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论文

题目: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研究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13103班

姓名张兆新

学号 40613319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学者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成果,结合访谈阐述了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提出了对策,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选择之一,这在大学生中也得到了反映。

一、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学术界对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进行研究,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笔者对一些信仰宗教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有以下特点。

(一)信教基数虽小,但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合肥学院调研报告显示,信仰宗教的学生比例为8.1%;2009年《松江大学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信仰宗教的学生占12.3%;2006年学者对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进行调研,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宗教感兴趣的人数逐年递增。可以看出,在宗教现代化的背景下,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从各方面受到宗教文化冲击,信教基数虽小,但比例却是逐年上升。

(二)宗教信仰途径多样化。宗教信仰除传统的教义典籍、人际传播等途径外,它还借助于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调查显示,有41%的人是通过选修相关课程、阅读相关宗教书籍了解宗教知识;有23%的人是通过网络和收听境外福音广播电台了解宗教知识;有20%的人是通过与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接触了解宗教知识;有16%的人是通过私人聚会散发的小册子、传单了解宗教知识。而这些途径恰恰成了部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途径。

(三)主流宗教选择为基督教、佛教。2009年《松江大学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信财神、观音或其它中国民间神灵"达到7.3%;信仰基督教为4.9%;信仰佛教为4.5%。反映出民俗信仰仍为大学生从宗教上获得精神慰藉的首要选择,信仰基督教的学生超过佛教,也说明基督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四)有关宗教信仰的法规制度认识模糊。笔者和一些虔诚的信仰者访谈得知,片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任何违反法律所谓的自由都是不应该的;

(五)混淆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信仰共产主义与信仰宗教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两种不同信仰的最终选择。访谈中发现有少数学生认为入党以后仍可以信教。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道德、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似乎日趋尖锐,人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一部分人产生严重的信仰危机,试图祈求万能的神拯救世界,保佑自己。

(二)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建立牢固信仰的作用。当然,还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尴尬境域。

(三)家庭和民族因素。当一种宗教在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便会在人们中形成一种宗教信仰传统,并且代代相传。

(四)宗教文化因素。世界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一些道德诫律、规范,不可否认这些戒律在抑制罪恶势力、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因此选择了宗教这一精神家园。

(五)自身因素。大学生中有的学生在个人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在徘徊中寻求宗教界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以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他们对宗教产生了兴趣,有的进而形成了宗教信仰。

三、对策研究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说服力,使大学生知必信,信且行。

(二)开设宗教文化选修课,做好正面引导工作。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和有关的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同时宣传党的宗教政策,特别是在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大学生去掉对宗教认识方面的神秘感,去掉盲目性。

(三)弘扬校园文化。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它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有着直接的作用。

(四)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现在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教育,致使大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我们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御有神论思想。

综上所述,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和"三观"教育,使他们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而树立大学生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左鹏.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解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40-43.

[2]邵一江,王迅.合肥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分析报告,2005.

[3]吉首大学.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2006.

[4]合肥学院.松江大学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2009.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食物、酒、茶【摘要】古往今来,饮食是人们生活的第一要事。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林语堂《吾国吾民》一书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本文就针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展开介绍,分为中国传统的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以及中国传统饮食的特征四部分。 【关键词】饮食酒茶传统文化文化特征 【正文】 民以食为天,人类必须以饮食维持生命,然后才能从事其他各项活动。说到饮食文化离不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饮食也从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要,逐步形成一种社会习俗,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传统的食文化 (一)主食与副食 以谷类制成的食品为主食,是古代农业民族的共同的饮食

特征。我国自周代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汉民族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粮食作物的种类很多,主要以“五谷”为主。“五谷”主要指黍稷菽麦稻。 1.种类 黍,古文献或称之为“穄”,今西北地区称之为黍子, 糜子,籽实橙黄色,性粘,去皮后 称黄米子。在古代,稷与黍并列为 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稷是黍的一个变种,一般指籽 实不粘或粘性不及黍者为稷。北方 人称它为谷子,就是今天的小米。由于它抗旱能力极强,所以多栽培于古代的中原地区,成为北方地区一种最为普遍的 粮食作物。正因为这 样的原因,古代的帝 王、诸侯祭祀的稷与 社(土神)并称为社稷,用以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菽,豆类的总称,它的栽培历史悠久,西周就有菽豆的种植,而且产量丰富,《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描写大豆收成的时候,一箩筐一箩筐的搬个不停。菽豆耐旱,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 麦,种类很多,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其中,

对中国文化概论的认识

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心治——对于前期法家与孔子儒家都各有取舍; 以法家实现无为而治——在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与“无为而治”的合一。 第三大支柱就是墨家。,墨子主张亲疏、贵贱、贫富、贤愚、强弱等一切平等,提倡“兼相爱”、“非天命”,具有“摩肩接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反对宗法血统论与宿命论的伟大思想家,其弟子重艰苦实践,遵守纪律。 第四大支柱是道家。老庄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清高远观、绝对自由、注重精神修养等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特色。道家在先秦诸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注重本体论与辨证法。在思想意识上积极的并非全是好的,如积极作恶;消极也非全是不好,如消极不为恶。道家思想消极方面好的多,积极方面好的少。道家要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去,消灭各种文明,身在放内而心游方外,以生前之苦而思死后之乐,这不能不说是它最大的缺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第五大支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两千年前的汉末传到我国,与本土文化融汇为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佛教倡导鬼神迷信,盛行于民间,给平民百姓以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 所谓的第六大支柱就是范缜的神灭论;第七大支柱是李贽的反孔思想;第八大支柱是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第九大支柱是袁枚的情感哲学。这里所罗列的几点均蔡先生本人的观点。 李锦全先生也曾经说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这里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其核心是哲学思想。由于中国古代哲学与政治、伦理思想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贯彻始终,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哲学、政治、伦理思想的综合体。”[⑥] 两者相同的地方是,都讲了百家争鸣。但是李先生仅仅限于百家争鸣,并且把佛教的传入和在社会上的流行当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冲击。 无论我们是同意蔡先生的划分还是李先生的划分,不可能对每种庞大博杂的文化(儒家、道家、法家等)都进行一番精深地研究,更由于我的智识不够和笔头的拙笨,即使可以贻笑大方地思考一些问题也只会使每个问题显得幼稚和浅薄,所以在这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机制我只略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和陋词,而着重叙述一下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问题及现代化的途径的看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以此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沉淀的:(1)春秋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3)佛教的输入;(4)理学的兴起(理学成为南宋、元以至明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到了明清之际,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精湛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理论达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峰)。仅从这些我们就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卷帙浩繁了,但是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够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为此我决定从广博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里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自从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大量的外国翻译书籍,大量的外国生冷词汇渐渐地代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词汇。这除了社会上流行的“强势文化”的原因外,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文化存在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启示,伊斯兰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查论文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文 化 现 象 分 析 姓名:周芸学号:201302060043 学院:传媒学院专业:教育技术学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特别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而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中秋赏月吃月饼等等。而且,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了一种吃的节日,其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笔者认为此举是及时的,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表现形式: 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① 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收获

管理学院工业C081班田青 087169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收获我一直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化,喜欢看一些那类的书籍。虽然上大学读的是工科专业,但是一直没放弃文科的学习,所以看到选修课有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个!上课的第一节老师讲的知识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连续听下来,才明白原来文化如此深奥!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成果,主要侧重精神方面的。而老师讲的第一讲便是佛教的形成何在我国的传播。 佛教的创始人是佛祖释迦摩尼,他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本事净饭王太子,为释迦族,释迦摩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摩尼贵为太子,虽然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并不缺乏任何东西,无忧无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成熟,太子却开始思考人世间苦恼现象所产生的根源。 他看到四种景象:首先他看到一个完全无依靠的老人,第二次看到了一个极端不幸并患有疾病的人,第三次看到了一队悲痛的人群,抬着他们亲人的尸体去火化。这些痛苦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但是第四种景象,却使他长久难忘。这就是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态度安静、沉着、超然和自立。他得知这是一位出家过清净生活的人,是要寻求真理解决生命之谜的人。 后来经过多次拜访老师和学习,还经过苦行的修炼,最后他认为这些已有的宗教思想都不能解决人的苦恼,经过6年时间最终自己成就了觉悟,开创了自己的理论。释迦摩尼而后开始传授自己的理论,在传道四十年后逝世,而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经过整理他的理论,成立了教团的组织,最终形成佛教的原始状态。 这就是佛教的形成,而在中国的传播就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了,其中唐玄奘是很重要的人物,他对佛教传入我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了。《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但其中引人入胜的远不止这样。需要我们认真去体会那些。看完这些,我想了很多。108将的英雄气概让人佩服,结合今天的社会现时,我们想象看,如果让108将来到现今的时代,他们将会如何.单说李逵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忠心赤胆)。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中国文化古典精深,远不是这几节课就能学好的需要我们一直坚持学下去,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学习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论文——中国传统服饰

中国传统文化之 中国传统服饰 园林10-2班李焓 学号:100314216

中国人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服饰被排在了第一位,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国,不仅有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其服饰的发展历史,在古代神话、小说、诗词、绘画和戏曲中,与服饰有关的记录也随处可见。伴随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服饰的样式和穿着习俗也不断的演变着,历代服饰不仅朝代之间有明显变化,同意朝代不同时期也有显著不同。种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从远古至近现代民国时期的服装发展历程,通过不同时期人们的服饰,窥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 1、服饰与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思想情感,视生命在一切事物之上,其他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服饰作为保护身体的物质,不单是保护身体不受伤害,还有一种不可淫乱的意义。除了唐朝女性服饰,中国大多数传统服饰在穿戴上都不能过多暴露自己的身体。对妇女的要求可以说到了极其严格的地步。就是认为女性的任何部位如果裸露,都会产生“性引诱”的后果。因此在服饰的设计制作上,一般地说都采用宽松的款式,使一些突出的部位变得平坦,如乳房、臀部、肩膀、大腿等。 中国传统服饰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穿着得太过暴露或穿着不当都是不礼貌的,或者可笑,或者使人误解。有的地方穿衣服不戴帽子是不礼貌的,而且不能随便脱下帽子,进屋也不能脱帽子;也有的地方,进入室内不脱帽子反而是不礼貌的。汉族在帽子上也有不少规定,如:不能歪斜地戴帽子、不能带两个帽子等。 2、服饰创作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服饰不管是朴素或华丽、粗犷或细腻、单纯或艳丽,都存在着追求完满的观念。无论是装饰品还是服饰,都可以的追求完满。服装的穿着要整齐成套,上装下装要调和。所有的服饰要有机配合,小到一副耳环,在色彩、样式上都要配合的完整无缺。有的地方的女子必须穿裙子,不穿裙子只穿裤子会被当做下人女婢看待。 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观念所追求的不仅是感性的,而要在理性上也符合生活逻辑。对服饰的穿着理想,以生活上的需求为最基本的准则,如安全、保护、稳定、美观、尊卑、性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重庆大学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蒙元满清的真面目 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班 指导老师:孙青 作者:姜冬(20135831)

2014年6月7日

蒙元满清的真面目 摘要:最近通过中国文化概论一课,了解到了关于当年蒙元满清的一些事实。特别是当老师讲到清军于1647年在四川进行的大屠杀时,我更是义愤填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竟然以前对此毫不知情,心中觉得十分羞愧。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还原真实的历史,让那些和我一样愚昧的人认识到蒙元满清的真面目。 关键词:蒙元满清历史事实屠杀 正文 要是去了解一下世界历史,你便会知道世界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屠杀是谁造成的。是蒙古人,蒙古帝国的大屠杀空前绝后,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估计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6700万人,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2亿人。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一组数字,这么鲜活的生命,应该遭到如此惨无人道的对待吗?蒙古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喜欢打斗,争强好胜,在杀戮时更是冷血无情。 成吉思汗在西征归来的途中教育后代时,说了一段著名的“格言”:“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着他们的亲人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世界上所有不愿意被他们屠杀、不愿意被他们掠夺、不愿意被他们奴役的人民都是他们的敌人。这些不正反映出了当时蒙古人的兽性吗?或者说禽兽不如。他们宣称“要把青天覆盖之地,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实在是可笑、可悲、可恨。愚昧不知的他们靠着一身蛮力肆意侵略其他民族,他们是历史的罪人。

不知道今天的教育怎么了,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好像和真正的历史不符,很多人把元朝和满清当成中国历史的一个朝代,甚至某些教科书上都是这么写的。而老师视教科书为标准,中国的“应试教育”让老师们不得不按照教科书授课。但事实上,那些都是极其荒谬的说法,根本不符合基本的历史逻辑。蒙古帝国是由成吉思汗一手建立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的各部落,从此形成了蒙古族,他们说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建立了大蒙古国,也叫蒙古汗国。后来蒙古帝国征服了欧亚大陆的大面积的土地,灭掉了诸如西辽,西夏,花剌子模,大理国,阿巴斯王朝,高丽国,东真国,金国,甚至占领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基辅,甚至占领了欧洲很多地方。南宋时期的中国是蒙古帝国灭掉的众多国家之一,是被忽必烈建立的大元灭掉的。满清则是由女真人的继承者,满族人建立的后金国,灭掉了明朝时期的中国。我们不难看出,蒙古族作为外来民族,用暴力征服了中国,但是他们能代表中国吗?他们的国家能称之为中国吗? 有些学者说满族穿汉服,说汉语,所以他们可以代表中国。但是,真实的历史是他们学习汉语,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己的语言,满族在统治蒙古的地区也说蒙古语,满族在统治西藏的地区也说藏语,满族在统治维吾尔的地区也说维语。因此,满族人并不能代表中国。有人说北京为中国的传统首都,所以满清和蒙古占领了中国,满清和元朝就是中国。这更是一种荒谬的说法,北京并不是中国的传统首都,北京大部分时间是抵挡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前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

一、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二、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四、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高中语文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回眸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有益成分仍对当今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尤其是对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导致了法制儒家文化的最终形成。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伦理道德,法制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如何处理法律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探索由来已久,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在认识传统文化对法律影响的同时,我们要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对今天的现代化法制建设大有裨益。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对古代社会乃至今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土壤中产生,是对古代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家庭血缘自然关系的生活总结与理论提升。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伦理道德,逐渐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指导性纲领。儒家文化的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和性格。儒家文化经过曲折地发展,到了汉代,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以正式确立。从儒家文化产生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表明了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儒家文化对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法律制度、选拔人才制度及经济制度等方面影响很大,尤其对法律制度,这也是笔者在文中探析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法制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土壤中诞生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法制儒家文化正是在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等级制度和君主专政等为特征的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末期)和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在传统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形成了具有反映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和儒家文化特点的制度文化——法律制度儒家文化,即法制儒家文化。 制度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定社会条件下造就的。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其政治思想(其中也包含法家、道家等其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其经济为小农经济,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儒家思想;仅以仁政来治理国家,是治理不好的,所以必须重视法治。法律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必须服务于政治制度,如前所述,政治决定法律,那么政治思想也就决定法律思想,所以儒家文化的思想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就为法制儒家文化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董仲舒的理论学说是在前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学说中有益的成份而形成的,以儒法合流为特色的一种新的封建思想体系”[2] 。这表明法制儒家文化的形成源于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德主刑辅”的思想是对“宽猛相济”、“隆礼重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适合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新思路;它作为治国思想和法律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开创了传统文化的新局面——制度与文化的融合——法制儒家文化的形成。 法制儒家文化的形成与“引礼入法”是分不开的。礼,如前所说是一种宗法等级制度,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法,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为统治阶级服务,管理国家和社会,调整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强制规范。礼和法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引礼入法”是礼和法融合的具体表现。礼和法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和特有的中华法文化。 礼与法的融合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崇尚伦理道德是不可分的。融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外貌;以礼移民心于隐微,以法彰善恶于明显;以礼夸张恤民的仁政,以法渲染治世的公平;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律的阻力,以法明礼使礼具有凛人的权威;以礼入法使法律道德化,法由止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道德法律化,出礼而入刑。法制儒家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形成就是“引礼入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历史时期看,这个过程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徘徊于先

中国传统文化 结课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总结 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门课中,老师并没有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把课堂交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课下自我学习,准备演讲,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展示,使我们真真正正的了解和学到了知识,十分欣赏老师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平时少有机会能接触的这些东西。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和我们生活不相干,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988年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那我们怎样去看待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比如古人对于“言”和“行”有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相反,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阻碍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东西必须剔除。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盛行,而冷落了象端午节,清明节等这样一些传统节日,不知城市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赛龙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在面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毕竟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应保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其次就是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面向现代化、

中国文化概论学年论文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论儒家的“生死观” : 【摘要】:孔子说:“是死还是活,是灾祸还是福气,这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啊!”孔子说:“专心致力于人民认为合乎义理的事情,何必去跪拜鬼神呢?”?因此,我们要珍视生命,重视现世;乐生恶死,生死相关;关注死亡,生与死相互贯通,创造久存于世的人生价值;不苟且偷生,舍生取义。这正是儒家生死观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儒家生死观人本思想珍视生命 首先,儒家讲的“生”,先秦儒家诸子都非常重视生的问题,他们普遍认为,人生一世,必须是要快乐的,而寻求快乐的人生,必须要牢记“仁义礼智信”,按“仁义礼智信”原则行为,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详看拙作《儒学的人生观》)。所以曾子作《大学》,子思作《中庸》,孟子作《孟子》,等等。这四本书无一不牵涉到人生快乐问题。 一、儒家思想对“生”的理解 (一)儒家对人的“生”的看法 儒家们并没有把快乐放到其它宗教所想象的死后的世界里,所以,儒家们认为不存在什么天堂、极乐世界,快乐就在我们的现世现实。这一点颇象佛教的顿悟,当下即是净土,当下即是极乐世界。这一点又象现代科学,死后即回归自然。所以,儒学的生死观是无神论的,“未知生,焉知死?”、“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说实话,我们连为什么生在这个地球上都没有弄清楚,又怎么能知道死而后哪里去呢?在这个宇宙里,在这个银河系里,是否只有地球能容纳我们,是否只有六道轮回能决定我们去往哪里?是否我们第一次来地球只是出于一时好奇?或是命中注定?不!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又怎么能了解生死!银河系有银河系的运行法则,地球有地球的运行法则,万物生长在地球上,当然要遵循地球的运行法则;而鬼神就可以不遵守地球的运行法则了吗?当然要遵守!既然鬼神们也要遵守地球的运行法则,我们又依靠鬼神们干什么呢? 孔子为什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想闻什么道?这个道就是:每天的日出日落,月盈月亏,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动物的出生、成长、死亡等等都各有其独特的道路。大自然由许多小自然构成,诸如人与动物,作物和树木,山与泽,水与火,风与雷,天与地等,这些存在物就构成了宇宙。凡此不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导论 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 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 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 挑战与机遇 第一讲导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 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 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 p.3)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 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 p.4) 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 p.4 — p.5) 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 p.5 — p.6) 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中国文化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之长,加以消化吸收,用 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的精神。 上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具有现代价值。从哲学自变说,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点理的统一,无数相对点理的学和就是绝对真理。(p.6 — p.7)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文化的表层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