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三数学高考考前回归复习专题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

2008届高三数学高考考前回归复习专题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
2008届高三数学高考考前回归复习专题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

2008届高三数学高考考前回归复习专题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

(本专题内容来自必修4、必修5)

一、知识归纳

三角部分1、应用诱导公式,重点是“函数名称”与“正负号”的正确判断,一般常用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口诀确定三角函数名称和判定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在运用两角和、两角差、二倍角的相关公式时,注意观察角之间的关系,公式应正确、熟练地记忆与应用,并注意总结公式的应用经验,对一些公式不仅会用,还会逆用,变形用,如tg +tg tg(+)=

1tg tg αβ

αβαβ

-的变形tg +tg =tg(+)(1)tg tg αβαβαβ-,二倍角公式

22cos2cos sin ααα=-

2212sin 2cos 1αα=-=-的变形用21cos 2cos 2αα+=

, 2

1cos 2sin 2

αα-=等。 3、常用的三角变换

① 角的变换:主要是将三角函数中的角恰当变形,以利于应用公式和已知条件: 如2α=(α+β)+ (α-β) 2β=(α+β)-(α-β)

α=[(α+β)/2]+[( α-β)/2],β=[(α+β)/2]-[( α-β)/2] 2α=2α/2=(α+β-β)

②函数名称变换: 主要是切化弦、弦化切、正余弦互换、正余切互换。 ③ 公式的活用

主要有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通过适当的三角变换,以减少函数种类及项数,降低次数,使一般角化为特殊角。

注意切割化弦通分、降幂和升幂等方法的使用,充分利用三角函数值的变式,如,1=tan450

,-1=tan1350

, = tan600

, =cos600

或 =sin300

,sinx+cosx=2sin(x+),创造条件使用公式。

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⑴“五点法”画函数y=Asin(ωx+φ)(A ≠0, ω>0)的简图,掌握选取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的方法:设X=ωx+φ,由取0,π/2,π,3π/2,2π来求相应的x 值,及对应的y 值,再描点作图。

⑵掌握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函数y=sinx 的图像之间互相交换,提倡先平移后压缩(伸展),但先压缩(伸展)后平移也经常出现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

⑶给出图像确定解析式的题型,有时从寻找“五点法”中的第一个零点(-φ/ω.0)作为突破口,要从图像的升降情况找准第一个零点的位置。

⑷求定义域是研究其他性质首先应要考虑的方面之一,既要注意一般函数求定义域的规律,又要注意三角函数本身的特有属性,例如题中出现tanx,则一定有x ≠k+(π/2)(k ∈Z),不要遗忘.

⑸求值域离不开三角函数式的的恒等变形,还要熟练掌握形如:sinx ±cosx 、sinx ·cosx 、sin 2x+cos 2x 、sin 3x+cos 3

x 等之间的变换,以及三角公式的正逆用和变形用。

⑹三角函数单调区间的确定,一般先将函数式化为基本三角函数的标准式,然后通过同解变形或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若对函数利用描点画图,则根据图形的直观性可迅速获解。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首先判定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的对称性。三角函数最小正周期的求法,主要是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基本三角函数类型或形如y=Asin(ωx+φ)的形式,另外还有图像和定义法。

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图像与x 轴的交点,同时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图像的波峰顶或波谷底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 5、三角形中,正弦定理:2R=A a sin =B b sin =C c

sin ; 内切圆半径r=c

b a S ABC ++?2;内角和A+B+C=180°;

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 A cos ,bc

a c

b A 2cos 222-+=;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术语:坡度、仰角、俯角、方位角(以特定基准方向为起点(一般为北方),依顺时针方式旋转至指示方向所在位置,其间所夹的角度称之。方位角α的取值范围是:0°≤α<360°等

向量部分1、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用好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2、用向量的方法解决平行和垂直的问题。注意两非零向量的夹角的理解和应用。

3、→

1e 和→

2e 是平面一组基底,则该平面任一向量→

+=2211e e a λλ(21,λλ唯一) 特别:. OP =12OA OB λλ+则121λλ+=是三点P 、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

数列部分1、数列前n 项和S n

与第n 项a a

的关系:

S 1 (n =1)

a n = S n -S n-1 (n ≥2) 2、等差数列的主要性质:

已知{a n },{b n }为等差数列,则:

①{ka n },{a n }+{b n },{ka n +b},(k,b 为常数)等仍成等差数列; ②a n =a m +(n-m)d (m,n ∈N +); ③2a n =a n-m +a n+m ; ④如果m+n=p+q ,则a m +a n =a p +a q ;

⑤如果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成等差数列. ⑥在等差数列{a n }中,

若项数为2n,则S 偶-S 奇=nd, S 奇/S 偶 = a n /a n+1 ;

若项数为2n-1,则S 奇=na n , S 偶 =(n-1)a n ,S 2n-1 =(2n-1)a n ,即a n =S 2n-1/2n-1 3、等比数列的主要性质:

已知{a n },{b n }为等比数列,则:

①{ka n },{a n k },{a n b n },(k ≠0,k 为常数)等仍成等比数列; ②a n =a m ·q n-m

(m,n ∈N +);

③a n 2

=a n-m ·a n+m ; ④如果m+n=p+q ,则a m ·a n =a p ·a q ;

⑤如果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成等比数列.

⑥在等比数列{a n }中,n 为偶数时,S 偶/S 奇=q,n 为奇数时,(S 奇-a 1)/S 偶 = q. ⑦特别注意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推导方法(错位相减)的应用. na 1 (q=1)

S n = [a 1(1-q n

)]/(1-q)(q ≠1)

4、能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解题。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叠加、叠乘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法等)

(本专题C 级要求包括:两角和差正余弦、正切公式、平面向量数量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二、考题剖析

例1已知向量(cos ,sin )a αα=,(cos ,sin )b ββ=,25

a b -=

(Ⅰ)求c o s ()

αβ-的值; (Ⅱ)若02

πα<<,02

πβ-<<,且5sin 13

β=-,求sin α的值

例2已知向量m=(1,1),向量n →

与向量m →

夹角为π4

3,且m →·n →=-1, (1)求向量n →

(2)若向量n →与向量q →

=(1,0)的夹角为

2π,向量p →=(cosA,2cos 22

c

),其中A 、C 为?ABC 的内角,且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n →+p →

|的取值范围.

例3如图,摩天轮的半径为50m,圆心O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60m.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每3min 转一圈,摩天轮上的点P 的起始位置在最低点处.已知在时刻t(min)时点P 距离地面的高度

f(t)=Asin(ωt+φ)+h (2-π<φ<2

π

).

⑴求f(t)的表达式,及在2008min 时点P 距离地面的高度;

⑵求证:不论t 为何值时,f(t)+f(t+1)f(t+2)为定值.

例4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n ,且34117a a ?=,2522a a += (1)求通项n a ;

(2)若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且n

n S b n c

=

+,求非零常数c ; (3)求1

36n

n b f n n b +=+(

)() n N +∈ 的最大值

三、热身冲刺

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28sin 2cos 272

B C

A +-= (1) 求角A 的大小

(2)

若3a b c =+=,求b 和c 的值

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向量(1,2)a =-,又点(8,0),(,),(sin ,)(0)2

A B n t C k t π

θθ≤≤

(1)若,AB a ⊥且||5||AB OA =

,求向量OB ;

(2)若向量AC 与向量a 共线,当4k >时,且sin t θ取最大值为4时,求OA OC ?

3、数列{}n a 满足a a =1,a a -=2(0>a ),且{}n a 从第二项起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

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

(1)当n ≥2时,用a 与n 表示n a 与n S ;

(2)若在6S 与7S 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n S 的最小值,试求a 的取值范围;

(3)若a 为正整数,在(2)的条件下,设n S 取6S 为最小值的概率是1p ,n S 取7S 为最

小值的概率是2p ,比较1p 与2p 的大小.

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满足22*

1120()n n n n a a a a n N ++--=∈且32a +是2a 、4a 的等

差中项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 (2)若1122

log ,n n n n n b a a s b b b ==++

+,求使1

250n n s n ++?>成立的正整数n 的最小

值。 专题二

二、考题剖析 例1解:(Ⅰ)),sin ,(cos ),sin ,(cos ββαα==

即分

6.5

3

)cos(.54)cos(224,5

52)sin (sin )cos (cos ,552||2).sin sin cos (cos 22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b a b a

(Ⅱ)分7.0,02

,2

0 πβαβππα<-<∴<<-<<

分分

12.65

33

)135(53131254sin )cos(cos )sin(])sin[(sin 9.13

12

cos ,135sin 8.5

4

)sin(,53)cos( =-?+?=-+-=+-=∴=∴-==-∴=-ββαββαββααβββαβα 例2解:设n (, ),m n 1, 1.x y x y =?=-+=由有①……(1分)

m 与n 夹角为

43π,有m ·n =|m |·|n |·4

3cos π

, |n | 1∴=则1y x 22=+②……(3分)

由①②解得???=-=01y x 或???-==1

y x

∴即n (1, 0)=-或n (0, 1)=-……(6分) (Ⅱ)由n 与q 垂直知n (0, 1)=-……(7分)

由2B =A +C 知B =3π

,A +C =32π, 3

2A 0π<<

若n (0, 1)=-, 则n +p =)12

C cos 2,A (cos 2- =)C cos ,A (cos ∴222

1cos 21cos 2|n p | cos cos 22

A C A C +++=+=+

=)3

A 2cos(211)]A 234cos(A 2[cos 211π

++=-π++……(10分)

∵,353A 23,32A 0π<π+<ππ<< ∴当1)3

A 2cos(-=π

+时, |n p |+取得最小值

即2

min 1|n p |,2

+=∴min 2|n p |2+= …………(12分)

例3解:⑴∵每3min 转一圈

∴T=3 min ∴ω=

2T π=23

π 又∵f(t)最小值为10 m ∴h-A=10 ∵A+h=110 ∴A=50,h=60 ∴f(t)=50sin(

23

π

t+φ)+60 ∵t=0时,f(0)=10

∴50sin φ+60=10 ∴φ=2

∴f(t)=50sin(23

πt 2-π

)+60

∴f(2008)=50sin(

34016π2-π)+60=50sin(1338π+23π2-π)+60=50sin 6

π+60=85 m

⑵证明:∵(t)=50sin(23πt 2-

π)+60=-50cos 23

πt+60 ∴f(t)+f(t+1)f(t+2)= -50cos 23πt+60-50cos(23πt+23π)+60-50cos(23

πt+34π)+60=180. 例4解:(I )}{n a 为等差数列,5243a a a a +=+∴=22.

011722,,11724343=+-∴=?x x a a a a 是方程 的两实根,

.,043a a d <∴>公差 .13,943==∴a a

34,41

1339

2111-=∴?

??==??

?=+=+n a d a d a d a n .

……………4分

(II )由(I )知c

n n n c n S b n n n n n S n n n +-=+=∴-=?-+=22

2,242)1( }{.315

,26,11321n b c b c b c b +=+=+=∴是等差数列,,2212b b b +=∴

),,0(2

1

,02,315112262舍去即=-==++++=?+c c c c c c c

.2

1

-=∴c 故 ………………8分

(III )由(II )得,22

122

n n n n b n

=-

-=

221

()36(36)2(1)(36)(1)373637

n n n f n n n n n n n n n

∴=

===

+?+++++++

1,49

≤= ∴当且仅当6,36==n n n 即时取“等号”..49

1

)(max =∴n f …………12分

三、热身冲刺

1、(I )在△ABC 中有B+C=π-A ,由条件可得:

4[1-cos(B+C)] -4cos 2

A+2=7 又∵cos(B+C)= -cosA

∴4cos 2

A -4cosA+1=0

解得.3

),,0(,21cos π

π=∴∈=A A A 又 解: (II )由bc a c b bc a c b A 3)(,2

1

221cos 22222=-+=-+=即知

)

12(.1

22123)

10(.2,3,3分或由分代入得又???==???==????==+==+=c b c b bc c b bc c b a

2、解: (1)(8,),820AB n t AB a n t =-⊥∴-+=

2225||||,564(3)5OB AB n t t =∴?=-+=,得8t =± (4分)

(24,8)OB ∴=或(8,8)OB =--

(2)(sin 8,)AC k t θ=-

AC 与a 向量共线, 2sin 16t k θ∴=-+

232

sin (2sin 16)sin 2(sin )4k t k k k

θθθθ=-+=--+

4,104k k ∴>∴>>,∴当sin 4k θ=时,sin t θ取最大值为32

k

(8分)

由324k =,得8k =,此时,(4,8)6

OC πθ==

(8,0)(4,8)32OA OC ∴?=?= (12分) 3、解:(1)由已知,当n ≥2时,)2(6-+-=n a a n ,即)12(6+-=a n a n .

62

)

2)(1())(1(21?--+--+=+++=n n a n a a a a S n n

62)9(32

+++-=a n a n .

(2)解法一:由已知,当n ≥2时,{}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6,数列递增.

若6S 是n S 的最小值,则??

?≥≤0

076a a ,即???≥-≤-0300

24a a ,得3024≤≤a .

若7S 是n S 的最小值,则???≥≤0

087a a ,即???≥-≤-0360

30a a ,得3630≤≤a .

∴ 当6S 与7S 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n S 的最小值时,a 的取值范围是]36,24[.

解法二:由(1),当n ≥2时,62)9(32

+++-=a n a n S n ,且a S =1也满足此式

∵ 在6S 与7S 两项中至少有一项是n S 的最小值, ∴ 5.76

9

5.5≤+≤a , 解得3624≤≤a ,从而a 的取值范围是]36,24[. (3)由(2)知24{∈a ,25,26, (36)

若6S 是n S 的最小值,则5.669

5.5≤+≤a ,即30,,26,25,24 =a 若7S 是n S 的最小值,5.76

9

5.6≤+≤a ,即36,,32,31,30 =a

∴ 137

21==p p .

4、解:22

1111(1)20,()(2)0,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

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1()0,n n a a +∴+>1(2)0n n a a +∴-=,

即*

12()n n a a n N +=∈ ∴数列{}n a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2a + 是24,a a 的等差中项,24324a a a ∴+=+

11112884,2,a a a a ∴+=+∴=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n a =

(2)由(1)及12

log n n n b a a =?,得2n

n b n =-?,(6分)

23412,22232422n n n n s b b b s n =++

+∴=--?-?-?-

-? ①

2341222232(1)22n n n s n n +∴=--?-?-

--?-? ②

②-①得,23411222222(1)22n n n n s n n ++∴=++++

-?=-?-

要使1250n n s n ++?>成立,只需1

2250n +->成立,即1252,5n n +>≥

1250n n s n +∴+?>成立的正整数n 的最小值为5。(12分).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卷(附答案)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已知向量,则=() A. B. C. 4 D. 5 2.若向量,,若,则 A. B. 12 C. D. 3 3.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A. B. C. D. 4.已知平面向量、,满足,若,则向量、的夹角为() A. B. C. D. 5.在中,的中点为,的中点为,则() A. B. C. D. 6.已知平面向量不共线,且,,记与的夹角是,则最大时, () A. B. C. D. 7.在中,,AD是BC边上的高,则等于() A. 0 B. C. 2 D. 1 8.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C. [1,2] D. [0,2] 9.已知向量,的夹角为,且,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5 D. 10.已知椭圆:上的三点,,,斜率为负数的直线与轴交于,若原点是的重心,且与的面积之比为,则直线的斜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0,﹣1),B(﹣3,﹣4)两点,若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且 ,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 12.已知单位圆上两点满足,点是单位圆上的动点,且,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是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向直线 和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则________. 15.已知为锐角三角形,满足,外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设是边长为的正六边形的边上的任意一点,长度为的线段是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一条动弦,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7.设的外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且满足,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8.如图,在中,,点,分别为的中点,若,,则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60分) 19.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与平行.(Ⅰ)求; (Ⅱ)若,求的面积.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已知点,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点为的中点,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数列》题型归纳与训练及参考答案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数列》题型归纳与训练 【题型归纳】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题组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例1 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公差d =2,S n +2?S n =36,则n = A .5 B .6 C .7 D .8 【答案】D 【解析】解法一:由题知()21(1) 2 1n S na d n n n n n n ==+-=-+,S n +2=(n +2)2,由S n +2?S n =36得,(n +2)2?n 2=4n +4=36,所以n =8. 解法二:S n +2?S n =a n +1+a n +2=2a 1+(2n +1)d =2+2(2n +1)=36,解得n =8.所以选D . 【易错点】对S n +2?S n =36,解析为a n +2,发生错误。 题组二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例2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28641,2a a a a ==+,则a 6的值是________. 【答案】4 【解析】设公比为q (q ≠0),∵a 2=1,则由8642a a a =+得6422q q q =+,即42 20q q --=,解得q 2=2, ∴4 624a a q ==. 【易错点】忘了条件中的正数的等比数列. 【思维点拨】 等差(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是解决等差(比)数列题型时的基础方法,在高考中常有所体现,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呈现,有时也会出现在解答题的第一问中,属基础题.等差(比)数列基本运算的解题思路: (1)设基本量a 1和公差d (公比q ). (2)列、解方程组:把条件转化为关于a 1和d (q )的方程(组),然后求解,注意整体计算,以减少运算量.

求数列通项专题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设计

假如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为自己内心感到富足,这是肯定的. 求数列通项专题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设计 海南华侨中学邓建书 课题名称 求数列通项(高三数学第二阶段复习总第1课时) 科目 高三数学 年级 高三(5)班 教学时间 2009年4月10日 学习者分析 数列通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让他们掌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化归思想、应用意识. 2.通过对数列通项公式的研究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 又到特殊的认识事物规律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 问题教学法------用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 2. 讲练结合-----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三、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应用公式的能力; 2. 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 渗透函数、方程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 2.难点:(1)递推关系法求数列通项公式(2)由前n项和求数列通项公式时注意检验第一项(首项)是否满足 若不满足必须写成分段函数形式;若满足

则应统一成一个式子. 教学资源 多媒体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复习导入 第一组问题: 数列满足下列条件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2) 由递推关系知道已知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即可用公式求出通项 第二组问题:[学生讨论变式] 数列满足下列条件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2); 解题方法:观察递推关系的结构特征 可以利用"累加法"或"累乘法"求出通项 (3) 解题方法:观察递推关系的结构特征 联想到"?=?)" 可以构造一个新的等比数列 从而间接求出通项 教学活动2 变式探究 变式1:数列中 求 思路:设 由待定系数法解出常数

高三数学精准培优专题练习8:平面向量

培优点八 平面向量 1.代数法 例1:已知向量a ,b 满足=3a ,b 且()⊥+a a b ,则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3 B .3- C . D 【答案】C 【解析】考虑b 在a 上的投影为 ?a b b ,所以只需求出a ,b 即可. 由()⊥+a a b 可得:()2 0?+=+?=a a b a a b , 所以9?=-a b .进而?==a b b .故选C . 2.几何法 例2:设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且2==+=a b a b ,则=-a b _______. 【答案】【解析】可知a ,b ,+a b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和一条对角线, 由2==+=a b a b 可知满足条件的只能是底角为60o ,边长2a =的菱形, =. 3.建立直角坐标系 例3: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 中,设2BC BD =uu u v uu u v ,3CA CE =uu v uu u v ,则AD BE ?=u u u v u u u v __________. 【答案】14 AD BE ?=-uuu v uu u v 【解析】上周是用合适的基底表示所求向量,从而解决问题,本周仍以此题为例,从另一个角度解题,

观察到本题图形为等边三角形,所以考虑利用建系解决数量积问题, 如图建系: 3 0, A ?? ? ? ?? , 1 ,0 2 B ?? - ? ?? , 1 ,0 2 C ?? ? ?? , 下面求E坐标:令() , E x y,∴ 1 , 2 CE x y ?? =- ? ?? uu u v , 13 2 CA ? =- ?? uu v , 由3 CA CE = uu v uu u v 可得: 111 3 223 3 3 3 x x y y ???? -=-= ? ?? ?? ?? ? ?? ??= = ??? ? 13 3 E ? ?? , ∴ 3 0, AD ? = ?? uuu v , 53 6 BE ? = ?? uu u v ,∴ 1 4 AD BE ?=- uuu v uu u v . 一、单选题 1.已知向量a,b满足1 = a,2 = b,且向量a,b的夹角为 4 π ,若λ - a b与b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A. 1 2 -B. 1 2 C. 2 D 2 【答案】D 【解析】因为12cos2 4 π ?? ?= a b()2 240 λλλ -?=?=?= a b b,故选D.2.已知向量a,b满足1 = a,2 = b,7 += a b?= a b() A.1 B2C3D.2 【答案】A 对点增分集训

近五年文科数学数列高考题目及答案

全国文科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3)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13a = ,公比13q =. (I )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证明:12 n n a S -= (II )设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L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数学(文科) (12)数列{n a }满足1(1)21n n n a a n ++-=-,则{n a }的前60项和为D (A )3690 (B )3660 (C )1845 (D )1830_ (14)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3S 2=0,则公比q =___-2____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 (6)设首项为1,公比为23 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 D ) (A )21n n S a =- (B )32n n S a =- (C )43n n S a =- (D )32n n S a =-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30S =,55S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2121 1{}n n a a -+的前n 项和。 解:(17)(1)设{a n }的公差为d ,则S n =1(1)2 n n na d -+。 由已知可得111330,1, 1.5105,a d a d a d +=?==-?+=-?解得 {}n =2-.n a a n 故的通项公式为 (2)由(I )知212111111(),(32)(12)22321 n n a a n n n n -+==----- 从而数列21211n n n a a -+?????? 的前项和为1111111-+-++)2-1113232112n n n n -=---L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I 文科卷)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n a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2a ,4a 是方程2 560x x -+=的根。 (I )求{}n a 的通项公式; (II )求数列2n n a ?????? 的前n 项和.

高考文科数学函数专题讲解及高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函 数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 x 的集合分别记做 [,),(,),(,],(,)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 a b <.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 x k k Z π π≠+ ∈.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 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 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

高三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数列专题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等比数列{}n a 中,12a =,8a =4,函数 ()128()()()f x x x a x a x a =---L ,则()'0f =( ) A .62 B. 92 C. 122 D. 152 【答案】C 【解析】考查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公式,重点考查学生创新意识,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考虑到求导中,含有x 项均取0,则()' 0f 只与函数()f x 的一次项 有关;得:412 123818()2a a a a a a ??==L 。 2、在等比数列{}n a 中,11a =,公比1q ≠.若12345m a a a a a a =,则m= (A )9 (B )10 (C )11 (D )12 【答案】C 3、已知{}n a 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且369s s =,则数列1n a ?? ???? 的前5项和为 (A ) 158或5 (B )3116或5 (C )3116 (D )15 8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等比数列的性质,属于中等题。 显然q ≠1,所以3639(1q )1-=121-q 1q q q q -?+?=-,所以1{}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1 2 的等比数列, 前5项和5 51 1()31211612 T -= =-. 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123a a a =5,789a a a =10,则456a a a = (A) 【答案】A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31231322()5a a a a a a a ===g ,3 7897988()a a a a a a a ===g 10,所以 13 2850a a =, 所以13 3 3 64564655 28()()(50)52a a a a a a a a a =====g 5.已知等比数列{m a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1a , 321 ,22 a a 成等差数列,则91078a a a a +=+ A.12+ B. 12- C. 322+ D 322- 6、设{}n a 是任意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前2n 项和与前3n 项和分别为,,X Y Z ,则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2X Z Y += B 、()()Y Y X Z Z X -=- C 、2 Y XZ = D 、()()Y Y X X Z X -=- 【答案】 D 【分析】取等比数列1,2,4,令1n =得1,3,7X Y Z ===代入验算,只有选项D 满足。 8、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1a =-,466a a +=-,则当n S 取最小值时,n 等于 A .6 B .7 C .8 D .9 【答案】A 【解析】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则461282(11)86a a a d d +=+=?-+=-,解得2d =, 所以22(1) 11212(6)362 n n n S n n n n -=-+ ?=-=--,所以当6n =时,n S 取最小值。 9、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0,1,2,n a n >=L ,且25252(3)n n a a n -?=≥,则当1n ≥时, 2123221log log log n a a a -+++=L A. (21)n n - B. 2 (1)n + C. 2n D. 2 (1)n -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平面向量》全集汇编附解析

新数学《平面向量》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圆O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点D 为劣弧AC 的中点,则OD =u u u r ( ) A .2133BA AC +u u u r u u u r B .2133BA A C -u u u r u u u r C .1233BA AC +u u u r u u u r D .4233BA AC +u u u r u u u r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O ,易知B ,O ,D 三点共线,设OD 与AC 的交点为E ,列出相应式子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BO ,易知B ,O ,D 三点共线,设OD 与AC 的交点为E , 则()() 221121332333 OD BO BE BA BC BA BA AC BA AC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表示方法,结合几何特点,考查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 2.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4,点D 为边BC 的中点,点E 满足AE ED u u u r u u u r =,那么EB EC ?u u u r u u u r 的值为( ) A .8 3 - B .1- C .1 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二倍角公式得求得tan ∠BED ,即可求得cos ∠BEC ,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得直接求得结果即可. 【详解】

由已知可得:7 , 又23 tan BED 3 BD ED ∠= == 所以22 1tan 1 cos 1tan 7 BED BEC BED -∠∠==-+∠ 所以1||cos 7717EB EC EB EC BEC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及二倍角公式,属中档题. 3.若向量a b r r ,的夹角为3 π ,|2|||a b a b -=+r r r r ,若()a ta b ⊥+r r r ,则实数t =( ) A .1 2 - B . 12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2|||a b a b -=+r r r r 两边平方得22b a b =?r r r ,结合条件可得b a =r r ,又由()a ta b ⊥+r r r ,可得20t a a b ?+?=r r r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2|||a b a b -=+r r r r 两边平方得2222442a a b b a a b b -?+=+?+r r r r r r r r . 即22b a b =?r r r ,也即22cos 3 b a b π =r r r ,所以b a =r r . 又由()a ta b ⊥+r r r ,得()0a ta b ?+=r r r ,即20t a a b ?+?=r r r . 所以222 1122b a b t a b ?=-=-=-r r r r r 故选:A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经典大题训练(附答案)

1.(本题满分14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4-=n n a S (1,2,)n =, (1)证明: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n b 满足1(1,2,)n n n b a b n +=+=,12b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2.(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12326231,9.a a a 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 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求数列1n b ?? ???? 的前项和. 3.设数列{}n a 满足21112,32n n n a a a -+=-=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令n n b na =,求数列的前n 项和n S

4.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3项和为6,前8项和为﹣4.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b n=(4﹣a n)q n﹣1(q≠0,n∈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 5.已知数列{a n}满足,,n∈N×. (1)令b n=a n+1﹣a n,证明:{b n}是等比数列; (2)求{a n}的通项公式.

1.解:(1)证:因为34-=n n a S (1,2,)n =,则3411-=--n n a S (2,3,)n =, 所以当2n ≥时,1144n n n n n a S S a a --=-=-, 整理得14 3 n n a a -= . 5分 由34-=n n a S ,令1n =,得3411-=a a ,解得11=a . 所以{}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4 3 的等比数列. 7分 (2)解:因为14 ()3 n n a -=, 由1(1,2,)n n n b a b n +=+=,得114 ()3 n n n b b -+-=. 9分 由累加得)()()(1231`21--++-+-+=n n n b b b b b b b b =1)34(33 41)34(1211 -=--+--n n , (2≥n ), 当n=1时也满足,所以1)3 4 (31-=-n n b . 2.解:(Ⅰ)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23269a a a =得32 34 9a a =所以21 9 q =。有条件可知a>0,故13 q =。 由12231a a +=得12231a a q +=,所以113 a =。故数列{a n }的通项式为a n =1 3n 。 (Ⅱ )111111log log ...log n b a a a =+++ (12...) (1) 2 n n n =-++++=- 故 12112()(1)1 n b n n n n =-=--++ 12111111112...2((1)()...())22311 n n b b b n n n +++=--+-++-=-++

高三文科数学三角函数专题测试题(后附答案)

高三文科数学三角函数专题测试题 1.在△ABC 中,已知a b =sin A cos B ,则B 的大小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2.在△ABC 中,已知A =75°,B =45°,b =4,则c =( ) A . 6 B .2 6 C .4 3 D .2 3.在△ABC 中,若∠A=60°,∠B =45°,BC =32,则AC =( ) A .4 3 B .2 3 C . 3 D . 32 在△ABC 中, AC sin B =BC sin A ,∴AC =BC ·sin B sin A =32× 22 3 2 =2 3. 4.在△ABC 中,若∠A=30°,∠B =60°,则a∶b∶c=( ) A .1∶3∶2 B .1∶2∶4 C .2∶3∶4 D .1∶2∶2 5.在△ABC 中,若sin A>sin B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B .A

(完整版)高三文科数学数列专题.doc

高三文科数学数列专题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资料 ——《数列》专题 1. 等差数列{ 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已知a1030, a2050 . ( 1)求通项a n; ( 2)若S n242 ,求 n ; ( 3)若b n a n20 ,求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 T n的最小值. 2. 等差数列{ a n}中,S n为前n项和,已知S77, S1575 .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2)若b n S n,求数列 {b n } 的前 n 项和 T n. n 3. 已知数列{ a n}满足a1 1 a n 1 ( n 1) ,记 b n 1 , a n . 1 2a n 1 a n (1)求证 : 数列{ b n}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4. 在数列a n 中, a n 0 , a1 1 ,且当 n 2 时,a n 2S n S n 1 0 . 2 ( 1)求证数列1 为等差数列;S n ( 2)求数列a n的通项 a n; ( 3)当n 2时,设b n n 1 a n,求证: 1 2 (b2 b3 b n ) 1 . n 2(n 1) n 1 n 5. 等差数列{ a n}中,a18, a4 2 .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2)设S n| a1 | | a2 || a n |,求 S n;

1 (n N *) , T n b1 b2 b n (n N *) ,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对任( 3)设b n n(12 a n ) 意 n N * ,均有T n m 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成立,若存在,求出 32 6. 已知数列{log2(a n1)} 为等差数列,且a13, a39 . ( 1)求{ a n}的通项公式; ( 2)证明: 1 1 ... 1 1. a2 a1 a3 a2 a n 1 a n 7. 数列{ a n}满足a129, a n a n 12n 1(n 2, n N * ) .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 ( 2)设b n a n,则 n 为何值时, { b n } 的项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少?n 8. 已知等差数列{ a n}的公差d大于0 , 且a2,a5是方程x2 12 x 27 0 的两根,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 为 T n,且 T n 1 1 b n. 2 ( 1)求数列{ a n} , { b n}的通项公式; ( 2)记c n a n b n,求证:对一切 n N 2 , 有c n. 3 9. 数列{ 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a n 3n . (1)求数列{ a n}的通项公式a n; (2)数列{ a n}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请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0. 已知数列{ a n}的前n项和为S n,设a n是S n与 2 的等差中项,数列{ b n} 中, b1 1,点 P(b n , b n 1 ) 在 直线 y x 2 上. ( 1)求数列{ a n} , { b n}的通项公式

53.高考数学专题26 平面向量(知识梳理)(理)(原卷版)

专题26 平面向量(知识梳理) 一、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1、向量的概念: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向量。 (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以A 为始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AB 的长度记作||AB 。用有向线段AB 表示向量,读作向量AB ; ②用小写字母表示:a 、。 (3)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①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②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③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但向量不是有向线段。向量是规定了大小和方向的量,有向线段是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的线段。 2、向量的模:向量AB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零向量:长度等于零、方向是任意的向量,记作。 4、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0a =。 5、平行向量:(1)若非零向量a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b a //,又叫共线向量; (2)规定与任一向量平行。 6、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7、相等向量:若非零向量a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则向量a 、是相等向量。 (1)相等向量:=?模相等,方向相同; (2)相反向量:b a -=?模相等,方向相反。 二、向量的加法 1、三角形法则

图示 2、平行四边形法则 原理 已知两个不共线向量a 、b ,作a AB =,b BC =,则A 、B 、D 三点不共线,以AB 、AD 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上的向量b a AC +=,这个法则叫做两个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图示 3、多边形法则 原理 已知n 个向量,依次把这n 个向量首尾相连,以第一个向量的始点为始点,第n 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 的向量叫做这n 个向量的和向量,这个法则叫做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 图示 运算律 交换律 a b b a +=+ 结合律 )()(c b a c b a ++=++ 1、相反向量:与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 (1)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2)a a =--)(; (3)0)()(=+-=-+a a a a ; (4)若a 与b 互为相反向量,则b a -=,a b -=,0=+b a 。 2、向量的减法:已知向量a 与b (如图),作a OA =,b OB =,则a BA b =+,向量BA 叫做向量a 与b 的差,并记作b a -,即OB OA b a BA -=-=,由定义可知: (1)如果把两个向量的始点放在一起,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以减向量的终点为始点,被减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 (2)一个向量BA 等于它的终点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OA 减去它的始点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OB ,或简记为“终点向量减始点向量”;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数列》难题汇编附答案

新数学《数列》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在数列{}n a 中,若10a =,12n n a a n +-=,则23111 n a a a +++L 的值 A . 1 n n - B . 1 n n + C . 1 1n n -+ D . 1 n n +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叠加法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1)n a n n =-,进而即可求解23111 n a a a +++L 的和. 详解:由题意,数列{}n a 中,110,2n n a a a n +=-=, 则112211()()()2[12(1)](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n n n ---=-+-++-+=+++-=-L L , 所以 1111 (1)1n a n n n n ==--- 所以 231111111111(1)()()12231n n a a a n n n n -+++=-+-++-=-=-L L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综合问题,其中解答中涉及到利用叠加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利用裂项法求解数列的和,正确选择方法和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 2.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3a =,13521a a a ++=,则357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 【答案】B 【解析】 由a 1+a 3+a 5=21得24242 1(1)21172a q q q q q ++=∴++=∴=∴ a 3+a 5+a 7=2 135()22142q a a a ++=?=,选B. 3.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1356a a a ++=,76a =.则这个数列的前7项和等于( ) A .12 B .21 C .24 D .3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3a ,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 因为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1356a a a ++=,

高三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子集 B A ? (或 )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 于B A ?(1)A A ?? (2) A C ?,则B C ?且B A ?若(3) A B =,则B A ?且B A ?若(4) A(B) 或 B A 真子集 A ≠?B (或B ≠ ?A ) B A ?中至少 B ,且有一元素不属于A 为非空子集) A (A ≠ ??)1( A C ≠ ?,则 B C ≠ ?且A B ≠ ?若(2) B A 集合 相等 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 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 都属于A B ?(1)A A ?(2)B A(B)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个子集,它有21-个真子集,它有21-个非空子集,它有22-非空真 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交集 A B I {|,x x A ∈且 }x B ∈ (1) A A A =I (2)A ?=?I (3)A B A ?I A B B ?I B A 并集 A B U {|,x x A ∈或 }x B ∈ (1)A A A =U (2)A A ?=U (3)A B A ?U A B B ?U B A 补集 U A e {|,}x x U x A ∈?且 ()U A A U =U e2 ()U A A =? I e1 (1不等式 解集 ||(0)x a a <> {|}x a x a -<< ||(0)x a a >> |x x a <-或}x a > ||,||(0)ax b c ax b c c +<+>> , ||x a <看成一个整体,化成 ax b +把 型不等式来求解 ||(0)x a a >> (2()()()U U U A B A B =I U 痧 ?()()() U U U A B A B =U I 痧?

高考数学数列题型专题汇总

高考数学数列题型专题 汇总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高考数学数列题型专题汇总 一、选择题 1、已知无穷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n S ,且S S n n =∞ →lim .下列 条件中,使得()*∈q a (B )6.07.0,01-<<-q a (D )7.08.0,01-<<-

A .{}n S 是等差数列 B .2{}n S 是等差数列 C .{}n d 是等差数列 D .2{}n d 是等差数列 【答案】A 二、填空题 1、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6a =,350a a +=,则 6=S _______.. 【答案】6 2、无穷数列{}n a 由k 个不同的数组成,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若对任意 *∈N n ,{}3,2∈n S ,则k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4 3、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a 1+a 3=10,a 2+a 4=5,则a 1a 2a n 的最大值 为 . 【答案】64 4、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4,a n +1=2S n +1,n ∈N *,则 a 1= ,S 5= . 【答案】1 121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平面向量 【考点例题解析】 考点1.共线定理应用 例一:平面向量→ →b 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 →b a ,方向相同 B. → →b a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 C.存在,R ∈λ→ → =a b λ D.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0,,2121=+→ → b a λλλλ 变式一:对于非零向量→ →b a ,,“→→ →=+0b a ”是“→ →b a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二:设→ →b a ,是两个非零向量( ) A.若→ → → → =+b a b a _则→→ ⊥b a B. 若→→⊥b a ,则→→→→=+b a b a _ C. 若→ →→→=+b a b a _,则存在实数λ,使得 → → =a b λ D 若存在实数λ,使得→ → =a b λ,则→ → → → =+b a b a _ 例二:设两个非零向量→ → 21e e 与,不共线, (1)如果三点共线;求证:D C A e e CD e e BC e e AB ,,,28,23,212121--=+=-= (2)如果三点共线, 且D C A e k e CD e e BC e e AB ,,,2,32,212121-=-=+=求实数k 的值。

变式一:设→ →21e e 与两个不共线向量,,2,3,2212121e e e e e k e -=+=+=若三点A,B,D 共线,求实数 k 的值。 变式二:已知向量→ →b a ,,且,27,25,2+=+-=+=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 A.A,B,D B.A,B,C C.B,C,D D.A,C,D 考点2.线段定比分点的向量形式在向量线性表示中的应用 例一:设P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2BA BC BP += 则( ) A. PB PA +=0 B. PA PC +=0 C. PC PB +=0 D. PB PA PC ++=0 变式一:已知O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的中点,且OC OB OA ++=20,那么( )A. OD A =0 B. OD A 20= C. OD A 30= D. OD A =02 变式二: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AB =,b AD =,NC AN 3=,M 为BC 的中点,则=MN ( 用b a ,表示) 例二:在三角形ABC 中,c AB =,b AC =,若点D 满足DC BD 2=,则=AD ( ) A. ,3132+ B. ,3235- C. ,3132- D. ,3 2 31+

天津市高三数学总复习 综合专题 数列 理 (学生版)

数列(理) 考查内容: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 项和公式、 不等式证明等基础知识,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考查运算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数列{}n a 中,11a =,122n n n a a +=+。 (1)设1 2 n n n a b -=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1n n n ba b S -=- (1)证明:当2b =时,{} 12n n a n --?是等比数列; (2)求{}n a 的通项公式 3、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2 3 a = ,121n n n a a a +=+,1,2,3,n =…。 (1)证明:数列? ?? ?? ?-11n a 是等比数列; (2)数列? ?? ?? ?n a n 的前n 项和n S 。 4、已知数列{}n a 满足:1±≠n a ,2 11=a ,()() 2211213n n a a -=-+,记数列21n n a b -=,221n n n c a a +=-, n N *∈。 (1)证明数列 {}n b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n c 的通项公式; (3)是否存在数列{}n c 的不同项k j i c c c ,,,k j i <<,使之成为等差数列?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不同项 k j i c c c ,,,k j i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已知数列{}n a 、{}n b 中,对任何正整数n 都有:

11213212122n n n n n n a b a b a b a b a b n +---+++++=--L 。 (1)若数列{}n a 是首项和公差都是1的等差数列,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数列{}n a 是否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求出通项公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求证:1132 n i i i a b =<∑ 。 6、设数列{}n a 满足11a =,22a =,121 (2)3 n n n a a a --= +,(3,4,)n =L 。数列{}n b 满足11,(2,3,)n b b n ==L 是非零整数,且对任意的正整数m 和自然数k ,都有 111m m m k b b b ++-≤+++≤L 。 (1)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2)记(1,2,)n n n c na b n ==L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S 。 7、有n 个首项都是1的等差数列,设第m 个数列的第k 项为mk a , (,1,2,3,,, 3)m k n n =L ≥,公差为m d ,并且123,,,,n n n nn a a a a L 成等差数列。 (1)证明1122m d p d p d =+,n m ≤≤3,12,p p 是m 的多项式,并求12p p +的值; (2)当121, 3d d ==时,将数列{}m d 分组如下:123456789(), (,,), (,,,,),d d d d d d d d d L (每组数的个数构成等差数列),设前m 组中所有数之和为4()(0)m m c c >,求数列{2}m c m d 的前n 项和n S 。 (3)设N 是不超过20的正整数,当n N >时,对于(2)中的n S ,求使得不等式1 (6)50 n n S d ->成立的所有N 的值。 8、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 ? ? ?-=3sin 3cos 22 2 ππn n n a n ,其前n 项和为n S 。 (1)求n S ; (2)设n n n n S b 4 3?=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9、数列}{n a 满足}221221,2,(1cos )sin ,1,2,3,.22 n n n n n a a a a a n ππ+===++=L 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