南》一书所提出的框架,在实践中对新出现的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两书在结构上密切关连,相辅相成。如果勉为区分的话,《东南》一书通过系统整理作者所定义的“中国学的人类学”(Sinological Anthropology)的学术史,率先在以中国宗族为对象的研究中推出了“世系群”(lineage)分析模型的构想,奠定了以社会人类学为理论指针的中国宗族研究的学术基础;而《中国宗族》一书则是通过分析1958年以来新收集的实例,实践并完善了这一分析模型。笔者是先读1966年的《中国宗族》,再读1958年的《东南》;读毕发现,这个阅读顺序完全应该倒过来。这不仅因为两书的写作顺序本来如此,后书构成了前书的基础,而且因为《东南》一书中讨论的许多问题已被《中国宗族》所忽略,或曰超越。而恰恰是这些问题,可以带给研究者许多新的启发。本文就是对这些“新启发”的断想。 二

家谱序言

家谱序言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门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支于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晋州迁居到而今的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武集居住,重孝悌、信仁义,温良恭俭,开创基业,武集曾经的繁华也有着我先祖的一份功劳。据传武集地处水陆要道,四通八达,商贾云集。曾经有十二作坊,其中就有我先祖一作坊,济宁、兖州、洛阳、开封、龙口等大都市都在这里设有分号,是方圆百里的集贸中心。后因黄河泛滥,洪水滔天,鼎盛一时的武集被洪水吞没,我先祖四处逃难,家谱尽失,自此家道中落,续谱之事一直耽搁。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为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有王氏守字辈牵头,寻脉络,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编制此本《王氏家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实乃大有意义之为。此书不仅是王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王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作为王氏家族的后人,缓缓翻阅着这本厚重的王氏家谱,探寻家族文明的源头与流程,祖先们慈爱的面容鲜活如在眼前。我仿佛看见,数百年来,王氏家族的族人们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向着光明的未来,风里雨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来,直至今日的初成基业。斗转星移,今天的王氏后人们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读毕此书,神圣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担当的情怀激荡胸中。这是一部血脉相连、魂魄相依的基因脉络,这是一番壮怀激越、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这是一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读着,读着,我的眼泪就不自禁地掉了下来,掉在了喷发着细微墨香的字里行间,掉在了族人们共赴时艰、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 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恭敬、向往之万一,唯恐才疏学浅,有负重任。人生征程漫漫,唯愿吾辈及后人以忠孝礼仪之心,行仁义礼智之举,创光大家门、彪炳史册之业,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鉴。 此为序

实用家族族谱模板

XXX家谱 祖屋地址 公元XXX年岁次XXX年 春

序言(范文) 时代轮转,人口日多,社会变革,事物日繁,兼新陈代谢定律,人欲知以往事,无不赖文字记载,传绵稽查,故国家有国史,籍改历史盛衰与人文概况。 编辑人:XXX 审查人:XXX 公元XXX年岁次XXX年春

X氏族谱章程草案(范文) 一、宗旨:坚决遵守党纪国法,加强团结、创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清明) 节。 二、族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谨文明、勤奋朴实、尊老爱幼、共同发展。 三、制度: (1)各支族选举成立代表会,代表3-5人,并由支族代表选举成立龙氏联族代表会,设常务理事组13-15人,分工为名誉理事1人,副理事3-5人,顾问、文书、 财会、组织、宣传、监查、青年、妇女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支族代表、联 族理事,均实行2-3年改选和义务职责,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2)开会学习,每年2-3次,年终总结,表彰先进。 (3)每年逢清明节,祭祖扫墓,费用自筹,帐目公布。 四、族规: (1)坚决遵守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法令,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学习交流与合作,创建平安和谐社会。 (2)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 (3)要创新、和谐、发展,方能兴家、富民、强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人和万事兴,互相尊重,不侵犯、不干涉、不斗殴,公平公正,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4)要五讲四美、讲法纪、讲道德、讲文明、讲伦理,按辈伦起名字、称呼人,坐席分上下,赶船、乘车让位,不能混乱。 (5)要尊老爱幼,孝顺老人,把衣食住行切实做好,供养好老人,不能断食、绝医、

张氏族谱序

张氏族谱序 丙戌年秋九月方读大雅文王之什以及裔颂长发之篇适有及门张生永传者父命来前索余坐碑记余叩厥鼻祖居东郭留侯苗裔也自东郭而徙兹艮七初不识几何年矣所可识者大勇公讳绍纲始祖生当明季遭乱在在鹿林而公独守正其所以冒险济变吸讼安民者难以仆数也一传而祖含光公讳守华兄弟鼎立农桑耳再传而祖秀如公讳洪友又复慷慨义气骨鲠刚方其救人之灾恤人之患者仍不愧为先人之家风也三传而祖应祥公讳启瑞性嗜酒娴练竹好逝田而快登临者生平乐事业姑不足论论其延师课孙忠敬交进者则卓卓乎有大志也至为祖考立石刻铭志焉未逮旋以去世不果灿然公讳文焕者永传之贤父应祥公之令子也其克家者不端而恪遗命不敢顿忘者则敬师勤学之志也由是严功课督灯火诲永传者愈以力未几学台按临幸而云程发轫故由高曾之培植实得力于庭训足多也而继父尊祖之念尔笃爰谋合族共立谱碑并置桌炉等器一以彰先人垂裕之德一以启后昆继述之志其在颂曰长发其祥绍纲有焉其在雅曰诒厥孙谋应祥有焉而无念尔祖笔修厥德之句更可为灿然公诵矣而为永传者念祖父之勤劬宜有志于秋桂春桃而不仅以采芹藻毕乃事也于是乎不避固陋而乐为之记云 本邑庠生孙梅魁轩氏撰文 乾隆三十一年十月吉旦立 张氏谱碑序 各族姓之世系所以谱之于书或勒之于石盖虑代远年湮昭穆失次贻数典忘祖之识也然亦勒诸石能寿世且续修又易为力乎滕县艮维之张家庄张氏之聚族而聚者约数十家其远祖曰绍纲始由东郭集迁于城前迤东之官庄传至文焕公则又东徙于张家庄乃为居是村张姓之始祖生子五人厥后五支并传能以耕读世其家迄今盖十余世矣而中间著名之人物则为谦益先生当清咸丰末年国家多难先生倡办团练捍御徙为官民所倚重有声滕费邹泗间一方人士思之而不忘为立丰碑于城前镇其功德入人之深概可也厥后又有字继洙名景泗者龆龀读书功苦力学中年以后教授生徒督课纂严故及门之士多所成就以此考之文焕公之后裔固多勇于任事生有益于人不乐于草木同朽者也张氏之茔兆盖在村北郭水之阳乾隆三十一年文焕公次子永传公曾立谱碑一次以昭后人迄于今又百余年矣其六代孙德谦公拟在立谱碑以绍前徽问序于余余维谦益先生之德叶不惟有功于一族而且远及于乡邦诚良好之模范也即以继洙君而论亦足为一般教师之矜式张氏祖姓如能仿而效之则文焕公之后裔其将保世而滋大乎又闻张氏之宗老言城前迤北柳峪村之张氏亦系自官庄乃同宗也合并记之庶分局两地者克顿族谊知如湘漓之同出一源也 前邹县劝学所所长张丕矩撰文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岁逢丁丑榴月中浣谷旦 创修张氏家乘序 族之有谱所以定世系辨昭穆别亲疏绵久远也世系定则知祖宗所自昉昭穆辨则知行辈之衔接亲疏别知异流而同源久远绵虽更历数代转徙靡常一展兹编由百世而下溯之百世而上五衷兴感实一父母所生而亲亲之念不觉油然勃生祖安得不收宗安得不敬者哉古云水渊必回叶落归根葛蓖葵卫理殊二致已吾张氏惟知始祖讳绍纲世居滕县艮隅东郭镇汉留侯之苗裔自明代时迄今有四百余年矣徙迁城前迤东官庄村托居数载殁后葬与村东之原银顶山西南隅先人修有谱碑志亦可考焉绍纲祖育四男长曰守华次曰守荣三曰守桂四曰守财分为四支焉后又变迁守华祖居张家庄守荣祖居张家棚守桂祖居柳峪村守财祖居张山头村即徙迁以后子孙绳绳瓜瓞绵延乡里皆称望族也自列祖相传迄今十七世恐世代远年因湮世系难以分明今有十一世孙荣仓十三世孙学盛学勤等久蓄承先启后之信心创修谱牒世系分明会商族众撰拨精明强干不惮劳悴各负其责尽其能各任其事各助其资用作谱牒之印费完成鸠祖睦宗之大义祖功宗德之真诠阙卫谨按其事实援笔而乐为之叙 公历一九六二年岁次壬寅仲春月十三世孙学贤谨叙

家族家谱会议上的讲话稿

家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我们的根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我们的根,纪录在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柳贯诗文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训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馋奢无底,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家谱就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历代经典家谱中都收录了,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它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家族争光。 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李氏族谱 辈分表

李姓辈分表 石首华容“百官堂”五世祖李永思首撰族谱时编了二十派:金水木火土,谦良本性同,中和 承祖德,豫顺必兴隆。在一九四八年,第八届续谱时又增编了二十派:有美循先绪,绍闻广 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四川三台李氏字辈:明永李朝天,文中绍丕先,兴广长成德,定向嘉法全。 四川广安武胜李氏字辈:国政乾坤定,英雄世代昌。 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派语:金明左国进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湖北仙桃李氏派语:尧锡永楷烈再明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 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陕西安康李氏派语:治定来全,忠孝贤良,承前育后,兴宗耀祖,先彰正义,永显文武,春,德,大,聪明睿智,玉彩金颜,本支百世,用从先进,翰章忠政,克广德新,高雅俊秀,仁 义谦真,文武双全,安邦定国,增光耀祖,福寿添升,千年富贵,万代荣昌。 四川南充、德阳中江李氏派语:斯氏本忠,万世兴隆;洪兆先德,永佑后聪。(续字辈)家 国天廷,中华少雄。 四川广元苍溪一带:恩荣光昌国,洪财焕大唐。 四川青川县茶坝乡派语:龙斗林思从,春正开荣昌,忠和光天德,万世自留芳。 四川南充西充李氏字辈:朝庭延长,君国忠政,天子万年。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徵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一)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一) 宋元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浙闽粤等东南区域的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明清时期,这些地区已执中国商品经济之牛耳。与此相适应的是,该地区的民间家族组织也获得快速的发展。东南家族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与宋明理学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渗透分不开的。随着理学宗法伦理观念的庶民化(民间化)及其文化规范的程序化及可操作化,东南的家族社会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活用理学的文化象征资源,将之内化为一种并非纯粹功利主义的经济伦理精神,用于指导家族成员的工商业实践。明清以来东南“儒商”的经济活动,呈现出一种义利相容的“文化经济”形态。在正视理学对东南家族中的个体禁锢的一面的同时,我们应看到,理学也借用其业经民间整合过的文化话语力量,良性地影响着东南的基层社会经济变迁。本文尝试以社会史的视角,初步探讨理学对东南家族文化的整合,及其在家族文化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二、理学与东南家族祠堂之设在东南的家族制度中,祠堂是家族的中心,象征着祖先和家族的团结。东南家族组织常通过建祠和修谱,来实现敬宗、尊祖、睦族的目的。西周时期,中国的家族组织已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宗法制中,立庙祭祖占有重要地位,是等级特权的象征,历代都有严格限制。如贵族各有不同的庙制,而庶民则不许立庙祭祖,仅能祭其父于寝。秦汉以后,宗法之制虽有所变革,但统治者为了维护等级的尊严,依然突出立庙的贵贱之别。北宋中叶以降,宗法制度

又发生较大的变化。民间的家族组织已试图冲破旧有官方宗法制度的桎梏。而理学家正是重建民间家族制度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在“宗子法废”、“谱牒又废”的局面下,中原理学家张载、程颐率先主张恢复古代的宗法制,主张在家族内部设宗子,建家庙,立家法。张、程虽强调简别大小宗,但跟旧有宗法制已差异较大。如程颐有关祭祀始祖及四代以上先祖的设想,实际上取消了贵贱之间在祭礼上的差别和对民间祭祀代数的限制。朱熹更是将张载、程颐有关宗子法的设想予以完善并付诸实践,设计了一个“敬宗收族”的家族组织模式,即每个家族内须于正寝之东设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牌片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计现田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以为祭田,新尽则以墓田,宗子主之,以给祭用。大凡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族长等民间家族制度的结构形态的主要内容,都由朱熹具体提出了。朱熹特别强调“庶民祭于寝,士大夫祭于庙”,“庶人无庙,可立影堂”1],其祠堂之制显然尚未违宗法旧制,但有关祠堂可祀四代神主的主张,实际是将“五世则迁”的“小宗”之祭落实到民间社会。尽管朱熹把始祖及先祖排除在祠祀之外,却又认同以墓祭的形式举行“百世不迁”的“大宗”之祭,以抒发慎终追远、尊敬孝穆的情操。他甚至跑到祖家徽州墓祭远祖。受朱熹祭礼影响,宋代闽籍理学家也都十分重视对家族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如建阳的蔡渊兄弟,“相与讲究先师文公《家礼》所著祠堂之制”,为了克服祠祭祭祖的代数限制,除设祠堂奉祀四代以内的祖先外,“亲尽则迁其主而埋之墓后,岁率宗人一祭之,百世不改”2]。而

四川重庆地区李氏家谱摘要大全

四川重庆地区李氏家谱摘要大全 1、自贡李氏: 原籍:湖南长沙(富顺)始祖:李恒泰 居住在四川安岳(亦称普州)城南乡慈良桥东李家坝一脉李姓子孙,自开山始祖李恒泰十三岁随母漂泊徙居安岳县以来,已历六世,如今经历一个半世纪后的恒泰后裔已达数百,遍及中华,已成为独立于华夏李氏的一房,此曰恒泰房。 恒泰房始祖李恒泰,其先祖入川落户四川富顺自流井,世代经营盐井盐业,颇具规模。十八世纪中叶,因泰父参与反清义军(疑为1860年李、兰起义)斗争被杀,族人遂将恒泰始祖全家逐出李氏祠堂,始祖母子二人因之流落至安岳石佛场,寄居戚家堰帮工渡日。数年后,恒泰始祖迁居相临不远的城南乡慈良桥东贺禹门老宅(现称刘家坝)佃田维生,民国初年置业慈良桥东宁家坝(现称李家坝)定居至今。经祖辈洒血挥汗,恒泰李氏终能成就一方李氏子孙乐土,使恒泰系李氏后裔得以繁衍,得以生息! 百余年来,本房孙众与祖籍自流井族人素无往来,互无音讯。二零零三年十月,恒泰始祖三世孙李国华、四世孙李亚首赴自流井寻根,访李氏族人、祠堂十余处,终未见恒、鸿、周、国字辈及湖南长沙(又云某地麻柳屋基)籍子孙踪迹,故疑“恒、鸿、周、国”字辈系列为误用字辈,此后又与中华李氏大典中自流井及湖南长沙籍李姓名人信函联络,仍无相关信息,故决定恒泰始祖后裔自成体系,独立建谱。 2、四川安岳县、重庆潼南县部分李氏家族概况 原籍;湖北麻城入川时间:乾隆年间始迁祖:李富珠 以进川老主李富珠(大约在公元1750年左右)携带五子,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迁至四川省遂宁县下安里甲潘家沟(今潼南县崇龛镇回龙寺一带)注册,逐代繁衍至今已有12代人了。直系老祖先:李富珠、李贵俸、李安文、李邦荣、李定禄的安葬地点:现在重庆市潼南县光辉镇(原崇龛镇)回龙寺的牌坊沟后山 原《牌坊沟、傅家沟、松林湾李氏族谱》中,字辈排列如下:太司千万应,茂必仁仲志,大慕兴富贵,安邦定国显,世代永朝庭,荣宗吉瑞庆,耀祖获祯祥,孝弟唐虞远,诗书孔孟长。共45个字。内江李氏 3、四川内江李姓族谱 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入川时间:明末清初始迁祖:李茂远(入川五祖:友兰、友惠、友芬、友芳、友茂) 四川内江李姓来源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茂远公。内江县田东乡(矮子店李家大瓦房)瓦房子长房,内江资中二房,拱门子三房。班辈排序:华,源,文,师。宗,祖,仁,庭。永,达,逢,茂。先,安,帮,国。存,德,本,良。立,忠,尚,正。手,绍,道,学。世,延,浮,应。我父亲告诉我:金木水火土五弟兄。我们是火德公的后人。在往前的先人是李老子。由于明末清初战乱。我们先人茂远公从麻城孝感乡徒步填四川.到我辈10代300年左右,茂远公前11代也应为300年左右。从时间和我班辈行间字意分析编纂时间应是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时期。我辈后面还有11班辈可用。 乐山: 4、夹江李氏: 原籍:湖南入川时间:明末始祖:李蜀云 400年前的一辈祖先,尊讳李蜀云。是明末清初中国大移民即俗谓“湖广填四川”时,从三湘四水携家人蜀的李氏一支第一代人。族谱和县志上。对此均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寻到这位老祖宗的安

谱 序

谱序 天有文志,地有兴图,国有历史,家有族谱,自古皆然。 族谱又称家谱,谱牒。它记载着本族发源、生息,播衍的无始无终的过程。是一家一族的生命史,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是后世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凭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祖尊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就是由二千多个姓氏家族单元组合而成。族人通过清明会相互认识,寻根溯源及祖训家规的教育后,就会敬祖宗,懂礼义,合睦相处。家族合睦,邻里和善,社会才会和谐。这就是国家恢复传统节日和家庭办清明会的真正目的。 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李氏源于嬴姓。李氏远祖可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五帝时代,血缘始祖皋陶(音昌姚)是黄帝子孙颖顼帝(音专须)的重孙,生于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是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其后裔历经舜、夏、商二十六世均为掌管司法的理官。仅管皋陶之子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为“嬴”姓,但后裔仍沿用以官为姓,即“理姓”。其后裔理征沿袭了祖上刚正不阿的禀性,直谏而惹怒商纣王被杀,理征的儿子理利贞逃到今河南境内,靠树上的果实(当时称木子)充饥活命。由此“指树为姓”改为“李姓”,定居于苦县(《新唐书·宗室世系》)即今天的河南周口市鹿邑县,是李姓的发源地。李利贞的后裔老子(即太上志君李耳)是第一个在正史中有记载的李姓,加上他的历史文化地位,被李氏奉为始祖。 李耳,字伯阳,号老子,宋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生于公元前

五世纪春秋初期周平王时代,与春秋末期的佛教始祖孔子(孔丘)齐名。公元前484年——伍子胥被诬谋反自杀的那一年,忽然辞去东周朝(首都洛阳)藏书史之职,骑青牛向西而去,经过秦国大散关时(今陕西宝鸡西南)应关令尹喜之求,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踪影。《道德经》也称为《老子》,只是一篇五千字的短文,李耳把宇宙发展的自然法则命名为“道”,这就是道家学派的起源。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缔国人涪陵入蜀,在大邑鹤鸣山学道时,受严群《老子指时》的直接影响,著《老子想尔注》一书,首次提出“道教”这一名称,这在鹤鸣山、青城山等二十四治创道教,奉李耳为道教始祖。 河南鹿邑县是李氏的发源地。理利贞指李为姓后定居于此。虽然今天的鹿邑县已无法找到理利贞的生活痕迹,但他的裔孙李耳却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遗迹。其中太清宫(老子祠庙)在鹿邑县东五公里外的太清宫镇。东汉修建时称“老子祠”,“太清宫”一名是唐玄宗李隆基钦定的。 一、迁徙:《史记·老子传》对老子的后代记载的十分清楚,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宗子注、注子宫、宫之玄孙假,李假汉文帝时为官,李假之子李解为胶西王王昂太傅,居住在齐地。又据《新唐书·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记载,李耳的第八世孙李昙战国时迁居秦国和赵国。长子李崇住陇西郡守,封南郑公,居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成为陇西李氏始祖;李昙的四子李玑居赵国(今河北邯郸)成为赵郡李氏始祖。赵郡李钉后来涌现出了赵国大将李牧,秦末将军李左车,唐代大臣李林甫、李佳裕和文学家李阳冰。 陇西李氏从李崇开始,世代为官。其子李徭为狄道侯;其孙李信任秦

家族企业有着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复习过程

家族企业有着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于企业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这种模式具有他自身的优劣势,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自己不同的表现,家族企业领导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企业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职业经理人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是一种趋势,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经营权的代表与产权代表之间存在矛盾。职业经理人和家族企业领导人都要采取开放的态度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促进家族企业的发展。本文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如何选择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升家族企业的管理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职业经理人所有权与经营权产权 [Keywords] family enterprises management model professional manager ownership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s property-rights 前言 中国家族企业在现实经济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家族企业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大致可以按照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程度(即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治理的程度)与家族企业成长壮大的历史结合在一起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集权制管理模式、非关键决策民主制管理模式、民主集中制管理模式、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只要不是产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集中制管理模式,就必然有职业经理人出现在家族企业中,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家族企业的管理中,家族企业领导人和职业经理人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委托—代理矛盾,如何调节这些矛盾是一种艺术。任何一个家族领导人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取得发展,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促进本企业的发展的合适的经营管理模式。本文在黄昌富教授的指导之下,通过阅读相关著作以及学术论文,并结合自己在家族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而完成,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对提升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如何选择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作了一些探讨,并从整体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李氏家谱

现在很多李姓都称是李唐后裔,可李姓有上亿,李唐后裔又能有多少,我以前听说江南李姓都是唐宪宗后代李火德的后代,今天又第一次听说大槐树李家也是李唐后裔。大槐树李家后裔现在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几省少说也有几千万人。那么李广后裔真是太多了。 大槐树李氏资料 明永乐年间,李姓立村,名李家寨,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崔姓迁来,在李家寨东侧另立一村,名崔家庄,清乾隆年间,两庄村舍毗连,遂合称崔家小寨子。 李氏家族大槐树 神头镇的吉庄村,有个叫李树安的老汉,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五个人也抱不拢。大树造型奇特,树身向东南倾斜,在离地三米高处分叉,盘旋扭曲,宛如雄鹿头上的角向四方伸展。树梢高15米,宽15米,呈伞状,气势实在不凡。相传,大槐树存活已有六百多个春秋了。说起当初,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还得从明洪武初年说起。 在12世纪后,北方的蒙古族越过万里长城攻击汉民族,最终由忽必烈独霸中原。而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居领先地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不甘受元朝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终于由朱元掉灭了元朝,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皇帝宝座,帝号为太祖,年号为洪武。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于洪武元年(1368)兴起了把蒙古族赶出中原,消除元朝文化影响的热潮。在有关著作上这样说:“明太祖是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孤儿,因为他的出生地附近就是汉高祖的出生地,所以有人说明太祖有很多作风与汉高祖相似。话虽如此,但不同也不少。其一是汉高祖讨厌学问,尤其是儒学,而明太祖却尊重儒学,这是因为他需要士大夫阶层的人来支持他。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把中国本土内的北方民族赶走,并将他们的文化消除。或许这才是明太祖为什么要强调儒教是代表国粹文化的理由。” 明太祖把蒙古族赶出长城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现了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现象。为了补缺,于洪武二年(1369以兴起了汉民族移居热潮。由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移居到人口少耕地多的地方。大批移民由南向北,徒步千里,迁家落户。当时,各地设立许多移民站,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一个移民站。这个移民站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河南。陕西和山西南部。移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集中到大槐树下,又从大槐树下一批接一批迁往北方。 在移民中,有个叫李发根的,年近六旬,妻张氏,下有一子,唤作宝儿,一家三口由河南来到洪洞大槐树下。一日,官家宣布要李发报三口迁到北部的马邑县落户。李发根一听,有些作难,因为他们从河南走到洪洞县已是精疲力尽了。现在又叫他们从洪洞迁到马邑,这么遥远的路途,老俩口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如何走得去呢?于是李发根向官家乞求道:“老爷们,您行行好,让我们到近一点的地方吧,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走不动了。”“不行,走得动也得走,走不动也得走,这是皇家规定,违者斩!”官家严厉斥责道。李发根三口被吓得直哆佩,心想,与其在这里被斩首,还不如死在路上。没有法子,只好起程。上路之前,李发根让宝儿从大槐树上折下一根树枝,当做拐棍使用。他拄着槐枝,领着妻小离开了洪洞县大槐树,向北走去。

家谱序言范文共篇.doc

★家谱序言范文_共10篇 范文一:张氏家谱序言张氏家谱序言 先祖爷自山西洪峒县迁居以来,就定居在山东省金乡县城西南八里张大庄。据碑文记载,近五百年,曾历经修谱,虽几经波折,仅幸存一部老谱,尚有不足之处,现全谱子孙芃衍昌盛,局部村庄世代有紊乱现象,据此全谱共同议决,谱当接修。老幼闻之无不欢欣鼓舞,齐声赞曰:当接老谱,永垂后世,是以为序。 张姓祭祖歌: 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书记详。用于狩猎,猎物盈仓,衣食无忧,黎庶赞扬。用于御敌,威力无双,大胜凯旋,拓土开疆。诸侯咸服,颛顼帝王,华夏共主,万民敬仰。挥公功德,万古流芳,颛顼嘉之,封为弓长。以职为姓,乃赐姓张,张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绵延,繁荣盛昌,遍及全球,远播五洋。英贤辈出,峥嵘自强,为将为帅,入阁拜相。科技艺文,工农学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而今我等,飞临濮阳,不远万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铭记心上,不忘故土,为国增光。挥公后裔,再创辉煌,祖神有灵,来格来尝。 张氏家谱修编 谱牒加深了豪门大族与庶族寒人之间的鸿沟,使世家大族内部嫡庶尊卑关系得以强化。它用血缘关系的纽带模糊了阶级意识,使封建宗法制度得以维持和巩固。但是,家乘、谱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献价值。就张姓的家乘、谱牒而言,它记录了张姓诸家族的氏族、世代系统、人物传记、迁徙居住、婚姻嫁娶、子孙繁衍和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不失为研究家族史、社会史的重要原始资料。在修撰谱牒之风相当兴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张姓这样的大姓氏,也应该有家乘、谱牒的修撰,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现在我们

柴氏家族家谱字辈

(安徽)安徽阜阳市临泉县柴氏心、灯、义、继、贤 安徽寿县安丰柴氏德、修、文、化、远 安徽岳西柴氏、宿松柴氏用、正、维、元修、延、树、德代、有、伟、人、绍、宏、先、业继、世、超、横名、传、邦、国家、道、日、兴永、垂、方、策念**同、根笔、起、中、叶克、词、书、香文、章、作、伯长、发、其、祥、天、寿、平、格组、武、斯、承咸、登、桂、籍。始祖柴植安徽宿松柴氏香火对:东、鲁、家、声、远南、溪、世、泽、长 安徽亳州市柴氏克、敦、什修大发敬 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袁洼村广、宗、东、建安徽阜阳万、天、龙、方、凤、心灯义继贤、崇峻崎岚峰林松乐秀荣(江苏) 江苏徐州丰县柴氏茂、义、朝,善、继、宗、德.正、大、光、明 江苏徐州丰县青荣志广江苏仪征柴氏国、庆、宝、家、有、余 江苏连云港柴氏步字忠厚传家远 江苏连云港灌南县中、厚、传、家、远江苏东台“正、方、宝、汉、荣 江苏徐州睢宁县王集镇柴湖村用应国成思宗衡林允云元培兴加立业克广大永继世怀昌 (河北)河北沧州柴氏春、义、乐、美、嘉、智、诚、秉、仲、华、英、杰、增、国、荣、德、盛、福、兴、发 河北广平县北关村柴氏始祖:柴天英。字辈:树、振、玉、清、现 河北邢台平乡县柴辛庄村柴氏字辈保,文,兰,万,丙,建河北邯郸峰峰王看村柴氏(字辈不详) 河北东光山,轩,锡,汉,树宝,福,德,庆,国 河北曲周县柴吕寨柴氏善、诗(子)、书(金)、臣河北邯郸市永年县柴凹村柴氏尚、发、继、运、清、景、传、诗、书、烈、朝、凡、永、泽、伟 河北衡水故城县青罕镇柴庄村:世文兴连,林玉国跃,振瑞汝西,宏伟恒若 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冯村冠冕堂皇,十年凤翔。解放后的辈分:建国志英荣,耀华昌盛宏。后续后辈,积极向上,豁达开朗,聪慧健康河北沧州:翰,毓,文,恩,凤;朝,国,增,明,治 (河南) 河南商丘柴氏新、广、明、德、绪.克、念、自、佐、贤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柴氏继、保、应、守

张小军 宗族与社会

“日知论坛”(四十一) 宗族与中国社会 张小军教授 (根据录音整理) 返回首页 赵轶峰教授(以下简称赵):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是日知论坛第四十一讲。我们请到的报告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的著名历史人类学家张小军教授。司马迁在写历史的时候,有一个追求,叫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历史学家很早以来就有的一个怀抱,但是却很少有这样的人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张小军教授早年是学习天文气象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文,所以“究天人之际”在张小军教授的学历历程当中的确是有其理路的。我认识张小军教授是在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在巴黎等地参加了若干个国际会议,去年还在香港召开的中欧论坛上再次相见。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次交流中有许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特别钦佩的是,张小军教授在中国这个人类学不甚发达的地方,推动着这个学科向前探索,尤其是致力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相互结合。他研究的范围包括中国东南地区、西北地区的宗族,所以他能跨越不同地域来研究中国的宗族、家族以及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等诸方面的问题,并且能够把实地调查——这是他多年以来一直勤奋从事的一项工作——和人类学最新的理论相结合。我们都知道最近这些年,人类学在国际范围内大大地推动了历史方法论的扩展,但实际上,中国的学术界对人类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联究竟如何,从一般的视野开拓落实成为一个系统的工作方式,还是存在很多的疑点,有很多不甚了了的地方。张小军教授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所以今天他选择了“宗族与中国社会”这样一个前沿问题与大家来讨论。大家鼓掌欢迎。 张小军教授(以下简称张):谢谢轶峰教授。其实他这一番话,让我觉得特别惭愧。我没有那么多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我是从气象学改到社会学又改到人类学,其实改行有很多偶然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钦佩的是历史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