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初步研究

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初步研究
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初步研究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5-11-20T09:43:03.7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作者:朱树云 [导读]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外科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暴力导致,患者同时伴随剧烈的疼痛。朱树云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外科 614700 摘要:目的: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5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者18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尚可,轻度受限者7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差者3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2=5.03。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防旋髓内钉;锁定钢板 Abstract:Objective:Of proximal femur prevent 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plate in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Methods:Choose our hospital between June 2009 - January 2015,56 cases of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s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8 cases in each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reatment,preventio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locking plate treatment,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jin.Results:Bleeding amou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operation time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limb function activity and no obvious limited 14 cases,control group 15 cases;Experimental group limb function activities and mild limited 10 cases,control group in 8 cases;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claim 4 cases,control group 5 case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Experimental group 2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3 cases,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P > 0.05.Conclusion:Ideal treatment effect was achieved in two ways,but smaller intramedullary nail to treat injuries. key words:The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The rotary intramedullary nail;Locking plate 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患肢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不同的内固定物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我院在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5年1月间5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5.3±15.4)岁,男性16例,女性12例,患者骨折时间平均为(4.5±2.1)h,22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6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6.2±15.3)岁,男性15例,女性13例,患者骨折时间平均为(4.6±2.2)h,23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5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急诊下行手术治疗,清创后按照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余患者按照常规进行手术治疗1.2.1对照组:在患者股骨大粗隆顶点下方做切口,暴露骨折位置,牵引复位,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将锁定钢板置入骨折外隧道,临时固定。在C臂机引导下将锁定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复查无误后清理创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肌肉筋膜,术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全麻后进行闭合复位,而后在患者股骨大转子上方做切口,将导针钻入髓腔中,在C臂机引导下将髓内钉插入到髓腔中,拔出导针,选择合适的螺旋刀片,将主钉锁定,而后清理创口,缝合肌肉筋膜。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内容均由患者主治医师进行调查。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组别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 实验组 101.6±15.2 82.5±8.7 8.2±1.5 对照组 159.4±21.3 96.2±12.4 10.5±2.1 P值<0.05 <0.05 <0.05 t值 5.84 6.27 5.32 2.2两组患者: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良好,无明显受限者18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肢功能活动尚可,轻度受限者7例,对照组11例;实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差者3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2=5.03。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

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

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0T13:30:48.2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雷杰锋1 陈权威2 [导读] 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1.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 410600;2.宁乡市流沙河中心卫生院湖南宁乡 410600)摘要:目的探究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诊治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统一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统一应用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中指征。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是88.89%(16/18),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是44.44%(8/18),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02.1±21.01)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94.6±27.10)ml,观察组的手术指征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骨质疏松;股骨转子下骨折;临床效果 为了探究加长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抽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诊治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详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本研究抽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诊治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患者18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全程参与研究,未曾中途退出,且其治疗依从性、配合度较高。(3)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症状鉴定与病理学鉴定,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障碍患者或存在心理疾病的患者;(2)排除存在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伴有心脏、肾脏功能异常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年龄范围是45~79岁,平均年龄(59.18±11.03)岁,男性8例,女性10例;观察组的患者年龄范围是46~78岁,平均年龄(58.30±11.11)岁,男性11例,女性7例。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各项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对照组患者统一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统一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PFNA)进行治疗。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全麻处理,于股骨大转子外侧作60毫米长度的纵形切口,钝性分离软组织,暴露股骨大粗隆,切除骨膜,随后进行牵引骨折复位,插入导针,手术过程中注意避免误伤动脉和神经。导针引导髓内钉插入股骨上端的髓腔内,调整骨折复位,随后置入锁定钉、引流管等,逐层缝合切口【1~3】。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全麻处理,于髋后侧作200毫米长度的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软组织,暴露关节囊,并纵向切开关节囊。暴露骨折部位,在小转子的上方约10毫米处作截骨,截取股骨头,切除髋臼周围组织以及关节囊。随后将骨折处复位,固定大小股骨粗隆。随后置入假体、引流管等,逐层缝合切口【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术中相关指征。治疗的优良率的评估采取Johner-Wruhs 标准,具体如下:(1)优: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可以正常行走,疼痛轻;(2)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可以正常行走,但运动能力受限,关节功能仍未恢复,疼痛度中等;(3)差: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消失,可以勉强地行走,疼痛度高,无法长时间行走;(4)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无法下地,疼痛度较高,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严重障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工作采用软件SPSS 17.0完成,本研究涉及的计量资料全部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组间的对比使用T值检验,研究中涉及的多组间的对比使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是88.89%(16/18),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是44.44%(8/18),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如表2。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第20卷第9期 2012年9月 Vol.20 No.9 Sep,2012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 158 临床研究 ?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孙永福 (大连开发区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48例,女38例,左侧50例,右侧36例,年龄46-87岁(平均65.6岁)。骨折根据Tronzo-Evans分类分型:Ⅰ型11例,Ⅱ型20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Ⅴ型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8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1±0.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83.6±43.4)min,手术出血量平均(318±36.6) mL。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1例,良15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8.3%。术后无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结论 PFNA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PFNA;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 572.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同时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使得外伤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在医学界已成为共识。内固定物选择上有髓内固定及髓外固定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究竟哪一种内固定方法更有优势,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均为外伤所致。致伤原因:摔伤72例,交通伤14例。骨折分型:Ⅰ型11例,Ⅱ型20例,Ⅲ型31例,Ⅳ型21例,Ⅴ型3例。发生骨折前有57例患者生活能自理,29例患者生活需要照顾。入院时合并其它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64例,肺部疾病28例,糖尿病19例,消化系统疾病16例,泌尿系统疾病8例,褥疮6例。 1.2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手术耐受力进行评估,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患者伤后时间超过3天则需行下肢深静脉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贫血者术前输血使血红蛋白>100g/L,有原发高血压者给与予降压治疗,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6-21.3KPa,舒张压10.6-12.6KPa范围内进行手术,糖尿病患者需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备皮,术前1h静点抗生素。 1.3手术方法 患者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双足绑于足托,保持患肢内收内旋位牵引复位。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满意,术区常规消毒后铺单。以大转子为起点向近侧取长约6-8cm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纵行钝性分开臀中肌,确定股骨大转子顶点为进针点。经大转子进针点向股骨髓腔插入导针,沿导针通过保护套筒推动17.0mm空心钻头,打开股骨皮质。将连接手柄的PFNA主钉插入髓腔,当预计PFNA螺旋刀片可以插入股骨颈下半部分时停止。安装瞄准臂,于股骨大转子远侧另取小切口,将安装钻头套筒和套管针的PFNA螺旋刀片保护套筒经瞄准臂从小切口插入,通过软组织达股骨外侧皮质,移除套管针,经钻头套筒向股骨头颈插入导针,C臂X光机透视,正位上导针位置应该在股骨颈下半部,侧位导针位置应该在股骨颈正中,导针应插入股骨头关节面下5mm。测量导针插入深度,选择所需长度的螺旋刀片,移除钻头套筒,沿导针推动11.0mm空心钻头,打开股骨外侧皮质,沿导针推动扩髓器直至限深处。将插入器插入选定的PFNA螺旋刀片,逆行旋转,解锁螺旋刀片。沿导针将螺旋刀片经保护套筒插入股骨头颈内,用锤子轻轻敲击插入器底部直至限深处,PFNA螺旋刀片的正确位置是在关节面下5-10mm。顺时针旋转插入器,锁定PFNA螺旋刀片。在远端皮肤再取一小切口,经瞄准臂插入安装好的远端锁定保护套筒至骨皮质。移除套管针,用4.0mm钻头钻孔,测深,扭入选择长度的锁钉。移除瞄准器及插入手柄,将空心尾帽扭入主钉尾端。冲洗切口,彻底止血,留置切口引流管1枚,逐层缝合切口。包扎,术毕。 1.4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预防感染及抗凝治疗,预防卧床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在床上起坐,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拔出切口引流管后即在CPM机下功能锻炼,鼓励有能力患者尽可能早期扶双拐离床活动,患肢不能负重。患者术后四周患肢可部分负重。每个月复查1次X-Ray片,骨折愈合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1.5疗效观察及随访 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情况。 2 结果 8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1±0.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为(83.6±43.4)min,手术出血量平均为(318±36.6)mL,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1例,良15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8.3%。术后有16例肺部感染,5例发生心功能不全,4例出现褥疮,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发生切口延迟愈合。术后无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 3 讨论 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复位及坚强的内固定,早期活动,避免并发症。PFNA是在PFN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只插入一个PFNA螺旋刀片就完成了抗旋转及成角稳定性。手术减少了1枚防旋钉,缩短了手术时间。PFNA螺旋刀片打入时不会因钻头钻孔而破坏大量股骨头颈内骨质,丢失产生的骨屑,而是将骨质挤压到螺旋刀片的周围,松质骨被压缩,能更好的为螺旋刀片提供锚合力。PFNA主钉具有6度外偏角,方便从股骨大转子顶部插入。 收稿日期:2012-08-08 (下转第161页)

InterTan系统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InterTan 系统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武振东王超朱东祁宝昌刘韦兵孙大辉秦大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院创伤骨科,吉林长春130021) 〔摘 要〕目的 评价并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及InterTan 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6月 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其中31例使用PFNA 固定,24例使用InterTan 系统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例数、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及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结果 PFNA 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较InterTan 组少(P < 0.05),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率、术后3个月大腿疼痛程度和术后髋关节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PFNA 和In-terTan 系统设计合理,各有优势。PFNA 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InterTan 抗旋转稳定及断端加压效果明显,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 ;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3)03-0497-04;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3.03.001 The effects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and InterTan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n elderl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a-tients WU Zhen-Dong ,WANG Chao ,ZHU Dong ,et al . Jilin University Bethune First Hospital ,Changchun 130021,Jili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and InterTan sys-tem for the treatment o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atients.Methods Since June 2008to October 2010,55patients ,of which 31cases fixed with PFNA and 24cases fixed with InterTan system were observed.The incision length ,blood loss ,mean operative time ,fracture heal-ing time ,the number of cases of fixation failu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and blood loss were less in PFNA group than those in InterTan group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incision length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rate after 3months thigh pain severity and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function (P >0.05).Conclusions PFNA and InterTan system are designed reasonably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respectively.PFNA has simple operation ,shor-ter operative time ,InterTan has anti-rotation stability and stump pressure effect.In theory ,InterTan has a higher stability. 【Key words 】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InterTan ;Internal fixati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0832012) 通讯作者:秦大明(1962-),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 骨肿瘤、骨病、复杂骨创伤诊断和治疗及人工关节置换研究。 第一作者:武振东(1986-),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骨创伤诊断和治疗 及人工关节置换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1,2〕 ;另一方面,高能量复杂粗隆间骨折病例逐年增多,对内固定材料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故宜选择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下床活动锻炼的手术固定系统 〔3〕 。Xu 等 〔4〕 认为,髓 内钉固定系统在稳定性上强于钉板固定系统。近年来,几种新型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由于其较高的稳定性和微创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难度。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及InterTan 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本文拟分析其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5例,男42例,女13例;年龄43 82岁,平均68.5岁;摔倒41例,车祸伤14例。骨折按Jensen 改良的Evans 分型 〔5〕 ,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12例,Ⅳ型 16例,Ⅴ型6例。PFNA 组31例, InterTan 组24例。术前麻醉风险按诺丁汉髋关节骨折术前评分标准(NHFS )〔6〕 进行评价,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麻醉风险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 围术期处理 患者入院后即行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 内科会诊处理内科合并疾病,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评估手术风险。术前30min 2h 预防性静脉推注抗生素,双髋关节及股骨近端摄X 线正、侧位片,测量股骨颈干角、髓腔内径、股骨干前倾角健侧对比。术后立即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8 72h 。全部患者在术后第2天进行患侧髋关节正侧位及骨盆正位片摄片以确定内植物情况,并由同一名骨科高级职称医师及1名影 像医师进行阅片诊断。术后1、2、3、6、12个月分别拍摄X 线片,每次均要求患者保持相同体位。1.3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 于骨科牵引床上,在C 型臂监视下闭合复位,无法准确复位可用克氏针辅助临时稳定复位。位置满意后,自大粗隆顶点向近端作长4 6cm 直切口,分离软组织,在大粗隆顶点略靠内侧开口,近端扩髓,置入主钉。 · 794·武振东等InterTan 系统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