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现代企业理论综述

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代理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企业的契约性、企业的不完全性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这种原因,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

一、企业的契约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

?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辟,之后又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威廉姆森、克莱茵等、詹森和麦克林、利兰和派尔、罗斯、张无常、格罗斯曼和哈特、霍姆斯特姆和泰勒尔、哈特和莫尔、阿根亚和博尔腾以及其他学者加以拓展。最新的模型是杨小凯和黄有光提出的。这一派理论共旨是,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然而,每个作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前者的重点仅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在下文中,我们将交易费用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间接定价理论,另一类为资产专用性理论。

(一)“间接定价”理论

在间接定价理论的标题下,对科斯、张无常及杨小凯和黄有光的论点加以概述是合适的。这一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或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有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两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张五常“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

“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

?张无常关于企业的本质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的观点是深刻的。它意味着,

企业能消除机会主义的论点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企业可能把机会主义从商品市场带到了要素市场上来。

基于科斯和张无常的原旨,借助消费者---生产者、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方面因素,杨小凯和黄有光(93、94)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的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该模型的突出之处是,作者把企业所有权的内部结构与定价成本相联系,同时把企业的均衡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相联系。在他们的模型里,选择不存在于市场和企业之间,而存在于自给经济、市场与企业三者之间。他们认为,企业作为促进劳动分工的一种形式,与自给经济相比,也许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只要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企业就会出现。

?在企业存在的情况下,所有权结构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

交易效率。一种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结构能够用以改进交易的效率,并且通过排除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促进劳动的分工。管理者剩余索取权结构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用于提供管理服务的劳动的交易效率远远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为低,在后一场合,管理服务只是一种中间投入。这是因为,度量从事难以捉摸的管理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要花费极高的成本。管理者对剩余的索取权体现了管理服务的间接价格。

科斯与杨小凯和黄有光之间一个重要区别是:按照科斯的理论,交易费用的增加将缩小市场的范围,因而加大企业规模;而按杨小凯和黄有光的理论,如果经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存在差异,交易费用的增加将同时减少市场的交易及企业形态的交易。从历史的观点看,

杨晓凯和黄有光的论点更为有力。二百年前,亚当斯密即指出:“劳动的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交易费用的下降可以扩大市场范围,同时鼓励劳动的分工,并使企业扩张。(二)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

?科斯企业理论的另一个部分由威廉姆森(1975,1979,1980)和克莱茵等(1978)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又在泰勒尔(1986)、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哈特和莫尔(1990)、瑞奥登(1990)及道(1993)那里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派理论将企业看成是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威廉姆森和克莱茵等与科斯持有相同的观点,即认为企业是用以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交易模式。然而,与企业何以产生的理由相比,他们似乎更关心一个企业是应该买进还是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投入,或企业究竟应该有多大。他们把资产专用性及其相关的机会主义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其思路大致如下: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的垄断或买方独家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掘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使合约双方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并且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因而造成现货市场交易的高成本。

?当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变得更为重要时,用传统现货市场去处理纵向关系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因此,纵向一体化可用以替换现货市场。因为在纵向一体化组织内,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的督察,在威廉姆森的早期文献中,他很强调在现货市场和纵向一体化之间的选择,然而,在他晚年的著作以及克莱茵等的许多著作中,却考虑用长期合约去代替纵向一体化,因为即使在一个纵向一体化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也并非无足轻重。如果由于内部生产的不经济造成纵向一体化的不经济,协调独立交易者之间的交易活动的长期合约安排将会出现,以节约交易费用。

必须指出的是,当企业决定自己制造而不是从现货市场上购买一种投入时,他必须购买生产要素(劳动及资本)。这正是张无常谈的用要素市场代替商品市场时所说的意思。因此,纵向一体化可能将机会主义带入企业。对市场和纵向一体化的选择实际上是对市场机会主义和企业机会主义的选择。

?企业内部的机会主义来自“特异性”和“不可分性”(参见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

两方面,两者与企业的内部结构很有关系。在分析企业内部结构时,威廉姆森采用了他在分析市场和纵向一体化时的风格。他强调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以等级结构为基础的权威关系,他同时强调,在考察雇佣关系时,特异性是比不可分性更关键的因素。在逐渐掌握了企业生产特殊技能的工人与可能拒绝重新订立工作和合约的雇主之间,特异性造成了一种双边的垄断,从而必然使技能培训的投资无利可图。通过将工资与明确规定的工作岗位相联系,通过内部提拔和以长期表现而不以短期评价为依据的自动晋级,长期的雇佣关系能弱化这一问题。

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以及哈特和莫尔(1990)发展了一个所有权结构的模型。他们认为,当由于明晰所有的特殊权利的成本过高而使合约不能完全时,所有权极具重要意义。他们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之间作了区分,同时又将所有权与剩余权力的购买等同起来。他们认为,当两个参与者进入一种交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财产被用来创造收入---而要在合约中列示所有关于财产的特殊权力又费用颇高时,最合适的做法也许是其中一方将所有的剩余权力都购买过去,剩余权力对购买方来说是一种收益,对另一方却是一种损失,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激励机制的扭曲。因此,一种有效率的剩余权力的配置必须是购买者激励上所获得的收益能够充分弥补售出者激励上的损失,投资行动最重要的一方似乎更应该取得对剩余权力的所有权。

格罗斯曼和哈特以及莫尔对企业的契约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他们所指出的,在他

们以前,讨论交易费用的文献强调不完全合约会导致一种非一体化关系(即市场交易),从而产生一种劣于完全合约之下的交易效果,这就暗含着一个假定,即一体化能够产生只有在完全合约下才能有的交易效果,他们的模型超越了这一点,按照他们的理论,有意义的比较不应存在于非一体化交易和一体化交易之间,而应存在于一种一体化与另一种一体化之间。问题不仅仅是一体化是否应该出现,更重要的是谁将一体化谁。因为剩余权力被一方购买,实际上构成了第二方的损失,所以一体化虽然能改变机会主义者的动机和扭曲的行为,但他并不能消除这些激励问题,最优的一体化应该能将控制权让渡给这样的主体,他们的投资决策相对于其他方更为重要,而在投资决策同样重要的场合,非一体化也许更为有效。

?阿根亚和博尔腾(1992)在交易费用和合约不完全性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资本结构

的理论,在他们的论文中,一个缺乏起家资本的企业家与一个富有的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长期合约被模拟成纵向一体化;由于企业家对项目的金钱和非金钱报酬都感兴趣,而投资者只关心项目的金钱收益,因此,双方的目标含有潜在的冲突。他们考虑的是:(1)初始的合约结构能否以及如何使当事者的目标达到完满一致;(2)当初使合约不能达到这种一致时,控制权应如何配置以取得效率。

他们指出,一旦某些重要的未来变量因很难或不可能被初始描述而在合约中遗漏时,控制权的分配就至关重要了;不同的控制权安排会带来不同的资金收益和私人好处。尤其是:(1)当企业家个人利益与总利益一同增长时,企业家单方面的控制是有效率的;(2)当投资者的货币利润与总收益一同增长时,投资者单方面的控制也是有效率的;(3)而当上述双方的收益都不随总收益同时增长是,随机状态控制则是有效率的。阿根亚和博尔腾把随机状态控制解释为一种举债筹资条件下的控制权配置。如果基期信号表示一种违约或不违约的情景,只要履行偿债业务,企业家即拥有控制权;而投资者则往往是在企业家拖欠债务的情况下才接管控制权。阿根亚和博尔腾的模型非常接近资本雇佣劳动的模型。

?资产专用性的实质是一种“套住”效应,费茨罗和穆勒为了论述企业的内部结构问

题,建立了一种与威廉姆森资产专用性理论略有不同的模型。在他的模型中,非流动性是企业内部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是一种合作契约,即使所有的成员在加入企业时是可流动的,他们也可能引进如何退出企业的交易费用或者不可转换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变得难以流动。一种要素的流动程度有以下两种因素来衡量:一是现有职业与新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二是变换职业的净交易费用。他们认为企业内权利的安排取决于非流动性在职员间的分布,当所有成员具有同等的非流动性,权利将被平等分享。而合作契约也具有高度忠实和自愿决策的特征;当成员间存在不对称的流动性时,权利就将集中于非流动性成员的手中。理由是,偷懒的动机因非流动性而减少,而监督的动机则因非流动性而增加。

只要能够连续地取得与其机会成本相等的收入,易流动性成员并不会在乎其他成员的行为,而非流动性成员则不得不承担流动性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全部成本,因此,非流动性成员希望对流动性成员的职责有一个更明确地说明,以便于监督。非流动性成员希望对流动性成员通过退出企业的威胁对其他成员实行控制,而非流动性成员只能依赖于他们的呼声。因此,管理---监督的权力归之于资本家的事实,可以用资本的非流动性来解释,虽然费茨罗和穆勒认为他们采用的是韦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的方法,但他们更关心的是企业内权力的横向不对称分布,而不是纵向的等级组织。

我们确实认为,非流动性在理解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时是一个很有用的范畴。尤其是他们关于监督权与高流动性之间可替代的观点,对说明控制管理者行为是“声音”与“退出”两种功能之间的关系是颇有见地的。然而,我们对阿尔钦---德姆塞茨关于监督资本费用观点的批评也可用到他们的资本非流动性观点上。只要考虑到资本的金融形式,就没有理由相信

资本比劳动力更不易流动。我们认为,把监督权授予经营性成员不是因为他们更不易流动,而是因为他们更难以监督;委托权与资本家相匹配不是因为资本的更不易流动,而是因为资本是一种信号。

?瑞奥登(1990)模型也许是第一个明确论述了受损与信息问题的市场交易与受损与

激励问题的纵向一体化之间的替代关系。在他的模型里,一个下游企业需要在如下方案中做出选择:即使在市场上从上游企业购买一个非标准部件,还是在自己企业的内部将其制造出来。但是当他决定制造而非购买时,他不得不雇用一个负责该项生产的管理者。这种纵向一体化则将前述“所有者—管理者”转化为“雇佣者—管理者”。在购买的情况下,委托者不掌握关于生产成本的信息,但所有者—管理者却有积极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是决定自己制造,委托者虽能了解成本信息,但由于难以监督,雇用着—管理者缺乏降低成本的动机。结果,纵向一体化虽然能够传递更好的成本信息并产生更哟小的定量决策,但却不自觉的损坏了管理者降低生产成本的积极性。非一体化与一体化之间的转换其实就是扭曲的生产决策与扭曲的管理者激励之间的转换,一种满意的组织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哪种效果更重要,这又依次取决于委托者对某一部件价值如何评价,取决于成本函数对管理者激励的敏感性。纵向一体化似乎更多地在部件更有价值、成本函数不太敏感的场合才被采用。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2)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他的着眼点在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我们将代理理论分为代理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类。这样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研究方法的考虑的。与代理成本理论相比,委托—代理理论更为形式化和数学化,本节的最后,我们还将对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有关证券设计问题的文献做一个介绍。

(一)团队生产力论:道德风险与代理成本

?虽然大部分交易费用经济学将重点放在对市场和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选择上时,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为先导的理论却更关心企业内部结构(横向一体化)问题。有关该理论的文献很丰富,这里我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加以介绍。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将重点从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转移到解释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题(监督成本)上。在他们看来,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指的是,一种产品是由若干个集体内成员协同生产出来的,而且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率。

由于最终产出物是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不可能精确地进行分解和观测,因此不可能按照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这就导致出一个偷懒问题: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减少这种规避行为,就必须让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而监督者必须能够占有剩余权益,否则他也缺乏监督的积极性,为了使监督有效率,监督者还必须掌握修改合约条款及指挥其他成员的权利,否则他就不能有效地履行它的职能。另外,监督者还必须是团队固定投入的所有者,因为有非所有者的监督者监督投入品的使用成本过高。由此,经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在一篇有关企业理论的综述文章中,霍姆斯特姆和泰勒尔(1989)强调了这一点。他们认为,所有权在解决企业激励问题时是重要的。尤其是,所有权(用我们的话来说是委托权)应当与那些边际贡献最难估价的投入要素相联系,资本之所以雇佣劳动,是因为资本的贡献最难度量,容易被错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隐含的假设虽有启发性,但尚待深究。詹森和麦克林(1976)的观点可以看作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理论的一个“管理者论”论的翻版。他们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的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分所有的情况下,一方面,当管理者对工

作尽了努力时,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仅获取一小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但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结果,他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却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企业的价值也就小于它是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即被称作“代理成本”,它是在外部所有者理性预期之内必须要有管理者自己承担的成本。让管理者成为完全的剩余权益拥有者,可消除或起码减少代理成本。不过,管理者成为完全剩余权益拥有者的能力又受到它自身财富的限制。举债筹资也许有所帮助,因为在投资及他本人财产给定的情况下,管理者作为剩余权益获取者,有更大的积极性去从事有较大风险的项目,因为它能够获得成功后的利润,并借助有限责任制度,把失败导致的损失留给债权人去承受。当然,这些代理成本也得有管理者及其他股东来承担,因为债权人也有其理性预期。因此,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是有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决定的。

在詹森和麦克林(1976)之后,利兰和派尔(1977)建立了一个正式的模型,在其中,由资本家掌握的资本赌注起了一个用于解决代理问题信号的作用。根据企业家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就项目平均收益拥有不对称信息的假定,他们证明,企业家自己投入到项目中的赌注完全表明他对项目资产回收的信心,而企业家的股份越高,则表明项目的价值越高。利兰和派尔的信号模型对我们的影响不必细说,但我们认为,股东掌握剩余权益是因为他们的股份是一个信号,而在利兰和派尔看来,股份之所以是一个信号,是因为股东们是有剩余权益的索取人;另外,在我们看来,由企业家掌握赌注是一种能力的表示,而利兰和派尔则认为,他表示的是项目的质量。

?斯蒂格利茨和维斯(1981)首先提出了信贷配给模型。虽然他们在一个相当不同的

背景下分析这一问题,但他们的观点与我们探讨的问题有关,因为信贷配给是资本雇佣劳动的一种现象。他们的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借贷双方之间关于投资项目的风险信息是不对称的。他们认为,因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贷方控制的利率上升将导致投资项目面临更大风险,所以利率上升可能降低而不是增加贷方预期总收益。因此,当对可贷资金有过度需求时,贷方更愿意使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

埃斯瓦瑞和克特威(1989)建立了一个有关激励的模型,以企对传统资本主义企业里资本雇佣劳动的问题作出明确解释,他们认为,因为有限责任的存在,资本市场上的道德风险问题可能迫使资本所有者对自己资本的使用进行直接监督,而不是通过市场将资本一贷了事。其观点可概括如下:一种典型的生产活动需要两种必备的投入:企业家的努力和租用投入物,后者可以被视为一种劳动和物质资本的组合。资本用以筹集租用投入物,一定量的投入所产生的产出量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在企业家的控制之外还存在一些随机的因素。因此,便存在一种有限的可能性,即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由于有限责任,企业家事实上面对着一个价格更低的资本(与他承担完全责任时相比)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与闲暇之中,从债权人的观点来看,这种由有限责任引致的投入组合扭曲带来的破产可能性比本来要大。这又激发了资本家亲自从事生产活动的动机。因此,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是资本家对债务人道德风险自然反映的结果。

(二)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创始人包括威尔森(1969)、斯宾塞和泽克海森(1971)、罗斯(1973)、莫里斯(1974、1975、1976)、霍梅斯特姆(1979、1982)、格罗斯曼和哈特(1983)等。使它与前面介绍过的代理理论相区别的是,它的所有结论都来源于正式的模型,同时,它的主要发展又受到理论预测的合约和实际观察到的合约之间差异的促进。这一理论大大改进了经济学家对资本家、管理者、工人之间内在关系以及更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解。但是在此文献中,资本与劳动之间的

主要的契约安排完全是外生的:资本家是委托人,劳动者是代理人。

不易直接地被委托人观察到(虽然有些间接的信号可以利用)。在这两项假设下,这一理论给出了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在任何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与其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代理人都必须承受部分风险;第二,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代理人承受完全风险(即是他成为唯一的剩余权益者)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一旦我们放宽前两个假设条件,则后两个观点将露出破绽。首先,一旦委托人对产出做出自己的贡献,代理人的风险中立性就不再保证带来最优结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的完全剩余权益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委托人积极性的扭曲。第二,如果花费一定量的督察成本,使代理人的行为能被观察到,则某些人积极性的挫伤(由于不能分享剩余权益),即可通过其他人对他的监督来弥补;结果,一项剩余分享的合约可能劣于一方单独索取剩余的合约。因此,最根本的问题是,谁将是委托人或代理人。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三)证券设计理论

?证券设计理论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分析的视角,但它还是对理解委托权的安排有所帮助的。以格罗斯曼和哈特(1988)、哈里斯和雷维夫(1988)的工作为基础,哈里斯和雷维夫建立了一个有关投票和剩余所有权匹配的模型。在他们看来,证券是一种控制手段,用以保证一个优秀的候选人(指管理者)(而不是蹩脚的候选人)获得对公司的控制。其主要论点是投票权应该与剩余索取权正相关,而无风险的“廉价选票”从不应该发行。换句话说,通过投票来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必须由那些承受商业风险的人掌握。按这种方法重新解释,我们的理论可以被看成持有如下主张:假如劳动者发现他们比资本家更容易躲避风险(这一点可以用非负的消费约束及对资本财务成本的可观察性来说明),则劳动雇用资本不是一种最优的方式,因为它是一种廉价的表决体系。在这种制度中,一个对控制有强烈偏好的蹩脚候选人可能赢得对企业的控制权,然而,这样说也许更合适,即哈里斯和雷维夫的模型更关心的是那些资本家(债券投资者)将拥有更多的选择管理者的表决权,而不是为什么资本应雇佣劳动。

?建立在代理成本(只注意了现金流量的配置)基础上的证券设计模型还包括其他一些人的模型(如Townsend,1979;Diamond,1984;Gale和Hellwg,1985;Chang,1987;Hart和Moore,1989;Williamson,1989;以及Bolton和Scarfstein,1990等)这些模型大都假定,一个企业的收益,局内人(管理者)和局外人(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前者可以占有不支付给后者的所有收入。在这一假设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负债是一种最好的合约方式。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不是对已有收益的信息不对称,而是管理者能力的信息不对称。我们猜想某些资本家愿意购买债务,仅仅是因为其他一些资本家(也许包括管理者本人)---股票持有人也许知道更多的信息。这大概是因为后者在了解管理者能力上具有不付成本的信息优势(例如它是管理者的亲近之人),或是因为他们为取得这样的信息已支付了成本。

三、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虽然企业研究的契约方法为当今的经济学家们所熟悉,然而首先对新古典企业理论提出挑战的却是“企业家”方法。对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来说,企业是一种生产函数,对契约理论者来说,企业是一系列的合约,而企业家理论将企业看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装置,如果说契约理论关心的是对企业的需求,企业家理论则偏重于企业的供给。在我看来,没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就不能存在。

?奈特(1921)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存在进行过讨论,他指出,在不确定性下,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成了生活的次要部分,首要的问题或功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何干。这首要的功能即指企业家的功能,因不确定性是无法保险的,企业家不得不承受

不确定性。按照奈特的观点,企业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一种装置,通过它,自信或勇于冒险者承担起风险,并保证犹豫不决者或怯懦者能得到一笔既定的收入。他将企业内企业家对工人的权威是为前者对后者提供保障的一种补偿,企业家是一个雇佣者(掌握着指挥工人的权力),因为他承担这不确定性。

?必须指出的是,人们不应该将奈特的承担不确定性与所谓的分担风险混淆起来,虽然这两种现象之间有表面相似之处,后者的意思是,也许是因为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之间对风险的态度不对称,促使他们同意保持长期雇佣合约而非使用现货市场。对奈特来说,企业家只承担风险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是一名风险中立者,或他不嫌恶风险,而是因为他更有自信心,更有判断力以及掌握更完备的知识,还因为他的决策带来的风险与道德风险问题有着非常敏感的联系。当然,一个风险中立者似乎比一个风险厌恶者更容易成为企业家,但是奈特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分告诫我们这一观点不应被过分地强调。

?与科斯相比较,奈特直接触及到企业的关键特征---权力的分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理论是颇为奈特主义的,经营和生产活动之间的区别可以追溯到奈特对首要功能和操作活动的区分,经营能力可以被想象为企业家的天赋才能,这一见解来源于我们对不可保险的不确定性的理解。然而,奈特的企业家理论却因两个概念上的含混而显美中不足。首先,他没有把“首要功能”从对不可保险的风险的承担中分离出来,第二,他未能将企业家和资本家明确区分出来,他认为,企业家的首要功能即是承担风险,因此自然而然他也就是资本家了。正是这两种概念上的含混使他受到熊彼特等经济学家的批评。熊彼特认为,不确定性是由资本家非企业家承担的,企业家也可以承担不确定性,但必须等到他也成为资本家之后,奈特的这一缺陷完全暴露于公司制企业中,在这类企业中,决策人不一定就是风险承担者,奈特为了修正这一缺陷,提出了以下观点:公司制企业最重要的决策即是对能做出决策的人的选择,而其他任何一种决策或意见的实施自然归结为日常功能。因此,在一个公司制企业中,至高无上的企业家理应是股东而非管理者,除非管理者也是股东。这一观点只能被部分地接受,。在我们看来,通过对经营和风险承担之间、企业家和资本家之间的概念的区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得以明确认定。尤其是,我们还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而不是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来认识公司制的特征。

其他对企业家理论作出主要贡献的还有柯斯纳、熊彼特、沙科及卡森等。限于篇幅,这里只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他们的主要思想:第一,什么是企业家的功能;第二,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如何。首先说第一个方面。科斯纳(1979)视企业家为经纪人,他们不但能感觉到机会,还能捕捉住机会并创造利润。他还强调,使企业家与旁人相区别的是他的悟性和他特殊的知识。熊彼特(1934)视企业家为创新者,能够改革和革新生产的方式,要想成为一名创新者,一个人必须具有置敌手于死地的残酷性格。沙科的企业家在做出抉择是具有非凡创造性的想象力。卡森(1982)则把企业家的概念给与综合和扩展。他的定义是:“企业家是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做出明智决断的人”他强调说,企业家是一个市场的制造者。像奈特一样,他们都同意企业家的报酬是一种剩余收益而非合约收入。在我们看来,企业家可以被理解为上述诸种定义的总和。第二个方面,科斯纳否认资本是一个人成为企业家的必需条件。他认为,企业家的天赋才能能够使他找到获得资源控制权的方法,虽然个人资本的缺乏也许会带来一些意外的交易困难,但反过来看,资本家倒是不可避免地应具有一些企业家的素质。熊彼特(1934)也不看重资本对企业家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现代的资本市场一般能够使一个企业家去发现肯为他承担风险的资本家。但卡森持相反的观点,他强调,一个企业家如果要是他的判断得到支持就必须能够调动资源,这似乎意味着要有个人财富。他把具有企业家才干却不能接近资本的人称作不合格的企业家,我们同意这一观点。

四、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企业的管理者理论的前身是伯利和米恩斯(1932)在他们的创造性的实证研究中提出的被称为“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命题。其假说是,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也已被贬到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虽然其观点在发表时几乎被无条件的接受,然而其作品发表时对职业经济学家的影响并不很大。直到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关于企业的管理者理论模型才流行起来。最有名的模型是由鲍莫(1959)、冯瑞斯(1964)和威廉姆森(1964)提出来。所有这些模型都保持了伯利和米恩斯的管理者主导企业的假说,各自的主要特征在于有关管理者目标即股东约束的不同假设。鲍莫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冯瑞斯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股票价值约束下谋求增长的最大化;威廉姆森则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谋求效用函数(包括雇佣职员、获取报酬等)的最大化。

从模型提出的假设的观点来看,以上三个管理者模型都是反新古典理论的,而从方法论来说,他们却又是相当新古典的。实际上,如果我们假定“所有者—企业家”同样有追求权利、声望以及非金钱消费的偏好,谁都不纯粹为金钱收入而活着,那么,管理者模型将失去其独特性。这一点,可以从詹森和麦克林(1976)那里得到验证。在他们看来,即使“所有者—企业家”也不见得是个价值最大化者。在这个意义上,可观察到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只不过是人类偏好内部冲突的外部化,也就是说,一个股东的效用之所以仅仅是股票价值或利润函数,只是因为他不是一名管理者。一旦他成为一名“所有者—管理者”,其他一些变量(如增长、雇员等)将进入他的效用函数,而他也将不再是一个价值最大化者。五、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的发展是主流经济学理论进几十年来最大的突破之一,它为人们认识市场体制,特别是企业组织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使得有关制度问题的研究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涉及企业本质,特别是企业内部所有权结构的许多重要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契约理论还没有提供对企业内不同成员之间的非对称性契约安排特征形成原因的一个完善解释。在企业内,某些参与人被称为雇主,另一些参与人则被称为雇员。雇主对雇员拥有权威,并有权索取剩余收入;而雇员在一定限度内有服从雇主权威的义务,并挣得固定的薪水。按照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的术语,雇主是委托人,雇员则是代理人。

科斯等人的交易成本理论揭示了为什么存在企业,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的委托人;在现代委托—代理理论中,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本身是外生的,该理论所关心的是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的激励方案以使代理人努力工作。但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谁应该是委托人?谁应该是代理人?为什么资本所有者取得委托人资格?特别是,由于契约理论强调的是信息不对称在决定制度安排中的作用,倾向于把一切观测到的制度安排都解释为信息约束下的理性选择,而不大重视人们之间的先天差异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从而也产生出许多误导。比如说,在讨论公司的治理结构时,股东与经理的关系被等同于监督与给监督的关系,似乎股东的唯一职能就是监督经理,而忽略了股东的首要职能是选择最优经营才能的经理人员。这一点也许可以归结为契约理论经济学家对奈特企业家理论的忽略。

?本文作者在其博士论文中(1994),发展了一个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一般均衡理论,

试图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解释究竟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内部委托权的安排,回答了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劳动力所有者选择企业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什么样的人将成为企业家等这样一些问题。我们首先根据奈特的观点,将所有经济活动划分为两类:经营决策和生产活动。这里,经营决策指的是决定做什么及如何做(奈特,1921)或发现相关价格(科斯,1937);生产活动指的是根据经营决策将投入转换为产出的所有活动。我

们假定,个人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差异:1、经营能力;2、个人财富;3、风险态度。

由于个人之间经营能力上的差异,使得通过企业这样一种组织形式进行相互合作成为有利可图的事,在企业内,那些擅长经营决策的人专门从事经营决策,而那些不擅长经营决策的人专门从事生产活动。这样的劳动分工比每个人都是个体户时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但是,企业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激励问题:由于不确定性和团队工作的特点,个人的贡献不可能被准确度量,如何使企业成员有工作的积极性而不是偷懒?第二个问题是经营者选择问题:由于经营能力难以观测,如何保证最优经营才能的人而不是无能之辈占据经营者岗位?

?企业制度的功能就是通过委托权的安排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具体来说,企业内,谁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我们的分析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我们建立了一个“隐藏行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企业有两个成员组成:一个经营成员和一个生产成员;我们分析企业的最优委托权安排如何依赖于每个成员的相对重要性和对其监督的有效性;我们证明,将企业的委托权安排给经营成员比生产成员更优,这不仅是由于经营决策对企业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一个错误的经营决策比正确决策下工人生产出劣质产品更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且由于经营者的行为最难以监督(即使你目不斜视的盯着经营者,你也很难知道他究竟在干什么)。让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主要功能是免除对经营者行为的外部监督,也就是说,让经营者自己监督自己。在企业中,由于不完全信息,要使每个企业成员都想为自己工作一样努力的为企业工作是不可能的。

?我们必须在工人的积极性与经营者的积极性之间作出一定的取舍。因为剩余索取权的总和等于一,当一方由于取得剩余索取权而取得自我监督的积极性时,同时也意味着另一方失去了这种积极性。问题的关键是,如果经营者索取剩余,经营者不仅获得了自我积极性,而且获得了监督工人的积极性,工人自我积极性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被经营者监督而来的积极性弥补的,因为监督经营者太困难了。权衡两种不同的剩余索取权的安排,让经营者享有剩余索取权所导致的综合积极性损失要小得多,下面一个例子有助于说明这一点,设想有甲乙两人组成的企业,两人只在晚上有月亮时候工作,其中甲在月光下工作,乙在树荫下工作。那么,显然,最有效的安排是让乙变成剩余索取者,而甲领取固定工资,因为甲无法监督乙,而乙却可以监督甲。在现实中的企业中,经营者就类似这里的乙,工人就类似这里的甲。这是经营者成为企业家的原因所在。

?我们必须在工人的积极性与经营者的积极性之间作出一定的取舍。因为剩余索取权的总和等于一,当一方由于取得剩余索取权而取得自我监督的积极性时,同时也意味着另一方失去了这种积极性。问题的关键是,如果经营者索取剩余,经营者不仅获得了自我积极性,而且获得了监督工人的积极性,工人自我积极性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被经营者监督而来的积极性弥补的,因为监督经营者太困难了。权衡两种不同的剩余索取权的安排,让经营者享有剩余索取权所导致的综合积极性损失要小得多,下面一个例子有助于说明这一点,设想有甲乙两人组成的企业,两人只在晚上有月亮时候工作,其中甲在月光下工作,乙在树荫下工作。那么,显然,最有效的安排是让乙变成剩余索取者,而甲领取固定工资,因为甲无法监督乙,而乙却可以监督甲。在现实中的企业中,经营者就类似这里的乙,工人就类似这里的甲。这是经营者成为企业家的原因所在。

?第二步,我们建立了一个隐藏信息模式。在当事人对自己的能力比外人更为了解的假设下,我们证明,将充当企业家的优先权或选择经营者的权威赋与资本所有者是最优的,因为资本所有者的选择传递有关当事人经营能力的信息,只有那些愿意当企业家而同时又拥有足够个人财产的人才能被信赖为合格的企业家。理由如下:当一个人可以选择当企业家(拥

有剩余索取权的经营者)还是当工人时,他要在两种职业的期望收益之间作比较,而当企业家的期望收益依赖于他个人的经营能力,经营能力越高,当企业家的期望收益就越高,只有当经营才能超过其临界能力时,他才会选择当企业家(临界能力定义为当企业家的期望收益等于当工人的期望收益时的能力)问题的关键是,一个人当企业家的临界能力是与其个人财富有关的,个人财富越少,临界能力就越低,这是因为,由于有限责任的限制,当企业家的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是不一样的,个人财富越少,二者之间的差别就越大。

?比如说,对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来说,当企业家赚了是自己的,赔了是他人的,所以他最有积极性碰碰自己当企业家的运气;面对一个足够富有的人来讲,他当企业家很大程度上是要自负盈亏的,所以只有当他的经营能力确实很高时,他才会选择当企业家。这就是说,我们证明,穷人比富人更有积极性谎报自己的经营才能,或者说,富人比穷人更老实-----至少在报告自己的能力方面是如此。这一点表明,虽然我们无法直接观测个人的经营才能,但可以通过对个人财富的观测来间接判断一个想当企业家的人的能力。当一个富人想当企业家时,他一定是个有能力的人;当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想当企业家时,我们却无法对他的能力做出判断,如果通向企业家的途径不受个人财富的限制,大量一无所有的笨蛋就会冒充企业家。这一论点为资本雇佣劳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用来揭示历史上企业家与资本家合二为一的现象。

?最后,第三步,我们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经营才能、个人财富和个人风险态度识别为决定市场经济中人们之间均衡职业划分的三个基本因素。我们将股份公司理解为能力与财富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它为有才能而无财富的人从事经营活动提供了可能。这里,作为资本供应者的股东承担着选择有才能的经营者的职责。当然,他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风险,我们证明,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均衡结果为:有才能又有财产的人成为企业家,有才能而无财产的人成为职业经营者,有财产而无才能的人成为单纯资本所有者,既无才能有无财产的人成为工人。我们还证明,这四种人之间均衡关系的演变依赖于总人口中能力、财富和风险态度的联合分布。

上述理论的一个逻辑推论时,当一个经济中没有个人财产所有权时,就等于失去了判别有经营才能的人的一种机制,其结果必然是,大量一无所有的笨蛋与同样一无所有的聪明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当经理,实际经理的平均能力,大概不会比总人口的平均能力高多少。上述理论的另一个含义时,因为资本对劳动的优势来源于有关经营能力信息的不对称,如果有人不满意资本所有者的社会地位,它应该说服政府去做提高个人能力的社会可观测度的事情(如改进教育),而不应该简单地要求政府用国有化的办法将资本所有者消灭。

六、从现代企业理论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前面我们介绍了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些代表性观点,最后,我们谈谈现代企业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总的来说,企业制度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企业制度是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可以理解为所有权(或委托权)。就分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而言,我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以下几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现代企业理论强调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地匹配,即权利与责任的分布应尽可能对称,否则,控制权就会变成一种廉价投票权(哈里斯,1989),拥有控制权的人并不对使用权力的后果负责,从而不可能真正负责任的使用权力,当然,完全的匹配是不可能的,否则,就不会有所谓的代理问题。

第二,现代企业理论强调,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分配给企业中最重要的成员,因为他们的积极性对企业成败最为关键;第三,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的分配给企业中最具信息优势、最难以监督的成员,因为对他们最为有效的监督办法是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对诸如经营者这样的既重要又难以监督的成员,不让他们拥有相当的剩余索取权

是不可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事实上,即使不给他们正式的剩余索取权,他们拥有的信息优势也会使他们成为实际上的剩余索取权的获得者,而实际上但非正式的权力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第四,我的研究证明,让真正承担风险的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家的优先权或选择经营者的权威对保证真正具有经营才能的人占据经营者岗位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真正的资本所有者,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企业家。

六、如何评价过去十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

?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之间很有分歧,大致来说,国外经济下多持肯定态度,而国内经济学家中否定者居多,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国有企业80年代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当高的,年平均增长2%--5%。从企业制度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来看,我认为,十几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解决激励机制方面是相对成功的,但在解决经营者选择机制方面是不成功的。解决激励机制方面的成功主要来源于放权让利的政策。放权让利的实质是将剩余索取权和经营决策权从政府转移给企业,这对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信息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政府难以有效的监督,企业经理人员实际上占有的剩余份额远比政策规定的和统计上显示的要大,从积极的方面看,这种事实上的占有不仅强化了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整个国有部门的预算约束(因为它降低政府在企业间再分配利润的可能性)。从消极的方面看,这种事实上的占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有些学者将这种事实上的占有称为内部人控制。

?我认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出路在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塑造新的外部人,而不是否定放权让利本身。国有企业改革在解决经营者选择机制方面的不成功主要表现在,迄今为止,国有企业经理人员仍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组织部门任命,而不是有真正承担风险的资产所有者从竞争的经营者市场上选择,从而不可能保证真正具有经营才能的人占据经营者岗位,这是国有企业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因为国有企业仍需要改革就否定过去改革的成效,更不应该像某些外国学者那样,因为肯定过去的改革成就就否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文献综述

一、多元化战略概述 (一)定义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中进行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对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义。1950年,安索夫于《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到:多元化战略是指当企业现有产品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目标时,企业进入新的产品领域,或者是某种高利润率诱惑企业进入新的产品领域的一种战略选择。[1]该定义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明确多元化是针对企业经营产品的种类数量,但这种方法较为粗略,不够准确。1959年,彭罗斯于《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提到:一个企业任何时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都是在不完全放弃原有产品线的基础上从事新产品生产,包括中间产品的生产。[2]1962年,戈特于《美国产业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中提到:多元化是指为单个企业服务的市场异质性的增加。[3]同年,钱德勒于《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到: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最终产品线的增加。随着多元化战略的深入发展,多元化战略定义越来越明确。[4] 笔者认为,所谓多元化战略,主要是相对企业的专业化而言的,主要是通过有效结合多元化实例、技能或者目标,与原来相关联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战略。因此,多元化战略的实质就是开发和进军新的领域,以让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从内容上而言,多元化战略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5-6] (二)类型 从阅读文献和分析整理中发现,目前很多学者都对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类。但是,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不同,应该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类型。以下笔者主要分析安索夫的多元化战略分类、赖利的多元化战略分类、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和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安索夫把多元化战略分为四大类型:水平型、垂直一体化、同心圆型和混合型。其中,同心圆型又分为销售与技术相关、销售相关型和技术相关型。 赖利把多元化战略分为三大类型:主导型、相关型和无关型。其中,主导型又分为集约型、扩散型和垂直一体型。相关型又分为集约型和扩散型。 国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元化战略分为四大类型:水平多元、垂直多元、多向多元、复合多元。其中,水平多元又细分为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产品。多向多元又细分为技术多元、市场多元和资源多元。复合多元又细分为资金多元、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贸易经济2班苗淑恺国际经济学是在人类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跨国经济活动不断总结的成果,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存在,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包括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市场的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格局的确定,以及贸易模式安排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理论的机轴应该说是静态比较利益和动态比较利益,以及它的发展。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的存在,尤其是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条件,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则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出发点,考虑到科技进步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作用,从新要素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从需求的特点以及规模收益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进行了讨论,同时也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产阶级的最早的经济思想,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变日渐衰落。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对外贸易学说也相应地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学说和晚期重商主义学说。早期的重商主义从16世纪到17世纪,晚期则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是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在他们的主要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积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着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到20世纪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到当代的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琼斯(Renold Jones)、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在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论证。方法越来越精细,手段越来越严密,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

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 理论部分: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观点: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其分工程度正相关,分工使得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取得规模效益。 马歇尔观点:认为新加入企业带来的竞争、企业家寿命有限性对企业成长的制约、企业在规模扩大时带来的灵活性降低都会使企业规模达到一种均衡。 新古典经济学: 基于对价格机制有效性的研究,认为企业会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安排生产,确定最有生产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当企业调整至最有生产规模时,即实现了企业成长。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 忽略了企业资源、技术条件、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更加关注于企业规模的确定和调整上,而且更多的是一种静态均衡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 科斯观点: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扩张的动力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相比较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新制度经济学缺点: 在考察企业成长方面,更多地关注于企业和市场的边界问题,也是一种静态分析。 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一)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企业成长是资源和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普拉哈拉德提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 (三)提斯、皮萨罗、肖恩提出“动态能力”分析框架,企业整合、重构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技能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四)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理论,企业成长过程中应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向曲线左右两端(即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转型,在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企业内生增长理论优点: 占据主流,强调企业要不断创新,协调好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应用部分:转型升级的多种路径 (一)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通过产业创新实现升级。 1.产业内创新升级。不是靠“转行”去做芯片、太阳能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而是立足于原有传统行业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努力从

小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微型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微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小微型企业的相关问题成为备受各界研究者的热点,备受关注。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微型企业的概念、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归纳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及最新发展趋势。 标签: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评价;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并针对小微型企业在金融危机后遇到的困难,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小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理论研究者和从事小微型企业活动的实施者从不同视角对小微型企业的有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对如何评价小微型企业行业的成长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国内外关于小微型企业的概念与界定、小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以及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 1小微型企业与小微型工业企业的界定 各国对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内外对小微型企业界定标准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这两方面展开的。就国外而言,美国从定性方面衡量企业大小,标准是非垄断性的市场地位;英国从定量方面衡量企业的大小,以销售金额和投资规模来区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定量的标准简单而且直观,便于进行统计和比较,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得到普遍采用。就国内来看,“微型企业”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人民日报》关于辽宁省抚顺市组织下岗职工创业的报道中。莫荣(2002)首次提出微型企业的标准是:凡在7人以下的注册企业和大量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均是微型企业。王振(2002)认为,微型企业是属于中小企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群体,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规模非常小,从业人员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二是销售收入也只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三是管理结构非常简单,不设专门的管理职能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绝大部分为个体或合伙的私营企业,另外,私营企业中的多数企业也属于微型企业。陈剑林(2007)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小于10人、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细小的企业组织。 综上研究可见,国内外对小微型企业的界定主要从是否从工商部门注册、从业人员、销售收入以及企业管理组织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但是,均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 直到2011年,政府层面对小型微型企业做出明确界定,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在此前中型、小型两类划分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微型企业标准。较2003年《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相比,在原有行业的基础上增加了农、林、牧、渔业,仓储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

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1.在矩阵中,属于红色部分的战略业务应该()。 A.发展增大 B.选择性投资 C.收割 D.放弃 答案:D 2.在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矩阵中,扩张类经营单位所处的象限也称为()。 A.绿灯区 B.黄灯区 C.红灯区 D.蓝灯区 答案:A 3.在通用矩阵中,以下哪一个是影响竞争地位的因素()。 A.生产能力和生产率 B.市场价格 C.竞争结构 D.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 答案:A 4矩阵分析属于()分析工具。 A.战略 B.机会 C.环境 D.威胁 答案:A 5.并购方通过大量向金融机构借贷或发行高利率的风险债券(垃圾债券)筹集资本收购目标公司的 A.友好并购 B.敌意并购 C.善意并购 D.现金并购 答案:D 6.青岛啤酒在全国很多地方收购了当地的啤酒生产企业,这种方式称为()。 A.横向并购 B.纵向并购 C.混合并购 D.新设合并 答案:A 7.实施的人员一般是目标公司的()。 A.管理层

B.债权人 C.债务人 D.股东 答案:A 8.由于对方反兼并措施的存在而使并购成本过高的并购方式是()。 A.友好并购 B.敌意并购 C.善意并购 D.现金并购 答案:B 9.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经过协商后,将股权(包括资产与负债)合并在一起,原有的法人地位不复 A.吸收合并 B.新设合并 C.收购 D.并购 答案:B 10.波士顿矩阵特别适用于()。 A.单业务公司 B.超大型公司 C.一体化的经营公司 D.多元化公司 答案:D 11.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的特征是()。 A.高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 B.高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 C.低市场增长率和高相对市场占有率 D.低市场增长率和低相对市场占有率 答案:B 12.能够给企业带来大量现金的战略业务单位是()。 A.问号类 B.明星类 C.现金牛类 D.狗类 答案:C 13.如果本企业某业务单位的市场占有率为40%,而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为20%,那么该业务 A.1 B.2 C.3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1.1 钱德勒:“组织跟随战略”学说 “组织跟随战略”理论是围绕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展开的。在详细回顾美国著名大企业杜邦、通用汽车、新泽西标准石油、西尔斯等公司成长历史的基础上,钱德勒提出了“组织跟随战略”的观点,这个观点实证基础是“成长企业具有的历史变革特征”。这个观点隐含的逻辑关系是:企业成长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调整,而组织结构的调整又是企业根据技术、市场环境变化实施一定战略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战略调整促使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进一步加速企业成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可见,只有能够不断调整组织结构适应企业战略的企业,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够不断成长。针对组织结构的变迁,他认为现代企业是通过四种方式或基本战略获得成长的,这四种战略就是横向合并、垂直一体化、地理上的扩散和多元化。 1.2 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的市场环境战略 安东尼(1965)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的职能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将战略管理从公司一般管理活动中独立出来,但是安东尼的战略理论只关注公司的战略规划。安索夫和安德鲁斯进一步完善了安东尼的战略思想,提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逐步调整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只有当环境——战略——组织协调一致时,企业经营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成为20世纪70年代被广泛传播和接受的一种战略理论。 归纳该理论范式的要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①竞争优势体现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强调环境、战略、组织配适协调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③外部环境是制定企业战略的起点。 由上面的战略,安索夫将企业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渗透(Market Penetration)——以现有的产品面对现有的顾客,以其目前的产品市场组合为发展焦点,力求增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采取市场渗透的策略,藉由促销或是提升服务品质等等方式来说服消费者改用不同品牌的产品,或是说服消费者改变使用习惯、增加购买量。 (2)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提供现有产品开拓新市场,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市场上找到具有相同产品需求的使用者顾客,其中往往产品定位和销售方法会有所调整,但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则不必改变。 (3)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产品给现有顾客,采取产品延伸的策略,利用现有的顾客关系来借力使力。通常是以扩大现有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推出新一代或是相关的产品给现有的顾客,提高该厂商在消费者荷包中的占有率。 (4)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提供新产品给新市场,此处由于企业的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可能派不上用场,因此是最冒险的多样化策略。其中成功的企业多半能在销售、通路或产品技术等know-how上取得某种综效(Synergy),否则多样化的失败机率很高。 1.3波特的行业定位战略 20世纪60年代,梅森(E.S.Masson)和贝恩(J.S.Bain)在市场结构不完全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效率(即SCP)分析范式,认为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广告、销售、研究等行为也有所不同,而这种企业行为又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波特进一步将SCP范式的分析延伸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以采取那些具

企业战略综述

绝大多数企业家对战略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但对战略的确切含义却存在混淆。很多人把经营目标当成战略,把梦想追求当成战略,把点子策划当成战略,把想法思路当成战略,结果出现了各种的误解和误读。另外,很多老板误以为战略就意味着放弃,说服自己放弃很多赚快钱的机会很困难。其实,战略意味着聚焦,是为了聚焦而暂时放弃一些会分散精力、与聚焦领域不相关的业务,从而集中精力做大事。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企业家会不停地纠结。 战略规划的四个原则 可以说,靠小聪明、好点子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靠关系做生意的模式永远也做不大。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未来十年一定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在过去,没有战略也能混口饭吃,但在未来,没有战略的企业看不到未来、无法凝聚人心、不能形成合力,只会不断地试错。所以,企业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认清现实,从基础工作入手,好好地梳理企业战略,并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以利他为基准,以营销为核心,以竞争为导向,以共识为目的。 以利他为基准是让企业家回到经营企业的原点,即明确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要么帮助客户提高幸福指数,要么降低痛苦指数。换句话说,必须有其独到的价值来帮助客户,否则企业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一个老板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利他理念,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任,老板才能从商人晋升到企业家。 以营销为核心是让企业从推销模式上升到营销模式,即从发现、识别消费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寻找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源泉;同时,根据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价值创新,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的差异化体验和价值,成为有个性、有特色、令人尊敬的品牌。 以竞争为导向是让企业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即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给小众化的目标客户一个非买我们品牌产品(或服务)不可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 1、《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作者:王平、钱雪峰 内容:是从WTO 与中国外贸这一角度出发, 系统完整地阐述了WTO 与中国外贸发展的关系, 首先系统阐述了WTO 的产生极其规则;然后深刻分析了在中国加入WTO 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外贸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指出中国外贸只有摆脱传统条件下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性”, 及时进行政策和战略调整, 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贸易对话,才能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获得健康发展。 2、《当代世界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作者:顾卫平 内容:在第一篇中首先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变数与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然后具体分析了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的战略性关系;并全面分析了石油经济、跨国公司、国际恐怖主义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关系。在第二篇中,首先讨论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 如何成为贸易强国,并真正成为WTO 中负责任、有影响力的贸易强国;然后着重讨论分析和展望了发展中的中美贸易,指出中美未来经贸关系的基本共同点是互利与合作, 以务实态度逐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也是一种重要的保证 3、《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风险分析》 作者:傅钧文 内容: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及印度、韩国、墨西哥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外贸依存度和对各自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依存度,分析指出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第一,贸易伙伴集中;第二,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第三,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集中;第四,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大;第五,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的进口更趋集中。并指出这种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出应对这种风险的对策:第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战略;第二,放宽对外投资的渠道,通过产业的海外转移来减轻贸易摩擦的压力;第三,对旨在加工贸易的直接投资应趋利避害;第四,重视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存度,推进市场多元化;第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外贸发展;第六,增强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第七,鼓励企业在出口中培育自身品牌第八,增加 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第九,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等等。 4、《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柳钦、张谊浩 内容:在回顾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的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 学等理论中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汇总了国内关于中国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假设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granger,sims,geweke和hsiao等非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多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的扩展和检验。最后结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引入外资、政府开支、劳动力投入和能源消耗多种变量后,外贸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联系反而有所加强。 5、《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实证》 作者:盛斌、廖明忠 内容:就是试图运用引力模型来解释双边贸易流量问题,并尝试着从总量和产业两个层次上测算中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潜力,尤其是制造品的出口潜力;进而分

综述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线索: 古典经济学基于分工的成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基于规模调整的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用的成长理论→基于制度变迁的成长理论 →演化经济学的成长理论 →基于资源、能力、知识的成长理论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成长理论 →基于创新的成长理论 →基于学习的成长理论 →基于生命周期的成长理论

成长概念的英文是Growth,中文可译为生长、发展、成长、增长、增加等,在经济学中多用增长一词。如增长经济学、增长理论等。在管理学中,则多用成长一词,如成长战略,成长曲线等。本文是关于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故而采用成长一词。 一、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用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利益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分工→规模经济利益→企业成长),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马歇尔(Marshall)、斯蒂格利茨(Stigler)等。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分工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而成本更低。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不断形成。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是企业成长的主要诱因——企业中生产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这又进一步深化了企业的分工协作,如此循环往复,最后通过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实现了企业的成长。 斯密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均忽视对稳定的均衡条件的分析,因此对企业随分工成长会导致的垄断问题暂时被放置一边,普遍接受分工的规模经济利益决定企业成长这一观点。但当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试图综合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理论时,发现了两者的矛盾。他通过引入外部经济性、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居于垄断的企业避免竞争的困难性三个因素,把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与古典的企业成长理论协调起来。马歇尔认为,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企业灵活性的下降,从而企业竞争力下降,成长的负面效应最终会超过正面效应,使企业失去成长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成长,企业家的精力和寿命均会对企业成长形成制约,而且新企业和年轻企业家的进入竞争,会对原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从而制约了行业垄断结构的维持。 斯蒂格利茨(1951)从产业寿命周期的视角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成长与稳定的竞争均衡条件相容的原因。他认为在一个产业的形成初期,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数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是分工的产物,市场规模决定企业成长规模和数量;获取规模经济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规模经济存在临界点,超出了临界点,企业就从规模经济变成了规模不经济;企业成长受制于所处的产业发展前景。 基于分工的企业成长理论说明了一个重要原理:分工不足,规模经济利益不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综述 姚瑜琳 价格竞争是厂商间竞争和消除对手的主要手段,对企业定价的研究,最传统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一组能最大化企业利润的价格和产量的组合,即在产品需求曲线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交的那一点上。这一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被偏离。寡占市场下的企业数目少、企业间相互依存性强、市场进入壁垒长期存在,使得一方的价格变化对其他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当存在进入可能时,无论这种进入是真实发生了的还是预期会进入,都会给企业的定价决策带来影响。在位者似乎有两种选择,要么获取短期利润最大化而不考虑未来可能被进入者挤掉的利润损失,要么将每一期的价格降低只维持一个低的利润水平以不招致新的进入。本文主要介绍新产业组织中企业策略性定价理论。 一、掠夺性定价 (一)、掠夺性定价的涵义 掠夺性定价(PredatoryPricing)是指具有经济或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厂商,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在一定市场上暂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在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格的行为,即厂商通过承担短期损失来换取长期获益。随着理论的推进,许多学者认为价格并不一定要低于成本才能认定为掠夺性定价。Yamey(1972)曾经依据实务上法院判决资料所做的研究结果,推定即使企业采取掠夺性定价意图垄断市场,不一定需将价格定在低于自身成本之下,只要该企业将价格定在竞争对手价格之下,仍能压迫对手退出市场,取得垄断的地位。Milgrom&Roberts(1990)主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掠夺厂商可以用某些信号(Signal-ing),使竞争对手相信掠夺者有将对手排挤出去的定价或成本等优势,而不必然要用价格低于成本的方式,就可将对手厂商排除于市场之外。Gundlach&Guiltinan(1998)用市场营销的观点探讨掠夺性定价,也认为价格不必然要低于成本才构成掠夺行为,主张只要短期利润的显著减少,是由于持续一期以上的价格剧烈减少所造成,亦是构成掠夺性定价行为。 (二)、掠夺性定价的合理性 80年代至90年代间又有一些关于掠夺性定价合理问题的争论。Milgrom&Roberts(1982)证明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掠夺性定价不仅可以排挤在位的竞争对手,对阻止潜在进入者也有帮助,所以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Fudenberg&Tirole(1986)与Saloner(1987)认为,如果在掠夺厂商与被掠夺厂商之间存在成本与需求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则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原因如下:如果掠夺厂商相对于被掠夺厂商了解市场需求与对手的成本形态,则可以较少的成本实施策略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以及排挤竞争对手。Klevorick(1993)认为在资本市场是不完全的假设之下,掠夺者将比被掠夺者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所以实行掠夺性定价是合理的。即掠夺厂商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比被掠夺厂商还要多的资本,用以承受掠夺时所遭受的损失,进而达到排挤竞争对手的效果。JohnLott(1999)著作中也指出,由于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报酬取决于公司的短期利润,而掠夺性定价将导致公司在短期内承受损失,所以职业经理人没有实施掠夺性定价的激励。Young&Bolbol(1992)假设在所有厂商的贷款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以两阶段模型解释,若厂商都能贷款,则所谓的优势厂商无法以产出波动来排挤对手;反之,则优势厂商可以通过产出波动来排除对手厂商,达到掠夺的目的。Cabral&Ri-ordan(1994)指出厂商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下,有可能是因为降低学习曲线,以降低未来的成本,而并非一开始就以掠夺为目的。Kawakami&Yoshihiro(1997)假设所有的厂商在财务上都受到限制,具有财务相对优势地位的厂商,在折旧率高时不会和对手厂商勾结,而有较高的动机采取掠夺性定价;在折旧率低时会和对手厂商勾结,而没有高的动机采取掠夺性定价。 二、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LimitPricing)模型最初是由Bain等人创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进入前的价格和进入速度存在着正向关系,那么在位厂商就有削减价格的激励以阻止进入。通过低价向潜在进入者宣告产业的微利性,降低本行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限制性价格是在位者预期能够阻止进入的最高价格,它取决于进入者的成本函数,而该成本函数又依赖于对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的估计以及进入后的竞争或合谋的程度。在位厂商能够仅仅通过价格变量的改变,即将价格定在低于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水平上,来影响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水平的预期,进而达到阻止新进入的目的。 (一)、静态和动态下的限制性定价分析 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尼安利(Modigliani,1958)等早期研究学者的限制性定价模型是基于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Postulate)的,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止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文献是将进入前的低价可阻止进入这一假设作为给定的,以重点分析在位厂商的决策问题。相应的结论是厂商最优定价是处于短期垄断价格之下、进入发生后的价格之上。但这对实施适当的公共政策来说是有争议的,这需要在低价格产生的社 NORTHERNECONOMY学术争鸣22 北方经济?2006年第9期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概述及研究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球性的开放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显著特征,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流派 的国际金融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作为大学生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国际化 根据国际金融第二版教材总结,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制度和货币危机理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开放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国际金融问题另外,随着将信息经济学引入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出现了一些新发展,以下将对重要几部分进行概要地介绍和评述。 一、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的简介 (一)、货币危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债务危机出现后,已经发生了十几次货币危机,从那以后货币危机理论成为研究金融问题的焦点之一,按照年代的顺序分类,有三代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和一代雏形的危机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指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外债危机四大类。可见金融危机范围比货币危机广的多,出现货币危机就意味着出现金融危机,出现金融危机不一定出现货币危机。” (1) 投机性攻击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70年代末,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所写的《国际危机模型》一文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货币危机是否爆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而大量发行纸币,引起资本流出,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会引致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Robert P.Flood教授和布朗大学的Peter M.Garber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当一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用来维持内部均衡的政策(主要是当国内出现财政赤字时,在国内过度供给信贷)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从而使固定汇率无法维持。”此理论合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哥德模型。总之,第一代危机模型强调经济的基本面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稳定与否。 (2)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加洲大学伯克利大学的Maurice.Obstfeld、哈佛大学的Gerardo.Esquivel和https://www.360docs.net/doc/c012556821.html,rrain.。“欧洲经济仍注重经济基本面,但提出一定条件下公众的主观预期能成为主导因素,投机者的行为导致公众信心丧失从而使政府对固定汇率制的保卫失败,危机将提前到来。”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危机中,很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很好,但也受到了危机冲击,从而产生了第二代危机模型。“第二代危机模型认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情况下,即使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但在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和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的作用下,仍会出现货币危机。”(注:孟春景. 关于金融改革的几个问题[J]. 吉林金融研究, 2009, (10)) (3) “道德风险”危机模型(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上述两代货币危机模型无法解释1997-1998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存在两个显著特征“双危机”和“传染性”。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认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实际贬值或经常帐户的逆差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将引发货币危机。在分析和推导时,引入了金融过度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即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深入考察企业从创立、成长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动态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演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及成长与老化衰亡的关键因素和深层原因,揭示企业持续成长的规律,寻求企业长寿之道和修炼途径。认识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为了认识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道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以最佳姿态进入盛年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延长盛年期,延缓企业衰退期的到来,从而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生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企业作为人工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在生命决定机制、进化机制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演变尽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不一定按照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规律进行。比如,企业生命的发展有时可能倒退回某阶段,这种现象在生物界不会出现。二是企业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开放复杂系统,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为一个从孕育、创立、成长到成熟、变异的动

公司可持续增长潜力分析综述(终审稿)

公司可持续增长潜力分 析综述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司可持续增长潜力分析综述 马广坪山东农业大学 [摘要]追求增长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增长的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可持续增长理念渐渐深入人心。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受何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与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公司规模、发展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相关,与股利支付政策和金融发展水平无显着相关关系。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财务政策,经营方针,影响因素 一、引言 二、 企业是宏观经济的微观单位,只有尽可能快地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保持盈利优势。哥伦比亚大学的拉里·塞尔登教授发现,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收入的增长、资产回投率与股票的相关性比其他任何指标都密切。增长这个诱人的字眼促使管理者将增长速度作为首要目标。然而,公司的扩张存在最大极限。企业的内部资源限制企业的成长速度,最优的成长速度是能够使效率最大化的速度。企业只有按照其自身的客观条件可持续的增长,才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追求增长本身没错,问题在于增长是否可以持久,只有可持续的增长才有价值、有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主因,丰富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企业可持续增长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而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展开。吉尔(J.Gill)在1985年提出了影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比如计划与控制,业务5年以上的企业管理经验等。奥杰斯(Odgers)认为企业成长动因源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它们共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二)国内文献刘斌等(2003)研究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与公司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平衡关系。范明,汤学俊(2004)认为产业力纬度、技术力纬度、制度力纬度和市场权利纬度构成企业可持续成长的4力纬度结构。余博(2005)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提出优势资源、管理机制和核心能力三个关键基础要素形成的整合力、专注力和扩展力则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所在。郭蕊(2006)在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环境、产业、技术、制度和财务5个维度分析影响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变量。崔学刚、王立彦、许红(2007)以希金斯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与财务危机发生之间的相关关系。韩慧博等(2008)研究了上市公司超可持续增长、资本结构被动选择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干胜道、陈霞(2009)研究提出企业增长速度与企业流动性相关。杨汉明(2009)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与可持续增长之间虽然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业绩与可持续增长率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曾亚敏、张俊生(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企

《企业战略管理》整理笔记——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重点 1、企业战略概念 2、战略理论演进 3、企业战略层次 第一节战略概述 一、战略的产生 1、战略产生 A竞争的必然产物 B动荡的环境呼唤战略 C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2、西方企业管理阶段回顾 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战略管理 3、本田案例 点评:看清对方面目和软肋,抓其弱点痛下杀手二、企业战略概述

1、战略概念起源—军队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 己知彼百战不殆 ②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③选胜而后求 ④示形,动敌 2、战略概念 哈佛商学院三大教授 德鲁斯 安索夫(构成要素包括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和竞争力)迈克尔·波特 (本质就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活动,提供独特的价值) 【案例】可乐空调加价 可乐——羊群效应,市场渗透 格力空调——市场开拓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亨利·明茨伯格

战略—5P ①Perspective观念,视角 ②Position定位 ③Plan计划 ④Ploy计谋,策略 ⑤Pattern模式,绩效总结 3、战略思维的本质 特点: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前瞻性,焦点性,关键性,实践性,创造性,实用主义用于培育智慧,发现真理和印证价值的哲学思维,培育智慧(抓大放小,舍得)【例】尼采的人生三变 【补充】突发战略与战略意图 【例】毛泽东的战略观 4、企业战略 ①概念:企业—— a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谋取长期生存发展, b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

c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的途径,手段等方面d所展开的一系列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②特点 全局性(顾全大局) 长远性(价值投资,正确的眼光) 抗争性(对手选择) 风险性(长虹案例) 可行性(资源能力匹配) 相对稳定性(确定后保持稳定) ③战略理论的演进 a以一般环境为基点的经典学派 b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点的竞争理论 c以资源分析为基点的核心能力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主要阶段。新国际贸易理论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兴起, 它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纵深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学。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形成国际分工,使两个国家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生产成本差距,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容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由于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是不同的,只要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贸易的可能性。 1933年俄林在他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家贸易》书中吸收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观点,建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也就是说,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预测是:各国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而且这一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的。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般来说有两个核心:即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即资源相 对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传统贸易理论此后的半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二、传统贸易理论遭到的挑战与新贸易理论的萌芽 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来自实践的挑战有三个方面: 一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赫一俄贸易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证的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结论,从而引起了轰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验证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西方方经济学界掀起了狂热的解释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比较优势陷阱。随着国际贸易深化,人们发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以此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