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超级电容特性

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超级电容特性
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超级电容特性

第6期

2011年6月

高分子学报

ACTA POLYMERICA SINICA

No.6Jun.,2011

639

*2010-05-18收稿,2010-09-08修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0773020)和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项目号0852nm02000)资助;**通讯联系人,

E-mail :gengchaow@ecust.edu.cn doi :10.3724/SP.J.1105.2011.10151

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超级电容特性

*

孙敏强朱忠泽李星玮王庚超

**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37)

摘要运用重氮化技术制备了水溶性磺化碳纳米管,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直径的磺化碳纳米管(1 2nm ,

<8nm ,10 20nm ,30 50nm )为载体,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聚苯胺与磺化碳纳米管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并形成了电荷转移复合物;且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电荷转移复合物增多.从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发现,聚苯胺/磺化单壁碳纳米管(PANI /sSWCNT )复合材料为聚苯胺包覆纳米管束结构,

而PANI /磺化多壁碳纳米管(sMWCNT )复合材料则呈现出聚苯胺包覆单根纳米管的形貌.循环伏安实验结果显示,与聚苯胺纳米棒相比(271F /g ),复合材料拥有更高的比电容(309 457F /g ),且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同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快速充放电特性.关键词

聚苯胺纳米棒,磺化碳纳米管,化学氧化聚合,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PANI )因其价格低廉,良好的导电性,独特的掺杂/脱掺杂机理[1]

和优异的氧化/还

原特性

[2,3]

等优点,已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的研究热点[4 8]

.然而,PANI 尚存在循环稳定性

差等缺点

[9]

.碳纳米管(CNTs )因具有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和稳定性好等特点也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

[10 12]

.而CNTs 的比电容(30 100F /

g )较低,这限制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采用CNTs 与PANI 复合,可降低PANI 的内阻,提高其循环稳定性

[13]

;同时也赋予复合材料

高的比电容(>300F /g )

[14]

.近年来,有关PANI /CNTs 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报道日益增多

[15 19]

.CNTs 直

径的不同,其比表面积差别明显,对PANI /CNTs 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为克服CNTs 在水性体系易团聚的缺陷,本文运用重氮化技术合成了水溶性的磺化碳纳米管.以不同直径磺化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方法,

制备出一系列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并研究碳纳米管直径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超级电容特性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单壁碳纳米管(SWCNT ,

纯度≥90%,直径1 2nm )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1,直径<8nm ;MWCNT3,直径10 20nm ;MWCNT7,直径30 50nm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工有限公司;苯胺(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经减压蒸馏后使用;过硫酸铵(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经乙醇和去离子水(1?1)混合溶液重结晶纯化;对氨基苯磺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高氯酸(上海金鹿化工有限公司).1.2

磺化碳纳米管的制备

分别将SWCNT ,MWCNT1,MWCNT3和MWCNT7加入到水溶液中,经超声分散1h 后,再加入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在冰水浴中反应2.5h ,控制碳纳米管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质量比为1?2.反应完毕后经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磺化碳纳米管(sSWCNT ,sMWCNT1,sMWCNT3和sMWCNT7).1.3

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称取0.5g 不同直径的磺化碳纳米管分别加入到100mL 的1.5mol /L 高氯酸溶液中,搅拌20

高分子学报2011年

min后,加入3g苯胺单体,然后将含1.85g过硫酸铵的50mL1.5mol/L高氯酸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在室温下反应24h,经去离子水和丙酮洗涤,干燥后得到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了对比,我们在不加入磺化碳纳米管的情况下,其它条件同上,得到聚苯胺纳米棒.复合材料和聚苯胺纳米棒的合成条件、产率和化学组成见表1.

Table1Synthesis conditions,yield and chemical component of PANI nanorods and PANI/CNTs composites Samples Diameter of CNTs(nm)R wt a R mol b Yield of PANI(%)Content of PANI(%)PANI/sSWCNT1 26/11/429.463.8

PANI/sMWCNT1<86/11/432.365.9

PANI/sMWCNT310 206/11/432.165.8

PANI/sMWCNT730 506/11/432.766.2

PANI nanorods—6/01/431.7100

a R

wt is aniline/sCNTs weight ratio;b R

mol

is aniline/APS mole ratio.

1.4测试与表征

硫元素含量采用美国EDAX Falcon能谱仪测定.FTIR图谱采用美国Nicolet5700红外光谱仪测得,KBr压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采用日本Shimadzu UV2102PC紫外-可见光谱仪测试.拉曼光谱采用英国Renishaw inVia+Reflex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测得,激光波长为785n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照片在日本HITACHI S-4800型仪器上完成.循环伏安测试采用三电极体系,以铂电极为对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工作电极为均匀涂有活性材料(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铂片,电解液为1mol/L硫酸溶液,用CH760C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测试,扫描电压范围为-0.2 0.8V,扫描速率为5 200mV/s.2结果与讨论

2.1磺化碳纳米管的表征

图1(a)是纯MWCNT1和sMWCNT1的红外光谱图.由图可知,与纯MWCNT1相比,sMWCNT1在1580cm-1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这是引入对氨基苯磺酸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对此进行确证,我们对sMWCNT1进行能量弥散X射线分析(EDAX),结果如图1(b)所示.从EDAX测量结果可知,样品中有S元素存在,其质量分数约为5.25%,这与红外光谱图的结论一致.

图2显示了纯碳纳米管和磺化碳纳米管在水中分散稳定性的数码照片.可以看出,未改性的SWCNT,MWCNT1,MWCNT3和MWCNT7放置10 min后就出现明显的团聚和下沉现象;而所对应的磺化碳纳米管放置24h仍能保持较好的分散稳定性.上述现象表明,碳纳米管经重氮化表面改性后,明显改善了其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Fig.1(a)Infrared spectra of crude MWCNT1and

sMWCNT1(b)EDAX of sMWCNT1

2.2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图3(a)显示了聚苯胺纳米棒和聚苯胺/磺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图.可见,聚苯胺纳米棒和复合材料的主要特征吸收谱带相近,其中1560和1470cm-1处谱带分别对应于醌式结构和苯式结构的C C伸缩振动,1230、1120和800 cm-1附近谱带分别归属于C—N伸缩振动、苯环的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然而,与聚苯胺纳米棒相比,复合材料的1560和1470cm-1处谱带的强度

046

6期孙敏强等:

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超级电容特性

Fig.2

Photographs of the aqueous dispersing

stability

Fig.3

(a )Infrared spectra of PANI nanorods and PANI /

CNTs composites ;(b )Relationship of I 1560/I 1470versus diameter of CNTs

发生明显变化,即复合材料的I 1560/I 1470比值变大,这是由于碳纳米管表面的π键与聚苯胺的共轭结构(尤其是醌式结构)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这对聚苯胺的醌式结构起着稳定作用

[20 22]

.从图

3(b )中发现,碳纳米管直径越小,其复合材料的I 1560/I 1470值就越大.这是因为碳纳米管的直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沉积到碳纳米管表面的聚苯胺越多,聚苯胺与纳米管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越强,

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的量增多,使得复合材料醌式振动谱带的强度增加.

图4为聚苯胺纳米棒和聚苯胺/磺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分散在水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图.我们发现,

聚苯胺纳米棒和四种复合材料在350,440和880nm 附近出现3个吸收谱带,分别对应于聚苯胺苯式结构的π-π*电子跃迁,

醌式结构的n-π*电子跃迁和极化子跃迁.还可以看出,与聚苯胺纳米棒相比,所有复合材料880nm 附近的吸收

谱带发生了蓝移,且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蓝移程度增大.这是因为对于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聚苯胺是良好的电子给体,碳纳米管是优异的电子受体,这使得聚苯胺中的π电子向碳纳米管转移,导致聚苯胺主链共轭程度降低,使得聚苯胺中极化子跃迁所需能量增加,

因而发生蓝移现象.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其比表面增大,聚苯胺中的π电子更容易向碳纳米管转移,因而蓝移程度增加.这与红外光谱的结论是一致的

Fig.4UV-Vis spectra of PANI nanorods and PANI /

CNTs composites

图5为聚苯胺纳米棒和聚苯胺/磺化碳纳米

管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图.我们发现,聚苯胺纳米棒与4种复合材料的特征峰基本相近,但复合材

料在1583和1351cm -1

两处的吸收峰强度较大,

这是聚苯胺吸收峰和磺化碳纳米管吸收峰叠加而

成的结果.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证实所有复合材料均由聚苯胺和磺化碳纳米管构成.

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聚苯胺纳米棒的直径在60 100nm 范围内(图6(a )).对于

1

46

高分子学报2011

Fig.5Raman spectra of PANI nanorods and PANI/CNTs composites PANI/sSWCNT复合材料,由于sSWCNT的分散性不好,其形貌为聚苯胺包覆纳米管束结构,复合材料直径达80 200nm(图6(b)).对于多壁碳纳米管形成的复合材料(图6(c) 6(e)),呈现出聚苯胺包覆单根纳米管形貌;且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直径也逐渐增粗.

2.3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循环伏安法可作为研究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I d V)/(υmV)

其中C(F/g)为比电容,V(V)是电位,I(A)是

Fig.6FESEM images of(a)PANI nanorads,(b)PANI/sSWCNT,(c)PANI/sMWCNT1,(d)PANI/sMWCNT3and(e)PANI/ sMWCNT7

出电流,υ(V/s)为电位扫描速率,m(g)是活性物

质的质量.

图7显示了聚苯胺纳米棒和不同聚苯胺/碳

纳米管复合材料在1mol/L硫酸溶液和20mV/s

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可以看出,聚苯胺纳

米棒和复合材料均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

这与聚苯胺的掺杂和脱掺杂反应有关,表明聚苯

胺纳米棒和复合材料均显示出很好的法拉第赝电

容特性.经计算,在20mV/s扫描速率下,聚苯胺

纳米棒,PANI/sSWCNT,PANI/sMWCNT1,PANI/

sMWCNT3和PANI/sMWCNT7复合材料的比电容

分别为271,457,429,361,309F/g,表明复合材料

拥有更高的比电容值,这取决于碳纳米管的良好

导电性和电荷传输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复合材料

的比电容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而增大.这是

由于碳纳米管直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更容易

与聚苯胺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这可以从红外和

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得以证实.电荷转移复合物

的形成增加了法拉第赝电容反应的活性点,从而

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值.

图8反映了聚苯胺纳米棒和不同复合材料的

比电容随扫描速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相同

扫描速率下,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要高于聚苯胺纳

米棒的比电容,同时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随着碳纳

米管直径的减小而呈上升趋势,这与图7的结论

一致.我们还发现,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聚苯胺

纳米棒的比电容下降幅度明显,而引入碳纳米管

后,比电容的下降趋势变缓.这说明复合材料具有246

6期孙敏强等:

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超级电容特性

Fig.7The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PANI nanorods and PANI /CNTs composites electrodes in 1mol /L H 2SO 4solution at a scan rate of 20mV /

s

Fig.8Specific capacitance of PANI nanorods and PANI /CNTs

composites electrodes at various scan rates

良好的功率特性,适合进行快速充放电.这是由于碳纳米管与聚苯胺形成了电荷转移复合物,使得更加快速充分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碳纳米管的高导电性也促进电荷的顺畅传输,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快速充放电能力.

3结论

选用不同直径的磺化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

化学氧化聚合法成功合成了磺化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聚苯胺与磺化碳纳米管之间形成了电荷转移复合物;而且随着碳纳米管直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增大;与聚苯胺纳米棒相比,

复合材料呈现出更高的比电容和更快速的充放电特性.该复合材料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电极材料.

REFERENCES

1Jin Junpin (金俊平),Li Xin (李昕),ZhangDequan (张德权),Zhao Li (赵莉).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2010,(2):192 1982Xiao M M ,

Tong B ,Zhao W ,Shi J B ,Pan Y X ,Shen J B ,Zhi J G ,Dong Y P.Chinese J Polym Sci ,2010,28(3):331 3363

Ma Li (马利),

Lu Wei (卢苇),Gan Mengyu (甘孟瑜),Chen Chao (陈超),Yan Jun (严俊),Chen Fengqiang (陈奉强).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2008,(12):1185 1191

4Wang K ,Huang J Y ,Wei Z X.J Phys Chem C ,2010,114(17):8062 8067

5Dhawale D S ,

Dubal D P ,Jamadade V S ,Salunkhe R R ,Lokhande C D.Synth Met ,2010,160(5-6):519 5226Xu G C ,Wang W ,Qu X F ,Yin Y S ,Chu L ,He B L ,Wu H K ,Fang J R ,Bao Y S ,Liang L.Eur Polym J ,2009,45(9):2701 27077Cho S I ,

Lee S B.Acc Chem Res ,2008,41(6):699 7078Yang Hongsheng (杨红生),

Zhou Xiao (周啸),Zhang Qingwu (张庆武).Acta Phys-Chim Sin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4):414 4189Frackowiak E ,Khomenko V ,Jurewicz K ,Lota K ,Béguin F.J Power Sources ,2006,153(2):413 41810Chen W C ,

Wen T C ,Teng H.Electrochim Acta ,2003,48(6):641 64911Cheng P Z ,Teng H.Carbon ,2003,41(11):2057 2063

12Zhang Y P ,Sun X W ,Pan L K ,Li H B ,Sun Z ,Sun C Q ,Tay B K.J Alloys Compd ,2009,480(2):L17 L1913Meng C Z ,

Liu C H ,Fan S S.Electrochem Commun ,2009,11(1):186 18914Yan J ,Wei T ,Shao B ,Fan Z ,Qian W ,Zhang M ,Wei F.Carbon ,2010,48(2):487 49315Gao B ,

Fu Q B ,Su L H ,Yuan C Z ,Zhang X G.Electrochim Acta ,2010,55(11):2311 231816Zhang H ,Cao G P ,Wang Z Y ,Yang Y S ,Shi Z J ,Gu Z N.Electrochem Commun ,2008,10(7):1056 105917Ham H T ,

Choi Y S ,Jeong N ,Chung I J.Polymer ,2005,46(17):6308 631518Gupta V ,Miura N.J Power Sources ,2006,157(1):616 620

19

Deng Meigeng (邓梅根),Yang Bangchao (杨邦朝),Hu Yongda (胡永达),Wang Binghua (汪斌华).Acta Chim Sin (化学学报),2005,63(12):1127 1130

20

Chen R J ,Zhang Y ,Wang D ,Dai H.J Am Chem Soc ,2001,123(16):3838 3839

3

46

高分子学报2011年

21Zengin H,Zhou W S,Jin J Y,Czerw R,Smith D W.Adv Mater,2002,14(20):1480 1483

22Yu Y J,Che B,Si Z H,Li L,Chen W,Xue G.Synth Met,2005,150(3):271 277

SYNTHESIS AND SUPERCAPACITANCE PERFORMANCE OF SULFONATED CARBON NANOTUBES MODIFIED POLYANILINE COMPOSITES

SUN Minqiang,ZHU Zhongze,LI Xingwei,WANG Gengchao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g.,Key Laboratory for Ultrafine Material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Polymeric Material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hanghai200237)

Abstract Water-soluble sulfonated carbon nanotubes were prepared by diazotization.On this basis,a series of sulfonated carbon nanotubes(1 2nm,<8nm,10 20nm,30 50nm)modified polyaniline composites were synthesized successfully using in situ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method.FTIR spectra shows that the

intensity ratio of I

1580/I

1490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diameters of CNTs.Simultaneously,it can be

found from the UV-Vis spectra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 around800nm of the composites blue-shifts compared to the polyaniline nanorods.Aforementio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π-π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NI and the sulfonated carbon nanotubes,and the charge transfer composites are formed,which increase as the diameter of CNTs decreases.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images show the PANI/sSWCNT composite displays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bundle of nanotubes coated with PANI while the PANI/sMWCNT composites exhibit the morphology of single nanotube coated with PANI.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ameters of carbon nanotubes,the diameters of the PANI/sMWCNT composites thicken gradually.The cyclic voltammetr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posites have higher specific capacitance (309 457F/g)compared to the PANI nanorods(271F/g),and the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he diameter of CNTs.Moreover,the composites also have outstanding fast charge/ discharge performance as electrode materia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capacitors.

Keywords PANI nanorods,Sulfonated carbon nanotubes,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Supercapacitors

446

尼龙_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10459101); 作者简介:李中原(1971-),男,博士研究生; 3通讯联系人:E 2mail :zhucs @https://www.360docs.net/doc/c17017266.html,. 尼龙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李中原,刘文涛,许书珍,何素芹3,朱诚身3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 450052) 摘要:碳纳米管(C NTs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较高的长径比,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具有超强的力学性能和良好 的导热性,已经证明是塑料的非常优异的导电填料,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望应用于材料领域的多个方面,尤其在汽车、飞机及其它飞行器的制造等军事和商业应用上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形态和碳纳米管的制备、纯化、修饰方法及聚合物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并综述了近几年来尼龙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碳纳米管;尼龙;复合材料 引言 聚酰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酸碱性、自润滑性等优点,居于五大工程塑料之首,被广泛用作注射及挤出成型材料,主要用于在机械、仪器仪表、汽车、纺织等方面,并将在轴承、齿轮、风扇叶片、汽车部件、医疗器材、油管、油箱、电子电器制品的制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作为汽车零部件及电器元件。由于酰胺极性基团存在极易吸水、尺寸稳定性差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1]。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新兴复合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材料,已成为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现代仪器学等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热塑性塑料基纳米复合材料是研究最早、最多、应用最广的材料,聚合物Π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目前有的已实现了产业化[2]。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 奇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理论上是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材料。近年来聚合物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成为纳米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碳纳米管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85年C 60 [3]的发现,1991年日本学者Iijima [4]在对电弧放电后的石墨棒进行显微观察时发现阳极上形成了圆柱状沉积,沉积主要 由柱状排列的平行的中空管状物形成,管状物的直径一般在几个到几十个纳米之间,而管壁厚度仅为几个纳米,故称之为碳纳米管C NTs (carbon nanotubes ),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碳纳米管具有超级的力学性能[5],在碳纳米管中,碳原子之间存在着三种基本的原子力包括:强的δ键合,C C 键之间的π键合以及多壁碳纳米管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对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贡献,理论和实验结果显示碳纳米管具有相当高的弹性模量,可达1TPa ,强度是钢的10~100倍,多壁碳纳米管MWC NT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的轴向杨氏模量实验值为200G ~4000G Pa ,轴向弯曲强度为14G Pa ,轴向压缩强度为100G Pa ,并且具有超高的韧性,理论最大延伸率可达20%,密度却只有钢的六分之一。它耐强酸、强碱、耐热冲击、有优异的热,电性能;高温强度高、有生物相容性和自润滑性。在真空中2800℃以下不氧化,在空气中700℃以下基本不氧化,热传导是金刚石的两倍,导电性和铜一样。本文将从碳纳米管的纯化与修饰,尼龙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特征三方面对尼龙Π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简介 潘春旭 =================================== 武汉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430072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区 珞珈山 电话:027-8768-2093(H);8721-4880(O) 传真:027-8765-4569 E-Mail: cxpan@https://www.360docs.net/doc/c17017266.html,;cxpan@https://www.360docs.net/doc/c17017266.html, 个人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c17017266.html,/cxpan =================================== 1. 什么是碳纳米管? 1991年日本NEC公司的饭岛纯雄(Sumio Iijima)首次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中空的碳纤维,直径一般在几纳米到几十个纳米之间,长度为数微米,甚至毫米,称为“碳纳米管”。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认为它是一种由六角网状的石墨烯片卷成的具有螺旋周期管状结构。正是由于饭岛的发现才真正引发了碳纳米管研究的热潮和近十年来碳纳米管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按照石墨烯片的层数,可分为: 1) 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nanotubes, SWNTs):由一层石墨烯片组成。单壁管典型的直 径和长度分别为0.75~3nm和1~50μm。又称富勒管(Fullerenes tubes)。 2) 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含有多层石墨烯片。形状象个同轴电缆。 其层数从2~50不等,层间距为0.34±0.01nm,与石墨层间距(0.34nm)相当。多壁管的典 型直径和长度分别为2~30nm和0.1~50μm。 多壁管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层与层之间很容易成为陷阱中心而捕获各种缺陷,因而多壁管的管壁上通常布满小洞样的缺陷。与多壁管相 比,单壁管是由单层圆柱型石墨层构成, 其直径大小的分布范围小,缺陷少,具有 更高的均匀一致性。无论是多壁管还是单 壁管都具有很高的长径比,一般为100~ 1000,最高可达1000~10000,完全可以 认为是一维分子图1 碳纳米管原子排列结构示意图 2. 碳纳米管的独特性质 1) 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达到50~200GPa,是钢的100倍,密度却只有钢的1/6,至少比常规石墨纤维高一个数量级。它是最强的纤维,在强度与重量之比方面,这种纤维是最理想的。如果用碳纳米管做成绳索,是迄今唯一可从月球挂到地球表面而不会被自身重量拉折的绳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载人电梯,人们来往月球和地球献方便了。用这种轻而柔软、结实的材料做防弹背心那就更加理想了。 除此以外,它的高弹性和弯曲刚性估计可以由超过兆兆帕的杨氏模量的热振幅测量证实。对于具有理想结构的单层壁的碳纳米管,其抗拉强度约800GPa;对于多层壁,理论计算太复杂,难于给出一确定的值。碳纳米管的结构虽然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却比高分子材料稳定得多。

碳纳米管纳米材料的应用要点

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大表面积以及独特的一维结构,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以使其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增强, 因而在很多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总结了碳纳米管的储锂机理,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储能电池应用 Abstract carbon nanotubes(CNTs) are nanometer-sized carbon materi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que one-dimensional geometric structure,large surface area,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elevate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strong chemical inertness. Selecting appropriate methods to prepare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can enhanc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 and these composites have a great future in many areas,especially in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the enhancement mechanisms of the CNTs catalysts are introduced. Afterward,the lithium ion storage properties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Finally, 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 for these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batteries; application 1 引言 碳纳米管(CNTs)在2004 年被人们发现,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 它的径向尺寸可达到纳米级, 轴向尺寸为微米级, 管的两端一般都封口, 因此它有很大的强度, 同时巨大的长径比有望使其制作成韧性极好的碳纤维。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一维纳米形貌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研究,通过对碳纳米管进行剪切,官能化及掺杂等方法进行改性处理,能有效的减少碳纳米管的首次不可逆容量,增加可逆的储锂比容量。此外,碳纳米管的中空结构也成为抑制高容量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体积膨胀理想复合基体。本文中,我们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储锂性能,考察了碳纳米管作为锡类复合材料基体,其内部限域空间对高容量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储锂性能促进的具体原因。该研究结果为碳纳米管以及其他具有限域空间的结构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 碳纳米管的储锂机理和应用 相比广泛应用的石墨类材料,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首先,碳纳米管的尺寸在纳米级,管内及间隙空间也都处于纳米尺寸级,因而具有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能有效的增加锂离子在化学电源中的反应活性空间;其次,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较大,能增加锂离子的反应活性位,并且随着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陈炅钟发春赵小东张晓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摘要:通过超声波分散技术把化学氧化合成的聚苯胺(P ANI)与环氧树脂共混复合,制备了聚苯胺复合导电薄膜(P ANI /E51)。分别用红外、热重、扫描电镜和X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低温条件下制备的P ANI粒子,在基体环氧树脂的的分布状态跟掺杂离子有关,同时,掺杂离子也对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导电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聚苯胺对甲基苯磺酸(TSA) 对氨基苯磺酸(ABSA)环氧树脂复合薄膜 聚苯胺由于其高电导率、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原料的价廉易得等特点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对苯胺的聚合反应,人们通常采取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加入氧化剂对其进行化学氧化聚合。然而,已经有研究学者指出在室温制备的聚苯胺分子量较低,且含有结构缺损,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制备较高分子量的聚苯胺,从而提高其加工和电学性能。有学者认为,聚苯胺聚合反应同时具有阳离子聚合和浓度聚合的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在低温条件下聚合(阳离子聚合中,降低反应温度可以提高链传递速率,并且降低副反应速率),并且延长反应时间(浓度聚合中,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稳步增加),从而得到高分子量高性能的聚苯胺。 Adams[2]等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苯胺在盐酸介质中的聚合反应,研究发现,与室温制备的聚苯胺相比较,低温条件下制备的聚苯胺分子量要增加5-10倍。13C-NMR表明后者的结构缺损明显减少,导电率依然保持在同一数量级。 同时为了克服聚苯胺不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综合力学性能差等缺点,很多研究工作者结合聚苯胺的导电性和一些高聚物易加工成型的特性,制备多种功能性复合材料。然而,随着聚苯胺分子量的增加,共轭程度进一步增强,其粒子在基体中的分布形态必然要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基于以上问题,本工作在-25℃条件下氧化聚合合成聚苯胺,并通过超声波技术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用扫描电镜和X光电子能谱,对复合物的结构形态等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开发PANI新的功能性材料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和原料 苯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经减压蒸馏后使用;对甲基苯磺酸,分析纯,江苏昆山年沙化工厂;对氨基苯磺酸,分析纯,上海试剂总厂第三分厂;环氧树脂E51,工业级,岳阳化工总厂;聚酰胺树脂(PA651),工业级,岳阳化工总厂;其余均为分析纯试剂,使用前未作进一步处理。 1.2 本征态聚苯胺的制备[2] *本课题得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基金资助(2004 0318) 陈炅(1980-),硕士研究生; Email: chenjiong1980@https://www.360docs.net/doc/c17017266.html,

聚苯胺-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制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聚苯胺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制法,包括以下配方原料:镧掺杂Co Ag双金属氢氧化物、2,6二硝基苯胺、引发剂。该一种聚苯胺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制法,Co Ag双金属氢氧化物镧掺杂Co Ag 双金属氢氧化物形成层状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可以使电荷很好地在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匀速和迁移,并且Ag具有很高的电导率,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促进了电荷的迁移和传输效率,聚苯胺包覆双金属氢氧化物,2,6二硝基苯胺中的硝基基团具有很强的吸电子性,降低了C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提高了聚苯胺的极性,增强了聚苯胺的在电解质中的耐酸碱性和化学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苯胺-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制法,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其特征在于:40-53份镧掺杂Co-Ag双金属氢氧化物、32-50份2,6-二硝基苯胺、10-15份引发剂、制法包括以及以下实验药品:无水氯化钴、硝酸银、硝酸镧六水合物、蒸馏水、六次甲基四胺、无水乙醇、氢氧化钠、冰醋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苯胺-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镧掺杂Co-Ag双金属氢氧化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依次向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无水氯化钴和硝酸银并搅拌溶解,再加入无水乙醇和六次甲基四胺,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2.5:1,在缓慢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0,控制溶液中总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2%,搅拌均匀后将溶液转移进自动水热反应釜中,将温度升至120-135℃,匀速搅拌反应15-20h,反应结束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溶剂,并使用蒸馏水洗涤固体产物,得到Co-Ag双金属氢氧化物。

聚苯胺的制备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绿色能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风能、太阳能等非可持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这就催生了大量的储能装置,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包括太阳能电池、锂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较长循环寿命、较宽工作温度等优秀的性质,目前在储能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交通运输等领域。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日益增强,可持续性能源和新型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低排放和零排放的交通工具的应用成为一种大势,电动汽车己成为各国研究的一个焦点。超级电容器可以取代电动汽车中所使用的电池,超级电容器在混合能源技术汽车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由纳米花和纳米草组成的纳米级牧场可以将越来越多的能量贮存在超级电容器中。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欧洲汽车制造商承诺在1995年到2008年之间将汽车CO2的排放量减少25%,这些都促进了混合能源技术的发展,宝马、奔驰和通用汽车公司已经结成了一个全球联盟,共同研发混合能源技术。2002年1月,我国首台电动汽车样车试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今各种能源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对绿色电动车辆的推广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一项被称为Loading-leveling(负载平衡)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即采用超大容量电容器与传统电源构成的混合系统“Battery-capacitor hybrid”(Capacitor-battery bank) [1]。 目前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多集中于开发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通过掺杂与改性,二氧化锰复合导电聚合物以提高二氧化锰的容量[1、2、3]。生瑜(是这个人吗?)等[4]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对产物特性进行细致分析。因导电高分子具有可逆氧化还原性能,通过导电高分子改性,这对于提高二氧化锰的性能和利用率是很有意义的。 聚苯胺是一种典型的共扼导电高分子,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合成方法简便,经过质子掺杂的聚苯胺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可以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各种电源器件中[8]。杨红生等人[9]在酸性条件下化学法合成聚苯胺,并组装成电容器。 在过去的10年里,新混合动力系统电极的设计结合了电池和电容性能,并且由于新的电极材料的发现,尤其是纳米材料[8)使得超级电容器技术在性能方面有了卓越的提升。纳米材料不寻常的电气、机械和表面性质使其逐渐成为能量存储的重要研究对象[12,13]。相关纳米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在之前的相关文献报道中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功能材料课程报告 指导老师: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 2012 年7 月13 日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摘要: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容器性能的重要因素,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是超级电容器研发的重点。本文主要讨论了超级电容器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这些材料包括:碳材料、贵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和一些其他材料。复合或混合型电极材料可以显著提高超级电容器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1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1正极材料 目前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材料主要有三类: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 1.1.1碳材料碳是最早被用来制造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碳电极电容器主要是利用储存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能量,其比表面积是决定电容器容量的重要因素。尽管高比表面的碳材料比表面积越大,容量也越大,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因为多孔碳材料中孔径一般要2nm及以上的空间才能形成双电层,从而进行有效的能量储存。而制备的碳材料往往存在微孔(小于2nm)不足的情况。所以这个系列主要是向着提高有效比表面积和可控微孔孔径(大于2nm)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碳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导电率、表观密度等对电容器性能也有影响[1]。 碳电极电容器其电容的大小和电极的极化电位及电极比表面积大小有关,故可以通过极化电位的升高和增大电极比表面积达到提高电容大小的目的。电极/电解质双电层上可贮存的电量其典型值约为15~40μF·cm-2。选用具有高表面积的高分散电极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电容。对理想可极化体系而言,可通过无限提高充电电压而大量储存能量。但是,对于实际体系却受电极材料和电解液组成的电极系统的可极化性和溶剂分解的限制,可通过加大电极比表面积来增加电容值。电容C可由下式给出 C=ε·ε0Ad 式中:ε ε为电导体和内部赫姆霍兹面间区域的相对0为自由空间的绝对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A为电极表面积,d为导体与内赫姆霍兹面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控制碳材料的孔径及孔径分布,并开发出许多不同类型的碳材料,主要有: 多孔碳材料、活性碳材料、活性碳纤维、碳气溶胶以及最近才开发的碳纳米管等[2]。 多孔碳材料、活性碳材料和活性碳纤维:这个排列基本代表了碳材料为提高有效比表面积的发展方向。之所以发展为活性碳,主要是在于通过活化处理(如水蒸汽)后,可以增加微孔的数量,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活性碳的利用率。这些材料随制作电极工艺的不同先后出现过:活性碳粉与电解液混合制成的糊状电

聚苯胺碳纤维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聚苯胺/碳纤维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作为导电聚合物中的一元,聚苯胺因拥有高比容量、快速充放电速率及简单制备工艺条件等优点而获得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作为赝电容材料的一元,聚苯胺的微观形貌结构与其性能的发挥有密切的联系。研究工作中主要由以下两方面来充分利用聚苯胺的高比容量和缓解聚苯胺的低结构稳定性,一方面通过制备形貌均匀的聚苯胺纳米纤维或纳米线可以增加材料接触电解液的活性比表面积,同时有效地缓解在充放电过程中离子嵌入/脱出的阻力,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机械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将聚苯胺与碳材料或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复合,通过基元之间良好的协同作用,获得高比容量和高结构稳定性的复合材料。 基于以上思路,本论文设计了以下三部分实验。(1)通过二氧化锰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碳布(CC-PANI)复合材料,以碳布作为柔性集流体并探究了最佳PANI制备时长。 其中CC-PANI-8h电极材料获得了最稳定的倍率性能和最高的电化学活性,从0.5A/g到10A/g,CC-PANI-8h的比容量维持率为64.5%,即使在10A/g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比容量仍可以高达429.42 F/g。(2)以TEOS掺杂的碳纳米纤维作为碳基体制备聚苯胺/碳纳米纤维(PANI/SiCNF)二元复合材料,并探究了最佳TEOS掺杂浓度。 随着掺杂浓度的不同,PANI的微观形貌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 PANI/SiCNF-30样品获得最佳的倍率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在1A/g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为433.54F/g,且20A/g的高电流密度仍高达286.97F/g,后者比PANI/CNF 增大了约184F/g及比纯PANI增大了约50F/g。(3)通过三部分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锰/碳纳米纤维(PANI/MnO2/NPCNF)三元复合材料,并探究了

柔性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复合薄膜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柔性石墨烯/聚苯胺纳米纤维复合薄膜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摘要:化学改性的石墨烯(CCG)与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NFs)薄膜通过真空过滤这两种混合分散的组成成分来制备。复合薄膜是一个层状结构,PANI-NF 处在CCG层之间。此外,它有机械稳定性和良好的柔性,因此,它能够弯曲较大的角度或者形成多种想要得到的结构。含44%的CCG的复合薄膜的电导率(5.5×102Sm-1)大约为PANI-NFs薄膜的10倍。这种导电柔性复合薄膜的超级电容器在放电率为0.3A/g时,显示出了较大的电化学电容(210F/g)。它们也显示出了极大改进的电化学稳定性和速率性能。 关键词:石墨聚苯胺纳米纤维超级电容器复合柔性 石墨烯,sp2杂化的二维单层碳原子,在最近几年吸引了人们大量的注意力,主要是因为它的非常高的电学和热学传导性、高的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和潜在的低制造成本。石墨烯在组装储电和储能装置、传感器、透明电极、超分子组装和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已经被研究用于应用。特别是石墨烯与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科学上与工业上的兴趣,因为由高电导率和石墨烯的强化性能引起的它们的强大的性能。 另一方面,导电高分子材料(CPs)也被广泛的研究和在多种有机装置中应用。为了改进装置的性能或者提高其功能,CPs通常为纳米结构。聚苯胺(PANI)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它拥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引人关注的电导率和不同寻常的掺杂/去掺杂化学过程。纳米结构的PANI可以通过多种化学方法合成。例如,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NFs)可以通过界面或快速混合聚合很容易制备,它们被用于组装化学传感器、制动器、存储设备、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然而,化学制备的纳米导电高分子材料(包括PANI-NFs)通常为粉末状和在去掺杂状态时为绝缘态。因此,各种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中孔碳和碳纳米管)和高分子粘合剂(如全氟磺酸)通常用作制备高分子电极的添加剂。作为碳纳米材料的新种类,也被应用于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PAN和石墨烯、石墨氧化物和石墨烯纳米薄片或者石墨烯纸的复合材料通过原位化学或者电化学的方法聚合、共价或非共价功能化和自组装都能成功制备。然而以前的大多数工作中,石墨氧化物或者石墨烯聚合物而不是稳定分散的石墨烯片层被作为原料使用。可是,石墨氧化物是绝缘体,聚合的石墨没有了高的比表面积和石墨烯显著的单层电学特性。

超级电容器综述解析

电子技术查新训练文献综述报告 题目超级电容器技术综述 学号3130434055 班级微电132 学生赵思哲 指导教师杨莺 2014 年

超级电容器技术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储能装置各项技术指标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当前电池的标准设计能力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超级电容器应运而生。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储能元件,它填补了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空白,能提供比普通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和比二次电池更高的功率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同时还具有比二次电池耐温和免维护的优点。本文主要针对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应用的展望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活性炭;发展现状;应用展望。 A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of super capacitor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People advance the need that can equip each technique index sign to continuously raise at practical application。But the standard design ability of the current battery have already canned not satisfy people's request gradually,The super capacitor emerges with the tide of the times。The super capacitor is a kind of new energy storing device, it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hort refresh time, long service life, goo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energy conservation,Environment protecting.As a new kind energy storage element, it filled up traditional capacitor and the blank of battery.It can provide energy than the common capacitor higher and the power than secondary battery higher and the longer circulating life.Meanwhile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ating of temperature and no maintenance than secondary battery.The text mainly aims at the keeping of super capacitor development dynamic state of ability mechanism, super 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 super capacitor and in the future apply of the outlook carried on simple treatise. Key Words:super capacitor; The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active carbon; development trend; Application trend .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综述 摘要 综述了目前碳纳米管在填充聚合物来制备介电、导电、吸波、导热等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对常见的几种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碳纳米管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应地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碳纳米管; 逾渗理论; 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分散 Review of Research on Polymer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Abstract The current carbon nanotube-filled polymer compound to prepare the electricity,conductive,absorbing,thermal conductivity,and other aspects of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reviewed.Several common polymer /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prepar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n polymer are elaborated.Finally,the polymer /carbon nanotube in the study process and future research is analyzed and prospected. Key words: carbon nanotubes; percolation theory; composite; preparation; dispersion

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

科研训练报告书 项目名称:聚苯胺超级电容器材料 学生姓名:陶学楷 学号:2012211927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2-1班指导老师:汪瑾 2014年 7 月 12 日

摘要:综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分类、机理以及特性。阐述了超级电容器用导电聚苯胺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比较了超级电容器用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同时表明不同的掺杂物种、掺杂方式对PANI的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甚大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聚苯胺;比电容;循环特性 1.背景知识介绍 超级电容器也称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其具有法拉级的超大电容量,比同体积的电解电容器容量大2 000~6 000倍,功率密度比电池高10~100倍,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大电流充放电、充放电效率高的优点,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10万次以上,循环效率高(大于99%),并且免维护。超级电容器可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启动、电动工具、太阳能发电、电厂峰谷平衡、国防等领域,其优越的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1-3]。 根据存储电能的机理不同,超级电容器可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4]。双电层电容器使用的电极材料多为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碳气凝胶、碳纳米管(CNTs)等。赝电容器也叫法拉第准电容器,其产生机制与双电层电容器不同,通常具有比双电层高lO一100倍的比容量和比能量。目前赝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为一些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5]。 用导电聚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常见的导电聚合物材料有聚吡咯(PPY)、聚噻吩、聚苯胺(PANI)、聚对苯、聚并苯、聚乙炔二茂铁、聚亚胺酯及它们衍生物的聚合物如聚3一(4一氟苯基)噻吩、聚反式二噻吩丙烯氰等。目前对导电聚合物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循环寿命上[6]。 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电容器的特性差别 双电层电容器法拉第电容器 双电层储能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储能原理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问题(一)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问题(一) 文章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聚合物结构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纯化、分散、损伤和界面等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碳纳米管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复合材料领域成为理想的填料。聚合物容易加工并可制造成结构复杂的构件,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即可将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加工及制造成结构复杂的构件,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破坏碳纳米管的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被广泛地研究。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相应地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近几年,人们已经制备了各种各样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光性能等其它各种性能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对这些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碳纳米管的类型(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形态和结构(直径、长度和手性)等。文章主要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 1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液相共混、固相共融和原位聚合方法,其中以共混法较为普遍。 1.1溶液共混复合法 溶液法是利用机械搅拌、磁力搅拌或高能超声将团聚的碳纳米管剥离开来,均匀分散在聚合物溶液中,再将多余的溶剂除去后即可获得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主要用来制备膜材料。Xuetal8]和Lauetal.9]采用这种方法制备了CNT/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报道了复合材料的性能。除了环氧树脂,其它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聚乙烯醇和聚氯乙烯等)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复合材料。 1.2熔融共混复合法 熔融共混法是通过转子施加的剪切力将碳纳米管分散在聚合物熔体中。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制备热塑性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该方法的优点主要是可以避免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对复合材料的污染,复合物没有发现断裂和破损,但仅适用于耐高温、不易分解的聚合物中。Jinetal.10]采用这种方法制备了PMMA/MWNT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没有明显的损坏。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显著提高。 1.3原位复合法 将碳纳米管分散在聚合物单体,加入引发剂,引发单体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得到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提高碳纳米管分散及加强其与聚合物基体相互作用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Jiaetal.11]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MMA/SWNT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基体间存在强烈代写论文的黏结作用。这主要是因为AIBN在引发过程中打开碳纳米管的π键使之参与到PMMA的聚合反应中。采用经表面修饰的碳纳米管制备PMMA/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不但可以提高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比例,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也可得到巨大的提高。 2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2.1聚合物/碳纳米管结构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因其超乎寻常的强度和刚度而被认为是制备新一代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的理想填料。近几年,科研人员针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随着碳纳米管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及断裂韧性的提高。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析现状及问题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析现状及问题 [摘要]文章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聚合物结构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纯化、分散、损伤和界面等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结构;性能 自从1991 年日本筑波NEC 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Sumio Iijima)[1]首次报道了碳纳米管以来,其独特的原子结构与性能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按石墨层数的不同碳纳米管可以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WNTs) 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力学性能(碳纳米管理论上的轴向弹性模量与抗张强度分别为1~2 TPa 和200Gpa)、卓越的热性能与电性能(碳纳米管在真空下的耐热温度可达2800 ℃,导热率是金刚石的 2 倍,电子载流容量是铜导线的1000 倍)[2-7]。碳纳米管的这些特性使其在复合材料领域成为理想的填料。聚合物容易加工并可制造成结构复杂的构件,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即可将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加工及制造成结构复杂的构件,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破坏碳纳米管的结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被广泛地研究。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相应地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近几年,人们已经制备了各种各样的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光性能等其它各种性能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对这些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碳纳米管的类型(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形态和结构(直径、长度和手性)等。文章主要对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 1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液相共混、固相共融和原位聚合方法,其中以共混法较为普遍。

聚氨酯_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聚氨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倪 伟 许 群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50052) 摘 要:概述了聚氨酯与新型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工艺及性能等,包括聚氨酯内部渗透法、聚苯胺包裹法、共聚/接枝及化学氧化/电化学聚合等,对应用不同制备方法制作的 聚氨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做了比较,并对聚氨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沿和应用前景做了介绍。 关键词:聚氨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应用 聚氨酯(P U )是兼有橡胶的弹性和金属的韧性与耐久性的奇特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聚氨酯本质上是一种绝缘材料,其抗静电性和导电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拓展。目前对其导电性或抗静电性的改善主要集中在添加传统导电组分如金属或炭黑/石墨(粉末、纤维、片层)等方面,但这种简单共混的方法由于组分的相容性差,且混合均一性不理想,影响了产品的电导性能、机械性能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所需的导电组分的掺杂量也较大(导电渗滤阀值即形成三维导电通道的理论值在16%以上),增加了成本。而导电聚合物自1976年问世以来,就受到瞩目,其掺杂电导率可达105 S/c m ,由于和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导电聚合物和惰性聚合物基体的复合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相比传统导电复合物的掺杂比例和电导效率,该新型导电复合物仅用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掺杂量就可达到或超越传统的掺杂或共混工艺 [1] 。另一方面该新型导电复合材料能呈现彩色 甚至透明特性,相比传统黑色电导材料更加美观。 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P AN I )具有电性能可调、可氧化还原以及合成容易、成本低、环境稳定性好等特性。聚氨酯弹性体与聚苯胺的复合材料具有分子级的协同效应和结构功能上的互补效应,这类弹性材料可用于静电成像滚筒、电缆、电磁干扰屏蔽衬料以及潜在的化学/生物传感器等[2] 。因此,对以聚 氨酯为基质的聚苯胺导电及功能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和应用作了概述。 1 聚苯胺改性聚氨酯的方法 聚苯胺改性聚氨酯主要有接枝/共聚改性和在基体树脂中掺杂/共混聚苯胺两种。分子级改性掺杂有利于实现材料的均混,但会降低聚苯胺的共轭 度和共平面度,使电导率损失几个数量级[3,4] ;但也有研究显示聚苯胺与聚氨酯之间的交联并不影响其(不论掺杂与否)电子转移效应,与在混合物中相比,聚苯胺链段与聚氨酯之间形成共价链接并得到 更好的伸展[5] 。溶液混合法适用于导电膜复合材料的制备。而机械共混法是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简易方法之一,其导电性能的控制因素包括颗粒的尺寸、均一性以及混合效率等。2 聚氨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2.1 聚氨酯内部渗透法 原位渗透合成法工艺简单,有利于实现导电组 分功能高效化。如在经过富勒烯醇超交联的聚氨酯弹性体内部原位聚合苯胺,可以在基体近表面形成 导电互穿网络结构薄层[6,7] ;在聚氨酯泡沫表面喷涂聚氨酯胶液后于苯胺溶液中浸渍,再用化学氧化法聚合并掺杂,或直接在多组分聚氨酯水乳液中浸渍的方法,可以用来制备聚苯胺/聚氨酯抗静电泡沫 包装材料[8] 。2.2 聚苯胺包裹法 采用树脂预聚体或其溶液包裹聚苯胺组分也有利于提高组分相容性,进而实现高效电导性。例如,用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体与聚苯胺及多元醇的溶液 ? 6?聚氨酯工业 P OLY URETHANE I N DUSTRY 2007年第22卷第6期 2007.Vo1.22No .6

超级电容器聚苯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超级电容器聚苯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杨 蓉1,2 康二维1 崔 斌2 谢 钢2 蒋百灵3 (1.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西安 710048; 2.西北大学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9; 3.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摘要 介绍了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的工作的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导电聚苯胺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 电极材料 超级电容器也称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其具有法拉级的超大电容量,比同体积的电解电容器容量大2000~6000倍,功率密度比电池高10~100倍,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可大电流充放电、充放电效率高的优点,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10万次以上,循环效率高(大于99%),并且免维护。超级电容器可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启动、电动工具、太阳能发电、电厂峰谷平衡、国防等领域,其优越的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1-3]。 根据存储电能的机理不同,超级电容器可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4]。双电层电容器使用的电极材料多为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碳气凝胶、碳纳米管(CNT s)等。赝电容器也叫法拉第准电容器,其产生机制与双电层电容器不同,通常具有比双电层高10~100倍的比容量和比能量。目前赝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为一些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5]。 用导电聚合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常见的导电聚合物材料有聚吡咯(PPY)、聚噻吩、聚苯胺(PAN I)、聚对苯、聚并苯、聚乙炔二茂铁、聚亚胺酯及它们衍生物的聚合物如聚3-(4-氟苯基)噻吩、聚反式二噻吩丙烯氰等。目前对导电聚合物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其循环寿命上。 PAN I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化学活性、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且条件易于控制、结构多样化、环境稳定性高等优点而成为当前研究得较多的导电聚合物之一,也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最多的。笔者现就PAN I 电极材料的工作原理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导电聚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导电聚合物作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电能储存机理是通过电极上聚合物中发生快速可逆的n型或p型元素掺杂和去掺杂氧化还原反应,使聚合物达到很高的储存电荷密度,由于材料表面及内部分布着大量的可充满电解液的网络结构微孔,电极内电子、离子的迁移可通过与电解液内离子的交换完成,从而产生很高的赝电容达到储能目的。以导电聚合物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其电容一部分来自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更主要的部分来自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导电聚合物的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反应发生在材料的三维立体结构中而非仅仅在材料的表面。PAN I在掺杂过程中,每两个苯环结构可以得到一个电子,在某些特定环境下还可以更高,这意味着PAN I中的电荷密度在掺杂状态下,比电容量可以达到500F/g以上[6]。 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因此制作的电容器内阻小;导电聚合物电极在表面和体相均储存电荷使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优于高比表面的活性炭,其比能量比活性炭要大2~3倍。相比R u O 2 电极活性物质,聚合物电容量虽然稍小,但考虑到价格因素,导电性聚合物在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2 导电PAN I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1 质子酸掺杂PAN I电极材料 PAN I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强烈依赖于合成和掺杂方法。采用一系列合成和掺杂方法如化学掺杂、电化学掺杂、光诱导掺杂、离子注入掺杂、质子酸掺杂和二次掺杂均可获得具有新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导电PAN I[7]。在盐酸介质中采用化学聚合法或电化学聚合法均可制备出质子酸掺杂导电PAN I。 钟新仙等[8]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制备的PAN I在电流密度为5mA/c m2下的单电极比电容达260F/g,300次循环后比电容仍有204F/g,比以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制备的PAN I 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更高的比容量。丛文博等[9]用盐酸掺杂PAN I,经N aOH溶液去掺杂后,以PAN I为正极材料,活性炭为负极材料,在有机电解液中组装了混合电容器。当充电截止电压在1.5V时,电容器比容量最高可达36.0F/g, 1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保持在初始容量的94.2%。张爱勤等[10]在低温下合成了盐酸掺杂PAN I,聚合物呈颗粒状堆积,颗粒粒径为300~500n m;电流密度为8mA/c m2时PAN I在酸性电解液中的单电极比电容高达512F/g,100次循环后比电容为初始容量的94.1%,循环性能良好。他们[11]还制备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导电PAN I材料,研究了以其作为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在不同电解液中的性能。 收稿日期:2010 02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